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施工安全的通知:驾课改东风,结成功硕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3:42:0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的应试教学模式上。上课交待知识点;复习背诵要点;考试答要点。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怪有许多思想品德课教师喊出了“思想品德课没法上了”的哀叹。那么,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呢?
一、精心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
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气氛则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气氛是弥漫在整个课堂内的一种活生生的气息,是一种特有的心理情态。课堂气氛可以是积极的、健康的、生动活泼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庸俗的、死气沉沉的。积极的气氛表明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它反映出来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了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动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反之,学生就会产生不满意、烦闷、厌恶、恐惧、紧张、焦虑等消极态度和体验。教学实践证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而在紧张、压抑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下降。教师要学会调节课堂气氛。这要求教师的教使学生有兴趣学,能唤醒其学习动机。中学生正处于情绪多变的年龄阶段,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老师要帮助学生认识情绪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解决情绪困扰,提高情绪稳定性。在我工作第四年的时候,美国轰炸了我国的驻南大使馆。当时学生们很生气、很激动,没有心情上课。那时已经临近期末考试了,我见学生无心上课,就干脆在上课前先评一评这一事件。说美国怎样的霸权主义,怎样的欺负我们,分析我们为什么要挨打,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我们落后啊!只有科教兴国,发展经济使我国强大起来,才能摆脱这种处境。几句简单的话语点醒了盲目愤怒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这就是老师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它使学生们的注意力从外界回到了教室来主动的学习。一堂成功的课,良好的课堂气氛是重要条件,必不可少。
二、教者与时俱进,不断充电,拥有过硬的知识和技能。
1、扎实的知识水平
老师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自己就得先把这门课学精了、吃透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良好的发挥。我曾经历过这样的一件事,一位老教师,在我们东南片非常的德高望众,听过他的课的人都说好。在一次交流会上,临时请他为大家讲一节课作为示范,准备时间只有15分钟。时间到了只见他条理清晰、目的明确、生动形象,在座的无不称好。有人问他为何只要15分钟就能成功的上好一节课。他说:“这节课可以说用了15分钟做准备,也可以说我用了一辈子的时间作准备。”是啊,他花了一生的时间来钻研课本,当然能够灵活运用,手到擒来.一位合格的老师没有足够的经验不要紧,但绝不能没有足够的知识水平。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先有一桶水。"老师不仅要把专业知识学好,其它各方面的知识也应该有所知晓,也就是指老师的知识面要广。因为我们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文化素养是很重要的,一定要确保讲述内容的准确性、实用性和贴切性。可见,教师知识水平的重要性。现在正是我们积极学习知识的时候,有了丰富的知识水平做铺垫,才能厚积薄发,上好每一节课。
有些老师上课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他们希望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教给学生。其实,一个教师不应该以自己知识的多少来决定讲多少,而应该以教育部要求达到的水平和学生能接受多少来决定。教师必须要有的一桶水,并非要全部倒给学生,学生也并非有那么好的领悟力,将老师的一桶水全部接住。有一桶水的目的是让教师能进行最佳的知识组合,使所教的知识更能适合学生的知识结构,使教学过程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思维。一定要把握好教学的度,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要恰到好处。
2、过硬的教育技能
教育技能也就是教师对教学方法运用表达的一种能力。“教育技能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力,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二是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指讲述内容的艺术、举例典型的艺术、指导得当的艺术、灵活运用教具的艺术、教学体态的艺术、板书的艺术等。”
首先来看挖掘教材的潜力。当前的中学思想品德教材,在教学内容中引入了许多有艺术性的资料。如:名人名言、成语故事、插图漫画等等。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在教学中多做创造性的劳动,挖掘教材中内在的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等等,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把思想品德知识学活了。教师在讲述教学内容时,灵活运用艺术性材料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挖掘材料还要注意确定教材的重难点。教科书中有一些内容同学们不易理解的,教师应该对其深入理解,然后找到一种易于让学生们掌握的方法。新教材中删去了的部分有些在高考中、生活中还是很有用的地方,教师应该补充讲解,而且还可以弥补教材滞后性所带来的缺陷,充实学生的知识。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我把它具体分为四个方面。第一,讲述内容的艺术。同样是一节课,不同的教师讲出来的效果是绝不相同的。讲述内容要求教师讲究语言的技巧,语言要准确且严密、生动形象、雅致幽默,词汇、情感丰富且具有启发性。第二,举例典型的艺术。要学好这门艺术,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要不断的深入学习,做到掌握知识既要有一定的广度,又要有一定的深度,既要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又要认识事物的特殊规律;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在掌握了大量材料,深刻的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慎重的选择精当的例子。” 例子不多却能说明问题,通过剖析使学生能较好的把握所学理论的精神实质。第三,指导得当的艺术。