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倒流止回阀:企业的浪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5:54:24

1: 什么是浪费

浪费最显著的特征是人们根本就没有认识到浪费的存在。对大多数人来说,浪费只是对于材料、废品、退货、弃物而言。这既不符合本文对于浪费的定义,也不符合世界级水平公司对浪费这一概念的定义。浪费是指没有增加价值的任何活动。增加价值意味着通过某种方式改变产品或信息,使之对顾客有价值。这里的顾客即可能是外部顾客(产品或信息的终端使用者),也可能是内部顾客,即工序中的下一个工作者。

比如,在一家洗衣机生产厂,他们首先必须将钢板塑造成洗衣机顶部、底面和侧面的形状,这就是增加价值,即通过某种方式改变了材料,使之对生产该机器的下一位操作者有价值。塑造成形的外壳将被运往喷色车间。如果这些外壳到达喷色车间前被折断、损坏,它们便必须被丢弃。这就是浪费——不仅浪费了金属,增加了成本,而且生产及丢弃这些报废部件的时间也被浪费了,还得将它们集中、运输,然后再丢掉。你还得向外壳生产车间反馈产生的问题的原因,这也是在浪费时间,还要比当初就纠正这个错误多花5倍的时间。

在办公室发现浪费则更难一些,但浪费现象也同样存在。对财务部门来说,其他部门往往不能按时报告相关信息,因此,财务部门的员工只好打电话去催促他们,这就是浪费。只有当数据收集整齐后才能加以统计,因此财务部门的员工要超时工作,这也是浪费。销售人员虽然已经提交了销售单据,但可能有些数据缺失或不合要求,财务部门的员工不得不与销售人员联系,以核实有关信息,这也是浪费。有一些人一时还联络不上,因此只好等待,而且还要打更多电话,这也是浪费。

2: 浪费的分类

日文的“Muda”,是“浪费”的意思。但是,“Muda”还带有更深一层的内涵。工作是由一系列的流程或步骤所构成的,从原始材料开始,到最终产品或服务为止,在每一个流程,将价值加入产品内(在服务业里,是把价值加入文件或其他的信息内),然后再送到下一个流程。在每一个流程里的人力或机器资源,若不是从事有附加价值的动作,就是进行无附加价值的动作,将现场所发现的“Muda”,分为下列7类:

(1)    制造过多的浪费

(2)    库存的浪费

(3)    不良的浪费

(4)    动作的浪费

(5)    加工的浪费

(6)    等待的浪费

(7)    搬运的浪费

 2-1:制造过多的浪费

制造过多的浪费是生产线督导人员的心理作用造成的,他担心机器会出故障、不合格品会产生、以及员工会缺席,而被迫生产比需要数量更多的产品,以策安全。此种形式的浪费,是由于提早生产造成的,尤其是对昂贵的机器,为了有效的运用而生产超过需要的数量。

然而,在及时生产体系里,提早生产被视为比延后生产更不好。生产过多产生巨大的浪费:提早耗用原材料、浪费人力及设施、增加了机器的负荷、增加利息负担及额外的空间以储存多余的存货,及增加搬运和管理成本。在所有的浪费中,制造过多是最严重的浪费,它带给人们一个安心的错觉,掩盖了各种问题,以及隐藏了现场中可供改善的线索。要把制造过多当做犯罪看待。制造过多是起源于下列无效的观念及政策造成的:

·没有考虑到下一个流程或下一个生产线的正确生产速度,而只尽其所能,在本流程生产过多的产品

·让作业员有生产伸缩的充分空间。

·让每一流程或生产线有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的利益。

·因为有不合格品而想提高直行率(直行率值指产品不用重修的比率)

·因为有多余的产能,所以允许机器生产多于所需之量。

·因为引进昂贵的机器设备——为避免折旧费的分摊而提高稼动率,生产过多的产品。

 2-2:库存的浪费

成品、半成品、零件及物料的存货,是不会产生任何附加价值的,反而增加了应运的成本;因为占用了空间,需要额外的机器及设施,例如:仓库、堆高机自动搬运系统。此外仓库又需要额外的人员来操作及管理。

多余的库存品又积满灰尘,是没有附加价值的,其质量随着时间而腐化。更糟糕的是,会因遭逢火灾或其他灾难而化为灰烬。如果没有存货的浪费,就可以避免许多浪费。存货是生产过多所造成的。如果说制造过多是罪恶的话,那么存货就要视为被击毙的人。不幸的是,我们都知道管理人员若没有“足够的库存”,夜晚就难以入眼。存货有时被比作为隐藏问题的水库。当水库的水位高涨时,管理者就感受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像质量的问题、机器故障及员工缺勤,也会因此而失去了改善的机会。

存货水位降低时,有助于发觉需要关注的地方,以及迫使管理者要去面对处理的问题。此即是及时生产体系所追求的目标:当存货的水位持续下降至“一个流”的生产线时,“改善”就成为每日必行的活动。

