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美国际学校地址:佛学基础知识03 广超法师主讲 果逸居士笔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45:07
佛学基础知识03 广超法师主讲 果逸居士笔录
 
【三、灭圣谛】
 
灭圣谛既是苦灭圣谛。它说明众生可以从生死相续不断的苦报中得到解脱。灭是指灭除惑、业、苦,断著贪嗔痴等无明烦恼,不再有造作之心,究竟不生,不生所以不灭,既是涅槃。
 
(一)、涅槃:
 
(1)、涅槃之意义:涅槃是不生不灭之义。佛说涅槃是诸法实相,所谓‘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实相既是真理,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诠释,唯有智者亲自证悟方知;故说:‘语言道断,心行处灭,非妄想凡夫所能臆测。’涅槃并非因缘所生,是无为,是没有造作的,并不是语言所能阐释的,不是常,不是无常,也不是断;不是苦,也不是乐,无相可得。既然什么都不是,为什么还有这回事呢?
 
(2)、佛陀演说涅槃的原因:因为世间所知的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皆是无明烦恼之产物,而我们因迷惑以为有的一切事物,它们的实相是非有非无(离有无)之不生不灭。我们凡夫所知道的生灭幻相,是迷惑而执著以为有的,本来没那件事,它不是有,也不是无。如果说有,就是执著常;如果说无,那就是执著断。我们凡夫一直在这相对的概念里打转,在讲涅槃时,佛陀不讲有、无,生、灭;他讲非有非无,不生不灭。而不生不灭有会使人误解为:除生、灭之外,还有一个不生不灭,那又是错误了。
 
凡夫所迷惑的生灭万法之中,具有不生不灭的本性,但是因迷惑而不知不觉,认为它是生灭的。比如我们观赏《释迦牟尼传》这部电影,从佛陀降生到他涅槃,这只不过是银幕里的变化罢了,里面并没有人在生,在死,那只是一些光影闪来闪去,在这些光影中,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这为圣者在生,在灭。而世间的真相也是如此,它本来是不生不灭,但是我们的智慧被烦恼所遮盖,就以为他有生灭,故唯有断除烦恼的圣者,才能证得这个涅槃。此涅槃并非是在生灭之法以外,另有一不生不灭之法可以证得;而是在生灭法之中,发现到不生不灭之真相,此才可称为证得涅槃。
 
这世间一切生灭无常,有很多人都不要,希望能摆脱它,到一个不生不灭的地方去。但是没有这样的地方,这个的地方就在生灭无常里面,它原本就是不生不灭的。因为我们迷惑,所以以为它生灭。当一个人觉悟之后,就会发现到:原来在这生灭万法之中,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不生不灭。所以证悟的阿罗汉圣者,并没逃到另一个地方去,而是在这个世间体悟到一切万法本来不生不灭,称为证得涅槃。涅槃并不属于因果,所以涅槃并不是我们断除了烦恼后所得到的果报。《金刚经》曰:‘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佛陀证悟涅槃(成佛)时,无一物可得,阿罗汉证悟涅槃亦复如是。我们众生就是获得太多,这边拿,那边抓,‘财产’太多,样样都放不下,所以没办法觉悟与解脱。如果有一天,我们觉悟到无所得时,既是断除了一切烦恼,那时就证悟涅槃了。
 
涅槃就是无生,无生所以不灭,所以涅槃有称为不生不灭。因为不生所以就非有,非有就不无,就是不是有,也不是无,故涅槃不属于存在或不存在。有很多人误解了涅槃,他们迷惑地问涅槃以后,那个人存在吗?他去了哪里?但是涅磐是无生,无生就没有灭,就不能称为有,也不能称为无。一个东西生出来,你称它为有,它灭掉了,你称它为无,没有生不能称为有,不能称为无。涅槃不属于有、无,就不能问涅槃者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或不存在是凡夫烦恼的概念。涅槃并没有一个人证到涅槃,因为觉悟涅槃的人一无所得,包括这个‘我’,就是他觉悟到‘无我’,既然无我,就没有我证悟涅槃。证悟涅槃就是没有烦恼的智慧,这其中无一法可得,就是这么一回事而已!
 
以凡夫的眼光来看,证悟涅槃者再也没有造作,他不求生,也不求断灭,他不会认为这个世间给他种种苦,要把它们断掉,他的内心没有执著与挂碍,寂灭清凉、(寂既是寂静不动;灭既是烦恼不生。)心行处灭,这和我们凡夫不同,凡夫的心无时无刻不住在一个地方造作,而证入涅槃者就没这回儿事。
 
【四、道圣谛】
 
道是出世间的因,解脱苦的方法,通往涅槃之路称为道。广义的说有三十七道品,狭义的说有八正道。
 
(一)、修道的层次可分为五个次第:
 
(1)、资粮位:修五停心以及四念处。
 
(2)、加行位:观四圣谛,既是观苦、集、灭、道谛。
 
(3)、见道位:觉悟见惑,断三结,既是断除我见、戒禁取见以及疑结。所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
 
