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户口迁移手续2017:“中和中庸”思想的古为今用(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4:40:54
关于[“中和中庸”思想的古为今用(四)]的字幕:
  • 上集介绍了“中和中庸”思想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古为今用。本集将介绍“中和中庸”思想在待人处世和指导中华文化创造方面的古为今用。那么第二个古为今用呢?就是“中和中庸与待人处世”。
  • 在传统文化当中,中和中庸历来被人看作是一个待人处世的原则,指导人际关系的处理。它怎么使用?人际关系出现矛盾、出现冲突,最常见的情况有几种,首先就是利益分配,它的利害冲突,其中也包括恩恩怨怨,包括记仇、包括报复,这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 当然我们在这个冲突中,必须要讲反应有度,不可以太任性,不可以太极端,中庸之道就是主张对一些矛盾冲突不要走向极端,处事要留有余地,话不要说绝,事不要做绝。要有这个气度。
  • 现在人就很任性,他就我自己得罪了别人,伤害了别人,根本不放在心上,不反思,别人得罪了我,伤害了我,我恨不得给以十倍、百倍的报复。这哪儿行啊?一个社会怎么可能允许你如此啊?那么用中庸之道来解决利害冲突,无非就是三种情况,中庸之道解决利害冲突的情况之一:追求双赢互利一种情况就是追求双赢互利。
  • 这个思想到了近现代,才在全世界被人广泛地称颂,好,“双赢”好啊,在中国,它早已是包含在“中和中庸”思想里头。中国的“中和中庸”讲了几千年,到现在世界上都承认要“双赢”最好,可见,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中庸不但没有被抛弃,反而被重新发现。
  • 有的企业家就讲,我为对方的利益想得愈周到,我的生意愈能做成,这就是“双赢”。中庸之道解决利害冲突的情况之二:妥协互让第二就是妥协互让。这种处理方式也比较多见,这个结果也不错,挺好的。
  • 我讲个小故事,安徽桐城有一条巷,叫做“六尺巷”,怎么会有这条巷子呢?就是在清代初年,两家人家争三尺墙基地。其中一家姓张,可了不起,他们家两代宰相,
  • 就是康熙年间的宰相叫张英,他的儿子更有名气,叫张廷玉,他是做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宰相。那么两家人家争,张家人就想,我才不怕你呢,我们家人是宰相,我难道还争不过你吗?一封信就写到北京了,写到北京就写给张英,
  • 我们家的墙基地他们硬要占,这个东西,你一定要站出来说话,张英就回了一封家书,上面这四句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张英你千里之外给我写封信,为的什么?就为了一堵墙,你就让他三尺嘛,有什么关系呢?是吧?你看万里长城现在还在,秦始皇在哪里,你见得着吗?
  • 你何苦要为这三尺墙基地那么跟人大闹矛盾呢?家里人一看,这个话很有启发。得,让三尺,把这个三尺让出来了,这邻居一看,他们家还宰相啊,还让我三尺,得,我也让三尺。两边各让三尺,这不变成一条小巷,六尺巷,现在还有呢。
  • 我们这个精神文明就是要从一些最普通的事,看来层次不高,很能解决问题的事做起。放大气度,能够容纳,那是很好的一种素质。中庸之道解决利害冲突的情况之三:单方面让步第三就是单方面让步了。那么利益冲突有的没办法了,没办法就只能够单方面让步。
  • 这个是由具体的是非曲直或者实际的力量对比造成的,没有别的办法,那就只能单方面让步。你就想着,啊呀,“吃亏也就是便宜”嘛,就让步了吧。“吃亏就是便宜”这句话可靠吗?我说它没有必然性。不是说吃了亏就一定会得便宜,但是有一定的可能性。
  • 要不然,要是一点可能性没有,那就不会有这句老话传到现在,传到现在总有一点根据才被人流传嘛。那么我们古人讲“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有个人丢了马,后来引来一匹更强的马,那好,变成福了,那孩子骑马摔下来把腿摔断了,又变祸了,然后国家征兵打仗了,这个人因为摔断了腿,就不去打仗,打仗就回不来了。
  • 这个祸福转化很多,这是“塞翁失马”的故事,所以你不要把事物看死了,要想想它可能的发展,有时候就把这口气给咽下去,单方面让步,有的时候结果不错。
  • 我从一个杂志上看到一个故事,讲一个日本人,一个日本和尚,叫做白隐禅师,白隐禅师高僧。他们隔壁有一家人家有一个姑娘非常漂亮,突然之间这个姑娘肚子大了,那个家长要不要着急呀?就指责这个(姑娘),你说谁把它弄大了?
