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镇健苗幼儿园学费:金鉴才先生谈临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8:49:46
 金鉴才先生谈临帖        临帖是书法家终生的必修课。一个人一旦有了一点名声,或者自认为形成了风格以后就不临帖了,那就说明他开始游离于书法家园之外,他的书法之路已走到了尽头,迎接他的将是停滞甚至倒退。我从在美院就读书法专业以来,到今天已经有41年了,临帖还是一直坚持着,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成绩,但自己感到经常能有新的体会和收获。书法空谈创新是创不出新的,历代的书法经典中包含着许多新的信息,中国的艺术只有好与坏之分,文与野之分,精与粗之分,这与新旧没有什么必然关系。比如我们今天看王羲之的作品,谁也不会觉得这是旧的不好的。只有树立了这样一种观念,我们才会经常性地不断地去与历代的书法经典打交道,也只有在经常性地与经典打交道并虚心向它学习,我们才会理解这些书法经典的价值。关于临帖,我下面谈几点看法,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都是对的。 & v7 i1 u3 E# H0 A/ j( {
       一、临帖就要临经典作者的经典作品。


# u+ p0 o3 X& R' p" F

       现在有一部分人临帖选的都是不值得去临的作品,比如一些近现代的不成熟的作品,或者是古代的非经典的作品,临帖要找准目标这是第一位的,要抓住经典。古人有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其下下矣”。所以学习的对象、学习的榜样要越高、越完美越好,一入手就要临最好的帖,一开始取法就要取好,这是学书法避免走弯路的很重要的前提。        我的几位老师,现在都已过世,他们的青年时代正处在清末所谓的碑学大盛时期,受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的影响,特别是康有为,他提倡学书要学魏碑,他认为碑比帖好,魏碑比唐碑好,尊魏卑唐。康有为的观点,使中国书法在进入一个本来应该振作,应该上一层楼的时候走错了方向。我把康有为比喻为一个医术并不高明的医生,他看出了晚清书法发展中存在的毛病,但却开错了方,下错了药。又把“馆阁体”作为对立面来批判,这也毫无道理,“馆阁体”是抄写文件用的,本来就同书法风马牛不相及,批判它是无的放矢,不仅无益书法的健康发展,还把近现代的书法学术思想搞得一团乱麻。我在这里并不是说魏碑不好,魏碑中有好的,但大量的是不好的,特别是康有为说最好的那部分,其实多数是最差的。差的魏碑也并不是一无可取,譬如那中间稚拙率真、天真烂漫的意趣,但这些意趣不能作为学习的对象,而应是欣赏、感觉的对象,假如把这些意趣当作一种方法来学习,作为入门的向导,是不应该的,事实证明也害了几代人。我的几位老师晚年都谈到过这方面的体会,因此转回头去临《兰亭序》、学赵孟頫。
      所以现在我们临帖的对象、学习的对象一定要找好,要是经典作者的经典作品。比如学晋人,在《万岁通天帖》中有好的可以取法,但也有部分写得一塌胡涂,是不能学的,这是临帖第一要注意的。
                二、临帖要诚恳、踏实。
       既然是临帖,就要是诚诚恳恳地临,老老实实地学,要有谦虚的态度。现在的书法界有一部分人临帖盛气凌人,嘴上说临帖,心里根本就看不起手中的帖,还美其名曰“意临”,那是自欺欺人。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能够留下几件经典不容易,我们要用一种很虚心的态度对待它们,不要随便地看不起它们,也不要对它们指手划脚,看不懂就谦虚地慢慢看,慢慢会看懂的,不要看不懂、学不好就否定它。
8 o& l* x) B( \& T6 o+ w    临帖只有认认真真才会学到好的东西,不虚心就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虚心最重要,是态度问题。临帖要抱着真正地向古人学习的虔诚的态度,经典是经过几千年书法史检验,被历史所公认的。当然对于经典,不同的人有一个接受的时间早晚问题,就我个人而言,《兰亭序》我是较早就接受了它,但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我是到最近才感觉到它确实好。临帖的过程,有时就象科学探索,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不要半途而废,坚持学下去终究会有收获,不要学不到就说不好。
      三、临帖要上规模。


) }0 ?0 L5 s, \( N

     临帖不但要经常临,而且必须上规模,没有临过完整的作品,仅临几行字,那不算临帖,也就不可能掌握临帖的好处。一本帖不管是几百字甚至上千字,都要去反复地完整地临,这样就不仅能学到帖中的点画,而且还能体会到帖中所特有的精神气质,所谓的功力,就是靠这样积累起来的。* e1
 s" W2 N! R  t* C% ?

