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器材有哪些:人民公仆刘少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23:27

人民公仆刘少奇

耕读传家的家世
    据《宁乡南塘刘氏初修族谱》记载,刘少奇的祖籍在江西省的吉水县。明朝中叶,刘氏家族的始祖刘时显的长子刘宝做了湖南省资阳(现益阳)县的知县,刘时显夫妇随同儿子一同来到资阳。刘宝离任后,刘时显夫妇留恋湘江沩水之滨的秀丽山川,不想再回江西,一家人便搬到宁乡县城南面的茅田滩住下,后来又搬到南塘和炭子冲一带居住。从此,刘家世世代代就在这里安居乐业,以“耕读传家”,延续至今。到刘少奇在代已经是第13代子孙。刘少奇谱名绍选,字渭璜,因他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九,因此人称他“九满”。
    刘少奇的祖辈都以“耕读”为传家祖训和世代家风,当地赞誉他家是“老成持重,耕读传家”的典范○1。刘少奇的曾祖父刘再洲(1791——1875),就是一个典型的老成持重、勤劳俭朴的农民。他的长辈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像样的财产,当时只有三间低矮潮湿的茅屋和几亩离得很远的水田,生活处于贫穷。他带领妻子胡氏和独生儿子刘得云辛勤地耕作,节俭持家,日积月累,后来在炭子冲附近购置了田产,家境开始有了好转。
     刘少奇的祖父刘得云(1833——1882)继承了父亲勤劳俭朴的家风,他虽读书不多,但会划算理家,他靠自己的劳动积累买进了水田,新盖了房子。由于他诚实劳动,生产内行,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因此在当地受到群众的尊重。当时刘得云家已是温饱不愁,还有余钱剩米,但他仍特别节约,农忙时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农闲时,一日两餐,菜里连油盐都舍不得放。但他对家境困难的乡亲,在钱粮上却很大方。遇到荒时暴月,一些贫困的群众到他家借钱借粮,只要家里有他总是尽一切努力,设法帮助他们。对少量的钱粮,他都是先叫人拿回去应急,也不要他们还;就是对逃荒讨米的人上门来了,碰上吃饭就给些饭菜,平时也要给些米。人们都说:“刘得云良心好,积了德,将来一定有好报。”
    刘少奇的父亲名叫刘寿生(1865——1911),兄弟二人,哥哥叫刘丙林。刘寿生读过几年私塾,有一定的文化教养。他和父亲一样,为人忠厚老实,心地善良,办事公道,乐于助人,而且脑子灵敏,写算俱全,遇事有主见,想事有远谋,在当地群众中很有威望。但他也有与前辈不同之处,那就是对于积钱买田、建房这类事看得很淡薄,在当时,刘家与附近的农户相比是较富裕的,而刘寿生仍保持勤俭朴的家风,从不乱用分文。但他对于子女上学读书极为重视,也不怕花钱。他有四个儿子,老大刘墨卿,老二刘云庭都分别读了三四年私塾,后因家务劳动的需要,便辍学参加了劳动。老三刘作衡读过六年私塾,父亲刘寿生死后,他便成为家里的当家人。
     刘少奇是刘寿生寄托厚望的小儿子,总是想送他多读些书,将来为家庭为社会做一番事业,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刘寿生在和生命弥留之际,仍再三嘱咐家里人要送九满 多读些书,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工作、劳动、治家的能力。这在当时是很有远见和难能可贵的。后来,刘少奇的革命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点。
    刘少奇的母亲鲁氏(1864-1931),娘家就在距炭子冲五华里的顾庐塘。父亲一生务农,自有水田30亩。母亲生三男四女,女儿中鲁氏最小。1882年她与刘寿生结婚。鲁氏没有读过书,但长得端庄大方,身体健壮,心灵手巧,做事麻利。自来到刘家后,她内主家务,调摆有序,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为人正直,温顺善良,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当地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少年刘少奇,从小就生活在“老成持重,耕读传家”的这样一个家庭里。父母兄姐勤劳俭朴,耕读严谨,一家和睦,紧张有序。这些优良的农家作风和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刘少奇幼小的心灵以深刻的影响。
“刘九书柜”的由来
     1906年春,刘少奇已满7岁了。那时乡下还没有“洋学堂”,父亲刘寿生送“九满”到离家不到两华里的柘木冲读私塾。老师姓朱,教学水平一般,后来为寻求饱学老师,刘少奇又转学到罗家塘、月塘湾等地读书。
      在私塾读书,教学内容非常单调,读的是《三字经》、《孟子》、《论语》、《诗经》等。教学方法除了念、读、背、抄、默外,便没有别的新方法。刘少奇对这些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虽感到枯燥无味,但他还是认真而又勤奋地学习,加上思维敏捷,记忆力好,理解透彻,因而学习轻松,品学兼优。
