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车牌排序根据什么:《观念一变,孩子就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1:02:33
《观念一变,孩子就变》

1、“观念决定命运”

家庭教育什么最重要?先进的观念最重要。先进的观念浓缩了时代精华的思想,是现代每一个家庭最需要、也是最重要的财富。观念不一定是“新词”,也可以是 “老话”,但它一定包含了新道理。观念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和方法,它是高一个层次的东西;知识和方法仅仅能够解决一招一式的具体问题,而观念却能够从根本改 变一个人,把人从人云亦云的盲从状态提升到豁然开朗的自觉境界。

当代社会快速变化,但我们的许多家长,还是用几十年前的老观念教育孩子,而孩子并不接受他们的教条。家长与孩子不是处在同一个思维的世界里。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更需要做、更值得做的是转变观念。

一个孩子与另一个孩子的竞争,其实在这两个孩子父母的教育观念的差异中就开始了。在很大程度上,是“观念决定命运”!
 
2、“好家教没问题时抓家教,差家教出了问题抓家教”

在陈博士办的家教讲座上,有的家长发言时很有心得,侃侃而谈,别的家长奇怪了:“你的孩子发展那么好,为什么还来听课?”

这就是第一个家教观念问题。许多家长是等到孩子出了问题,才想起要进行家教,但往往错已铸成。家教应该是渗透于孩子生命成长每时每刻的事情,是孩子终身发展不可须臾缺少的阳光和水分。“补救型”的家教一般效果都比较差。
 
3、“两条腿走路更稳更快”

有的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职责完全推给学校,一旦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他们就毫无办法,怨天尤人。陈博士认为,传统学校有自己的教育优势,但不能完全依赖它; 在信息时代,所有人的学习都要终生化、个性化、即时化和短周期化,并且要不断学习课本以外的新知识。传统学校不可能解决这所有问题。

孩子的教育应该两条腿走路,即把整体化的学校教育和个别化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稳、走得快!所有的家长都必须成为自己孩子的教育专家,这是无法回避的责任。
 
4、“把食指换成拇指”

家教是做什么的?有的家长概括为“管孩子”。所谓“管”,就是批评、责备、督促。这是误解了教育的使命。教育与医生治病有根本的不同,它是要盯住孩子身上 的 “亮点”、“优点”,使之发扬光大。教育更需要鼓励、表扬;哪怕孩子身上的“亮点”、“优点”还很小、很微弱、只有针尖那么大,也要大张声势,让它成为明 天的现实。

所以,与其每天向孩子伸食指,对他们戳戳点点,横加斥责,不如伸出拇指,来鼓励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更多积极的、正面的能量。
 
5、“没有播种哪来收获?”

有不少孩子学习上有问题,根源在于孩子在0—6岁的学前阶段没有得到较多的信号刺激和适时的训练,当他们进入学龄阶段后,各种能力都会出现问题。这就是 “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的简单道理。家长这时候着急是没有用的,应该更耐心一些,同时要想办法尽快播种、播良种,以待来年的收成。

另外,播种不能太急功近利。好的家教,不仅及时播种,而且随时播种。播种经常是渗透式的、随机的,甚至有时候看起来是没有明确目的的,但从长期看,总会有意外收获。
 
6、“学习状态决定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决定学习结果”

不少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只是关心孩子拿回来的成绩单。但是,孩子的学习,应该包括三个值得关心的部分: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如果说,结果是看得见的发亮的电灯泡,那么过程就是输电线,而状态才是发电厂!它们的关系是:状态决定过程,过程决定结果。

现在的情况是,家长只看结果(下策),老师负责过程(中策),而激发和调整学习状态的上策却没有人管!这是一个大问题。
 
7、“好方法不如好心情”

忙着为孩子找方法,是现在的家长乐此不疲的事。找过来,找过去,也还是找不到什么真正顶用的东西,还是一样的着急上火。家长的“火”一般都要转嫁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惶惶不可终日。

其实,家长与其到处找方法,不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给孩子一副好脸色、一个好心情。家长的好脸色、好心情,意味着信任、理解、宽容、支持,会转化为孩子学习的好状态、好成绩。
 
8、“磨刀不误砍柴功”