1、我见结:身见是一种知见,因这个知见使我们做出种种傻事,而见道的人没有我见,但并不等于没有我慢。我慢是我们的内心高举,认为有一个主体存在;而我见是执著现前的身心有一个我。所以见道的人只是破除我见,没有破除我慢。
 
2、戒禁取见结:守持种种不正确的戒律,见道者无此烦恼。
 
3、疑结:见道的人对于佛、法、僧有绝对的信心,丝毫无怀疑。
 
所谓见道既是见到涅槃之道路,我们现在听闻佛法,是听涅槃之道,并没有见。比如我告诉你从新加坡怎样搭飞机到东京,下了机要怎样搭车到火车站,从火车站怎样搭车到一个乡下,再从乡下去一间寺庙。如果你们从头听到尾,这只是听而已,但是你们真的去到那个地方,那才是见道。我们听闻了很多佛法,有一天觉悟道真的是如此的时候,那就是见道。见道的人断除了我见、戒禁取见及怀疑三种束缚他们的轻微烦恼,称为三结。
 
(4)、修道位:修行者见道后继续修行,称为修道位。既是初果、二果、三果圣者,这些圣者称为有学圣人。
 
(5)、无学位:既是证悟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的圣者已经完全解脱烦恼,再也不必学习即修行解脱的方法,称为无学,所以阿罗汉称为无学圣人。
 
(二)、修道的方法:
 
修道的法门有很多,主要的有下列几种:
 
(1)、五停心:修习以下五种法门,能制止心内的过患,然后得定而引发智慧。
 
观法:          所对治之烦恼:
不净观--对治贪欲--观内身不净,除色身爱;观外身不净,除淫欲爱。
慈悲观--对治嗔恚--于怨亲等观,慈心与乐,悲心除其苦。
因缘观--对治愚痴--观生死中唯有十二因缘,其中无我,无作者,无受者。
界分别观--对治我慢--观十八界各界有各自之法,无有一合相之我。
数息观--对治散乱--数出入息,系心于息而得定力。
 
在这五停心中的不净观及数息观是修行入道的初门,合称为二甘露门。
 
1、不净观:观察自身与他身的不净,为了对治我们的贪欲,因为我们对身体有贪爱,这是一种烦恼,也是一个心病,佛陀就为我们开了一帖药方,叫做不净观,我们一眼看到某人就喜欢上他,是因为认为他漂亮、干净等等,那是因为我们的智慧被贪爱的烦恼所遮盖住,看不清楚真相,而不净观是告诉我们要看他不净的地方,比如他的皮、肉、血等,没有一样是干净的,皮肤流出来的是汗,七孔流出来的都是粪,是肮脏的。皮肤下的血肉是臭腥的,肚子里所装的都是粪便,所以我们的身体是‘粪桶’,不是‘饭桶’。我们最严重的贪欲就是淫欲--色欲,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不净观以破除之。(请参考《四念处》)
 
2、慈悲观:慈悲观是要对治嗔恨心,修慈就是要给众生快乐,修悲就是要拔除众生的苦。我们要经常作这个慈悲心的观想,慢慢地对于众生就不会嗔恨,生起怜悯之心,所以说慈悲观能对治嗔恚。
 
3、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以对治愚痴。在这十二因缘的流转中无我、无作者,没有受者。(请参考《十二因缘》)。
 
4、界分别观:我们观察十八界以对治‘我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六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称为十八界。我们个别观察它,里面没有一个我,这十八界合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一合相,它也不是我,所以观十八界可以对治我慢。
 
5、数息观:称为阿那波那,译为持息念(数息)。修数息观对治散乱的心,我们的心如猴子般跳来跳去,所以要把它系在呼出吸入的息气上,慢慢的心就会平静下来。这五种修行方法称为五停心,它可使我们的烦恼:贪、嗔、痴、慢以及不定的心平静。
 
(2)、四念处:又名四念住,所谓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及法念住。
 
四念住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四念处对治我们的常、乐、我、净四颠倒。
 
1、身念住--观身不净:观色身四大不净,乃至外境亦不净,以对治身体干净的颠倒想。
 
2、受念住--观受是苦:观六根所生受,及受的苦乐舍,三种皆是行苦,因为它无常变化,不能做主就是苦,所以观受是苦对治乐的颠倒。
 
3、心念住--观心无常:观六识心生灭最迅速,无有一念停留,我们的心念一念一念在那儿变化,佛陀说吾人之身还有几十年慢慢地发生变化,可是我们的心念一秒钟却不知道变化多少,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观心无常。众生执著这个世间有一个精神不变的我--心。这是一种颠倒,一种错误,这个心是变化无常的,并不是永恒不变,所以要观心无常。
 
4、法念住--观法尘及一切法无我、无我所,而我们执著有一个我,所以我们要观法无我。
 
四念处必须从观身不净,而观受是苦,然后观心无常,最后观法无我。因为身体的活动叫粗,受比较微细,心比受微细,而法是最微细的。(请参考《四念处》)
 
(3)、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谛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1、正见:对事的如实知见,出世间的正见唯有在见道者最为清净;对宇宙人生生死与解脱之四圣谛理,智所证知,直窥实相。世间正见只是一堆经验所积累的知识,是通过名称、标志及事物的相貌与形状之正确分别罢了。出世间正见唯有通过修禅定及放下一切杂染心才能生起。若依多闻佛法而分别邪正因果,也能生起正见,所以正见由多闻、思维、修持得来。
 
2、正思维:没有贪嗔等烦恼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故又称为正欲或正志。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业的行为。比如说蟑螂损害人类是害虫,我们应该杀它,如果这是正确的道理,那人类损害其他的众生,它们也应该杀我们!这是不正确的思维,因为这其中掺杂了‘我’的烦恼,以人为中心,认为有损人类利益的是害虫,所以我杀它不要紧,它杀我不行!
 