          四、临帖必须静心。
        在临帖过程中决定你有没有感受、有没有体会、有没有收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你必须先静下来。在夜深人静或晨曦初开之时,抛弃一切杂念,静心临帖,把临帖的过程当作在与古人交流,你就会觉得自己面对的是一位很有学问的老师,是一个很有修养的长者,不仅是他的一举一动,而且他整个的仪表、气度都可以深深地打动你,你静不下来就体会不到,带着浮燥的心态你永远都临不好帖。还是以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为例,我早就听说它是唐碑中最好的,但一直感受不到,直到现在我退休了,能静下来临了,才体会到它的好处,感觉到其中许多过去未曾发现但又非常珍贵的东西。在临帖前必须要很仔细地去读帖,要注意帖中的每一点画,哪怕是很细微的变化,以训练自己的眼力。一件作品的真正高度,甚至可以说书法内行和外行的区别,就取决于细微的一点点上,好象搞科研,有时一点点的失误都会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所以王僧虔说:“纤微向背,毫发生死。”这一点点就是一条界沟。我曾听沈尹默先生说,一个 “捺”他研究了八年,化八年时间他才把一“捺”搞清楚,把写“捺”时臂、肘、腕的配合做到恰到好处,所以我们今天看沈尹默的“捺”确实写得好,解决了许多清代书家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不把心静下来能做到吗!
       有关临帖的这四点,对于学习书法非常重要,书法家一生中特别是到了晚年,特别在“功成名就”之后,什么都可以放弃,但临帖不能放弃。我们现在回头看上世纪80年代书法热涌现出来的一部分曾经名声很大的书法家,到现在能够保持先前趋势的又有几人,有很多人已经被淘汰,有些人虽然没被淘汰,但也可以明显地发觉水平是大不如前了。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不临帖了,当然这其中也有学问修养、精神心态等原因,但我认为不临帖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书法艺术千万不能把它当作一个名和利的追求目标,它与名利无缘。        金鉴才先生答问        一、作为年青的书法爱好者学古典文学,选哪些书籍入门较好,能否请金老师列个书单,现在学书法还有没有必要去学古典诗词?        我爱好古典文学,也做一点古典诗词,但水平确实不高,我心里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状态是:外行人当我是内行,内行人看我是外行,现在书法界接触古典诗词的人确实少了,我是聊胜于无罢了。我没有资格也没有水平给你们开书单,因为我读的书太少。中国文化的经典,得到历史公认的就是《十三经》,而《十三经》中如《论语》、《诗经》、《左传》这几部最基本的我也没有认真读。我最近看到几位小青年的诗词,很受感动,因此强制自己尽可能多读点做点诗词,我并不幻想成为诗人,但我相信这对于学书法会有好处。我认为若不做古典诗词,哪怕多读一点也比读现在的那些书法理论要好上百倍。古代的书法理论也有的讲空话,有的是冒名顶替的,有的并不正确,特别是占了整个书法理论总数大约三分之二的明清以后的书法理论,而近20年来生产的书法理论数量可能超过了过去二千年总和的20倍,吃得消看吗!古诗词中包含着许多美妙的东西,文人的气质襟怀,古人的想象力、创造力都在这里面表现出来,而且还有哲理,这些都不是理论可以讲得清楚的,只能感受、体悟,正如张孝祥在写给他妹妹的那首《洞庭青草》词中说的:“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真正好的东西是没办法说出来的,只能去体会它,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去体会它。自己的水平提不高,老师再讲也是隔靴搔痒,不容易接受,我的体会不等于你的体会,体会是无法代替的。所以,多读点古典诗词能启发人的思考,能启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书法是需要有创造力的,在艺术研究、艺术评论时要理性一点,而在艺术创作时就要感性一点,太理性对书法创作不利。       二、在书法创作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如何把学到的东西更好地用到创作中去? 
      关于传统与创新,我不久前到美国去有了一点新的体会:我们过去总觉得西方人好谈创新,厌弃传统,其实是一种误解。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看到,他们的校舍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到现在依然保存完好,但走进校园,你的感觉是焕然一新的,并没有陈旧感,只有一种历史的深沉感,学校方面为了保证校舍的这种传统格局,坚持不扩招,师生们仍然住在那些有二、三百年历史的房子里,他们为享有这一份历史遗产、这一份文化传统而感到无比自豪。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它可以在一个民族的繁衍发展中不断得到充实更新,但决不能推翻重来,更不可以由其他民族的文化取代,否则就是民族的败类,就是汉奸文化。新文化运动在思想科技领域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在“打倒孔家店”的旗帜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否定和破坏,应该加以反思、检讨,因此我认为,书法界在传统文化空气已相当淡薄的今天,要慎谈创新。
        再来谈创作,我并不反对创作,因为现在有很多朋友把书法当作一种职业,书法被职业化、专业化,并被纳入艺术范畴,当然就必须创作。现在突出问题是:书法只有创作了才能展览,只有创作展览了才能获奖,只有创作展览获奖了才能成名,而成名了就能赚钱。因为有了这样一条线路,所以创作就不那么协调了。创作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你没有达到一定的功力,你的品格、修养、怀抱,你的心态,都将影响你能不能创作,创作出来的是好还是坏。创作要真正静下心来,有多少精力,就投入多少,对艺术的追求要真诚,孜孜以求,不半途而废。从理论上讲,我接受创作这一提法,也认为应该给创作留下一块阵地,这是当代书法走向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但职业化和专业化能把中国书法导向何方,人们还只能拭目以待,现在不必太早下结论。' r0 _+ V2 z2 a3 w6 ]- L

