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花体字体下载:沈志华:斯大林、毛泽东与朝鲜战争再议——根据俄国档案文献的最新证据(史学集刊 2007年9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19:50:53
斯大林、毛泽东与朝鲜战争再议——根据俄国档案文献的最新证据沈志华
          摘 要:由于档案文献的缺失,历史的链条往往是断裂的,即使在朝鲜战争这一冷战国际史研究中最热门的领域,情况依然如此。本文依据近几年最新解密和披露的档案文献,把过去十几年有关朝鲜战争研究中断开的历史环节连接起来,使人们对于这段历史真实能够有一个比较连贯和完整的了解。这包括中苏两国领导人在战前对实现朝鲜统一的途径的认识,中国军队中第二批朝鲜族部队回国的情况,苏联代表在战争初期没有及时返回联合国安理会的真正考虑,斯大林与周恩来黑海会谈的结果,以及斯大林出尔反尔、拒绝出动空军配合志愿军赴朝作战的背后原因等等。                 关键词:朝鲜战争;中苏关系;毛泽东;斯大林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朝鲜战争的研究始终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冷战国际史研究中成果最踊跃、最成熟的课题之一。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朝鲜战争的历史真相逐步大白于天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有关这段历史的各国档案文献,特别是俄国的档案文献披露得比较完整和全面。                 在这场战争结束50年之际,笔者编辑、出版了三卷中文本《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3年) 。该文件集刊载了有关朝鲜战争的俄国档案700余件,就其数量而言,大大超过了当时散见于各国刊物的俄文、英文和韩文文本。正是在利用这些档案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写作并出版了《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一书(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3 年,修订版即将出版) 。历史研究者的责任就在于揭开历史真相,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地挖掘、梳理和解读原始档案文献,唯有如此,人们才能越来越接近真实的历史。近几年,又有大量新的有关朝鲜战争的俄国档案披露出来。通过对这些史料的分析和解读,笔者拟对过去研究中的某些重点问题,做一些补充和说明,再议苏联与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关系及作用。                 1949年中苏解决朝鲜问题的共同立场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毛泽东和斯大林1949年在解决朝鲜统一问题上的立场,各国学者已经基本取得共识,但仍有一些细节不清楚,以至无法把历史的链条完整地连接起来。                 1949年春天传出消息,美军即将从朝鲜南部撤出,李承晚政权正在积极准备发动对北方的进攻。为此,金日成一方面向斯大林寻求大量的武器装备援助(6月初苏联满足了朝鲜的请求) ,一方面向毛泽东要求提供兵力支持。5月初,朝鲜人民军总政治部主任金一到达北平,转达了金日成的要求。毛泽东同意让中共军队中的朝鲜族部队携带全副武装开赴朝鲜,以防备南方可能发动的进攻,但同时“劝朝鲜同志不要向南朝鲜发动进攻,而是等待更有利的形势”,因为北方采取的进攻会引起美国的干预,而中共的军队主力已经南下,“不可能迅速地有力地给予支持”。                 6月底美军撤出朝鲜半岛后,三八线附近的局势骤然紧张起来,南朝鲜的进攻似乎已迫在眉睫。此时,在得到武器(来自苏联)和兵力(来自中国)的有力保证后,金日成便考虑“先下手为强”。9月3日,金日成向苏联使馆提出了一项主动进攻计划,即抢先“对南方采取军事行动,夺占瓮津半岛及从瓮津半岛以东到开城附近的部分南朝鲜地区”,希望莫斯科批准采取这一行动。对此,苏联驻朝鲜大使和军事总顾问什特科夫表示支持。9月下旬,苏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朝鲜的请求,并给予答复,拒绝批准金日成的计划。莫斯科的复电说,对于南方发动的进攻就意味着双方之间爆发战争,对此,“北朝鲜无论在军事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都没有做好准备”。同时还“必须指出,如果军事行动由北方主动发起并变为持久战争,那么这可能给美国人提供以各种方式对朝鲜事务进行干涉的借口”。苏联方面建议朝鲜“集中最大力量”,“在南朝鲜开展游击运动,建立解放区和准备全民武装起义”,同时加强军事力量,以便在南方发动进攻时实施反击。这就是说,斯大林同毛泽东一样,赞同金日成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但反对直接使用军事进攻的手段。                 对于此后一个多月事情发展的进程,缺乏文献证据。在以往发现的俄国解密档案中,只有11月5日斯大林致毛泽东的一封电报,其中谈到:“鉴于您的10月21日关于朝鲜问题的电报内容,我们认为必须通报您,我们支持针对你们所说的问题的那种意见,同时我们将依照这种精神向朝鲜朋友提出我们的劝告。”[ 1 ] ( P276)但是,毛泽东来电究竟谈了什么意见,莫斯科将向朝鲜提出什么劝告,都没有说明。                 直到2005年俄国学者又公布了一些解密档案,才把这一历史链条连接起来。这个文件就是莫洛托夫于10月26日为斯大林起草的一封以副外长葛罗米柯名义给毛泽东的回电,全文如下:                 北京                 致科瓦廖夫                 请向毛泽东同志转达菲利波夫同志对其10月21日电报的答复内容:                 “致毛泽东同志。                 我们赞同您的意见,目前,朝鲜人民军(还)不应实施进攻行动。我们也曾经向朝鲜朋友指出,他们拟组织的朝鲜人民军对南方的进攻还不能付诸实施,因为,无论从军事方面,还是从政治方面,这种进攻行动都没有充分地准备好。                 在我们看来,目前朝鲜朋友在争取朝鲜统一的斗争中,应该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在开展游击运动,以及在朝鲜南部地区建立解放区和全面加强朝鲜人民军的工作上。                 菲利波夫”                 请电告执行情况                 葛罗米柯                 由此可以做出判断, 9月下旬遭到莫斯科的拒绝后,北朝鲜又试图说服中国同意并支持其通过武力手段解决民族统一的问题,但显然同样遭到了拒绝。很可能是在与平壤接触期间或其后, 10月21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表达了中国的意见,并征询莫斯科的意见,以便取得一致立场。也许是出于谨慎的考虑, 11月5日给毛泽东发电报时,斯大林没有采用莫洛托夫的草稿,而是使用了前引那件用语非常简单的电报稿。