3、正语:即戒止口之四恶业。
 
(1)、不妄语欺骗。
 
(2)、不两舌,搬弄是非;或发表引起两者间之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
 
(3)、不粗恶口骂人或苛刻、酷毒之讽刺等。
 
(4)、不作无意义及无利益之空谈或花言巧语--绮语。
 
不讲这四种话语就是正语;我们应该合理、真诚、以及和蔼可亲的话。
 
4、正业:不是正当的职业,而是正当的行为,即戒杀生、邪淫、偷盗等,行为善良,不侵害一切众生就是正业。于修道时,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住。
 
5、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乃至不贩卖众生、军火、杀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赌等。若是出家众,则如法求衣服、饮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6、正勤(正精进):精进努力离恶向善,即精进修道。这里的正精进专指修禅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谓四正勤既是:
 
(1)、未生善令生
 
(2)、已生善令住
 
(3)、未生恶另不生
 
(4)、已生恶另灭
 
7、正念:以世间法来说,不生邪恶之心念,称为正念,反之则是邪念。以修行来说既是忆念正法,如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及菩萨道等等修行方法为正念。于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时时明了不忘失,比如念佛,对于念佛的境要明记不忘,这叫正念;如果念佛时想吃东西,是不正念,即使在念佛时想要去救人等好事,若不觉知心已随境转,也是失去正念。这个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于定学,既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持它,称为正念;如果没办法保持它,既是失去正念。
 
8、正定:心一境性,不向外驰散,正定有初禅至灭尽定,禅定时的用心不外两种情况:
 
(1)、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并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单一之定境中。
 
(2)、观(毗婆舍那):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实相。
 
修‘止’能暂伏烦恼,但不能除去烦恼;修‘观’则能除去所对治的烦恼。
 
          ┌戒:正语、正业、正命
三无漏学-┼定:正勤、正念、正定
          └慧:正见、正思维
 
(三)、总结:
 
(1)、在道谛中并没有祈祷,膜拜与仪规,因为这些不是正道。不过,对于教义不理解之初信者,由于宗教情操的需要,通过优美的习俗与仪式来引导他们走上这条圣道。
 
在小乘经典中注重正见,大乘经典中注重般若,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有人认为正精进不属于定学,修八正道时,每一道都要精进,然而对修解脱道者来说,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应该偏重于修定、修正念、修智慧,并非在正业、正语、正命此三道中精进。一个修行人如果一直精进的修正语,讲好话,那他的心就散乱了。
 
(2)、八正道有时又被解释为两种:一者、世间之八正道,既是正确生活之标准。二者、出世间之八正道,既是修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之生活标准。八正道是任何修学佛法之佛弟子皆应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净化众生的身心。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性(慧)与精神净化(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实相的途径。
 
烦恼
 
在四圣谛(苦、集、灭、道)的苦圣谛中,苦的生起因是我们过去所做的业及现前的烦恼。过去所做的业已造,现世要受报;而现前的烦恼决定于我们,可要它生起或不生。那些修行的圣者,证果的圣人,可以把握自己的烦恼,不让它生起;我们凡夫没办法,这其中有多个原因,一般认为这是我们业障深重,但是根据佛陀说我们的烦恼是从六根接触外境后,因为迷惑而生起的。烦恼的种类很多,有的分成六根本烦恼、有的称为三毒;六根本烦恼再分成十惑;再分成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等等。现在要讲的是根本烦恼,以及大、中、小各种随烦恼。
 
一、根本烦恼:
 
最根本的烦恼有贪、嗔、痴,称为三毒。一般人说某人很贪心,很会发脾气,很愚痴,这与佛法中所说的贪、嗔、痴有点不同。
 
(一)、贪:佛法中说贪是于三有及资具(顺境)染著不舍。三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因为众生贪欲界、色界的种种事物,及贪无色界的种种心态,使他们继续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六道)中受生,再度轮回生死。众生对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欲界;众生对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色界;众生对无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无色界。当一个人无欲界的种种贪爱,就会生到色界;对欲界、色界之种种贪爱已断除,则在无色界受生;断除这三界的种种贪爱,就再也不来三界,叫做不受后有,再也不贪著这三有了。
 
