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后骄阳广场舞那一天: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数字拆分思想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13:16

2011国考冲刺技巧篇:常识判断快速解题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2日 14:46   华图公务员

  国考行测的常识判断部分要求考生需在参考用时10分钟做完25道题,也就是说平均24秒要做完1道题,属于非常需要答题速度的一类题型。常识判断的独特特点在于文理综合,既需要简单计算,也需要快速阅读。有些考生可能要问了,常识判断题也有答题技巧么?答案是肯定的,华图教育教研中心的专家在此就结合2009、2010年的国考真题,为考生总结了以下提高阅读和解答常识判断题的技巧。

  在题量不变的情况下,出题者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加大题目的难度。其一是增加题目的文字数量,比如题干的信息量增多、选项叙述加长等等,如2009-7题;其二是增加选项的复杂度,如不同的选项涉及不同的学科知识(2010-116题),选项本身存在排列组合问题(2010-124题),或选项和题干之间存在排列组合(2009-6题、2010-117题)。

  那么,下面针对这些题目给大家提供一些方法:

  1、 关键词法

  (2010-1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区域政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①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②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③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④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这道题目的突出特点是题干特别长,但其关注的领域是“区域政策”,所以在阅读题干时就顺手划出每条叙述的关键词,由此①“经济特区”、②“西部大开发”、③“浦东”、④“协调、共同发展”是我们找到的关键词,再根据这些关键词进行下一步的做题。本题正确选项为B。

  2、 共性排除法

  观察选项时,如果存在共性或相同排序的选项,则可以忽略或排除。还以2010年117题为例,ABCD四个选项中把④都排在了第4位,所以④的内容其实已经可以忽略了,只需要排前3个叙述即可。再如:

  (2009-4)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    )

  A.20世纪50~60年代        B。大跃进时期   

  C.20世纪60~70年代        D。文革时期

  观察四个选项,回忆基本的新中国历史知识,知道B。大跃进时期指的是1958年前后,这个时期恰好被包含于A选项的时间范围内,A和B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根据考试经验可以知道A和B都不是正确选项,正确选项为C和D其中的一个。这就是共性排除法。本题正确选项为C。

  3、共性留存法

  与2所说的共性排除法恰好相反,有时共性是我们留存某些选项的标准,特别是那些具有明显排列组合性质的选项,这个方法可以缩小选项个数,提高正确率。看下面这道题:

  (2010-124)一艘油轮自科威特港驶往大连,其最短航线为:(    )

  A。波斯湾→红海→马六甲海峡→南海→黄海→东海

  B。波斯湾→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南海→东海→黄海

  C。红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南海→东海→黄海

  D。红海→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南海→黄海→东海

  4个选项所涉及到的地理名词基本相同,只是排列顺序有差别,第一个名词是“波斯湾”与“红海”各出现2次,第二个名词中“阿拉伯海”出现2次,出题者在设计选项时不会完全没有规律,越是相近的选项越具有迷惑性,所以此时可以大胆地将不含有“阿拉伯海”的A、D两项排除,只用看B、C两项即可;同理,第3个名词中“马六甲海峡”出现了3次,而B选项含有该词,所以基本可以认定B为正确选项了。这就是共性留存法,将具有相近内容的选项留下,缩小可选范围,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选项排列的题目。(考生可以对照看下2010-117,注意在运用过程中要按照排列的先后顺序来,越往后的词条变化越多)

  4、相熟优先法

  对于那些选项和题干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或者都存在排列组合情况的题目,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采取相熟优先法,在题干或选项中选择一方侧重考察,找自己最熟悉的词条辅之排除法加快做题速度。如:

  (2009-18)下列能够依次展示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是:

