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特色菜有哪些:父母必知的100个教子智慧(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2:47:01
智慧31-40

智慧31 孩子的嫉妒行为
一个人养了一只山羊和一只驴子,那山羊见驴子的食物比它丰富,很是嫉妒,便说:“他们待你多糟啊!一会儿磨坊里磨麦,一会儿又叫你载重运货。”然后便劝它假装发狂,跌到沟里去,那么就可以获得休息了。驴子相信山羊的胡话,故意跌进沟里去,受了重伤。它的主人请了一个兽医来医治。医生吩咐他用山羊的肺,敷在驴子的伤处。他们立刻杀了山羊,用山羊的肺医好了驴子。
教子智慧
嫉妒的范围也是很广的,包括嫉妒人、嫉妒事、嫉妒物。手段也多种多样,有的挖空心思采用流言蜚语进行恶意中伤,有的付诸手段卑劣的行动。事实上,嫉妒心本身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会使人在处理问题时完全以自己为中心、情绪化反应强烈、自控力差、缺乏理性,很难对事情的利弊做出恰当的判断。
嫉妒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绪表现。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即使是孩子也不例外,我们常看到两三岁的孩子看到妈妈抱起别人家的孩子,他就会很快地跑过去,叩叩他的头,或抓他的脚,想把那个孩子支开,并且会立即要求妈妈抱自己。虽说嫉妒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绪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采取听之任之、放任不管的态度。因为经常的嫉妒反应情绪,会演变为人格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孩子嫉妒过强,也容易受外界的刺激,而产生诸多不良情绪,不仅影响进步,而且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嫉妒对个人、集体和社会均起着耗损作用,是一种对团结、友爱非常不利的情感。这种缺点如果保留到长大以后,那么孩子就很难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很难在生活中心情舒畅。所以对于家长而言,要注意纠正孩子的嫉妒心理。
儿童产生嫉妒心理的原因是多样的,有的是在竞争中受挫会导致他对成功者的嫉妒;因老师对他人的衾扬而产生嫉妒;因自己容貌欠美,身材欠佳而对生理条件优越的同学产生嫉妒;或者因自己家境贫寒而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同学产生的嫉妒等。家长要了解孩子嫉妒心产生的原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教子格言
一个青年人在离开父亲的住宅和导师的保护以前,他应该具有一种不屈的决心,应该熟悉人情,使他的德行不至于发生动摇,否则在他没有十分明白交友的危险、不能镇定地抗拒一切诱惑以前,他是很容易陷入危险的歧途,走上致命的绝径的。
——洛克
智慧32 子反复暗示你的信任
有一头小牛,胆小怕事,在动物世界中没有它不害怕的,从狮子老虎,到小狗小猫。于是,他成了受气包,谁都敢欺负它。
一天,小牛独自在野外啃着青草,突然间,一只老虎向它扑过来。小牛虽然吓得浑身发抖,出于本能,它还是将自己小小的角转向了这个庞然大物。也许老虎太饿了,它在不小心撞上牛角后,竞然倒地不起。小牛惊呆了,它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局。
消息一下子在动物世界传开了。大家都来到小牛身边,用敬佩的眼神看着它:“能打败大老虎,真是个英雄。”小牛环顾周围的动物们,又壮起胆子看着躺倒在地的老虎,这才相信自己真的不简单。
教子智慧
从那以后,小牛对自己有了自信。
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这样,每一个孩子,在其幼小的心灵中,都渴求大人的信任,做父母的一句信任的话,一个信任的手势,一个信任的目光,都能给孩子无穷的力量。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充满自信,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为了建立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和赞美不应限于一时一地,而应该常常重复,不断地做,这点很重要。因为,有益的暗示必须反复实施才能提高效果。
“只要肯用功,一定学得好。”这种听起来很空洞的鼓励,对于没有什么自信的孩子,也许一开始会有反感。但是,只要你常常重复对孩子说,并且自己抱以确信和诚恳的态度,那么孩子渐渐地就会相信父母的话,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真的开始努力读书了。
教子格言
对于孩子们来说,父母的注意和赞赏是最令他们高兴的。
——卡耐基
智慧33 创造性活动
有一个理发师收了两个徒弟,出师后,两个徒弟都筹了本钱到大都市去求发展。两个人各自开了一家店,也都在闹市区。大徒弟专门为普通男女做一些大众化的发式,很快就赚了一些钱。而小徒弟却专门为一些爱时髦、有品位、懂时尚的顾客设计一些独特的发型或形象设计。一开始,并没有人知道他,因此他的一些前卫、时尚的设计理念也没有被市场接受,经营很惨淡。大徒弟就得意洋洋地对小徒弟说:“你应该知道,这世界上,普通男女比时尚男女多一百倍。”
但是过了几年,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小徒弟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终于成为一个形象设计大师,世界上许多知名人士、明星都来找他设计。他的钱已经多到数不过来了。
