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柘皋镇三白菜:五脏养生(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4:54:00
 第一章  现代社会对五脏的影响

    “古方不能治今病”,今病是现有环境造成的。温室效应、气候变暖、空调
依赖,使得五脏备受困扰,百病由此而生。中国人的体质由昔日的营养不良虚弱
性体质为主,转变为能量代谢不畅淤滞性体质为主。

    一、人体五脏各司其职

    中医治则、治法、养生的源头都在《黄帝内经》。在全国高等中医院校,《
黄帝内经》是必修课。为什么《黄帝内经》一直到现在还被人们视为珍宝而备受
推崇呢?因为在“内经”时代,人类心智开启,睁着明亮清澈的眼睛,感受观察
着真实的自然。眼看心悟,天人真正的合一,很少有迷雾障眼惑心。《黄帝内经
》是古人在天地间,体悟宇宙万物之道后发出的,回荡于中华大地上两千年而不
息的心声。这心声教诲我们如何立于天地自然之间,体悟感知“道”、触摸聆听
“道”、顺应遵守“道”。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
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
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看了这句话就知道,中医对生命的认知、保
养、治疗的出发点在于天地四季。中医养生是依照时序来调整生命状态的,既与
时俱进,与万物一起生息沉浮于天地四季,又保持自我,稳定机体内环境而立足
于地球生命之林。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的基本框架,也就是说中医养生所有的
方法理念,不论养神还是养形都必须在这个框架里,都必须遵循这个大法则。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顺天应地、保持自稳的基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
什么意思呢?“养”是调节、促进的意思,“阳”指阳气的升发过程,“阴”指
阳气的收藏过程。

    “养阳”、“养阴”并非是用药食来补益阳气或阴精。而是指自然界的阳气
于春夏升发,生活中就不能妨碍阳气的升发;于秋冬收藏,生活中就不能妨碍阳
气的收藏。

    清末民初有一本叫《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中医书,写得非常好。书里有一
句话,对于我们认识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很有帮助。这句话大意是说,
要想认识中医,走进中医的大门,不是从具体的穴位、手法、方剂入手,而是必
须先认识二十四节气地面上所受太阳辐射热(阳气)的降、沉、升、浮圆运动。
怎么样去感知太阳辐射热(阳气)的降、沉、升、浮圆运动呢?就看看身边的树
木、花花草草之类。植物经秋而落叶,植物个体的热下降也;经冬而添根,植物
个体的热下沉也;经春而升发,植物个体的热上升也;经夏而茂长,植物个体的
热上浮也。要看阳气的升发和潜藏过程,那就看植物的生生息息,看动物的冬眠
与苏醒。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春夏季以阳气升发蒸腾为主,生命朝气蓬勃,生机盎然。
因此春夏养阳,一切以不伤、不损、不碍阳气的升发蒸腾为原则。让阳气生而勿
乏,长而勿亢,保持一种温煦、和谐、适度的状态。如果升发不及,则身心必然
虚弱疲惫;升发太过,则会燥烈亢盛,内热火毒连绵不断。秋冬季则以阳气收敛
潜藏为主,让生命休养生息,蓄积能量。因此秋冬养阴,一切以不伤、不损、不
碍阳气的收敛潜藏为原则。让阳气收而勿亏,藏而勿僵,静中有动地积蓄“源头
活水”的能量。如果收藏不足,则来年升发无力,日久必然影响生长发育;如果
藏而不活,僵化不动,则容易生痰湿、生瘀血。

    人随着自然万物而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春夏秋冬每一季节、升发
潜藏每一环节,都有相应的脏腑为主角来完成“天人合一”,其他脏腑则主次分
明、各尽其责地协助主角。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不喜抑郁、约束,正应春季阳气升发、生机盎然、草
木条达之象。春季阳气升发有助于肝的疏泄,而肝的疏泄则顺势促进人体阳气的
升发。所以春季养生的重点是肝脏,不可郁闷生气。

    心主血脉,血脉喜温恶寒,遇热则行,得寒则凝,正应夏季阳气盛长、江河
满盈奔腾之象。夏季阳气旺盛有助于鼓动心脏、畅通血脉,而旺盛畅通的血脉则
顺势促进人体阳气盛长。所以夏季养生的重点是心脏,不可逆势受寒经冷。

