广西seo外包公司:感觉统合训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13:15:57
感觉统合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基础理论,感觉统合训练是运用感觉教育的基本原理,在游戏和生活中充分训练和拓展幼儿的感觉能力,使其得到较好的发展。实践证明,感觉训练在开发儿童大脑潜能、促进儿童的心理行为健康发展、矫治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这一概念是初由美国的心理博士爱尔丝于1969年提出。所谓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视、听、触、嗅等)而来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输入信号进行有效地解释、联系和统一。可以说,感觉统合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大脑必须以灵活的、不断变换的方式比较、选择、联系、增强和控制感觉信息,即大脑必须统合信息才能产生有效的注意、记忆、思维和推理等心理活动。
    很多孩子:
看着聪明,却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上不去;
看着文静,却情绪多变,脾气急躁,粘人爱哭闹;
看着伶俐,却动作不协调,笨手笨脚,做不好事情
看着机灵,却胆小害羞,缺乏自信,人际交往困难。
       
   面对孩子的这些问题,家长着急,教师着急,可什么方法都用上了,却收效甚微。至医院检查没问题,智商测查也很正常,问题出在哪里?现在终于有了一个说法:他们可能是“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即是大脑将身体上如眼睛、耳朵、鼻子、皮肤、肌肉关节等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组织、分析、综合处理的一种功能。由于大脑神经生理系统非常复杂。有了统一协调,大脑才能做出正确认知、判断和指挥,整个机体才能有效和谐的运作。如果大脑对感觉信息的活动如注意力、组织力、控制力、协调力、概括和感受力等都会受到影响。感觉统合的能力是儿童能力的重要基础,对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置关重要。
 
感觉统合失调会有什么表现呢?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的儿童会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给家长和老师添麻烦,丢三拉四,东西凌乱,也难与他人和平共处,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
   
   视觉感不良的儿童尽管能长时间的看动画片,玩感兴趣的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做作业常丢拉字、窜行、抄错数,写字时偏旁部首常颠倒,甚至一看书、写作业就眼酸头疼。
   
   听觉不良的儿童,不喜欢听别人讲话,过耳不入脑,经常听不见老师、家长说的话。
   
   本体感不良的儿童,缺乏自信,消极退缩,语言能力差,手脚笨拙。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很快学会翻滚、跳绳、骑车和一些运动。
   
   触觉过分敏感的儿童会表现出紧张、孤僻、不和群、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的环境、怕黑,恐高等。常偏食,啃指甲,粘人易哭或好攻击别人的情况。
   
   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主观上有好的愿望,但在很多事情上想做做不到,做不好。他们常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又由于他们的问题常常会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和训斥,造成他们性格上的自卑,容易产生缺乏上进心,厌学,撒谎等问题。不仅影响学习还会带来亲子,师生和伙伴关系上的紧张及一系列的心理、行为、情绪上的问题,若不尽早矫治会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产生影响。随着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有感觉统合失调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早产、剖腹产、孕期不良嗜好和运动不足给孩子带来了先天不足,而出生后狭小的生活空间,过分溺爱优越的生活条件,独生子女缺少伙伴关系等,又使孩子后天失调,孩子有了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不要责备孩子,也不要自责,要科学的对待。
   感觉统合的训练是一种游戏运动训练疗法,孩子们通过专门的器械,在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游戏运动中,输入较强的感觉刺激。通过诱发的顺应性反应,增强和改善大脑的整合功能。训练过程中,还要用心理学和行为学的方法对孩子帮助、矫治,对家长的教育方式给予指导,有助于问题的全面解决。孩子一般要经过1—3个疗程的训练,在注意力、做事速度、动作灵活性、情绪、理解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和人际关系、自信心、学习成效等放面会有明显改变。孩子有机会最好都能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有助于促进大脑的发育,开发智力潜能,提高学习能力,运动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有问题的孩子更不要错过13岁前的发展期及时调正,从根本上帮助孩子,使他们更健康的成长。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设计的原理

通过精心设计的器械(玩具),采用游戏的方式,针对孩子感觉统合失调(触觉过分防御或迟钝、前庭功能发育不全、本体感不足以及整个身体协调不良等)进行感觉运动强化训练,加强正确的运动感觉刺激并建立、恢复其正常的运动模式。设计感觉统合训练活动项目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活动不仅指表面、局部的,还要注意它的延伸和拓展。

2、  训练活动项目不仅有动态的,还要有静态的。动态训练包括上下,左右的摇晃等,有助于促进前庭系统的发育、安定姿势和控制平衡的能力。有效的训练项目可安排:滑板、滑梯、蹦蹦床、平衡台、大龙球、滚筒等;静态训练主要是加强对身体各部位位置觉的认知,在“动”、“静”态协调运动时保持站、立、卧位的正常姿势,有效的训练项目有趴地推球、平衡台接抛球、连点线成图、涂色、拼图等。在训练活动进行中,要注意动、静态活动项目的组织和安排及对身体协调作用的发挥。