教子智慧
社会需要富有创造力的人。正常人都有一定的创造力,只是程度不同。儿童同样具有和自己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萌芽。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孩子,他们的说和做,无不具有“创造”的因素。家长要培植孩子的创造萌芽,鼓励孩子的创造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利于创造性发展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不希望因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与众不同而受到嘲笑或干扰,从而能自由自在地继续自己的创造活动。
儿童在玩玩具的过程中,观察到许多对他们来说非常奇妙的现象,继而产生了许多疑问,他们希望能尽快找出答案,为此,他们不知深浅地拆开了玩具,甚至家中的贵重物品也被拆掉。而孩子的这种“破坏行为”正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开始,也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许多东西,如钟表、收音机、电话等都成为了他们的玩具。
儿童的这种“破坏行为”有时会延续到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如果父母为了爱护玩具,不许孩子任意摆弄玩具,这个玩具对孩子来说就失去了许多重要的意义,压抑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潜能,孩子因此所失去的价值也远远超出了玩具的价值。不明了这一道理的家长常常本末倒置,只“望子成龙”,却不知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育子成龙”,将孩子刚刚萌生的智慧幼苗给无情地掐掉了。这实在令人惋惜。
动手制作,使孩子的一双小手变得灵巧了,他养成了善于观察、勤于实验的好习惯,还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大大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切有力证明,激发了儿童的创造才能,为他们提供发挥特长的平台,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子格言
我们应该鼓励儿童的主动精神,帮助儿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领导他们,引导他们的兴趣。
——克鲁普斯卡娅
智慧34 要讲究艺术
大名鼎鼎的伊索应邀到森林去讲故事。他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从前,有一只兔子……”
所有的兔子都紧张地竖起耳朵。
“他聪明漂亮,行动敏捷……”
所有的兔子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但他有一个缺点……”
所有的兔子立即生气地嚷嚷起来:“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为什么有缺点的偏偏是兔子?”
伊索愣了一下,随即说:“那好吧,再换一个。从前,有一只山羊……”
所有的山羊都紧张地抬起来。
“他温顺善良,老成持重……”
所有的山羊都点头微笑,洋洋自得。
“但他有一个缺点……”
“什么?”所有的山羊都不高兴地叫道,“这是污蔑!我们山羊从来没有缺点!”
伊索摇头苦笑:“再换一个吧。从前,有一只狼……”
所有的狼立即围上来,眼睛里射出捉摸不定的光,直瞪瞪眼着伊索的嘴。
“唉——”伊索长叹一声,说,“再见吧,先生们,你们都不具备听故事的耳朵!”
教子智慧
所有的人都喜欢鼓励不喜欢批评。但是,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只有奖励没有批评。否认批评在教育儿童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是脱离现实的。那么,怎样进行批评呢?批评是要讲究艺术的。
批评,务必要在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的前提下,视孩子当时的意愿、情感情况,十分谨慎地进行,也就是要摸着孩子的脉搏行事。
为此家长应当做到:
(1)“避一避”。批评孩子不能伤其自尊心,切忌当众训斥孩子。
(2)“缓一缓”。家长在气头上批评孩子难免会有一场“暴风骤雨”,这对幼苗是一种摧残。此时最好先让自己心平气和,再选择适当的方式教育孩子。
(3)“选一选”。选择合适的时候、地点批评孩子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融洽的气氛中,孩子处于轻松的心境,会乐于接受批评。
(4)“绕一绕”。借助寓言、故事、童话等加以引申发挥,旁敲侧击,含蓄委婉地教育孩子,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5)“冷一冷”。有时故意冷淡孩子,可以使之感受到无声的惩罚,从而有利于他反省自己的过失。
(6)“激一激”。根据孩子好胜心强的特点,用“激将法”刺激孩子,使之改正缺点。
对孩子是表扬、肯定为主,还是批评、否定为主,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铸就孩子的性格。因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教子格言
要说服孩子接受某种新的思想,最可靠的办法是设法使他相信。
——哈特
智慧35 入地理解孩子
国王惟一的儿子得了一种怪病,他把自己臆想成一只大公鸡,一天到晚蹲着跳来跳去,嘴里咕咕地叫着。仆人送饭来,他也不用筷子,只用嘴啄,一边啄,一边说:“咕咕咕,好吃!好吃!”