    肺主呼吸,以肃降为顺,正应秋季阳气下降、生机潜藏之趋势。秋季气温下
降,阳气潜藏有助于肺的肃降,而肺的肃降则顺势促进人体阳气的潜藏。所以秋
季养生的重点是肺脏,不可燥热、不通而妨碍肃降。

    肾主封藏,正应冬季万物生机潜藏、阳气下沉之象。冬季寒冷收藏利于肾脏
积蓄能量加以封藏,而肾脏的吸纳封藏则顺势加强人体阳气的沉降内收。所以冬
季养生的重点是肾脏,不可躁动不安,扰动封藏。

    而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五脏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升
发、潜藏,也需要消耗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营养来源于哪儿?就来源于脾
胃。所以中医说“脾主四时”或“脾旺于四时”。在一年四季都要注意脾胃。

    人体五脏的功能协调是集体主义,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虽各有各的职责,但
更重要的是“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和谐。

    五脏就是这样由天地、日月、四季引领,协调地指挥着人体的经络、气血、
四肢、百骸、六腑、五官,跟随日月,追赶四季,与万物一起春生、夏长、秋收、
冬藏而沉浮于生长之门,奏响天人合一的生命乐章。

 

 

    二、现代生活给五脏带来的影响

    天地是一小人身,人身乃一小天地。《六韬。文韬。守国第八》中说:“春
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万物盈;冬道藏,万物静。”“天人
合一”,人不可能是“道”的化外之民,五脏天生就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的调节机制,五脏的天性即顺道,顺道即顺生。五脏养生就是维护五脏的天性,
不妨碍、不添乱、不添堵。不要画蛇添足,补这吃那。

    在“内经”时代,人们顺天应道、安分守己地待在生物圈、食物链中自己应
该待的位置,不越位,对小“天”、生物圈、食物链的影响很小。由于认知的局
限,无知、无奈于传染性疾病和危重疾病的抢救。正因为此,古人就更加注意自
我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生存能力、抗病能力、内省和内观,趋利避害。
所以总结出了充满生存智慧、抓住生存根本的养生之道。比如春夏养阳、秋冬养
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比如一直到现在民间都在遵循的春捂秋冻、四季
尝鲜、冬吃萝卜夏吃姜、婚丧嫁娶讲究季节节气等等,这些都是代代相传的生存
智慧。

    现在是科技高度发达、人能胜“天”的时代。人能胜“天”,是好是坏?我
看是两面刀、双刃剑,祸福相倚,从目前看似乎是福大于祸,从长远看则是祸大
于福。

    大“天”已经恩赐地球为人类自然环境——小“天”,以产生、孕育生命,
可是由于科技的过度张狂,不受约束,人们硬是再造出了一个疏离自然的人工环
境:躲进空调房间,避开寒热冬夏;使气候变暖,令环境污染;物质极大丰富,
感官充分享受;诱惑充斥时空,欲望层出不穷……人类的寿命确实在不断延长,
但是如果扪心自问:生命体验究竟好不好?内心是不是真正充满了祥和幸福?很
少有人能正面回答。

    我们虽然少了传染、感染、营养不良这一类的疾病,但是却多了身心性疾病、
生活方式病,如颈椎病、肥胖、高血压、中风、冠心病、脂肪肝、肿瘤等,这些
病更影响生命质量,到了疾病后期甚至是要死不得、求生不能,就那么耗着,满
身插着管子也得活上几年。

    灵活的四肢、直立行走的行动方式说明人生来就应该以形体劳作为主,人体
的能量代谢系统也是为此设计、与此相匹配的。而现在有腿,却出门坐汽车、上
楼乘电梯、爬山坐缆车,终日沉溺于电脑、电视、各种电器中不能自拔。我们的
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衣食住行与古时迥然不同,非常疏离自然。

    下面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01自然环境的变化

    空气污染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这个气是什么?比如人能呼吸、说话、

思维、活动,一看就是一个大活人,这就是一口气。这个气由三部分组成:元气、

水谷之气(简称谷气)、自然界清气(也就是清新的空气)。只要有这三气(元气、

谷气、清气),人就是一个“活”人。这三气的质量越好,人活得就越精神、越健康。

    但是现在,元气源自父母,个人选择不了;谷气已经丧失自然之性,现在吃
的是精细加工食品,里边还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剂;清气也由清变浊了。父母也要
吃饭、呼吸,因此元气也是变的。三气都变了,人能不变吗?