贪著三有及资具是讲贪著三界中的种种事物。我们生长在人间,贪求人间所享有的物资。比如贪著住富丽堂皇的房子,睡高广的大床,穿华丽的衣服,坐舒适的椅子,此种贪著使我们再来欲界受生。但是此贪心是过去的业习,它在我们过去业中形成了这种心理,就如一个人他本来没有抽烟,今生有人叫他抽,慢慢学习,对香烟染著,上了瘾,生起贪爱的心,看到香烟就想抽,以后没看到香烟也想要抽,我们说他对香烟有贪爱。凡夫对三界的事物也好想染上烟瘾一样,没有在眼前,内心都想要,所以造成下一世再来三界中的任何一界受生死轮回,所以贪是三有之贪。
 
(二)、嗔:一般人对嗔的了解是:发怒,生气等,但佛法中说嗔是于三苦及资具(逆境)憎恶不能忍受。
 
苦有三苦:
 
(1)、苦苦:既是身心之苦受。生、老、病、死、怨憎会属之。
 
(2)、行苦:东西变化无常,我们做不了主。五蕴炽盛苦属之。
 
(3)、坏苦:既是乐受变坏或得不到。爱别离、求不得苦属之。
 
对于这三苦,凡夫不能忍受,不想要它,但业报又是如此这般做不了主,又丢不掉,所以对这三苦起嗔心,然后对引起三苦的东西也起嗔恨。例如:某人嗔恨某某人,对仇人的东西也起嗔恨心。又如有人驾一辆老爷车,半路抛锚了,不能准时赴约,结果苦恼起,嗔心生,连那辆老爷车也都被敲、被踢,这就是对此资具也讨厌。
 
贪是对于顺境起贪爱之心;嗔是对于逆境起嗔恚之意,它们所对的境是绝然不同的。贪、嗔的心绝对不会同时生起,贪爱那个东西,绝对不会嗔它;嗔那样东西也绝对不会贪它。或许有人会这样认为:我爱某个人,我也恨他。这件事是应该如此理解:比如一对恋爱中的男女,结婚前觉得对方有许多优点与美德,结婚后却发现对方有一些缺点,结果有时贪爱他,有时又嗔恨他,但贪爱与嗔恨的部分是不一样的。两种心情混在一起时,他就搞糊涂了,到底我是爱那个人呢?还是恨那个人?所以贪爱与嗔恨之心决不会同时生起,但贪爱与嗔恨之间,取舍不定时,则产生愚痴。
 
(三)、痴:既是无明,于诸事理迷惑,是非不明,事理无知。对四圣谛、三宝的实、德、能(真实、功德、自能修成),不能信受。既是说对于真理的实、三宝的功德、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这三件事情迷惑,没有信心;或是对一件事不知分辨对与错,这都是愚痴。比如说你爱某人,是爱他的优点与美德;你嗔某人,是讨厌他的缺点。这使你混淆,把两件事当作一件事,不知是对或是错,不能明辨是非,就产生愚痴。实际上世间的种种事物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但你要美满、美好,好的你要,坏的你不要,好坏在一起时,不能分辨是非,而产生不知取舍,结果不知如何是好,这就是愚痴。
 
我们对事理不明白,不知晓,这也可说是愚痴。当我们愚痴时,往往会做出各种傻事,比如看到人受病苦的折磨,我们可怜他,认为反正他是要死了,不如把他人道毁灭,让他早日解脱,这就是愚痴。因为我们不明白病苦中有因果业报,决不会因为断了他的命就可以解脱。今生他要受如此病苦,这世逃不掉的,这使对事理不明白而产生的愚痴。
 
(四)、慢:把自己和别人相对比,内心产生高傲的心理,称为慢。慢有许多种,最普通的一种就是‘自尊心’。当你比别人差时,事情做不成功,失败了,别人嘲笑你,有满心的你就产生苦恼,认为你与他平等,这就是慢。众生‘慢’的心理可分三种情况来看:
 
(1)、你的地位、名誉比他人高,而你也认为比他人高。
 
(2)、你的地位、名誉与他人平等,而你却认为比他人高。
 
(3)、你的地位、名誉比他人低,而你却认为与他人平等或比他人高。
 
慢的产生是把自己与他人作对比而产生的。比如人有汽车,我没有,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不要买罢了,这就是慢--与人平等,却认为自己比他人了不起。再比如:来这儿听法的信徒都是平等的,假设这其中有一位是大学生,他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大学生而起慢心--比他人高,自己也认为比他人强。但他回到家里,进了厨房,他的妈妈可能就会说:你这个大学生有什么了不起,不会煮也不会炒,还是我比较行(慢)--比他人低,确认为比他人强。所以慢心的生起是以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而生起高慢之心。
 
(五)、疑:对于诸真理常犹豫不决。历史记载二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修道成佛,解脱生死,你却认为有烦恼怎么能够解脱生死呢?对此真理产生不信的心理,称为疑。此怀疑使我们不能接受真理,并非真理不可让人怀疑,而是我们对于任何事物都存有怀疑之心,这是一种烦恼。比如我告诉你们我的俗姓是‘苏’,有人听了就相信,但有些人听了就会产生‘是不是姓苏啊?’此怀疑之心,就是他内心的一种烦恼。有再打个比方:‘美国太空人已登上月球。’有人听了就产生‘是不是真的呀?’他根本不想去寻找答案,不去了解,就直接产生怀疑,这种‘疑’的心理状态,就是烦恼。我们对某些事理,再还没有真正了解之前是可以持有怀疑的态度。当我们真正彻底明了后,就能接受、相信它,这种怀疑的态度佛法可接受。
 
