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准入的含义:三、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22:46:46

 小学科学3-6年级科学实验操作(一)三年级上册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一、P18第6课 哪杯水热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温度计的使用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目的】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烧杯、水、温度计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温度计主要有三部分构成:玻璃泡、玻璃管、刻度)使用时,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3、3—5分钟后,等温度计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此时水的温度是 摄氏度。【实验说明】规范读、写温度的单位。即:摄氏度℃ 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二、P38第14课 水往高处走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探究水往高处走的秘密(或物体的毛细现象)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目的】了解毛细现象,能解决水往高处走的秘密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毛巾(或布条)、红墨水、实心和空心的玻璃管(粗细不同)、纸片、水槽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在水槽中倒入水,滴入几滴红墨水(为了便于观察),使水变成红色。 2、将实验材料一端同时浸入水槽中,仔细观察现象,发现:水沿着布条(或毛巾)、空心玻璃棒、纸片等材料向上爬,而不会沿着实心管上升。还发现粗细不同的空心管,细管的水升得高,粗管的水升得低。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空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空隙越大,升得越高;反之升得低。【实验说明】了解生活中毛细现象实例:(1)浸在脸盆里的毛巾滴水;(2)用粉笔吸滴在纸上的水;(3)用卫生纸吸洒在衣服上的油;(4)酒精灯的酒精能源源不断地到达灯芯顶端……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三、P34第12课 改变浮和沉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改变物体的浮和沉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目的】了解改变沉浮的基本方法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盛有水的水槽、橡皮泥、鸡蛋、铝片、两个小瓶(一个空的、一个盛有沙子)、盐、塑料泡沫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首先把橡皮泥、鸡蛋、铝片、两个小瓶、塑料泡沫放入水中,看到橡皮泥、鸡蛋、铝片、一个小瓶沉到水底,另一小瓶、塑料泡沫浮在水面。 2、把橡皮泥团捏成小船状,放在水中,它浮在了水面;把沉入水底的小瓶内物体倒出,放入水中时,它浮在了水面上;在沉着鸡蛋的水中加入盐,鸡蛋慢慢浮上了水面。 3、再把橡皮泥团捏成一团,放入水中时,它又沉入水底;在浮着的小瓶内装上物体,放入水中,小瓶沉入水底;再把鸡蛋放在没有盐的水中,鸡蛋又沉入水底。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有:(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重量;(3)改变水的密度。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四、P60第21课 空气的成分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分析空气的成分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目的】了解空气的成分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盛有红水(便于观察)的水槽、去掉底的塑料瓶(集气瓶)、蜡烛、火柴、粘有蜡烛油的玻璃片。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把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入水槽内。 2、在没有点燃蜡烛时,罩上塑料瓶,此时瓶内外水面相平。 3、点燃蜡烛,再把塑料瓶罩上,我们看到蜡烛火焰慢慢熄灭,同时水慢慢涌进瓶内,水面高出瓶外。这说明燃烧消耗一部分空气,即一部分空气支持燃烧(氧气)。 4、小心拧开瓶盖,划燃火柴,迅速伸入瓶口,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这又说明燃烧剩余的空气不再支持燃烧。不足:拧开瓶盖时,外面的空气进入一部分,即使很迅速也会影响到现象,火焰不会立刻熄灭或者是根本不熄灭。因此,塑料瓶换为集气瓶。改进:4、一手按住瓶,一手伸进水中托住玻璃片,移出水槽,正立在桌上,迅速移开玻璃片,划燃火柴伸入瓶口,观察到火焰立刻熄灭。玻璃片的不足:把玻璃片放入水槽中,玻璃片与水槽底紧紧贴在一起,不易取出,用力大了,易划伤手。改进方法:把玻璃片向下的一面均匀粘上几滴蜡油,使用方便好用。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空气主要是由支持燃烧的氧气和不支持燃烧的氮气组成。UE8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说明】实验课中只要用到火柴,必须准备污物桶,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学科学3-6年级科学实验操作(二)三年级下册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一、P4第2课 玩滑梯的启示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目的】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长木板、毛巾、橡皮筋、被拉动物体(钩码及钩码盒代替)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用橡皮筋在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拉动物体,观察橡皮筋的长度变化。 2、在木板上铺上毛巾,让它表面变得粗糙,再用橡皮筋拉动刚才的物体,观察橡皮筋的长度变化(比在光滑木板上拉动时橡皮筋变得更长些)。说明:在光滑木板上摩擦力小,在粗糙木板上运动摩擦力大。 3、在光滑木板上再拉动物体,观察橡皮筋长度的变化;向钩码盒内加放钩码或减少钩码来改变物体重量,再拉动观察橡皮筋长度变化。会发现:物体重了,摩擦力大;反之,摩擦力小。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有关。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也越大。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说明】 1、“被拉动的物体”用“钩码盒”代替,在改变物体轻重时,只改变盒内钩码数即可。 2、对比实验的设计从四年级上册开始,而这里没有要求学生学会设计对比实验(即实验中只有一个不同条件,其他条件相同)。但作为老师准备材料时应做到心中有数,按对比实验要求准备。 3、测力计的使用是四年级下册设计的内容,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认识测力计以及力的单位“牛顿”,因此,不能用测力计拉动物体比较力的大小,只能用橡皮筋或松紧带拉动,通过比较橡皮筋或松紧带长短变化获得“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知识。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二、P10第5课有趣的磁铁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探究磁铁的性质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目的】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磁铁、大头针、金属片、玻璃片、木片、纸片、塑料、水槽(盛水)、泡沫板、支架(铁架台)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用磁铁靠近木片、纸片、塑料、大头针等材料,发现磁铁只把铁制物品吸起来,说明磁铁有吸铁的性质。 2、拿起磁铁用线固定在中间,让它水平悬挂起来;把另一块磁铁放在水中的泡沫板上。过一会儿,观察到两块磁铁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指南的一端叫南极(S),指北的一端叫北极(N)。以上现象说明磁铁有两极,有指南北的性质。 3、拿起另一块磁铁,用它的两端分别去靠近水槽中或悬挂着的磁铁,发现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说明磁铁的两个磁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吸。 4、再拿起磁铁去靠近大头针,发现两极吸的大头针多,而中间吸的大头针少。说明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 1、 磁铁有吸铁的性质。 2、 磁铁有两极,有指南北的性质。 3、 磁铁的两个磁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吸。 4、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三、P21第8课 太阳和影子【实验名称】研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目的】了解太阳下物体影子有方向、长短变化的规律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手电筒(“电筒光”代替“阳光”)、铅笔(代替阳光下的物体)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物体不动,拿手电筒模仿太阳从早晨到中午、到傍晚,一天中在空中的运动,观察现象。发现:影子总出现在背光一面;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不同和长短变化的不同。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影子总出现在背光一面;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不同和长短变化的不同。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四、P30第11课 灯泡亮了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探究基本电路的组成(或:探究灯泡亮的秘密)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目的】学会连接电路,了解一个完整电路的组成。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电池及电池盒、开关、导线、灯泡及灯座等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 用导线把电池(装入电池盒)、开关、灯座(固定好灯泡)依次连接起来。 2、 合上开关,灯泡就亮起来了。 3、 打开开关,灯泡就灭了。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灯泡)四部分。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说明】实验步骤中,让学生明白各部分的作用: 1、 开关:控制灯泡亮灭; 2、 电源:电的来源; 3、 用电器:用电工作的机器,统称用电器; 4、 灯座、电池盒是附属部分。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五、P33第12课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目的】会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灯泡连接在一个完整电路中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说明】小学阶段不必出现“串联”、“并联”两个名词。让学生明白共有两种连接方法:一种是手拉手,另一种是并排连接,形象掌握即可。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六、P35第13课 谁的本领大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探究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d5z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塑料、玻璃、橡胶、纸板、木头(干、湿)、石头、金属丝(铜、铁、铝……)、电流表【实验说明】 1、能把各种材料连接进电路,看灯泡亮不亮;区分常见导体、绝缘体。 2、有意识地准备干、湿两种木块。连接干木块时,灯泡不亮,说明干木块不容易导电;连接湿木块时,由于电路电流小,灯泡也不亮,但不能根据这一现象确定湿木块不容易导电,从而属于绝缘体,这时教师应引导用更精密的仪器电流表来检测,从而认识到湿木块是导体。 3、区分好“容易”、“不容易”与“能”、“不能”的不同。

