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showtw2015安装教程:【写给编辑人的信27】两个领域之间/不竞争原理2:如何发现Blue Ocean?(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2:23:04


亲爱的朋友﹕

这封信会引用几位「名人」的话,因为我不可能把悟出的道理,说得比他们更好。这些「引述」,在我看来,全是开启「蓝海之门」(开发无人地带)的钥匙,没有人能明确而具体告诉你,眼前的蓝海是什么,但我相信,它不会躲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而且往往就伫立于眼皮下,余光瞄得到的角落。
或许,从他们的言语之中,唤醒了你「创新思维」的因子,而得以好整以暇,悠游于宽阔的蓝海之域。

先介绍一位大师级人物,他就是从1996年开始,与西洋棋世界冠军卡斯珀
罗夫比赛,以3.5比2.5的总比数获胜的计算机「深蓝」发明人、来自台湾的许峰雄博士,他在接受《天下杂志》孙佩瑜小姐访问时,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请大家储存在脑子里,一旦发酵,收获无穷:

「我跟台湾的教授聊,发现台湾研究经常是一窝蜂,感觉谁掌政、谁
喜欢看哪一种论文,就只有那种计划可以拿到经费。但是,所有的人都做
同一件事情,就违反了多样性。
台湾要想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要做不一样的东西。先看清楚自
己有什么强处,有的时候即使别人已经卡位了,但是你把自己的强处搬
到那里,还是有胜过别人的机会。我一直强调多样性,因为研发的机会,
经常在『两个领域之间』。
已经很专的领域,有两条路可走﹕把原来的领域弄得更专,看得深一
点,就会发现还有蛮多事情可以做;或是把原来的专长拿到别的领域看看,
搞不好有很多机会。
『深蓝』就是一个例子。基本上,我从另一个领域过去,然后把原来
的人『杀』掉了。」*注1

「两个领域之间」很可能就是「蓝海」藏身之处。但进一步说明之前,我抄录法兰斯.约翰森(Frans Johansson)在新着《梅迪奇效应》里的一段话,放在一起参照﹕

「我把不同领域交会的地方,叫做『异场域碰撞点』(Intersection),而
异场域碰撞所爆发出来的惊人创新,称为『梅迪奇效应』(Medici Effect)。
梅迪奇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Florence)的银行家族,资助过众多范
畴的创作家,因为这个家族和另外几个家族的努力,雕刻家、科学家、诗
人、哲学家、金融家、画家和建筑家汇聚佛罗伦萨,在这里彼此交会、学
习,打破不同范畴与文化的界线,合力打造了一个以新观念为基础的新世
界,后来叫做『文艺复兴』(14-16世纪)。」*注2

亲爱的朋友,请留意﹕当观察事理变化的理解能力达到一定高度时,大家的看法是如此贴近,不约而同地,点出了困于茫然无序时的出口。
回头再看詹宏志策划的【大众心理学全集】时,他有意无意地扩大了心理学的涵盖层面,他以心理学为轴,将其他范畴的应用知识做了开放性纳入,从书系的总目录便可看出,他明快地将触及人性面、组织研究……等与企业经营领域相关的专著也一并纳入。一方面,迅即解决因应「量产」而导致稿源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因扩大解释范畴而使读者群随之快速增长。詹宏志在「两个(以上)领域之间」*注3搭建起桥梁,开创出一家出版社的新局面。
再举詹宏志另一场经典战役﹕当他和事业伙伴在创办计算机杂志《PChome》时,以「外行人的立场」仔细观察分析当时的计算机杂志界,发现「懂」计算机的所谓专家们,在介绍计算机基本观念和操作程序时,缺乏耐心,不肯倾囊相授,不自觉中流露出来的「傲慢和怠忽」,刚好给人可趁之机。
于是,詹宏志他们以「step bystep」的内容编辑方式为主诉,一个动作一张图片,要让完全不懂计算机的人只要照图操键,即可畅行无阻。《PChome》创刊时,喊出「无痛苦学习法」,配合詹式营销创意,创刊号热销14万册,在不到一月之间,争取到超过四万订户(据说最后订户高达十万),打破了当时计算机杂志月销量一万份的瓶颈。他像许峰雄博士一样,「从另一个领域过去,然后把原来的人『杀』掉了」。
我在远流策划【实用历史丛书】时,背后所运用的原理完全相同,只是外头看热闹的人,没看出我在进行巧妙的「复制工程」*注4。
我让「历史」与其他范畴不断碰撞,因此激出多样性的历史著作。历史,理应容许各种观点予以新的诠释,其结果是获得更多养份的滋润,从而创造出丰富的内涵;而詹宏志「产销一体思考」的独家心法,我们悄悄将其植入「实用历史」初试啼声时的营销思维之中,结果大获全胜,这个模式最终缔造出数亿元规模的业绩。
目前,这两条路线仍在远流活着,但已不如早期那样活蹦乱跳,探索原因,除了大环境的变迁因素之外,当家主事者,对当时为什么能脱颖而出的脉络意义未能精准理解和掌握,如能再三反刍这段远流成长史,重新布局,或许尚有重拾蓝海优势的机会。
不过,诚如一位科技公司总经理所质疑的﹕
「所有的红海变『红』之前,不都是蓝海吗?」*注5
这句话,问得太好了,一针见血地道出「蓝海策略」困窘所在。
我常使用「独占、独大、抢(分)食(捡拾余羹)、出局」四种现象(阶段)来形容书系的生命周期,现在似乎也可用来检视「由蓝转红」的质变过程,据此评估你的蓝海,在现实世界里所占的位置。
刚开始时,只有「独占」的领域(清澈的蓝海)才能吸引我们投入;不久,跟随者逐一出现,于是进入「独大」阶段,这时候我们仍拥有领先优势﹔如果竞争者不断修正战术,而我们却掉以轻心的话,很快就会跌入「抢食」的苦况,沦落严酷的大红海中,失去原有的影响力;若再失足,大好江山只好拱手让人了。
以远流当年独领风骚的「心理」与「历史」这两大板块,目前究竟处于上述哪个阶段,以及如何恢复优势的领导地位,重回蓝海,确是一个有趣的课题。

