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万宁附中微博: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三编 民间故事(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45:04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三编  民间故事(四)

屠龙神技

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叫朱评漫,他自小心高气傲,对一般人做的事他都认为不值一提,立志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他只是整天幻想,一直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到了二十多岁,仍然一事无成。

这一天,朱评漫坐在窗前回想自己二十多年来,虽然雄心壮志,可到目前为止还没做成一件大事,父母让他读书识字考取功名,他不屑地说:“当官有什么好的,还不是要听皇帝的?”朋友劝他去学手艺,他又说:“那多没出息,都是些雕虫小技。”他认为这些都太平常了,都不能惊天动地。于是一直没有学成什么本事。这让朱评漫非常沮丧。忽然有一位朋友来找他,告诉他有个叫支离益的人会屠龙的技术,不知他是否有兴趣。朱评漫听了眼睛为之一亮,心里琢磨着:“屠猪屠羊都听过,可这屠龙术从来没听过,应该不是一般人所能学得了的大本事啊!要是学了这种本事那可就厉害了。”于是朱评漫决心要去学习屠龙术。

虽说父母也不太懂什么是屠龙术,可是家里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禁不住朱评漫一再央求,同时,父母也希望儿子能有所成,就答应了朱评漫。

朱评漫来到支离益这里,向支离益说明了情况,支离益说:“拜师不成问题,可是你要知道,屠龙术不是一般的技术,它是一门神技,所以要想学习屠龙术是要交很高的学费的,不知你交不交得起?”朱评漫这时根本就不考虑学费问题了,一心想着自己学会了屠龙术后就可以干一番大事业了,于是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这样,在接下来的三年中,朱评漫就跟着支离益开始了屠龙术的学习,因为心中坚信屠龙术可以成就自己的事业,所以他学得非常认真,非常努力,这是他第一次对一件事有这么大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技术也日渐成熟。当他学完第二年,家里为了给他交学费已经变卖了家产,原来殷实的家境现在已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了。第三年的学费他父母再也拿不出来了,只好向亲戚朋友借,终于凑齐了学费,而他父母已经穷到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只好睡在大街上。终于三年期满,师父把朱评漫叫到跟前说:“你学了三年了,我所能教的都教给你了,你的本领学得差不多了,可以出师了。”

于是,朱评漫告别了师父,回到父母身边,看到父母生活如此凄惨,就跪在地上,信誓旦旦地说:“孩儿已学会了屠龙神技,父亲母亲不必担心,过不了多久,等我施展我的神技后,就会大有作为,很快就可以使我们家富起来。”

之后,朱评漫就开始了寻找可以施展屠龙术的地方,可是找来找去找不到龙可屠,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可屠啊!他耗尽家财苦学三年的屠龙神技,结果是半点用也没有。而他最终也没见到龙,只好到处要饭度日了。

哲理点拨

学习要切合实际,要学习符合社会需要的本领,切忌好高鹜远,眼高手低,否则就会成为毫无用处的废人。

这则故事通过讽刺朱评漫这个不务实际的人,告诉我们: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有的放矢,如果一味空想,盲目追求,即使付出再多,也没有用处;不要做黄粱美梦,不要当空想家,凡事都要求真务实,绝对不能重蹈朱评漫学屠龙的履辙。

望洋兴叹

秋天到了,雨水连绵,河水不断上涨,百川汇入黄河,黄河水量大增。暴涨的黄河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河远望,河对岸吃草的到底是牛还是马都分辨不清了。

黄河之神名叫河伯,他看见自己的河流变得如此宽广,就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自得。于是决定借机炫耀一番。他顺流东下,悠然来到了北海,站在海边,只见大海浩渺无垠,水天相连,看不到尽头,这时他才为自己刚才的自满感到万分羞愧。

河伯低下了头,对北海海神感叹道:“俗话说'听的道理多了,以为谁都不如自己’,这说的就是我啊!我曾听说有人轻视孔子的学问和伯夷的义举,当时我还不信呢,现在,我看到你博大无边,才知道自己真是眼光狭隘,见识太少。如果不是来到你这里见识一下,是很危险的,会被人耻笑的!”

北海海神说:“对井里的蛤蟆是不能谈大海的事情的,因为它们受到地域的限制;对夏天的虫子是不能谈论有关冰的事情,因为它们受到时间的拘束;对孤陋寡闻的人是不能谈论大道理的,因为他们受到教育的局限。现在,你离开河边,见到大海,知道自己的浅陋,我才可以同你谈论大道理啊!”

