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市民中心网站:“中庸”正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5:43:23



            “中庸”正解  掌握“中庸”:大到治世,小到做人

  长期以来,大家对“中庸”存在着很多的误解,这是因为没有搞清楚孔子说的“中庸”和我们平常认为的中庸之间的区别。要把中庸的思想做一个准确的解释,就需要恢复中庸本来的面貌。《中庸》是代表了孔子哲学的一部经典著作,朱熹在注解《中庸》的时候,第一句话就问道:“中庸何为而作也?”《中庸》这本书为什么要作,为什么要形成这样一个文字留给后世,为什么要编撰这个书?接着他就回答—— “子思子忧道学之失传而作也”。《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的一部书。孔子死了以后,孔子的那些思想很可能因为没有人整理、没有人研究就失传了。子思担心孔子的思想失传,就作了一部《中庸》。所以可以看出,子思认为《中庸》就是孔子的思想。只要你把《中庸》学好了,孔子的思想也就被传下去了。所以说《中庸》为什么而作,实际上也就说出了《中庸》的重要性——如果有了《中庸》,孔子的道学就不会失传;如果没有《中庸》,孔子的道学就失传了。所以我们要把《中庸》看作《四书五经》当中的一个核心的东西。就哲学层面来说,它的地位是最高的。

  中庸的核心就是一句话,叫“允执厥中”。如果大家关心古代建筑的话,就会知道在故宫的三大殿中,有一个殿的大匾上就写了这四个字。皇帝治理天下要把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警句,应该掌握那个“中”——“执”就是掌握,要掌握那个“中”,掌握天下就要掌握“中”,不应该偏左或者偏右。若掌握了这个“中”道,你就能治理天下,这是其思想的核心。朱熹说,“允执厥中”是大道的核心所在,认为这是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思想。他还说这个思想是尧传给舜,舜又传给禹的。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有尧舜禹这些了不起的人物,他们一代一代相传,传的不仅仅是天下,更是治理天下的思想。而这个思想就是“允执厥中”,就是要你掌握“中”道,要把握“中”。治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允执厥中”。所以,“中”是一个最大的道理,所有古代治理国家的,比如成汤,比如周文王,凡是贤君贤臣都要把握这个道理。不把握这个道理国家就要乱,这就对国家治理进行了一个深刻的总结。朱熹还说,孔子“虽不得其位”,他虽然没有做到国家君主、最高统治者的地位,但是他能够把以前圣贤治理国家的道理继承下来,能够把这个道理传授给未来,他的功劳比尧舜还要大。因为他总结出了一个道理,叫做“允执厥中”。

  古代圣贤把能不能达到“中”作为自己是否可以治理国家的重要标志,那么“中庸”究竟是什么?中庸之道是天下之大本,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中”。关于“中庸”,程颐说过,“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偏就是在中间,易就是改变,就是我们要走正路,我们要坚持正理,而且这种坚持是不改变的,就是中庸。“天下之大本”是什么?现在我们都讲规律,有历史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而过去的人把它称为“大本”,那么这种“大本”在孔子、在儒家看来就是“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那么中庸是天下的达道,中庸的大道就是一个“和”字,“和”就是最高级的那个道理。“达道”是最高的,至高无上的那个道理,达到最高的道理,就是“和”。“和”是什么?就是中庸。最高的道理就是“率性之谓也”,顺乎自然规律,顺乎社会规律,顺乎政治规律。不要倒着来,不要逆着来,就是顺着,顺其道而行之,逆其道是不行的。只有“和”,才能达“道”,“和”就是顺其规律。东方哲学的一个核心就是天人合一,《中庸》里面把天人合一讲得非常准确明白,叫做“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就是天,地就是地,不要破坏它,让它们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这个时候万事万物就能够得到繁育和发展,这就是天人合一。目前我们的臭氧层被破坏,全球出现温室效应,就是因为天地不得其位。破坏了天,天就不是天了;地也不要破坏,不要乱砍伐,不要乱挖河道,不要随意开采。如果天不是天,地不是地,也就是说,大自然被破坏了,也就是没有顺其“性”,而是逆其“性”。我们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就不会得到好的生活。

