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法院网查询:绿领巾,能“激励”出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19:08:02

绿领巾,能“激励”出什么

  十多年前,全民大唱“心太软”时,就觉得大多数人不是在唱爱情,而是借爱情歌曲在励志:不能心太软,出手要快,下手要狠。证明励志效果的事例已经很多了,佛山小悦悦事件不过又增加了一个事例罢了。

  当小悦悦气若游丝生死未卜时,这样的励志教育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华商报》昨日报道,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有90多名一年级学生,“优秀上进”的学生加入少先队,戴红领巾,一些“学习不好”、“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孩子则戴绿领巾。学校相关负责人称这是“一种教育探索”。

  那么学校得到了什么“教育”效果呢?一个戴绿领巾的孩子说:“哥哥姐姐们都是红领巾,我觉得绿领巾不好看,可是不戴的话老师会批评。”一位家长说:“孩子年龄再小,也有自尊心,嘴上不说什么,也能看得出戴绿领巾不是啥好事情。”记者注意到,放学时,不少孩子一出校门就赶紧摘下绿领巾装进书包里。

  “教育”的效果是负面的,但是,学校的解释很正面:“绿领巾的含义,就是告诉他加油努力,下次争取戴上红领巾。”这个正面的解释,体现了我们的主流教育者一贯的教育态度:不尊重、不考虑受教育者的内心感受,不把你当一个独立的、有完整人格的人来平等对待。我让你戴绿领巾,是要激励你,你的内心就应该发生一个“受激励”的化学反应,来证明戴绿领巾这个教育方法的正确。如果你感觉不好,不是我教育方法有问题,而是你不对;你不接受教育,恰恰证明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证明你就该戴绿领巾。我们的教育者、教育理念,一向具有证明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正确的能力。

  强制的“绿领巾教育”,只是冷漠、生硬、强硬的第一课,它当然不会立即把人教得看着被车碾过的小悦悦而袖手旁观。但是,“绿领巾教育”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在“绿领巾”之后,还有许多类似的“教育”在等着这些孩子,让一个人的心渐渐变冷、变硬、变狠,最后变得忍心——或者根本无须什么忍心——眼睁睁地看着倒地的小女孩而飘然而过……

  那么,“红领巾”,优等生,是受宠者,受惠者,他应该充满感恩了?但是,向谁感恩呢?好的教育资源,是钱买来的,争取、把握好的机会,离不开钱,而且还要跟其他有钱的人竞争,某些时候还要忍受屈辱讨好某些人,你叫他感恩,而他满是委屈。有时他想发泄不满,有时他想炫耀成功,这时,谁挡了他的道,他就有了发泄的目标,炫耀的道具,他的车子就朝你开过来了。他可能是姓李的公子,也可能是另一个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心都不软,都是“励志”教育的成果。

  以红领巾、绿领巾来区分学生,不啻于一种教育软暴力,在这种软暴力压迫下长大的孩子,有的就渐渐远离人性,变得暴戾。

  被抽取了人性的教育,是可以把人变成一件兵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