  A。感恩节、巨石阵、卢浮宫、浮世绘

  B。硅谷、哈佛大学、白金汉宫、东照宫

  C。爵士乐、金色大厅、圣女贞德、新干线

  D。劳斯莱斯、芭比娃娃、巴尔扎克、桂离宫

  这道题的题干有4个词条,选项则非常多,建议考生选择题干中的某个自己熟悉的词条,比如“美国”,将自己所认为的美国符号画出来,一旦美国出现在非第1列的位置的选项即可排除。本题正确选项为A。(考生可以用类似方法做2009-6)

  5、政治理论忽略法

  这个方法虽然逻辑上说的通,但略微有些冒险,目前没有被更多的题目加以印证,但还是跟各位考生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一般而言,如果选项中有对政治理论的叙述,那基本上可以认定为这个选项是正确的了。因为如果将错误叙述放在选项中,其对考生造成的恶劣影响将是巨大的,毕竟考试也是一种宣传的方式,任何一个出题者恐怕不想在这里“犯下政治错误”。如下面这道题:

  (2009-7)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B。今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C。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D。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道题的文字阅读量特别大,碰巧是A项叙述错误,可如果不是读了A项就能做题的话,那么全部读完非常浪费时间,而C、D两项都是政治理论,运用“政治理论忽略法”直接排除,只看A、B两项能够节省很多时间。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大胆也比较冒险的方法,但在时间就是生命的考场上,如果考生认同我前述的逻辑,那么偶尔冒险一次也未尝不可。本题正确选项为A。

  6、特殊符号法

  在全部中文汉字的选项中,如果出现百分号%、数字、字母时,提请考生优先看这些选项,因为出题的考察点往往就在这些表示程度、变化、排序等的特殊符号上。如:

  (2009-12) 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的描述,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

  A。人均GDP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

  C。正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

  D。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减少

  本题的特殊符号为A“GDP”、B“10%”、C“一”,因此这3个选项优先考察,建议优先看百分号和排序,即B、C两项,很容易判断出B选项为正确选项,由此其他3个选项都可以忽略。(2010-116、2009-7也适用于此种方法)

  7、时间线索法

  (2009-5)从2006年元旦起我国政府正式取消了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我国农业税的征收始于(    )

  A。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C。秦朝的按亩纳税              D。西汉的编户齐民

  这道题在当年迷惑了很多考生,特别是历史知识不够丰富的考生,也许4个选项中只有商鞅变法还了解一些,其他3项完全是盲点。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题干中给了2个数字,2006和2600,而四个选项分别是4个不同的历史朝代,由此题干和选项就凭借时间线索联系起来。考生进行一个简单计算,2006-2600=-594,即农业税的征收始于公元前594年,在历史知识方面我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几个重要的历史分期和朝代更替歌,知道春秋和战国的分界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由此选出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

  总体而言,国考行测的常识判断部分涉及的学科知识比较繁杂,华图教育考试研究中心的专家建议考生,要想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除了平时的积累外,备考过程中认真复习也是十分必须和必要的,希望本文所提供的方法能够给考生以实际的帮助,华图教育祝所有考生备考顺利。(顾炜)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数字拆分思想解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9日 16:39   华图公务员

  根据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我们依据近五年数字推理部分的命题思想和大纲的变化,我们预测,行测数字推理部分应和近几年基本相同,既为5道题,题型以多级数列、分数数列、幂数列、递推数列、多重数列等为主,以供参加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广大考生参考,在距离国考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把握复习的重点方向。

  在练习与解题过程中培养、建立数字推理的解题基本思想方法,通过题型的表面深究各类题型解法与解题思想的实质,使无序的题型分门归类,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本文以数字推理中常见的拆数为基础归纳总结与解析数字推理中“拆分思想”的具体应用

  在常见的数字推理中,拆分思想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

  一、数字加乘思想:即数列的每一项都是由有规律的两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通过相加或相乘等方式组合而成。

  1、数字拆分乘积思想(因数分解思想)

  【例1】(国考2010-41)1、6、20、56、144、(    )  A.384          B.352            C.312           D.256