  所以,顺应自然规律,我们就可以达到我们的发展。孔子的学说能够启发我们理解什么叫科学发展观。现在党的方针政策从中国古代的思想理念中汲取了营养,比如这句“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科学发展。要让天是天,地是地,不要破坏,顺其性而为之。以顺其性,掌握规律,不破坏它,它就可以持续地发展,就可以不断地再生,就可以留给子孙后世,就保护了生态环境,就做到了科学发展。这样,万物就会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一旦破坏了森林,破坏了湿地,自然灾害就来了。所以人要跟自然达到和谐的境界,这境界就是“中”,就是“和”。中庸是什么?我们讲了两个字,一个顺其“性”,第二个是“和”,这就是中庸。中是大本,说“中”是一个根本的道理,“和”就是我们具体处理事物的原则。我们掌握了根本道理,把握了处理事物的原则,我们就能够准确地制定政策方针。光有道理不能实行没有用,不掌握道理也没有办法做事。所以既要掌握“中”,也要掌握“和”。这是从我们治国治世治理自然讲的中庸。

  坚持原则才是“中庸”

  有人说中庸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品德,说这个人不得罪人,不左不右,不偏不倚,是一个老好人,修炼到这个程度就是最好的,就是一个君子了。我说错。为什么错?老好人可以说是庸人,可以说是无用的人,可以说是办不成事的人,怎么能是君子呢?掌握了中庸之人,绝不是那种老好人,老好人绝不是中庸之人。作为个人修养来说,朱熹解释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若是高兴了,你没有表现出来,把所有的表情存在心里,这是“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如果你有悲痛的事要发出来,可是你悲痛的过分了,连日常工作都不能做了,也不能正常生活了,那就不叫“和”了。所以,要发出来需要适度,要有一个正常的表现,表现得恰如其分,表现得合乎你的身份、合乎礼仪,不要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这叫“中节”。你发出的悲痛和喜悦的表现,一定要发得恰到好处,该高兴的高兴,该悲哀的悲哀,“中节”就是“和”。这是中庸的另外一个道理。

  “中”不是逃避矛盾,不是拒绝表态,不是好好先生,不是不偏不倚。比如一个人在单位里工作,在社会上生活,说这个人是好好先生。凡是别人发生冲突了,他不表示意见,他既不支持左方,也不支持右方,最后他谁都不得罪——而实际上这个好好先生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他犯的最大错误,就是采取了一种貌似不偏不倚,实际上是毫无原则的立场。一方面是正确的甲方,一方面是错误的乙方,你是好好先生,你不支持正确的,也不支持错误的,最后他们搞清楚以后,甲方说你不是好人,乙方也说你不是好人,这是“中”吗?不是,因为违背了“中”道。孔子说的“中庸”是什么意思呢?“中”是原则,治理天下要执“中”,抓住的这个“中”是最关键的、最正确的。所以两个人发生争论的时候,甲方是正确的,乙方是错误的,你应该坚决支持正确一方,这就是掌握了“中”。如果两个人明辨是非后,正确的人会认为你是一个主持公道的人,错误的人也会心悦诚服,你会得到两方面的支持,事情也会得到顺利解决,这才是“中”。而好好先生是无原则的。

  长期以来把中庸变成好好先生,是和稀泥,是不偏不倚,这是错误的。如果在是非面前和稀泥,当好好先生,就恰恰违背了“中”的原则。这不是“中庸”,一旦放弃了正确的原则,最后就会把事情搞坏。这么一看,“中”其实就是正确的,你要坚持正确的那就是“中”,要辨明是非。所以一事当前,君子一定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关键在于你所表达的态度要“中节”,“中节”是什么?“中节”就是“正理”,就是道理之“正”,你把道理说得“正中”,你就达到了中间。“正”是正道。“正中”——我们经常用这个词——说这个是“正中”,不仅仅说是我不偏不倚、采取无原则的调和——那不是“正中”,那是你偏向了无原则,你把原则抛弃了,恰恰是不正确。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长期以来对于“中庸”的一个误解。