小学科学3-6年级科学实验操作(三)四年级上册 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一、P4第2课 我们的营养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检验食物的营养成分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烧杯、水、淀粉、玻璃棒、碘酒、滴管;馒头、米饭;白纸、瓜子;镊子、酒精灯、瘦肉。【实验步骤】(一)检验淀粉实验 1、把少许淀粉放在烧杯内,加一点水,用玻璃棒搅拌成淀粉状糊。 2、用滴管吸入碘酒,在淀粉糊中滴入2—3滴碘酒,淀粉糊变成了蓝色。说明: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根据这一特性,可用来检测食物里是否含有淀粉。 3、把少量米饭放在硬纸板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到米饭变成蓝色。 4、用滴管再向馒头上2—3滴碘酒,观察到馒头变成蓝色。结论: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米饭、馒头中含有淀粉。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二)检验脂肪实验把花生、瓜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在白纸上留下了淡黄色、半透明状的油渍。说明:花生、瓜子中含有脂肪。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三)检验蛋白质实验把瘦肉切成条状,用镊子夹一细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过一会儿闻一闻,会闻到一股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结论: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是蛋白质被烧的气味。说明瘦肉含有蛋白质。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说明】区分油渍和水渍油渍:发黄、半透明;水渍:原纸色、不透明。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二、P12第5课 怎样加快溶解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探究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冰糖、小锤、冷水、热水。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一)搅拌 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 3、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观察到:被搅拌烧杯中的冰糖溶解得快,没有被搅拌的烧杯中的冰糖溶解得慢。结论:说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二)用热水 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观察到:热水中冰糖溶解得快,冷水中冰糖溶解得慢。结论:说明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三)研碎 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 2、取两块同样大小的冰糖,将其中一块研成粉末,然后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相同时间。观察到: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快,没研成粉末的溶解得慢。结论: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说明】 1、本课是学生进入科学学习以来,第一次引导他们自行设计对比实验,一定要控制好相同和不同材料,准备好有结构的材料。 2、三种方法同时使用,会使物体溶解得更快。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三、P20第9课 植物的根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验证根的吸收作用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目的】会设计观察实验;知道根有吸收作用。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一株生长好的植物、玻璃杯、花生油。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 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把植物放入玻璃杯中。 3、 在玻璃杯里滴入花生油,防止水分蒸发。 4、用橡胶塞(中间钻孔、切成两半利于固定植物)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处做标记。 5、 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玻璃杯中液面的变化。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现象】玻璃杯中的液面会逐渐下降。 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作用。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说明】 1、 玻璃杯可用量筒代替,直接观察刻度,不用做标记。 2、 花生油防蒸发,可用棉花代替。 3、 橡胶塞可用橡皮泥代替。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四、P28第11课 植物的叶(二)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分离叶绿素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目的】大多数植物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叶中含有叶绿素的缘故。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锥形瓶、酒精、烧杯(盛水)、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脱脂棉(棉花)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 把几片绿叶放入锥形瓶内,再加入95%的酒精到淹没叶片为止。 2、 把锥形瓶放入盛热水的大烧杯中。 3、 在三脚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水面,点燃酒精灯加热。 4、 过一会儿,会看到锥形瓶中无色酒精完全变成绿色,这些绿色物质就是叶绿素。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叶子大多数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含有叶绿素。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说明】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酒精。将它加热煮沸,叶绿素就会跑到酒精中。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五、P30第12课 植物的茎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验证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凤仙花、水(滴入红墨水便于观察)、矿泉水瓶、小刀等。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 剪取一枝凤仙花枝条。 2、 把凤仙花插入装红墨水的矿泉水瓶里。 3、 把装置放在阳光下,叶面水分迅速蒸腾水分,从而使红色染液迅速上升到叶脉。 4、当看到叶脉微红时,从瓶里取出,用清水冲洗,再制成切片观察。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现象】茎内导管被染红,其他部分没被染红。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注意事项】 1、 凤仙花俗称:指甲桃。 2、凤仙花可用芹菜(其叶柄和茎是相通的)替代,效果非常好。 3、 时间不宜过长,因为时间长,就会因茎的横向运输,使茎内不只导管染成红色,其他部分也染上了红色,这样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了。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六、P34第13课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热空气实验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不漏气的塑料袋。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点燃酒精灯,用不漏气的塑料袋口朝下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 2、塑料袋罩到火焰上后,我们看到塑料袋慢慢鼓胀。用手摸一摸塑料袋,热乎乎的,手还感到塑料袋要往上跑似地。松手后,塑料袋上升,升到空中翻转口向上,变瘪飘然下落。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现象】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先看到塑料袋在火上方慢慢鼓胀,这是塑料袋内空气膨胀引起的,松手后又看到塑料袋上升,这是塑料袋内热空气带动的。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冷空气轻,会上升。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注意事项】 1、 规范使用酒精灯。 2、 本实验中要引导孩子:(1)感觉:塑料袋热,而且有一股上升的力量,说明里面的空气已成为热空气。(2)看:塑料袋鼓起来,说明里面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松手后,看到塑料袋上升。说明热空气轻会上升。 3、 如果用“纸蛇”实验,先把纸蛇提起,观察到纸蛇不转。再把它放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纸蛇转动起来。这样对比观察,更有利于说明热空气的性质。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七、P36第14课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一)压缩空气实验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压缩空气实验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注射器、橡皮。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将注射器活塞抽出,吸进空气。 2、将注射器出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出口,吸进空气。 3、用力向下压注射器的活塞,观察现象。 4、等压不动时松手,观察现象。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现象】用力压活塞,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小;当松开手时,活塞又弹回来。