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火栓箱15s202 8:小悦悦事件的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20:03

小悦悦事件的反思

 沙漠之狐

佛山发生的碾童案确实让人触目惊心,过程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了,听说这次小悦悦事件引发背后引发道德大思考,但能否引起真正反思,还得打个问号。

之前我们知道的彭宇案、许云鹤案都是救人者反被诬陷,而这次的案件发生后,立马引发网友议论,有人批判路人冷漠,有人怪小悦悦父母没有看守好,有人觉得路人没救的原因是受以往救人反被诬陷的影响,更有甚者甚至怀疑陈阿婆救人是炒作,真让人心寒。

批判路人冷漠者,当然不是没道理,这部分人群占主流,各种语言暴力席卷而来,甚至有人打着横幅声讨当时的冷漠路人,对路人的批判自然是无可厚非,但超过限度,恐怕也不太好,这群人之所以恶语相向,乃在于认为自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认为人应该要有起码的良心,不能如此冷血,自以为比那些人要高尚,而在网络上有人发起了针对这次事件“假如你在场会怎么做?”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会出手援助。

但实际上这个结果是值得怀疑的,更多的人愿意显示自己的正义,使得自己与冷漠者区别开来,占据道德高地,觉得自己肯定会救人,然而现实的结果总是不停地在扇我们自己的耳光,类似彭宇的案子或者对不公事件冷漠视之的人到处存在,似乎是全国性的,悲剧时时在上演,这个你只需上微博便可知这种事情之多。而实际上,语言和现实之间定会存在差异,尤其对于未经历这种场面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往往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会救人,但人在特殊场景中,会让自己本能的价值观念和处事原则显露出来,很多人到最后可能看了一眼,然后跟冷漠路人一样走过去。

陈阿婆在第一时间就想到救人,只觉得这是最基本的问题,无需考虑其他,陈阿婆的稀缺只能说明这个时代的悲剧,说冷漠的路人可能受到彭宇案、许云鹤案的影响,这是一种推脱责任的说法,是这个时代价值崩溃的反应,首先那些路人和一些旁观者有几个人经常上网(必须把这个问题置入具体新闻语境中推想),他们很多都是普通市民罢了,知不知道有这个案件还是个问题,何来受影响;其次,你倘若真的受了那些新闻的影响,那你不救也罢,也完全可以打电话呼救,或者想其他办法,然而他们没有这么做,而这些直指人性的幽暗面,其漠视生命的态度昭然若揭。

借彭宇案说事的基本上是为自己良心推脱责任,世界上没那么多彭宇案,当我们总是在救人之前总是会想会不会被反咬,那说明你的良心还有缺陷,彭宇案的阴影还一直绕在头上挥之不去,借用彭宇案以麻痹自己的心灵,而以后漠视也会成为常态。

当然也不是说外因不是完全没有影响,当我们再来考察当下民众之心态之时,我们总会想为什么会这样,是国民性吗?我并不太赞成国民性一说,因为其预设了种族思维的不可更改,而实际上时代的心态与环境与制度息息相关,制度变化后,民众会跟着变化,虽然其中有个过程,台湾就是一个例子,台湾的存在就证明说明中国的国民性这一说不太靠谱,他证明中国人也可以没有奴性,也可以搞民主制度。而只有在一个专制社会之下才会出现人与人之间极度不信任,只为自己考虑,胆小怕事的现象,面对强权的压迫而不敢反抗,久而久之也就会出现在恶人面前卑躬屈膝、在好人面前反而指责的现象,因为其风险小。而时间一长,人之性格变得压抑和扭曲,同时变得“少管闲事”,尽管这“闲事”是正事。体制化的人会自我扭曲,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也就正常,而民众也习惯如此,心灵也逐渐麻木,因此外在的一些事件也许会成为其内心拒绝救人的借口。外在的原因当然会有一些,但其体制化后的麻痹内心却是主要原因。

显然,公民意识还远未形成,网络上批判冷漠路人的网友并不一定比冷漠路人高尚,冷漠路人也不一定无丝毫人性,我想其背后的原因更多的应该从制度本身塑造的群体性格来找,我们在呼吁制度改革,促成相关制度诞生并彻底执行后,同时体制化下的民众更需要自我救赎,从自我出发,做好自己的事情,用积极自由去实践美好价值,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多人要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