  无论是治理一个单位,治理一个国家,还是做人,我们都要有原则,只有掌握了原则才是“中”。所以有人说“中”是不偏不倚,这是错的。你要记住,“中”就是正确就是原则。“中”实际上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什么人才能做到所有事情“中节”,做的事情恰到好处,掌握原则恰到好处?君子所发,才能“中节”,你是一个君子就能“中节”。换句话说,如果你做的事情都掌握了这个道理,都做到坚持原则,你才是君子。一方面,君子所做的事情才符合原则;另一方面,只有符合了原则你才是君子。所以,《中庸》这个书当中就提出了一个理念,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你是君子,你做事一定是中庸的,你是小人,你一定是不同的,就是反中庸。做到了“中庸”,人与人就“和”,社会也就会“和”。所以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就是说,君子坚持原则,是随时随地都在坚持原则,小人不坚持中庸原则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约束,没有什么原则,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为什么君子可以做到中庸?是因为他有君子之德,因为他有了这种修养,他了解事物的道理,他掌握了处理事情的方法,了解自然规律,所以他做事情时能够随时随地掌握原则。小人为什么不能做到中庸呢?小人反中庸,是因为他有小人之心,无非是为了一己私利,为了小团体的利益,他可以无所忌惮,他为所欲为,他不受约束,扰乱社会秩序,危害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中”这个字很简单,很平常,可是这种平常的道理又是一个可以治理天下的道理,说要寻求这个道理,不要在其他的方面找,就从自身开始找,加强自身的修养就能得到这个道理。

  人人都能达到“中庸”

  学习中庸之道,既易又难。中庸是处理事物和个人品德的能力,把握中庸之道,是既容易又是难的。说它容易,因为“夫妇之愚可与知焉”。这是最简单的事情,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一对普通的男女,都可以做到中庸。中庸的原则每天都存在,比如说我们做饭,时间长了会糊,时间短了就生,要正合适才行。家家户户都会做饭,要做的又软又好吃,这就是“中”。所以说“中”很简单,每个人都会“中”,“中”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可“中”又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及其至也”,在“中”的最高原则的时候,圣人也有所不知。所以这“中”看似简单——老百姓也知道中庸之道,但实际上那些治理天下的大圣人,也难以完全掌握中庸之道,所以国家政策需要不断地寻找那个适合我们发展的正确原则——中庸又是很难的。因此,普通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把握中庸之道,可是中庸之道如果作为治理国家的原则,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所以说,“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天地之大,人感到不完美,中庸的大可以包含宇宙万物,小又可以具体到非常细小的事物,谁都不能够最终完整地把握那个中庸之道。既大又小,既高深又容易,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孔子说,中庸是一个做人的修养,一个君子面对一个原则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君子要学中庸,孔子说,要掌握中庸这个原则,是太难了。现在我们讨论学习科学发展观,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怎么样才能做到科学发展观,人力资源、工业结构、科技比例、各种经费的分配,可左可右,可多可少,要做到百分之百的没有漏洞、分毫不差,那是很难的。但是中庸之道也是可以学会的。因此,孔子说,“舜其大知也”,舜是大智慧的;“舜好问,而好察迩言”,他好问,不懂的就问,他喜欢听身边的人给他指出问题,他对于别人的那些小缺点可以忽略不计,对别人的优点不断地表扬。他能抓住重要的东西,控制不向左不向右发展,“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就是舜,就是这样伟大的人物。他如何做到伟大的?他能听进去身边人的意见,他能够分辨是非,他多学好问。孔子又说,“回之为人”——孔子有个学生叫颜回,这个人做事情就是采用了中庸之道,就是掌握了中庸之道。他要学会了一个好的东西,非常高兴,而且保有下来,不让它丢掉。就是说,中庸之道是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的,每天每天得到一点一点的本领,每天每天理解了一点一点的道理,不要把它丢失掉,逐渐积累就可以得到中庸,所以像颜回这样的人,就是这样得到的中庸。所以,孔子说学习中庸和我们平常的学习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样的,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孔子说,有些人对于智慧,对于知识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有的人生下来就知道,有的人是通过学习知道的;还有的是有了困惑,解答不了,才去学。但是不论是生而知之,还是学而知之,最后的结果“其知一也”,他们要达到的最终点,所要掌握的知识都是一样的。“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有人说为了利益做了这个事情,或是别人强迫你,或者你不想做,但是最后做了,做成功了,只要成功了,就是一样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的能力可能有大小,你的智慧可能有高低,但是你不要因为聪明就不好学,不要因为笨就不学习,只要你肯学习,不论聪明人还是笨人,最后都能够达到中庸的境界。