  【解析】答案为B。本题的规律是,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字可分别写为:1×1,2×3,4×5,8×7,16×9,即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的每一项乘一个等差为2的等差数列的每一项而成。

  2、数字拆分加和思想(数字拆和思想)

  【例2】(国考2009-115)153、179、227、321、533、(    )  A.789           B.919             C.1229            D.1079

  【解析】答案为D。本题的规律是,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字可分别写为:150+3,170+9,200+27,240 +81,290+243,350+729,即一个二级等差数列的每一项加上一个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的每一项而成。

  二、多级拆分思想:即把数列的每一项都拆分成有规律的两个数列或几个数列通过相互组合等方式而成。

  1、两级拆分思想

  【例3】1.01、1.02、2.03、3.05、5.08、(    )

  A. 8.13        B.8.013         C. 7.12          D.7.012

  【解析】答案为A。本题的规律是,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字可分别写为:1+0.01,1+0.02,2+0.03,3+0.05,5+0.08,即每个数字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是一个简单的递推和数列。

  2、三拆分思想

  【例4】(江苏2008A-3)2000.1.1、2002.3.5、2004.5.9、2006.7.13、(    )

  A.2008.8.8       

  B.2008.18.16     C.2008.9.20         D.200.8.9.17

  【解析】答案为D。本题的规律是,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字可分别拆分成三部分,而各部分有各自是一个等差数列,即2000、2002、20004、2006、(2008)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1、3、5、7、(9)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1、5、9、13、(17)是一个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三、数字裂分思想:即把数列的每一项都各自分裂成的两个数或几个数,而这些数相互组合在一起又成一定规律的数列。

  1、裂分差思想

  【例5】(江苏2009B -69)4635、3728、3225、2621、2219、(    )

  A.1565

  B.1433      C.1916     

  D.1413

  【解析】答案为D。本题的规律是,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字裂分成两部分,即每个数字“两两分裂”成46和35、37和28、32和25、26和21、22和19,而这些两两分裂后的数之差11、9、7、5、3又组合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故答案为D,裂分成14和13,差为1,符合上述规律。

  2、裂分和思想

  【例6】(广东2009-4)1526、4769、2154、5397、(   

  )

  A.2317          B.1545  

  C.1469      D.5213

  【解析】答案为C。本题的规律是,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字裂分成首尾和中间两部分,每个数字“两两分裂”成1、6和5,2,4、9和6、7, 2、4和1、5,5、7和3、9,而这些两两分裂后的数之和相等,即1+6=5+2、4+9=6+7、2+4=1+5、5+7=3+9,故答案为C,裂分成1、9和4、6,其和相等,符合上述规律。

  总结,数量关系中“数字推理”这部分题型每道题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可以通过归纳不同的题型,缩小解题时的方法思维,掌握好解题的规律,并通过解题学会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方法、规律、技巧,加强数学逻辑思维和方法,探求数字推理中“数字拆分”题型的解题思想。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2日 14:57   中公教育

  在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成语在选词填空类题型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并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从考查的形式上来看,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特点是公务员考试越来越侧重于综合考查,特别是成语与实词的混合型考查。在考试中,对考生正确使用成语(选词填空、病句)能力的考查,主要从十个方面来设置错误选项或迷惑项。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结合实例给考生详细讲解如何避免这十大误区,帮助考生成功辨析与使用成语。

  (一)形近、音近易误,义近易混

  遇到形近、音近或义近类成语时,要注意从相近成语的相异语素去分析,找出其差别。(注: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1.形近、音近

  有些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如“不孚众望”指不能使众人信服,而与之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负众望”却表示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其他还有“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 、“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等,注意区分其含义。

  2.义近

  有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它们的用法仍有细微差别。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两者意义相近,但前者更偏向主动,后者更偏向被动。

  例题:

  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          ,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仆后继                             B。勇往直前