国王告示全国,无论男女老少,地位如何,只要能将王子莫名其妙的病治好,他愿意分出一半江山。
几天后,一位年轻人来应征了。国王看他一副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样子,便也不敢抱太大希望,但好歹死马当作活马医,让他试一试好了。
年轻人去见王子。他一见王子,便也蹲下来,大叫道:“咕咕咕,我是一只大公鸡。”王子很开心,见到了同伴,也兴奋地说:“咕咕咕,我也是一只大公鸡。”
于是王子和年轻人又笑又闹地滚在了一起。王子用嘴啄米,年轻人也跟啄;王子在沙土里打滚,年轻人也跟着滚;王子蹲在一条木板上睡觉,年轻人也跟着一起睡。
就这样大约过了一个多月。就在国王对年轻人的一派胡闹忍无可忍时,奇迹出现了。
这一天,年轻人先是咕咕地和王子说了半天话之后,随手拿起杯子喝水,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低头去吸。王子很好奇,也试着拿起杯子喝水,发现这样的确比较方便。
王子高兴了,于是处处开始模仿年轻人的动作。就这样,年轻人很巧妙地一步一步把王子重新引回了人的世界。
教子智慧
年轻人所用的就是深入理解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不乏成功的事例。
与自己的子女相处,最可怕的莫过于双方“相对无言,默默无语”或是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这常常是因为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闸门,在父母长年累月的抱怨与指责中关闭了。此时欲捅开心墙,与孩子建立新的心灵通
道,父母必须用自己的诚意与智慧,在与孩子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再搭建起感情的桥梁。
还有一个故事:几个僧人围坐着聊天,其中一个人说:“智贤,你很聪明,说说世上什么最有价值?”“忠告”,智贤不假思索地答道。另一个人想了想又问;“世上什么最没价值?”智贤又答:“忠告。”
大家于是笑他,智贤忙解释说:“忠告被人接纳时,它是吐出的无价之宝,而不被接纳时,它就一钱不值。”
这个故事引人深思。
教子格言
懂得如何启发是教人的一大艺术。
——阿米尔
智慧36 孩子与人为善的品质
一个老妇人在旧货堆中找到一个空瓶,这瓶子在不久以前曾装过最好的酒,所以瓶中仍旧留着酒的香味。老妇人好几次把瓶子拿近鼻子闻,并将瓶子前后摇晃着说:“好香啊!这酒的味道多么好啊!虽然酒已离开这只瓶子,但是还留着这样甘美的香味呢!”
教子智慧
对他人有所贡献、勇敢的行为、亲切和善的言行等等,都会在人们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人们一看到他的后代,或他曾经住过的房子,便会怀念起他的一切。
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美丽、最暖人的一缕,没有善良.没有人与人之间发自肺腑的关爱,就不可能有人类的进步。善良的情感及其修养是人道精神的核心,必须在童年时细心培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应当在童年就上完情感的学校——进行善良情感教育的学校。”
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与人交流的机会,在交往的过程中,孩子能亲身体验到别人的感受和想法,这有利于同情心的培养。如许多大城市组织的“手拉手“活动,是在城市和贫困地区的儿童间建立起来的互助合作,让城市孩子真切体会到农村孩子没有书包、没有书本、没有橡皮的感觉,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参与这样的活动。
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壮硕的树,必须以善良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蓬勃的枝丫,这样才能结出美丽的、丰满的果实。年轻的父母,让我们用爱心培养浇灌孩子这棵幼苗,让孩子善良的根须深深地扎下来。
教子格言
由于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引起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这是理所当然的。但绝不因此忽视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对人的道德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
