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派单系统如何激活:行为金融学综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0:21:41

行为金融学综述

 

摘要: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BF)作为新兴的金融学分支,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对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理论的区别和联系,对其理论假设、分析方法、及研究方法作些回顾和评述。以期为所有关注行为金融学的人士提供一些研究参考。

 

 

 

1,  介绍

本世纪五十年代, Markowitz(1952)的资产均值-方差模型的诞生标志着金融学的一项重大突破。接着在Sharp(1964)、Lintner(1965)、Mossin(1965)等人的努力下,发展成价值均衡理论,即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Ross(1976)的套利定价模型,Black & Scholes(1972)的期权定价模型等等形成了金融学的理论框架。但是,这些理想的模型在越来越多的现实检验中出现问题,1979年, Roll发现,统计数据与模型的冲突显示作为金融学基石的CAPM可能是无法验证的。之后很多学者发现这些模型在统计过程中出现很多异常现象。行为金融学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形成了这门分析人的心理、行为以及情绪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的新兴的金融学分支。

将人的行为研究与传统的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在经济学界是累见不鲜的事情。我们知道,不少经济学大师都曾将人的行为放到一个特定的或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研究,从而找出影响经济决策的行为因素,获得对经济现象的合理解释。

凯恩斯(1936)在其经典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用了很大篇幅讨论人们的心理对有效需求的影响。在凯恩斯的逻辑里,资本主义发生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从而生产过剩,爆发危机。为什么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呢,因为有三大心理规律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与投资。

首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也就是说,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人们的消费增加不会比收入增加得-快。人们把收入中的更大比例作为财富存起来。因此,人们越富裕,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由于人们的消费跟不上收入的增长,就会有一部分产品卖不出去,社会生产无法保持平衡。

其次,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个体开始投资时,总是投资于资本回报比较高的项目,随后的投资,其回报率相对降低,以此往下,预期投资的回报率就会下降。并且,投资者的心理很容易对未来产生悲观情绪,这也会使投资者趋于消极,使资本的边际效率下降。这样一来,投资需求不足,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平衡。

再者,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对持有现金爱好。人们心理上偏好现金,是因为三个动机:1、交易动机。为了应付日常开支,人们需要保留部分现金在手上;2、谨慎动机。为了应急,防止意外,人们也会留有部分现金;3、投机动机。即人们为了寻求更大的收益,也需要留有部分现金,以备随时可以调用。

按照凯恩斯的分析,这三大心理规律的存在,使宏观经济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无法得到平衡,其结果就会出现经济危机。要解决经济危机,就需要政府出面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增加全社会的有效需求,抵消三大心理规律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

行为金融学同样也把人的心理和情绪引进金融分析过程当中。分析人的心理、行为以及情绪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近年来,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结果,引起金融学界的极大关注。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投向了普林斯顿大学的Kahneman教授(Prospect Theory的创立者)。

本文对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理论的区别和联系,对其理论假设、分析方法、及研究方法作些回顾和评述。以期待能给关注行为金融学的人士一些参考,同时本人认为对现在金融学中比较热门的行为金融学的关注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能更好地加深了金融市场的理解,促进了金融学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2,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理论

金融学所研究的市场运行状况、投资者的市场活动、证券的价格其实都是建立在市场主体在市场中的决策行为上,因而,无论行为金融学,还是传统金融理论,都围绕着人的决策在构建模型。传统金融理论当中,把投资者设为了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理性人,而且无论在何种情境下,都可以运用理性,根据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从而做出对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决策。而行为金融学是行为理论与金融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与理论体系。它分析人的心理、行为以及情绪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理论的区别和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   人是否是理性的

传统的金融理论对人的行为假定是: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风险回避(risk aversion)。认为人的行为是理性的。

而行为金融学首先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认为人类行为当中,有其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认为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认知的局限决定了人类存在着许多理性之外的情绪、冲动和决策。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在股票市场上,时常会发现市场的变化不是根据公司的运营情况,而往往是投资人的情绪、感受的变化。其次,行为金融学认为即使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因为外在条件的限制,有时候未必能够实践理性行为。