一般孩子学习出了明显问题,背后都有比较复杂的原因。这时候,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系统调理、改变状态。系统调理就要“中医”“西医”一起上、治本治标同时来。其中,中医疗法、治本,是更重要的。为了治本,有的时候要“绕道”解决问题。

有一些家长急功近利,不愿意在改变状态上花时间、下工夫,所以孩子的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以至经久不愈,越拖越重。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训。
 
9、“汽车不拉高速就磨合不好”

常看到一些孩子学习很“肉”,效率低下。这通常是没有经过“强化”训练的结果。在信息社会,知识的增长是爆炸式的,特别需要学习者有“爆发力”。我们在学 校安排的学习,一般是匀速的、循序渐进的,不但没有爆发力,而且缺少节奏和起伏,这就容易产生“平原现象”,造成学习疲劳和厌倦。

就像新车上路后要有一定时间去“拉高速”以免磨合不好一样,孩子的学习在不同阶段,也需要“拉高速”—— 进行强化学习。否则,他们巨大的学习潜力就无法被激发起来,很容易导致一生的惰性和失败!
 
10、“湿柴禾引不着火种”

现代教育理念是:要让学生的头脑成为熊熊燃烧的火把,而不是简单的容器。但是,许多家长不仅希望多往孩子的头脑 “灌”些知识,而且经常向孩子心里“泼冷水”。孩子费了不少构思,写了一篇很得意的作文,满心欢喜地交给父母看。父母看完以后,第一句话就是:“这里怎么 有一个错别字?”孩子听了,无异迎面一盆冷水!经常被泼冷水的孩子,心里也是冷冰冰的,他们激情的火焰很难燃烧起来。

一个错别字重要,还是一种热切的鼓励重要?改了一个错别字,却可能失去整个写作的兴趣。孰大孰小,家长应当能够判断。
 
11、“面揉得太多会成死疙瘩”

    有一类孩子,听话但没有主见,学习努力但缺乏灵气。这类孩子大都有一个共同点:有一个过分细致的妈妈导致“家教过度”。过度的管教,会堵死孩子智慧的“巧眼”,就像面揉得太多会成死疙瘩一样!

一团筋斗的好面,一定要有“醒面”的时间。醒面就是自发性。教育要留有“空白”,要给孩子空间,让他们自发性得到张扬。
 
12、“看得太近反而容易走样”

要说家长应该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但是,有时候因为他们看孩子看得太近,反而看走样了、看失真了。很多时候他们对孩子的缺点如数家珍,而明显的优点却视而不见。

教育需要大眼光。大眼光应该拉长一点距离。
 
13、“左脑人,右脑人,何时成为平等人?”

    大多数人都认为,大人与孩子的差别,在于成熟与不成熟的差别;孩子只是不成熟的人,需要成人带着往前走。

其实,就思维方式来看,不是这样!儿童与成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两种思维方式都是成熟的!成人的思维是所谓的“左脑型”,即比较依靠程序化、固定化的有 限思维类型;孩子的思维则是“右脑型”,就是比较依靠整体直觉的无限思维类型。两种思维类型各有千秋,但就创造性而言,右脑型是能量更大、更优越的。

一个是程序化思维的左脑人,一个是直觉性思维的右脑人,所以对话容易“错位”,互相不理解。在这方面,尤其需要我们家长觉悟。家长如果没有自觉的认识,两代人的错位、冲突、对抗,就难以避免,而且很可能打的是一笔谁也说不清因果、谁都喊怨的糊涂官司。
 
14、“可怜天下孩子心”

