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风机公司待遇:路人是否冷漠,取决于走什么“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1:28:10

路人是否冷漠,取决于走什么“路”

  唐人郑谷写过一首《十月菊》,说“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意思是人们先自产生了离弃菊花的心理,才会误以为十月菊香已全然逝去,而秋天也一去不复返了。这种“人心别”效应,似乎在近几年彭宇案持续发酵的结果中充分体现出来。两岁的小悦悦先后被两辆车碾过,18名路人竟不约而同,都视而不见,拒绝伸出援手,这“路人的冷漠”肯定与“人心别”有关。

  怎样才能让人性回归、让人心不再离弃善良呢?媒体报道,广东省政法委、社工委等十多个部门开展了“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大讨论,会后,省委政法委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信息,公开征求救济机制、奖惩机制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并称意见、建议或会成为广东省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而其中焦点自然是应否对见危不救、见死不救立法。

  没错,法律看起来是一条惩恶扬善的便捷之路,但就见危不救的立法而言,走这样的捷径效果如何还真不好说。且不说以公权力通过立法介入道德领域,是否会侵犯到公民私权这类法理层面的问题,单就一旦立法后操作层面的可行性来说,就有让人怀疑之处。像18名路人中的第一名路人,在视频中他的眼睛似乎一直未朝下看,却准确地绕过了血泊中的小悦悦,事后调查中他若矢口否认“见危”该怎么办?在记者的追访中,就只有一人承认自己“看到了”。

  在常常无法量化、定格化的“诚信”已成了社会稀缺品时,对见危不救实行“罚治”的教化显然更难抵达“路人”的内心。看到网络上一句话,说“18名路人激怒了公众”,这句话的毛病在于,“公众”该如何定义。19名路人中有18名见危不救,谁更能代表“公众”?总不该是十九分之一的极少数派拾荒阿姨陈贤妹吧?当然,不能排除像佛山“文明办”所说的“小悦悦事件只是个别现象”的可能,这不也正是天下所有善良人的期盼吗?

  萨特说,在“我们最俗滥的思想”中,“我们每个人发现了自己,也发现了他人”,并通过“行动”,“流掉了我的特殊性,为的是追随一般,成为一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从众心理本不可免,关键取决于那“一般”的高度,取决于整个社会环境的纯净度。“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从表面看,个人之路似乎千差万别,但在本质上,绝大多数人走的是同一条道德之路。

  从总体来看,如今社会发展由传统的重人伦向重物质转移,物质主义正不断侵蚀传统价值观,而公平正义在多领域屡受重创更使社会价值大厦岌岌可危。倘若不能保存或重建一个文化精神的内核,那么,国人的人格就会成为“洋葱型结构”, 剥掉一层层物质外衣,里面什么也没有。就此而言,与其动用法律利器“慑服”见危不救之心,不如放慢过快发展之“路”,等一等人们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