虽然行为金融学和传统金融理论存在很大分歧,但需要指出的是,行为金融学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金融理论,而是在接受其人类行为具有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对其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在承认了人有理性的一面的时候,同时认为人也有非理性的一面,受到许多理性之外的情绪、冲动等的影响,在外界条件约束下人对自己理性行为的控制力是有限的。这些是和传统理论是不同。是对传统理论的修正和补充。

(二)   市场有效性问题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认为:市场是有效的,有关资产的信息都会反映到资产价格上,因此,其价格与其基本价值相符,任何投资者都不可能在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法玛(Fama)(1970)进一步将市场有效性理论细分为弱有效,次强有效和强有效。

(1)、弱有效是指过去的信息影响着过去的价格与回报。弱有效市场假设认为,基于对过去的价格与回报的了解,是不可能赢得超额风险利润的。在风险中性的假定下,市场有效假设就转化成随机游走假设,那么股票回报完全不可预测的说法就是基于过去的回报而言的;

(2)、次强有效。过去的回报不仅仅是投资者所拥有的过去信息的影响结果。当证券的价格与回报是过去的信息与现在的公开信息的结果时,就称之为次强式有效市场。次强式有效市场假设认为,投资者不能利用任何公开的有用信息来获取超额利润。因为,只要信息一旦公开,马上就会反映到价格上去,那么,投资者就不可能用这些信息来预测收益,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3)、强有效。它是指市场上的内幕信息会很快扩散,迅速影响市场价格。一些人认为可以通过提前获得内部信息来赚取超额利润,而强式有效市场假设认为,由于在这样的市场上,内幕信息会迅速扩散,并反映在价格里,因此,投资人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理性的交易者能够正确评估证券的价格,如果还存在很多非理性交易者,那么一方面如果非理性交易者的非理性行为相互抵消,则对市场的有效性没有影响;另一方面,如果非理性交易者的非理性方向是相同的,这时候由于套利的存在,短期内的价格偏离很快也会得到纠正,从而使市场能够恢复效率。

而行为金融学认为套利的力量不可能不受条件限制,在各种客观约束下,套利无法剔除非理性行为对理性行为的长期并且是实质性的影响,所以有效市场假说是不成立的。从行为金融学和传统理论对市场是否有效这个问题看法,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上,行为金融学也是从这个方面对传统金融学做出一定的修正。两者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只是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存在套利限制(“套利限制”是由Shleifer和Vishny提出的)。

 

3,行为金融学的一些理论

(一)    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

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是由Kahneman和 Tversky 在1979年共同提出来的, 是一种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如何做出决策的理论。该理论提出了几个与期望效用理论不一致的观点:与收入不确定的选择相比,人们更愿意收入确定的选择,Kahneman和 Tversky 称之为确定效应(certainty effect);人们在考虑选择过程中忽视相同部分,着重不同部分,这样导致个体偏好不一致,称之为隔离效应(isolation effect);价值与得失有关而不是最终财富。     

具体表现在如下一些论断:

(1)决策效应(reference effect )决定个体对风险的态度

决策效应(reference effect )来源于确定效应(certainty effect),决策效应表明个体面对正的预期收入时候风险厌恶,而面对负的预期收入时风险追求。同时,当个体面对一个确定收入选择和一个预期收入更大的不确定选择时,个体更愿意选择前者;而当个体面对一个确定的损失和一个预期损失更大的不确定选择时,个体更愿意选择后者。Kahneman和 Tversky 认为个体投资时判断效用不是依据像传统理论中所论述的是最终的财富水平,而是个体当前的受益和损失情况,以此来决定对风险的态度。

(2)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

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价值是由财富的变化决定的而不是个体的最终财富。也就是说,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人们的偏好是由财富的增量而不是总量决定的,所以人们对于损失的敏感度要高于收益,这种现象称作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在此,Kahneman和 Tversky 用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取代了传统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价值函数表现在正的增量是凹的,表现在负的增量则是凸的。也就是,人们在盈利的情况下表现为风险厌恶者,而在已经损失的情况下表现为风险追求者,而不是一直都是风险厌恶者。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在上一轮赌局中遭受损失的人会更有参加下一轮赌局的冲动,此时他成为风险追求者。