世上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爱母慈,的确令人慨叹。

但是,在两代人的交流与矛盾中,比起具有天然优势的家长,孩子是更弱小,受到误解、委屈、冤枉和压制更多的一方。绝大多数孩子是凭借自然造化赋予他们的 “大道理”来判断事物的,他们虽然说不出所以然,但不能说其行为是“没道理”的;他们仅仅是不擅长“讲道理”而已。“讲道理”是大人的长项,尽管他们经常 是 “没道理”,或者只是“小道理”,甚至有时是“蛮不讲理”和“强词夺理”的!家长很容易自自然然地把他们对孩子讲的话当作了“理”。
比起“满嘴是理”的家长,“有理说不出”的孩子是最可怜的!让我们多从他们的角度想想问题,多理解他们,也多为他们讲讲“理”吧!
[智者哲思]:
流水宜流不宜堵
孩子成长中的许多问题,大部分是“流水问题”,即可以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自然解决、自然流逝的问题。比如,有的幼儿爱动手“打人”,有的不爱与生人说话,有的有“秽语抽动症”,有的学习粗心大意……流水宜流不宜堵,就是要让它往前走,不要停滞下来。
“流水问题”也是问题,当然也要认真对待。但是,所有大惊小怪、批评过度、伤害孩子自尊的处理,都无异于把这股水堵住,停滞下来。本来,水遇到了暗礁,也许打一个旋就过去了。但如果过度处理,这水就被阻塞,不能往前走。
成长的问题要靠成长来解决。最认真的态度、最合适的办法,就是点到为止,同时静观其变,耐心等待着这股“水”快速流过去。

 

适当的“转身”
有一则“脑筋急转弯”:战争时期某地有一座桥被军队占领,军人在桥中间设岗,叱退所有试图过桥的行人。经过此桥正常时间须6分钟,从桥一端到达中间岗哨时 间约3分钟,而哨兵也是每3分钟探头检查一次。现在问:如何穿过这座桥?答案:到达中间岗哨处,来个转身,然后被“叱退”回去,正好走向目标。这个故事蕴 涵的道理,就是必要的时候要“转身”。转身就是转变观念,转变态度,转变“活法”。

家庭教育中最需要这样的“转身”!

很多家长有这样共同的经历:孩子到8、9岁的时候,突然变了,变得不认识了,变得管不了了。为什么呢?在此之前,我们是把孩子当作完全不能自理、没有生活 知识、不具备独立人格的婴幼儿来“养”的。我们像养小猫、小狗一样养孩子、疼孩子、宠孩子,把孩子看作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跟孩子不分“你”、 “我”。但是,孩子突然长大了,上学了,他开始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人格了,而我们的家长还没有适应过来。我们开始困惑和抱怨:孩子怎么不听话了?孩子 怎么不可爱了?
孩子总是要长大的,我们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也要变化。当孩子独立意识逐渐形成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把他当作一个“人”(而不是宠物)、一个朋友甚至 一个同事来对待。我们跟孩子的交流,就必须是认真的、平等的、商量式的、很当回事的,否则,冲突在所难免。有许多家长与孩子的冲突,就是由此开始的,一直 延续到两代人之间无休无止的战争。这种战争,很像是一种说不清、道不白的宿命,一种“不是冤家不聚头”的宿命。大家都稀里糊涂成了战争的牺牲品。
其实,最初的原因,就在于家长没有在适当的时候“转身”。

 

好心·好脸·好话
有的家长信奉这样的道理:“给好心,不给好脸”,或者“给好心,不给好话。”他们对待孩子就是如此:一年四季难得看见他们笑一笑,难得听到他们说几句“中 听”的好话!所以我们有那么多“苦大仇深”的孩子,因为他们每天都要面对苦脸和坏话。我们中国的家长很实在。他们在心里都爱着孩子,但脸上不露、嘴里不 说。为什么脸上不露、嘴里不说?因为他们觉得那样不实在、轻浮。这是大错特错!一年到头没有“好脸”、“好话”,却还说自己是“好心”,这样的事,不值得 怀疑吗?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没有那么深沉、世故;他们很难透过“苦脸和坏话”的现象,去理解这背后“好心”的本质。
好心、好脸、好话,这应该是统一的“三位一体”。给孩子“好脸、好话”,这害不了孩子,反而是他们成长的阳光和雨露!

 

放风筝与教育
放风筝如同倒着钓鱼,向无边的天穹钓鱼,目光极舒,胸廓极展;钓到是时空的变幻,是生命的更新,是想象的超越。利用着一种力,在收放之间,看着手中的风筝达到一定的高度,自由自在地漂浮、升华、飞舞。说到底,教育的艺术就是这一收一放。

