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南行政办事大厅:百年越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17:54:32
孙君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嵊县是浙东的一个山乡小县,因剡溪横贯县域,古称剡。
嵊县虽是山乡,民间音乐歌舞却颇兴盛。在剡县,村村有祠堂,堂堂有戏台;堡堡有庙宇,庙庙有舞榭。秋后农闲,逢年过节,弦歌不辍,锣鼓不息,剡人咸以歌舞为乐。
越剧在这块土壤孕
育,倒也不是偶然。
只是整台的唱戏,毕竟成本太高。一来得请一副戏班,二来得有大块的闲暇,穷乡僻壤,寻常辰光哪里享受得起?可忙完手头的活,稍一闲坐,想听一曲的念头就油然而生,很多时候甚至还真有些按捺不住。
于是能唱几句的农民,便手拿三敲板,撒开了嗓子。听众还真不少哩。
甘霖镇马塘村的金其炳,就是这样一位农民。晚清以降,嵊地多灾,逃荒求乞者无数。金其炳不愿离乡背井,也不愿哀哀乞讨,于是出得门去,到大户人家门前,落地唱书,所谓沿门卖唱:
中堂高挂玉麒麟,
麒麟送子喜临门。
天官赐福玉如意,
如意门庭照财星。
主人听得高兴,便盛出一碗半碗的玉米或者籼米,如是腊月年关,照例是几条年糕,一串粽子。唱书的抖擞精神,三敲板打得山响,敞亮了嗓子,嘴里又滚出一串串大吉大利的词来。
渐渐地唱得熟了,叫好声也多了。于是,唱书艺人走出嵊县,到杭嘉湖一带收成好的鱼米之乡卖艺去了,个别艺高胆大的甚至进了茶寮酒肆,觅得固定的场所,说唱起长篇的本子,所谓走台书了。
听得久了,众人以为唱书虽好,究是一人所为。剧中角色,均系一人变换声口来表达,到底单调。偶而三五个唱书的一齐光临,有人忽发奇想,何不搭一简易戏台,让这些唱书艺人分饰角色,凑成一班,唱一出整戏。艺人拗不过,于是穿上乡人借与的竹布长衫,放下手中的三敲板,各扮角色,开始登台演唱。
一人走书,与众人合演,实在是大不相同。平时手里打板,独个唱表,那是自说自话,不会碰头。今日得互相配合,才能演绎戏情,实在生份得紧。于是台上几位艺人,登台做表,手足无措;念白唱词,你抢我夺,常常叠在一起,乱作一团,把个台下笑得前仰后合。好不容易熬到结束,艺人们已是汗流浃背,苦不堪言。但在台下看来,虽是你冲我突,毕竟人多热闹,角色分饰,也比一人到底多些戏味。于是,在乡人的邀请下,艺人们又演一场。结果仍是洋相百出,紊乱不堪,但这一尝试,对于越剧的诞生,却是大有助益,堪称筚路蓝缕。
等到生意结束,艺人们便静下心来,悉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末了,决定借鉴绍兴大班的做戏形式,挑选平素唱熟了的剧目,分饰角色,稍作化妆,再次登台。
这是大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3月27日,农历三月初三,地点在嵊县东王村,剧目为《十件头》、《倪凤煽茶》、《双金花》。这一场的演出,标志着越剧这一中国戏曲大家庭中的宁馨儿,正式“呱呱”坠地。 二
或许正是因为由唱书而来,观众也多为村妇农夫、市井细民,自东王村开演以来,艺人们演的也均系家庭伦理、男女情爱,唱的又是由民间小调“呤嗄调”转变而来的“呤嗄呤呤嗄”,与高吭激越的绍兴大班相比,显得文静优雅;于是冠其名曰“小歌文书班”。小歌,指其曲调悠扬,并非黄钟大吕;文书,相对于绍兴大班常演社稷、宫闱大戏,多有众人厮杀,场面宏大而言。既小又文,称为“小歌文书班”自是允当,乡人喜简,每以小歌班称之。
小歌班的演出,深受乡人喜爱,当时有民谣云:
小歌班,吊脚板,男人看了不出畈,女人看了不烧饭。
着实被小歌班牢牢吸引住了。
于是原来唱书的艺人纷纷放弃耳熟能详的说唱,另组戏班,分赴四乡演出。可惜农村市场毕竟有限,于是大家又纷纷外出,上县城,进省城,甚至到上海滩上闯荡去了。
此时的小歌班已经初具规模,台上演出,也是着蟒穿袄,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大都有了。但是仍无丝竹伴奏、锣鼓敲打,演员一段清唱方罢,后台每以“呤嗄呤嗄”帮腔;遇剧中喜宴迎客,则由后台齐喝“拉呜哩呜哩呜拉”来替代梅花演奏。上海观众本因好奇而来,见台上这等模样,觉得实在不伦不类,发一阵笑,哄的都散了。演出失败,众人皆是垂头丧气。
小旦梅小朵却是一位有心人。失落之余,并不气馁,而是静下心来,慢慢琢磨,细细剖析,觉得应该先把不足之处弄明白了,再虚心向其他戏种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图改进提高。