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说明】手压活塞,用力要均匀,不要猛压。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二)气球的反冲实验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气球的反冲实验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气球、曲别针、透明板、塑料线、小车。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把曲别针做成一金属环,粘贴在气球上。 2、让金属环穿过拉直的塑料线,把线拉平。 3、将气球吹起松手,看现象。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现象】气球吹起松手,会在铁丝上飞行。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说明】此实验还可以这样做:把气球吹足气,固定在小车上,松手看现象:看到小车会运动。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气球内部的气体向某个方向喷出时,气球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叫反冲。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八、P40第16课 瓶“吞”鸡蛋的秘密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研究大气压力的存在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目的】知道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玻璃杯、硬板、水。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先在玻璃杯中倒满水,将硬板盖在玻璃杯上,杯口不要有气泡。 2、先用手按住硬板,把杯子倒过来,慢慢松开手,观察到,硬板不会掉下来。 3、将倒过来的杯口朝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现象】将杯子倒过来松手,纸板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出来。将杯口朝向四面八方,纸板也不会掉下来。【实验结论】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说明】 1、瓶“吞”鸡蛋是本课的一个导入实验,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以引人大气压力实验探究。注意:选择瓶口要略小于鸡蛋“腰围”的瓶子,鸡蛋剥去外壳,为了封闭好,鸡蛋沾上水会更好,而且实验时小头朝下。 2、还可这样做实验:用火柴点燃一张纸,放到广口瓶中,迅速将剥了壳的熟鸡蛋迅速塞住瓶口,鸡蛋被“吞”进去。 3、实验完毕,鸡蛋不易取出。可见本册教学参考书P201瓶“吐”鸡蛋的实验。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九、P40第42课水流有力量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研究水流的力量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小水轮、盛水的容器、大烧杯。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先检查小水轮转动是否灵活。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一)流量大小 1、在烧杯内盛满水,在同一高度,往小水轮同一位置倒水。 2、先水流量大,后水流量小。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现象】水流量大时,小水轮转得快;水流量小时,小水轮转得慢。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水的流量越大,水流的力量越大。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二)水位高低 1、在烧杯内盛满水,用同样水流往小水轮同一位置倒水。 2、先在高处流下,后在低处流下。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现象】水从高处流下,小水轮转得快;水从低处流下,小水轮转得慢。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水的高度越高,水流的力量越大。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三)流速快慢 1、在烧杯内盛满水,在同一高度往小水轮同一位置倒水。 2、同样的水流量,先流速快,后流速慢。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现象】水流速快,小水轮转得快;水流速慢,小水轮转得慢。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水流速越快,水流的力量越大。 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最终结论】水流的力量与流量、水位、流速有关系。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说明】 1、如果学校器材没有小水轮,可用身边材料代替制作。详见教学参考书P216. 2、控制“流速一样大”,可用注射器、橡胶压缩球、水龙头等材料代替。 3、实验中,对比实验的相同、不同条件要控制好。每次实验时,水要倒在小水轮的叶轮外端,效果更明显。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十、P46第18课 杯子变热了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一)酒精灯的使用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酒精灯的使用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污物桶。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使用时,一手扶着酒精灯,一手打开灯帽,口朝下竖着放在酒精灯附近。 2、划着火柴,自下而上划过灯芯点燃酒精灯,甩灭火柴。 3、给物体加热时,用火焰的外焰(外焰的温度高)。 4、用完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后打开,再盖上。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相关了解】 1、酒精灯的构造有三部分:灯身、灯芯、灯帽。 2、酒精灯加入量不要超过灯身的2/3,不要对燃。 3、酒精灯火焰从外到内分:外焰、内焰、焰心。 4、熄灭酒精灯时,千万不要用嘴吹,以免引起火灾。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说明】本册第一单元第2课 我们的营养中就用到了酒精灯,第四单元第13课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一课中,使用酒精灯比用蜡烛效果好。而教材在本课才有酒精灯的规范使用的要求,建议老师可自行把这一操作在学期初就让学生了解,以更有利于教学。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二)研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热传导实验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热学实验盒底、立柱、铜棒、凡士林、酒精灯、火柴。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在铜棒的五个孔内填满凡士林,铜棒外表用干布轻擦一下,使每个孔内凡士林基本相同。 2、在每个孔中心插一根火柴,并使火柴头垂直向下。 3、用酒精灯给铜棒固定加热。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现象】用凡士林粘的火柴,自加热一端按顺序落到桌面上,离火焰最远的火柴最后落下。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传递方向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说明】 1、为了防止“热辐射”原因使火柴依次掉下来,在第一根火柴和酒精灯之间,可用一纸板隔开。 2、凡士林不要用蜡烛油代替。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十一、P48第19课水变热了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研究热在液体中的传递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火柴、烧杯、水、木屑(锯末)、液体对流实验器。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在烧杯的水中,加入木屑,放在酒精灯上方的石棉网上加热。 2、仔细观察,水中的木屑在水底上升,上升到水面又下降,到达水底又上升,在水中形成对流。3、用烧杯从液体对流实验器上口注满水。 4、用钢笔在上口滴两滴墨水,看到墨水下降。用酒精灯先给矩形管的一侧均匀加热,再固定加热。 5、我们看到下降的墨水顺着加热一侧上升,上升到顶部,从旁边一侧下降,墨水循环流动起来。【实验结论】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受热的水会上升,周围及上面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而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这样就使水产生对流。热在水中主要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说明】 1、木屑不易过碎,也不易过大,用水泡过再用,效果会更好。 2、如果有“液体对流演示器”,用它来引导会更容易些。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十二、P50第20课 它们会生热吗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名称】探究不同物品是否会生热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目的】了解平时棉衣、棉被等是保温材料,而不生热;不同材料保温性能不同。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器材】温度计、毛皮、毛巾、海绵、棉花等。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步骤】 1、将四支温度计上端分别拴好棉线,并记录下初始温度。 2、分别用毛皮、毛巾、海绵、棉花包住四支温度计的液泡,用皮筋捆好。 3、观察记录温度变化情况。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现象】温度计的读数没有变化。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结论】它们不会生热,只是保温。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实验说明】 1、所用的温度计提前拿到上课教室10—15分钟,以免温度计在实验室拿到教室使用时,两室温度不同影响到实验结果。 2、用材料包液泡的过程中,不要用手触摸温度计的液泡,更不准用手握着包好的部分来观察数据。 3、区分好“保温”、“生热”的不同含义。AWn小学科学学科网站群【学科网站群】