尽管如此,莫洛托夫的电报稿还是清楚地反映了当时中苏两国领导人对朝鲜统一问题的一致立场--不同意金日成立即采取军事手段解决南北朝鲜的统一问题。这就是说,至少在11月初,毛泽东和斯大林都没有为金日成打开绿灯。                 第二批朝鲜族部队回国的经过                 关于中国军队中朝鲜族部队回国的情况,过去已知的情况是: 1949年5月金日成派人到北平,要求中共允许让林彪部队中的朝鲜族官兵回国。毛泽东与金一会谈后指示在东北的高岗,准备安排驻扎在沈阳和长春的两个朝鲜师回国。这两个师,即李德山任师长的164师和方虎山任师长的166师,当时均属东北军区建制。美军撤出朝鲜半岛后, 7月上旬,金日成决定将这两个师调回朝鲜:沈阳师配置在新义州,长春师配置在罗南。回国时, 164师实员10 821人, 166师实员10 320人。会谈时毛泽东还答应,另外还有一支朝鲜族的部队正在南方作战,必要时也可以送他们回国。 关于这第二批朝鲜族部队回国的情况,以前也有一些史料,但不够连贯,以至研究者对历史过程的描述有较大出入。现在,把最新解密的俄国以及中国档案文献与以前发现的史料连接起来,情况就比较清楚了。                 1949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林彪、邓子恢、谭震联名致电中央军委:“据最新统计资料,在人民解放军各部队服役的朝鲜人有16 000左右。除了分散在人民解放军各部队的朝鲜人外,还有由他们的人组成的4个营、27个连、9个排。服现役的指挥员有:师级2人、团级5人、营级87人、连级598人、排级400人、班级1 900人。他们都在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中经受了锻炼和教育,在中国同志的帮助下取得了很大进步。其中许多人从我军吸取了作战、创建武装力量和开展政治工作的经验。                 我们认为,他们中的多数人都可以当干部。我军部队南下后,在这些人中曾一度出现波动,有人要求送他们回国。但绝大多数人还是服从命令,并坚定地向南方进发。现在战争即将结束,为了朝鲜人民的利益,我们想把这些经过训练的干部送回朝鲜(想留下的我们就留下) 。请中央讨论并答复能否送他们回国,以及朝鲜(劳动)党方面是否希望他们在此时回国。如果答复是肯定的,我们将把他们集中起来并组成一个正规师或四五个正规团,经过短期训练后让他们回国。”29日,总参谋长聂荣臻给正在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转发了这封电报,并请求给予指示。                 毛泽东把这个情况告知了苏联方面。1950年1月8日,斯大林致电苏联驻朝大使,转述了林彪反映的情况,并要求他拜访金日成,“了解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林彪此件的态度”。 1月9日,什特科夫与金日成会晤。金日成报告,他接到了中国贸易代表交来的中国政府的一封信。信中说,“由于战争行动结束,中国人民军队中现有朝鲜族部队正逐渐闲下来,如朝鲜政府愿意,可以转交给它。”金日成请教如何答复中方。什特科夫通报了斯大林的指示后,金日成说,“他希望把这些部队调回朝鲜,近日内朝鲜将派3名代表赴华就此问题与中国政府谈判”。金日成的意见是:一、把中国人民军队中上述数量的朝鲜族人按朝鲜部队的编制在中国组成一个步兵师和两个步兵团,其余官兵用于补充摩托车团和机械化旅;二、由于朝鲜驻地困难,金日成想请中国政府在1950年4月以前把这个师和两个团留在中国。                 接到朝鲜方面的要求后, 1月11日,刘少奇以中央军委名义致电林彪等人:“四野所有朝鲜部队和朝鲜干部同意派回朝鲜工作。中共中央已与鲜共中央接洽好,他们即派参谋政治人员三人来中国把部队改编好,于四月间更换夏衣后开回朝鲜,并选一千多人先回朝鲜学习机械化兵种。”同日,又以中共中央名义指示东北人民政府驻平壤办事处副主任文士桢转告金日成,“同意你们即派三个人来中国准备接收朝鲜部队,这三个人请到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总参谋长聂荣臻接洽。同意朝鲜部队在中国改编并于四月间更换夏衣后并回朝鲜。”[ 2 ] ( P319 - 320)                 1月14日,朝鲜人民军作战部长金光侠等到达北京,与聂荣臻洽谈此事。[ 3 ] ( P744)1月22日,刘少奇致电毛泽东:“在四野之朝鲜籍战士和干部共14 000余人。金日成已派其作战局长等三人来接收。他们要求将该部战士编为一个师,及其直属部队,要求随带全部武器,数目如下:步枪12 000支,轻机440,重机180,手枪120,迫击炮132门,反坦克炮72门, 105榴弹炮36门及若干弹药,除告林准备酌拨外,可否,请主席复示。”毛泽东批示:“同意照办。”28日刘少奇向林彪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                 据韩国学者考察,这支部队是4月18日到达朝鲜元山的。俄国学者的研究指出,在这批回国的朝鲜族干部中,很多人后来成为朝鲜军队的重要领导人和指挥员,如崔庸健出任民族保卫相(即国防部长) ,武亭( МуДен)担任朝鲜人民军炮兵副司令员,崔仁( ЦойИн)担任副总参谋长,金翰燮( КимХван Хен)担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崔光( ЦойКван)担任第一步兵师师长,李光武( ЛиГвонМу)担任第四步兵师师长,金灿德( КимЧанДек)担任第五步兵师师长,方虎山( ПанХоСан)担任第六步兵师师长,班恩( ВанЕн)担任航空兵师师长。                 这批军队和军事干部返回朝鲜,无疑大大增强了平壤的军事实力和战斗能力。不过,对这一历史过程的考察说明,无论是北京还是莫斯科,其目的并非为了发动一次进攻,而只是出于一种革命的道义。因为如前所说,当时毛泽东和斯大林都反对使用军事进攻的手段解决朝鲜统一问题。                 苏联代表为何没有及时返回安理会                 战争爆发后苏联代表没有及时返回联合国安理会,以至6月25日下午(美国东部时间)安理会顺利通过了美国的决议案。该议案谴责“北朝鲜对大韩民国发动的武装进攻”,要求立即停止战争行动,北方军队撤回边界自己的一方,还要求联合国所有成员国支持联合国组织实施这一决议。根据这一决议,美国决定对战争进行军事干预。6月27日安理会再次通过决议,责成联合国向大韩民国提供可能需要的援助,以击退武装进攻并恢复这一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7月7日,通过了派遣联合国军的决议案。那么,苏联代表为什么没有及时返回联合国,以阻止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显然是不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决议呢?在有关朝鲜战争历史的研究中,这始终是一个不解之谜。                 研究者对此有各不相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苏联外交的一次政策失误,也有人认为这是莫斯科有意为之;有人认为这是斯大林对金日成的进攻计划取得成功充满信心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一做法恰恰证明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的发动没有关系;有人认为苏联这样做与中苏同盟条约有关,即坚持在联合国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地位之前与其保持一致;也有人认为莫斯科这样做恰恰是出于对北京的不信任,其目的就是要造成中国与美国的对抗。