小歌班因源泉于唱书,虽已分饰角色,但限于人手,仍是一人兼多角,造成混乱,至此,便开始实行一人一角。再是取消用口喊代替唢呐,避免不伦不类。同时发挥小歌班小旦、小丑、小生角色硬的优势,多演“三小戏”,每以表演细腻入微,说唱诙谐幽默来博得观众喜爱。
吃饭终于不成问题了,但要成气候,光靠这些,还是不行的。艺人们也并不止步。当时的上海滩,是各种戏曲争相竞演的大码头。小歌班艺人们虚心地向鹦歌班、绍兴大班学,向京剧、沪剧学。不断地学习借鉴,不断地摸索尝试,不断地丰富吸收,小歌班终于有了自己的“四功五法”,有了自己的“赋子”、“行子”,有了自己的“呤嗄南调”、“呤嗄北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倒板、流水、二凡,有了自己的代表剧目,演员们开始唱“路头戏”,继而可以唱“肉子戏”了。
但是没有丝竹伴奏到底不像样子。当时甚至有人送上对联予以调侃:“升平世界倒也清雅,歌舞场中还是的笃”。受此一激,班主专门从老家聘来三名乐师,一位板胡,一位鼓师,一位能吹梅花又能弹斗子、打锣,死活也要鼓捣个乐队出来。经过数月的悉心操练、磨合,由鼓板、板胡和斗子组成的乐队终于登场亮相。小歌班从此结束徒歌清唱的历史,时在1921年初,地点在上海升平歌舞台。
越剧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虽然磕磕绊绊,却在一路向前。而且,前景亮着呢。 三
小歌班时期,班底多是唱书中人,自是清一色的男演员。1919年以后的十多年时光,乃是绍兴文戏男班的鼎盛时期。
此时节,戏早已像个戏了,而且名角众多,在十里洋场也有了一些市场。上世纪30年代,竟有十二副绍兴文戏班同时在上海滩演出,常演剧目有数十出,甚至出现了十多出的连台戏。唱腔也愈加丰富,伴奏更加多变。
在剧情上,有别于绍兴大班的“打天下”,每每以“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讨老婆”戏为主。由此赢得了一大批城市居民的喜爱。
嵊县中南乡施家岙村的王金水,其时常常往返于嵊、沪之间,以跑单帮为生。每到上海,晚来无事,便在附近找个地方看戏。那家戏馆演的多是京剧“髦儿戏”,演员都是豆蔻年华的少女。观其演出,每每台上虽是个个铆足了劲,但观众却并不叫好。只因京剧乃是国粹,有些戏,非允文允武不办,要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子挂髯口,扎大靠,开打,实在是不能胜任;有些戏,角色性格层次十分丰富,非对生活有一定体验不行;有些角色,非老角不能;有些行当,非男角不可。如老生戏,坤角演唱,以没有雌音为上;花脸戏,要有龙音、虎音;小生戏,要用假嗓。凡此种种,都不是一个少女能够胜任。而京戏表演中显现的这些不足,恰是小歌班的特点。如小生,小歌班中不但用本嗓,而且必须要有些脂粉气,这样才招观众喜欢。
王金水是一个有心人,揣度之下,觉得要是小歌班全由小姑娘来演,恐怕与剧情、角色、风格更相契合,演来更加自如,剧场效果更好,票房价值更高。如能训练有素,届时莅沪演出,肯定能赚大钱。王金水坐不住了,立马扔下单帮不跑,当即在文戏班中聘了一位懂戏的演员金荣水当老师,匆匆赶回嵊县老家组班来了。王金水开出的条件应该说十分诱人:学艺三年,膳宿全包,学徒期内发大洋一百元。期满出师,送旗袍一件,皮鞋一双,金戒指一只作礼。为打消乡人疑虑,王金水自己带头,将女儿王桂芬、侄女王香芝送进科班。乡人见状,也就满心欢喜,纷纷送女儿入科。
1923年7月10日,农历五月廿七日,王金水的科班在施家岙八卦台门正式开科,学员五十人。女子越剧第一副科班的成立,标志着女子越剧的正式诞生。
女班的诞生,使小歌班由清一色男性向清一色女性的转变迈出了第一步。而剧中所有角色均由女性扮演,促使越剧在音乐唱腔、表演程式、剧目内容上都起了很大的变化,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导致剧种风格向典雅优美、纤丽浓艳方向发展。
也正是由于男女性别的不同,身体嗓音条件的区别,1925年,首班学员中的翘楚施银花创唱“四工调”。而这一唱腔的丰富发展,为提高越剧演出质量、发挥演员演唱特长,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四工调”的出现,在越剧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女子越剧的发展,自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多有曲折,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到上世纪30年代末,以上海为中心,越剧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 四