  C。前赴后继                             D。发奋图强

  【答案】A。【技巧点拨】本题正确答案为“前仆后继”,干扰项是“前赴后继”。它们是形近成语,相异的语素是“仆”与“赴”。“仆”是倒下、牺牲的意思,“前仆后继”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赴”是奔赴、上去的意思,“前赴后继”是前面的人冲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根据“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横线处应填“前仆后继”。

  (二)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其特定的出处,或出于古代诗文,或出于寓言故事,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如果我们对成语意思不仔细辨析,不能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含义,只拘泥于其字面含义,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题:

  经过认真学习,他终于改掉了文不加点的坏毛病。

  【解析】此处错将“文不加点”理解为了写文章不加标点的意思。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三)语义重复

  成语本身含有一定的意义,若不注意将成语与句子语义进行比照,有可能就会造成成语含义和句子语义的重复。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出三种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需要注意的语义重复情形:

  1.倘若题干中已经出现了带有比喻性的成分,如“像”“如”等,一般就不再用选择带有比喻词成分的比喻性成语。

  2.某些成语不能与“令人”、“让人”搭配使用,因为其本身已经含有了“令人……”、“让人……”的意思,如“贻笑大方”、“动人心魄”等。

  3.有些成语中的某个语素已经包含了句子某方面的意思。

  例题1:

  华北解放军南下的主力,就像冲决堤坝的洪峰,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势不可当                              B。势如破竹

  C。英姿飒爽                              D。长驱直入

  【答案】A。【技巧点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势不可当”,迷惑项是“势如破竹”。这两个成语都表示来势迅猛,不能抵挡,但题干中已有比喻词“像”,故不能选“势如破竹”这个带有比喻词“如”的比喻性成语,而“势不可当”入句后可以跟比喻性成分搭配,恰合句意。

  例题2:

  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          的苦衷。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难言之隐                             B。言不尽意

  C。溢于言表                             D。情非得已

  【答案】D。【技巧点拨】此题容易误选“难言之隐”。“难言之隐”意为难以说出口的隐衷,与后面的“苦衷”语义重复。

  (四)逻辑脱节

  使用成语应切合题干中论述的话题,如果在使用中背离了论述话题,就会造成语义逻辑上的脱节。

  例题:湖南行测真题

  说话,写文章,第一要简明扼要,做到          ;第二要朴素、自然,防止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言之成理   矫揉造作                     B。言简意赅   矫揉造作

  C。有的放矢   言不由衷                     D。言之成理   拖泥带水

  【答案】B。【技巧点拨】“言之成理”强调的是合理性,“有的放矢”是比喻说话做事要有针对性,“言简意赅”强调语言的简洁准确,第一空中只有“言简意赅”与“简明扼要”在逻辑上相切合。同理,后一空中应填“矫揉造作”,恰好与“朴素、自然”相对应。因此,本题选B。

  (五)轻重失度

  有些成语语义较轻,有些成语语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信口雌黄”与“信口开河”,前者语意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轻,指说话不假思索,随口乱说。再如“暗箭伤人”与“含沙射影”,“暗箭伤人”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含沙射影”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例题:浙江行测真题

  俄国的两位大作家,都情不自禁地对莎士比亚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屠格涅夫借批评哈姆雷特,对莎剧          ,他的态度倒还像个绅士,总的来说还算温和。托尔斯泰就比较厉害,他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最猛烈的攻击,口诛笔伐,几乎把伟大的莎士比亚说得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屑一顾    一无是处               B。颇有微词    一无是处

  C。心怀不敬    体无完肤               D。嗤之以鼻    一塌糊涂

  【答案】B。【技巧点拨】根据“他的态度倒还像个绅士,总的来说还算温和”可知,第一空应填入一个表示批评的程度较轻的成语。而“不屑一顾”、“心怀不敬”、“嗤之以鼻”这三个词的语义都要比“颇有微词”重,所以第一空应选“颇有微词”。

