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的作文:精神分析——无意识与压抑理论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7 03:57:05
                                
                                                                   无意识与压抑理论  精神分析又称心理动力学。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不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它有以下几种基本理论:
    一、无意识和压抑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作为一切意识行为基础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生活主要由三个不同水平的部分组成,即意识和无意识,中间夹着的很小的一部分为前意识。
  无意识,在我国亦译作潜意识。无意识这个词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另一个是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作为后一种含义的无意识之中,包含了各种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原始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以及与各种本能有关的欲望,它也是过去经验的大贮藏库。这些无法得到满足的情感经验、本能欲望与冲动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的,但它们并不肯安分守己地呆在那里,而是在无意识中积极地活动着,不断地寻找出路,追求满足。
  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可召回到意识部分中去的,即其中的经验经过回忆是可以记起来的。其中的观念可以说暂不属于意识,但随时能够变成意识。
    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的心理部分。这一部分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不很重要,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有限的外显部分。弗洛伊德曾作过这样的比喻,认为心理活动的意识部分好比冰山露在海洋面上的小小山尖,而无意识则是海洋面下边那看不见的巨大的部分。
    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之间所保持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前意识与意识之间虽有界限却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之中的内容与意识之中的内容的相互转换非常容易,是转瞬即成的事情。而无意识部分的东西要进到意识中来则非常困难。在意识之中似乎有一种抵抗力,起着"检查官"或"看守人"的作用--严防无意识中那些使人产生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内容进入意识部分,从而使意识和无意识完全隔离。
    但,无意识之中的各种本能冲动或动机、欲望一直都在积极活动之中,有时还很急迫,力求在意识的行为中得到表现。但因其是为社会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冲动,所以当其出现时,就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感和罪恶感,因之加以抵抗,进行压抑。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动机都是向上运动的,向外推的,而意识却施以相反的力量,向下、向内紧压。这就是所谓压抑。
    压抑的功能是把主体的经历和回忆各种欲望和冲动保存和隐藏起来,不让它们在意识中出现。但这些东西并未消失,而是一直潜伏着、活动着,在压抑的作用下存在于无意识之中。
     阿根廷一位心理分析专家奥达拉教授曾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以解释压抑的作用,她说:"如果自己的眼睛出了点毛病,带一副墨镜来,免得他人看见,此时压抑就在这里发挥作用了。捂着、盖着,不想让别人看见,但却引起了他人的猜想--这人大概有惧光症,害怕阳光;也可能猜想是个斜眼或是她刚刚哭过,不愿让别人看见哭肿了的眼睛。墨镜在这里是要掩盖某些东西,即在其背后隐藏着某些东西。这就是压抑。它一方面在掩饰,另一方面又在暴露;一方面在隐瞒,另一方面又在揭露。压抑从来不会使被压抑的东西消失"。这些东西会以梦、口误、笔误、记忆错误等方式出现,病态的压抑则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即以神经症的形式表现出来。
     弗洛伊德自己曾对其关于意识、无意识和压抑的关系作过如下形象的说明;"我们把无意识的系统比作一个大的前庭,在这个前庭内,各种精神的冲动,作为个别的存在物,彼此摩肩擦肘,拥挤在一起。从这个前庭通向另一个较小的房间,类似一个会客室,意识就居住于此。但在这两个房间之间的门槛上,却站着一个看守人:他传递个别的精神冲动,检查他们,如果他们没有得到他的许可,他就不让他们进入会客室……在无意识的前庭内的各种冲动不可能被住在另一个房间的意识看得到,因此,他们当时必然继续是无意识的。当他们已经成功地向前挤到门槛,但却又被看守人遣送回去时,那他们就是不适于意识,于是我们就把他们称之为被压抑的。然而那些已被看守人准许跨过门槛的冲动,也并非必然会变为有意识的;因为这只有当他们已经成功地吸引意识顾盼他们一眼时,才会发生。因此,我们就正当地把这第二个房间称之为前意识系统。……对任何个别的冲动来说,压抑就在于未能通过看守人从无意识的系统进入前意识的系统。
     弗洛伊德在晚期于1923年发表了《自我与本我》一书,进一步用自我和超我代替了"看守人"一说,从而确立了其有关人格构成的学说                                                                               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广泛的身体快感。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力比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按身体快感区的特点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
     1、口欲期(0—1岁)
     这时期的活动主要是口腔的活动。儿童从吸吮、吞咽、咀嚼等口腔活动获得对基本需要的满足,因而口腔一带成为快感的中心。弗洛伊德认为,口欲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饥饿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口腔粘膜的刺激。如果这个时期口欲的满足不当,如满足太多,使人失去向前发展的动机;如果在这时期的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以后就会乐观、信任、有信心。如果这时期口腔活动受到过分限制,就会发生“滞留现象”,长大后将会保留“口腔性格”,包括自恋,主要对自己感兴趣,总是要求别人给予或是向别人索求,依赖别人满足他的需求。有时他也给予别人,但却是为了回报和得到赞赏。口唇性格的人在工作中追求安全,扮演被动、依赖的角色。他害怕失去,怕别人欺骗他,遇到挫折时易怒或想不开,努力寻求口腔的满足,养成咬手指、吃手指、吸烟、酗酒、滥吃东西等不良行为习惯。
     Coldman-Eisler的研究为口唇期的满足与否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提供了依据。在这个研究中,根据断奶迟早不同将受试者分成二组:一组是早期断奶者(5个月内),称为不满足组;另一组较晚才断奶(5个月以上),称为满足组。比较二组受试者在人格测验的结果发现差异显著:不满足组在悲观、被动、退缩因素方面的评分较高;满足组则在乐观、外向、社会性因素方面的评分较高。