在佛经中说:如果一个人没证悟初果,他对四圣谛、三宝多少会有疑问。这疑问我们可以保留,但因此而妨碍我们证悟初果。有些人说他对某种修行方法深信不疑,但经过一段长时间的修行后,如果没有证悟,就会生起疑问,怀疑起来。这并不表示当初他对某修行法门没有怀疑,而是他的疑心被信心遮盖住。‘疑心’是一个很深的烦恼,它是根本烦恼之一。例如:有人对‘四念处’这个修行法有信心,他用十多年去修学,但没有什么成就,就怀疑此修行法;因为没证悟,更怀疑那些证悟者修行证悟的成果是否是真实的,这就是疑的烦恼。一般很深的‘疑’烦恼凡夫是不容易发现的,除非我们面对修行、烦恼等磨练的时候,才可知道我们对佛法的道理是否是深信不疑。证初果者断戒禁取见、我见,对世间看得很清楚,对佛法就毫无怀疑了。
 
(六)、不正见:对于因果道理等起不正确之知见。
 
(1)、身见:执著世间有个身心是我,称为‘我执’。我执有两种:在行为方面的我执就是‘我慢’;在思想方面的我执称为‘我见’,也叫做‘身见’。我执并非是听完无我,相信无我,也确定无我的道理是正确后,就无此烦恼,而是放下我见的烦恼罢了。我执中的‘我慢’是我们内心中根深蒂固的烦恼,碰到任何一件事物,我们就有一个心境内、外的对立,外面的是外境,里面的是我。因为有我执就会生起贪生怕死之念头,就会起贪、嗔、痴等烦恼。譬如对‘无我’的道理深信不疑的人,被人用刀子威胁时,他会怕死,此怕死的行为不是我见,而是我慢。‘我慢’不可凭听讲道理来破除,它必须以修道来断除;‘我见’是一种思想上的烦恼,它可通过明了无我的道理,就可破除之。
 
(2)、边见:由于身见对于我生起断、常见,称为‘边见’。先有我见,才有边见。执著世间有一个永恒的我,认为我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没了,称为‘断见’。
 
(3)、邪见:谤无因果(业因果)、无作用(转世、父母),无事实(佛、阿罗汉)。谤无因果,起种种邪见。认为作善无善报,做恶也无恶报,此是无果。有些人认为人的出生是‘无因’的,就是由父母生出来;死后一了百了,既是‘无果’。有些人认为杀死鸡鸭无需受报,鸡鸭是生下来让人吃的,此属于‘无果’。世间有三世,既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但他不相信,此既是‘无作用’;对佛陀所说的三宝、四圣谛等,以为‘无事实’,而加以毁谤。
 
(4)、戒禁取见:执持不正确之戒律。有人持牛戒,以为牛吃草没杀害生命,就认为也应该吃草;有些人认为牛是干净的,所以吃牛肉不吃猪肉,这些都是‘戒禁取见’。
 
(5)、见取见:执取诸见为已见,认为此见是最优胜的,最正确的,而生起斗争,称为‘见取见’。执取前面四个见,认为是最正确的,也是见取见;比如你认为人死了一了百了,此是‘边见’中的‘断见’,而你却执著这种见解是正确的,这个执著称为‘见取见’。世间人往往执著自己的思想、知见是正确的,别人的是错误的,乃至执著正确的知见是对的,亦是见取见的烦恼在作怪,并非我见。
 
这六根本烦恼中的贪、嗔、痴称为三毒。贪、嗔、痴、慢、疑为‘五钝使’(思惑)要修道才能断除。不正见中的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称为‘五利使’(见惑)要见道才能断除。五钝使和五利使合称为十惑。
 
二、随烦恼:
 
随烦恼就是随著根本烦恼而生起之烦恼,共有二十个。
 
(一)、小随烦恼:行相互违,各别生起。
 
(1)、忿:对现前逆境,不能忍受,起嗔心。
 
(2)、恨:对过去逆境起嗔心,念念不忘,不舍而起嗔心。比如说,现在人家骂你,你再做其他事务,不理会他,过后在想起就生起嗔恨之心。脾气暴躁的人,忿心所容易生起;豪爽粗矿的人,生气后就没事了,忿心所比较多,怀恨心少;城府很深的人,遇到逆境是忿少,他不出生色,但怀恨在心。有些人现在你讲他几句,他若无其事,但过后越想越恨。中国人讲女人怀恨三年,意思就是说女人把事情挂在心上,念念不忘,就是恨的心理。
 