不过,由于缺乏相关的文献证据,人们大多是简单地发表一下议论,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                 不久前,俄国学者披露了一份直接涉及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档案,引起了各国学者的注意。苏联政府拒绝在安理会参加美国政府起草的朝鲜问题决议案的讨论,令许多国家感到不解。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哥特瓦尔德在与苏联驻布拉格大使的谈话中表示怀疑这一举动的正确性。哥特瓦尔德说,在他看来,“民主阵营没有必要离开安理会”。在给哥特瓦尔德的电报中,斯大林详细解释了苏联没有及时返回联合国安理会这一做法的理由和考虑:                 绝密                 布拉格,苏联大使                 请口头向哥特瓦尔德转达下面的内容。如果他需要书面材料,可以给他一份。                 “对苏联6月27日退出安理会和它退出后所发生的事,我们同哥特瓦尔德同志有些不同看法。我们退出安理会的目的有四个:第一,表明苏联与新中国团结一致;第二,强调美国的政策荒诞愚蠢,因为它承认国民党政府这个稻草人是中国在安理会的代表,却不允许中国的真正代表进入安理会;第三,认定安理会在两个大国代表缺席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是非法的;第四,让美国放开手脚,利用安理会中的多数再做些蠢事,从而在公众舆论面前暴露美国政府的真实面目。我认为,我们已经达到了所有这些目的。                 我们退出安理会后,美国陷进了对朝鲜的军事干涉,败坏了自己在军事和道义上的威望。现在没有哪个正直的人还会怀疑,美国在朝鲜扮演了施暴者和侵略者的角色,在军事上也不像它自己宣扬的那样强大。此外,很明显,美国的注意力从欧洲被引向了远东。从国际力量对比的观点来看,这一切是不是对我们有利呢?当然是。                 假设美国政府还继续被牵制在远东,并使中国加入解放朝鲜和争取本国独立的斗争,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首先,美国像其他国家一样,也不是拥有大批武装力量的中国的对手。美国会在这场斗争中无力自拔。其次,美国在这里被缠住后就不能在短时间内着手进行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会不定期拖延,这就为巩固欧洲的社会主义争取了时间。更不要说美国和中国的斗争会在亚洲和整个远东地区引发革命了。从国际力量对比的观点来看,这一切是不是对我们有利呢?当然是。                 可见,苏联是否参加安理会已经不是表面看来那么简单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没有理由说‘民主阵营没必要离开安理会‘这样的话。离开还是不离开是由具体情况决定的。我们可以再次离开安理会,也可以再回去,这都取决于国际局势。                 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现在又回到了安理会。为的是继续揭露美国政府的侵略政策,防止它打着安理会的旗号掩盖自己的侵略行径。现在,在美国已经卷入朝鲜战争之际,在安理会中最容易实现这一目的。我认为,这很明白,不需要再作解释了。”                 菲利波夫                 1950年8月27日                 公布这份档案的俄国学者列多夫斯基提出了他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其主要观点是:第一,斯大林已经预计到美国必然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而且并不想阻止美国这样做,目的就是有意为美国人创造武装干涉朝鲜的条件,以便使美国陷入朝鲜战争不能自拔,从而削弱它在远东地区的实力,破坏其在欧洲的战略地位,同时推迟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斯大林已经预计到,共产主义的中国有能力也愿意“帮助北朝鲜军队应付美国的干涉”,因为在莫斯科看来,毛泽东为了中国的安全,绝不会容许美国控制朝鲜,更不能让他们进入中国的东北边境地区。因此,毛泽东必然要出兵朝鲜与美国军队作战。应该说,俄国学者对斯大林电报字面含义的这种理解是不错的--这也正是斯大林希望人们理解的,即苏联代表没有出席安理会阻止联合国通过美国的决议案,是经过慎重考虑和精心策划的一种策略,其目的就是要让美国陷身于朝鲜战争,然后再让中国出兵与之对抗,从而保证苏联在欧洲和国际力量对比中处于有利的战略地位。斯大林的这个解释,或者说俄国学者的这种理解,迎合了以往某些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一个观点,即苏联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的关键时刻拒绝返回安理会,“是要利用美国重新卷入远东事务这一机会使华盛顿与北京发生纠纷”,因为斯大林已经考虑到,美国出兵朝鲜必然招致中国军队的介入,那样就会“造成中美之间的直接对抗”。[ 4 ] ( P106 - 107)                 按照这种看法,从1950年初苏联退出联合国安理会,到斯大林同意金日成的进攻计划,再到战争爆发后莫斯科采取的策略,这一切都是斯大林预先精心设计好并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的。然而,这里的逻辑前提及其与已知史实的衔接存在一系列疑问。                 其一,苏联退出联合国安理会是为了加强与中国的同盟关系,而不是出于应付尚未发生的战争的考虑。在毛泽东1949年12月访苏的开始阶段,双方在是否签订一个新的中苏条约的问题上各执己见,谈判陷入僵局。由于毛泽东的固执态度,以及西方舆论对中苏关系现状猜测而形成的压力,斯大林被迫让步,同意签订一个新条约。此时,美国决策层正在激烈辩论如何处理美中关系问题,结果是国务院主张抛弃蒋介石而尝试与共产党中国建立关系的意见占了上风。1月5日杜鲁门发表了著名的关于台湾问题的演说,声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如果在台湾海峡地区发生军事冲突,那是中国内战,美国不会干预。在中苏谈判进入关键的时刻,美国的公开表态显然刺激了莫斯科,看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关系。1月6日维辛斯基向毛泽东提出,希望中国“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提交一个声明,说明国民党代表留在安理会是不合法的,应该排除在安理会之外”。同时表示,苏联方面也将发表声明支持中国的主张,并宣称“只要有国民党分子在安理会中,苏联代表就不参加安理会的工作”。毛泽东当即表示“对这个措施百分之百地赞成”,并认为这个声明的副本可以发给安理会各成员国。