3、  活动项目不能片面地仅指在特设专业机构,还应在现实生活中随时随地开展。
研究表明:训练越密集,效果越好。在家庭活动中可由父母或亲人担负起密集训练的责任。专业机构的指导人员只能做示范动作、最初的带动工作以及在有限时间内的训练要求。而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最多,长期、潜移默化的促进训练只能靠家长。家长虽然没有训练技巧和经验,可以多和指导人员沟通,得到指导和示范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也可以使家长和孩子共同进步。
影响感觉统合训练的因素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儿童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差,躁动不安,胆小,害羞,动作不协调,平衡能力差,反应迟钝或过于敏感等一系列症状[1]。而感觉统合训练是针对存在感觉统合问题的儿童所采用的一系列游戏运动训练疗法,寓训练治疗于游戏之中,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使感觉统合正确,身体的不同部位就能一起和谐有效地运作,使人得以顺利学习和活动。本文就感觉统合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1 方法

   感觉统合训练是采用一套以滑板、圆筒、平衡台、吊缆等为主的游戏运动训练疗法。根据每个儿童的不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包括前庭训练项目,如:滑板爬、走平衡木、坐独脚椅、秋千的高速放置等;运动协调训练项目,如:跳绳、滑板等;触觉训练项目,如:羊角球、袋鼠跳等。有专业的治疗师进行指导,每次训练时间为90~120min,每周至少3次,20次为1个疗程。一般儿童需要3~5个疗程。

    2 影响因素

    2.1 环境因素孩子喜欢置身于色彩丰富、花样翻新的环境之中。因此,训练室的环境应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可定期在墙壁上或者在房间中悬挂一些小饰品或彩球,也可定期改变一些游戏教具的颜色。如袋鼠跳用的布袋,跳绳用的绳子,拍球、推球用的球等,使来训练的儿童产生新鲜感、刺激感,从而激发他们训练的积极性。

    2.2 对治疗师的要求

    2.2.1 治疗师穿着的要求治疗师的穿着应活泼、可爱、简洁、大方而避免穿医院的工作服,使训练的儿童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从而产生疏远感,达不到融洽的氛围,影响训练效果。

    2.2.2 治疗师的言行的要求治疗师言行应亲切、和蔼可爱,与训练儿童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融洽的沟通,能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了解训练儿童的心理活动,收集有效的资料与信息,随时调整训练计划。在训练中,治疗师言语应注意用词得体,多说一些鼓励性语句,如“试试看,相信你一定能行的,要相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而避免说一些如“你真笨,这么简单的东西你都学不会”之类的话,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加重自卑感,从而拒绝接受训练,产生恶性循环。

    2.3 训练者之间的因素训练中应注意孩子的时间安排问题。尽量避免使多动的孩子集中在一起训练,以免互相干扰,影响训练效果。应合理安排、分配,使多动的孩子尽量安排与胆小、孤僻、自闭的孩子一起进行,这样可以互相影响,积极调动胆小、孤僻、自闭的孩子积极性,使其活跃起来,从而逐步改善其胆小、孤僻、自闭的性格,使其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来。

    2.4 家长的因素在训练中,家长应采取回避措施,原因有两个:一是有的家长要求太过严格,望子成龙心切。在训练中不是训斥就是打骂,使孩子产生不愉快情绪,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而影响训练效果。二是有的家长太过于溺爱,娇生惯养,对孩子在训练中所遭受到的挫折、困难过于同情,容易引孩子撒娇、使性子,使其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产生畏惧心理,而拒绝接受训练,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影响训练效果。   

    2.5 训练中的因素孩子的积极参与是感觉统合指导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训练中要使孩子感到快乐,事实上最重要的是要清楚地检查出孩子在感觉统合基础上的问题,再设计孩子可以尽力去玩的游戏,循序渐进,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逐步增大训练量,使孩子容易做到,又愿意去做,使孩子的身体和大脑间的反应及协调能顺利发展。

    3 体会

    感觉统合训练是避开学习,采用学习发掘儿童玩的兴趣、模仿的天性,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感到快乐、轻松,把在幼儿园、小学甚至是家庭里所受到的指责、批评而产生的恐惧、害怕、紧张弃之不顾,重建自然情绪。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育迟缓,人际关系淡漠等各方面的原因[2]  。这样可以在积极快乐的情绪中来玩,寓教于娱乐,促进了身体和大脑之间的整合协调反应,帮助儿童的感觉运动功能向正常方向发展。

感觉统合失调的诊断



感觉统合失调存在与否,可通过孩子日常行为观察或追踪过去的行为表现来判断。只有受过训练的观察者,才能发现孩子行为上的微妙差别,才能敏锐地发现孩子感觉统合的异常表现。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1.对感觉刺激的反应:主要观察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等感觉刺激的反应,例如视力对形状、位置、方向的辨别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空间知觉能力等;对声音大小、方向、距离的判断能力;与别人进行接触时的反应;前庭在剧烈旋转或摇晃时的反应;直线行走、回旋运动、身体倾斜时的反应等。

2.神经-肌肉反射:不同姿势时的肌肉紧张程度,不随意运动包括身体协调、运动企划以及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等。

3.运动行为状态:包括姿势反射、平衡感、身体双侧协调能力,中线交叉运动能力和优势手等。

4.日常生活学习能力:注意能力、是否多动,人际关系,独立穿衣、吃饭、排泄的能力,读、写等学习能力等。

   行为观察只是大体的判断,准确的诊断需要标准化的评定量表。该量表包括:①前庭失衡(14项);②触觉功能不良(21项);③本体感失调(12条);④学习能力发展不足(8项);⑤大龄儿童的问题(3项)。通过量表测定,可以准确判定孩子有无感觉统合失调及其失调的程度和类型,并根据评定结果制定出感觉统合训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