 

 

四年级科学上实验操作

(2010-01-0518:51:51)

4、实验题目:天平、秒表、温度计的使用实验材料:天平、秒表、温度计

实验目的:明确天平、秒表、温度计在实验中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过程及现象:

工具一:天平

1、测量开始前,必须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然后才开始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若将平衡螺母左右移至尽头天平仍不得平衡,则应检查:①天平托盘位置是否放错(应将“1”号载物盘放置左方,“2”号载物盘放置右方);②天平刀口是否确实正落在刀槽中;③指针及活动部分有无摩擦阻碍,尤其是刀槽必须清除尘垢。

2、称量物必须放在纸上称量,对潮湿及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上称量。 

3、左盘放称量物,右盆放砝码。砝码用镊子夹,不能用手拿,加砝码的顺序从大到小,大小砝码同时使用时要将大砝码放在盘中间,小砝码放在外围,最后移动游码。

4、使用完毕,砝码放回砝码盒,并将天平复原。

5、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几种,分别为0.1g、0.2g、0.5g、1g、2g、5g,称重前要大概估计重物的重量,所称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秤量,以免损坏梁架及影响感量。。

工具二:秒表 首先介绍秒表的操作:秒表最上端的按钮用来开启和止动秒表。用大拇指控下按钮,秒表开始计时;再按下按钮,秒表停止走动,进行读数;再按一次,秒表回零,准备下一次计时。(注意:使用这类秒表一定要完成这一程序后才能进行下一次计时。这类表不能在按停后又重新开动秒表连续计时。) 2、 读数: 所测时间超过半分钟时,半分钟的整数部分由分针读出,不足半分钟的部分由秒表读出,总时间为两针之数之和。 3、使用完毕要将秒表归零放好。 工具三:温度计 小学科学四年级时用的温度计主要是水温计,测量水温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看清水温计上每小格代表多少摄氏度,以便读数迅速、准确。使用水温计的方法是:用手指捏住水温计上部,小心地将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壁,等液柱上升或下降停止后,温度计不要撤离水中,眼睛视线与液柱的凸面最高处或凹面最低处平齐时读数。

5、实验题目:测量工具的使用二(量杯、测力计、酒精灯)(庞晓娇整理)

实验一:酒精灯的的使用方法:

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实验二:量杯的使用方法:

1、看清量杯的分度值。

2、观察量杯的最大量程。

3、测量时要把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4、读数时无论液面下凹还是上凸,视线都应与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实验三:测力计的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即未挂重物时,指针应在“0”位,若不符可调节顶端的螺母以校正;

2、手持弹簧秤顶端圆环,将被测重物悬挂在挂钩上或将被测力作用于挂钩上。弹簧伸长的示值即为被测(重物的重)的数值。读数时,眼睛应与指针水平视线。

3、测力时,力的作用方向应与弹簧在同一直线上。否则会增大测量的误差;

4、用完以后,应去掉挂钩上的重物,使弹簧在自由状态下存放。存放处应避免腐蚀性的气体。

 

6、实验题目: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因素的有关实验(至少2种)

首先猜想影响声音音调高低的因素可能有:弦的粗细、弦的长短。所以本实验分两次完成。

实验一:音调的高低与弦的粗细是否有关。

实验材料:空盒子,长度相同但粗细不同的3根橡皮筋。

实验目的:了解音调高低与弦的粗细是否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实验过程:

1、取粗细不同的橡皮筋3根装到盒子上,拉紧橡皮筋。

2、用手分别弹一弹,听3根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高低。

实验现象与结论:

   通过实验发现细的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越高,粗皮筋发出的声音低。实验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弦的粗细有关,弦越细发出的音调越高。

实验二:音调的高低与弦的长短是否有关

实验材料:空盒子、橡皮筋

实验目的:了解音调的高低与弦的长短的是否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实验过程:

1、           将橡皮筋装到盒子上,拉紧橡皮筋。用手弹一弹。

2、           保持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不变,用左手捏住其中的一段,右手拨“弦”听听音调。

实验现象与结论:发现短皮筋发出的声音越高,长皮筋发出的声音低。实验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弦的长短有关,弦越短发出的音调越高。

 

7、实验题目: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小车x1、秒表x1、勾码(0.5N)x6、线绳、尺、记录表。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控制变量实验,了解如何去控制变量,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一般方法。另外,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知道影响物体运动的速度会有很多的因素。

实验过程:

假设1  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的大小有关,拉力越大,速度越快;拉力越小,速度越慢。

保持不变的条件:小车的载重量、轮子的多少、路面的平坦程度、距离、小车的形状。

需要改变的是:拉力的大小。

实验步骤:

1、确定起点、终点,放好小车,载重一个勾码,对人员进行分工,要有计时员、操作员、记录员,做好应有的一切准备工作。

2、做一个勾码的拉力实验,记录时间。本步骤连续做五次。

3、做两个勾码的拉力实验,记录时间。本步骤连续做五次。

4、做三个勾码的拉力实验,记录时间。本步骤连续做五次。

5、计算五次最后的平均值,并排序。

实验现象:拉力越大,所用时间最少。

实验结论: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的大小有关,拉力越大,小车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的速度越慢。

