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公安消防网: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之趣味问题(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34:29
',1)">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之趣味问题(1)                 ——冷月无声 收集整理
古代政制皇帝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把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赵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平定天下。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秦王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以显示自己的尊贵。
“陛下”一词的由来
人们在文艺作品中,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的情况。“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陛下”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后来,人们就用“陛下”作为对皇帝的直接称呼,表示自己虽然是在对皇帝说话,但在礼仪上不敢忘记自己本来无此资格。
皇帝身穿的袍子一定是黄色的吗?
从周至明,皇帝的正式着装都是黑色的冕服。秦朝是水德,唐是土德,汉、宋、明是火德;水德尚黑,火德尚赤,土德尚黄。但是火德的赤并非现在流行的中国红,而是发黑的暗红;土德的黄也不是明黄,而是带点红又有点发暗的朱黄。唐代的皇帝,依旧是以黑底十二纹章的冕服为上朝和祭祀的正式服装,但是平时也穿朱黄色的常服。“明”音与“冥”通,明黄色的衣冠通常是作为明器(冥器),也就是皇帝的寿衣。宋朝和明朝都是火德,尤其明朝皇帝姓朱,都以红色为贵,皇帝的常服也多为红色,日常也有黄色,但不是那种会发亮的明黄。现存的明代皇帝画像中的明黄色常服,是因为那些画像多是死后遗像;而那种纯金打造的黄澄澄的金冠,更是只有在皇帝的墓穴里才能找到的陪葬用品。以明黄色为贵,穿着明黄色衣冠到处跑的,只有清朝的皇帝。
皇帝并非穿“黄袍”
初唐时,普通臣民还可以穿戴明黄色衣服,只是不能穿朱黄色,但是后来,由于明黄和朱黄太容易混淆,所以凡是黄色系的衣服都被禁止了。今天的电视剧和电影中的皇帝服装大都是黄色的,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传统戏曲艺术因为经历了清朝的服饰文化断层,所以发生了一些变异;而现代的影视剧,更是将皇帝死后穿的衣服搬上了屏幕。
为什么皇帝的坟墓叫“陵”?
“陵”原为大土山之意,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载:“殽有二陵焉。”就是说殽有两座大山。在周朝以前,君王的坟墓都称“墓”而不称为“陵”。例如《周礼?春官?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墓大夫则专职管理全国墓地,并将坟墓形势画成图。因此,周代君王的墓也称“墓”亦不称“陵”。中国帝王的坟墓开始称为“陵”,大约从战国中期以后,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大国。这在《史记》中有着详细的记载。君王墓称“陵”是当时王权不断增强的结果。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依规定帝王的墓可建九丈高,但一般帝王陵总是超过这个高度。而到了汉代及其以后,皇帝坟墓称为“陵”在实际上成为定制。如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等。另外还有生前没有当过皇帝、因为子孙做了皇帝、死后就被追尊为帝的,他的坟墓也被称为“陵”。如晋武帝司马炎因篡魏政权当了皇帝,追谥他的祖父司马懿为太祖宣皇帝,坟墓就称为高原陵;追谥他的伯父司马师为世宗景皇帝,坟墓称峻平陵;追谥他的父亲司马昭为太祖文皇帝,坟墓称为崇阳陵。而这种追尊的情况,历代王朝几乎都有出现。
为什么称皇帝的老婆为“后”?
“后”原为君主之意。在《诗经》上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郑玄所做的注解中说:“后,君也。”而在周朝以前,天子之妻都被称为“妃”,周朝开始则称为“后”。如《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皇帝,并制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不过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到了汉代才开始实际执行。《汉书?高帝纪下》:“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
在甲骨文里,“后”字形为:人在左下方是一口字,右上方是一拢起的手。但自金文将字形成镜像般翻转,拢起的手移到左上方,便一直沿用至今。《说文解字》上载:“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因为在远古氏族部落中,一般发号施令者为女性的权威,所以“后”的意思为有权威的女性长辈。在甲骨文的卜辞中,“后”还经常被用来代指氏族中的女性首领。所以,也因而被引申为帝王的正妻等含义。
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如《周礼?天宫内宰》曰:“王后帅六宫之人。”
皇后的别称
椒房:汉朝皇后的宫殿多以椒涂壁,用以取暖辟邪,也有“多子”之意,因此椒房可别称皇后或用以代称皇后寝宫。
中宫、正宫: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
元后、元嫡:皇帝的原配皇后可称元后,方便和继位皇后(继后)有所区别。
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如现今的老婆。
慈壶、慈闱:对皇后或皇帝生母(多为皇太后)的尊称,或是用以代称这两者的寝宫。
天下母、天地母:皆为对皇后的敬称。
坤极:皇后的别称。
为何皇帝被认为是“九五之尊”?