1月8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周恩来致电联合国大会主席罗慕洛、秘书长赖伊并转安理会成员国:国民党代表留在安全理事会是非法的,应将其从安理会开除。[ 5 ] ( P219 - 220) [ 6 ] ( P20) 1月10日苏联代表马立克提出了把国民党代表开除出安理会的提案。当1月13日苏联提案遭到否决后,马立克宣布苏联退出安理会,以实行抵制,同时指出: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安理会通过的任何决议都是非法的,对苏联不具有约束力。当天晚上再次与毛泽东会谈时,维辛斯基建议中国向联合国提出派遣自己的驻安理会代表,以“迫使他们把这个问题纳入具体的议程”。鉴于毛泽东担心这种做法可能得不到安理会的支持,维辛斯基指出,中国继续施加压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苏联拒绝参加安理会的工作“实际上将导致联合国事务的瘫痪”,而目前安理会的一些成员国非常担心出现这样的局面。                 由此可以看出,苏联退出安理会的这一举动是经过与中国领导人充分协商后采取的有准备的措施,其目的并非如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是有意把中国隔绝于国际社会之外,恰恰相反,斯大林这样做是进一步向毛泽东表示他对中苏结成同盟关系的重视:苏联将全力帮助中国进入联合国,从而使国际政治中的力量对比大大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否则,苏联宁愿与中国“同甘共苦”,而让联合国陷入瘫痪状态。当然,斯大林这样做可能还有另一个目的,即希望毛泽东能够感恩戴德,在中苏条约的下一步谈判中做出让步。但无论如何,如何实现朝鲜统一的问题此时还没有列入莫斯科的议事日程。                 其二,斯大林同意金日成实现朝鲜统一的计划的前提是预计美国不会或来不及进行武装干涉。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当斯大林与中国协商联合国代表权的问题时,并没有也不可能考虑到朝鲜战争爆发时苏联将如何在国际舞台上面对此事,甚至当时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在朝鲜半岛引发一场战争的问题。实际情况是,苏联退出安理会以后6天,即1月19日,斯大林接到苏联驻平壤使馆的来信,说金日成在一次宴会中再次提出只有使用武力手段才能解决朝鲜统一问题,并要求面见斯大林。对此,斯大林一直没有答复。1月26日,在莫斯科的中国代表团向苏联提交了中国方面有关大连、旅顺和中长铁路协定的方案,这一方案几乎完全推翻了苏联的方案。1月28日,苏联方面回复中国代表团,基本上同意了中国的方案,但反复修改的几个文本可以看出,这种选择显然是被迫做出的。1月31日斯大林答复平壤,表示同意朝鲜的计划,并要金日成到莫斯科面谈。待中苏同盟条约签定、毛泽东离开莫斯科以后,经过一段时间准备,金日成于4月10日秘密抵达莫斯科,与斯大林进行了十几天的商谈。会谈中,斯大林反复询问金日成有无必胜的把握,美国是否会干涉,如果美国干涉将如何应对。在得到金日成胸有成竹的回答后,斯大林终于同意全力支持朝鲜的军事计划。斯大林最后要求金日成去北京,征求毛泽东对这一计划的意见。金日成走后, 5月3日,斯大林通报毛泽东,金日成来过莫斯科,具体商谈的问题日后告知。随后,在莫斯科的催促下,金日成于13日秘密抵达北京,讲述了自己的计划。毛泽东最初感到意外,便紧急与莫斯科联系。斯大林14日电报答复,说朝鲜的计划已经得到莫斯科同意,但最后的决定权在中国和朝鲜。毛泽东只得表示同意和支持金日成的行动。                 根据上述史实,笔者曾做出推断,斯大林很可能是出于对中苏有关东北权益的协定不满(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苏联将失去中长路和旅顺港) ,为了保证苏联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这是苏联远东战略利益的支撑点,才同意朝鲜的进攻计划的,而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金日成应在美国不干预或来不及干预的情况下迅速取得胜利。至于要求中国对这一行动的认可,一则是考虑到中苏同盟关系和中国在亚洲革命中的责任,二则是万一出现美国的干预可以指望中国对朝鲜提供支援。[ 7 ] ( P176 - 180) 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断,但其基础确是已经掌握的史实。而根据上述历史过程,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出以下推断:一、斯大林早在苏联代表退出联合国安理会时就计划发动朝鲜战争;二、斯大林在同意金日成的进攻计划时就预计甚至希望美国干预这场战争;三、斯大林已经算定在美国介入战争后中国就会出兵朝鲜与美国军队作战。                 其三,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反应迟缓、平静,并面临两难选择。战争爆发的当天, 6月25日下午,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阿兰·柯克按照华盛顿的指示,要求紧急会见苏联外长维辛斯基,得到的答复是:今天是星期日,外交部的领导人都不在莫斯科。[ 8 ] ( P148) 6月26日晚(美国时间27日中午) ,苏联驻联合国外交官在长岛的斯德哥尔摩饭店举行私人午餐会,这是苏联人在抵制期间定期的社交活动之一,以便与安理会其他成员国保持政治联系。当时,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坐在美国代表格罗斯和苏联代表马立克中间。午餐快要结束的时候,赖伊告诉马立克说,他同其他外交官将前往安理会举行会议,询问苏联代表是否准备参加,并说:我认为贵国的利益是要求您出席的。格罗斯听后脸色煞白,因为苏联代表出席会议,无疑将使用否决权。但此时马立克摇摇头说:不,我不去。[ 9 ]( P86) 6月27日一整天,美国大使继续设法约见苏联外长,但始终未获成功。下午5时,柯克派人向苏联外交部转交了美国政府的备忘录,请求苏联政府向北朝鲜政府施加压力,停止军事进攻。[ 8 ] ( P204) 6月29日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向苏联通知了安理会27日的决议。[ 10 ] ( P189)直到这个时候,莫斯科才正式做出反应。同一天,苏联第一副外长葛罗米柯会见美国大使柯克,向他递交了苏联政府关于朝鲜事件对美国备忘录的声明。声明说,对战争负责的应该是南朝鲜当局,苏联政府将继续遵循不干涉朝鲜内政的原则,而苏联政府无法参加联合国安理会,是因为美国拒绝中国出席,其结果使得安理会不可能做出具有合法效力的决定。① 同时,苏联政府还通知赖伊,莫斯科拒绝接受联合国安理会27 日的决议。[ 10 ]( P190)                 苏联政府如此迟缓、平静的反应以及在此后所作的公开声明表明:第一,苏联对这场突发的战争并不感到意外;第二,莫斯科坚持认为苏联代表的缺席会使得安理会做出的一切决议都不具合法性(在这一点上斯大林说的是实话,尽管已经毫无意义) ;第三,关键的问题是,莫斯科只能采取置身事外的立场,因为如果苏联代表返回安理会,必将陷入两难选择的困境--不使用否决权就意味着对北朝鲜乃至社会主义阵营的背叛,使用否决权则等于承认在平壤的背后站着莫斯科,从而导致与美国和世界舆论的直接对立,而这都是斯大林不愿看到的结果。