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锥的物资类别:富邦长媳陈蔼玲 「平民风」的儿女理财教养心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14:40
透过记帐 让孩子有适度的匮乏感
富邦长媳陈蔼玲 「平民风」的儿女理财教养心法 今周刊.撰文∶谢富旭

富邦文教基金会长期推广国内儿童理财教育工作,基金会董事陈蔼玲以四个孩子妈妈的身分现身说法,富裕家庭的子女即使衣食无虞,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教育小孩对金钱保持「平常心」,并保持对生命奋斗进取的心态,是富二代或富三代父母最大的挑战。

陈蔼玲是富邦金控蔡万才家族的长媳,夫婿为富邦金控董事长蔡明忠。蔡万才家族曾名列《富比世》(Forbes)杂二○○九年台湾富豪榜第一名。尽管身为首富之家的长媳,陈蔼玲教导四名子女却走「平民风」路线,她认为,富裕家庭的父母不应「剥夺」孩子对金钱以及物质的适当「匮乏感」,这种理财教育才是对孩子人生最大的祝福。

陈蔼玲的四名子女都是到上国中才开始有零用钱,并要求他们必须记帐,藉由记录自己的收入支出,从中学习到量入为出的好习惯,革除寅吃卯粮的坏习惯。

刚开始,陈蔼玲要求孩子记帐时必须按收入、支出与储蓄三个项目,记录金钱的流向。随著孩子年龄渐长则进一步要求孩子自己编列预算。「从记帐过程当中,财务的纪律将潜移默化成为孩子的好习惯,对人格养成有很大的帮助!」「从记帐当中,可以让孩子了解到钱的重量,而不是伸手就有的东西!」她强调说。

其中两名孩子刚赴美国就读高中时,每周也只给二十美元的零用钱。其中,大女儿就读大学时,刚开始租的还是大门门锁坏掉,地毯发霉的公寓。直到她去美国探望女儿时,担心安全,才帮女儿重新找到较好的出租公寓。儿子第一次买车时,原本打算买亲戚淘汰的二手车,也是经她以安全理由劝阻,才购买一辆新车代步。

深植分享观念 不平凡中享受平凡的快乐

陈蔼玲从孩子小时候就刻意地维持他们对金钱与物质适度的「匮乏感」,主要是想养成孩子俭约的个性。小学时,她要求小孩自带水壶去学校,不给零用钱,尽量减少他们在外面买饮料喝的机会。国中给小孩零用钱後,她回忆说∶「孩子们大多节俭会有节馀,偶尔有入不敷出的情况,但他们来向我撒娇也没用,我一贯的回答是∶你要自己负责!」

每当孩子生日时,亲友们与爷爷奶奶的礼物就会如雪片般飞来,身为妈妈的陈蔼玲,也曾为这个「课题」伤透脑筋。最後,她想出了一个办法∶每次生日时,她规定孩子们只能挑选最喜欢的三件礼物,其馀则送给富邦文教基金会赞助的弱势团体小孩。这样,不会因为拒绝亲友感到不好意思,又可以避免孩子收到过多礼物而失去对物质的尊重,同时也可以把「分享」这个观念深植在小孩的心中。

而每年过年小孩收到的压岁钱也经常对陈蔼玲严格的理财教育造成小小的「挑战」。於是,她规定每年过年,孩子只能实拿压岁钱总数的十分之一,其馀由妈妈暂为保管。十分之一的决定是她身为一个母亲,在人性与教养两者之间摸索出来的平衡点。

如此严格的小孩理财教育,陈蔼玲道出了一个深藏在这个「首富长媳」心中对孩子们的深层企盼∶「在金钱与物质上,我一直刻意维持我的小孩与他们的同学、朋友差不多的水准,但我心里很清楚,他们所处的家庭是与大多数人很不一样!」「但我很不希望他们因为出身的家庭不一样,就失去平凡的快乐,以及对人生探索的热情与斗志!」

对小孩刻意严格的理财教育与陈蔼玲本身的经验大相迳庭。

陈蔼玲开设印刷厂的父亲对她的理财教育是采取完全信任、自由放任的态度。「小时候,爸爸总会在某个抽屉中放一叠钞票,孩子有需要,就自己开抽屉去拿,爸爸也很少过问。」..