“九”、“五”两个数字与封建宫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着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只有封建帝王才能享有。这是什么原因呢?
“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干卦,干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干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九五是干卦中最好的爻,干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相。这里的“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后来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一来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二来是因为“九”和“五”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学原则的。《周易》的释义词句有“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殿名字的由来据说就源于此。
“九五之尊”的其他解释
关于皇帝为何被称为“九五之尊”,还有一种简单的说法为: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
为何皇袍上绣有九条龙?
古人称帝位为“九五之尊”。前文《易经》已有解释。又孔颖达《正义》记载:“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后来就以“九五”比喻君位。而龙袍上的九条龙有四条正龙绣在前胸、后背及两肩,前后衣襟则各绣有两条行龙。就这样,如果从前后看去都有五条龙,隐含有九五之尊之意。不过算算,这样前后才只有八条龙,另一条龙呢?原来这一条龙是绣在衣襟里面,除非掀开外面的衣襟才能看得到,所以龙袍上共有九条龙,正好符合九五之数。
龙袍上除绣有九条主龙外,在云领、腰部、袖口上也绣有体态较小的龙纹。而龙袍下摆斜排着弯曲的许多线条,则称为“水脚”,在水脚上还绣有许多翻滚的波浪及挺立的山石宝物,称之为“海水江涯”,不仅蕴涵着“福山寿海、绵延不绝”的吉祥象征,同时也隐喻“江山一统”、“万世升平”之意。
乾隆皇帝的龙袍
中国古代皇帝的龙袍上并非都绣的是龙纹,其实还有其他纹理的。以乾隆皇帝的龙袍为例,其穿的袍上还绣以五彩云纹、蝙蝠纹、十二章纹等吉祥图案。五彩云纹是龙袍上不可缺少的装饰图案,既表现祥瑞之兆,又起衬托作用。红色蝙蝠纹即红蝠,其发音与“洪福”相同,也是龙袍上常用的装饰图案。在龙袍下摆排列着代表深海的曲线,这里被称为水脚,水脚上装饰有波涛翻卷的海浪,挺立的岩石,这种纹样被称为“海水江崖”,寓意福山寿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谁发明的?
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指君权神授;“皇帝”、“诏”是秦始皇最早使用的。汉承秦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皇帝制度。“诏曰”这两个字则最早用于汉代的帝王文书中。之后被历代帝王沿用下来。可是,“奉天承运”这几个字,在明朝以前却从未在史书中出现过。
一种说法为:“奉天承运”这四个字连用开始于朱元璋,不仅因为他命名的“奉天殿”,还因为他所捧的大圭上面刻着这几个字。这一说法则是由明朝万历时期的天文学家沈德符最早提出来的,在他写的一本《万历野获编》中记载,明太祖训中曾经说过,皇帝所执的大圭刻着“奉天法祖”这几个字,所以皇帝也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皇帝颁布的诏书前面也都会加上“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奉天承运皇帝”这称号再加上“诏曰”这两个字,重新断句,渐渐就演变成了现在电视剧中常听到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说法。
秦始皇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从根源上来说,应该溯源到秦始皇。当时他称雄天下,不再满足于王的称号了,定名号为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其玉玺上就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昭示其合法性。
从什么时候开始称皇帝为“万岁”?
