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安消防局电话: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2:33:21

批改作文是头疼的事情。学生的日记、作文存在以下问题:

     一:不会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甚至是方言的表达习惯搬到了作文中。

     二:不会选材,选择的事例不仅缺乏新意,而且没有思想内涵,都是泛泛而谈。

     三:不会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充实作文的内容。没有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意识。

     批改着整班的作文,语句不规范、不会修辞,读来索然无味,我的心里很是着急。也许每个单元后面的习作本身就框死了孩子想像的空间,束缚了孩子写作的手脚。但是就单从语言表达来说,学生还是存在问题的。整个班级,能让我觉得入写作之门的人,寥寥无几。我越批心越沉重,思考: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写作提高上去,让他们能摸着写作的门道。

      刚刚就这个几大问题和家长进行了沟通,交流,想教给他们一点方法,让他们在家里也可以指导孩子写作。

       “一个月下来,我对全班的作文水平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整理如下:1要学会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班级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把方言和口头语放到了作文中,不够规范。2要学会选材,大部分同学选择的事例缺乏新意和深度。3要学会使用修辞手法,把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写作手法用到作文中去。学习写作是一个逐步学会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漫长过程,初学者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方法指导。对于如何指导,我们都要做到心中有方,才能对症下药。亲爱的家长朋友,您有好的建议吗?欢迎交流!”家长对“不会,不会,不会”这类词语比较感冒的,所以我还是有意识地改成了“要学会,要学会,要学会”。这样的表达会委婉些。

      这个信息是我通过路路通发送的,因为班级家长大多还算都是有学之士,所以我用了这样的表达方式,也算是一种尝试,不知道家长是否会觉得训练写作是老师的事情,觉得我这样做是多余之举。

     都知道提高写作的惟一途径是多读多写。多读多写谁都会说,如果没有很好的指导,还是泛泛而谈。怎样的阅读是具有实效性的,怎样的写作是真正提高写作能力的?我们语文老师累死累活地批改作文,规定眉批要有几处,总批要有几行,评语要有鼓励性,也许是批者“谆谆”,看者“藐藐”,这样呕心沥血的劳动是真正有价值的吗?学生的写作会有真正的长进吗?怎样的指导才能是真正高效的呢?

   真希望能把语文老师从繁重的批改劳动中解放出来!

   你们有好的建议吗?多多指导啊!

 

 

    我的想法如下:

     一、从写好字入手。卷面的整洁很重要,一手好字可以令文章增色不少。每天语文课上花五分钟集中练字,老师巡视指导,重在练习基本笔画。每大组配备一个小老师,深入到每个同学,教给基本运笔,起到示范作用。(发现很多同学连基本的书写方法都不会,从横竖撇捺开始练起。)

    二、把名著放到课堂中来进行集体阅读。挑选阅读能力强的同学,在语文课上读名著。通过五分钟阅读,老师现场点评名家表达的精妙之处,直接为大家呈现阅读的例文。学会品读词句,练写批注。一本名著往往是作家多年甚至是一生的呕血之作,思想内涵及其丰富,人物众多,情节纷杂,比起课文淡薄的内容来说,更适合多方面思维方面的训练。不知道这样做能不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三、进行短时间片断训练。每节语文课花三分钟时间写片断,从一句话开始练起,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明确写作的内容,也可以针对时事政治,学校新闻来写。让他们学会选材,在短时内把话写清楚,写具体。

这三点如果能够坚持下去,我想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会有很大提高的。困惑是没有时间操作。学生的课程排得满满的,语文课每周只有六节,完成教学任务都紧巴巴的,还要应付名目繁多的语文作业和考试。我真觉得力不从心!

       如果我把以上三点都落实到语文课上去完成,教学内容就被压缩为二十七分钟,我还有这个能力达成教学目标吗?我还有时间去对付林林总总的考试题目吗?我还有精力去应付领导们的各级检查吗?呵呵,估计会吃力不讨好!

        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我们孩子的语文素养啊!?现状是,读到初三毕业,还有许多孩子文理不通,错字连篇。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真觉得很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