因此,苏联才会对返回安理会的“邀请”(赖伊)和“期待”(哥特瓦尔德)采取沉默和回避的态度。后来苏联返回安理会,只是现实让莫斯科意识到,苏联的缺席并没有对联合国成员国执行安理会决议产生任何影响,反而使自己因置身联合国之外而无法在国际社会发挥作用。                 由此看来,斯大林的事后解释完全是言不由衷、掩人耳目、文过饰非。如果研究者不加分析地完全相信档案作者或当事人的说法,那么就会掉入档案作者有意无意设置的陷阱。                 中国决策出兵朝鲜的复杂过程                 以往的研究已经大体讲清了关于中国出兵朝鲜的复杂决策过程,即从10月1日接到斯大林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的电报,到19日志愿军第一批部队渡过鸭绿江,中国领导人曾多次开会讨论,并派周恩来、林彪赴苏与斯大林进行商谈,其间经历了三次反复。但是,尚有一些细节不甚明了。例如, 9月15日美国在仁川登陆后,中国究竟有何打算,是否准备出动已经集结在中朝边界的军队; 10月5日下午中国决定派兵入朝作战后,是否将这一决定通知了莫斯科--这涉及到如何判断周恩来去苏联谈判的目的。这些都没有任何文献证据。还有,中苏领导人在黑海会谈究竟达成了什么协议,因缺乏档案,而当事人的回忆又不尽相同,引起研究者对这次会谈情况及结果的猜测和争论。②                 俄国公布的新档案弥补了这些空缺,使研究者可以把以前断裂的历史链条连接起来,清楚地看到中国在出兵朝鲜问题上所面临的困境和毛泽东下定决心的背景。新的俄国档案文件显示,美国在仁川登陆后,中国驻朝鲜大使即向朝鲜通报了中方所掌握的关于美第十军和李承晚部队1个旅在西海岸登陆的情报。同时,周恩来召见朝鲜大使李周渊,询问朝鲜政府对中国有何要求。按照朝鲜领导人的理解,这表明了“承诺派遣中国的部队援助朝鲜人民的意图”。在9月20日与苏联大使的会谈中,金日成和金 奉(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认为,中国军队虽然英勇善战,但是面对美国强大的空中优势,没有空军掩护的中国军队即使参战,也将于事无补。而了解苏联大使意图的外相朴宪永则提出,“尽管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统一,但如果中国军队能够前来支援的话,情况将会大不一样”。对此,什特科夫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说这是朝鲜的内部事务。                 9月21日,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是否邀请中国出兵的问题。在两个半小时的讨论中,出现了两种相反意见。朴宪泳、金 奉、朴一禹(内务相)认为,“情况危急,靠自身的力量已很难与美军对抗,应当向中国政府提出部队援助的请求”。金日成明确表示反对,他认为,中国参战可能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况且中国出兵也解决不了问题,应寄希望于重新创建的人民军部队。他还强调,在苏联军事顾问团和武器援助的情况下,请中国人帮助,会使莫斯科产生“侮辱感”,因此,应暂缓向中国政府求援,而是先征求斯大林的意见。                 此时,毛泽东确有立即出兵援助朝鲜的意图。9月17日中央军委决定立即派遣一个五人先遣小组随驻朝鲜武官柴成文赴朝熟悉情况,勘察地形,做战场准备。路过沈阳时,柴成文将毛泽东的一封信交给高岗,信上说,“看来不出兵是不行了,必须抓紧准备”。[ 11 ] ( P79)但是,平壤的态度使得中国很难主动地、明确地提出参战的要求。事情耽搁了几天以后,形势更加危急。什特科夫向莫斯科报告说,“近日来形势日益复杂。敌人已完全切断第1方面军的6个师和2个旅,并攻进原州,切断了第2方面军的7个师。汉城已经陷落。能开赴三八线有效抵抗敌军的部队已经没有了”。“政治形势也在复杂化。敌人向北朝鲜境内投下伞兵以侦察苏联援助何种物资,并组织破坏活动。反动势力在北朝鲜已开始抬头。”报告还说,金日成和朴宪永“焦急不安”,“对于目前的形势感到有些慌张和缺乏信心”。尽管如此,金日成还是不愿明确提出请中国出兵。9月28日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给斯大林的信,要求苏联用空军援助朝鲜。会议还决定给毛泽东写信,但只是暗示要求援助。                 直到10月1日斯大林明确答复苏联不会给予任何直接的军事援助时,金日成才转向请求中国的帮助。同一天,毛泽东接到斯大林建议中国出兵的电报,中国使馆也收到了金日成的求援信,请求中国派                 兵入朝作战。10月2日毛泽东起草了给斯大林的答复电,表示同意立即出兵,但要求苏联给以武器装备方面的援助。但是,在当天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出现了不同意见,多数领导人主张对出兵的问题应慎重考虑。会议决定10月4日、5日再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进行讨论。毛泽东只得在当晚召见苏联大使罗申,告知中国目前出兵有困难,还要再开会商量。10月5日下午,在毛泽东和彭德怀的积极推动下,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派兵入朝作战。[ 7 ] ( P220 - 232)                 10月6日晚毛泽东召见罗申说,他同意斯大林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也认为应该由中苏联手打击美国,但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实在落后,特别是没有空军,因此想派周恩来和林彪当面向斯大林讲明情况。在这里,毛泽东没有明确告诉斯大林中国已经决定出兵,字里行间却透露出周恩来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由苏联提供武器装备和空军支援的问题。或许是担心斯大林误解其意,在10月8日下达了组建志愿军的命令后,当晚10点半,苏联驻华使馆又收到了毛泽东致斯大林的另一封电报,其中明确告知:“我党中央全会一致同意您的意见。我已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兼政委。高岗同志负责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他们已于今天早晨(10月8日)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奉天。部队大约能在10月15日前开始入朝。我已将派中国志愿军入朝的决定通知了金日成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林彪同志已于今晨8点乘飞机前往您的所在地。他们的使命请予保密。”罗申立即将电报发出,同时说明,“根据我从民航获得的消息,周恩来一行已于17时43分顺利抵达伊尔库茨克。”⑤                 根据这个文件可以对此前当事人的不同说法做出判断了。师哲和费德林都说周恩来是带着中国不出兵的意见去见斯大林的,显然,这个记忆是错误的,而周的机要秘书康一民的说法更符合事实--周此行的目的就是向苏联告知中国的出兵决定,并商讨武器装备的援助问题。