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味杂志联系方式:第三次物理学革命的导火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3:13:16
第三次物理学革命的导火线 开新车走老路 于 2011-10-20 10:12:0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福州新闻网讯 2008年11月20日,本报曾报道“福州物理狂人”梅晓春认为爱因斯坦的时空引力和宇宙学理论基础存在严重缺陷,他确信自己的观点将成为第三次物理学革命的导火线。19日,梅晓春告诉记者,他的两篇论文在美国发表。
  2008年10月17日,梅晓春在《科学时报》发表文章,提出了引力与惯性力不等价、希格斯粒子根本不存在、微观物理过程时间反演同样不可逆、时空没有相对性、引力几何化既不存在也不需要、奇点黑洞不存在、暗能量不存在、标准宇宙学理论基础有错等8条不同意见(学界称为“梅8条”),对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质疑。当年11月20日,本报A5版刊登了《“福州物理狂人”叫板爱因斯坦》一文,在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
  梅晓春介绍,他仍在从事质疑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相关物理学研究。今年9月,美国杂志《宇宙学》发表了他的《均匀细圆环和双球体引力场的奇点》。今年5月,另外一本美国杂志《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学杂志》发表了他的《密度均匀空心球和实心球体内部引力场方程的精确解与奇点定理》。
  梅晓春称,两篇论文的撰写,耗费了他不少心血。论文发表,让他有机会向学术界阐述自己的观点。
  (福州晚报记者  李锦清)

=====================================







“福州物理狂人”梅晓春撰文 叫板爱因斯坦相对论

(中国)福州新闻网   (2008-11-20)


  
  一个多世纪以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直被奉为物理学界的“圣经”。可是最近,福州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物理界人士却撰文向他叫板。这个“狂人”是谁?

  “梅八条”叫板爱因斯坦

  “狂人”叫梅晓春,福州原创物理研究所所长。“爱因斯坦的时空引力和宇宙学理论基础存在严重缺陷,我确信自己的观点将成为第三次物理学革命的导火线。”老梅的开场白,把记者吓了一跳。更为大胆的是,他认为当今物理学界两个研究热点——希格斯粒子、暗能量是不存在的虚假命题。

  梅晓春,1977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后在高校任物理教师多年,在福建师大物理系和北大物理系等高校游学多年。长期从事物理学基础问题研究,范围涉及量子力学、量子场论、粒子物理学、非线性物理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时空、引力理论与宇宙论等。先后在《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梅晓春告诉记者,他从16岁上山下乡开始,便对爱因斯坦相对论产生兴趣。如今,55岁的他,痴迷相对论的研究接近40年了,并最终得出令学术界惊诧的研究成果。“如果得以证实,爱因斯坦理论体系将面临崩溃。”梅晓春指着桌面上那些象征他研究成果的文章对记者说。

  今年10月17日老梅在《科学时报》发表文章,提出以下几个观点:1.引力与惯性力不等价;2.希格斯粒子根本不存在;3.微观物理过程时间反演同样不可逆;4.时空没有相对性;5.引力几何化既不存在,也不需要;6.奇点黑洞不存在;7.暗能量不存在;8.标准宇宙学理论基础有错等8条不同的意见,对爱因斯坦某些理论提出质疑。

  学界稀声对“大音” 博客激起千重浪

  随后,梅晓春研究所的理论推广部向全国100多所高校物理系、科学院和物理研究机构的1000多个教授、研究员发出“征询意见和反驳意见信”。除了老梅的8个论点被戏称为“梅八条”外,至今学界对他的观点仍持沉默态度。

  “梅八条”和10年前由哥伦比亚大学数位名教授合写的《爱因斯坦的圣经》一书提出的科学十诫相比,恰恰针锋相对。少数学者认为,这场由中国学人挑起,关乎现代物理发展前景的争论实在始料未及,然而意义重大;有人则“不屑一顾”。

  老梅文章发表后,在网络上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博客上的争鸣文章多达40余页。在百度上搜索“梅晓春、物理”两个关键词,条目近千条。在评论中,记者看到,不少网友盛赞梅晓春敢于质疑权威的科学精神。一位网友写道:“如果梅晓春的证明确实无误的话,问题就严重了。它意味着现代宇宙学标准理论必须推倒重建,现有宇宙学中许多基本观点和结论都得重新审视。”

  网友“福建原籍”说:“科学的进步是在人们的不断探索中发展的,相信有识的人们会看到闪光的金子。”网友“心情不错”认为:“ 科学有争议才能前进!梅所长能勇敢迈出重要的一步是不容易的!但愿有识之士能认真读一读。”

  除了鼓励的网帖外,大多数网友和老梅就一些学术观点展开了开诚布公的探讨,气氛十分活跃。

  范良藻撰文声援“梅八条”精神

  老梅的观点在学术界虽然褒贬不一,但仍有支持者。著名学者、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范良藻就是其中之一,近日他写了一篇题为《评爱因斯坦的圣经十诫和梅晓春挑战现代物理学8条》进行声援。

  19日上午,范良藻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认为,梅晓春用近40年时间研究爱因斯坦,问剑天下;《科学时报》敢于让公众听到不同的声音,有胆有识,可喜可贺。

  他说:“现在科技界的一些人对有创造性的声音抱着不理睬的态度,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亟需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估体系,提倡科学的原创精神,而不应该老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跑。”

  尽管老梅谈锋颇健,但他神情中依然透露出一种孤独感。在他的《现代物理学基础问题研究》的后记中有这样一段咏叹:“不遇钟期,弦断谁听,悟今是昨非,却书生渐老,欲唱无台。”

  采访结束时,老梅对记者说:“说我是狂人并不到位,我只是一个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书生,是一个做物理的。”

  (福州晚报记者 雷岩平 李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