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歌谣20字:我国10株以下的珍稀植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1:43:47

我国10株以下的珍稀植物  

1. 普陀鹅耳枥

         

简介: 

    落叶乔木,高达14m,胸径70cm。雌雄同株。雄花序短于雌花序。1930年钟观光教授在浙江普陀山海拔240m处发现,1932年郑万钧教授鉴定并定名为普陀鹅耳枥,除仅有的一株标本树外,此后未在其他地方再有发现。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种。

    普陀是著名佛教圣地,参观过普陀庙寺的人不会忘记那庙宇院内的一株大树,称为普陀鹅耳枥,它之所以远近闻名,乃是因为那是仅存的一株,被定为国家级保护植物。普陀鹅耳枥连同普陀大庙成为游览普陀的重要风景点。
  普陀鹅耳枥属
落叶乔木,高14米,胸径60厘米。树皮较光,灰白色。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4.5-7厘米,宽3.5-5厘米;羽状叶脉直到叶缘锯齿顶。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生于一年生枝,下垂。雌花后果序长2.5-3.5厘米,下垂。果苞不对称长卵形,内侧具一小裂片。小坚果卵圆形,长5-6毫米。
  普陀庙中唯一的植株应倍加保护自不待说,保护的另一举措就是本树的接种研究及大量繁殖。杭州植物园已试种成功。
     

 

物种名称:

        拉丁名 Carpinus putoensis Cheng

  中文名 普陀鹅耳枥

  拉丁科名 Betulaceae

  中文科名 桦木科

保护级别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分布

  浙江(舟山普陀岛)

  现状 濒危种。普陀鹅耳枥为我国特有种只产于舟山群岛普陀岛。由于植被破坏,生境恶化,目前仅有一株保存于该岛佛顶山。又因开花结实期间常受大风侵袭,致使结实率很低,种子即将成熟时,复受台风影响而多被吹落,更新能力极弱,树下及周围不见幼苗,已处于濒临灭绝境地。

     海拔下限(米) 240

     海拔上限(米) 240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13米,胸径为70厘米;树皮灰白色,光滑、小枝灰褐色,疏被长柔毛。叶厚纸质,卵状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5一10厘米,宽3.5一5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不规则的刺芒状重锯齿,下面沿脉密被短柔毛,脉腋间具簇生毛,侧脉11一13对;叶柄长5一10厘米。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着生于1年的枝上,长2.5一3.5厘米,下垂;果序长4-8厘米,直径4-5厘米;序梗、序轴均疏被长柔毛或近无毛,果苞的中裂片半宽卵形,长2.5一3厘米,内侧基部具长约3毫米而内折的卵形小裂片,外侧基部无裂片,中裂片先端圆或钝,外侧边缘具不规则的齿牙状疏锯齿,内侧边缘近全缘,直或微呈镰形。小坚果卵圆形,长5一6毫米,无毛,具数肋。分布区受海洋气候影响,全年冬暖夏凉,年平均温为16.3℃,1月平均温5.5℃,8月平均温26.8℃,最热月平均温不超过30.1℃,最冷月平均温不低于3℃,雾期长,相对湿度达90%左右,年降水量平均1200毫米,雨日一般在150日以上。土壤为红壤,pH值5.5--5.7,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4.8%,肥力较高。普陀鹅耳枥由于长期生活在云雾较多,湿度较大的生境里,比较耐阴。原长在以蚊母树Distylium racemosum Sieb.et Zucc.为优势种的常绿阔叶林内,现仅有一株位于稀疏杂木林林缘,伴生植物主要有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 et Zucc.、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ex Nakai等。根系发达,具有耐旱、抗风等特性。雄花于4月上旬先叶开放,雌花与新叶同时开放。果实于9月底10月初开始成熟。

保护价值

  为我国特有珍稀植物,现仅存一株,在保存物种和增添普陀岛自然风景区景色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普陀山现划为国家重点自然风景保护区,并设置管理局,对本种的保护极为重视,为了防止游人攀折,最近已在植株周围加坝围护。当地管理机构和杭州植物园已引种栽培,并进行各种繁殖试验。

栽培要点

  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用种子繁殖,以采后即播为宜,因种子寿命短,不耐贮藏。11月中旬播种,次年4月上旬出土,但成苗率不高,幼苗纤弱须遮荫。当年生苗高5--15厘米,第三年春进行分栽,苗木平均高可达100厘米,平均基径为1.5厘米。扦插繁殖,采用二年生苗的侧枝于3月中旬扦插,当年平均苗高8厘米,最高可达17厘米。

鹅耳枥 Carpinus putoensis Cheng 桦木科 鹅耳枥属 树龄:200年

        此树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佛顶山慧济寺西侧。树高13米,主干胸径63.7厘米,侧干32.4厘米,树冠覆盖面积72千方米。目前地球上仅存此一株,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科技人员的研究,现在可以通过扦插、嫁接、播种等手段培育幼树,延续后代。

     