        三、王羲之的《兰亭序》究竟好不好,应该怎样去学王羲之?         王羲之的《兰亭序》确实好,以我个人的学书经历和观点,我认为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目前存世行书中水平最高的。常常有人问我《兰亭序》怎么样,我说,你临过几遍?熟读过吗?对王羲之了解多少?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从谈《兰亭序》。因为《兰亭序》这件旷世名作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王羲之的书写水平,还包含着王羲之整个的人生经历,体现了王羲之的人格魅力,以及他的学识水平。同时,作为一件个案,又不是王羲之随时都可以写出来的,而是必须在兰亭雅集这样一种特殊气氛中,“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不了解他的这种感受,不把握王羲之所特有的那种生死观、宇宙观,就不能说是完全看懂了《兰亭序》,《兰亭序》的气度不是靠张扬来表现的。         纵观书法史,对王羲之作品的认识很不容易。梁武帝评说:“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可在唐代就有许多人体会不到,有人评王字:“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评价不好的甚至说王羲之的作品“无丈夫气,有女郎才”。宋代还冒出个张融,狂妄地说:“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但到今天,他那“亦恨二王无臣法”的法已经悄然匿迹,我们再也看不到了,只留下了这一句狂言。米芾应该说是懂王羲之了,但我看米芾还没有真懂,他在《海岳名言》中第一句就说:“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是何等语?”他觉得不可理解。赵孟頫了不起!他看懂了王羲之,他在一首论书诗中云:“右军潇洒更清真,落笔奔腾思入神。”这“落笔奔腾”就是对王羲之字势雄强的一种感受,赵孟頫看懂了王羲之,他看懂了雄强是一种势,而不是表面的东西。, ^      关于学,我的观点不是学哪一个人,而是学哪一种方法,所谓学王羲之,也并不是学王羲之这个人,而是学王羲之提供给我们的一种比较正确的方法。临摹《兰亭序》不等于就是学王羲之,临摹了《兰亭序》不等于就能够学到《兰亭序》,哪怕临摹得很象,甚至于和它一模一样,也不等于已经学到了《兰亭序》,因为《兰亭序》中包含的不仅仅是点画,它的点画不在此时此地就不会是这样的表现,我们看王羲之的其他尺牍,点画的面貌就不一样。中国的书法在笔势之外还有笔意,笔意要影响笔势,笔势要影响笔法,笔法要影响一件书法作品的整体效果。          笔意是无法学习的,它是由一个人自身的修养、经历、性格、怀抱所决定的,你刻意去学只会暴露出做作。就象现在有些人学徐渭、八大、石涛,他们作品中的点画形态是他们人生经历和学识的积累,这种积累我们只能欣赏,是学不到的。我们现在住在高楼大厦空调房里,不经历他们的苦难学他们的个性,天下哪有这等便宜的事!我们不要有意去追求风格、个性,应该很自然地按照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表达我们自己的艺术感受。现在有的所谓 “风格”、“个性”,实在是媚俗邀宠的风格、个性,是伪风格、伪个性,真正要表达自己的个性,要有自己的创造,就要不断地真实地反省自己。齐白石了不起!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大师,就是因为他能很真实地表现自己从小以来的生活感受;潘天寿也了不起!记得一次我在吴茀之先生家见潘天寿先生在欣赏吴昌硕的一幅墨荷时连声说:“可望而不可及!可望而不可及!”我问潘先生好在哪里,他说:“你看他的用墨,那荷叶的墨好象现在还在化开,那墨是活的!”我当时没有体会,一直在想,潘天寿讲是这样讲,自己画又不这样画,他说的是违心话吗?不是!他说的确实是真话,他是真正地欣赏吴昌硕,但他更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重复吴昌硕,要扬长避短。吴昌硕以用笔用墨的韵味取胜,潘天寿则以形式结构的强烈对比取胜,潘天寿是真正的智者!我们学习取法前人的成果要做智者,不要糊涂。          四、在学书过程中对笔和帖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 P+ R) ~$ ~& s
          笔有羊毫、狼毫、兼毫等规格种类很多,临帖我也主张临象,临象是为了从中知道帖中的点画是怎样写出来的,至于要粗细比例一模一样就没有必要。临帖本身也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临帖来获得前人积累的经验,掌握前人留下的正确的方法,用今天的笔临古代的帖,方法正确,选用什么笔无所谓,只要把帖中的笔势、笔法掌握就可以了。
        沈尹默主张用狼毫,沈尹默的两个学生:潘伯鹰和朱家济,他俩的主张就截然相反,潘伯鹰认为用羊毫是存心不想把字写好,可朱家济要我们用羊毫,说用羊毫能练出真功夫。我受朱先生教导,一直用羊毫,因为羊毫比狼毫耐用,长期以来养成了习惯,觉得也很顺手。- ?- }; Y/ s7 S" p" E
         帖的选择是个大问题,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帖的海洋,简直让人无所适从,帖不要选得太多,不要频繁地换帖,对帖要专一,要选与自己性情相近的帖学习较好。& l% S# |5 j) q& m* L, b7 @