假设2  小车运动的快慢与载重量的多少有关,载重越少,速度越快;载重越多,速度越慢。

保持不变的条件:拉力的大小、轮子的多少、路面的平坦程度、距离、小车的形状。

需要改变的是:。小车的载重量

实验步骤:

1、确定起点、终点,放好小车,拉力2个勾码,对人员进行分工,要有计时员、操作员、记录员,做好应有的一切准备工作。

2、做一个勾码的载重实验,记录时间。本步骤连续做五次。

3、做两个勾码的载重实验,记录时间。本步骤连续做五次。

4、做三个勾码的载重实验,记录时间。本步骤连续做五次。

5、计算五次最后的平均值,并排序。

实验现象:载重越少,所用时间最少。

实验结论:小车运动的快慢与载重量的多少有关,载重越少,速度越快;载重越多,速度越慢。

 

8、实验题目: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摆、秒表、记录表

实验目的:本实验是在物质运动单元的基础上编设的,故其目的之一就是体验物质的运动,在一定条件下探究物体运动的原因。“摆”的运动较为特殊,其运动的规律与学生的一般认知相悖,是较好的探究素材。目的之二是控制变量实验能力提高的延伸,可以通过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此项实验的能力。

假设1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有关,重快轻慢或重慢轻快。

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时间一致15秒、摆角大小(60度)、摆绳长短30厘米、自然释放

改变的是:摆锤的轻重

实验步骤:

1、悬挂小勾码,计时15秒数摆动次数,并记录。此步骤重复5次。

2、悬挂大勾码,计时15秒数摆动次数,并记录。此步骤重复5次。

3、计算平均次数,并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现象:不管是摆锤轻还是重,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一致的。

实验结论:摆的快慢和摆锤的轻重无关。

假设2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长慢,摆绳短快或与之相反。

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时间一致15秒、摆角大小(60度)、摆锤的轻重小勾码、自然释放

改变的是:摆绳长短15厘米30厘米

实验步骤:

1、摆绳15厘米实验,计时15秒数摆动次数,并记录。此步骤重复5次。

2、摆绳30厘米实验,计时15秒数摆动次数,并记录。此步骤重复5次。

3、计算平均次数,并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现象:摆绳短的摆速度快,摆绳长的速度慢。

实验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注意:

1、此实验还可以采用摆动次数一致,记录摆动时间的方法进行测量。

2、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时,要对无效数据进行甄别,以事实就是的态度进行筛选。

 

9、实验题目:拉力与弹簧伸长长度之间的关系实验

实验器材:钩码若干个,同样的弹簧10个,一块钉着10个钉子的木板,米尺一个。

实验目的:知道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实验过程及步骤:

1、把木板挂在黑板或墙上,依次在钉子上挂上10 个弹簧;

2、依次在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弹簧上挂上一个,两个,三个……钩码;

3、用米尺量出第一个弹簧的长度,再依次量出第二个,第三个……弹簧的长度;记录好弹簧每次伸长长度是多少;

实验现象:每挂一个钩码,弹簧会在原有长度的基础上伸长。

实验结论: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在弹簧弹性范围内)

注意事项:此实验不宜用线绳,因为线绳比较软或有弹性,会影响实验数据的收集,所以最好找一个木板钉上钉子,实验效果最为明显。

 

10、实验题目: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

实验一:

实验题目:摩擦力的大小与表面有关实验

实验器材:方形木块(一面粘有海绵),平板测力计,米尺。

实验目的: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被拉动物体的表面有关。被拉动物体的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实验过程及步骤:

1、先在桌面上量出一米的距离;

2、把木块光滑的一面与桌面相接触,用平板测力计匀速牵引木块移动一米的距离,记下所需力的大小;

3、再把木块有海绵的一面与桌面相接触,用平板测力计匀速牵引木块移动一米的距离,记下所需力的大小;

实验现象:用平板测力计拉木块有海绵的一面比木块光滑的一面摩擦力大。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被拉动物体的表面有关。被拉动物体的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注意事项:实验时,牵引木块用力要均匀。

实验二:

实验题目: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实验

实验器材:方形木块,平板测力计,钩码,米尺。

实验目的: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被拉动物体的重量有关。被拉动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实验过程及步骤:

1、先在桌面上量出一米的距离;

2、在木块放一个钩码,用平板测力计匀速牵引木块移动一米的距离,记下所需力的大小;

3、依次在木块放两个,三个,四个……钩码,用平板测力计匀速牵引木块移动一米的距离,记下所需力的大小;

实验现象:木块上的钩码越多,拉力越大。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被拉动物体的重量有关。被拉动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注意事项实验时,牵引木块用力要均匀。

 

 

11、实验题目:空气的成份检测实验(位风林整理)

实验目的:认识燃烧只用去了一部分空气(氧气),瓶内剩下的空气不支持燃烧(大部分是氮气),说明空气至少由两种气体组成。

实验器材:水槽1个、去掉底的饮料瓶1个、小玻璃片1块、蜡头1个、火柴

实验步骤:1、把蜡头固定在玻璃片上,放在水槽内,向水槽内加水,加至水深约20mm。

点燃蜡头后,用去掉底的饮料瓶(或集气瓶)缓缓在罩在玻璃片外,到接触到槽底为止,然后立即盖上瓶盖并拧紧。

         2、把水槽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再拧开饮料瓶的盖子,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内。

实验现象:蜡烛燃烧一段时间之后熄灭了,瓶内的水面随着上升一些,说明空气少了一些。

         把点燃的火柴放入瓶内,可看到马上就熄灭了,说明没有氧气不能燃烧,瓶内剩下的是不参与燃烧的氮气。

实验结论: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注意事项:1、玻璃片要小于饮料瓶底,蜡烛要固定好。

         2、拧开瓶盖前,要先往水槽内加水,加水量要略高于瓶内水面。

 

12、实验题目: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性质检测实验(位风林整理)

实验目的:会制取二氧化碳;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器材:小苏打、醋、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3个、蜡头2支、细铁丝一根、200m.l烧杯一个,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药匙、玻璃片2个、

实验步骤:

1、在一只集气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再倒进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泡就是二氧化碳。

2、把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并通过导管反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收集两瓶。

