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路销是干嘛的:针刺玄妙在手法(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9:00:57
针刺手法由来已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阐述,经历代发展至今多达数百种。各有神奇,吾叹其才秀也。很多手法繁杂不易学会。亦有相悖。手法究竟作用如何?笔者将教训及本人手法一展,望同道涉猎。
      20世纪60年代初期,笔者初学针灸,有一牙痛患者来治,先刺合谷、再刺下关、又刺角孙、曲池、足三里、内庭等穴,从头到脚扎了20多针均无效。患者对我抱有希望,第2,3天又来求治,这样连扎3天,均无效而收场。过了几个月,有l个腹痛患者求治,先刺足三里、再刺中脘、又刺公孙、三阴交、阴、阳陵泉等都无效,只好败下阵来。这两名疼痛患者的事,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究竟是选穴不对,还是定穴不准?结论是手法不明,疗效不应。从此开始学习针刺手法。特别是1972年看了一部新闻电影,说的是一名患者做肺部切除手术,没有用任何麻药,仅用针刺麻醉而成功。针灸师选左侧支沟穴,一次将针刺到地部,然后不停捻转、提插,频率达200次/分以上。从地部逐步提到人部,再提到天部,然后又刺入地部。就这样反复行针,从不间断,直到手术做完。手术中患者清醒,对答如流,并无疼痛之面容。特殊玻璃天窗外的中外记者及来宾无不惊叹。为了学习这一手法,我连续3次看了这部影片。后来在自己的足三里施行刺这一手法,让别人拿持针器,夹我的腹部皮肤,有知觉而无痛感。当他把持针器取后,那块皮肤青紫发黑,有小块出血。从那以后,我将这一手法用于所有痛者,一针便差。
        自从看了那部影片后,才觉得承淡安等老一辈针灸学家,强调练指力的重要性。开始空手练提插、捻转。每Fl l、2次从不间断,直到现在仍日日练。每次时间从原来的3—5钟分到目前1小时仍觉自如。为了练指力,每天走路右手空抓,经过几十年的练习,不知不觉指力非常。用指针(以指代针)治愈了多名肩周炎、急腹症、牙痛、腰扭伤等患者。在学习针刺手法中,我始终遵循师古不泥古,创新不离源的原则。现将我的四种狭义手法及适应症,简述如下:
        1—1天地交战法(天部指刚进针的皮下部,人部指天,地之间部,地部指欲刺最深部)
                方法:一次将针刺入地部,立即开始高速来回旋转,同时提、插。提重插轻,均衡的将针提至天部,再深刺地部。反复此法,直到患者痛止。方可将针拔出,不按针孔。
              适应症:各种痛证,特别是疼痛难忍的患者,效果更佳。亦可施用于针刺麻醉。(没有相当功夫者,莫担此任)
        1--2温补法
              方法: 将针刺入天部,来回捻转3圈稍进一下,依此反复9下达人部,留针片刻。依上法再进9下达地部,留针3—5分钟。轻轻捻转后,一次将针拔出,左手急按针孔,稍许左手离开针孔,这一手法完成。
            适应证:各种虚证,寒证。
            有的患者觉针下热感流动,亦有觉全身温热。有的感冒初期未解表者,全身微微汗出。
        1--3清泻法
            方法:将针刺入地部,来回捻转2次提一下,共提6次达人部,稍停片刻。依上法再提6次达天部,即刻出针,不按针孔。
            适应症:各种热证,实证。
            有些患者觉针下凉感达病所,大便燥结者肠鸣欲便,多在针后2小时内排便。腹有蛔虫者,针后最长时间次日大便必见虫。
        1—4平补平泻法
            方法:针刺入人部,来回捻转数下,留针3—5分钟,再捻转数下,将针拔出,轻按针孔或不按均可。
            适应证:虚、实、寒、热不明显证。亦用于慢性病的初针者。 各种手法在得气中施行,反之气至病所者,没必要再施行各种手法,稍停片刻拔针。
          附:婴、幼儿快速进出不留针,为点刺法。
        初学者难辨虚实,故引《金针赋》一段,供读者掌握。“补则补其不足,泻则泻其有余,有余者为肿为痛日实,不足者为痒为麻日虚。气速效速,气迟效迟”。(《针灸大成》l963年版55页)
        选穴少而精,“华佗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沈括日:“人之欲酸者,无过于醋矣;以醋为未足,又益之以橙,二酸相济,宜甚酸而反甘。”(摘自《良方自序》)从我的两次教训得出1+N=0,就是说,本应一针便差,而多针反而无效。一针针到病除的有:腹痛取足三里,牙痛取合谷,胆绞痛取阳陵泉,阑尾痛取阑尾穴或足三里…·”等。以上均用天地交战法。另外还有个时机问题,如慢性扁桃体炎,必须等到急性发作时(疼痛难忍,吞咽困难,发热,白血球升高等),针鱼际用天地交战法或清泻法经3次(1次/日),都可根除。如果照此法,预防扁桃体炎急性发作,则毫无作用。
        得气(针感)早迟、强弱,可判断疗效快慢和好坏。得气两方面都有感觉,针者针下沉、重、涩,患者针处酸、麻、胀,这种感觉按经络上、下传导,最好是气至病所。能否获得理想的针感,需从两方面考虑。针者身体素质,特别前面提到的指力,患者对针的敏感,敏感越强针感按经络传导越远,疗效亦越佳。往往晕针者获最佳疗效。
        综上所述,简言之,选穴是疗效的前提,手法是疗效的关键,针感亦是不可缺少的方面。这就是余对针刺疗效的肤浅体会,抛砖在于引玉。望同道指正。
 治风寒外感扎手三里效特好腹痛取足三里牙痛取合谷胆绞痛取阳陵泉阑尾痛取阑尾穴或足三里慢性扁桃体炎针鱼际用天地交战法或清泻法经3次(1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