(3)、恼:有了忿恨后,越想越苦恼,身心烦躁恼热,心跳加速,热血沸腾,并以粗暴言行骚扰他人,或疾言厉色的怒骂别人,使他人也苦恼。
 
(4)、害:恼后就无悲愍及爱心,常以打杀、恐吓等侵损逼害众生。就好像他对我不仁,我就对他不义。
 
恼与害之差别:有些人‘害’的烦恼少,被人欺负,只会在那而‘恼’罢了,即使他很苦,也不敢害人,这种人就是有良知,有慈悲心者,他没能力反抗,因为不敢害人。反之有一些人,他有害的烦恼,苦恼之后就要去对付别人,这就是由‘恼’转为‘害’;有些人很残酷,路过见到一些猫、狗等小动物,他都无缘无故地踢一脚,这是没有恼,但是有害的心理,没有慈悲心;看到蛇、蟑螂就一定要打死;看见蟑螂讨厌是因为恼、忿、恨,所以打;但是看见青蛙也要打死,那就是害的心。这世间就是有一些没有慈悲心的人,经常损害别人。
 
(5)、嫉:即妒忌,不能忍受他人之成就、优胜而起嗔心。有些人妒忌别人的名誉、地位、财富等。妒忌别人比自己漂亮;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聪明;别人做事有成就被赞叹,而令你生起妒忌等等。此烦恼是与他人无关,没人惹你,是自己不能忍受别人比你优越,而生起妒忌的心理。
 
(6)、诳:虚伪的夸大,或是以言行假装有才德,为求名利来欺骗他人。比如有人问一个问题,你不会,但为了表示你的学问渊博,你就不自量力的乱答;或是原本你无能力,却假装自己有能力办事。甚至无德之徒以种种虚假的行为表现,让人家以为他有德行,此亦称为诳。此烦恼有欺骗他人的心理。
 
(7)、谄:以言行隐藏过失,并奉承他人,以免名利有损。这是为了取信于别人,拍马屁也是一种谄。小孩子做错事后,往往为了怕被打而表现乖,这就是谄的心态。
 
(8)、覆:覆并不是心的善、恶,而是后悔做错了事,但隐藏不愿让人知道,恐怕损己之名利。例如凡戒后,心想还好没人知道,这就是覆的烦恼。
 
谄与覆之不同:覆是隐藏自己的过失,不愿人知,他并没有对他人有特别的意图;谄是当你知道某人能给你利益,就隐藏自己的过失,以便对方相信你,希望能从那儿得到好处。
 
(9)、骄:对自己的成就染著喜悦。漂亮的女人,大多数都是心高气傲:甚至有些只有几分姿色的女人打扮的漂漂亮亮后,就高傲起来;或是有些人会缝衣、理发,事成后,就到处夸耀,对于自己的成就染著,内心欢喜,这就是骄。
 
骄与慢不同,骄是自己做事有了成就,产生高傲的心理;慢是以自己的能力与别人相比,自己认为比他人高一筹,而心高举。(10)、悭:不欲施舍所得之物。悭就是悭吝,是因为贪而形成的一种吝啬,但是悭与贪不同,‘贪’是希求多;‘悭’是拥有很多财物,而舍不得施与他人。有些人有贪,没有悭;但悭的人一定贪,贪的人不一定悭;因为有些贪多的人,有人来乞求,他愿意施舍;悭的人贪得无厌,那儿愿意给人?所以悭的人对于自己的财物、知识、能力都不愿与人分享。悭的人最容易收藏东西,见到有人来向他求乞时,苦的要死,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财物减少了。
 
(二)、中随烦恼:与一切不善心俱起。我们心中有不善的大、小随烦恼生起时,因为心中无惭愧,令其他的烦恼继续活动。
 
(1)、无惭:自己没自尊,对自己之过失及缺点,不自我反省,不自以为耻。假设偷东西的人,经过自我反省后,很后悔,称为惭。
 
(2)、无愧:对自己之过失及缺点,他人指责非议不以为耻。假设一个人要偷东西,怕他人知道,而放弃偷盗的念头,则称为愧。
 
大、中、小随烦恼是以它的断除难易来分类。在一个人的修行过程中,小随烦恼更难断除,中随烦恼比较难,大随烦恼更难断除,根本烦恼最难。一个修行者如果还有忿、恨等烦恼的话,还有下面与修禅定有关的其他烦恼。
 
(三)、大随烦恼:一共有八种,便一切污染心。
 
(1)、不信:对四圣谛、三宝的实、德、能(真实、功德、自能修成),不能信受。既是对于真理的实、三宝的功德、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这三件事情没有信心。
 
(2)、懈怠:对已做、未做之善业不努力做,既是懒惰。对于好事,不愿意去做;对于坏事,也不愿去断除。懈怠的人不愿做事,最爱休息;坐禅或念佛人往往因懈怠而去睡觉。
 
(3)、放逸:不警觉烦恼之生起,不约束自心,放纵它去造业。与懈怠相似。懈怠是懒惰不做;放逸是贪、嗔、痴驱使你不做。比如现在叫你静坐,你贪爱要看明天的那场戏,就坐在那儿想,结果因为贪而放逸;又如你嗔恨某人,静坐时就想起他,越想越气,因嗔而放逸,索性不静坐了。放逸的人爱做放逸心所想做的事。
 