    凡朝圣游览过“海天佛国”普陀山的香游客,大都知道佛顶山有株地球上仅此一株母树的“国宝”普陀鹅耳枥树,但很少有人知道现在此树已育出“子孙”逾万株。
    这株普陀鹅耳枥主干高达13米,主干胸径63.7厘米,侧干胸径32.4厘米,树龄约200年。从外表看,它形不惊人,貌不出众,朴实无华。但它为什么会引起植物专家的关注和珍惜呢?是因为它的两根主干相随相守,犹如形影不离的一对恩爱夫妻,因此被人们称为“夫妻树”。不仅如此,它还是地球上仅此一株的普陀鹅耳枥树,所以十分珍稀。
     普陀山重新对外开放后,普陀鹅耳枥被有关部门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为保护好这株独一无二的普陀鹅耳枥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舟山市林科所、杭州市植物园和普陀山园林管理处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在深入调查研究、弄清其濒危原因的基础上,想方设法繁殖普陀鹅耳枥,但却无法突破其繁殖的瓶颈。
    从2000年开始,舟山市林科所又对普陀鹅耳枥种子保存与繁殖利用技术开展研究攻关。9年来,舟山市林科所联合省林学院、普陀山园林管理处等单位,从繁殖生物学、遗传多样性、环境影响、人为干扰等多方面开展研究,逐渐了解了普陀鹅耳枥的濒危机制,并通过扦插、嫁接、播种、组培等手段,开展全方位的繁殖技术研究,成功突破了繁殖普陀鹅耳枥的难关,首次获得普陀鹅耳枥组培小苗和原生母树本砧嫁接复壮后代,扦插繁殖的最高成活率达到89.5%,组培技术申请了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课题组9年来共成功培育出普陀鹅耳枥苗11896株,濒临灭绝的普陀鹅耳枥现在已是子孙满堂了。

2. 绒毛皂荚

       

       该种在湖南南岳山原有老树5株,现仅存2株。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2级保护植物。