不过,关于这次会谈的结果,康一民的回忆就错了--会谈进行得十分顺利,“双方就抗美援朝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而师哲的回忆则比较符合事实--双方决定“立即采取不出兵的准备和安排”的措施。笔者曾根据对各种史料进行的逻辑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苏领导人黑海会谈的初步结果应该是中国暂不派军队入朝作战,同时建议金日成撤离北朝鲜”。[ 7 ] ( P237 - 244)现在可以肯定这种判断了,根据就是俄国不久前公布的一份十分重要的档案,即10月11日斯大林和周恩来给毛泽东的联名电报,其全文如下:                 绝密                 第4784号密码电报                 优先拍发                 驻北京的苏联使馆立即转告毛泽东同志                 贵国代表已于今日到达,我们联共(布)的领导同志与贵国代表一起讨论了贵国已知的那些问题。                 我们交换意见后,弄清了以下情况:                 1、计划派出的中国援军没有做好准备,装备差,缺少大炮,没有坦克,执行掩护任务的航空兵至少两个月后才能到位,用于装备和培训上述军队的时间至少需要六个月。                 2、如在一个月内不用相当数量的、装备精良的部队提供直接援助,那么由于三八线以北的朝鲜军队无力支撑,朝鲜将被美国人侵占。                 3、因此,为朝鲜人提供的像样的援军只能在半年后,即在朝鲜被美国人占领,朝鲜已不再需要援军的时候才能到位。                 基于上述原因并考虑到周恩来同志报告的因中国参战而给国内带来的不利因素,我们一致决定:                 1、尽管国际形势有利,但中国军队因目前尚未做好准备,就不要越过朝鲜边境,以免陷于不利局面;                 2、如果部队已经越过边境,也只能在靠近中国边境一带的山区而不应深入;                 3、一部分朝鲜军队应在平壤和元山以北的山区组织防御,另一部分军队要转入敌后打游击;                 4、把战时应征入伍的朝鲜人中的优秀分子及指挥员分批悄悄地调入满洲,在那里把他们整编成朝鲜师团;                 5、要尽快对平壤和北朝鲜山区以南的其他重要据点进行疏散。                 至于中国同志所需的用于重新装备中国军队的坦克、大炮和飞机,苏联将充分予以满足。                 等待您的决定。                 签名:菲利波夫                 周恩来                 1950年10月11日                 报告执行情况打印1份送斯大林同志。                 这份档案解答了以前不知道或不确定的问题:第一,周恩来一行在莫斯科时间11日抵达黑海斯大林的疗养地,并立即与斯大林进行了会谈;第二,斯大林答应向中国提供武器装备,但苏联空军至少要待两个月后才能出动--这是周恩来拒绝中国先出动陆军的主要理由;第三,文件只打印一份,说明斯大林不想让其他苏联领导人知道事情的原委;第四,斯大林和周恩来已经商定中国军队不再开赴朝鲜作战,但最后的决定要由毛泽东做出。过去,人们都知道毛泽东在13日政治局会议上决定中国继续出兵,而不知道毛泽东此前也曾接受了不出兵的意见。俄国的新档案披露了这一情况。                 北京时间10月12日15时30分,罗申拜会毛泽东并向他转交了斯大林和周恩来的联名电报。毛                 泽东当即请罗申转告斯大林:“同意你们的决定。”22时12分罗申又收到毛泽东要求转发给斯大林的第二封电报:                 “致菲利波夫同志和周恩来同志                 我同意10月11日电报的意见。                 我方军队还没有出发,我已命令中国军队停止执行进入朝鲜的计划。                 关于朝鲜同志应根据形势重新部署兵力并执行新的计划一事,我已委托高岗向朝鲜同志进行解释。”                 实际上,未等高岗做出解释,斯大林在接到毛泽东的第一封电报后就立即向金日成通报了会谈的结果,并开始安排撤退和疏散,而做出如此令朝鲜人沮丧的决定的责任,自然推到了中国身上:                 什特科夫和瓦西里耶夫同志:                 请向金日成宣读下列内容:                 “昨天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代表同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和林彪就派中国军队援助朝鲜问题召开了会议。从周恩来的报告中得知,原计划赴朝支援的中国军队尚未做好出兵准备,没有坦克,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门大炮,对陆军的空中掩护大概至少要两个月之后才能提供,还需配备坦克和大炮,培训坦克兵和炮手也至少需要六个月时间。                 鉴于周恩来通报的情况,会议一致认为,中国只有在六个月后才可能出兵援助。                 因为这样的援助已为时太晚,那时美国军队可能已占领北朝鲜,所以会议得出结论:中国军队在装备差和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目前不可能在朝鲜取得胜利,相反,会陷入危险境地。                 鉴于这些情况,由中苏双方的中央代表召开的这次会议建议:                 立即开始对平壤等重要据点进行疏散,不要惊慌;朝鲜人民军边作战边向北方撤离,牵制敌军,防止它迅速向北方深入;一部分军队在元山和平壤以北的山区集结,在那里构筑坚固的防御阵地,另一部分军队要组成小分队进入敌后打游击;为组建新的后备师而应征入伍的朝鲜人要分批经中国边境进入满洲,在那里组建师团(中国同志对此表示同意) ;利用已到货的、朝鲜军队尚未使用的苏联武器来装备在满洲组建的朝鲜师团;派所有在苏联学习过飞行的朝鲜人去执行飞行任务并在满洲把他们整编成航空兵部队,所用飞机由苏联提供;对于所有苏联顾问,要么派他们回苏联,要么利用他们在满洲组建新的朝鲜师团--一切都由金日成酌定。                 还要向您通报的是:毛泽东同志同意并赞成这次会议形成的意见。”                 冯西                 1950年10月12日                 就在平壤接到莫斯科关于组织撤退的指示后,北京的情况又发生了重大变化。13日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召集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再次讨论出兵的问题。讨论的结果是,中国再次决定派兵入朝作战。有关这次会议的详细讨论情况,目前尚无文献证据--很可能根本就没有会议记录,但俄国公布的档案,即10月13日罗申致斯大林的第2406号电报,披露了一个重要事实:                 菲利波夫:                 10月13日21时毛泽东把我叫去宣布了下列事项:                 中共中央再次讨论了菲利波夫同志的最近一封电报和我的决定。我们的领导同志认为,我们应当帮助朝鲜人。                 鉴于上述原因,毛泽东同志马上把周恩来拦在了莫斯科,给他下达了同您讨论朝鲜问题的新指示。                 