“万岁”这个词本来只是人们由于内心喜悦以示庆贺的欢呼语。秦汉以前,欢呼“万岁”是比较普遍的事。比如冯谖替孟尝君在薛地烧掉债券,颇得人心,于是“民称万岁”。
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拜恩庆贺,也常常呼喊“万岁”,并逐渐成为一种礼节。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万岁”便成为帝王代称了,但这并不是帝王唯一或专有的称呼,当时叫“天子”也可,“天之骄子”,表明其拥有的权力是上天所赋予的,至高无上。如果对别人呼喊“万岁”,皇帝也不干涉。汉武帝曾想把“万岁”据为己有,不许别人用。但是人们并不全遵照他的意志,一到高兴的时候还是欢呼“万岁”,禁不了也无可奈何。到了宋朝,皇帝的“万岁”瘾可大啦!如果有大臣被称为“万岁”,就算犯禁,要受到重罚。以忠贞闻名的寇准有一次与温仲舒同行,路上遇到“狂人”,迎马高呼万岁。寇准的政敌得知后,向皇帝告发,以致寇准被罢去同知枢密院的高职,降为青州知州。可见,自从宋朝开始,“万岁”一词成了皇帝的专用名词,如果谁再随意欢呼“万岁”,就会有杀身之祸。到明朝以后,规定更加严格,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清王朝被推翻后,“万岁”一词才还其固有面目,人们还是把它作为一种庆贺的欢呼语。
万岁爷的典故
乾隆(弘历)幼时,随祖父康熙(玄烨)在四方桥散步。康熙口吟一联:“四方桥,桥四方,四方桥上看四方,四方四方四四方。”康熙让乾隆接下联,乾隆灵机一动吟道:“万岁爷,爷万岁,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乾隆当上皇帝后,下扬州微服游八方亭,见一名叫阮元的孩子在读书,乾隆考阮元:“八方亭,亭八方,八方亭上望八方”,阮元答之:“万岁台,台万岁,万岁台前拜万岁。”
古代百姓是怎么称呼君王的?
称呼在位皇帝,背后一般称呼为皇上、皇帝、天子、当今圣上等,当面则称呼为皇上、陛下。在影视剧里,我们常见到明清两代称呼在位的皇帝年号,其实这是一种不恭敬的称呼,仅比直称皇帝名姓略强,只有对皇帝不恭之人私下里如此称呼。比如,我们称呼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呼爱新觉罗?弘历为乾隆皇帝,都是皇帝死后人们对他的习惯称呼,皇帝在时,是没人敢如此称呼的。不同的朝代,皇帝习惯称呼产生的法则不同:秦朝是以世系为称呼的,如二世;汉至隋是以谥号作为称呼的,如汉武帝;唐至元,用庙号;明朝庙号、年号并用;清朝用年号。
庙号、谥号与年号
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起源于商代,发扬于汉朝;如汉高祖刘邦、清世宗雍正。
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如汉献帝。
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如乾隆。
皇帝真的有“七十二妃”吗?
所谓七十二嫔妃,不过是泛指皇帝后宫人数的众多,实际上皇帝后宫侍妾的数目远比七十二多。《管子?小匡》即言:“九妃六嫔,陈妾数千。”《礼?昏仪》则言周代后妃制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可见早在诸侯时期,国君的妻妾已甚众了。秦汉之时秉承周制,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妃制,以皇帝为中心,皇帝之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嫡妻称皇后。由于秦的时代短暂,所以完备的后妃体制及其等级划分实际执行于汉代。
汉代的后妃爵列八品:即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自汉武帝、汉元帝始,后宫三千嫔妃又扩至十四个等级,即昭仪、婕妤、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东汉时又化繁为简,六宫仅有皇后、贵人之称,其下只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
三国魏晋时期的后妃制
魏太祖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又增设淑妃、昭华、修仪(除去了顺成)三等。晋参照汉魏之制于皇后下设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又设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还有美人、才人等,其位亦在九嫔以下。
民间风俗姓氏来源都有哪些形式?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回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的。从秦代开始,姓氏开始合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1)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国名为氏。如齐、鲁、晋、宋、郑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3)以邑名氏。邑即王公的采邑、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
(4)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5)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如东郭。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
(7)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孟、仲、叔、季等。
(8)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
(9)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11)以谥号为氏。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百家姓知识
史学家李栋明曾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
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句话说,在中国十四亿人口中,有一半多的人姓了这45个大姓。
姓和氏一样吗?
今天我们一说到姓和氏,大家都觉得是一回事。确实,很久以来,一个人的姓就是氏。所谓“张氏”、“刘氏”,换言之即“姓张的”、“姓刘的”。但是,在中国上古时期——先秦时代,姓和氏是被严格地加以区别的。
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氏则为由姓衍生的分支。姓的起源比较古老,形成以后非常稳定。氏却不然,相对姓来说,它是后起的,随着各种历史条件的影响出现不断的变更。《左传?隐公八年》中有一段话,清楚地揭示了姓和氏的关系:“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随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氏族贵族日趋瓦解,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战国时期姓氏制度发生混乱。秦的统一,基本结束了西周封建宗法制度,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姓和氏开始合二为一。经过秦末大乱,社会进入西汉,姓氏就完全融为一体。
古代“宾礼”是怎么回事?