现在的教育是收的过多,放的过少,根本就没有让孩子到达可能飞的高度。这是为什么?一个字——怕。怕孩子出事,怕孩子越轨,怕孩子像失控的风筝一样一头扎 下来。扎下来是不行的,所以该收的时候需要收。问题是,大多数时候,是我们放得不够,很不够。孩子们觉得憋屈得慌,他们的潜力根本没有发挥出来。亚圣孟子 说过:“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教育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放风筝不肯放线,是因为不放心;一旦放心,就敢放线了。天 是无边的,人的心也是无边的,我们手中的“线”,其实可以放得很远很远。“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不按常规出牌
电视剧《亮剑》的主角李云龙是一个“不按常规出牌、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每次打仗,他总要“越轨”,破坏纪律,所以尽管立功不少,却屡屡“功过相抵”, 还几次被革职、降级。但是,我们很多人还是喜欢李云龙,因为他充满激情,富有创造性,而且打仗“鬼点子”特别多,在瞬息万变、云诡波谲的战场上上演了一出 出令人称奇叫绝的好戏。
“战争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领域。”(剧中军事学院院长语)。战争充满偶然性,所以需要激情、变化、不拘一格、临时发挥,不能刻舟求剑、画地为牢。

战争是这样,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的许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过于刻板,规矩太多,观念太死,总是愿意按照一个固定的标准、固定的路数去培养孩子,结果经常南辕北辙。
孩子是最善变的,每天都在变,个体生命充满了不确定性、偶然性。教育不能只有一定之轨,没有应变之策,所以,适当的时候,也可以“不按常规出牌”。

比大和比小
我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有的孩子在爸爸跟前显得比较大,在妈妈跟前显得比较小。我11岁的孩子就是这样。我跟他在一起的时候,真觉得他就是个挺大的小伙 子,说话做事有条不紊,落落大方,很有主见。有些地方我都不得不征求、采纳他的意见,因为他的感觉经常是对的。可是一跟他妈在一起,怎么转眼就变了一个 人,一下又像小了好几岁,成了腻腻歪歪、需要大人随时照顾随时提醒的幼儿?
这大概跟父性与母性的亲子角色有关。父性比较阳刚,像火一样让孩子升腾,而母性比较阴柔,像水一样让孩子滋润;父性代表社会,引领着一种责任感,而母性代 表自然,滋养着天赋秉性。孩子在爸爸面前要挺直腰杆,而在妈妈面前则可以率性一点、任性一点,撒撒娇。不过,这也要看是男孩,还是女孩。
深层的原因更可能是这样的:大人怎样看孩子,孩子就怎样表现!在你的眼中,孩子是自信的小伙子,那么,他就真是小伙子;在你的眼中,孩子是能力低下的幼儿,他就真成了幼儿。
要知道:孩子,总是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现出不同的样子。

 

延滞效应

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我们做家长的一直是比较重视的。平时少不了的督促,提供尽可能多的教材和资料,还有学习网络和软件的利用等等,甚至一句一句地教、手把手地练,总之是想了不少办法,采取了不少措施。
但是,大人着急,孩子似乎并不急。他并没有如我们所愿去加倍地练习英语,而是依然痴迷他的电脑足球游戏。对英语学习,只是一般性地学学,过得去而已。我们的付出,好象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在等待。等待孩子的觉悟,等待他反应过来。
终于有一天,我看见孩子在投入地练习英语,他全神贯注,旁若无人,一句一句地听录音、一遍一遍地跟读,还不时在本上画“正”字,记录着什么。凭我的感觉,他在用功了。他每到用功的时候都是这个样子——总能够摆开架势,总能够独创一些自己的新办法。
所以,孩子对教育作用的接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有一个“延滞效应”,需在某个特定条件下才显现出来。教育就如同播种子,要等待一定的季节、一定的阳光(温度)、一定的水分和一定的土壤等诸条件的齐备,才能发芽、开花、结果。从播种到结果,要延滞一定时间。
有的孩子似乎很“乖”,一听家长督促,没有什么延滞,马上就做出配合的反应,让家长很舒服。但这其实是不牢靠的,因为这往往是孩子在讨好家长,而不是他主动地意识到了、觉悟到了什么。

 

98%的批评没有必要
中国的家长都爱批评孩子。信奉“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该不了”的传统家教理念,敏锐地、犀利地发现孩子身上的每一点瑕疵,随时随处加以批评。有了缺点 要不要批评?当然要。问题是怎么批评、为了什么批评。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太多了(这是指与赞扬、表扬相比较而言)!而其中,绝大多数的批评是没有必要 的,我说的“没有必要”是指没有教育意义。

