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观澜车管所电话:背诵与文学写作的关系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9/15 21:27:28

一、背诵为文学写作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钱钟书的朋友吴钟匡曾说:“钱钟书博闻强记......某些杂记小说和名家诗文,你只要问他,他也能够穷源溯流,缕述出色,甚至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正因为钱钟书头脑中积累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才能在创作中旁征博引,对所需的材料信手拈来,才创造出了《谈艺录》、《管锥编》等著名作品,成为一代大家。这说明了丰富的写作材料是文学写作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而背诵对文学写作材料的积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外的众多作家和学者都非常注重背诵: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茅盾将经典作品《红楼梦》倒背如流;鲁迅先生也背诵了大量作品;马克思能够整段整节地背诵海涅、但丁、莎士比亚等名家的作品......正因为他们勤于背诵,为文学写作积累了大量写作材料,才能在创作过程中娴熟地运用平时积累的文学名篇,自如地引用古人诗文名句。现代教育界也越来越重视背诵对文学写作的作用,并颁布了一系列加强背诵的措施:2000年教育部新修订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把初中古诗文的比重提高到30%,且高中的比重提高到40%。《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1~6年级背诵古今优秀诗文的总量不得少于100篇......只有这样,通过大量背诵,才能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积累大量的文学写作材料,极大地丰富学生们赖以进行写作的材料,为提高其文学写作能力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想积累丰富的文学写作材料,可以采取背诵的方式,通过背诵大量古典诗词、中外经典作品,在头脑中积累大量的写作材料,这样写作时才能快速地在头脑中搜索所需的信息,才能做到“厚积而薄发”。

    著名小说家白先勇先生在《我的国文老师》中说:“如果我现在要教孩子的话,也要他念这些古书(《史记》、《汉书》),暑假时也盯着他背古文、背诗词,我觉得这几千年的文化遗产,非常可贵。我认为念中国诗词,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中国诗词里极度的精纯性,对于文字的节奏、音乐性和灵敏度,都是很好的基础。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背书,多背古文、多背诗词,这对于文字表现是一种最好的训练。”让孩子背诵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熟记大量的词汇、各种句式和修辞格式,这对丰富他们的写作材料,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小学阶段背诵的经历就让我切身体会到背诵对丰富文学写作材料、提高写作水平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读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严格要求我们熟背所学的全部课文,并且为我们精心挑选一些优秀的作品供我们去背诵。经过一番背诵,我们发觉下笔时不再觉得无话可说了,每当我们看到一道作文题目,我们的脑海便马上涌现出许多文学材料,一些优美的语句也仿佛浮现在眼前:这都是背诵带来的效果,因为我们的写作材料已经在背诵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丰富起来了。

    由此我认为,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背诵。因为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生活圈子也不大,因而他们的写作材料是贫乏的,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材料。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背诵一些优秀的范文,从而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背诵范文也可引起他们对生活的关注,因为他们在背诵中也许会领悟到原来生活中经历过的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写作的题材。

    二、背诵能提高文学写作的能力。

    巴金先生少年时代能背诵几部书,甚至整部《古文观止》。他回忆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脑子里了......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的,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的思路连下去的。”这的段话生动地说明背诵对提高写作能力起着重大的作用。的确,通过大量背诵优秀范文,在典型范文的熏陶感染之下,将别人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可以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提高文学写作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而提高文学写作的能力。

    (一)背诵能提高文学写作的语言理解能力。

    拉沁夫说:“同样一个题材,同样一个故事,在具有不同程度的思想修养、艺术修养的作家笔下,可能写出不同水平的作品来,有的写得好一些,有的可能写得差一点,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能不能深化主题。”文学写作者要创造出艺术性强,主题深刻的优秀作品,必须具备很高的语言理解能力,而背诵是提高文学写作语言理解能力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背诵的方法来加强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如古人常说的那样:“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对于那些由于自身能力水平有限而暂时还不能理解的语句,经过反复的背诵,在背诵过程中逐渐加强对旧知识的理解,感悟文章的内涵。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先生也有这样的感受,他这样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中说:“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理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主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 任教于香港大学心理系的李永贤博士与朱光潜先生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在《语言心理学与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背诵文学作品,特别是文言文或较艰深的作品,有益无害。实验证明,倘能背诵,理解也不差,当时不理解,日后会逐渐理解。”大量成功的例子都说明了这一点:随着背诵的加强,语言感受能力会得到提高,语言理解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加。对于那些当时不理解的知识,日后会逐渐理解。

   (二)背诵能提高文学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

    没有充足的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就会落空,而背诵是提高文学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说:“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观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境,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文学艺术境界,又可层楼更上。”可见,经过背诵熟记优美的语句,将作品的写作技巧铭记于心中,在适当时候加以发挥,这样使表达更加精练生动、富于文采。例如,通过背诵熟记并理解一些古诗词或名句,可以领悟很多写作技巧、吸收很多生命力很强的语句,文学写作者就会不知不觉地或有意识地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使文章更加凝练,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譬如,我们可以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可以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表达人死有不同的价值......还有在写作中引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名句,可使文章表达更富于文采。通过背诵,可以感受到运用比喻的表达方式可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运用排比的表达方式可增强语言的气势;运用夸张的手法,可使形象更鲜明、突出......

   (三)背诵能提高文学写作的模仿创造能力。

    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都是通过作者的模仿创造出来的,“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流传下来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霞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海一色”中模仿并加以创新创造出来的。可见,模仿是提高文学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法。而只有通过大量背诵来加深对原文的印象和理解,才能更好的模仿和创新。朱光潜在谈文章时这样说:“只要熟读范文多篇,头脑中甚至筋骨里浸润了那一套架子,那一套腔调和那一套用字找局的姿势,等你的笔一摇,那么骨力、神韵就自然而然地来了。”可见,通过背诵数篇不同类型的范文,使头脑中呈现出不同问题的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模仿别人这种写作技巧,可以创造出水平更高的作品。

但模仿不是抄袭,而是在模仿别人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再加以创新,加上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文学写作是促进背诵的动力。

   文学写作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某方面还存在不足:或者语言理解能力差,或者语言表达能力差,或者文化知识不够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写作者为了提高写作的水平,就会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如果是语言表达能力差,就多朗诵一些优美的句子或诗文;如果是写作材料不够丰富,就背诵不同类型的典型作品......这样日积月累,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增强,写作材料、文化知识也会丰富起来。提笔前就不会觉得脑中无“米”,笔头枯涩,无话可说了,而是有一种文如泉涌,下笔如有神的感觉。写起文章来“吾意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同时文学写作者从背诵中获得了“甜头”,就会更加喜爱和重视背诵了。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文学写作与背诵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文学写作是促进背诵的动力。同时,背诵有利于丰富文学写作的材料,有利于提高写作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模仿创造能力,但背诵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