(4)、昏沉:于所观境,神志昏暗,不能了知。既是没有足够的心力保持所要修的境,这样会妨碍我们修种种的观行。例如:有人静坐时修数息观,从一数到十,没一下子就神志昏暗,频频点头,对与刚才所做的事,什么都不知道,好像要睡觉了,称为昏沉。
 
(5)、失念:于所观境,不能明记清楚。对于现前之念,没办法掌握,不能记得它。如念头专注在眉心不久,就跑去想其他地方,而不记得刚才心念是在眉心。
 
失念与昏沉之差别:失念与昏沉都是不能明记刚才所发生的境界。失念时神志清楚,但东想西想;昏沉是神志混淆,模模糊糊,什么都不知道。
 
(6)、散乱:内心妄念纷飞,流散杂乱。此种散乱的烦恼是因为失念而引起的。佛说我们的心像猴子般跳来跳去,现在把它放在眉心,结果因为失念而妄念纷飞,心念流散杂乱起来。散乱不仅是对刚才的境,不能明记,而且心念一直在转变,思潮起伏,一下子想这,一下子想那;失念则未必如此,例如:静坐时原本你是在念佛,忽然间想起还有一件事没做完,要怎样安排与处理等,心念就想到那件事去了,这是失念但不散乱。
 
(7)、掉举:于所观境,心不安定,常回忆过去境。比如,今天做了一件乐事,在静坐时一直回味,时不时想到它。当一个人修到初禅后要入二禅时,他一直会回忆初禅的境,称为掉举。
 
(8)、不正知:对于所观之境,不能正确明了;对自心不知安在何处。例如静坐时观察呼吸,对于出入息的进出、粗细不能明了。
 
三、总结:
 
(一)、烦恼之生起:内心先有烦恼业习种子为因,现前种种境界为缘,因缘会合烦恼生起,无有烦恼者,随缘生故无自性。
 
(二)、烦恼之灭除:不正见及疑在见道后即刻不生,其余烦恼必须通过修道一分一分地除去。觉悟后常能以智慧观照,生起正念、正知,则烦恼业习便无缘生起;若念念正念分明,则烦恼永不生,既是断烦恼。
 
(三)、烦恼是苦,苦不一定有烦恼。证悟有余涅槃的罗汉还在苦中,在进入无余涅槃之前还有行苦。业种子以烦恼为助缘而加速受报,并造新殃。业种子无烦恼为助缘便不得增长,然非断灭。烦恼虽无自性,空无人我,但因果业报不虚。
 
三皈五戒
 
一、皈依的意义:
 
皈依既是皈向、依*之意。根据佛法说,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无依无*,甚为可怜;这好比从中国飘洋过海来南洋讨生活的人儿,他们离乡背景,举目无亲,无依无*地在一个人地生疏的新环境里生活,真是可怜;又比如为了避开战火的蹂躏,从越南逃来新加坡的难民,他们无依无*,连一个亲人也没有,只依*他国与社会热心人士的救济,过著寄人篱下地凄惨生活。这与我们在生死轮回的业海中飘浮,无依无*的情景时一样的。以世间法来说,我们可以依*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等;但依佛法来讲,以生死的观点来看,这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我都还在生死轮回之中,怎么能做别人的依怙呢?比如,两个不会游泳的人同时跌进海中,谁能够搭救、扶持谁呢?我们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浮沉,依佛法来说,唯有佛、法、僧三宝才能做我们众生的依怙,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
 
二、三皈依:
 
(一)、皈依佛:我们皈依佛,向他学习与修学,以他为模范、为导师,这就是所谓的依*了。此外,我们凡夫谁也*不住,因为你今生做人,下一生可能做畜生,今生做畜生,来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今生是好人,来世可能坠落,这样的人我们怎样依*呢?所以唯有脱离六道轮回,大觉大悟的圣者--佛陀,才能做为我们的依怙。
 
佛陀觉悟世间的真相,他的三业清净,没有过失,这就是他的清净处。另一方面,你我都有烦恼,谁都依*不得,但是佛陀是个断除烦恼的圣者,所以我们要皈依他。佛陀有大慈大悲的精神,他誓愿度一切众生,他会以各种善巧方便来接引依*他的学佛者,所以我们要依*佛陀。依*佛陀并不是依赖佛陀,不能像小孩子依赖母亲那样,我们皈依佛是以他为导师,亲近佛。我们要有生生世世见到佛的愿心,希望能够遇到佛陀。不只是凡夫要依*佛陀,甚至于阿罗汉也要依*佛陀;佛弟子中有很多阿罗汉,他们生生世世追随佛陀,因为阿罗汉证悟后深深的体验到解脱的自在,他们清楚的知道,唯有佛陀才是他们真正的皈依处。
 