以上所述,虽可作为「他山之石」供人参考,但老是用旧的例子来左证理论,难道找不出新的蓝海吗?
的确,书市已经这样拥挤,那还找得到什么蓝海。
有位肩负某出版社营销责任的朋友,在给我的mail上,也反映了相似的看法:
「……你们早年所处的时代,是『最美好的时光』,根本活在大蓝海中,每个时点都充满商机;那像现在啊,处处书满为患,遍地红海,几无立锥之地。过去的成功经验,放在今天来看,意义有限;当你面对超出常情的退书堆,什么红海蓝海,全成了俏皮话了。」
这些话说得似乎很理直气壮,但依我在出版界近三十年的经验,这个行业从来没有好做过,年年都有成千上百新出版社冒出来,能活下来又长命百岁的,屈指可数(我曾成立过三家出版社,均郁郁以终);不同的世代有不同的难题,不同的难题自有不同的人才找到解决方案;每个年代,自然而然会型构那个年代的新思维和新的(找到蓝海的)生存之道;──对自认为「身陷红海」而束手无策的职场好手,我们既无力、也轮不到我们「不自量力」地提供解答,真正的解铃人,不就是仍在职场孜孜不倦、奋战的你吗?
生命正日趋黯淡的我,确已不具指导能力和立场,之所以胡诌谵语,只是在「回顾来时路」时,将一些成败经验记录下来,存作数据;希望继起者,能印证参考,若因此萌生发明,也不枉费白头老翁一番心意了。

「蓝海」究竟还存不存在或「躲藏」在那个角落,正是出版业界日思暮想的梦土,我很同意一向为我敬重的「早安财经文化公司」总经理沈云骢的话:「我一直相信,台湾的出版界,仍然处处是蓝海。」你说说看,出版人要是少了这番自信,岂不早该转行,跟这行业道别了?
我也是忝为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深信「蓝海处处」不疑,欠缺的是能否找出它藏身之地的智慧(或幸运),宏碁的施振荣先生谆谆教诲大家「放眼非主流市场」,重建台湾的竞争优势,从事出版的朋友们,也不妨倾心聆听他指点的方向。
打从我所写的一系列信,所触及的「紫牛」、「以开发替代竞争」、「无人地带」、「乡村包围城市」、「ThinkDifference」、「破坏性创新」、「蓝海」、……和「放眼非主流」等等,都在描述同一件事,只是因应不同时空、不同对象、不同需求而以不同的词汇来表述「创新力」的重要性。细心的读友,或可在<经典再造>信内涉及的「新定本」与「新经典」中,嗅出淡淡的蓝海气息﹔在「中国儿童守护神」企划构想中,看到事业远景的潜能﹔在<小说天地大>信中,隐伏了日本「角川书店」*注6脱颖而出的典范转移的学习机会……。
你以为这些不是蓝海吗?*注7

末了,我要引述「联想集团」前高级副总裁马雪征女士所说、值得出版人玩味的一段话﹕「我这个人一直是退三步、退五步。先看三、五年后做什么,才来看今天应该做什么。如果我先考虑明天应该做什么,再决定三年后的事,这样肯定会出问题。」*注8
出版这行业有极大的不可测性,若有人说,他能掌控三、五年后的书市趋势与时髦、流行,那肯定是痴人说梦;但,正因为「不可测性」是如此明显,不也恰好为「大冒险家」及拥有早慧者提供了一片蓝海?
祝福大家。
浩正2005/11/7
─────────────────────────────────────
* 注1:见《天下杂志》第326期(2005/11/5出版)<访『深蓝计算机』发明人许峰雄博士:不要深蓝,不要深绿,要多釆多姿>p.186-187。
* 注2:请参阅《梅迪奇效应》(Frans Johansson着/刘真如译),2005年10月,商周出版。
* 注3:请参阅<书系经营><揭开书系构筑之谜>(第12-13信)。
* 注4:请参阅<聪明拷贝>(第14信)。
*注5:在一片沉迷「蓝海策略」的风潮中,我特别推荐《数字时代》第115期(2005年10月1日出版)刊登的一篇文章﹕<在集体忧郁中,向往蓝海!──对畅销书《蓝海策略》的另一种解释>,作者吴向前冷静而客观地借科技公司总经理之口,提出质疑和评论,全文非常精彩,千万不要错过。读完它,就可解答所引用的这句问话了。
* 注6:角川春树和他弟弟角川历彦主持下的「角川书店」,有很多经营手法值得学习。
* 注7:我有一些「自以为蓝海」的构想,会在未来一一写出。
* 注8:引自《商业周刊》第932期(2005/10/3出刊)<人物专访>(p.78),由张毅君与暴剑光(整理)采访。当月,还有其他周刊也刊出马女士的访问,但都不如此篇条理清晰,充分掌握到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