现将谈话的详细内容随本电报一起发出。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称中共中央再次讨论了“我的决定”,然后认为“应当帮助朝鲜人”。这说明,本来力主出兵的主要就是毛泽东本人,而在苏联已经表明不能及时出动空军,中苏领导人也已经一致决定放弃北朝鲜的情况下,又是毛泽东个人做出了不惜与美国人孤军作战的“决定”。这里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中苏领导人黑海会谈后做出中国暂不出兵的决定的主要原因,就是苏联空军还没有做好准备,不能及时出动,而原来斯大林答应由中国出动陆军,苏联出动空军掩护,并且,苏联的别洛夫航空师早在8月份已经到达中国东北担任了防空任务。那么,斯大林为什么在周恩来访苏之际突然改变了主意?                 苏联拒绝出动空军入朝作战的原因                 斯大林确实曾答应出动空军掩护中国军队。早在7月2日,周恩来就向苏联大使提出,鉴于美国已经介入战争,“毛泽东认为,为了掩护汉城,应当同时在仁川地区建立强大的屏护队,因为美军陆战队可能在那里登陆。”周恩来还强调指出,“如果美国人越过三八线,那么中国军队将穿着朝鲜人民军的制服采取反对美军的志愿军行动。为此,中国领导人已经在沈阳地区集中了三个军,兵力为12万人。”随后,周恩来问道,“苏联空军能否从空中确保对这些兵力的掩护。”7月5日斯大林对此做了答复,他要罗申转告周恩来,苏联将“尽力”为入朝作战的志愿军部队“提供空中掩护”。斯大林在7月13日经罗申转给中国领导人的电报中再次明确表示:“我们尚不知道您是否已决定在中朝边界部署9个中国师。                 如果您已做出这样的决定,那么我们准备给您派去一个配备124架飞机的喷气式歼击机师,用于掩护这些部队。”“我们打算由我们的飞行员培训中国飞行员两到三个月,然后把全部装备转交给你们的飞行员。我们打算让在上海的航空师也这样做。”7月22日罗申转呈了毛泽东关于这一问题致斯大林的电报,其中谈到:“对于你们用以掩护我军的一个喷气式歼击机师,我们拟将其配置在沈阳地区,其中两个团配置在鞍山,一个团配置在辽阳,这将有助于在我驻安东地区混成航空兵旅各歼击航空兵团的配合下完成对我军及沈阳、安东、抚顺工业区进行掩护的任务。”毛泽东还表示中国有能力于1951年3 - 4月前“完成接收苏联两个航空兵师全部武器装备的工作”。                 显然,有苏联提供空军掩护的保证,是毛泽东说服彭德怀挂帅出征的主要理由;他派周恩来与斯大林面谈的主要目的,也是要让斯大林明确保证提供空军支援。然而,毛泽东却没有得到这个保证。那么,斯大林为什么在紧要关头出尔反尔,突然改变了主意?过去一些研究者推断:                 10月8日,即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的第二天,麦克阿瑟派两架喷气式战斗机袭击了苏联滨海地区苏哈亚市附近的一个机场,这一事件被斯大林看作是美国提出的警告,从而变得更加谨慎了。俄国新档案所披露的苏联对这一事件的反应及其所作所为证明,这个推断是正确的。                 自介入朝鲜战争后,美国的军用飞机在远东地区屡次侵入苏联领空。苏联国家安全部边防部队管理总局局长斯塔哈诺夫中将10月4日的调查报告,讲述了这个详细过程:                 经再次核查已经查明:在苏联外交部照书草案中指出的美国飞机破坏苏联边界(除了今年8月27日的破坏之外)的事实确实存在,此前国家安全部向苏联外交部通报的关于破坏边界的情况完全属实。今年7月8日18点20分,自白令海峡方向,在阿拉卡姆切琴群岛上方大约1000米高度,出现两架美国歼击机,它们飞过恰普林角上空,消失在美国圣劳伦斯群岛的方向上。                 18点50分,自圣劳伦斯群岛的方向出现两架歼击机,它们在300米的高空飞过普罗维杰尼耶海湾、世纪角并消失在楚克奇半岛上空的西北方向。                 18点53分,两架歼击机自圣劳伦斯群岛方向越过苏联的国界线,消失在苏联阿纳德尔湾水域上空。                 19点20分,自阿纳德尔海湾方向,在大约1000米高度上出现两架歼击机,它们飞过阿琴角和世纪角,消失在圣劳伦斯群岛的方向。                 边防勤务、哨所、上等兵卡莫利科夫和上等兵鲁斯久洛夫对飞机的飞行情况进行了观察。                 今年7月17日14点28分,在西北方向1000米高度飞行的两架美国飞机,侵入位于乌艾连镇的苏联边界线。14点30分,在杰日尼奥夫角以北12海里的地方,飞机做了一个掉头,消失在阿拉斯加方向。边防勤务在上等兵阿纳尼因的指挥下对飞机的飞行情况进行了观察。                 今年7月20日15点29分,自北海道群岛方向,在500米高空飞行的两架美国飞机,侵入苏联边界线之后,出现在千岛群岛组成中的苏联塔菲利耶夫群岛上方。飞过波隆斯基和希科塘群岛上空后,飞机掉头向西,15点46分,飞过南库页岛村庄的上空,然后沿着库纳希里群岛东南岸,消失在北海道方向。前哨部队军官古拉克,中尉戈卢布,驻守在千岛群岛的整个边防勤务部队,边防舰队军人和空中观察哨,对飞机的飞行情况进行了观察。                 今年7月23日11点45分,两架美国飞机在恰普林角地区侵入苏联边界, 11点50分在100米高度上飞过楚科奇角和普罗维杰尼耶海湾,此后消失在阿纳德尔湾水域的上空。                 12点的时候,这些飞机掉头,飞过普罗维杰尼耶海湾和楚科奇角上空,消失在阿拉斯加方向。哨所的军官科尔什上尉、萨维切夫中尉和拉夫连季耶夫中尉,上等兵留明和科斯久申,上士希霍夫采夫,边防勤务哨所和空中观察哨,都对飞机的飞行进行了观察。                 今年8月1日17点14分,两架美国歼击机侵入苏联国界线,在50米的高空出现在苏联的阿纳德尔湾水域的上方。在世纪角和楚科奇角上空飞过,飞机于17点25分出现在恰普林角上空500米的地方,此后飞向圣劳伦斯群岛方向。                 对飞机的飞行情况进行观察的有军官博罗达夫卡中校和切尔诺夫中校,哨所军官斯科科夫,中尉拉夫连季耶夫,上士波格兰斯基,下士别里卡列夫和库捷尔瓦斯,上等兵库里洛夫、贝科夫、库里岑、普柳斯基赫、波波夫,以及驻守在普罗维杰尼耶海湾地区的哨所全体人员。                 今年8月4日14点,自北海道群岛方向、在1500米高空飞行的一架美国双马达的轰炸机,在千岛群岛的阿努钦群岛地区飞行时,出现在科耶马卡伊基奥海峡上方。在飞过阿努钦、尤里和泽列内伊群岛之后,消失在东北方向。                 对飞机飞行情况进行观察的人员有:上尉古拉克,中尉斯莫连佐夫、博西亚科夫和驻守在阿努钦、尤里和泽列内伊群岛地区的边防哨所全体人员,以及边防舰队官兵和当地的居民。                 对今年8月27日9点45分在千岛群岛之列的伊图鲁普群岛飞行的美国“B - 29”飞机的飞行情况,边防部队分队的勤务人员没有进行记录,也没有向苏联外交部进行通报。                 也是在这一天里,自8点23分到8点45分,边防哨所的勤务人员在有限的能见度条件下,根据马达的喧嚣声记录了不明飞机在阿努钦、尤里、泽列内伊、波隆斯基和希科塘群岛的飞行情况,并以1950年8月29日第С- 4437号信件方式向苏联外交部进行了通报。                 对于美国空军上述一系列挑衅性行为,莫斯科一直保持沉默。直到9月4日,一架从旅顺基地起飞进行训练飞行(未装载炸弹或鱼雷)的苏联轰炸机遇到11架美国战斗机的围攻,并被击落,苏联政府才提出抗议。但遭到了美国的拒绝,其理由是击落轰炸机的飞机受命于联合国,因此美国不能接受苏联的抗议。