河伯认真地倾听着。

“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多的了,万水归海,不知何时停止,但海永远都不会满。海水从尾间泄出,不知何时停止,但海永远不会空。无论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从来没有自满过,因为我知道我的水量超过江河无数倍。我在天地间就像小石头和小树在高山上一样,总觉得自己很小,又怎么会自满呢?万物无穷无尽,人只是其中的一分子,个人同万物比起来,不就如一根毫毛在马身上一样吗?这样说来,五帝所经营的,三王所夺取的,仁人所担忧的,能人所操持的,又算得了什么呢?伯夷让位而得美,孔子讲学而称渊博,他们以此为荣,不正像当初你因秋天水量大增而自满一样吗?”

哲理点拨

庄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放眼宇宙,便一切都不值得引以自满。即使谦让如伯夷,渊博如孔子,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是不能自满的。北海海神虽能容纳百川,无边无际,但毫不自满,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渺小的。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保持谦虚的美德,善于取长补短。信息时代,人们知道的知识越多,会发现不懂的东西也就越多。真正见多识广、学问渊博的人,很少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只有那些“样样通,样样精”的人才会如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他们带到真正的行家面前,让他们心服口服。

狗猛酒酸

从前,宋国有个人,新开张了一家酒店。由于他祖祖辈辈都是酿酒的,他有着祖传的酿酒秘方,酿出来的酒自然也就醇香无比,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够闻到香味。并且,这个酒店的老板为人十分老实,态度热情恭敬。无论是什么样的客人,他都以诚信待人,真可谓是买卖公平,童叟无欺。酒店的位置也很好,就开在村口的大路边上,酒店门口还高高地挂着酒幌子,过往的行人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得见。

酒店的老板在开张的前几天,特地连夜准备了好几大缸的酒,因为他想,他的酒如此的醇香,位置也选在了大家每天都要经过的村口,生意一定会非常好的。宋人想到这里,禁不住高兴的笑了起来。

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酒店开了很久了,前来买酒的顾客寥寥无几,生意十分萧条。他酿的那好几大缸的酒,放在那里卖不出去,有些已经变酸了。

在他家酒店的对门也有另外一家酒店,生意非常的好。他感到很奇怪,想不通是什么缘故。就跑到对面的那家酒店去,打算看个究竟。在那里,他看到酒店的主人对待顾客的态度十分冷淡,一点儿也不如他热情;他要了一杯酒,尝了一下,感觉酒的味道也怪怪的。可是让他感到更加奇怪的是,那家的生意一直很红火,真可谓是门庭若市。

困惑的老板只好去请教他的忘年之交,一个叫杨倩的老者。杨老先生是乡里有名的见多识广的博学之人。酒店的老板以前遇到什么不明白的和难以解决的事情的时候,都会去他那里请求帮助。这一次,也不例外。

酒店的老板一见到杨老先生,就向他请教道:“杨老先生,我酿的酒非常醇美,我对待顾客也是很厚道的,买卖公平,酒店的口碑也很好,可我的酒就是卖不出去,这是为什么呢?”

杨老先生听完笑着说:“我去过你的酒店了,我也已经了解到你酒店的生意不是很好。那我问你,你家是不是养着一只凶猛的狗呢?”宋人回答说:“没错啊,我家是养了一条狗,凶猛得狠呢!那确实是一条看家的好狗啊!”“这就难怪你的酒店生意不好,就是因为你酒店里的那条狗太凶猛的缘故!”杨老先生回答道。

酒店的老板让杨老先生这么一说,更是迷惑了,赶忙问道:“狗凶猛和酒卖不出去有什么关系呢?”杨老先生说:“人们都怕你们家的狗啊!你想想看,要是有的人家让孩子拿着钱提着酒壶来买酒,刚走到酒店门口,凶狗就扑上去要咬他们,你说别人能不吓跑吗?顾客都吓跑了,你的酒又怎么能卖得出去呢?”

酒店的老板听了以后,恍然大悟,说:“原来是这样啊,我原来以为只要我酒质醇美,待客公道,生意一定就会很好,没有想到是我养的那只看家狗把我的生意搅黄了!”接下来,杨老先生又给老板出主意说:“你回去以后,就把狗送人,这样你酿的酒一定会卖得很好了!