     2、 肛欲期(1—3岁)
     此期儿童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从排泄获得快感。肛门一带成为快感的中心。父母正是在这时期训练儿童养成便溺的卫生习惯。他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排便行为以适应社会的要求。此期儿童经历排除与保留等方面的冲突,一方面他想根据自己意愿排便,追求满足;另一方面他受到父母的控制,必须忍耐和等待。儿童在肛门期欲望的满足和他在大小便训练过程所学到的人际关系方式,对他未来的人格形成产生较大影响,满足太少或过分满足均可导致发展的滞留,形成所谓肛门性格。肛门性格的特征:有较多的"应该",希望将自己的方式加在别的人和事上;内心冲突较多,主要在于抓住或放弃,反抗或顺从,谁控制谁的问题。或是过分尖刻和倔强,过度爱整洁,过分注意小节,或是不整洁、浪费、无条理、放肆等。
      3、性器欲期(3—7岁)
      此期的孩子行为上开始出现性别之分。在最初阶段(3-5岁),他们的性能量(力比多)都是指向自身,他的快乐是自乐。出于无意识的好奇心产生了对自己性器官的兴趣,性器官成了获得满足快乐的主要来源。他们很好奇,为什么男孩有阴茎而女孩没有,他们不仅通过玩弄生殖器获得满足,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
在后期则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将性能量指向外界对象,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期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男孩的性能量(快乐的欲望)指向母亲,叫做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女孩的性能量(快乐的欲望)指向父亲叫做厄勒克特拉情结即恋父情节,男孩的欲望指向母亲时,总要无意识地与父亲争夺爱,敌视父亲。这种冲突导致小男孩害怕父亲惩罚自己的恋母感情,担心父亲阉割自己的生殖器——阉割焦虑。为了寻求解脱焦虑,男孩试图认同父亲,即仿效父亲的行为,学习父亲的言谈举止,使之内化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想象自己与父亲分享了母亲的爱。通过认同,解决了恋母情绪,顺利进入下一发展阶段。女孩因自己没有阴茎而对母亲不满,将爱转向父亲,性心理发展也大致经过了一个从恋父到放弃恋父,与母亲同化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人格、性别同一性、道德良心都开始形成了,这是人生发展的最重要阶段。
     这一阶段的矛盾和冲突的解决,对其将来性别特征的形成和对异性的态度及性生活是很重要的。如果这一阶段发展滞留或失败,可以导致将来的许多行为问题,如所谓的"性器官人格":对于男性,经常表现为粗鲁、自夸、竞争、追求成功以吸引女性;女性则表现为天真,表现自己的魅力、调情以吸引男性。也会形成攻击性或各种“性偏离”的人格
在口腔期、肛门期和性器期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人格特征便已形成。
      4.潜伏期(6~12岁)
      此期小儿早期的性欲冲动被压抑到潜意识领域,把精力投放到智力及身体的活动上,小儿的快感不再限于自己的身体,转而注意自己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愉快感来自于对外界环境的体验,喜欢与同性别的伙伴游戏或一起活动。发展同性的友谊,由此,社会行为进一步发展并学习人际交往经验以及现实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发展好,能促进自我发展。此期发展不顺利,则会造成强迫性人格。
      5、生殖期
           幼年时被压抑的性冲动复活。青春期性腺的成熟增多了里比多冲动,并将里比多能量转向家庭之外的某异性身上。对异性的交往和想象成为其快乐欲望的主要部分。其特征是异性爱的倾向占优势。逐渐从自私的、追求快乐的孩子,发展出利他的精神,从对父母依赖中解脱出来,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有了成年的性欲,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快乐形式,以生育繁衍后代为目的。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强调童年经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重视父母对儿童的态度,这对于认识人格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事实上后来许多研究也证实早期经验对日后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
      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也有明显的不足,如过分强调生物本能的作用,强调性的作用,对成年以后的人格发展没有足够的重视。                    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成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本我属于生物性要素,自我属于心理性要素,超我属于社会性要素。
1、本我。
本我是人格的基本体系,它代表着人最原始的一面,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它潜伏了人的各种欲望,如性欲望、觅食欲望、求安全欲望和攻击欲望等。弗洛伊德把本我种具有的精神能量称为“力比多”。他还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的概念,生本能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心理能量在本我内不断地积蓄着、增长着,这会致使内部紧张度太高而不能忍受,而寻找释放能量的方式以求得能量的均衡。因此,本我只受“欢乐原则”的支配,其目的为减轻紧张,避免痛苦,获得快乐。本我是非理性、非道德的,它一味寻求无条件的、即刻的满足,永远不会成熟,也不会思考,仅有欲求行动。本我属于潜意识层面,但也可浮现在前意识或意识中。
2、自我。
自我是与真实的外界相接触的部分,它是管理、控制和调整人格的执行者,它的职责在于协调本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自我受“现实原则”支配,能做现实性和逻辑性的思考,并根据显示情况作出计划以满足本我的欲求,即是说自我不仅顾及主观的现实层面,也能区别外在世界的心理印象与外在事物之间的关系。
3、超我。
超我是人格中道德或正义的部分。它是一个人的道德信条,主要判断行为的好与坏、对与错。它代表理想而非现实,努力追求完美而非快乐。它也是传统价值和社会理想的代表,这些传统价值与社会理想是由父母传递给儿女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这三者构成,本我、自我、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存在不断的交互作用。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按现时可能的情况,只允许来自本能的冲动做有限的表现。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中,这三种人格结构的作用必然是均衡的。本我是求生存的必要原动力。超我的职责是监督控制主体按社会道德的标准行事。而自我则对上按超我的要求去做,对下吸收本我的原动力,调整其冲动的欲望,对外适应现实环境,对内调整心理平衡。如果这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则会导致心理失常的产生。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是现代精神分析的两个重要理论分支。客体关系理论创始人是梅兰妮。克莱茵