         五、您如何看待在成就一个人的过程中天分与勤奋的关系,成就一个人什么最重要?
        我是个既缺少天分又不够勤奋的人;生于农家,绝无家传;长于运动频繁之际。因此也谈不上有什么成就,是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但我可以给你们讲个故事:大约在1959年的冬天,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带着徐悲鸿的遗作来杭州办《徐悲鸿遗作展》,有一天的晚上开了个座谈会,我当时作为美院附中的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廖静文讲的许多话我都忘了,但她举的一个例子,我印象特深,一辈子都忘不了。她说有人问徐悲鸿:你说自己是中等天资,怎么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徐悲鸿说:“天资是需要的,但天资在成就一个人的过程中不是最重要的。天资高的人就好象是只钢精锅,天资低的人就好象是只砂锅,两只锅同时烧水,钢精锅很快就把水烧开,砂锅却不容易烧开,但只要一直烧下去,砂锅的水总会开的,而当你把火熄灭之后,钢精锅冷却起来也比砂锅快。”这个例子我一直记着,它让我受用一生。但我在这里还要说,成就一个人,聪明或天资并不是主要的,勤奋也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机遇。记得一次在电视中看到五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成功的原因时,有四位不约而同地把机遇放在第一位,另一位年轻的认为第一位是想象力,但第二位也是机遇。1 ~9 g) H) L5 V. y) \! M. l/ V: r
         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各种各样的机遇,学本事、赚钱、出名,有不同的机遇,看你自己如何选择和把握。一个人在生活中不能什么都要,欲有所得,亦必有所失。现在的年青人条件好,但也容易被一些莫名其妙、似是而非的东西搞得头昏脑胀,被一些入展获奖冲昏头脑,如果我们把精力化在这上面,到时是要后悔的。你本来可能会成功,但如果被这些羁马索绊倒,你就不会成功。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意思是说,尽到我的努力了,最后没有达到目标,我也不必要后悔,别人也没有必要来讥笑我。在今天这样好的社会环境下不努力,以后你是一定要后悔的,我们要珍惜已经拥有的好环境、好的学习条件,要倍加珍惜!千万珍惜!