    刘少奇读了几年私塾后,总觉得知识天地太小。这种私塾的学习内容、方法和学习环境,远远不能满足他强烈的富有很大潜力的求知欲望。他便开始阅读一些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籍,如《西游记》、《水浒传》等书,以补充学习生活的不足。刘少奇在家乡读书时,获取知识最多的要数在他的同学周祖三家里。周家往的首子冲距炭子冲只隔一个拱拱山,有事两边喊得应。周家往的是一个单独的屋场,四周林木繁茂,环境清幽。周祖三的父亲周瑞仙,思想倾向进步,早年留学日本弘文书院,并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从日本回国后,倡导教育建国,在长沙创办过有名的修业学堂,在当时很有名望。他家里有一间书房,里面有许多藏书,如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还有一些时兴的进步书籍和外国书刊。刘少奇在私塾读书的最后两年,便经常到周家去看书,这里与私塾学堂相比,简直成了另外的天地。他从书本里第一次知道了牛顿、爱迪生、瓦特的名字;他喜欢阅读历史、地理,特别是对那些富有爱国思想和反抗精神的书,如黄巢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书更感兴趣。他从书里懂得了什么叫科学,什么叫革命。从此,只要有空,他就到这里来看书。因刘少奇勤学多思,礼貌规矩,周家的人都很喜欢他,在假期,有看完书就在周家食宿。刘少奇读书特别专心,只要拿上书就进入沉思,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由于他聪颖好学,手不释卷,又知书达礼,在周围各村都有了名气,人们给他取了个“刘九书柜”的雅号,表示对他的赞扬
                     迷人的课外生活
    少年刘少奇虽是个读书迷,但他并不死读书,他又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放牛、杀草时,他和小伙伴们做着各种游戏;悠闲时拿起竹笛,吹出悠扬的笛声。春天与小伙伴们在溪流里捉鱼摸虾;夏季炎热,光着屁股在塘中戏水游泳;秋凉季节,在山中攀摘野果;冬季严寒,持棍习武。一年四季,刘少奇在学习、劳动之余总是和他的伙伴们过着有趣而又迷人的生活。
    刘少奇不但学习用功,锻炼身体好,而且又是一个很有心计的少年。在炭子冲屋场对面的山坳里,往着一户姓钟的人家,钟家养了一条恶狗,刘少奇和他的小伙伴放牛、杀草时经常要路过这里,每次这条恶狗都要追着咬,样子吓死人,不少路过的人被它咬伤过。刘少奇平时路过这里时,总是习惯的带些小石头放在身上防身,因为石头打过去,狗就去抢含石头,趁此机会边打边走。有一次刘少奇从这里路过,还来不及防备就被恶狗咬伤了脚,痛得行走都很困难。他决心要惩罚它一次,打掉它的“威风”。他想起了狗抢含石子的这一特点,过了几天后,他把一个芋头煨得半生半熟,用东西包好放在身上,又去钟家门前。果然那条恶狗又劲冲冲地窜过来想咬人,刘少奇不慌不忙顺势把芋头打过去,那条恶狗像射箭一样奔过去一口把芋头咬往。这芋头外凉内烫,粘在口里,吐也吐不出,吞也吞不下,烫得那条恶狗惨叫着狂跑。受到这一惩罚后这条狗一见到刘少奇就夹着尾巴溜走了。1953年秋,刘少奇邀请家乡成敬常、黄端生等几位农民朋友进京观光时,他和这几位农民一同回忆童年时代的这段趣事,说得大家哈哈大笑。刘少奇还对他们说:“凡是遇到问题,都要动动脑筋,总能想出个办法来。”○4这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贫困农民的知音
    刘少奇在少年时代,就像他的祖父刘得云、父亲刘寿生一样,对贫困的农民充满深切善良的同情心。1911年刘寿生去世后,刘少奇的三个哥哥成了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支撑者。全家在母亲鲁氏的主持下,一家人和睦相处,辛勤耕作。家里除了种田以外,还开了一个米坊,加上养猪、种烟和开展其它副业,家庭不因台柱刘寿生去世而凋落,反而呈现兴旺的景象,新增了田产,新建了房屋,在当地也算是小康之家。
     当时刘少奇年纪小,不管家里的事,更做不了主,但他只要有机会,对帮助贫苦农民,胆子却大得出奇。逢年过节或荒时暴月,附近一些贫苦的农民来他家买米,如果铺房里没有大人在场,刘少奇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钱也不收,打发些米叫他们拿回去应急。雷木塘有个戴二佬倌,平时靠给别人打短工为生,无妻无儿女,一生贫困。有一年的年关前夕,他带着几串铜钱、米袋、酒壶来到炭子冲屋场,准备买点米和酒回去过年。这天正巧刘少奇在铺房里,他为老人家装满一袋米,灌满一壶酒。这时老人谨慎地从衣袋里拿出铜钱交给刘少奇,刘少奇不假思索地说:“钱,你老人家收起来吧,快过年了,这点米和酒就送给你。”老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刘少奇提起米袋忙送老人到门外,并说:“快忙你的事去吧!”老人连忙道谢说:“‘九满’心术好,将来必有大福。”○5炭子冲不远的窑塘托有个曹九嫂,没有儿子,丈夫有病,还有老人要照顾,家里特别困难。有次她来到炭子冲买米,恰遇刘少奇在铺房里,买了米后刘少奇没收她的钱,就打发她走了。当曹九嫂回到家里把米倒出来时,才发现两次买米的钱都放在米袋底下都退给她了,她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刘少奇对这些贫困农民买米、买酒不收钱的事,他都是瞒着家里人做的,日子长了,次数多了,家里人也有所察觉,特别是当家的三哥刘作衡就骂他是“败家子”,而刘少奇以助人为乐为荣,对这些指责满不在乎。
    刘少奇在家乡读书完了七年私塾后,打听到当时宁乡县的最高学府是设在宁乡县诚的玉潭高等小学校,便萌发了进这个学校读书的想法。但按照该校的规定,进玉潭学校读书必须有初等小学毕业的文凭。为此,刘少奇一再向母亲要求,取得母亲同意后,又转学到离家20多华里的西冲山芳储小学读书。半年后,刘少奇以优异成绩取得了初等小学毕业的文凭。1913年夏,他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玉潭高等小学校。从此,走上了离家求学追求真理的道路。

(未经作者同意,不得用于任何纸媒体,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