    由肺的清气和脾胃的谷气相化合,静脉血就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有了动脉
血,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才能得到营养,进行新陈代谢。古书里描述的肺都
是洁白晶莹剔透的,谓之“娇脏”,喜欢洁净,最怕污染。空气的污染毫无疑问
地加重了肺脏的负担。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不可以一刻不呼吸。肺脏想躲都没
处躲!现在,据说50岁以上常年居住在广州的人,肺脏已经面目全非,甚至发灰
发黑了。

    空气的严重污染,使人越锻炼越容易疲劳。很多人喜欢晨运,而早晨空气的
流动性很差,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质量实际上更加恶劣。我早上坐班车到大学
城讲课的路上,会看到马路边建有很漂亮的花园,阴霾的天空下,这边是车辆川
流不息,那边人们在打太极、跑步、跳舞、做操。吸进去的都是污染的空气,而
空气中的污染物一旦被呼吸道吸收以后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就入血了。长期在污
染环境下运动会使得机体处于慢性缺氧状态、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酸化,细胞
代谢缓慢。因为动脉血质量不好,人就非常容易疲劳,而且在外形上,皮肤会显
得晦暗不清洁。吸进来的污染物最终还要经过呼吸、小便排出去,无形中又增加
了肺、肾的负担。

    气候变暖

    现在,酷暑、暖冬非常常见,凉爽的秋季、寒冷的冬季好像越来越少。全球
气候变暖,使得阳气升多而降少,万物升发有余而潜藏不足。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一丸红日高悬天空:“人之大宝,只此一息
真阳”,一息真阳下藏丹田(小肚子)。作为生命个体,“阳气贵降不贵升”,
阳气一定要降下来,才能形成脏腑躯体结构,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才能在
“天人合一”中独立为“人”,否则就羽化、气化、融和在天地之间,谈不上个
体生命了。

    图1 太极图(见图1 )中的阴阳鱼形是那么柔软和谐,渐升渐降,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阴阳相抱,首尾相连。人体也是这样,阴阳不能冒头,一冒头,不是
寒就是热;五行不能冒头,一冒头,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就打乱了。

    虽说生命的本质是一股有形的阳气,但是这股阳气应当是柔顺温煦的阳气,
而不是亢烈桀骜不驯的阳气。阳气不能总是升发不降、居高不下,生命形成、生
命自稳、个体维系更讲究阳气的沉降收藏。

    气候变暖致使自然界阳气升多降少,对五脏影响很大:乱心神,上肝火;肺、
肾“失道寡助”,肃降、潜藏不能充分得到秋凉寒冬的“天助”。人体阳气该降
不降,就是“内奸家贼”,搅得人不能安生。阳气不老老实实待在自己的位置,
分布不均匀,总是升多降少,漂浮在上面而引起上热,常见心烦失眠、口干口苦、
口疮口臭、头涨痛、血压升高、疮痈肿毒等;下面则会阳气相对不足,形成下寒,
常见畏寒怕冷、夜尿、骨质疏松、不孕不育、闭经痛经、腹泻便烂等。

    按理说我们现在天天吃肉,能量摄入只多不少,阳气不该虚的。那么多阳气
究竟跑到哪里去了?我觉得是阳气分布严重地不均匀。天人相应,人也过度温室
效应了,上自热而下自寒,阴阳分离脱节,不能柔和相抱。

    2009年1 月的《羊城晚报》头版有条消息,说人工受孕已经排到2010年12月
了。那就意味着2009年1 月开始排队,要到两年以后才能轮上。现在不孕不育者
非常多,人类生育繁衍功能明显减弱。不孕不育,以前中医多是按照宫寒精冷、
阳气不足论治,而现在则多是阳气不守位、分布不合理、该降不降才下寒,而影
响生殖繁衍的。