古之宾礼即为接待宾客之礼。周代主要指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往来交际的礼节。
周礼规定,王畿以内的诸侯对天子,一年朝见四次,“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王畿以外的诸侯分为“六服”,王畿以外方五百里为“侯服”,一年一见;再外五百里为“甸服”,两年一见;以后的“男服”、“采服”、“卫服”、“要服”依次类推。这其实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规划,事实上本来没有划分得这么清楚,朝见自然也就不可能按照这样的规定。所以《礼记?王制》中又说:“诸侯之于天子,五年一朝。”
除了这种有规律的朝见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会见,延及到会见等意思。宾礼在后代为何变成了皇帝和外国使节之间的礼节就可以理解了。
古代跪拜礼中的九拜
稽首——拜礼中最重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
顿首——次重者,行礼时头触地即起;
空首——两手拱地,引头至手不着地;
振动——哀恸之拜,两手相击而拜;
吉拜——拜而后稽首;
凶拜——稽首而后拜;
奇拜——先屈一膝而后空首拜,汉代称雅拜;
褒拜——答拜,也称“报拜”;
肃拜——直立推手,用于军人。
古代女子的成年礼是什么?
各民族女子的成年礼是各有不同的,如古代汉族女子的成年礼是笄礼。
笄礼是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女子的成年礼,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时间主要是设在女子的生日或者对其有很大意义的日子里。主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的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授以“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内容,作为媳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红劳作等技巧本领。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申以戒辞,教之以礼,称为“教茶”。女子年十五岁,则称为“及笄”。
对于笄礼,古之文献有相当多的记载。如《仪礼?士婚礼》记载:“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古代男子什么时候算是成年
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利。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其才貌德行相当的“字”。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记载:“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怎么回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意思就是,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最先出现此意的是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记载:“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安能做无面汤饼乎?’”后来,宋代庄季裕在《鸡肋编》卷中提道:“谚有‘巧媳妇做不得没面馎饦’与‘远井不救近渴’之语。陈无己用以为诗云:‘巧手莫为无面饼,谁能救渴需远井。’遂不知为俗语。”此谚形式历元、明、清而未定。《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张氏劝止之曰:‘常言“巧媳妇煮不得没米粥”,你如今力不从心,只索付之无奈了。’”《红楼梦》第七十五回:“贾母笑道:‘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儿粥来。’”直到今天才基本定型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秦牧《〈艺海拾贝〉跋》:“缺乏生活知识,任何有艺术技巧的人也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什么形象、概括、虚构、想象,都只好‘停工待料’。”
“打牙祭”的来源
“打牙祭”指的就是吃肉,反映的是四川人的祭祀习俗。此词在四川等地区使用十分广泛,究其来源,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旧时厨师供的祖师爷是易牙,每逢初一、十五,要用肉向易牙祈祷,称为“祷牙祭”,后来讹传为“打牙祭”;
二说旧时祭神、祭祖的第二天,衙门供职人员可以分吃祭肉,故称祭肉为“牙(衙)祭肉”;
三说“牙祭”本是古时军营中的一种制度。古时主将、主帅所居住的营帐前进,往往竖有以象牙作为装饰的大旗,称为“牙旗”。每逢农历的初二、十六,便要杀牲畜来祭牙旗,称为“牙祭”。而祭牙旗的牲畜肉(又称为牙祭肉),不可白白扔掉,往往是将士们分而食之,称为“吃牙祭肉”。
中国的“伯、仲、叔、季”是怎么回事?
