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沙湖车管所电话400:[原创]背诵与积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5:19:37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之一。千百年的实践证明,背诵除了能促进记忆力的发展以外,也是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的有效方法。从小多背诵一些典型的文章,就能直接受到范文的熏陶感染,积累字词句篇的丰富语言材料,逐步领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写作规律和方法。书读得多,背得“滚瓜烂熟”,与人交谈时,容易听懂;一些好词佳句,会脱口而出,“出口成章”;在写作时,易“下笔成文”,甚至“下笔如有神”。通过背诵,还能培养认真阅读、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背诵的方法有很多,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灵活运用。也可几种方法配合使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背诵的质量。我通过自己的多年的实践和看书学习他人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背诵的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一、熟读法。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熟读成诵”。若不能将书读得滚瓜烂熟,念起来结结巴巴,那样是很难背诵自如的。读书要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多种感官同时运动。特别是心到,有的地方背不出来了,仔细想一想,顺着上文的意思,就能自然而然地想出下文来了。

二、试背法。朗读三二遍后,就试着背。若背不出来,就打开课本看一看,然后再背,直到完全会背为止。这种方法大多数同学都会,但必须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进行。

三、分解法。凡课文较长,难以一下全部背出的,就把文章分成若干部分,一部分一部分,一层次一层次地熟读、背记。被分解成几部分或几个层次的内容能背下来了,再连起来整体背诵。这也叫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这样段段背、段段清,做到步步为营。最后再化零为整,“组装”成篇。还叫分割法。

四、摸清思路法。叶圣陶先生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因此,摸清作者的思路,才能理解文意,领悟至理。若未理解而“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朱熹)对要求背诵的课文,要理解文章的内容、时代背景,理清先后顺序,抓住要点,了解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背起来就容易多了。

五、列提纲法。也叫提要法。在背诵一篇(段)文章时,我们要先读一读,想清楚文章主要在说明什么问题,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并写出文章的提要,记在脑子里。在此基础上,反复朗读文章,然后,以提要为线索,回忆文章内容,检查记忆效果。提要法最大优点是条理清楚,避免了识记和回忆时的一片茫然,使记忆更牢固,回忆更容易,更清楚,更准确。

六、背诵与默写结合法。自己认为已能背诵了,就默写一次;默毕,翻开书页自己校正。凡有错处或漏处,自己划上记号,重新背记。再背再默,再默再背,直到连标点符号也无误为止。

七、抄读法。读读,抄抄,背背,在抄读中背熟。这种方法较适应于一些短小精彩的片断和古诗、名句,通过抄写加强记忆。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抄一遍。背书也如此。如果背书时一边读一边写,读读写写,这样就能调动手、口、眼、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将信息传递给大脑中枢,在大脑皮层中留下较深的痕迹。这种背书方法不但不像有些同学所说的速度慢、太麻烦,而恰恰是提高效率的首推方法。这种方法还能为默写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背诵过程中往往是读三遍不如抄一遍。要提高记忆效果最好边读边抄,这样充分调动了脑、眼、手、口、耳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抄写的时候,不要看一个字抄一个字,而应该先读几句话,然后尽力边回忆边抄写,若回忆起来很容易,则可多读几句。在背下全文后,用默写来检查记忆效果,这样能清楚地知道哪些地方记得准确,以便集中力量突破难点。同时通过抄写还可以掌握一些难字的笔画与结构,便于下一步较准确的默写。以写助读,感官兼用

八、浮现形象法。适用于背诵情景交融,文字画面强的文章与诗词。将诗文的意境、内容,用象征、抽象、夸张、写意等手法,勾勒出简图或简表,然后按图索“意”,一边读图,一边“说”文,最后达到背诵的目的。

九、突破难点法。有较大难度的文章,可先集中力量攻难点,突破后再背诵其余部分。

十、摘关键词法。把要背的课文中的关键词摘出,写在本子上,按关键词的提示,时而俯首闭目,时而张眼瞅书,自己考自己。因为关键词有联系句意、连接段落的作用。这样的背诵还可以理解掌握很多的词语。

十一、抓句头法。这种方法是抓住每一句话开头的一个字,按顺序把整段进行背诵。用这种方法背诵,不容易漏句子,也不会产生大的停顿。这种方法多用来背诵诗歌。

十二、结对子背诵法。自动自愿结成背诵对子(小小组),以二人或三人为宜。相互竞赛,遇到背记中遗忘处,可请同学提示,直到全部会背。互读互背,合作“经营”。这样背书,便于思路集中,同时具有提神互补、教学相长之功效。

十三、听背法。这种方法就是别人背诵时,自己在旁边听、想、记。这种方法对于背诵能力差的学生有好处,这可以优势互补,效果较好。

以上是我总结的背诵的方法,我认为与背诵有联系的还有心态问题,如果对背诵没有信心,不论读多少遍,记忆还只是一个零。另外,在吵闹、暴怒或心情十分激动的时候,背诵的效率也会下降。因此,背诵时必须充满信心,并保持平静的心理。

再一个要选择最佳时间来背诵。“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的空气新鲜,头脑清醒,精神饱满,是背书的最佳时间。另外,在晚上临睡前大脑记忆不受其它信号干扰,学习的效果也胜于其它时间。当然,这最佳时间是相对的,个人应当根据自身的生理规律、学习环境等情况,找自己的最佳记诵时间。

记忆不是永恒的,背诵下来的内容若不巩固积累,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忘干净,所以,要注意巩固积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出,学生学过的东西,二十分钟之后忘记40%,当天忘记70%,第二天忘记75%。根据这一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我们必须让学生及时巩固背诵过的知识,以减少遗忘。外国有位心理学家说:“如果星期一老师要求你背诵一段文章或几首诗,你应该当天努力背出来。第二天再记一次,记不住再看看书把它记住。隔两天到星期五再记一次。再次隔三天,也就是下周一星期二再记一次。再以后,隔四天,隔五天……这样循环记忆,间隔时间超比例延长,每次只花几分钟,一般三到四次就能形成终生记忆。记性差的也不会超过七次,而且能记住一辈子。这‘循环记忆法’对不感兴趣的东西也能记住。”说到底,书要天天读,天天背。若不付之于行动,“方法”介绍得再多,也是“白搭”。

背诵是一种语言训练,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但是,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人对这一基本功训练认识不足,有的把背诵片面的理解为死记硬背而摒弃;有的因背诵的试题所占分值不重而忽视。结果学生在学校学习语文几年、十几年,但在作文时却是腹中空空,常常搜肠刮肚,苦思冥想,仍无事可叙,无物可绘,无情可抒,难以成篇。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语文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名篇佳作,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可以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可拓展视野,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一劳永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