智慧37 爱,娇是害
有一位富翁,年近五十,方得一子,他自然是极为高兴。他随儿子喜则喜,儿子悲则悲,一切都顺着孩子。孩子到四五岁时,由于父母溺爱,强横霸道无所不至.一不高兴就骂人打人。到了十七八岁,长大了,胆子也大了,常常偷他父亲的钱到外边去赌博,一掷千金.毫不在意。父亲知道了,当众大骂他一顿。但儿子不但不听,反而骂他父亲:“你死都不会死,还要来骂我。你当心点,我迟早总要杀死你。”其父听到儿子这么说.虽有点担心,但总是不大相信。不过,也不能不防备。这天夜里,父亲把一只小木桶放在床上,盖上被子,像是有人睡觉,他躲在暗处观察动静。果然,半夜里儿子摸进屋来,举起大斧朝床上猛劈下去。儿子以为砍死了父亲,马上逃跑了。
十几年以后,这位老人已有8 0多岁,暮年孤独.苦不堪言,睹物伤怀悲感交集,虽恨.他儿子恶行,但也仍旧希望他回来。一天,老人正在桑园散步,忽然有一年逾三十的农夫走过来,对他说:“请你把这株老桑枝弄弯了。”老人笑道:“老弟,老桑枝哪里还能弄得弯呢?”农夫说:“不错,不错,桑枝要小弯,儿子要小教。”老人听到这句话,不觉顿触旧恨,泪珠点点,泣不能抑。原来这位农夫就是他离散十几年的儿子。见到儿子,老人也终于醒悟过来,恨恨地说:“我的儿呀,你以前要杀我,是我从小不教你的缘故呀!”
教子智慧
惯子如杀子,历史上许多失败的家教无不说明这一点,惯子的结果有时竟是逼着父母亲手宰割自己的逆子。那些死在亲生父母手里的逆子,无一不是从小受尽溺爱,不听管教,继而无理取闹,恶习膨胀,以至发展到丧心病狂、灭绝人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小养就的恶习是很难改正的,加之在错误观念的驱使下,孩子很可能就会走上邪路,待孩子长大成人后,父母想管也管不了。根源在于自提倡优生优育以来,年轻的父母对自己的独生子女从胎教抓起,一直到婴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抓得不可谓不紧,但大多侧重于文化知识教育。尤其是对孩子的儿童时期,父母往往只注意孩子吃好、穿好、玩好、长好,对孩子的小毛病,如说谎话、不听话等。则认为孩子小,不懂事,甚至还把这当作孩子聪明活泼的表现。殊不知,日积月累,根深蒂固,小毛病养成大恶习,以至最终走上歧途。为人父母者,千万要吸取前人的教训啊!
教子格言
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的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马卡连柯
智慧38 子从小学会吃苦
夏天,一只年幼的小猴子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发现了一个鸟窝。小猴像过年那样高兴,伸手就去抓。那些会飞的小鸟受到惊吓都逃了,只有一个最小的鸟没有飞。
小猴子乐得欢蹦乱跳。它捉住小鸟,把它带回家去。
可怜的小鸟是那么柔弱、娇嫩、瘫软和不壮实。小猴不断地亲吻和抚摸,又将它紧紧地抱在脸前。
老猴子望着小猴子,什么也没有讲。小猴子忘乎所以地喊道:“多么可爱的小鸟!我是多么爱你!”
它不停地亲吻,紧紧地拥抱。最后,可怜的小鸟死在它的怀里了。
教子智慧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某些家长出于“独苗难裁”的心理,不由自主地对孩子过度娇宠,使孩子个性发展偏离了正常轨道,表现出“溺爱综合症”的种种征兆。孩子养成不守家规、淘气、固执和不接受教育的坏毛病。
“溺爱综合症”对子女成长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得不到及时纠正,孩子长大后则会形成各种不良性格,影响孩子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甚至成为劣根件。这是父母们应充分注意的。
我们坚决反对溺爱孩子,严格要求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疼爱。对于独生子女,更要给他们找苦吃,找“罪”受,不能让其习惯于坐享其成。千百年来,被娇惯的富家子弟做不成大事的例子数不胜数;反之,那些自幼受到严格教育的孩子大都能成大业。这些经验教训我们应认直吸取。
教子格言
如果成年人百依百顺地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孩子就会长成一个随心所欲的人,一个充满刁钻古怪念头的角色,一个骑在亲人头上的小霸王。
——苏霍姆林斯基
智慧39 为孩子遮丑护短
猫到林中捕鸟,碰到一只猫头鹰。猫头鹰问它:“亲爱的大哥,你到哪儿去呀?”
