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锦盛豪庭南郡:请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何解?_生活百科_中国雅虎知识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23:07:22

北宋程颐说认为《中庸》首章是“孔门心法”,孔子的孙子子思因担心它在流传中出现偏差,于是“笔之于书以授孟子”。《中庸》是儒家思想中较为深奥的一部书。它的主旨在于探讨人性的内在条件与外在行动之间的关系,由此涉及属于本体的根源性问题。事实上,任何学说,只要是为人类指出正当途径者,在它背后必定都有一套关于人性本质的理论,儒家的基本理论,可以在此找到。 《中庸》开宗明义,肯定:“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三句话听起来简单,但是它的含意却自古以来未能说得十分清楚。为什么如此?因为它不是针对现象界所作的描述,而是基于长远的传统与独到的见识,对于人性的本质所作的论断。这是一种信念,但不是没有根据的信念。这种信念不是由经验归纳而得,但却可以用来说明人的主要经验。换言之,人之所以构成如此的人类世界,既要求分辨善恶,又要求行善避恶,好像真有一种命令在其中主导,其原因正是《中庸》说要说明的。 “天命之谓性”至“修道之谓教”这一节,劈头提出“性”、“道”、“教”三项,用以解释“道”的渊源。作者认为,人各有性,做事有道,圣人有教,这三者名称的由来必须交待清楚:上天以阴阳五行的道理来交付给人,人运用这道理来修成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德,这就叫“性”。人有了性之后,做事遵循它,这就叫 “道”。圣人拿这人应当实行的道去约束民众,对他们的行为加以限制,使做事过分的人回撤,使做事不及的人前进,这就叫做“教”。在作者看来,先有“性”,后有“道”,再有“教”,“性”、“道”、“教”三者是相承的,在逻辑上有着前因后果的联系。 钱穆先生在有一次名为《中国人的思想总纲》学术文化讲座中,曾不经意的解释《中庸》开卷的三句话。由于所阐释的义理较口语化,特全文节录于此,以供参详,如其所言:“四书里中庸的第一句,就说‘天命之谓性’。天命所与你的,就是人之禀赋,这就叫做性。人受了此性,这就在人之内有了一份天,即是说人生之内就见有天命,这不就是通天人了吗?所以中国人特别看重此‘性’字。我此次来讲中国的国民性,就是这意思。为什么你的性这样,他的性那样。中国人的国民性这样,西洋人又不这样。这需要拿天时气候、山川地理、历史传习种种,会合起来讲。简单说来,这即是所谓‘天命’。天在那里,就在我本身,就在我的性。我的性格,就是天的一部分,我们人就代表着天了。可是一个人只能代表天的小小一部分。你是一女子,便是天性之阴。你是一男子,便是天性之阳。人分阴阳,天亦分阴阳,如昼夜寒暑等。中国的阴阳家便喜欢从这里讲去。此处不详说。 现在讲到中庸第二句:‘率性之谓道’。性可以讲是天性人性,道亦可讲是天道人道。率,遵循义。遵循你的天性而发出的,便是人生大道,亦可说是自然大道。饥思食,渴思饮,寒思衣,倦思睡,都是率性,即都是道。违背人性,就非道。魏晋清谈将坦白,讲直率,把你的内心坦白直率表现出来,这就偏于道家义。儒家言遵循,功夫便要细密些。但儒道两家还是一义,都是通天人。或许一个种田人更比一个读书人较能近于道家言的率性,而一个读书人则需要懂得儒家言的率性。所以儒家要讲修身,而道家在此则不多讲。换言之,道家重在讲自然,儒家则更注重在讲人文。率性之谓道,亦即是天人合一。 现在再讲第三句,‘修道之谓教’。人道需包括天时地理及社会人群,故需随时随群而修。周公所讲的道,孔子出来修,以下仍需不断有人起来修,此便是修道之谓教。亦即是司马迁所谓通古今之变。有变便需有修。但尽有修,还是这一道。……修道之‘修’,有修明义,有修正义。周公讲的道,孔子起来修正,又继续有孟子、董仲舒起来把孔子之道修明修正。另一面说,庄子、老子亦来修正孔子之教。所以中庸开始的三句话,实是含义无穷。”(《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90-92页) “天命”即《大学》所称的“天之明命”,亦即是“明德”。人的这个“命”,虽然是父生母养的,可也是自然给的,所以叫做“天命”。“天命之谓性”,指出人性并非凭空而来或由低等动物演化而来,而是受天所命。天是由古人所相信之万物的大本,也是一切价值的源头。人的生命既由天所赋,此生的目的即在回归天命,亦即向着超越的理想界开放,实现内心向善的要求。 “率”是遵循的意思。“性”指的就是这个浑然天成的生命。怎样才能找到、掌握吾人的这个浑然天成生命呢?《大学》说“明明德”,是自明其明德,所谓“顾□ 天之明命”也。传文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明则诚矣。”(《中庸》第二十一章)。“率性之谓道”一语的“率性”,透露玄机,告诉我们人有自由,可以依循或顺从本性的要求去行动,也可以逆向而为。因此,人只要顺着善良的本性去走,就是人之“道”。 人的浑然天命本来就是真实而光明的,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考量,使得天命由是而昏,修行之人就应该进德修业、“终日乾乾”,主敬存诚,光明正大,将一切蔽障完全除尽,以恢复天命的诚明(即明明德也),这就叫做“教”。在《中庸》看来,人之“道”是择善固执(二十章),所以要在实际生活中修养及印证,这种功夫即是“教化”。 上天赋给人善良的本性,顺此发展以择善固执就是人生正途,依此而有的一切修行工夫即是教化。儒家强调教化,相信人的外在行动皆有内在条件做为依据,两者若能配合,则人生目的可以达成,进而圆满天命的要求。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3),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及乐之未发谓之中。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有,天下之大本也(4);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5)。致中和(6),天地位焉(7),万物育焉。注释: ①水节选自《中庸》。《中庸》相传为孔子的孙了孔伋(子思)所作,是先秦儒家论述人生哲学的专著,对后世影响很大。(2)率:依循。(3)见:同“现”,显现。(4)人本;根本。(5)达道;共通的常理。(6)致:极尽。(7)位:安于所处的地位 译文: 天所赋予人的就叫做性,完全按照人的本性去做就叫做正道,理解并遵循正道就叫做教。道是人们一刻也离不开的东西,如果能够离开,就不是道了。因此,君子即使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总是小心谨慎,在别人听不见的地方总是心怀恐惧。世上再隐蔽的事也会显现出来,再秘密的事也会露出端倪,所以君子独自行事时也特别谨慎。人的喜怒哀乐之惰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又合乎节度叫做和。中是天下万物共通的根本,和是天下万物共通的常理。极尽中和的道理,天地就会安于所处的地位,万物就会生长发育。读解: 不偏不倚、和谐适度的“中和”之道,被提升到了宇宙万物存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理这样的高度,买际上就是儒家特别看重的一个核心观念,无论是做人办事,还是治国安邦,都离不开这个根本法则。 理解和掌握了这个法则,就抓住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关键。传统的自然现、人生观、哲学观、道德观、政治观、艺术观等等,无一不贯穿着这个法则。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这一法则早已深深浸透了中国人的血脉心态,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咱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会走向极端,总在极端当中保持平衡。咱们渲泄情感,不会歇斯底里,一泻无余。咱们接人待物,总在热情中保持着矜持。平和、庸容、大度、谦和、敦厚,是先贤们要求咱们修炼的美德。就连咱们的中医、太极,也讲究阴阳调和,取其中间状态,才不会出毛病。 这就是民族特色,民族传统。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它都在规范着我们的思维和言行。有时,它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境界;有时。它也会让我们感到进退维谷的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