/ y/ W* b# ?+ Q

       ◎撮记金鉴才师数语! D. r5 h' q# t: p; @
             ※谈“笔法”、“笔势”与“笔意”
       古人“笔法”、“笔势”可学,然“笔意”不可学也。此盖各人之学养及社会经历不同,因而胸襟气象有异之故耳。但观毛泽东书法,虽其笔势可学,然其笔意不可学,若强行之,则襟怀气象庶乎差之远矣。
     ※讲笔势之“回环”4  “回环”乃开张与波澜,右军书中有波澜。
       宁静绝非死寂。如吾侪自深林中听得鸟叫,此曰“宁静”,无一处声音,才为“死寂”。
        ※我中国之艺术
      我中国之艺术乃是言“感染力”,而非讲“冲击力”。
~# k
       我是业余爱好书法,没机会进美院。请教金先生:( E% B7 c  m+ T2 a3 Y: J, A
       1)书法是国粹,我觉得是否和京戏一样只能继承,没有创新和“现代”?既是有“创新”也是象“鸟笼政策”一样有个框。
      网上有文章言,把写字,书法,书道。(或应称书艺 )下了不同定义。您认为呢?
     凡是没有存在价值(或即“现代”)和发展空间(或即“创新”)的中国艺术,都不会是真正的国粹。     我一向反对把传统与创新对立起来的观点,因为它不符合迄今包括书法在内任何门类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事实。正是历史上无数最优秀的创新成果,才积累成令我们引以自豪的博大传统;又正因为据有如此光辉的传统,才给今天或未来人们的创造性努力提供了一个高起点。
       我不主张“鸟笼政策”,应该天高任鸟飞,因为鸟是有智慧的,它不会向火海里闯,也不会往深水里钻。我不懂昆虫学,因此我至今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飞蛾一定要赴火自焚呢?白石老人再三画“剔开红焰救飞娥”的题材,大约也是对有精神障碍者的一份爱心吧!
       我也不主张有个“框”,因为框是四边封锁的,进了框只能坐着等死,还能有什么“创新”?但我主张有个底线,有个底线,上不封顶,左右也任所驰骋,只是在下面拦住,不致陷入泥坑中去。         2)书法是什么,在历来书家眼里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因此用不到下定义,也不见发生争讼。今天倒奇怪,定义下得越多,概念反而越模糊,只要是文字,无论毛笔写的刀子刻的,全都成了书法,我也搞不清是怎么回事,只因我也生活在今天。这样也好,多点书法,多点书法家,多点议论,也多点活动项目。哪一天风过潮退,这港湾未必能这般兴旺呢。
        十五年前,日本的一位名家对我说:中国讲究法度,因此叫书法;日本讲究精神,因此称书道。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说,中国称书法,也称书道;讲法度,也讲精神,而且在评论书法作品时,首重精神,南朝王僧虔的《笔意赞》就已指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日本从中国输入文字时,中国书法已非常成熟了,因此书法艺术之于日本,就像是现成领养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不会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切身感受;而在中国,只要读一下赵壹的《非草书》,就能知道我们的书法开创者为了探求笔法,曾经历了多么漫长而艰辛的努力,这每一点画,凝聚着多少代人的心血和智慧?!        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书法家,在展示自己智慧才华的同时,是决不至无视前人的智慧的。           金先生控笔精熟。我想问的是:艺术家的性情和笔墨之间的关系。我看金先生的字,少情趣,没有激动人心的东西,能从这方面谈谈吗?
         先生:& S) Y- B0 f0 J, J, p, I& s% ?
         第一,您对我的评价太高。“控笔精熟”古来只有张旭一人足当此评,连王逸少都自愧弗如。我学书积有岁月,也还算用心,自知尚能控笔而已,岂敢称“精熟”。9 ]0         第二,您对我的要求太高。我出身卑微,半生坎坷;严父见背,殓无完衣;今老母年已九十,居病乡里,远近亲属,皆事农耕,我能有多少“情趣”,能懂得多少“情趣”呢?至于“激动人心的东西”,坦白说,我压根儿无此奢望。古往今来,能书者众矣,而“激动人心”者能有几人:“激动人心”书家之作品夥矣,其中又有几件确是“激动人心的东西”呢?因此我不想给自己定一个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我是个极普通的人,只想也只能做个极普通的书家。
        金师在此,机会难得,山居愚陋,先请教几个问题吧:             1、临习之时,心追古人,千方百计与所学之古人书势相契合;临习之后,“自己”的习惯之势会不自觉地跑出来,和那个古人之势相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如之奈何?如何让两个势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势,即属于我的书之势?好比先生写妙法莲花经小楷,已经形成自己之势,即自己之风格。当世有自己独立鲜明面貌者甚少,先生是为数不多之一。是否必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或接近自己之书势,然后稍稍加以融合先生所理解或接受的前人之笔法,形成全新之势?0 @+ g  V2 o; V, L+ X3 B" w9 t8 R
       2、我是一个笔法中心论者,以为笔法是书法的核心。我个人的理解,书法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既是造型艺术,也是节律艺术。所以,我认为,笔法不是二维的,而是三维的,即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先生临习工夫独步江湖(当然是大的江湖了,呵呵),不知先生在临习之时,如何体会前人之立体之笔法?
            请金师教我,山居叩首!          山居兄:$ V4 N8 B# f0 i  _4 E
      “临习之时”是个较繁杂的概念,若指初学临池,当然不宜强调“有我”,也不可能“有我”,因为此时之我,对于书法,当是白纸一张。临学必择佳帖,勿取劣迹。否则以后改造起来极麻烦。如幼儿学语,切忌与口吃者言,学步,切莫从拐足者行,盖口吃、拐足,虽风格独特,而非合正常人规范也。故孙过庭曰:“初学分布,但求平正”,话不中听,却是至理。
        书法有“自已之势”非常不易,今之所谓“自己之势”者,多矫柔作意,非出自然。因此我主张一般书家应如朱晦庵说的,多做“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的功夫,盖无我方能虚怀,虚怀方能纳物,纳物方能充实,然后辨去舍,识乖合,养成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先不应挑剔古人(此指古名家名迹),而应努力改造规范自我。老老实实在一个好老板那儿打工,逐渐积累资金,修养素质,然后出来自已当老板。千万别羡慕违法经营的暴发户,那份显耀靠不住。
       我不想参与书法是什么艺术的讨论,因为这种讨论其实对书法并无多大益处。书法是什么,不同类型的书者必有不同的感受和认识,这是正常的、合理的,不必求得统一,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又走向世界、飞向太空的国度里,谁也碍不着谁,“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该多好呢。
         现在的新名词很多,而且出来得很快,我有点应接不暇,大多数比老名词更不好懂,又不加解释,容易产生误解。您所提的“立体之笔法”,我就不懂。我的理解,笔法包含执笔法、运笔法、用笔法三个部分,执笔利运用,运笔主使转,用笔成点画,三者相辅相成,又以人之气质修养情性而生发出笔势、笔意。这里面不存在立体与平面的问题。我估计您的本意是指“点画的立体感”,如果真是这样,那“立体”二字也仍不准确,因为立体有多种状态,如正方、长方、多面形、圆形等等。中国传统书法只选择圆,圆而润,圆而劲,我个人体会,其中关键,全在用笔得法。米老说得很清楚:“若得笔,虽细如髭发亦圆;不得笔,虽粗如椽亦扁”,我再发挥得具体化一点:若得笔,枯处亦润;不得笔,湿处亦枯。得笔者绵裹铁,不得笔者,虽鼓努嚣张,终不免外强中干也。如果您再追问我“何谓得笔”,问题就复杂了,我无法在网上向您解答的,而且也不可能只用语言、文字、图例作准确的传达,这里预先申明,请您和其他网友见谅。% B"        不要说“笔法中心论”。掌握笔法就象戏剧演员掌握唱、念、做等基本功一样,只是解决了从外行到内行的问题,并不是书法的全部,也不是书法的最高要求。笔法只是一种手段,一件真正高水平的书法作品,应该通过精湛的笔法手段传达出鲜活飞扬的神韵,这就远不是只靠技术层面上的笔法所能奏效的。         金鉴才先生讲习行书课笔录 
                                                                   (个人的整理)   1.“用笔有什么讲究”不是一个可以用语言或文字能表达的问题,而是一个只能用动手实践来回答的问题。说得越多越具体,往往离用笔的实际越远。怎么掌握好正确的用笔?一是仔细看古代法书名家墨迹,二是看老师的正确示范,三是自己不断的探索实践。
        2.执笔不要太紧、太高。执的太高,气力都用在肩膀上了,腕底反而没有什么力。我初学时侯也有这个毛病,因为强调悬腕,所以执的太高,养成了习惯,到现在还很难改过来。
          3.临帖开始不要太快,太快了就往往只注意到大概的间架结构,不容易仔细观察用笔微妙处。而用笔的奥妙,正在大多数人可能忽略的那些细微之处,所以王僧虔在《笔意赞》中就有“纤微向背,毫发死生”的话。说穿了,外行与内行,书法家和一般人写毛笔字,其中的区别,就在这一点点上》。   4.唱歌水平高的人.能做到声音不高,而传的很远。以前的人唱戏没有音响设备全凭功夫,使坐在最后一排的人也能听的清,同时坐在前排的人也不觉得刺耳。这里不是凭嗓子高,而是凭技巧,这才叫内行。字写的大,讲究所谓视觉冲击力,这不是书法上的行话,内行人不讲这个。
       书法教育的关键是素质教育。好比一支球队,只传授技法的教练往往是低层次的,素质教育远高于技法教育。学书法要避免最后落得只会写字,那叫写字匠。温州的方介堪先生弟子很多,而林剑丹、张如元先生之所以成果最大,就是因为学了方先生的精神品格。
       5.很多人学徐文长,只是学他的风格,其实一个书法家的独特风格,是他一生中多方面的经历和特殊感受催成的,其他人无法学,也不可能学得的。你没有徐文长那种艰难潦倒的经历和感受,坐在大厦之中,开着空调,喝着牛奶咖啡,哼着流行歌曲,你怎么会变成徐文长?怎么会出来个徐文长风格呢?1961年,我有一天拿了自己的中国画习作向潘天寿先生请教,潘先生就告诫我:“吴昌硕、齐白石的画不能学,我的画也不能学,因为我们这些画风格太明显,你们一学就学到风格上去了,而风格是要自己体会出来的,别人学不来的。学就应该学基本功,学中国画的基本功,我认为还是芥子园最好,我就是从芥子园出来的。”这话对我启发很大。       6.潘天寿先生常常对中国画系的师生讲:一个中国画家应该要做到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那我们书法家呢? 7 x; K6 V  W( t6 @8 y
- R2 t$ T+ }  q. [; M
  7.黄宾虹、潘天寿都不能算“海派”,因为他们与以卖画为生、以迎合小市民审美情趣为目标的“海派”绘画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吴昌硕虽然有向任伯年学画的故事,但一下笔就大异其趣,因为在这之前他的诗文,书法、篆刻都已修养很深,他虽然可以算“海派”,但从艺术上说,是他影响了“海派”,而不是“海派”影响了他。, ]2 z  ?0 t- h" Z+ R* z* m% d