  所以,孔子又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我们都知道古代有几个道德原则,叫礼义廉耻。“知耻近乎勇”,要勇于承认错误,承认了才能改正。孔子一直鼓励大家努力学习知识,努力从学习当中掌握中庸之道。所以他说,“知斯三者,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他说怎么做呢?第一要好学,我们每个人要好学;第二要力行,不能光说不做;第三要懂得廉耻,现在我们讲“八荣八耻”就是要知耻。孔子说,你要“好学”,要“力行”,要“知耻”,这三件事情你都做了,那你就知道怎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由于通过学习可以达到中庸之道,那么孔子要求每个学习者要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多学,要多问,要思考,这是孔子给我们提出的学习之道,也是如何掌握中庸的学习办法。

  中庸难不难,很难,要掌握中庸的原则,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孔子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刻苦学习的方针。他说“人一能之己百之”,我不是笨吗?那就笨鸟先飞,别人学一遍就会,我就学十遍,“人十能之己千之”。如果人真能做到这样,就是傻子也会聪明,弱者也会变成强者,我希望大家把这个话记住,“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如果真正能够做到这样的话,你即使再笨,也会变聪明,即使再软弱也会变得很强大。所以,学习要坚持,要持之以恒。

  孔子最后作了一个总结,他说中庸这件事情是很难的,说我们掌握中庸之道,就是一个最高的原则。他说坚守中庸如同避陷阱,你如果不坚守中庸,可能你就会陷入危险当中。孔子说,“人皆曰予知”,人人都说我很聪明,但是我被赶到了捉野兽的网子里面,如果你是聪明人,你不会到陷阱里面去,你是聪明人也不要到那个网罗当中去,所以你要是不懂得躲避这些陷阱,不懂得躲避这个网罗,你就不是聪明人,而肯定是一个笨人。他接着说,人都说我很聪明,我掌握了中庸,我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没有坚持,不到一个月就改变了,我这样也不是聪明,这如同我没有躲避陷阱,如同我没有躲避网罗。所以我们坚持中庸,坚守正道,就给我们避免了很多祸患。我们要把事情做得对,我们就要坚持下去,不坚持下去等于没做。

  国学能让中国更强大?

  国学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思想方式,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实际上,国学不仅仅包括《四书五经》和各类经典,也包括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医药、娱乐、体育、文化、戏曲等各个方面。在我们发展现代化的时候,在我们面对未来和面对全球化的时候,我们要仔细考虑一下:中国的特色在哪里,我们的传统还能够在现代给我们提供些什么,其中哪些东西是有益的,等等。我们不拒绝吸收西方文化,不拒绝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同时我们也要保留我们自己的特色,发扬我们的优势。如果我们有了这两种优势,中国就会更加强大。我们不但要学习西方的东西,更没丢掉自己的传统,我们的未来就会发展得更好。

  近些年来,各地都出现了“国学热”的现象,一是因为可以从国学当中寻找现代发展中可用的有效理念,比如我们现在要建设和谐社会,这个“和”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观念。孔子提出了一个思想,叫“和而不同”。我们可以发生冲突,也可以在一个框架下争取双赢。尽管我不同意你的理念,我跟你不一样,但是我们不一定要直接发生冲突。全世界各个国家在走向全球化过程中,并不意味着国家界限没有了。未来仍然会有民族文化的差异,但是这种文化和民族的差异不会妨碍我们的和谐,这就是未来的世界,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这种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将帮助我们建立世界秩序。另外,我们跟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代有一个思想叫做天人合一。人是生活在自然当中的,人和自然是一体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固然可以征服自然,但是在人征服自然的同时,给自然造成了破坏,这种破坏反过来会给人带来灾难。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将导致各种自然灾害不断惩罚人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把目光投向中国,投向东方。因为在东方思想中,有一个非常优秀的思想,叫做天人合一。我们要顺应自然,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让我们的资源不断地可以重复,可以再生。