在先秦时期,姓不但是女子能否与男方婚配的重要标志,而且还具有区别女子结婚与否的重要作用。因为那时的女子虽有名字,但限于周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的规定,女子的姓于是担负社会通用的名的作用。未婚姑娘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这种排行。如古书所记孟姜、仲子、叔姬、季某,意即姜家的大女儿,子家的二女儿,姬家的三姑娘,某家的幺姑(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并不姓孟,而是姜家的大女儿)。女子嫁出去以后,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娘家的并列称某某氏,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给卫国大夫孔圉做妻子后,就叫孔姬;若是李姓女子嫁给张姓男子,婚后只能称为“张李氏”或“李氏”,这种称叫方式在当今某些农村还能见到。
根据《国语辞典》记载:“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同时,伯、仲、叔、季,也是指兄弟长幼的次序。辞典的解释为:“兄弟排行的次序,长兄为伯,次为仲,又次为叔,最幼为季。若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
刘邦为什么又被叫做刘季
刘邦在未称帝之前有人叫他为“刘季”,这与我们在上文所提到的一些伯、仲、叔、季常识有很大关系。古代人十分讲求辈分,但是穷人家孩子的名字,家里人往往不太重视,于是往往用一些辈分作为孩子的名。古时候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妇人分别尊称为公与媪,兄弟排行的次序以孟、仲、季相列。刘邦因为出身寒微,世代务农,所以和其他穷人家的孩子一样连个正儿八经、像模像样的名字都没有。于是人们就把刘邦的父亲就叫刘太公,母亲叫刘媪。家中刘邦兄弟三人,大哥早死,二哥叫刘仲,他是老三,理所当然地就叫了刘季。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对吗?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眼皮跳的经历。跳动多出现在上眼皮,有时也会在下眼皮,不为人的思维和意识所控制。眼皮跳分为生理性和心理性,前者一般很快就会过去,有时候也会持续几天;而后者比较严重,呈进行性发展。
民间常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因而右眼皮跳动会让很多人担心。有些算命先生利用人们的这种恐惧心理,逐渐编造出一系列的迷信谎言。其实也并非所有时间右眼跳就意味着破财等不好的征兆。如他们认为:子时,即23点~01点前,左眼跳意味着意外之喜降临,会有不错的好运;而右眼跳就是有人请你吃饭,可以省下一笔钱,但是这个人的目的不明,你要多多斟酌。丑时,即01点~03点前,左眼跳就是家中最近很麻烦,大小事困扰着,不知该怎么办,短期内一筹莫展;而右眼跳就意味着有人思念你,有可能是家中长辈。等等,不一而足。
但医生并不这么认为,眼皮跳实际上就是神经兴奋度增高的表现。面肌痉挛引起的眼皮跳,绝大多数是单侧的,双侧的很少。如果是较短时间的眼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惊慌;但是如果连着好几天两眼都跳,那就该去看看医生了。
比“6”和“8”还吉利的数字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也到处充满神秘的“7”:光分“七色”、音分“七阶”、人有“七窍”、诗谓“七绝”、佛解“七苦”、医称“七伤”;人的孕期为40周;牛羊等生灵孕期亦为“7”之倍数:21天出鸡,28天出鸭,蚕蜕也是7日一次。
俞伯牙发脾气摔烂的古琴也是七弦,据《五知斋琴谱》考,这七弦是金、木、水、火、土对应宫、商、角、徵、羽五音,加文武声“少宫”、“少商”构成的。估计如果少几根——像吉他似的六弦,或像贝司似的四弦,就很难奏出《高山流水》般的清绝悠远。
佛经记载,人去世要七七四十九天才魂魄散去,除了极善之人直升极乐、极恶之人直堕地狱外,普通的凡人,在死亡与转生投胎之间,都有段过渡时期,叫做“中阴”或“中有”。
大门前为何有狮子把门?
东汉年间,狮子被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皇帝。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被佛教推崇的狮子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灵兽,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狮子随之开始出现在重要建筑物的正门两侧。
按照传统习俗,成对的狮子是左雄右雌,还可以从狮子所踩之物来辨别,蹄下为球,象征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必为雄狮;脚下踩着幼狮,象征子孙绵延,是雌狮。
在一些富丽堂皇建筑的大门两侧,不时可以见到有大象巍然挺立。这似乎与传统习俗并不吻合。
在传统文化中,一般认为,大象善于吸水,水为财,因此,凡家居大窗见海或水池者,均可称之为“明堂聚水”,这时可以摆放一只大象,以求吸纳外界的财源。同时,传统文化认为,大象禀性驯良,放在家中吉祥如意,放置时应该放在室内,以求得全家的平安。
谁的画像可以作为门神来用?