    人工气候的制造

    随着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越来越依赖它。时间一久,必然对人的体质产生
深刻影响。人群体质一旦发生变化,疾病谱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本来夏季出汗是最绿色、最天然的散湿、散热途径,可以使气血外达、阳气
盛长,“使气得泄”,是顺天应道、天人合一。但是,现在许多人夏季过度依赖
空调,夏行秋令,不合时宜。夏季人们终日在空调环境中生活、工作,毛孔关闭,
气血趋里,收汗无汗。这是背“道”而驰,有违“使气得泄”的夏季养生原则。
开始会感觉凉爽舒适,但是舒适不代表健康!长期依赖空调,其结果是:离开空
调?受不了热!不离空调?又浑身难受。一个夏季就这么折腾腻歪过去了。

    空调下,人体正常的散湿、散热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湿散不出去,会影响
到脾胃;热散不出去,会使热适应能力越来越差,以至于人们在逛商店、开会、
吃饭、休息的时候,如果发现没有空调,就会害怕恐惧。空调并不能使身体很好
地散热,反而会郁热于内,于是人们除了吹空调,还要喝冷饮、吃雪糕,才能把
烦热给压下去。现在夏季很多病的发生或加重和空调的过度使用很有关系,比如
高血压、脂肪肝、肥胖、痛经、月经推后、颈椎病、慢性咽喉炎、腹泻等等,大
家想不到吧。

    凡是与夏季空调过度使用有关的疾病,内湿、郁热、瘀血最为常见,因为不
能“天人合一”地“春夏养阳”。本来炎热的夏季应该气血走表,汗出散热,消
耗能量,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酷热难当、消耗体力,适当地利用空调趋利避害本
是好事,但是“过犹不及”,过度依赖空调,则是大逆不道,和老天唱反调了。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人类对地球生物圈的破坏非常大。比如地球生物圈里所有生命活动的唯一能
源就是太阳的辐射能,所谓的“万物生长靠太阳”,而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生命能
就一定要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然后太阳辐射能才能一步一步在生物链中传
递下去。可是人类大量破坏绿色植被、砍伐森林,致使气候变暖更加严重。

    在能量的传递过程中,人类不过是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可是我们却拼命地吃
肉喝酒。美食当前、诱惑难挡,不知不觉就过多霸占了食物链中的能源和资源,
同时还向食物链中投放添加大量人工饲料、各种激素、农药化肥、杀虫剂、抗生
素等等。

    《吴子。图国第一》曰:“夫道者,所以返本复始。”食物链中能量代谢的
最后一个环节是微生物,主要是各种细菌和真菌。它们把复杂的动植物残体分解
为简单的化合物,最后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去,“化作春泥更护花”,成
为绿色植物的养料,供其进行光合作用。

    自然界万物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生物圈中,食物链上每一环、
每一物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但是,人类则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为了种植、饲养和治病而大量地使用杀
虫剂、抗生素,恨不得把微生物赶尽杀绝。要知道人体也要有正常的菌群,这是
抗御外邪的正气,不能失调。可是我们治病的时候又只顾眼前而大量地、不合理
地使用抗生素。其结果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乱上添乱,阳气一伤再伤。

  02  社会环境的变化

    越来越急功近利

    气候变暖,气温上升,人就会乱心神、上肝火。当多数人神躁火旺,就会形
成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社会风气:只求快速发展、做大做强而不求积累沉稳、
精益求精;只求竞争,不讲和谐。一步到位、一步登天、立竿见影的心态充斥社
会各个阶层,甚至严重影响到教育界和科学界。此种心态在施政、学习、经商、
工作、研究中能做得到尽善尽美吗?我看多数很难做到。而做不到就会心理困扰、
七情失调、郁闷不爽、烦躁易怒、焦虑不安。我们的社会就像一艘又大又快又颠
簸晃动的巨船,乘坐在这样的船上,快是快了,但是很辛苦。

    所以,现在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特别多见。有时心理问题、心理
疾病还会拐个弯儿,改头换面,以皮肤病、胃炎、肝病、高血压、糖尿病、失眠
等形式出现,这就是心身性疾病。医生稍一疏忽,病根病因就成了漏网之鱼,治
来治去不见效。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心身性疾病拿中医的话讲就是
七情不调、气上得病。