(3)决策权数函数(decision weighting function)

Kahneman和 Tversky用决策权数函数(decision weighting function)代替预期效用函数的概率。决策权数函数不是概率:他不遵从概率公理,也不是用来衡量个体的信仰。决策权数函数不仅仅是前面事件的似然函数,而且衡量了事件对个体愿望的影响。

以上的观点主要体现在Kahneman和 Tversky(1979)年发表在Econometrica上的一篇文章。预期理论除了以上几个核心内容,还不断地被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其他许多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其中比较让人注目的有:Thaler的“机会成本和原赋效果”,即认为人们常常会对机会成本低估而且会对已经拥有物品的评价大大超过没有拥有之前;Thaler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沉没成本(sunk cost),其描述的是如果人们已经为某种商品或服务支付过成本,那么便会增加该商品或服务的使用频率;Shefrin和Statman还发现了投资中的处置效果(disposition effect),即投资人在手中的股票下跌的时候,更倾向于继续持有而不是卖出股票,以期待扳平的机会。

(二)套利限制(limits of arbitrage)

  套利限制是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理论提出质疑和修正的重要工具。传统金融理论构架中的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有效市场假说(EMH),EMH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资产的价格反映一切信息,资产的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市场中理性的交易者能够正确评估资产的价格,如果还存在很多非理性交易者,那么一方面如果非理性交易者的非理性行为相互抵消,则对市场的有效性没有影响;另一方面,如果非理性交易者的非理性方向是相同的,这时候由于套利的存在,短期内的价格偏离很快也会得到纠正,从而使市场能够恢复效率。Shleifer和Vishny认为套利的力量不可能不受条件限制,在各种客观约束下,套利无法剔除非理性行为对理性行为的长期并且是实质性的影响,所以市场并不是有效的。Shleifer和Vishny把此称为“套利限制”。

  具体来说,这种限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套利执行成本。恰当地运用套利策略是有风险的,也就是说套利的执行是要一定成本的。比如,一个投资者发现某只股票价格已经超跌了,投资机会出现了,因此,他毫不犹豫地买进去了。但是,当他进去以后,该股票还继续往下跌。如果缺少资金,在保证金交易下,他就不得不将手中的证券亏本套现。这就是他所面临的风险。对这个风险知识的了解足以使他限制自己的套利行为。 

(2)       模型风险 。即使当价格发生偏离时,套利者经常不能确信这是否真的存在:也可能是模型错了。这种不确定性来源称之为模型风险,它也会限制头寸。

 

(三)   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 and Overreaction)

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在行为金融的研究中,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或两个重要的行为。1985年, De Bondt和 Thaler(1998)推测,投资者对收益的过度反应,是股票价格暂时偏离其基本价值的结果。他们提出,投资者对极端收入的过度反应,是因为投资者不能认识到极端收入回复到平均水平的范围和程度。

De Bondt和Thaler确定,前一期的绝对输家(亏损者)倾向于被低估,而前一期绝对赢家则被高估。他们证明了,前期的输家最终赢得了正的经过风险调整的超额回报,同时前期赢家最终赢得负的经过风险调整的超额回报。这就是所谓的“输家-赢家”效应。他们认为,“输家-赢家”效应发生在价格偏差得到纠正的时期。

“输家-赢家”效应现在已被很多人接受。但不同观点的争论在于是风险还是价格偏离构成这个效应发生的原因。

 

4、行为金融学中关于人的决策行为的其他的一些理论

(一)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

  这个概念在行为金融学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观念。它和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预设分不开,这就又回到了人类的有限理性的问题上。因为在行为者当中,不论是理性行为者还是非理性行为者,都不会怀疑自己的理性的存在。他们自认是掌握了一定信息和一定专业知识的,因而面对投资决策的时候,便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有些学者专门对此作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证明受访者都倾向于高估他们答对的概率,而另一些调查也表明散户在第一年的时候往往频繁交易,但是他们卖出的股票却往往比他们买进的股票表现要好。