        8.学书要善于动脑筋。我看许多人写字,写一张,丢一张,自己不好好检查一下,动不动就拿给我看,问我写得怎么样。所以我总是反问他一句:你自己觉得怎么样?就是让他自己先动动脑筋。在临帖过程中,我是二线的老师,一线的老师是字帖,你应该先问一线的老师,对照原帖,看看还存在什么问题,再反复写,反复对比,实在写不出,再来问我这个二线的老师,这样你的体会才会深刻。多问几个为什么,脑子动多了才能灵活,才能发现问题,也才能有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独到见解。, }  |1 n  M$ ~8 S9 R
           9.其实作笔记非常重要。我个人体会,只有在作笔记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老师讲课的高度和深度。有时听去很生动的演讲,如果作起笔记来反而觉得没什么好记的;而有时听去很枯燥的讲演,里面倒是有很多精彩深刻的学术内容,不作笔记的话往往就失去了。现在人喜欢依赖现代设备,觉得录音比作笔记省事,但我敢保证,只要你是为了省事,即使录了音你也不会去再收听的。我希望大家作笔记。' F" W/ I9 [6 n6 c
" W, E0 i$ b- w# k9 {' p+ O, n/ R
  10.“永字八法”,不如说“永字八势”更确切,虽然说八势也不完全准确。中国的文学艺术传统,强调人的生命的意会和感受,不主张下定义,不主张建立统一标准,更不能搞量化。量化的书法都是假的。
         11.中国书画(包括中国的戏剧甚至中医)的技法,都是活的、有生命的,不是僵死的,它的内蕴非常丰富,所以能百看不厌。怎么掌握它呢?只有多临古人经典名帖,特别是要多看墨迹,最好是看原作,所以前人有“得古人真迹数行,便可名世”的话。只有从那里面得出的体会,才是最靠得住的。读帖一定要仔细,宁可少临,不可不细看。
         12.中锋不能下机械化的定义。清代人对中锋的讲法大多不对。简单点讲,中锋就是不走极端,凡是锋在笔画内同时不偏向极端的用笔,都属于中锋。5 F* f) O. I) i- n4 Y