门神系道教因袭民俗所奉的司门之神。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可见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但是立何人为门神呢?这是因朝代而异的:汉以前是桃符;汉有三位,一位是成庆,另两位是神荼及郁垒;唐有三位,两位是秦叔宝和尉迟恭,另一位是钟馗;宋以后至明清,百花齐放:如祈福财神中的福、禄、寿、禧星,温峤、岳飞等人。另外,这些门神是因地区而异的,如温峤在苏州地区比较盛行,而又有一些地区(主要是黄河以北和四川地区)主要以赵云、赵公明、孙膑、庞涓为门神。
秦叔宝、尉迟敬德何以为门神
传说,有一阶段唐太宗李世民情绪很不好,晚上睡觉常常听到卧房外边抛砖掷瓦,鬼魅呼叫,弄得后宫夜夜不宁。他很害怕,将此事告诉群臣。大将秦叔宝说:“臣戎马一生,杀敌如切瓜,收尸犹聚蚁,何惧鬼魅?臣愿同敬德披坚执锐,把守宫门。”李世民同意。当夜果然无事。自此以后,唐太宗便让二将夜夜守卫。后来李世民怕二人辛苦,便命画工绘二人如往常守卫的全身像悬挂在门口,邪祟从此便绝迹了。上有所好,下必效仿,于是门神就传到了民间,至今民间所贴门神还有秦琼、敬德的形象。
对联是从何时开始兴起的呢?
对联,也叫对子、喜子、联句等,可以写在纸上、布上、竹子上、木板上也可以刻在木头上、石头上。总之,只要是成双的,对仗工整的,都可以作为对联。
对联是由五代时期后蜀国君孟昶开创的。在新春时,他将自创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贴在门口。于是,中国的第一副对联诞生了。
在此之前,春节时,人们“总把新桃换旧符”,只是把表示吉庆的桃木挂在门侧。当然,也有在门板上贴门神的。
对联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居功至伟者当属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相传在他登基后的第一个春节,曾要求全国上下都贴对联以示喜庆。年前微服私访时,还在民间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锥锥锥锥出穷鬼去、拉拉拉拉进财神来”等佳联。
此后,对联便大面积地开花结果,成为中华的瑰宝了。
王羲之的春联
传说,王羲之贴春联,因书法漂亮、内容优雅而多次被人揭走。于是他三十晚上被迫贴出“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年初一早上各添三字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而终得贴成。但这一传说真实性不高,对联最早在五代时兴起,此时距王羲之时代已有几百年了。
古代中人们对颜色的选择,你知道吗?
古代关于颜色的选择,除统治者为了分出等级作硬性规定。如普通老百姓住房外墙不准涂色,屋内不准用彩绘,衣服不准穿黄色等之外,民间不成文地形成一种选择颜色的传统,例如喜庆尚红,丧事尚白等。有些在古书上还可以找到根据。例如《周易?坤卦》六五爻辞记载:“黄裳元吉。”黄色是五色中的中间色,裳是下裳,讲明为人居上位而谦下,是吉祥的。《论语?乡党》记载:“君子不以约绷饰,红紫不以为亵服。”意谓君子不用天青色或红青色的布做镶边,不用红色和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里穿的衣服。再如《诗经?郑风?绍衣》有:“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意为黑色的朝服适宜呀,破了改做你穿呀!这些穿衣配色规定,慢慢成了人们自觉遵守的风俗。
“穿小鞋”的含义你了解吗?
穿小鞋是指背地里打击报复或是利用权势让人难堪,此种说法源于北宋的一则传说。
相传北宋时,有一个名叫巧玉的姑娘,她的后娘要将她许配给一个又丑又哑的有钱人,巧玉坚决不从。后娘也没有办法,便暗暗想法子整治她。恰逢有一位媒婆,把巧玉说给一位秀才。巧玉很中意,后母却在背地里剪了一双很小的鞋样子,让媒婆带给男方。巧玉出嫁那天,这双鞋怎么也穿不上,害得她上不了轿。她又羞、又恼、又急,一气之下便上吊自尽了。人们非常惋惜。巧玉的后母为了能够使她“回心转意”,竟然在女儿大婚的当日给她难堪,本身就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
在现代的日常行为中,我们经常用的是第二层的含义,就是利用权势让人难堪,比如说:“某某领导让某某穿了小鞋”,等等。
“小鞋”的来历
这里的“小鞋”,是一千多年前南唐后主李煜发明的“专利”。他别出心裁地命令宫女用很长的白布缠足,把脚缠成又小又尖的弯弯“月牙儿”,站在画有荷花的金莲台上跳舞,让自己观赏享乐,所以这种脚又叫“三寸金莲”。后来全国便兴起了妇女缠足的风气。缠足后,脚小了,当然只能穿小鞋了。
从那时起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汉族妇女一直保持着这种缠足陋习。
你知道压岁钱的用意吗?