  (六)对象误用

  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范围及对象缺乏了解,就极易扩大其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中公教育专家将成语的特定适用对象分为以下三类:

  1.只能用于形容个体或群体。如“莘莘学子”指很多学生;“芸芸众生”指很多人。

  2.专用于特定的人物关系之间。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指男女幼童;“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破镜重圆”指夫妻;“萍水相逢”用来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不能用来形容老朋友相遇;“不期而遇”则表示认识的人意外地相遇。

  3.适用的于某个类。如“洗心革面”的适用对象是人而不能是物;“美轮美奂”多形容建筑而不能形容风景;“汗牛充栋”形容的对象是书籍而不是人;“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别出机杼”是指作品的出色、创新。

  例题:(08浙江真题)

  自张爱玲在大洋彼岸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告别人世至今,张爱玲研究已经          ,海峡两岸三地出版的张爱玲传记、张爱玲研究专著和张爱玲评论汇编接连不断。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悄然    蔚为大观                      B。悄悄    汗牛充栋

  C。悄然    汗牛充栋                      D。悄悄    蔚为大观

  【答案】A。 【技巧点拨】“汗牛充栋”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堆到屋顶。它形容藏书非常多,不能用来形容“张爱玲研究”。

  (七)感情色彩颠倒

  成语的感情色彩是指成语所带有的感性上的表达色彩,很多成语都有褒贬之分,从而体现出作者不同的感情倾向,与褒贬相对应的则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中性词。所以在解题过程中,若句子带有明显的感情倾向,便可根据成语的感情色彩快速排除干扰项。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广大考生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达到一定的表意效果,有时也会褒义词贬用或贬义词褒用。有的词更是可褒可贬,如“标新立异”、“登峰造极”、“按部就班”、“左右逢源”、“如虎添翼”等,这些词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例题:

  都说眼下属于图像时代。且不说电视、电影、光盘等          着文化消费和阅读走向,单单老照片、老漫画、老插图等等历史陈迹的          ,便足以表明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在文字里感受生活,感受历史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引领    席卷而来                      B。引导    沉渣泛起     

  C。主导    异军突起                      D。引领    纷至沓来

  【答案】C。 【技巧点拨】“沉渣泛起”指沉下去的渣滓重新浮起,比喻残存下来的腐朽无用的事物重新出现。它明显是贬义词,不符合句子的感情色彩。

  (八)功能混乱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比如有些成语不能单独使用,有些则能单独使用;有些成语不能用于否定句,有些则只能用于否定句;有些成语能用于被动语态,有些则不能用于被动语态等。

  例题:

  优秀的作家将及时听取读者的呼声,不断汲取读者的建议,写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为广大读者          的优秀作品。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喜闻乐见                              B。脍炙人口

  C。爱不释手                              D。津津乐道

  【答案】A。【技巧点拨】“喜闻乐见”指很受欢迎。“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文章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爱不释手”指非常喜爱,不舍得放手。“津津乐道”指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为”是“被”的意思,“脍炙人口”、“爱不释手”都不能用于被动语态,由此可排除B、C。

  (九)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只能用于自称,比如谦词;有些成语用于称呼对方,而不能称呼自己,比如敬词。这些成语如果不分场合随便使用,就容易犯谦敬错位的错误,从而影响句子整体语境的协调。如:“蓬荜生辉”是谦词,只能对己,不能对人。“虚怀若谷”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

  例题:

  实事求是地说,我也算够民主了,说一句          不为过,现在的博主数以千记,相信大家对博客都有自己的看法,众口难调,还是顺其自然吧。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善如流                              B。虚怀若谷

  C。我行我素                              D。大智若愚

  【答案】A。【技巧点拨】虚怀若谷: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它是个敬词,不能用来指自己。由此排除B。

  (十)断词取义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应该整体使用,若只断取某个语素的意义,会导致成语意义与句意完全相悖。

  例题:

  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解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题干只断取了成语中“首”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与语境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