(二)易获得性偏误(availability)。

这样一种现象被称作易获得性偏误:某件事情让人比较容易联想到,投资者可能便误认为这个事件经常发生;相反,如果某类事件不太容易让人想象到,在人的记忆中相关信息不丰富不明确,投资者就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低估该类事件发生的概率。在这样的可能性下,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所风行的、被人们熟知的事物自然成为易获得的,所以,投资者在决策时受社会化影响的程度是不可忽视的。例如,把经济泡沫和房地产相联系,由股市不景气联想到互联网在走下坡路等等。

(三)心理帐户(mental accounts)。

  许多行为金融学学者都认为,在投资者进行决策的时候,并不是权衡了全局的各种情况,而是在心里无意识的把一项决策分成几个部分来看,也就是说,分成了几个心理帐户,对于每个心理帐户行为者会有不同的决策。Shefrin和Statman认为普通投资者会将自己的投资组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风险低的安全投资,另一部分是风险较高但可能使自己更富有的投资。这是由于人们都有既想避免损失又想变得富有的心态,因此,人们会把两个心理帐户分开来,一个用来规避贫穷,一个用来一朝致富。而且,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投资者往往每次只考虑一个心理帐户,把目前要决策的问题和其他的决策分离看待。也就是说,投资人可能将投资组合放在若干个心理帐户中,不太在意它们之间的共同变异数,这也就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投资者在有些情况下的非理性行为。

    当前很多行为金融学学者把投资者的感情因素、心理活动、社会规范、观念习惯注入了投资决策过程中,认为这些因素在投资者的决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形成了很多行为金融学理论,上面提到的只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其他的在这里不叙述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理论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5、结语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发现,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在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当中,传统理论所假设的完全追求经济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和有效的均衡市场并不能被实践所检验为真。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基础上,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心理活动等注入了投资决策过程之中,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些基础之上,建立一套能够与实证研究互相检验的、描述人类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和市场活动以及证券价格确定等等的学说,成为了行为金融学的存在价值。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理论有很大的区别,但同时我们不能否认,行为金融学是站在传统金融理论的梯田上耕耘,它并不试图拆毁以往的理论,而只是开拓了金融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求完善和修正金融理论,使其更加完善、有效。那种把行为金融学和传统金融理论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片面的,我们应该在传统金融理论基础上,放松和修正传统金融理论的一些假设,做出更完善更合理的更能解释一些金融现象的理论。

同时,虽然行为金融学取得一定成就,但就总体而言,行为金融学还没能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许多学者自说自画,理论较为分散,理论的张力明显不够。因此我们应该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行为金融学中一些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理论。

 

 

 

 

 

 

 

 

 

 

 

 

 

 

 

 

 

 

 

 

 

 

参考文献:

1、Barberis, Nicholas, 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Vishny (1998), A model of

investor sentiment,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9, 307-343.

2、Daniel Kahneman and Amos Tversky(1979),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Making Under Risk," Econometrica,263-291.

3、Daniel, Kent, and A. Subrahmanyam(1998), “Investor psychology and security Market under- and overreaction,” Journal of Finance 53, 1839-1885.

4、Daniel, Kent., David Hirshleifer, and A. Subrahmanyam(2001), “Overconfidence, Arbitrage and Equilibrium Asset Pricing,”Journal of Finance 56, 921-965.

5、De Bondt Werner F.M. and Richard H. Thaler(1998), “Dose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 Journal of Finance 40,793-803

6、Fama Eugene(1970),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 Journal of Finance 25, 383-417.

7、Fama Eugene(1997),“Market Efficiency, Long-Term Returns and Behavioral Finance,” CRSP Working Paper#448,University of Chicago.

8Roll R.(1979), “A Critique of the Asset Pricing Theory’s Test-Part ?: On Past and Potential Testability of the Theory,”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129-176.

9、Ross Stephen A.(1976), “The Arbitrage Theory of Capital Asset Pricing,”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3,341-360

10、Sharp William F.(1964), “Capital Asset Pricing: 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s of Risk,” Journal of Finance 19,425-442

11、Shleifer Andrei and Robert W. Vishny(1997), “The Limits of Arbitrage,” Journal of Finance 52,35-55

12、杨慧敏,魏斌,“行为金融学:理论探讨与现实运用,”《经济评论》200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