    最可怕的是神躁火旺、急功近利的心态对教育的深刻影响。浮躁功利的社会
风气,渗透到了各个层次的教育。孩子们从小在浮躁功利的心态下学习、考试,
浮躁功利就会由社会风气渐渐演变成我们的民族之性,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而代
代相传,浸润到我们的血肉骨髓、性格思维、言谈举止。一旦浮躁功利成为我们
的民族性,那是非常可怕的。

    七情失调的人日益增多

    以前,没有文化的妇女最容易七情失调,气上得病。因为没有受过教育,心
胸、目光相对狭隘,就会非常在意日常生活琐碎事,而且钻牛角尖,陷进去出不
来。而读书人则往往心胸开阔,知书达理。

    现在不同了!读书越多、层次越高,七情不调、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心身
性疾病就越多,比如说官员、商人、白领、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医生等。为
什么读了书、受了教育,反而七情困扰多了?我想这和我们的教育太浮躁功利有
关,只教知识、考试,不教做人原则和生存智慧,就算有一些这方面的课程,也
是应景的。教师也是在功利色彩非常明显的师范教育中培养出来的,以其昏昏使
人昭昭,怎么能够苛求他们把做人原则和生存智慧传授给学生呢?

    我到欧洲,看到中小学的女孩子都要学家政,比如缝纫、清洁、做蛋糕馅饼
;男孩子都要学木工、修车、电工、修理等。这些虽然看上去是技能,实际上不
知不觉中教给孩子们理性、淡定、实在的生活态度,让孩子们明白人生就是由事
业、家庭、生活、工作、成功、失败、平淡组成的,学习不仅仅是读书、考试。

    还有,我们倡导的经常与执行的不一样,非常扰乱人心,很容易让人出现七
情不调。社会上有众多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评价体系,比如:有体制内和体制外的,
有会议上、桌面上讲的和私下里、实际上做的,有媒体上宣传的和坊间约定俗成
的,有冠冕堂皇的和闷骚实用的,等等。人们就像演员一样,两副面具,人格分
裂,上妆卸妆,真假难分。嘴上一套,行动一套;面上一套,私下一套。既要应
对体制干工作,又要平衡自我讨生活,苦吗?苦!累吗?累!爽吗?不爽!乐吗?
不乐。做人又苦又累又不爽又不乐,能不七情失调气上得病吗!

    最典型的是,一面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一面对学校实际升学率进行考核分级,
这样非常乱人心,也扰乱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稳定的心,
你能要求孩子长大以后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七情适度吗?

    所谓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不调,时间久了会酿生出
许多难治的心身性疾病。虽说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者能成大事,但是我还
没有见过七情如此高度稳定的人,除非昏迷患者、植物人。人遇到外界刺激总是
有一定的情绪反应,只要是适度的、及时的、畅通的,对脏腑功能就是一个良性
刺激。悲痛欲绝,一哭出来就好了,不要憋在心里。七情不调就是敏感而反应强
烈、过度。这又分两种情况:一个是感而不发,不敢发、不能发、不会发,闷在
心里边,非常伤人,许多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顽固性皮肤病就是这样得的;
另一个是反应强烈而爆发,其结果就是既伤害别人又伤害自己。七情经常大起大
落、过郁过放,会严重影响五脏功能,这在《黄帝内经》中叫做“九气为病”。

    有很多病从道理上讲似乎并不难治,但就是治不好,比如肥胖、痤疮、黄褐
斑、胃病、肝病、偏头痛、神经性皮炎、不孕。为什么?因为这些病不少是心身
性疾病,由心上得病、神上得病、气上得病。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的性格、心态、
思维模式很有关系。医生能够治病,但是很难去治心,心病不解,身体何来安康?
有些从小就养成的性格、思维、心态很难改变,这往往是治疗心身性疾病最大的
障碍,医生也很无奈,只有举手投降。

    还有,城市人口过多、建筑密集,走在街上人经常会有莫名的压抑感。这容
易引起郁闷、钻牛角尖、心胸狭隘的性格特征。心胸与生活居住空间的大小很有
关系,狭隘的空间无形中会使人思维狭隘。而思维狭隘的人的归宿常常是踏上心
身性疾病之路,走向生命的终点。