和其他戏曲一样,越剧的发展,代表剧目和领军人物也是互相依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互相推动,人保戏、戏保人,人推戏、戏推人,互为因果,交相辉映,把剧种不断地推向新的高峰。
在越剧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两个剧目是《碧玉簪》和《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史上,为越剧发展作出划时代贡献的代表性演员,当推姚水娟和袁雪芬。
上世纪30年代末,越剧虽在上海滩站稳脚跟,但剧目仍嫌稀少,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出;舞台布置简陋,演出形式单调;经营制度十分陈旧,全是老戏班的规矩;传播的方式落后不堪,几乎谈不上有什么宣传。凡此种种,桎梏了越剧的进一步发展。姚水娟作为一个越剧艺人,居此之势,觉得如再不改一改,闯一闯,好不容易混出个脸来的戏种,怕支撑不了多久,就得偃旗息鼓。不改良,哪行啊?姚水娟竖起了女子越剧改良的旗帜。
在演出剧目上,姚水娟十分注重编排新戏,注重剧目的时代性。她聘请了越剧史上第一个专职编剧樊篱,创编了《花木兰代父从军》、《冯小青》、《范蠡与西施》、《孔雀东南飞》、《燕子笺》、《啼笑因缘》以及《秋海棠》等戏,不仅大大丰富了越剧剧目,而且这些戏中既有古装戏又有时装戏,同时切合形势,顺应时代需求,为越剧的发展大大开拓了疆域。在表演形式上,姚水娟突破传统一桌二椅的模式,引进新式的灯光布景,在表演上借鉴话剧、电影艺术,丰富唱腔身段。伴奏上吸收流行音乐。这些做法虽有不甚成功甚至失败的地方,但突破了观念的封闭,打破了清规戒律,使越剧增添了新的表现手段,走上了开放之路。
真正使越剧走向现代的是1942年10月开始的“新越剧”改革。当时的越剧舞台,与其他戏曲一样,台上台下常常弥漫着乌烟瘴气。由于演员全系青年女子,所处环境更加复杂。台上低级庸俗的不少,台下洋场恶少、地痞流氓的骚扰不断。越剧亟需闯出自己的一爿新天地。
在进步文艺特别是进步话剧的影响下,以袁雪芬为代表,拉开了越剧改革的序幕。建立了正规的编导制,形成了综合艺术机制。同时实行完整的剧本制,大量编演新剧目,编创了新腔“尺调”和“弦下调”,丰富了越剧的唱腔艺术,在注重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表演风格上,大大提高了舞美设计的水平和层次。这一切都走在了其他戏曲的前列。
一时间,越剧风靡上海,名作辈出,名家辈出,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金香、徐玉兰、筱丹桂、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等一批年轻演员,号称越剧十姐妹,成了广大戏迷的宠儿。那时节,越剧成为进步文艺阵营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越剧发展史上姹紫妍红、群芳缤纷的青春岁月。 五
应该说,经过一代代艺人的努力,加上后期文人的加盟,越剧的剧目创作成绩是十分突出的。因越剧产生于浙江,中心一直在上海,为学习吸收其他剧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上海一直是进步文艺和现代话剧的集中地,加之越剧诞生期短,致使众多演员只要独具特色,自成个性,别具风采,形成流派的机会也就要多于其他古老剧种。
建国以后,乃至进入新时期,越剧以其流派创始人大多健在,传道授艺大大方便于其他剧种而新人辈出。而沪浙又处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浓厚的物质基础为越剧长盛不衰、青春永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特别是以《梁祝》、《红楼梦》为代表的彩色戏曲电影的拍摄放映,更使越剧声誉鹊起,在大江南北赢得了众多的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