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手机3代配置:读《帕夫雷什中学》有感——感悟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50:55
读《帕夫雷什中学》有感——感悟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 扬州市育才小学 党怡2010-07-06 17:29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9-1970)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被誉为苏联教育思想的泰斗。在他30余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做出教育理论上的概括,终其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帕夫雷什中学》、《学生的精神世界》、《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40余部专著。其中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诞生的著作《帕夫雷什中学》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育工作者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启发作用。

一、关于爱孩子与爱的教育

什么是教育?我们往往把其释义为传道授业的活动,又把其细化为广义的教育与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我时常在想难道学校的教育就仅仅是传授知识吗?对于什么是教育,一位校长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教育就是播种爱。我十分赞同这一观点。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开篇即提到“学会爱孩子”,即引起了我的共鸣。

如果我们仅把教育理解为传道授业,这一解释未免过于理性,又略带冷漠,濒于或竭力避免带有感情色彩。而教育实质上是带有影响性的活动,包含有师生间的相互影响,因而情感在教育中会贯穿始终。“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考、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和神圣的东西的观念。”在众多情感中,其深层及本质情感就是爱。教师爱学生,学生也热爱老师。爱是相互的,但首先只有教师奉献出自己诚挚的爱给学生,才会有学生的爱作为回报。

教育就是播种爱。教师将爱播种在孩子心底,使他们从小心中有爱,让爱的种子在他们心田生根,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怎样去爱,如何表达爱。只有让孩子懂得了世界上最包容的一种情感——爱,他们才能“用心灵感觉出别人的情绪”“会关怀人”,他们才能“在精神上给别人温暖的时候,自己也能从中感受快乐”,他们在未来才能够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善良、有爱心、有同情心。而这些“心”都源自于爱。

教师要教会学生爱,首先就要学会爱学生,爱这些孩子们,对待孩子“犹如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只有学会了爱孩子,才可以说教师有了教授孩子去爱的资格。我无法想象一个不热爱孩子的教师如何能站在讲台上内心冰冷地口口声声地向孩子们谈“爱”。此外,教师学会了爱孩子,正是以实际行动向学生展示了什么是爱,怎样去表达爱;孩子切实感受到了教师的爱,才能体会到爱的珍贵与美好。因而,教师学会爱孩子是关键。

那么如何唤起教师爱孩子的本性昵?“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细心观察,寻找跟他们进行精神交往的手段,深入到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中去。”通过多与孩子接触沟通交流,自然会唤醒教师对孩子的热爱。孩子的天真、纯洁、稚气、机敏、好奇、活跃的天性会感染教师,唤醒教师久已不在的童心。“孩子在本质上具有向你敞开心灵、倾吐自己感情和思想的精神要求。”当教师学会了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时,就打开了孩子的心灵之门,通向了与孩子共同分享其乐趣、秘密的道路。自然而然,基于天性,教师会对孩子产生热爱之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们使我感到愉快”,“对我来讲,就是最大的幸福”。

总之,爱孩子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如何正确地爱孩子,需要教师在正确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教育实践中亲自体会领悟。教师只有做到了爱孩子,才有可能成为孩子们所热爱、拥戴的教师。因为“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

二、关于教育的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谈到“教育是一种十分细致的精神活动”,因而,“要掌握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艺术”。我们每每看到关于优秀教师的事迹报道,总不难发现,绝大多数优秀教师都具有教育的艺术。这不禁让人对教育艺术产生了一丝期盼,之后,又有一种望尘莫及之感。说是期盼,是因为看到优秀教师的教育方法。不禁让人暗暗惊叹其教育的妙处,赞赏其处理的方法。教育艺术是教师实践经验和个人素养相结合的产物。教育艺术蕴于教育实践中,只有教师长期处于特定的教育情景中,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其心理,谙熟课堂,才能积累实施教育艺术的经验。

其次,教育艺术与教师的个人素养有关,即与教师的性格和能力等有关。倘若一个教师反应愚钝,不能抓住教育时机,又迂腐固执,死守陈旧的教育思想不放,拒绝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又欠缺总结、自省,尤其是教育行为的反思,这样的教师,纵然有一生的教育经验,也很难实施教育艺术。“必须使教师的人格能吸引学生,以其思想——生活观点、信念、道德——伦理原则、智力的丰富性和热爱劳动的质的完美性鼓舞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描述他们的教育学课程的:“那里讲的教育学不是枯燥乏味的结论,而是关于教育艺术、关于如何影响意识和情感的生动而清晰的阐述。”与此描述相比,我们的教育学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就又使我们失去了一个至少去了解教育艺术的途径。

三、关于教育中的换位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第一章第一节“我们的教师和教育者”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个热爱孩子的人,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曾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这一段论述中的最后一句“时刻都不曾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让人联想到在教育中教师的换位思考问题。

在现实教育环境中,尽管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学生为出发点,但教师的视角、立足点还是从社会需求和期望、教育的培养目标等出发来要求学生的。究其根本,教师在教育学生、传授知识、与学生沟通时,背后隐藏的仍是要通过一切教育教学手段达到教育目的、实现教学目标的期望,而很少甚至从未想到,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想学什么?他们喜欢怎么学?他们希望老师怎么教?要回答以上问题,并非像想象的那么困难。现实中的教师抱怨不知道当代孩子在想什么,难以理解他们。恰恰是这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未能做到换位思考,才会产生这样的抱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时刻都不曾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如果一名教师从未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那么就能深切体会到孩子的快乐、悲伤、好奇、不平、愤怒,就不会以成人的眼光去费解地审视孩子,而不能窥探出他们心底的丝毫秘密;就会知道孩子们期望上一堂什么样的课,自己怎样教才能引起他们对知识的兴趣,而不是死板教书、沉闷上课。如果教师意识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就会自然而然掌握与孩子们沟通的技巧,知道他们的困惑,了解他们的烦恼,适时地伸出援手,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如果教师时刻提醒自己,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就迈出了真正理解孩子的第一步;就会少一些苛求,多一些宽容;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友善;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学会换位思考,教师就会用心灵体会儿童世界,体察童年生活。

学会在教育中换位思考,“时刻都不曾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在我看来,这一箴言是打破师生间隔阂与代沟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