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3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自体也是一种心理表象,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或幻想。

梅兰妮。克莱茵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认为儿童天生就具有死亡本能,即攻击性,破坏性本能。他们的心理世界充满了原始的冲动,谋杀和自杀的倾向。任何内驱力和本能都是与客体相联系的。初生婴儿只能根据他所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坏来代表这个客体。此时,他所体验到的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所以称为部分客体。本能和内驱力支配着婴儿的内部世界。客体关系以内驱力或本能形式呈现出来。儿童的焦虑与恐惧都源于死亡本能。当客体引起婴儿的恐惧和焦虑时,为了防止报复或被毁灭,而想控制客体甚至毁灭客体。他会采取例如投射,内射,分裂,理想化与贬抑,投射认同的心理机制。婴儿不断地运用心理机制来控制他们的欲求和需要,逐渐能把同一客体的各种不同特征整合在一起,逐步形成完整的客体表象,并建立客体关系。

梅兰妮。克莱茵认为,死亡本能是引起儿童内在焦虑和被迫害感的原因,由不同客体引发的被迫害感激发了他对被报复的恐惧,而这种早期的的焦虑和恐惧又会影响以后的客体关系。在治疗中,个体与客体的关系以移情的方式转移到治疗师身上,治疗师要对这些移情进行解释与分析,让早期被内化到病人生活中的客体和内在冲突再外化,通过修正内化的客体减轻病人的内在焦虑。