3、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几下,观察有什么变化。

4、用细铁丝分别绑住2支蜡烛,点燃后如图放入烧杯内。

5、用另一瓶二氧化碳沿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1、将醋倒入盛有小苏打的瓶里时会出现泡泡。

         2、将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后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3、将二氧化碳沿杯壁慢慢倾,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实验结论:1、小苏打和醋混合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可以使用排空取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2、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用其灭火。

注意事项:1、每一次使用的小苏打不能太多,可分多次制取。

         2、制取二氧化碳时,气泡明显减少时要重新放入小苏打和醋。可用点燃的火柴在集气瓶口试验如果马上熄灭就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了。

         3、往点燃蜡烛的杯子里倾倒二氧化碳时,要在远离蜡烛的另一端慢慢的沿杯壁倒入。

        

13、           实验题目:热水降温过程记录与分析(唐寅博整理)

实验目的:探究热水的降温过程,通过曲线图分析一杯水变凉的规律。,(热水的降温过程是先快后慢。)

实验材料:铁架台、支架、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秒表

实验步骤:

1.组装铁架台,调整好铁圈的位置。(用铁圈代替支架是因为铁圈的高度可调。)

2.在铁圈上放置石棉网。

3.在石棉网上放置烧杯,并把烧杯的位置摆正。

4.用铁夹固定温度计,并调整好温度计的高度。(温度计不能碰到杯底或杯壁。)

5.准备好热水、降温记录表和钢笔。

6.在烧杯里先少倒入些热水进行预热,(防止水温过高,烧杯炸裂),然后把热水倒入其中,大约是烧杯容量的80%。(注意水量不能过多或太少,太多容易烫伤学生,太少的话实验效果不明显。)

7.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并调整好温度计的高度,视线与温度计的刻度水平。

8.观察温度计的液柱,当液柱不再上升时要集中精神,液柱下降马上开始读0秒温度。

9.每两分钟观察一次,并把读出的数据记录在热水降温记录表上。

10.实验结束后,放置好记录表,并把仪器还原。

11.根据记录表上的数据绘制热水降温曲线图。

实验结论:在实验室内状态下,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是先快后慢,最后接近室温。

注意事项:1)烧杯和温度计是玻璃制品,容易破碎,因此要轻拿轻放。

          2)温度计的放置温度计的液泡要浸没在液面下,不能碰到杯底或杯壁。

          3)热水温度较高,因此要注意安全,同时对烧杯进行预热。

          4)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刻度水平。

 

14、实验题目:热的传导实验(固体)(唐寅博整理)

实验目的: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固体中热的传导方向是由高温向低温传递。

实验材料:酒精灯、金属汤勺(方形铁片)、试管夹、蜡烛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在金属汤匙柄的前端、中间、末端分别滴上等量的蜡烛,并让其凝固。(也可以用方形铁片代替金属汤匙柄,在方形铁片的中心向周围滴上蜡油,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回答“热的传递方向是由一端向另一端传递”这样的错误。)

2.用试管夹夹住金属汤匙。

3.点燃酒精灯。(注意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的灯芯,并把灯冒竖直放在右手边上)

4.用酒精灯分别在汤匙的前端、中间、末端加热,观察不同位置蜡油的溶化速度。(注意酒精灯的外焰温度高,因此要用外焰加热)

5.用酒精等(蜡烛)加热汤勺(方型金属片)的中间部分,观察汤勺(金属片)上的蜡油的熔化程度。

6.实验后,用灯冒自右上方斜向盖灭酒精灯的火焰。

7.实验结束后,放置好记录表,并把仪器还原。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现象,可以看到热在固体中传递时,从高温的地方向低温的地方传递,传递的方向驶向四面八方。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注意:1)用试管夹夹住金属汤匙,防止烧伤

     2)注意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的灯芯,并把灯冒竖直右手边。

     3)注意酒精灯的外焰温度高,因此要用外焰加热。

     4)注意酒精灯的火焰不能用嘴吹灭,要灯冒自右上方斜向盖灭酒精灯的火焰。

5)加热的热源也可以用蜡烛。

 

15、实验题目:热对流实验(郭宏超整理)

实验一:液体热对流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

实验材料: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高锰酸钾一粒

实验过程:1、烧杯装水,水要装到烧杯容量的三分之二处。

2、支好三角架,点上石棉网,点燃酒精等,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3、当水加热三到五分钟后,在烧杯的边上向水中放入一点高锰酸钾。

4、继续加热,观察水中高锰酸钾溶液运行的路线。

实验现象:高锰酸钾溶液在烧杯中的运行路线是从烧杯的底部向上升。旁边的水流过来补充。

高锰酸钾颗粒受热后上升,遇冷后又下降。

实验结论:热在液体中传递的方向是受热的部分上升,冷的液体流过来补充,。从而形成对流。

液体的热传递方式是热对流。

注意事项:注意安全,要求学生在加热过程中,只观察,不动手。

实验二:气体热对流实验

实验材料:风的形成演示箱

实验目的:探究气体的热传递方式

实验过程:1、点燃风的形成演示箱中的蜡烛

         2、在风的形成演示箱入气孔处点燃一支蚊香。

         3、观察文香烟的运行方向及路线。

         4、用手感觉一下入口处和出口处的温度。

实验现象:蚊香烟流进风的形成演示箱,并且从风的形成演示箱上不冒出,入口处的温度低,出口处的温度高。

实验结论:热在空气中传递的方向是受热的部分上升,冷的气体流过来补充,从而形成对流。

注意事项:说明:我们演示的只是部分气体受热象形,如果是一间相对密封的室内,热源周围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冷空气流过来补充,不断选环,形成热对流。

 

16、实验题目:热胀冷缩实验(郭宏超整理)

实验一:固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固体具有的热胀冷缩现象

实验材料:固体体胀器、酒精灯

实验过程:1、教师演示给学生看:没加热的铜球正好能从铁圈中通过

         2、给铜球加热3到5分钟,并让学生预测铜球是否能通过

         3、演示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卡住过不去)

         4、将铜球冷却,再演示能否通过铁圈(通过)

         3、将铜球冷却,再试着让它通过铁圈

实验现象: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铁圈,冷却后又可以通过

实验结论:铜球(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注意事项:千万不能用手触摸加热后的铜球,并再次强调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