“我去林子里捕鸟吃。”猫答道。
“啊,猫大哥,千万别伤害我的小孩子。”
“你的孩子长的什么样,这个你可得让我知道。”
“我的孩子呀,长得最漂亮。”“知道啦。”猫认真地回答。猫头鹰放心地飞走了。
猫在矮树丛中找来找去,鸟巢里净是些美丽的小鸟,猫都怕是猫头鹰的孩子而没有下口,最后,发现一群长得非常难看的小鸟,于是,猫放心地饱餐了一顿。
猫回家的路上,又碰到猫头鹰。猫说:“你放心吧,我吃的是最丑的鸟。”
猫头鹰回来一看,它的“漂亮”孩子一个都不见了,窝里还有几根猫的胡须。
教子智慧
对孩子缺点视而不见,这样的父母最终只能害了孩子,家长需要谨防爱的误区。
遮丑护短是溺爱的另一种形式。有些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优点、长处、进步总是赞不绝口,到处向别人夸耀,生怕人家不知道;相反,明明是自己孩子的缺点、过失或错误,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听之任之,有时 I司学、老师指出来,还替孩子遮遮掩掩。
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爱孩子不能连孩子的缺点也一起爱,这个道理当家长的都很明白。但是,一旦老师或者别人指出孩子的毛病时,他们往往不高兴,把脸一沉,觉得丢了面子,有的甚至打孩子,以此向“告状者”示威。有的家长即使自己觉察到了孩子的缺点和毛病时,也舍不得严加管教更容不得别人说长道短。这实际上是充当了孩子毛病的保护伞,是对成长中的孩子一种甜蜜的“宠杀”。
孩子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对待孩子当然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当孩子有进步时,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但是,当孩子确有缺点时也应正视,给予批评,晓之以理,促使其纠正。对孩子的错误、缺点、过失不予正视,漠然处之,就等于默许。不接受批评教育,孩子认识不到其危害,缺点不能克服,就不能进步,其优点、长处也保持不住。如果家长有意掩饰,孩子更会有恃无恐,实际上就是助长其缺点、错误和过失,弄不好会酿成大错。
教子格言
教育就是要约束和引导青年人走向正确的道路。
——柏拉图
智慧40 对孩子说丧气话
井底里有一只刚出生不久的青蛙,对生活充满了好奇。
小青蛙问:“妈妈,我们头顶上蓝蓝的、白白的。是什么东西?”
妈妈回答说:“是天空,是白云,孩子。”
小青蛙说:“天空白云大吗?高吗?”
妈妈说:“前辈们都说天有井口那么大,天比井口要高很多。”
小青蛙说:“妈妈,我想出去看看,到底它们有多大多高。”
妈妈说:“孩子你千万不能有这念头。”
孩子说:“为什么?”
妈妈说:“前辈们都说跳不出去的。就凭我们这点本事,世世代代都只能在井里呆着。”
小青蛙有些不甘心地说:“可是前辈们没有试过吗?”
妈妈说:“别说傻话了。前辈们那么有经验,而且.一代又一代,怎么可能会有错?”
小青蛙低着头说:“知道了。”
自此以后,小青蛙不再有跳出井口的想法。
教子智慧
青蛙妈妈泄劲的话,让孩子不再有跳出去的念头。有些父母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反正我们家的孩子……”言语之中大有孩子本来就不堪造就的味道。说这种话的父母也许是出于无心,但孩子听到耳中,却很可能使他丧失了进步的信心。比如,当孩子考试的成绩不好时,父母往往不责怪自己平时疏于指导,而一味怪罪孩子。“果然不出所料”,“看来你真不是读书的料”。这种责备用语等于告诉孩子,“反正你再努力也没用”。对于孩子来说,听到这种丧气话的反应是:“反正我考不好是理所当然的”,从此就更不会去努力学习了。
孩子对于大人褒贬的语言,反应相当敏感,因此,对孩子说损伤士气的话是最大的禁忌。这种负面用语,往往会把家长过去所灌输的正面意识削减得点滴不剩,使孩子丧失信心,不再努力。因此,类似“反正好不了”、“果然不出所料”等等可能削弱孩子信心、降低士气的话语,请为人父母者千万不要再说了。
教子格言
家庭衰老就等于说那家的人意气消沉,思想腐朽。
——哈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