压岁钱是除夕日,吃完年夜饭后,由长辈向晚辈分赠的钱币。所赠之钱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挂在小儿前,谓能压邪驱鬼。最早流行于汉魏六朝时期。当时流传一种叫“祟”的妖怪,每年除夕出来捉小孩儿。于是人们在小孩脖子上挂八文钱,以驱“祟”,俗称“压祟”。因“祟”与“岁”谐音,故将“压祟”称“压岁”。如所挂铜钱,则称“带岁钱”,在守岁夜给小儿,也称“守岁钱”。各地俗尚不同,称谓却历代相沿不废。清代“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放到小儿床脚;另一种由尊长赐给小儿的,亦称压岁钱,现今,民间仍广为流行。每逢除夕,给小儿以纸币或镍币,多用红纸包钱,放小儿衣袋里,已无镇邪之意。
“福”倒着贴的习俗源于哪里?
这里面有两种说法,分别在明、清两代。
一种说法认为倒贴“福”字源于一个民间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其中有一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察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大怒,命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了人。”所以以后人们在贴“福”字时都是倒着贴。
另一则传说认为“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某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照例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恼火,多亏大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福晋听罢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一高兴,便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的家人。事后,倒贴“福”字之俗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并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
寿星的大脑门与权杖的作用
关于寿星大脑门的来历,有多种猜测,有人认为大脑门来自返老还童现象,老人和小孩有诸多体貌特征上的相似。比如初生婴儿头发稀少,老年人也是一样。而头发少自然额头就显得很大。寿星的大脑门,也与古代养生术所营造的长寿意象紧密相关。比如丹顶鹤头部就高高隆起。或许就是因为这种种长寿意象融合叠加,最终造就了寿星的大脑门。
寿星的手杖也是有变化的。原来象征特权的、雕有斑鸠的王杖,换成一柄桃木的手杖。据说桃木能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你知道本命年的禁忌吗?
本命年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南北民俗中,都有在本命年挂红辟邪躲灾的传统。因此人们每逢本命年对红色就特别钟爱。红色辟邪,红色吉祥,这种观念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红色是太阳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火的颜色。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尚红思想却没有变,新年贴红对联,汉族的旧式婚礼中新婚的红嫁衣、红盖头、红蜡烛、新科的红榜等,不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要用红色来增添喜庆。汉民族把红色视为喜庆、成功、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尤其认为红色有驱邪护身的作用。因此在大年三十,人们便早早地穿上红色内衣,或系上红色腰带,有的随身佩戴的饰物也用红丝绳系挂,来迎接自己的本命年。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这些为本命年辟邪的红色什物就是常说的“本命红”。
中国人为何还要起小名?
所谓“小名”,就是指在儿时所起用的名字。据史书记载,我国秦汉时期就有了“小名”。那么国人为何喜欢为孩子取“小名”,而且至今不废?民俗学是这样基于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解释的:
其一,借用身边周围的金石、花鸟、鱼虫,甚至是禽兽之名,随口叫成,容易朗朗上口,好记好叫。如顾恺之小名“虎头”,陶渊明小名“溪狗”,王安石小名“獾郎”,郭沫若小名“文豹”等。
其二,缘排行而命名或出于迷信特意取用的,像阿三阿四、阿猫阿狗、铁蛋柱子之类,既有亲昵怜爱,又有卑贱、易“养活”的意思。
其三,讨个吉利口彩,如家宝、来福、喜儿等,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起名者的美好愿望。
“小名”一般只在家庭和亲朋好友之间使用。自秦汉之后,我国士族阶层便开始“讳小名”,认为不雅,有贻笑大方的嫌疑。故另立了“正名”,以供社交场合使用。
名人的小名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小名”,当属孔子的小名“丘”。而最有趣的“小名”,则莫过于晋成公的小名“黑臀”了。晋成公的屁股之所以很“黑”,传说是由于“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的缘故。
',2)">
你在本篇停留 · 谢谢你来访
更多精彩等待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