    不要以为人才是万物之灵、世界主宰,实际上人心不知不觉中受制于环境、
季节和天地。这是天人相应,不是迷信。

    比如说医院接的急诊,三伏天打架斗殴、车祸的多,因为天气太热,人的心
神容易躁动不安。还有动物春季发情,少男少女情窦初开,青年男女多情怀春,
结婚恋爱等多是在春季。而秋季人会不由自主地触景生情悲秋、思念,抑郁症也
一般是秋冬加重,春夏减轻。

    比如说古代有一句话叫做“穷山恶水出刁民,刁民出酷吏”。这是说在极端
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的求生本能非常强,会铤而走险。还有南方人有南方人的
性格,北方人有北方人的性格,山民有山民的性格,渔民有渔民的性格,牧民有
牧民的性格。“智者爱水,仁者爱山”,水的灵动性容易养育出聪慧精巧的智者,
山的巍峨严峻容易哺育出仁义宽厚的仁者。

    环境污染,居住空间逼仄狭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太近,七情肯定不知不觉
中会受到很大影响。人就像刺猬,远亲近臭,保持一定距离就容易和谐,太近就
互相挑刺,有矛盾。这个有时不是个人修养问题而是人的本性,就像刺猬长刺,
与生俱来。

   03  生活方式的变化

    现在的生活方式引诱人们放纵过度而不会适可而止。高大的衣柜里放满了衣
服,宽大的梳妆台上堆满了化妆品,餐厅里、饭桌上都是七碟子八大碗,电脑、
手机经常换。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使人类逐渐地丧失了适可而止
的自我约束能力。

    现在的生活方式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之繁。衣、食、住、行、玩都在加重五
脏负担。下面我就举几个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例子,看看我们是怎样在满足口
腹之欲、感官享受中不知不觉地伤害五脏的。

    为满足口腹之欲而为嘴伤身的情形最为常见,几乎人人有份,包括我自己。

    食欲亢进,能量富余

    目前最大的饮食问题是:体力活动与能量摄入不匹配,进的多,用的少,出
的少,能量富余问题严重。

    最近,我到河南嵩县的白云山登玉皇顶。玉皇顶号称中原极顶,海拔2216米。
下午三点多我从半山住处开始,准备徒步登顶,据说上去要两三个小时,而且山
路阶梯非常陡峭。由于时间晚,考虑到下山安全,我就雇了一顶轿子。我和两个
朴实健硕的山民轿夫一边走一边聊,有时象征性地坐一会儿轿子。他们每天要抬
轿登山两三趟,游客多的时候甚至要四趟,体力消耗之大难以想象。下山时经过
他们在小山沟居住的窝棚,看到轿夫们吃着炒南瓜青菜,就着馒头,喝着玉米糁
红薯粥,那真叫一个香!个个肌肉块垒隐现,面色黑红光亮,声音大、中气足,
既没有肥胖臃肿,也不见瘦削干瘪。单单从他们的饮食、劳动量、体型、精神状
态看应该是能量进出基本平衡,摄入的能量与维持生命、日常生活、抬轿上山所
需的能量基本持平。可能他们这种能量摄入与消耗才基本反映出人类正常能量代
谢的真面目,能量进出畅通,从而得到源头活水清如许的内环境和外形。

    与这些终日劳作的轿夫们相比,经常忙于工作、学习、应酬而缺乏运动的绝
大多数城市人,简直就是食欲亢进,说得夸张点就是全民性的食欲亢进。更要命
的是,吃的还都是肥甘厚腻。

    中国人的脾胃主要是化五谷杂粮的,喜欢五谷为主、果蔬蛋肉为辅的饮食结
构,可是现在反过来了,肉蛋为主,五谷为辅。有的人虽然吃蔬菜也不少,但是
菜叶、瓜片总是炒得油汪汪,等于吃一口青菜,咽一口油。

    如果能量摄入太多,能够找个途径消耗掉也行。脾主肌肉,肌肉可是能量彻
底消耗的大户。可是许多人偏偏又不喜欢运动,缺乏肌肉,就算有肌肉也是质量
很差、软绵绵的“五花肉”。