         13.笔法包括执笔、用笔、运笔三个内容,执笔和运笔虽有个别书法家例外,但基本上是一致的,用笔是历来所有书法家都一样的,不能有例外,例外的就不能算是书法,所以赵松雪有“用笔千古不易”的讲法。笔势是每个书法家用笔中的个性化习惯,是形成个人风格的重要内容,每个书法家都不会完全相同(笔迹学恐怕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笔意是不同环境、心情而引起的书法特征,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情绪下都会有不同的表现。
         14.灵活的理解书论,不要思想僵化,不要对号入座,不要把它们当作具体的技法指导,否则不如不读。明代以后的书论讲得太具体了,往往中听不中用,可以少读甚至不读。
        15.临帖时须有敬畏之心,《礼记》里说“俨若思”,朱熹说“敛身正座”,都是强调这种精神气质。要理顺你与帖的关系,充分尊重这位一线的老师,究竟是谁改造谁?我看有的朋友不是他在临帖,而是帖在临他。宾主关系不能搞错,临帖时帖为主,我为宾,我就得尊重主人家的规矩。自己一没有资本,二没有技术,不好好打工,反而摆出一付老板派头,这种心态要不得。
        16.陆维钊先生那时侯上课十分严格,铃声响了以后学生还没进教室,就关出门外。
        17.一个人在困难面前不能低头,某种意义上说,困难挫折是造就一个人才的重要前提。现在好多人在讲快乐的学习,实际上是在那里搞快乐的不学习。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的学习?《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说颜回“一簟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有位朋友叫卢坤峰,当时是美院最穷的大学生,我是附中最穷的学生,我们整整四年没吃过一个糕饼,年年发月饼票,但不知道月饼什么味道,后来下了很大决心,向同学借了五毛钱,买了五个月饼,两个人开心得绕西湖跑了一圈半,最后到孤山的放鹤亭才分着吃,那是我们记忆里最好吃的月饼。9 u; x4 T5 X5 Y0 j5 L# o
! U3 N6 j' d) }0 U9 Q! z
  18.1964年春,我已在杭州生活了五年多,因为阑尾炎开刀住医院,浙大的一位同学来看我,带来一把香蕉,在床头放了三天,我不敢吃,因为从来没吃过,也没注意人家吃,我怕闹笑话,只好讲我不能吃香蕉,吃了会过敏,就全给同病房的人吃了,一看他们吃,才知道原来那么简单,真后悔没给自己留一个。实在不是不能吃,而是不知道怎么吃。. e' @7 s7 i5 W0 h3 ~2 K9 J
- D& b) F8 ~3 V# h( o$ _) I2 K0 }
  19.好的东西只有静下心来仔细看、耐心看,才能看懂。历史上得到一致肯定的名家名作,都是经过再三筛选和考验的,给它们作结论的也都是眼光很高的人,不能轻视,也不要动不动就“我认为”,“我认为”是要有资格的,我们这些人还只刚入门,有的甚至还未入门,凭什么去“我认为”呢?一时看不懂是正常的,千万不要还未看懂就在门外大叫大嚷,那样做不文明,特别是学专业的学生不能这样,这才叫做专业。
        20.你们要看我写字时怎么用笔,每个点画是怎么写出来的,不要只看写成的字。写好以后的字是静止的,而我写的过程是动态的。也就是说你们要留心的是“其所以然”,不要只知其然。
       21.读帖是关键。仔细读过才能把笔法了然于心,不要只顾埋头写字。真看懂了,即使写得不像也无妨,如果看不懂,不理解,就算写像了也是徒劳无益的。
        22.点画之间的映带(牵丝)是偶然形成的,不必死死摹仿。要分清帖中用笔上必然的结果和偶然的效果,也就是要善于区别现象和本质。主要是学到正确的方法,不要太注重形迹,否则容易拘谨。  8 Z( \- j0 P( j
% Y+ T$ N! `0 K
  23.文征明用笔有俊爽之气,一篇神行,但少涩逆之势,因此略显单薄;晚年取山谷以自救,反形成习气。 . c4 A0 l3 s4 g6 ?; |
& }+ Y/ I- ~! ~  M3 w$ }+ a
  24.点画内的提按使转很有讲究,操之在手,运之在心,全凭功到,急不得。这个功夫做好了,点画自然圆劲,否则就扁薄,所以米芾说“若得笔,虽细如髭发亦圆;不得笔,虽粗如椽亦扁”。         25.怎样面对临帖,取什么心态,这点至关重要。 ) l6 s8 x" r6 }# W& j/ H