马勒把客体关系概念集中在一个人的心理诞生方面,她认为心理诞生是一个分离与个体化的过程,由此婴儿才能与母亲分离并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婴儿心理诞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自闭,共生,分离-个体化,建立客体恒久性。马认为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挑战和危机。如果儿童特定发展阶段不能如期完成或突遇创伤性事件,便会导致眼前的心理障碍。尤其在封闭阶段和共生阶段亲子关系中断或者遇到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就会导致各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尤其在封闭阶段和共生阶段亲子关系的中断或者遇到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就会导致各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当分离与个体化过程均停顿或者失败时,常导致精神病或边缘型人格违常;当分离过程停顿或失败,但个体化过程正常,常导致自恋型人格违常。马认为,治疗就是让病人重新经历早期的发展历程,达到较高水平的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解释与治疗

边缘型人格的特征为平时情绪焦虑,易怒,易冲动,长期空虚孤独,忧郁不安,如遇压力事件则易导致短暂性精神病,表现出短暂的激动,幻听及妄想等症状。用客体关系理论解释边缘型人格,即是以人格发展和亲子互动的观点解释此类人格精神病理的心理成因。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自体与客体表象虽已分离,但仍将事物看作分裂的两极,不能统合好坏,黑白,爱恨,是非等概念,对事物有理想化和贬抑两种全然的看法,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对同一个人有完全相反的评价。

客体关系论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分裂,理想化与贬抑以及人际间的投射认同。分裂即患者将事物分裂为全好或全坏,这是此类人格最基本的心理机制。理想化即患者认为客体事物是完美的,而自体则毫无价值,相反,贬抑即患者认为自体是完美的,而客体是毫无价值的。这种心理机制导致患者不能在内心统合包含好与坏两方面的客体,而使其很快的对客体产生崇拜,而后又发现其缺点而完全否定。人际间的投射认同是指患者将其自体不想要的部分投射到客体身上,然后再企图控制或废除客体上被投射的自体部分,从而导致两人间关系的紧张状态,患者的投射经客体反应后加以修饰,又再度内射到患者心中。

客体关系理论学者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成因有两种,冲突论和缺陷论。冲突论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可能天生具有较多的攻击性和死亡本能,或是由于幼时母子关系的挫折而产生对客体的嫉妒和恨。即儿童为了维持和母亲的关系,将不好的客体部分内化到自体中,同时将好的客体保存下来,从而将情绪分裂为爱恨两极。缺陷论认为边缘型人格患者在幼时缺乏够好的母亲的照顾,形成内心的空虚感或孤独感。

心理治疗师对此类障碍患者会谈中应注意使用澄清,诠释等治疗技巧。澄清即询问进一步信息以暴露患者内心的矛盾。诠释是对患者病症的形成过程加以解释。边缘型人格者可能在不同时间出现攻击性或内心敏感不安两种情况:在患者冲突不安时,治疗师表现出包容性和共情的态度可缓解患者的不安,同时可通过人际间的投射认同修正患者投射出来的自体部分,经内射使其自体得到重建。当患者出现攻击性时,治疗师应给予适当的限制,当设立限制时,对治疗者相当重要的就是承认自己的局限。如此一来,患者就不会把治疗者理想化,也不会认为治疗无效完全是自己的错。对于边缘型患者而言,限制的设立应该维持在最小程度。

                                         心理自我防御    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用来应付本我和超我压力的手段。当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

  关于自我防御机制,首先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后由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对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她的著作《自我和防御机制》中强调“每一个人,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的某种行为或言语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全部防御机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性的组成成份。” ­

  只要能够运用这些防御机制来维持平衡,而没有表现出适应不良的行为,那就不能看作是病态。只有在不适当的时机,不适当地应用防御机制以致不论在自己内心安宁方面还是与他人的交往方面都和他的生活不相称、不相和谐时才可以称之为病态。如果一个人对任何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不愉快情感都做出刻板的、不加选择的、公式化的防御反应,便可以认为他是患了神经症。 ­

  自我防御机制有很多,可给予不同的分类。如成熟性防御和不成熟性防御、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等等。现将几种常见的防御机制介绍如下: ­