    人类过多地占用生物圈、食物链中的资源和能量,所以就成群成群地出现单
纯性肥胖、中心型肥胖、代谢综合征、脂肪肝、高血压、糖脂代谢紊乱、高尿酸
血症、多囊卵巢、痤疮等疾病。这些问题多数是能量富余憋出来的,是能量在食
物链中人类这个环节上的大塞车。多余的能量怎么办?笼中困兽,奔突解围,就
在体内闹事生病。

    我要特别说一说代谢综合征。中心型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同时出
现在一个人身上是很可怕的,医学上谓之“代谢综合征”,在国外叫做“死亡四
重奏”。有代谢综合征的人,第一活不长,第二老年注定痛苦悲惨。因为不少尿
毒症、中风瘫痪、半身不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就是代谢综合征结出的果。

    体内能量富余过剩,成为家贼内奸,酿生痰湿瘀血,阻塞冲任,也会引起不
孕不育。以前不孕不育多见于瘦人,现在是越胖越不能怀孕。我小时候(20世纪
六七十年代),女孩子们多数是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肤如凝脂,当时并没
有觉得多么美,认为是天经地义、自然而然的,油性皮肤、痤疮不多见。但是现
在,女孩皮肤油腻、毛孔粗大、生痤疮的很多。而男性皮肤本来油性就大,现在
是油上加油,毛孔更加粗大。这实际上就是能量富余在皮肤上的反映。

    还有一个在女人中很有意思的现象:从情窦初开的青涩女到尘埃落定的更年
妇,都在追求苗条曼妙的形体美,有时甚至达到匪夷所思、不可理喻的程度,什
么减肥药都吃,什么减肥法都试。但是有些人又嘴馋、食欲亢进,什么美食还都
想吃,终日与食欲作艰苦卓绝的斗争,又时时被美丽的欲望折磨诱惑,那真叫一
个痛苦难受。想吃、想美两个欲望不共戴天,但又哪个也割舍不掉,这是个问题!

    为什么食欲亢进,想吃、爱吃、会吃、能吃普遍存在呢?我想这是人类功利
贪婪心态在食欲上的折射吧。全民性的食欲亢进有几个原因:第一,自幼喂养不
当。喂孩子,中国人和外国人差别很大。在中国常见奶奶、外婆、妈妈满世界追
着喂孩子,生怕孩子吃不饱、吃不好。饿了吃、困了睡,是人的本能,本不需家
长过度操心。喂饭塞饭,其结果要么是从小把孩子的胃给撑大了,养个“小馋猫”、
“大胃王”,为肥胖埋下伏笔;要么是孩子厌食、挑食,将来更麻烦,过于厌食、
挑食的孩子往往有坏脾气、怪性格,不好相处。

    第二,幼年贫困,吃不好吃不饱。一路打拼到了三十来岁,经济宽裕有钱了,
开始追求口腹之欲。什么好就吃什么,哪有好吃的就去哪里。

    第三,活动量大。青少年时期活动量大,好玩好动,或者曾经是职业运动员、
体力劳动者,锻炼得肌肉发达,食欲旺盛。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量降低,但那
种好胃口已经形成,很难改掉。

    第四,餐饮业竞争激烈,追求奢华功利。现在食肆酒楼饭店的烹调技术恐怕
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菜式糕点的设计构思都以增加感官享受、刺激食欲为目的。
饭菜色香味俱美,腹中馋虫涌动,脾胃难挡诱惑,不知不觉就食欲亢进,食量大
增。口腹之欲与饮食烹调,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饮食越来越精美,口味越来越
刁钻。

    第五,七情的困扰。以前常说郁闷悲愤,茶饭不思;现在是郁闷悲愤,食欲
亢进。有的人经过失业、失恋、离婚、失去亲人等生活事件打击,会体重暴增,
形体暴肥。因为他们在得不到良好的心理疏解时,就会化悲愤郁闷为食欲,甚至
不饿也要吃,吃什么不重要,就是想吃,反正嘴要动。这种情况在女性中更为常
见。

    食欲亢进令我们在食物链中霸占了过多的资源和能量,得了各种与能量代谢
相关的富贵病就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