有50%的批评属于絮叨。就是“习惯性批评”。批评孩子的话,完全可以随时脱口而出,但是翻过来、掉过去,总是那么几句车轱辘话,没什么新鲜的。我们经常 把絮叨式的批评当作了家常便饭,而且是“当家饭菜”。这种批评是由家长的心理定式造成的,基本没有教育内涵。家长多说一遍,孩子多一分反感。对于这样的批 评,我建议“压缩”成一个月,起码一个星期说一次,效果要好得多。能不能做到,要看家长能否把话“憋”住。这是一个修养问题。

有30%的批评属于抱怨。就是孩子没有完全做好、做对,但他起码不是故意的,比如考试没有得满分,钢琴比赛没得第一,书包没有收拾好,家钥匙弄丢了等等。我们不满意,有怨气,于是就开批。在这种情况里,孩子的过失中往往就有家长的责任,抱怨孩子是不公平的。
昨天,和一个家长谈话。她说起自己的孩子最近学习状态不好,成绩下降,而自己虽然苦口婆心,不断给孩子讲道理,就是不起作用,甚至有一天,孩子居然对她说:“妈,你还是打我一顿吧!”这让她既吃惊,又大惑不解: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孩子的话意味着什么?
我告诉她:孩子可能接受不了你的教育方式,因为你这是另一种“家庭暴力”!
打和骂,是我们常见的两种“家庭暴力”。现在人的文化素养都提高了,家庭关系更加民主了,对孩子打骂现象肯定比以前少了。但是,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家庭中还存在第三种“家庭暴力”,那就是家长的“强理”!它与打、骂一样,都是家长强权的表现。
什么是“强理”?一是指“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是硬说出来的理,所谓“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很有点“朕即真理”的意思。二是指“强迫 之理”。虽然有理,但态度强硬、粗暴,不容置疑,所谓“得理不饶人”。三是“强泛之理”。强泛的意思是大而无当,理倒是理,就是太大太虚,没有什么用。四 是指“强聒之理”。强聒的意思是天天在你耳边絮叨,强迫你听,引起你的听觉疲劳。什么样的理每天听上八遍、十遍,也不是好理了。
“强理”作为家庭暴力,比打、骂显得“文明”,但它更有侵略的隐蔽性、覆盖性和无孔不入的渗透性。家长使用这种暴力手段更普遍、次数更频繁、更心安理得, 而孩子心理上承受的伤害则更大、更深、更无以诉说。相对于打骂的重压迫,“强理”对孩子的影响属于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对于这样一种家庭暴力,社会往往 处在集体无意识里,没有人去深究和谴责。这样,家长就日复一日“心安理得”地用这种暴力去压迫孩子,而孩子,日复一日处在暴力之下,却说不清究竟受了什么 委屈、在哪里受了委屈——他们受了压迫不说,还占不着丝毫的“理”!这就是我们成人控制的世界对孩子最大的不公所在!
    我们不是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吗?其实,在这里我只想说,“可怜天下孩子心”!
其实,不管是打骂,还是“强理”这样的第三种“家庭暴力”,只要是暴力,就不会有好结果。人心都是肉长的。孩子尽管不会说,也不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但 他们感受到了压迫,感受到了不舒服,他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反抗,这是必然的。施用“强理”虽然“文明”,但它不能帮助孩子,也不能帮助家长达到教育目的。 所以说,我们要:
1、  放弃任何一种“家庭暴力”形式,不管是打、骂,还是“强理”——尝试一下不使用暴力手段了,你还会不会教育孩子。
2、  改变“强势家长”的形象,让自己姿态低一点、弱一点、“傻”一点,变得能让孩子愉快接受,变得能让孩子感觉自己高一点、强一点、聪明一点。
3、  停止絮叨,减少“说理”的次数,只在孩子完全放松的情况下与其做朋友式的交谈。我们尽量扮演建议者,让孩子做决策者。
4、 尽量多使用非言语信息、非说教手段——有的是!
5、让孩子感觉“做好不累、做差不罪”,做好做不好都是可以接受的。
6、 体恤当今孩子的不易和无助,给他们多一点理解和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