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浅析英汉思维差异之成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0:39:40

浅析英汉思维差异之成因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海方 时间:2010-09-05   【摘要】在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氛围的交流中,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含义往往不一,造成这种交际障碍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英汉思维之间存在差异。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主要从文化因素、思维方式、地缘结构和风俗习惯诸方面探究其成因,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极大地去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误区。
  【关键词】英汉思维 差异 跨文化交际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一方面,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但由于受传统文化、地理位置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英汉思维模式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严重影响到了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本文旨在探究英汉思维差异之成因,从而便于人们制定相应的对策,更好的服务于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因素的差异
  
  美国著名文化心家尼斯比特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而以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
  1.不同的文化渊源
  汉语民族侧重整体综合。在对待人与的关系上,汉民族倾向于把世界看作一个综合的整体,崇尚“天人调和”、“天人合一”,务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一致。他们虽看到物我、人我之间的矛盾,但总是力求相互协调,化解矛盾。这种在统一中存对立或一元统一的宇宙观可以说是所有中国古代思想流派(儒、道、佛等)都认可的根本思想。这种思想同样可以在医学中得到体现。中医主张综合辩证施治,从全局出发,将人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诊治从综合考虑,辨证施治。查究病因时采取望、闻、问、切,而不单单是借助仪器;诊断病因时也不只是针对现行症状开方抓药,往往会从病情的一个整体发展去综合施治,重病因超出病情本身。
  民族侧重个体分析。他们往往以分解的观点看世界,倾向于将事物进行分解剖析以求充分了解。他们强调物我、人我之间的界限划分,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本体与现象、物质与精神对立,强调差异分析,尽力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搞得清楚透彻,泾渭分明。这种从对立中求统一或二元对立的观点,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以矛盾律和排中律两个公理为基础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思想正是其文化根源。西医就是其中的一个现实反映。西方医学分科精细:内科、外科、牙科、耳鼻喉科、儿科、妇科等,门类齐全,无所不包。医治时也只是注重具体部位,将人体器官看成是相互独立的部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2.不同的文化心态
  汉语民族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他们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英语民族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在这个社会认知系统中,社会组织对认知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辩证和逻辑思维就是这种认知过程的特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特性一直保持下来,对生活在现在的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西方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西方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二、思维方式的不同
  
  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就是中国人辩证思维的集中体现。对中国人来说,经过数千年的积淀,辩证思维,尤其是“中庸之道”,已经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严谨的学术分科恰恰体现了西方人这一特点。   三、地缘结构的不同
  
  文化基于农业社会,这种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强调等级与和谐;而西方文明则不完全依赖于农业,由于地缘结构的原因,他们对狩猎和捕鱼的依赖较大,这些产业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更高,所以与这种地缘结构相适应,西方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与中国人人际式的取向不同。这两种思维系统的维持和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二者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思维系统引领社会实践,同时社会实践也强化着思维系统。
  习惯于农业环境的人与游牧生活或海洋文明所孕育出来的人有很大不同。就农业生产而言,虽四季更迭,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是固定不变的,因而人与自然通常处于协调、融合的状态之中。在农业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汉民族具有天人合一、内外融通的思维方式便是自然而然的。而游牧与海洋环境中的自然条件则十分酷烈。流动漂移的生活需要冒险与开拓,因而西方人培养出了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信念与习惯。
  
  四、风俗习惯的不同
  
  1.依赖与自立
  中国社会充满了依赖感,究其原因,可能要追溯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了。对个人而言,孩子依赖于父母,哪怕是他们成年甚至结婚以后,这种情况也不会改观;女人依赖于男人,男人可以为她们带来安全感、幸福感,甚至于某些家庭中男人是唯一的经济来源。对机构而言,太依赖于政府,尤其是国有企业,除了必需的国家宏观调控之外,企业的正常依赖于政府的保驾护航;公益机构的运行更依赖于政府,公立学校的招生扩建需要国家的资助,慈善机构的存活与发展需要国家干预。无所不在的依赖感也就给中国人的思维带来了依赖性,凡事不求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潜力,总期望着有来自外界的助力。两次革命给西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有经济文化方面的,也有思维方面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革新,同时也是一种自我肯定。在没有更新的外来技术的指引下,西方人依赖自己的自立自强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思维中的自立性。
  2.重礼仪与重事实
  自古以来,中国就以礼仪之邦自诩,礼仪充斥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君臣之间要行参拜礼,晚辈见长辈要行跪拜礼,男士见人要抱拳或鞠躬,妇女见人要作揖,同行之间要谦让,凡事都讲客套语。中国人讲究礼仪的这种思维在某些情况下是很必要的,可以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过分讲究礼仪,会使人有繁文缛节之感,而且过分客套,也会使人有表里不一之嫌。而西方人做事、讲话就比较直接,直来直去,毫不避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中庸之说。父母、亲人之间直呼其名,而且也不讲究礼仪,在保有真情的基础上率性而为。此外,赢得别人的尊敬也不是靠嘴说的,而是靠自己凭实力争取来的。
  研究英汉思维的差异对东西文化的交流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看待同样问题的时候存在着很多的不同。因此如何做到求同存异,对双方的有效沟通都显得极为重要。只有认识到这种思维差异,并且以此去指导行为,才能够使双方的交往更有效。中国的语言学习者要摆脱本族语言的负迁移作用,就要比较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从而帮助学习者摆脱本族语模式的影响。
  
  :
  [1]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2]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思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3]王新华,任军莉.试论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及其文化根源[J].江西社会,2002,(9).
  [4]周伟.汉英思维模式差异与大学教学策略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5]唐素琴.英汉语言的社会文化差异漫谈[J].当代,2005,(12).
  [6]张文.论思维差异与跨文化交际[J].大众文艺(理论),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