  • 姑娘就说了,就隔壁那和尚给弄的,白隐禅师给弄的,那个父母要不要发火?连同邻居一块儿去跟那个白隐禅师吵,白隐禅师就说了一句话,“是这样吗?”(别的)什么话也没说。那边吵完也回家了。不久以后姑娘把孩子生下来了,那个家长就和那邻居就说,把孩子抱到庙里去,让他去养,他作的孽还不要自己来收拾吗?
  • 把那孩子送去了,那白隐禅师也是说了一句话“是这样吗?”,把孩子收下了。你想一个和尚养个孩子得有多艰难哪?没有奶,连牛奶也没有,粥、汤都只能去讨,问邻居讨,那邻居也给,但是总要骂,他都忍下了。
  • 过了几年,这大姑娘觉得对不起这和尚,就告诉父母了,说这个怀孕不是这个和尚搞的,是前边鱼市场上一个小伙子搞的,父母连同邻居觉得太对不起白隐禅师,连忙就去赔礼道歉,怎么着怎么着等等,白隐禅师也就说了一句话“是这样吗?”,但是这一下子的名声就出来了,第一高僧。
  • 你说一个和尚,现在很多人希望做高僧哪,你说一个和尚被称成公认的高僧,这容易吗?但这一件事就显示出这人的涵养和素质,显示他佛家思想修炼得深厚,公认的第一高僧。我们不能说这两个例子,就是“吃亏就是便宜”,特别白隐禅师他根本也没想到亏和便宜,这个东西,但就是这种忍让是不容易的。
  • 我们讲中庸就是要适度,我们再加一点忍让,大约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因为你自己认为适度未必真的适度,你比如那个张家说,我那个三尺我就不要了,我就保留一尺可以吗?
  • 你看,那就不会有那个结果,六尺巷就不会有六尺巷,对方说那你保留一尺我也保留一尺,那不就(成了)四尺巷了?所以适度,你自己以为适度了,再加上一点忍让,也许就是恰恰的适度。那么朋友们你们可以说了,现代社会那是竞争的社会,你怎么讲忍让这个东西?
  • 我觉得越是现代社会,那么法制越健全,所以人的根本权利和利益它是受法律保护的,剩下一点非根本的东西,我觉得让一让没有关系。在我看来,古代不行,那个林冲碰上了高衙内了,杨白劳碰见了黄世仁了,你说能忍让吗?那个不能忍让啊,不能忍让,那只能斗。
  • 现在法制,我们说法制目前还有做得不够的地方,没有真正达到理想的境界,但毕竟不大容易出现像旧社会里那些事。社会愈进步,法制越健全,同时斗争愈激烈,忍让思想不是被人抛弃,相反被人遵守。为什么?它是竞争的润滑油,
  • 这个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头如果没有一定的忍让,它无法有序进行。所以我们今天还可以讲这个东西。
  • 中国在文化革命以后,中国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任性偏激的人,他们仍然讲的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只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伤害了别人一点不放在心上,自己吃了点亏耿耿于怀,这样就不行。
  • 中国人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说这话可信吗?我说,还是那句话,没有必然性,如果你要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有必然性的,那你这个实际上就是宿命论思想了。
  • 但是它有很大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比那个吃亏就是便宜要大得多。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社会,它人和人之间构成一个网络,它相互之间有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它有一个相依为命、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它也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 这个相互制约的这么一个网络,它容不得某一个人能够任性妄为、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它容不得你这个,你要这样做就是反社会,就会为全社会所不容,所以“恶有恶报”很有可能。当然,“善有善报”同样也很有可能,为什么?因为大家觉得你好,你为社会奉献那么大,社会应该给你回报,“不能让雷锋吃亏”。为什么这句话大家都赞同,为什么?“不能让雷锋吃亏”,因为社会是公平的。
  • 它有一个社会网络那种相互制约着,所以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过于任性偏激一般的都要自食其果。所以说在人际关系当中,掌握中庸之道,树立中和观念,与人和谐相处,不要偏激、不要过分、不要任性、不要妄为,我觉得非常重要。
  • 其次呢,人际关系里头的第二个一种分歧,往往有的观点分歧。观点分歧,一件事情,大家的观点不一样,这个本来就没有关系嘛,那你有这个看法,我有这个看法,那不也可以吗,这有什么关系?不,往往由于这点分歧造成隔阂了,矛盾越来越深,闹到家庭破裂,事业垮台,个人之间视同水火了,这有必要吗?