教师授课应当启发学生的思维,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课不能一点都不启发学生,也不能有过多的启发,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要在教学时间上留有余地。”也就是在课堂上既要给学生留下动脑思考的时间,又要留下积极发言、积极动手练习的时间,使学生真正做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质量。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习的步骤,既要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回顾,又要对本框知识有一个汇总,还要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课后还要进行相关的训练加以巩固,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第四,灵活运用教具的艺术。现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师应该运用先进技术为教学服务。电脑网络的出现和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学习氛围。思想品德课以它鲜明的思想品德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的特点,首先融入了网络。设计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利用网络丰富课堂和书本的内涵,利用高科技延伸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讲究实用性、集成性、辅助性,要有扩展板书的功能、扩展课本的功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更系统的接收知识。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以学生为主体。
“想要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应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我把它具体分为四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思想品德课要求学生学会阅读。分析一个论述题,首先要把题读懂了才行。题没有读懂怎么去解答它呢?
第一、归纳法,即要求学生先阅读感性材料,然后回答材料中包含或反映了什么基本观点。这要求学生多做练习的情况下,熟能生巧。培养学生观察思想品德问题的敏锐性,和对思想品德现象的洞察力。第二、演绎法。所谓演绎法就是让学生带着观点阅读材料,理解观点在材料中的体现。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刚刚学习的内容在练习题中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出学知识的巩固。第三,扩展法,要求学生阅读材料时对其深化、扩展。将课堂内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能使我们站的更高,看的更远,想的更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知识之间的联系也是很重要的,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学习的实质就是在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有些论述题的涉及知识面是很广的,可以同时考到经济学、哲学和思想品德学,学生如果没有扩展题意,会很难全面的回答。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生学会阅读的情况下,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向学生传授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与本领更为重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分析问题,概括问题,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能更新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思维能力可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培养思维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复杂为简明。从而让学生从中用简单的话语概括出重要且复杂的内容。第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思想品德课的许多内容都是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问题联系起来学习,使知识在学生头脑里更加条理清晰,许多思想品德题并不是用一个知识点就能回答的,有时不仅要涉及经济常识、哲学常识,甚至还要联系到思想品德常识。学生要做到一个问题多种答案。这不仅要培养知识的广泛性,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待问题能突出传统观念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第三,培养思维的连续性和贯通性。中学思想品德教科书的内容是层进式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的连续性。要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使知识在学生头脑里有条有理,学生在运用时才能融会贯通。第四,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严密性。怀疑、否定和判断是科学进步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没有怀疑人们永远都只见苹果落地而不知万有引力;没有否定哥白尼不可能推翻地球中心说;没有批判马克思不可能创立唯物主义的思维体系。“指导学生敢于怀疑,大胆探索,在分析中更深刻的理解问题从中得出问题的真知。”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往的中学教育,完全按照应考的要求学习,整节课都是老师在唱独角戏,而学生通常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现在教学改革提倡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不仅能够理解问题,还能准确的描述问题。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还满足了中学生的自我肯定,自我表现的心理愿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有四种方式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第一:讨论式。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最后由老师来评定。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通俗性和规范性。第二:辩论式。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开展辩论,以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第三:分析式。让学生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的组织性和条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