        26.学书法心必须要静,现代人心态不易到静,不是说几个人,而是绝大多数人都很难静得下心来,有客观原因,但关键是主观上的因素。
        27.我给你们看我写的东西(《孔子庙堂》的通临、《天际乌云帖》等苏帖、赵《闲居赋》、《淳化阁帖》二王部分通临、《祭侄文稿》和王铎草书的摹本)主要让你们体会我临写时的状态。我写《孔子庙堂》四十年没感觉,只是今年(2004)春节才有感觉,所以我就一口气写完了这两千多字。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我在学生时代整整用了一个星期才摹成的。 我现在还能从晚上六点吃完饭写小楷一直写到第二天早上六点,连续12个小时,越写越有兴趣,越写越工整,这个过程中得到的收获,比平时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还大得多。3 j/ I8 C! k  \7 S0 k5 C

     28.磨墨其实就是磨人。张宗祥先生84岁还坚持自己磨墨,他还跟我讲过磨墨的四大好处:一是训练意志培养毅力;二是通过磨墨把心静下来;三是一边磨墨一边可以看书或思考,并不浪费时间;四是能在动笔前先活动一下手腕。我体会主要的一点是对处于浮躁现代生活环境下的我们这些人,确实有清心静虑的作用。/        29.现代人也不可能完全静,有些活动也有必要参加。但必须在一定的时间段要静得下来。古人颜真卿还带兵打仗呢。
       30.上学期我讲的用笔的方法并不要求你们几天就能掌握,只要听懂了,坚持住,在实践中慢慢体会,肯定会达到的。$ b. W% c. E1 u+ K+ j+ H
' G, }; r# k4 P( j1 M
  31.写字姿势要正确,两脚放平,双肩放松,执笔欲紧不欲死,这样,全身的力才能提得起,送得到笔尖上。从脚底到笔尖,哪一个关节发生紧张,气就会结塞,这个道理,可能同打太极拳类似。
        32.看古代经典要学会品味作品的文化内涵,体会才更深。
           33.书法是艺术,而书写本身没有什么太多艺术讲究,关键书法家本身的文化涵养高不高,才决定了作品的内在价值。不要把书写形式搞复杂化了。, N, |8 P# v' u7 [/ z

       34.我认为学诗先要多读多背,先找到感觉,不要刚开始就弄格律。有的人作的诗比读的还多,即使平仄格律调对了,还是不像诗。

        (以上是王惠玉同学在我04年给他们班讲授行书课时的课堂笔记。 金鉴才谨启0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