酒店老板马上微笑着点头同意。

正如杨老先生说的那样,酒店的老板把狗送人以后,生意马上就好了起来。

哲理点拨

在一般情况下,殷勤好客,酒质醇美是最重要的因素,可是在酒家有只恶狗的特定具体情况下,这些主要方面成了次要的不起作用的因素了,而恶狗就成了酒能否卖出的决定因素。

这个故事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仍然有着丰富的现实意义。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许多事情看上去是孤立存在的,毫无联系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它们往往可以共属于一个矛盾体内,形成一个矛盾的许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地相互影响着,制约着。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矛盾的时候,绝对不能片面地孤立地去看问题。要善于全面地掌握情况,深入调查各个因素,在一些看来无关的事情上,发现它们互为因果的联系。

拔苗助长

古时候,有一个宋国人靠种庄稼为生。他和妻子一起过着贫穷的生活。他长年累月都在田地里辛勤的劳作,收获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他天天都必须到地里去劳动。太阳当空的时候,没个遮拦,宋国人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浑身的衣衫被汗浸得透湿,但他却不得不顶着烈日躬着身子插秧。下大雨的时候,也没有地方可躲避,宋国人只好冒着雨在田间犁地,雨打得他抬不起头来,和着汗水一起往下淌。

就这样日复一日,每当劳动了一天,宋国人回到家以后,便累得一动也不想动,连话也懒得说一句。宋国人觉得真是辛苦极了。更令他心烦的是,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庄稼,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他自言自语地说:“庄稼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不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不经意地用手去拔身边的野草。他轻轻一扯,草就被扯出来了一节。但是还没有完全被拔出来。草一下子比原先显得高了不少。

宋国人望着长高的草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挽起了裤脚,一跃而起下田开始干了起来,忙到太阳下山,他终于干完了。他艰难地直起腰,捶了捶酸疼的腰,心里美滋滋的回家了。

他一进门就兴奋地对妻子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庄稼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什么?你……”宋国人的妻子大吃一惊,非常着急地对宋人说:“禾苗怎么能去拔高呢?弄不好禾苗都会死掉的呀!”说完,她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经晚了,可怜的禾苗都已经枯死了。

哲理点拨

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宋人盼望禾苗长高的愿望虽好,但是他违反客观规律的行为却只能带来禾苗枯萎的后果。

古人常说:欲速则不达。要苗长得快,“助”还是需要的,只是要看怎么样的助法了。只有掌握了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如果只凭自己的主观愿望而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就必然会失败。

楚人学齐语

有一个楚国的官员,对他的儿子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他儿子长大后能做一个有用的人,想来想去,他认为能够做一个使臣来往于各国之间,促进交流,维护和平,这是非常伟大的。可是要出使到别国就要学会那国的话,因为当时齐国比较强大,楚国官员认为先让儿子学会齐国话应该是大有用处的。

可是该让谁来教儿子齐国话呢?楚国官员为这个问题费了一番心思,让楚国人来教还是让齐国人来教呢?后来还是决定从齐国重金聘请了一个老师来教他儿子,他觉得齐国人教出来的齐国话应该是比较地道的。

齐国老师请来的当天,楚国官员大摆宴席,希望老师能把他儿子教出一口地道的齐国话,老师也非常自信地说自己一定竭尽全力,不会让他失望的。楚国官员非常高兴,答应齐国老师成功之后还有重酬。

这样,楚国官员的儿子就开始跟着老师学齐国话了。老师因为有言在先,所以教起来特别卖力。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套详细的学习计划,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入难的步骤开始了他的教学,每一步都如此周详和细致,以保证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有了这些准备工作,齐国老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他的教学计划。

楚国官员的儿子也是非常乖巧和聪明,看到父亲为了他的前途不惜家财,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齐国话,不辜负父亲的期望,所以学起来也很努力,虽然有一定困难,但他还是非常刻苦。

在儿子学习期间,楚国官员每天只要一有空,就回去看看儿子学习的怎样。每次都看到老师一句一句的教,儿子一句一句的学,专心致志的样子让他倍感安慰,心中好像看到了希望。

不知不觉儿子已经跟老师学了几个月了,楚国官员心想,应该学得差不多了吧。于是就决定今晚儿子放学考一考他,看看它到底学了多少。儿子回来后,吃过晚饭,楚国官员把他叫到身边说:“儿子,你学了这么长时间的齐国话了,今天就给我说几句来听听,让我看看你的学习成果吧。”可儿子张了张口说出来的还是楚国话。楚国官员心想可能是太紧张了,就对儿子说:“放松一点,就像在课堂上老师学的一样就行,再试试。”这次儿子只张嘴蹦出了几个齐国音的字,再说下去就又变回楚国话了。