我们皈依佛后,应以佛陀为导师,向他学习,如见恩人般,生起恭敬之心而礼拜他。佛陀在生死轮回,还没觉悟的时候,所做之一切都是为了众生;佛陀无量劫努力不懈,修种种的难行、苦行都是为了度化众生;佛陀修行圆满,证得涅槃,不辞劳苦的为众生阐释佛法,把世间的真相告诉我们,使我们也能解脱生死,故佛陀对我们的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如此伟大的圣者,我们应该报答他的恩典。所以我们应该感恩知情,恭敬的心礼拜佛陀。礼拜佛陀并不是向他祈求什么,而是向佛陀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皈依法:凡是能够消除烦恼,调伏咱们的心的道理,就是法。法的意思就是诡则,既是能够保持一定的状态,有一定的性质,都称为法。能够使我们解脱生死的道理,称为佛法。皈依法,就是皈依佛陀所觉悟、所演说的种种善巧的教法。在这些教法当中,有很多种类,例如:世间法、出世间法等,而皈依法的真正皈依处,是皈依涅槃清净的法,既是我们要皈向解脱者内心清凉、清净、不生不灭、无为之快乐的法。
 
(三)、皈依僧:僧就是和合众的意思。奉行佛陀教法的佛陀出家弟子,这些实践佛法的出家弟子都称为僧,他们是比丘、比丘尼、式*摩那、沙弥、沙弥尼等。然而这里的皈依僧,真正的是指皈依圣贤僧,就是佛陀在世时,僧团中有很多证果的圣人,他们依据佛法修行,结果解脱证果,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榜样。看到圣贤僧,我们应该生起信心,努力修行,断除烦恼,于圣者一样解脱生死,证得涅槃。这些僧代表佛陀教法的实行,我们应该尊重皈向。佛、法、僧和称为三宝。
 
(四)、三宝的种类:
 
(1)、化相三宝:1、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在印度有一位释迦牟尼佛--佛宝,降生人间;2、当时跟随佛陀的有无数出家的凡圣弟子--僧宝;3、佛陀当时向弟子们演说开示的种种教理,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等--法宝。这是佛陀住世应化之际的相状,称为化相三宝。
 
(2)、住持三宝:1、我们现在所看到用玉琢、石刻、金铸、泥塑、木雕、纸绘等的佛像--佛宝;2、我们所看到的佛陀弟子一脉相传的出家众弟子--僧宝;3、凡是佛弟子所结集的三藏经典,或古今大德的佛教著述--法宝,称为住持三宝。有这些住持三宝,才能延续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传布佛教的教义。而我们有因缘遇到,这是人间最难得的事。因为在六道轮回中很难遇到佛、法、僧,故称之为三宝。因为我们见到佛、法、僧,会生起解脱、清净之心,有这些的心念,才能朝向解脱;如果在某一世遇不到三宝,我们就很难有因缘解脱,所以佛、法、僧是难能可贵的,合称为三宝。
 
二千多年前化相三宝中的佛陀,已离我们远去,无缘见到。如今看到的是住持三宝中的玉琢、石刻、金铸、纸绘,乃至木雕的佛像,这些只不过是假像而已。但是当我们看到这些佛像,会兴起佛的心想,使我们深深的怀念起佛陀、恋慕佛陀。虽然我们无缘接触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但是还有这殊胜的因缘见到佛像,能够继续在我们的心里种下善根,依这个化相三宝,提升我们的内心,对于三宝更进一步的皈向。
 
(3)、自性三宝:我们到寺庙去礼拜佛陀,能生起清凉与清净的心,希求涅槃的心油然而生,这能使我们朝向解脱之道,此既是三宝可贵之处。这些清净的心是我们本来具有的,这就是所谓的自性三宝。我们自心本来具有与佛一样的觉性,因为迷失,所以感受不到;我们自心中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相,我们也不知不觉;我们的自心本来具足一切,没有所谓的和合分开,大家一律平等,这些我们都不晓得,因为三宝的因缘使得我们认识到自心,那是非常可贵的,所以我们看到佛、法、僧,要生起如获至宝之想。
 
皈依三宝并不是举行三皈仪式后,盲无目标的礼拜三宝,而我们每天礼佛拜佛,是要在我们的业因缘里面种下一点儿善根;时时怀念三宝的功德,时时提醒自己要修行解脱。我们凡夫整天在烦烦恼恼中,不知道要怎样解脱。如果我们每天都有皈向三宝的心,就会鞭策自己,努力修行,断除烦恼朝向解脱。
 
我们皈依后,内心要至诚的皈向佛法僧,把自己的身心融化在无边无际的佛法大海中,努力修学,精进不懈。
 
皈依者的行持:
 
1、亲近善知识:我们皈依之后,应该亲近善知识。
 
2、听闻正法:我们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生起正见。
 
3、依教奉行:我们不止要听闻正法,而且要信受奉行,以僧为榜样,在生活中实践佛陀的教法。如果我们每天这样的皈向,满满地就有机会解脱。我们皈依三宝,应该天天做如是的观想:佛陀是那么的伟大、慈悲,是人间最伟大的导师,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佛法的道理是那么清凉,能使我们放下无数的烦恼,逐渐的走向解脱;僧--放下世缘,出家修行,守道清白,梵行高远,和合无诤,慈悲一切,是佛法的实践者,修行证果,使我们升起无限的信心,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4、护持与供养:在佛、法、僧三宝中,僧宝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法师们本著「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皆离苦’的伟大情怀,依据佛制清苦办道,弘法利生,使佛法继续流传,这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我们护持与供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