  • 没必要,这个很不明智。中庸之道就叫你要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和而不同首先就包容在意见上,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没有关系,最终采用了你的看法,我也不往心里去,咱们最后看,究竟谁对谁正确。
  • 你看在家庭问题,就常常出现这个问题,现在社会上离婚很多,造成了很多的问题。因为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单位,一个家庭造成破裂,这个如果多了,就影响社会安定。单亲家庭子女,你看,都很困难,有的处境很那个,那孩子也不能健康成长。
  • 那么离婚的原因,有利害冲突,但是也有性格不合,对待事情意见不一,意见不一,意见不合,就大吵大打,大打出手。那么有的单位进行了统计,统计了发现,由于性格不合、观点不同而离婚的比那个实际利益冲突的人还要多,这个就发人深思。
  • 像这种问题,一定不能够因为,不能够毫无兼容并包那个心,和而不同观念一点没有,一言不合就闹到,一言不合就一拍两散,那个太没修养。
  • 夫妻关系很神圣,我这人是学古代文学出身的,常常有人问我了,说,你看那个古代文学,你说你觉得最喜欢的诗是哪一首?我说我最喜欢的诗,我最感动的诗,有一首,这是一首乐府民歌,叫
  • 《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忽然卒被病不能飞相随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羽毛日摧颓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躇踌顾群侣泪下不自知念与君离别气结不能言
  • 我对这个诗特别有感触,就是一方面,因为这个诗,它的确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义了,另一方面,也因为我个人有过类似的处境,也经历过生离死别、进退两难的境地。不过我现在来讲这首诗,并不是因为个人的原因,而是因为看到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对婚姻爱情的态度太不严肃,
  • 喜新厌旧、争风吃醋,只知道追求刺激,不知道道义和责任,最后导致家庭破裂,还往往出现伦理悲剧。天鹅只不过是一种飞禽,一种禽类,属于禽兽之类,可是却有至性至情啊,最诚挚的性格,最诚挚的感情。
  • 我们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懂道义的人,我们总不能连个飞禽都不如。所以和谐社会,我觉得当前也是很有必要在巩固家庭这一方面要做起。因为从古至今传统文化就讲,夫妻是人伦之本,
  • 所以《诗经》一开头就是讲爱情婚姻,这是风之始,形成社会良好风气,对一个家庭里头的和谐可以说是一个起点。
  • 最后呢,就是人际关系出现矛盾,也往往由于误解和误会,这也是常有的事。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他认为人与人的思想之间是绝对绝缘的,是无法沟通的,是自然界中的最彻底的破裂,根本没法沟通或理解。
  • 他这话说得太绝对了,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毕竟还是主导方面能够沟通,也能够理解。但是他这么说不是没有他的道理,他认为人的思想都是一个意识流,我们当前跟人沟通的某一个点,只是这意识流程里的一点,对方跟你沟通了,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两方碰撞了,
  • 那么各人对这一点的理解,都受制于他本人的意识长流,受制他一辈子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学到的知识,所以两个人对这一点,虽然说的是同一点,但是彼此的理解很不相同,所以要沟通的确不容易。因此,不能沟通、不能理解是常有的事,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和人相处就要善于倾听、善解人意,耐心、设身处地了解人是怎么想的,
  • 这个达到了理解。假如说一触即跳、情绪失控,反应过当,这就很影响和谐,这个一听不同的,很自然的,刚才说了,各人是受自己意识流支配的,各人对这一点的理解是不同的,那一不同马上就跳起来,马上就破裂,那就没有和谐可言了。
  • 你比如说一个机关,有一个处长名额,科长要提副处长,正好开会,张三就讲这李四这人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好,这完完全全就是就事论事,就讲这人平常表现挺好的,
  • 他主观上面一点也没有跟这次提职挂钩。但是他这么一说,王二麻子心里不高兴了,你什么意思?他说,现在只有一个副处长名额,这么几个科长要提,你在这个情况下,你大力地表扬李四,你不是跟我过不去吗?这就叫“王二麻子现象”。其实张三根本没想到,这个东西跟提职还有联系,我只是就事论事。
  • 王二麻子就误解人,你想这样结起来的疙瘩如果多了,你说人际关系能好吗?所以意识流这个理论也给人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要理解不容易的,你很需要细心处理,体贴入微地去理解别人的心情,不要误解人,尤其不要存心去误解人。
  • 还有一个就是不要轻信传言和流言,凡是一句话,经过几个人传,那肯定就是不行了。我做小学生的时候,经常做一个游戏,老师把全班的人分成两队,从头排到底,然后把一句话告诉每个队的头一个人,你往后传,哪个传的对,就哪方得胜。那么这两队小朋友就把这个话往后传了,传到最后你猜怎么着呢?