楚国官员非常气愤,怒气冲冲地找来了齐国老师责问道:“你这个老师怎么当的,教了这么长时间,我儿子现在连一句像样的齐国话都不会说,你忘了你当初的承诺了吗?”齐国老师非常委屈地说:“你也看见了,我上课时教得很认真的,一点都没偷懒,但你儿子的齐国话就是学不好,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我明白了,虽然他在课堂上跟我学齐国话,可是下课后他的周围都是楚国人,每天听的说的都是楚国话,怎么能学好呢?”楚国官员问:“那该怎么办呢?”老师回答:“除非他回家后也说齐国话,这样才能练好。”

于是,楚国官员每天等儿子放学后就监督他说齐国话,只要发现儿子说一句楚国话,就用鞭子打他,强逼着他说。但是越打,他儿子反而产生了逆反心理,于是更不愿学习齐国话了,时间一长,他儿子就很少张嘴说话了。

这位楚国官员非常失望,找来齐国老师说:“看来我儿子是没什么希望了,我费了这么大的劲,还是没能让他学会齐国话,真是朽木不可雕啊,老师您请回吧。”

齐国老师说,“看来在楚国你儿子是学不好齐语了,不如这样,如果你信得过我的话,就让我带他跟我去齐国,或许能学好齐国话呢?”

楚国官员心想也没别的办法,于是就答应了齐国老师。

齐国老师带着楚国官员的儿子来到了齐国,他们住在齐国都城的闹市区,他儿子每天接触到的都是齐国人,听的说的都是齐国话,不知不觉三年就过去了,他儿子真的学会了地道的齐国话,再回到楚国时竟然不会说楚国话了。

哲理点拨

楚国人的孩子,生活在楚国的环境氛围中,却让他去学齐国话,尽管有齐国人当老师,专门教他,效果也不见得有多好!可是一旦当他来到齐国,与齐国人接触、生活,很快就掌握了齐国话。

学习语言,要投身一定的语言环境,学习其他知识,认识客观事物,也必须参与到实践中去,这样才会有很大的收获。当然,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外部的条件,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我们应该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二人学弈

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厌倦残酷杀戮的人们,更愿意抛开野蛮的肉搏,用智慧和头脑进行心理的较量,因此,下棋成了当时流行的运动。人们都很崇拜棋艺精湛的人,做一名优秀的棋手,很快就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理想和目标。于是,很多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了出人头地,就纷纷拜师访友学习棋艺。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两个亲兄弟。他们和很多人一样,也有着同样的理想,也就理所当然地加入了这个行列。值得庆幸的是,这兄弟两人还都有学习棋艺的天分,在小村子可以算得上高手了。

一天,这两个兄弟来到了集市上,忽然听到有人提到“弈秋”。他俩顿时来了兴致,赶紧跑过去看个究竟。弈秋是那时全国的顶尖高手,他的技艺高超,无人能敌,找他拜师学艺的人更是多如牛毛,但是很多人都因为没有天分被弈秋拒之门外。

兄弟二人来到人群里,仔细地听了个明白。原来,今天这里有个下棋的擂台,凡是胜出的人就可以有机会成为弈秋的弟子,跟着弈秋学习棋艺。兄弟两人听到这里,手开始痒痒了,心里也蠢蠢欲动起来。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上台打擂。

没有想到,几个回合下来,兄弟二人战胜了所有前来打擂的人,直到最后两个人还保持着不败的纪录,终于到了兄弟二人对决的时候了。但是,就在这时,一位老者走了出来,对兄弟二人说:“你们已经是我的学生了,不用再战了!”这时,兄弟二人才明白这个老者就是弈秋,看到弈秋收自己为徒,都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是一个劲地向弈秋师傅叩拜。

从此,兄弟二人天天摆棋谱,听弈秋讲课。相比之下,老大沉稳老实,喜欢钻研;老二聪颖活泼,接受能力强。一开始,老大根本不是老二的对手,常常被弟弟杀得一败涂地。渐渐地老二开始有些心不在焉,该摆的棋谱被丢在了一边,就连听老师讲课也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的了。有时候,上课的时候,老二会溜到窗边,看到外面天空中的飞翔的大雁,就考虑着怎么样把它们射下来。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很快,新一年的擂台赛的战鼓又开始打响了。这一次,老二还是得意洋洋,心里想着我以前一直战胜哥哥的,这一次也不例外的。但是没有想到等到二人上了擂台,摆开棋盘没有多久,老二就败下阵来,老大最终以绝对优势战胜了老二。