              
绒毛皂荚 Geditsia vestita Chun et How ex B. K. Lee 树龄:300年

        此树位于湖南省南岳衡山广济寺。1954年在该地发现5株,现仅存2株。树高7~8米,大的胸径80厘米,小的胸径33厘米,树冠覆盖面积约40平方米,生长不良,处于濒危状态,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绒毛皂荚
  (Gleditsia vestita Chun et How ex B. G. Li)
  谈及植物物种的濒危状况,莫过于绒毛皂荚之危机。据调查该种在湖南南岳山原有老树5株,现仅存2株。本树木材致密,荚果可作洗涤剂,植株具有园林观赏价值。又本种是豆科中较原始的种类,对分类系统研究有重要意义。鉴于上述情况本种被定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绒毛皂荚为落叶乔木,高15-20米。树干与枝条上生粗壮、有分枝的木质坚刺。叶常集生于枝顶,偶数羽状复叶,具小叶10-16片。小叶长卵圆形,长2-6.5厘米,宽1-2.5厘米,近基部的小叶渐?; 叫浴⒌バ曰蛟有浴W茏椿ㄐ蛏 诙讨Γ 幻苊 ]嘤牍诰 某鍪 P廴?-10枚,子房密被毛。花后荚果长条形,长15-40厘米,不规则扭曲,密被绒毛。种子扁平,椭圆形,长8-10毫米,棕色,有光泽。
  本种仅产于湖南南岳广济寺附近山谷和溪边。对仅存的老树应严加保护,并积极开展繁殖、引种研究,长沙已有栽培,本图是深圳仙湖植物引种植株,看来本种具较广的适应性。
  ~~~~~~~~~~~~~~~~~~~~~~~~~
  拉丁名 Gleditsia japonica var. vestita (Chun et How ex B. G. Li) (Gleditsia vestita Chun et How ex B. G. Li)
  中文名 绒毛皂荚
  拉丁科名 Leguminosae
  中文科名 豆科
  保护级别 2  分布 湖南(南岳)
  现状 濒危种。湖南南岳山原有老树5株,现仅存2株。自然更新能力很弱,人工繁殖种子成苗率较低,宜加强保护,研究繁殖方法。
  海拔下限(米)
  海拔上限(米) 750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15-20米,具粗壮、分枝的棘刺;1年生枝黄褐色,散生黄白色皮孔。偶数羽状复叶,常数叶簇生于短枝上;小叶l0--16(一18),下部的较小,卵形、长圆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2一6.5厘米,宽1一2.5厘米,先端钝圆,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两侧不等,边缘有圆齿,两面被疏柔毛,下面沿中脉与侧脉密被长柔毛。花两性、单性或杂性,排成总状花序,生于短枝上,花序轴密被黄褐色柔毛;萼片4,卵状披针形,花瓣4,宽卵形,基部连合,萼片和花瓣外面均密被金黄色绒毛;雄蕊8一10;子房密被银白色绒毛。荚果长条形,不规则的扭曲,长15-40厘米,宽2.5一4厘米,密被金黄色绒毛;果瓣革质;种子多数,扁平,椭圆形,长约8一10毫米,种皮棕色,有光泽。
  特性 分布于山谷东南坡及溪边。分布区的气候冬季较冷,夏季较凉,雨量多,雾期长,湿度大;年平均温13.2℃,1月平均温-7.4℃,7月平均温31.4℃,无霜期227天,年降雨量2112毫米,相对湿度86%。土壤为山地黄棕壤,pH值4.5--6。为阳性树种,根系发达,生于林缘及溪边较为空旷的地方。产地在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下界,常见的同生树种有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 Rehd.et Wils.、多脉青冈Cyclbalanopsis multinervis Cheng et T. Hong. 、包槲柯Lithocarpus cleistocarpus Rehd. et Wils.等。5--6月开花,10--11月果熟。荚果成熟后不开裂,种子发芽率很低,天然更新不良。
  保护价值 绒毛皂荚为极稀少的树种,该种和肥皂荚属Cymnocladus是云实亚科两个较原始的属,受到许多学者重视。保护本种有科学意义。木材致密,为重要用材树种。荚果富含胰皂素,可作丝绸及优美家具的洗涤剂。树冠优美,荚果密被金黄色绒毛,悬垂枝头,微风吹动,金光闪闪,甚为美观,宜作为庭园观赏树种。
  保护措施 湖南衡山南岳林场现已指定专人保护,南岳林木园已开展人工繁殖和造林等方面的研究。长沙有栽培。
  栽培要点 用种子繁殖。采种后,将种子放在湿度适当的沙内贮藏,至第2年3月上旬条播。先将种子放入0.15%的福尔马林溶液内消毒,约15分钟,置于盛器内密闭2小时,或用5%石灰水浸30分钟后冲洗。苗床土拌用生石灰消毒,pH值宜保持在5.5左右。15天后幼苗开始出土,30天后齐苗。1年生苗高达117厘米,平均为60--70厘米。冬季用1米以上的苗木出圃定植。亦可采用该属近缘种皂荚的1--2年生苗作砧木,于3月底用劈接法嫁接,成活率60--89%。

 

 

 

3. 广西火桐   

        

    广西火桐 原产于靖西、上思,为我国广西特有,现仅存3株 梧桐科落叶乔木,濒危种。木材纹理直,材质柔韧易加工,不开裂,是制作家具、建筑、胶合板的上等用材。先花后叶,花色鲜艳靓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园林绿化和行道树的佳品。

          

种中文名:广西火桐    英文名:Kwangsi Erythropsis  

种拉丁名:Erythropsis kwangsiensis (Hsue) Hsue
科中文名:
梧桐科
科拉丁名:Sterculiaceae
属中文名:
火桐属
属拉丁名:Erythropsis
级别: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我国特有。
海    拔:910
               

            

    2005年5-6月开展资源现状调查.共发现12株:靖西县2株;田阳县5株i扶绥县4株;凭祥市1株。所发现的广西火桐全部分布在石灰岩山地的下部或缓坡中.而在原分布区上思县.却已找不到踪影。现仅存3株 。

4.百山祖冷杉

      

         

     

 

  名称: 百山祖冷杉

  拉丁名:Abies beshanzuensis

  别名 冷杉

  英文名:Beshanzufir

  科目:松科冷杉属。

  地域 分布于浙江庆元县百山祖。常绿乔木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现状

濒危种。百山祖冷杉系近年来在我国东部中亚热带首次发现的冷杉属植物。由于当地群众有烧垦的习惯,自然植被多被烧毁,分布范围狭窄。加以本种开花结实的周期长,天然更新能力弱。目前在自然分布仅存林木五株,其中一株衰弱,一株生长不良。

  百山祖冷杉是中国东部发现的冷杉属植物。它身高17米,树皮灰黄,小枝条一左一右对称而生,叶子在小枝条上呈螺旋状排列。这种冷杉仅产于浙江南部庆元县百山祖南坡,海拔约1700米处,目前仅存5株,其中包括1株衰弱的,1株生长不良的。

  这是冷杉家族中最珍贵的种类,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5.羊角槭

          

     羊角械仅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狭窄的范围,在西天目山外曲弯只见到两株,长势已衰退。现仅存4株 槭树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2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与产于日本北海道的日本羊角槭亲缘关系极为密切,系古老的残遗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6.天目铁木

          

         

     天目铁木 桦木科落叶乔木, 濒危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中国特有种。分布极窄,数量极少,仅产浙江西天目山,目前只残存5株,因其所处地归当地农村集体所有,生境受人为干扰频繁,损伤严重,处境危险。

7. 华盖木

    华盖木   木兰科常绿乔木,稀有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华盖木为单型属,仅1个,且成株过于稀少,虽开花结果正常,但每果成熟的种子很少,在原生母树周围一直未见幼苗,天然更新能力很低。华盖木目前仅见于云南西畴法斗。因历年砍伐利用,现仅存6株大树。

8. 滇桐

            

    滇桐 现仅存6株 椴树科常绿大乔木,濒危种,国家2级保护植物。为我国西南特有种,也是滇桐属这一寡种属的主要树种之一,在区系地理研究和选育珍贵树种应用中均有重要价值.。

  9. 膝柄木

          

    膝柄木 现仅存10株 卫矛科半常绿乔木,濒危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我国仅此一种。广西西南部发现的膝柄木是该属分布最北的种类。对研究我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及其热带亲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