  (1)否认,是指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定。由于不承认似乎就不会痛苦。鸵鸟把它的头埋在沙子里就意味着不可接受的东西不存在,否认正是如此。一个心爱的人已死亡,可仍相信或认定他还活着或即将回来,甚至还为他做些什么;一个癌症病人可否认自己患了严重的迫近死亡的疾病,尽管他也可能就是一位通晓该疾病的知名度很高的医生。这一过程可使一个人逐渐地接受现实而不致一下子承受不了坏消息或痛苦。的确是一种保护性质的、正常的防御。只有在干扰了正常行为时才能算是病态的。 ­

  (2)压抑,是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观念、情感或冲动抑制到无意识中去。它虽不能随意回忆,但可通过其他心理机制的作用以伪装的形式出现。对痛苦体验的选择性遗忘就是压抑的表现,说漏嘴就是被压抑的东西突然突破自我防线而产生的现象。 ­

  (3)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如对儿童的躯体虐待可说成是“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伐不成材”、“打是疼骂是爱”。合理化有两种表现: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两者均是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

  (4)移置,是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取得心理安宁。如一个孩子被妈妈打后,满腔愤怒,难以回敬,转而踢倒身边板凳,把对妈妈的怒气转移到身边的物体上(如“替罪羊”)。这时虽然客体变了,但其冲动的性质及其目的仍然未改变。在心理治疗中,情感的无意识移置既是移情的基础,也是反移情的基础。 (迁怒属于移置) ­

  (5)投射,分为内投和外投。

      内投是婴儿早期的心理特征之一,(即使还未学会说话走路)指个体把外界的东西吸收到自己内心里,变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从而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乃至最终定型。

    外投是指自我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观念归因(投射)于客观或别人。这在婴儿可认为是相对正常的,在成年人则可由于极度地歪曲现实而成为偏执妄想。 (别人也是这样的,这样的事多的是;都是他们的错) ­

  (6)反向形成,是指对内心的一种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如一个有强烈的性冲动压抑的人可积极参与检查淫秽读物或影片的活动。(冲动无法达到满足时,通过憎恨消解冲动,以达到心理平衡) ­

 (7)过度代偿,又称过度补偿,是指一个真正的或幻想的躯体或心理缺陷可通过代偿而得到超乎寻常的纠正。这是一个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过程。如有些残废人可导致惊人的努力而变成世界著名的运动员。有些口吃者可成功地变成一位说话流利的演说家。 ­

 (8)抵消,是指一个不能接受的行为通过象征性地而且反复地用相反的行为加以显示,以图解除焦虑。如说了不吉利的话就“呸、呸”朝地上吐口水,或说句吉利话来抵消晦气或不吉祥的感觉。除夕打碎了碗,说上一句“岁岁(碎)平安!”。 ­

 (9)升华,是指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文艺家的一些著名创作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均可见到升华机制的作用。这是把本能主要是性能量转移到一个有社会价值的对象或目标上去。 ­

 (10)幽默,是指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它没有个人的不适及没有不快地影响别人情感的公开显露。它与诙谐、说笑话还不完全一样。幽默仍然允许一个人承担及集中注意于困窘的境遇上,而诙谐、打趣的话却引起分心或使从情感的问题上移开。 ­

 (11)认同,是指无意识中取他人(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之长归为已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借以排解焦虑与适应的一种防御手段。如高官显贵的子女常以父辈之尊为己尊,遇到挫折则自抬身价,作出坦然自若的神态,以免除在人们面前的尴尬局面。儿童在作业时遇到困难时,常说:“我要学习解放军叔叔”,从而有力量和信心把作业坚持下去,直到成功。 ­

  (12)退行,是指个体在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如一个男人感受到了“中年危机”,害怕变老而死去,为了避免与无意识恐惧相连的焦虑,他可能退行到青年时期,变得不负责任、开赛车兜风、试着与女性约会,甚至吃儿童食品。另一个退行的例子是,已婚的成人搬回家跟妈妈住,无论如何这是婚姻中的一个问题。

 (13)转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仅以上述就可以看出,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 ­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固然,我们时常会做一些意识的努力,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

  (2)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

  (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

  (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

  (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迭地表达。例如,某工人在车间受到组长批评,于是说:“我才不在乎呢!”随后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摔摔打打,制造废品以消心中之愤,就是合理化与迁怒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