富邦文教基金會長期推廣國內兒童理財教育工作,基金會董事陳藹玲以四個孩子媽媽的身分現身說法,富裕家庭的子女即使衣食無虞,在這種環境下如何教育小孩對金錢保持「平常心」,並保持對生命奮鬥進取的心態,是富二代或富三代父母最大的挑戰。

陳藹玲是富邦金控蔡萬才家族的長媳,夫婿為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蔡萬才家族曾名列《富比世》(Forbes)雜誌二○○九年台灣富豪榜第一名。儘管身為首富之家的長媳,陳藹玲教導四名子女卻走「平民風」路線,她認為,富裕家庭的父母不應「剝奪」孩子對金錢以及物質的適當「匱乏感」,這種理財教育才是對孩子人生最大的祝福。

陳藹玲的四名子女都是到上國中才開始有零用錢,並要求他們必須記帳,藉由記錄自己的收入支出,從中學習到量入為出的好習慣,革除寅吃卯糧的壞習慣。

剛開始,陳藹玲要求孩子記帳時必須按收入、支出與儲蓄三個項目,記錄金錢的流向。隨著孩子年齡漸長則進一步要求孩子自己編列預算。「從記帳過程當中,財務的紀律將潛移默化成為孩子的好習慣,對人格養成有很大的幫助!」「從記帳當中,可以讓孩子了解到錢的重量,而不是伸手就有的東西!」她強調說。

其中兩名孩子剛赴美國就讀高中時,每周也只給二十美元的零用錢。其中,大女兒就讀大學時,剛開始租的還是大門門鎖壞掉,地毯發霉的公寓。直到她去美國探望女兒時,擔心安全,才幫女兒重新找到較好的出租公寓。兒子第一次買車時,原本打算買親戚淘汰的二手車,也是經她以安全理由勸阻,才購買一輛新車代步。

深植分享觀念 不平凡中享受平凡的快樂

陳藹玲從孩子小時候就刻意地維持他們對金錢與物質適度的「匱乏感」,主要是想養成孩子儉約的個性。小學時,她要求小孩自帶水壺去學校,不給零用錢,盡量減少他們在外面買飲料喝的機會。國中給小孩零用錢後,她回憶說:「孩子們大多節儉會有節餘,偶爾有入不敷出的情況,但他們來向我撒嬌也沒用,我一貫的回答是:你要自己負責!」

每當孩子生日時,親友們與爺爺奶奶的禮物就會如雪片般飛來,身為媽媽的陳藹玲,也曾為這個「課題」傷透腦筋。最後,她想出了一個辦法:每次生日時,她規定孩子們只能挑選最喜歡的三件禮物,其餘則送給富邦文教基金會贊助的弱勢團體小孩。這樣,不會因為拒絕親友感到不好意思,又可以避免孩子收到過多禮物而失去對物質的尊重,同時也可以把「分享」這個觀念深植在小孩的心中。

而每年過年小孩收到的壓歲錢也經常對陳藹玲嚴格的理財教育造成小小的「挑戰」。於是,她規定每年過年,孩子只能實拿壓歲錢總數的十分之一,其餘由媽媽暫為保管。十分之一的決定是她身為一個母親,在人性與教養兩者之間摸索出來的平衡點。

如此嚴格的小孩理財教育,陳藹玲道出了一個深藏在這個「首富長媳」心中對孩子們的深層企盼:「在金錢與物質上,我一直刻意維持我的小孩與他們的同學、朋友差不多的水準,但我心裡很清楚,他們所處的家庭是與大多數人很不一樣!」「但我很不希望他們因為出身的家庭不一樣,就失去平凡的快樂,以及對人生探索的熱情與鬥志!」

對小孩刻意嚴格的理財教育與陳藹玲本身的經驗大相逕庭。陳藹玲開設印刷廠的父親對她的理財教育是採取完全信任、自由放任的態度。「小時候,爸爸總會在某個抽屜中放一疊鈔票,孩子有需要,就自己開抽屜去拿,爸爸也很少過問。」「即使拿錢如此方便,我與弟弟一向很自律,用錢方面從未讓他擔心,有幾次他還曾經誇我們很節儉呢!」

然而,她當了母親之後,卻不採用這種「自由放任」的理財教育。原因除了環境情況不一樣外,她說:「我教育小孩的方式比較像我公公與婆婆,他們都是很節儉的人,即使到現在也是如此,公公穿的襯衫還是八百元一件,婆婆買東西還常常貨比三家。」「公婆教出的小孩也都養成儉約的個性,我的老公除了每季會去做幾套西裝外,很少有其他奢侈的開銷!」

幸福要腳踏實地建構起來 無法隨手可得

雖然,陳藹玲對自己小孩理財教養的方式與她小時父母教她的方式不同,不過,她強調,她想要灌輸給孩子的價值觀與她小時候父母教她的是一樣的:即人生的幸福就得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建構起來,不可能隨手可得,只要努力與知足就能達成。

「你們或許會認為我對小孩太嚴格,但說實在的,我家小孩過得真的很富裕了,他們小時候就經常跟著我與老公出國旅行,搭商務艙、住五星級飯店!」「我希望他們與朋友同儕出國玩時,搭
濟艙以及住平價的旅館時也能甘之如飴,一樣地快樂,達到我之前一直強調的對金錢與財富的『平常心』,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期盼。」

不「剝奪」孩子對金錢、對物質適度的「匱乏感」,也等於讓孩子保留對他們的人生,以及他們所面對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的空間。如同蘋果已故創辦人賈伯斯說過的:求知若渴、虛懷若愚(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這可能是身為一個「富媽媽」的陳藹玲能夠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