3: 不合格品的重修的浪费

不合格品干扰了生产活动,也耗费昂贵的重修费用。不合格品通常被丢掉,是资源及设备的最大浪费。在今日大量生产的环境中,一部出差错的高速度性能自动机器在问题被发现之前,就已吐出巨量的不合格品,不合格品有时也可能伤害昂贵的机器设备,因此必须指派人员站在一旁监视这种高速度的机器,一看到不正常的情况时,立即停止机器,为了使其能够正常运转,就必须指定专人为其服务。像这样的设计,至少应装设有不合格品一旦产生时,就能立即停止下来的机构。

供应商经常抱怨与顾客交易时,有太多的文书及设计变更的工作。就广义而言,此两种问题也是浪费。减少官僚作风和减少作业流水线化、剔除不必要的流程及加速决策制定时间,是可以剔除文书作业的浪费。过多的设计变更,会产生重修的浪费。如果人员第一次把工作做对使其顾客、供应商及自己对现场有较佳的了解时,就可以消除设计变更的浪费,改善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己于人于工程项目上,就如同在现场的工作改善一样。

4: 动作的浪费

任何人体的动作,若是没有直接产生附加价值,就是没有生产力。例如,人在走路时,他并没有增加价值。特别是,如手提重物连续持着一个中午,需用到作业身体一部分的特别体力的动作,应予以避免。这不只是因为工作困难,也是因为这代表着浪费,可以借由工作地点的重新安排来剔除作业员手持重物走路的动作,这仅用了数秒而已。其余的动作代表着没有附加价值,例如拿起或放下工作物。经常可看到同一件工作物,先由右手拿起然后再由左手持着。举例来说,操作缝衣机的作业员,先从供料箱中拿出几块衣料,然后放在机器上,最后才去取一件衣料放进缝衣机缝制,这就是动作的浪费;供料箱应重新摆置,使作业员能拿起一块衣料,直接放进缝衣机缝制。要认定动作的浪费,需详细观察作业员使用的方式。然后,必须重新安排物料放置的方式以及开发适当的工具及夹具。

5: 加工的浪费

有不适当的科技或设计,会衍生出加工工作本身的浪费。机器加工行程长或过分加工、冲床没有生产力的冲击时,以及去毛边的动作,都是加工浪费的例子,这些都可以避免的。在每一道加工步骤时,我们将价值加入被加工的工作物或信息,然后送至下一个流程。因此,加工是指调制一个工作物或一条信息。

用一般常识及低成本的技巧,可以经常消除加工的浪费。通过作业的合并,可以避免一些浪费的加工。例如,在一家生产电话机的工厂,受话器及机体分别在不同的生产线装配。然后再放置另一条装配线上做总装配。为了避免受话器在搬运至最终装配线时,表面受到刮伤,每一个受话器都用塑胶袋包扎着。然而,将受话器装配线连接到最终装配线时,就可剔除包扎塑胶袋的作业。

在许多实例中,加工浪费也是由于流程无法同步所造成的作业员经常把工作分得太精细,超越了需要的程度,这也是加工浪费的另一个例子。

6: 等待的浪费

作业员的双手停滞不动时,就是等待的浪费发生的时候。生产线不平衡、缺料、机器故障,使得作业员停滞,或者机器在进行附加价值的加工时,而作业员在旁监视,这都是等待的浪费,这类的浪费很容易看得出来。较难以发现的,是当机器在加工或装配工作时等待的浪费。纵使作业员很拼命地工作,仍然存在着数秒、数分钟的浪费,以等待下一个工作物的到达。在此段时间内,作业员只能无所事事地望着机器。

7: 搬运的浪费

在现场,可看到各种不同的搬运,如卡车、堆高机及输送带。搬运是工厂营运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移动这些材料或产品,并不能产生附加价值。更糟的是,在搬运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物品的损伤,两个分离的流程之间就需要搬运。为消除这样的搬运的浪费,任何与主生产线分离的所谓离岛作业,应尽其可能并入主生产线内。

与库存过多及没有必要的等待一样,搬运的浪费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浪费。大部分欧美制造的现场,最常见到的奢侈浪费现象,就是过分依赖输送带。

像这样生产线布置方式,有时令我怀疑,这位设计的工程师,是否为模型火车迷。在现场看到输送带的时候,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应当是:我们能否将它消除?公司最好的做法,就是将此输送带卖给竞争对手。更好的方式,应当将其包装好,当作礼物免费送给我们的竞争对手。

任何没有产生附加价值的事,就是浪费,所以浪费的种类可以无限地补充。在佳能公司里,将浪费依类区分为如下表:

                            浪费的分类表

浪费类别                浪费的性质                                    如何减少浪费

半成品              没有立即需求的库存品                            流水线化库存

不合格品            生产不合格的产品                                降低不合格品

设施                闲置机器、故障,换模时间过长                    提高设备利用率

费用                对需要的产能做过度的投资                        削减费用

间接员工            由于不合格的间接员工的体制,形成人员过多        有效地安排工作

设计                生产超过需求功能的产品                          降低

才能                雇用员工从事可以被机械化的工作或                建立劳力节约及最佳化的衡量

                    派任至低级技术的工作

动作                不依照标准作业工作                              改进工作标准

新产品上市          新产品生产的稳定化开始过慢                      更快地转换为全能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