实验二:液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

实验材料:平底烧瓶、细玻璃管、红水、胶塞、吸管

实验过程:1、准备一只中间插有吸细玻璃管的胶塞。用胶塞塞紧瓶口。

         2、往平底烧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酒精或)水。

         3、把平底烧瓶子放入水槽,记下吸细玻璃管管里水面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入热水,观察吸细玻璃管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5、再把平底烧瓶拿出来,放在装有冷水的水槽中,观察吸细玻璃管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当往水槽里加入热水后,发现吸管里的水面上升,当把烧杯放在冷水里,玻璃试管的液柱会下降

实验结论:液体在一般情况下遇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即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注意事项:一定要做好吸管在水中的标记

实验三:气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实验材料:热水、冷水、气球皮、空饮料瓶(平底烧瓶)

实验过程:将皮球套在空平底烧瓶饮料瓶的瓶口上,将套好的平底烧瓶饮料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再把平底烧瓶饮料瓶放入冷水中,再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现象:饮料瓶平底烧瓶放入热水中后气球鼓了起来,而把饮料瓶放入冷水中气球却缩了一些

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

注意事项:套在瓶口的气球最好充点气,不要太瘪,否则现象不明显。

 

17、实验题目:不同液体吸热和散热比较实验(史丽红整理)

方法一:

实验材料:铁架台、烧杯、水、油、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温度计、试管夹。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液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相同。

实验过程:1、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重量的水和油,石棉网放在铁架台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使用石棉网是为了使烧杯均匀受热,以免烧杯受热不均匀而爆裂),酒精灯放在石棉网下方。

2、用温度计测出水和油的起始温度,记录下来。

3、同时点燃酒精灯,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和油的温度,加热4分钟。(如果加热6分钟,油的温度会升至100多度,超出了温度计的最大值。)

4、停止加热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和油的温度,降温6分钟。

实验现象、结论:观察实验数据发现,加热4分钟时水温升了39℃,油温升了60℃,说明油比水吸热快。停止加热后开始水和油的温度都在上升,然后下降,当停止加热6分钟后,水温下降了3℃,油温下降了7℃,说明油比水散热快。所以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油吸热快,散热快;水吸热慢,散热慢。

(提示:教师应该清楚油升温快,并不是它吸的热多,水和油吸收的热量是一样的,只是油每升温1度所需要的热量少,也就是比热小,而水升温1度所需要的热量多,也就是比热大。但这些知识教师知道就行,不必告诉学生。

附:实验记录

时间(分钟)

0

1

2

3

4

温度(℃)

18

22

35

47

57

18

19

42

67

78

加热时的温度变化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温度(℃)

57

62

61

59

57

55

54

78

84

83

80

77

74

71

停止加热后的温度变化

 

 

 

 

方法二:

实验材料:水槽、铁架台、水、油、试管、暖水瓶、温度计。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相同。

实验过程:1、把水槽放在铁架台上,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重量的水和油,安放在铁架台上,两个试管高度相同放入水槽中间(试管不要碰到水槽底部)。

2、用温度计测出水和油的起始温度,记录下来。

3、往水槽中加入热水,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和油的温度,加热6分钟。

4、同时将试管拿出水槽,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和油的温度,降温6分钟。

实验现象、结论:观察实验数据发现,……(请自己填上数据)

附:实验记录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温度(℃)

 

 

 

 

 

 

 

 

 

 

 

 

 

 

加热时的温度变化

 

 

 

停止加热后的温度变化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温度(℃)

 

 

 

 

 

 

 

 

 

 

 

 

 

 

 

 

 

 

18、实验题目: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史丽红整理)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很多,要逐一验证,首先找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的快慢可能与蒸发面积、温度的高低、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所以,本实验要分三次完成。

实验一:蒸发的快慢是否与蒸发面积有关?

实验材料:两个大小不同的盘子、烧杯、水。

实验目的:了解水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实验过程:

1、在两个大小不同的盘子中倒入同样多的水,放在阳光下晒。

2、观察水的变化。

实验现象、结论: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大盘子里的水干了,而小盘子里还有水,实验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有关,蒸发面积大水蒸发的快,蒸发面积小水蒸发的慢。

实验二:蒸发的快慢是否与温度的高低有关?

实验材料:两块同样的手绢、烧杯、水。

实验目的:了解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高低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实验过程:

1、把两块相同的手绢浸湿,散开,一块晒在屋里有阳光的地方,一块晒在屋里的背阴处。

2、观察手绢的变化。

实验现象、结论: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在阳光下的手绢干了,而在背阴处的手绢没干,实验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高低有关,温度高水蒸发的快,温度低水蒸发的慢。

实验三:蒸发的快慢是否与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

实验材料:一块湿抹布、一把扇子。

实验目的:了解水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速度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实验过程:

1、用湿抹布在黑板上涂两个相同大小的圆圈。

2、用扇子在其中的一个圆圈上扇风。

3、观察圆圈的变化。

实验现象、结论:过一会儿发现用扇子扇风的圆圈干了,而没用扇子扇的圆圈还是湿的,实验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空气流动的速度快水蒸发的快,空气流动的速度慢水蒸发的慢。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蒸发面积、温度的高低和空气流动的速度。

 

19、实验题目:检测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方法(张家伟整理)

实验目的:学用简易方法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和脂肪

实验器材:土豆、萝卜、花生米等食物,碘酒,白纸,小刀,滴管,托盘等。

实验一: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实验器材:土豆,萝卜,碘酒,小刀,滴管,托盘。

实验过程:

1、各取一块洗净的土豆片和萝卜片放在托盘上。

2、把装有碘酒的瓶盖打开,用滴管吸入碘酒分别在土豆片和萝卜片上各滴上两滴。

3、等待一会,观察土豆片和萝卜片滴有碘酒处的颜色变化。

4、过一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土豆片滴入碘酒的地方,颜色变为蓝色;萝卜片滴入碘酒的地方颜色没有变化。

5、实验说明土豆片中含有淀粉,萝卜片中不含有淀粉。

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收拾卫生。

注意事项:

1、介绍用滴管取、滴碘液的操作方法。

2、强调在食物上只滴1---2滴碘液。

3、观察碘酒的颜色。

4、小刀切食物的安全。

5、碘酒不要滴到衣物上。

6、洗净的食物上不要留有水份。

7、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蓝,蓝色越深,说明含有的淀粉越多。

实验二: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

实验器材:花生米,白纸,托盘等。

实验过程:

1、取一粒新鲜的花生米去皮,掰开,放在白纸上。

2、用手或硬的物体把掰开的花生米在白纸上用力按压。

3、当白纸上留有油迹,观察。

4、把白纸上有油迹的地方对着阳光观察,有透明的现象。

5、实验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收拾卫生。

 

20、实验题目:水蒸气凝结实验(张家伟整理)

实验目的: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清楚凝结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片、水、石棉网、三角架、酒精灯或蜡烛、火柴、试管夹、废物盘等。

实验过程:

1、在烧杯中装入150毫升水。

2、三角架上放石棉网,石棉网上放入装有150毫升水的烧杯。

3、正确的方法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4、等待一会,看到烧杯中的水热了,并伴有大量水蒸气冒出,把冷玻璃片盖在烧杯口。

5、当发现玻璃片上有水珠形成时,用试管夹取下玻璃片。

6、这就是雨的形成。

6、实验完毕,(酒精灯的正确熄灭)整理器材,收拾卫生。

注意事项:

1、烧杯中的水不要添加的过多,影响加热时间。

2、注意加热的安全。

3、酒精灯的正确操作。

4、小刀切食物的安全。

5、火柴棍放入废物盘。

 

 

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13

2010-09-01 22:30

实验一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

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

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二: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

(1)铜球穿过铁圈

(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三:

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

实验过程:

(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

(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四:

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

(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

(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五:

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

实验材料: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

实验过程:

(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观察现象。

(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

(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实验六:

实验名称: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答案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实验)

实验材料:尺子、小鼓、鼓槌、豆子

实验过程:

(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我们会听到尺子发出嗡嗡的声音,同时会看到尺子在振动。

(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我们会听到鼓面发出咚咚的声音,同时看到鼓面上的豆子在振动。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七:

实验名称:探究沙子、水和空气传播声音的效果。

实验材料:三只分别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铅笔

实验过程:(1)把桌面整理干净,分别将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平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

(2)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桌子,用耳朵认真倾听。

实验结论:沙子传播声音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水和空气。

实验八

实验名称: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答案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实验)

实验材料:铅笔

实验过程:用钢笔敲击桌面的中心,我们不论站在桌子的哪个方向,都能听到铅笔敲击桌子的声音。

实验结论: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或四面八方)。

实验九:

制作名称:制作一件小乐器。(答案不唯一,还可以制作其它乐器)

制作材料:大小一样的瓶子七个、水、金属棒、音高标签

制作过程:

(1)依次在七个瓶子中从少到多装上不同量的水,用金属棒敲击瓶子,调试音高。

(2)在各个瓶子上贴上音高标志。

(3)用金属棒弹奏乐曲。

实验十:利用科学方法检测土豆、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

利用科学方法检测土豆、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

实验名称:检测土豆、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

实验材料:土豆、花生、碘酒、白纸、滴管

实验过程:

(1)滴几滴碘酒到土豆上,待一会我们发现土豆片上滴碘酒的地方变蓝了。

(2)将花生剥去皮,在白纸上涂抹一下,我们发现白纸上留下了油迹。

实验结论:土豆中含有淀粉,花生中含油脂。

实验十一:用漏斗、软塑料管等材料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

实验名称: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

实验材料:漏斗、软塑料管、塑料膜、长筒袜、碎馒头、乒乓球

实验过程:

(1)用漏斗代替口腔,软塑料管代替食道,塑料膜代替胃,长筒袜代替肠。

(2)把潮湿的碎馒头放在口腔里,手捏食道使食物进入胃。

(3)胃中的食物进入肠(用乒乓球代替)用手挤食物在肠内前进,最后从肛门排出。

实验结论:食物的消化过程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实验十二:

实验名称: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材料:水槽、玻璃杯、水、纸团、

实验过程:

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过一会儿观察,纸团没湿。

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十三:

实验名称:空气受热会上升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

(1)点燃蜡烛

(2)把手分别放在靠近蜡烛火焰的各个方向,感觉热空气在那里。

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实验计划

 

单元

单元课题

课题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时间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性质

1、杯中的纸会湿吗?

2、空气有重量吗?

3、空气可以压缩

知道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

知道空气有质量

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

烧杯、纸,天平、针筒、橡皮管等

第二周

2、冷空气和热空气

1、会旋转的纸蛇

2、热气球上升

认识热空气上升

卡纸、酒精灯、蜡烛

第二周

3、空气中有什么

1、哪支蜡烛先灭

2、认识二氧化碳

知道氧气会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石灰水、火柴、三个烧杯

第三周

第二单元

冷和热

1、冷热与温度

1、测量温度

建立温度概念

温度计、酒精、铁架、烧杯

第四周

2、热的传递

 

1、热的传递

知道 热总是从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了解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夹子、铝箔、蜡烛、烧瓶、红水、温度计

第五、六周

3、加热和冷却

1、做糖画

2、加热铁圈

3、加热水

认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热胀冷缩

砂糖、酒精灯、勺子、铁圈、蜡烛、铁丝、木版、烧杯、水

第七周

4、吸热和散热

沙子和水的吸热、散热

知道不同物体和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 和散热是不同的

烧杯、沙子、温度计、酒精灯等

第八周

5、加热、冷却后是的变化

1、制造云雾

2、“水”字没了

了解云雾余霜的成因,知道蒸发和沸腾

烧杯、酒精灯、冰块

第九周

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

1、声音的产生

1、保鲜袋发声

感受发声方法的多样性和发声物体的多样性

保鲜袋

第十周

2、声音的传播

1、土电话

认识棉线也能传播声音

一次性纸杯两只、牙签棒、棉线

第十一周

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小喇叭

认识耳廓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卡纸、胶水、剪刀

第十一周

4、不同的声音

1、弹拉紧的橡皮筋

2、吹萧

认识音调高低与弦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

空盒子、长短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第十二周

5、快乐的小乐队

1、快乐的小乐队

认识各种乐器如何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感受音乐的美妙

自带各种乐器

第十三周

2、怎样搭配食物

1、怎样搭配食物

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饮食结构

食物卡片

第十四周

3、食物的消化

1、食物的旅行

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人体消化器官图片

第十五周

4、我们吃的食物安全吗

1、我们吃的食物安全吗?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利弊,知道安全饮食的常识

自带各种食品连包装

第十六周

第五单元

排序和分类

1、排序

给它们排队

认识排序的意义

各种动物图片

第十七周

2、分类

给它们分类

懂得分类的方法

各种水果(尽可能多)

第十八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