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博真石漆好不好:作文模仿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33:07
作文教学探究之路语文教育是以语言为主轴,以语言、文章、文学知识的传授和读写听说能力的训练为两翼的教学论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在语文教学中围绕“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个字对学生进行诸方面的训练,以期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和整体语文素质。由此可见,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这一学习过程即使一个从积累到模仿的过程。德国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指出,“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模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而根据《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学生各个学段的作文要求看来,小学阶段是重点是让学生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到初中才开始对学生习作的文体及方法有了具体的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例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因此,在初中的作文教学中,模仿学习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学业、心理变化,作文模仿教学势在必行学生从小学跨入初中,除了年里的增长,功课也从小学时单纯的语数英三科学习涉及到史地生政治,物理化学等多方面学科,单就语数英三科增加的课业,练习容量,就如三座大山在学生的肩上,功课不适应,学习方法改变不及时,时间安排不合理,都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身体上的变化同样带来心理上的变化,普遍表现在好奇心加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心理波动较大,其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很强。而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介于小学的知识积累及高中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之间,肩负着承上启下的历史重任,光靠课内的学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众所周知,要写好一篇作文,就需要丰富的情感体验,及大量大的阅读体验,但是面对这一学段的学生,寄希望于学生课外的积累比较渺茫,单就课内的专题作文训练也难起到显著的效果。而且学生的鉴赏能力还在懵懵懂懂阶段,即使花了时间阅读了一些优秀作品,除了生搬硬套也别无他法,因此,与其让学生多而泛滥的无目的阅读,还不如少而精的选择阅读。当前学生的写作能力较低,一般表现在语感不强,语病较多,口语化严重,思路落入俗套,思维陷入混乱,中心不突出,归根结底就是阅读浅薄,眼界狭隘,积累不够造成的。近在咫尺的语文课本恰是一座素材金矿,绝大部分课文,内容丰、题材广,文质兼美,是熔教育、知识、趣味于一炉的典范,是学生模仿作文的样文所以何不舍远求近,有效利用课本素材,让学生写作有文可依,有文可鉴,有话可说。纵观中外古今: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鲁迅的《狂人日记》,当代作家王蒙的《春之声》都是成功的模仿范例。由此证明,作文模仿叫教学时行之有效的方法。初中教材中的模仿典范根据每个学段作文掌握水平,初中生的作文写作有了明确的文体要求,记叙文写作是基础。人教版七年级上中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最好的记叙文典范,本文完整体现了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行文中不但注重了叙事过程重点突出,做到围绕人物心理活动,爬悬崖动作及人物语言等方面细致刻画故事,并且还体现了复杂记叙文写作结构——叙事,议论相结合。因此,在讲解课文时可以注重记叙文结构的讲解,让学生叫具象的理解记叙文的写法,知道怎么下手,写事情时,开门见山,把六要素交代清楚,这是做记叙文的第一步,也是较容易达到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又对中学生写记叙文的要求是,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能够以小见大,升华主题。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情节是当前学生极端欠缺的,因此,教学本文时,利用课文内容先让学生明白记叙文写作的具体要求,并初步认识议论的表达手法,体验本文如何把一件平凡的童年游戏之事引申到人生的高度。借此,我设计了一个“登山”的作文题目,并设置具体要求,首先,把事情过程交代清楚,其次,结尾模仿《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一段,用句式“每当 ,只要 ,我便能 ,我提醒自己 ”作结,说感想,说体会,提升作文的立意。再看,关于登山的作文素材,人教版七下中的《登上地球之巅》也是很好的模仿范例。本文通过从遇险,解决两个方面展开记叙,条理清晰,情节曲折生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同样是登山的素材,可以设计“登上 之巅”的作文题,可以写现实中的山,可以是象征性的山,模仿《登上地球之巅》的写作结构,展开描述,新瓶装旧酒,既是对之前写过的“登山”作文的补充教学,又能让学生有种新鲜之感。针对之前提到的当前学生作文普遍存在两个问题,模仿课文的写作结构就能很容易解决了作文思路混乱,中心不突出的问题。对于语感不强,语病较多,语言口语化严重的问题,模仿课文中的名言佳句就能解决,例如《春》中的春花图,春风图,春草图中所使用的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再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也不必说……但是……就有”的句式可以模仿,《观舞记》开头的几个排比假设句式“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就有很强的蓄势功能;还有《音乐巨人贝多芬》中关于贝多芬肖像的描写“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就非常经典,学生平常的人物描写就缺乏这种以形养神的境界。让学生背诵,积累,模仿,语言自然生动,传神。基础的模仿为了将来的创新模仿既是一种先天的创造能力(亚里斯多德),它就不再是一种偶然的自然行为(德谟克利特),也不是复制自然对象的机械行为(柏拉图),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活动,是人类知识的来源和文明的开端,模仿的目的在于创新,脱离模仿的创新无异于缘木求鱼。模仿不是剽窃抄袭他人作品,而是学习人家如何立意,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选材,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情达意,学习人家的写作技巧等。模仿是主体的一种再创造,它在客观上能促使学生不断扩大阅读面,有效地激励学生在不断地对比、借鉴中汲取写作养分,催促灵感的生成,完成“积累-消化-模仿-提高”的知识技能转化过程,是短时间内提高一个人语言和思维品质的最佳途径,完全不同于抄袭。
  因此模仿写作前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例如,在教《观舞记》时,我深深的被冰心绝妙的语言所折服,本文的感情蓄势,描写顺序都是很好的典范,结合本单元的艺术体验训练目标,我也设置了一次《观舞记》观看杨丽萍的孔雀舞,让学生模仿文章的修辞手法及描写顺序来行文,虽然普遍学生对此艺术形式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但利用本学段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模仿力,竟也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佳句“假如我是天空,我就要用我的蔚蓝,衬托出她的优柔;假如我是太阳,我就要把自己的光芒隐藏起来,突出她那谣言的光芒;假如我是月亮,我就要用我的皎洁,印出她那柔媚的舞姿.”更甚者,我欣然的看到学生竟然学会了用侧面描写来反衬表演的精彩,他只是引用了《口技》中的一段文字“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足见他已经懂得了如何来突出中心,知道自己通过模仿这篇文章到底想从中学到什么。综上所诉,既然模仿有成功例子做依据,说明作文的模仿教学的可行性,因此,应当把仿写训练贯穿语文学习的始终,小到一句优美语句的模仿,大到一篇文章技法的学习,做到目标明确,指导到位。
本文来源于 枫叶教育网(www.fyeedu.net)
原文链接:http://www.fyeedu.net/info/13004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