  二是因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从国学中可以找到中华民族的民族身份。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一套自己的文化,这个文化到现在仍然有用,仍然可以指导人生。我们以此为骄傲和荣誉。所以,今天我们来学习国学中的一部分,《四书五经》之一的《中庸》。

  避免“过”和“不及”

  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意思是说老百姓很长时间已经不了解什么是中庸了。孔子在两千年前说的这个话,好像跟我们现在的情况一样,所以人们不能够按照中庸的道德来行事。比如说,我们从单位回家去,到了家门口,却不进去而是继续往前走,那就是过了。如果是从南京到常州,还没到常州,在镇江就下车了,那就是不及。过和不及都是错,只有到了该到的地方,达到目的地才是“中”。错过了叫“过”,没有到达叫“不及”,不及和过都是错,中庸就是要达到你的目的。所以“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这两点都不行。

  孔子说,“道之不行”,为什么我们的根本原则不能实现,我们不能够按照规定办事情,他说我理解了,“道之不行,我知之矣”——要么这个人太聪明了,“知者过之”;要么这个人太笨了,什么都做不到位。一个做得过分,一个做得不够,所以说智者和愚着都没有掌握中庸之道。说道为什么没有被执行,我了解了,那些“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好的办了坏事,坏的根本没有做好事。所以,“过”和“不及”是两个极端,你做事情不能够做得过分,也不能做得不到位。做得过分,你犯错误了;不到位也犯错误。所以我们讲“中庸”是天下之达道,“允执厥中”,就是要掌握那个火候,掌握那个分寸,掌握那个正确的原则。所以我们行事,做工程计划,发展工业上的这些东西,不能过,也不能不到位。因此,中庸之道很能够解释我们的科学发展观。那就是一个正确的原则,正确的原则不是不偏不倚,而在于正确。

  “中庸”才是真正的强者

  最后我要讲一点,就是中庸之道不是不偏不倚,不是老好人,而是强中之强。过去我们把中庸看成是软弱的,看成是无能的,看成是两面讨好的——这种是伪善的、是自私的。真正的中庸是强者,所以孔子就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路和孔子讨论什么是强的问题,子路说“你看强者弱者,什么是强者”,孔子回答说,南方之强还是北方之强,“抑而强与?”强有不一样,有南方之强,有北方之强,什么强呢?说“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南方人讲道理,不是以牙还牙,君子会选择南方之强。他说用宽柔来进行教育,不要随便实行报复,是以隐忍之力胜强,这是南方的强。北方的强是什么,“袵金革,死而不厌”,这是北方的强。南方的强是君子之强,你看我很软弱,但我很讲道理,我不报复,北方是凭武力,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孔子说我们要做到什么样的强者才能真正的强者呢?他讲到,“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谁跟谁的意见都有不一致的时候,那我们就天天吵架吗?我们就不协调不合作了吗?这个时候,我们要知道那个原则不对,虽然不能跟他一起做,但是该配合的时候还是要配合,这就叫“和而不流”。我不能放纵自己,不能做没有原则的事情,但是我仍然要讲究团结和和谐,团结和和谐不是没有原则,是有原则的,是“不流”的,但又是“和”的,这个“和而不流”有的地方就叫做“和而不同”。它不仅能指导我们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还能指导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之间我们可以友好和平相处,但是我们互不干涉内政,这样我们就能达到和谐。因为世界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同时世界也应该是和谐的。所以说“君子和而不流”,这才是真正的强者。说“中立而不倚”,不要偏向某一方面,要偏向原则,中立是坚持原则上,是站在理上,站在道理上才叫“中立”。这跟我们现在说的中立不一样,这是站在原则上的,我们不要倒向任何一方,只坚持原则,这是真正的强者。

  其实,真正的强者既不是南方之强,也不是北方之强,而是和而不流之强,而是“中立不倚”之强,而是有道和无道的时候都不改变原则的人,才是最强的强者。今天我们把孔子思想的“中庸”二字做了完全新的解释。所以说,中庸不是和事佬,不是和稀泥,中庸就是原则就是正确。掌握了中庸之道,就是掌握了正确的原则。掌握中庸之道是最高的道德,也是最高的做人原则,也是治理国家处理事情的原则,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掌握中庸之道,做到强中之强,成为一个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