为了谨慎起见,在外交部准备进一步的抗议照会前,联共(布)中央要求边防军对于苏联国家安全部和海军总参谋部提供的通报“再次进行核实”,以说明侵入领空的事件“是否属实”以及上述通报的“准确程度”。于是就有了上述斯塔哈诺夫中将的报告。不过,得到10月4日这份证实报告后,苏联外交部并没有提出新的抗议。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时刻--美国军队即将越过三八线,而斯大林正在催促中国尽快派军队入朝作战。显然,莫斯科不愿在此时加剧美苏之间的冲突。                 然而,尽管苏联一再忍让退缩,美国军队还是在10月7日开入了北朝鲜。更有甚者, 10月8日下午4时,两架美国F - 80战斗机侵入苏联滨海地区领空作低空飞行,并对苏哈亚河地区距边境100公里的一个军用机场进行机枪扫射。对此,苏联的反应仍然极其平静:既没有派飞机升空迎敌,也没有使用地面机枪和高炮进行还击。                 直到10月9日22时45分,葛罗米柯才打电话给美国大使,要求两个小时后与他会面,向他递交照会。柯克声称自己患了感冒正在卧床休息,葛罗米柯只得同意在23点30分接见公使衔参赞巴尔布尔。[ 8 ] ( P917) 在与巴尔布尔会面时,葛罗米柯宣读了抗议照会,但巴尔布尔声明说,他不能接受这份照书,苏联必须向联合国提出这个问题,因为在朝鲜地区只有联合国的武装力量在行动。尽管葛罗米柯强调,对苏联机场进行的挑唆性扫射的是美国空军的飞机,美国人仍然坚持拒绝接受照会。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苏联外交部只好把照会寄到美国大使馆。然而, 10月10日美国使馆通过外交邮件退回了这份照书,没有任何附函或文字说明。在归档的照书封页上只有苏联人的标注:“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于1950年10月10日11点30分通过外交邮件退回”。其实,被美国退回的这份照会用语既简单又温和,只是表明了苏联政府这样一个立场:“要求严厉惩罚袭击苏联飞机场的罪魁和期待美国政府做出保证:将采取必要的措施杜绝今后发生类似的挑唆行动”。                 美国空军采取的显然具有挑衅性的行动--作低空飞行的美国飞行员不可能看不到苏联机场的标志,很可能是在试探苏联的态度。在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以后,如果莫斯科想采取强硬立场,本来可以利用这次飞机扫射事件警告美国,甚至以此作为苏联对朝鲜战争进行军事干预的有力借口。但莫斯科表现出如此软弱的立场和谨慎的态度,充分表明斯大林宁可忍辱负重,也不愿在这个危急关头与美国兵戎相见。即使在10月19日美国承认对苏联飞机场的射击,是美军“空中领航错误和计算不佳的结果”,又通报说,“这架飞机的领航员已经被撤职,同时采取了相应措施对两名过失飞行员进行了纪律处分”,美国政府还表示“准备提供资金用于补偿给苏联财产造成的任何损失”时,莫斯科都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尽管空中射击给苏联造成了很大损失。                 由此可以推断,在美国军队尚未越过三八线时,斯大林极力鼓动中国出兵,并表示愿意出动空军给以协助,以便稳定朝鲜战局。但是,当美军已经越过三八线继续向北推进,而中国在出兵问题上又显得犹豫不决时,斯大林失去了信心。在这种完全没有制胜把握的时候,至少应该避免苏联与美国发生直接的正面的军事冲突。在这样的形势下,周恩来来到苏联要求其明确表态对入朝作战的中国军队提供空军支援,斯大林自然会采取推脱的态度。也正因为如此,当13日毛泽东再次通报中国陆军可以先行出动,但要苏联保证两个月后提供空中支援时,斯大林不得不明确表示,即使将来苏联空军出动,也不会进入朝鲜上空作战。这就是说,中国军队必须孤军奋斗。事实上,直到11月初中国志愿军向联合国军发起第一次进攻并取得初战胜利时,苏联空军才出现在鸭绿江上空。                 至此,关于中国出兵朝鲜的全过程应该说已经十分清楚了。当然,有关朝鲜战争的历史,还有一些未解之谜或不明之处,例如细菌战、战俘遣返问题等,但随着相关各国的档案文献不断披露,整个发展过程和大部分历史细节已经被研究者掌握,可以断定,最终“水落石出”的日子应该不远了。                 参考文献:                 [ 1 ]沈志华编. 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 Z].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3.                 [ 2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 3 ]聂荣臻. 聂荣臻回忆录[ Z].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82.                 [ 4 ]伊豆见元. 围绕朝鲜战争的中苏对立:关于苏联缺席联合国安理会的背景“[ J ]. (日本)军事研究, 1975, (3) .                 [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M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7.                 [ 6 ]周恩来年谱(1949 - 1976) :上卷[ Z].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                 [ 7 ]沈志华.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M ].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3.                 [ 8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 tates ( FRUS ) , 1950,Vol. Ⅶ[ Z]. Washingdon D. C. : GPO, 1976.                 [ 9 ]约瑟夫·格登著,于滨等译. 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 Z].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0.                 [ 10 ] Внешняя политика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Документы и материалы, 1950год [ Z]. Москв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ово политическойлитературы, 1953.                 [ 11 ]柴成文,赵勇田. 板门店谈判[ Z].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89.                         来源:史学集刊 2007年9月  来源日期:2008-1-3   本站发布时间:2008-1-3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