在比赛之后,弈秋又开始筛选徒弟了,这一次,他只选择了兄弟二人中的老大。结果,老大成了弈秋棋艺的传人,而老二在不久之后就默默无闻了。

哲理点拨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开动脑筋,就是说,要善于于使用思维器官。

为什么同样的学习环境,同样的老师,兄弟二人的学习效果却产生如此巨大的差距呢?这其中固然有个人的天赋问题,但是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一个是一心一意将精力用在学习上;而另一个将精力用在别的上了,这也是个学习态度问题。要想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首先就应该确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成绩。

日攘一鸡

孟子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后人把他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在他的著作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一国之中最重要的是人民,国家政权还在其次,同人民国家相比,君王是最轻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的民本思想,以及他对人民的重视。

当时,各国统治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对外不断征战;同时为了保障战争所需,对内向人民征收高额赋税,弄得民不聊生,人民生活非常痛苦。

宋国除了征收高额的田税之外,还在交通要道和各地市场里,广设关卡,征收商业税。孟子主张减轻人民负担,于是劝告宋国国君,农业税只能收取农田收入的十分之一,不能超过税率,还应该取消遍布各地的关卡。宋国大夫戴盈之说:“如果要实行农业税十分之一税率,撤除关卡,免除商业税等几件事,今年是实行不了了,不如先减轻一些,等到了明年再完全实行吧。”

孟子知道戴盈之并不是真心想减轻人民负担,而是以拖延的方法,继续实行重税政策,于是就讲了《日攘一鸡》的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人,他在其他各方面都还不错,却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喜欢偷别人的鸡。每天晚上他都要摸到邻居家的鸡笼里去偷一只鸡,偷成了习惯,只要一天不偷,他心里就觉得好像少干了一件什么事似的,即使他不需要鸡,也要去偷一只,才能满足他的偷瘾。于是他今天偷东家,明天偷西家,左邻右舍,全村上下都被他偷遍了,再多的鸡也经不住他一天一偷啊,没过多久,村里就没有鸡可让他偷了。可是他一到晚上就想偷鸡,不偷就心神不宁,寝食难安,没办法,只好冒险到邻村去偷。

于是这天晚上,他就悄悄来到邻村,看准了一家,准备偷鸡。但他不知道,他来的这个村是当地有名的“治安村”,村里为对付小偷,专门设立了一项制度,就是每天派人夜间巡逻,并且家家户户、邻里邻外都相互约定好,只要发现有小偷,大家都会起来共同对付他。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刚进村时就已经被巡逻队盯上了,因为他们想一个外村人这么晚了来这里肯定图谋不轨,于是就跟着他看他到底要上哪去,想要干什么。

偷鸡人看准了一家,然后翻过墙头,径直来到鸡笼,熟练地打开,伸手一把就抓出来一只又肥又大的母鸡,心里正高兴,忽听墙外锣声大响,有人喊“抓小偷啊,抓小偷啊?”此时主人也从屋里拿着棍子出来了。于是他想夺门而逃,打开门一看外面的人更多,有巡逻队,还有左邻右舍的人听到报警都来帮忙了,这个偷鸡人此时已经吓得连手里的鸡都忘了放下了,村里的人非常气愤,不由分说把小偷痛打了一顿。他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人们这才住了手。等他回到家,他的事已经传开了,名声也变坏了,人们都想这回他该收敛一下了吧,可还没过几天,他就又因为偷鸡再次被抓住了。

他的一个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来劝告他说:“你本来是个很不错的人,可是你天天去偷人家的鸡,这样会损害你的德行的,别人都把你看成是个偷鸡贼,难道你不感到耻辱吗?偷鸡不是一个正人君子所为,你还是赶快改掉这个坏毛病才行啊!”

偷鸡人听了,面露愧色但又很为难地说:“我知道偷鸡是不对的,可是我一下子改不过来啊,我只能逐渐地改变这个毛病。我原先每天要偷一只鸡,从现在起我一个月再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完全不偷了,你看如何?”

孟子讲完这个故事,对戴盈之说:“既然知道不对,就应该立刻改正,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哲理点拨

干了坏事,如果知道它是错的,就要从根本上去改掉它,而不能满足于表面的减少。否则,错误依然是错误,想改也只是在为自己找借口,是骗人上数的。

有些人总是给自己的错误编造出自认为是合理的理由,因此也就形成了心理上的习惯和行为上的模式。久而久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