  • 我小时候做这个游戏做过不下于十次,从来就没有一次传对,两队都不对。而且这个不传对倒也罢了,传到最后那句话简直使你不可思议,常常把老师笑得按肚子,太可笑了,传到最后那句话太可笑了。但是我们有的人还喜欢听传言,想了解别人怎么样,其实用不着,用不着这样。
  • 传言引起误会,这也是构成人有意见不合而造成隔阂,影响人际关系。假如我们能够在利益冲突方面反应有度,在不同意见方面反应有度,我们又不轻易听信别人的挑拨和传言,我想这是比较有助于处理人际关系的。
  • 就是我们讲一讲我们传统的中和中庸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创造起了什么样的指导作用。
  • 中和中庸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可以说对中国的一切文化艺术创造,它的理论和实践,都有深刻的指导和深入的渗透,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三点,指导作用之一:强调准确性第一就是强调准确性因为中庸强调把握准确的度,所以我们在文化艺术创作中,我们中国人最强调准确性。
  • 什么准确?你要到位,但是你也不要过火,你过火了,别人同样看不起你的艺术作品,那么如何才能那么准确呢?就要加强功夫,中国人最重视真功夫,而功夫只有靠苦练才能取得。
  • 所以《庄子》讲的“庖丁解牛”了,就是一个宰牛的人宰牛,那个牛宰得出神入化,所以在《庄子》里边就讲到,这个人已经得了道了,而不是一种技术了,就是由技要入道。所以中国人看重绝技就是特别准确,这种事例不胜枚举了。
  • 驼背老人粘蝉,低着头,拿一个竿子往上一撂,就能把蝉粘下来。还有那个卖油的老翁,一个铜钱搁在瓶口上,倒下去那个油就(从)那个铜钱的眼儿里进去一点都不碰那个边,你说那是什么本事?那准确性,这是中国人非常看重的。
  • 我觉得在文化艺术创造当中,强调这个准确性,很重要。因为准确性就是人的创造能力发挥到最高度的一种表现。所以是非常值得提倡。我们现在有很多文化艺术创造不讲真功夫,这个是不行的,我们要弘扬这个“中和中庸”的,强调准确性传统,指导作用之二:重视含蓄性
  • 第二,重视含蓄性。因为你处理上准确了,所以就能使各个局部和谐统一了,它相互生发,富有生气了。说为什么有的人家里挂一幅字,那挂了十年了还没换呢?
  • 这幅字你经常看,它经常有不同的感觉,它字与字之间、彼此之间的关系,它不是死的,它是活的,它随着你年龄的增加、阅历的增加,思想感情的锤炼,你不同的年龄段去看这幅字有不同的感觉,所以这幅字有含蓄性。所谓含蓄性,各部分处理都很准确,结合得也准确,它这个相互作用,不是和实生物吗,前面讲了,它是生生不息的,它是活的。
  • 对于这些东西,文化艺术创造,我们中国人历来反对的,火气、霸气、俗气、匠气。这要不得,这火气就是表演得过头了,霸气那就是好像自以为就是一个霸王,特别嚣张那种劲头,
  • 匠气就是公式化,没有创造性,这个俗气最说不清楚了,但是一个字或一幅画,或者一种创造它带有俗气,一看便知,人人都感觉得出来。那么讲“中庸中和”就强调,不要这“四气”,要有含蓄性。
  • 我们这个诗都是这样,比如,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孟郊《游子吟》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李叔同《送别词》讲“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样的诗,你二十岁读、四十岁读、六十岁读,你的感觉都不一样,它是活的,因为它含蓄了以后,中和了,它生生不息,它一直在和你的人生经历发生化学变化,使你常读常新。
  • 指导作用之三:实现多样性因为我们强调和而不同,多样的统一,所以我们这个文化艺术就特别强调多样性,无论是品种、内容、风格、流派,都要丰富多彩,不能单一。那其中最容易看到的就是书法了,因为这个书法它本来就不一样,各人写的字各人有各人一个体,要不签字有时候甚至于就能够辨别人身份,就因为这个。它本来就不同,再经加工,再经练的那个个性更加突出,所以字体就千变万化。
  • 还有就是我们的饮食文化,我们多少名酒、多少名菜,那各不相同,制作方法也不同,品味、风格也不同,特别强调多样化。这个就是“中和中庸”思想的指导,因为它要强调和而不同,它要强调多样的统一。
  • 我只能讲这些重点,准确性,含蓄性,多样性。其实“中和中庸”对于文化艺术创造的指导作用还有很多,主要的就是这三点。今天就讲到这里了,谢谢大家。本集介绍了“中和中庸”思想在待人处世和指导中华文化创造方面的古为今用。关于“中和中庸”思想古为今用的讲座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