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重庆烟多少钱一包:教师说课比赛要求及案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1:55:44

教师说课比赛要求及案例

 

说课要点:1、说教材——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教材重难点、教材对培养学生能力的影响。2、说学生——学生所处的学习状态(优势与劣势)、本年段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本班学生与学习目标的差距。3、说教学方法和手段——谈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成教学目标。4、说反思——重点反思不足和教学中的疑问,需要专家帮助解决什么问题。注意的问题:1、课时安排要合理(尤其是要增强第一课时的实效性)2、理解字词句要结合语言环境。3、语文听说读写训练要扎扎实实,不摆花架子。为学生的学服务,不可炫耀教师自己喧宾夺主。4、信息技术手段要适度,一节课不能使用太多,用在关键处,非用技术手段不可时再用。5、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写人的文章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描写,并引导学生说出这样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品质的好处有哪些。6、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准确把握所教年级学生学习应达到的目标。7、倾听学生发言要专注,及时纠正学生在语言表达时出现的问题,这也是语言训练的极好时机,千万要把握好。说课的基本内容1、    说教材分析——确定教学重点深入细致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是教师能够驾驭教学过程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这是因为:只有全面熟悉教材,把握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重点;只有钻研教材,才能掌握和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实现“知识、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的目标;只有深入地分析教材,才能对教材的结构、教学程序、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做到清晰自如,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只有对教材的作者、编者、与读者的心了然于胸,才能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更好地实现教学的多元目标。因此,教师必须钻研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分析教材逻辑系统,把握教材知识结构,并侧重分析本节课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教学的知识重点、能力点与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根据日本广岗亮藏的观点,我们从多种不同的具体教材中把教材变量抽象出三类:
〔1知性教材〕——关于语言——数量——类的符号教材。
〔2表达教材〕——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内容的教材。
〔3技术教材〕——关于身体动作的操作技术,关于造形、音乐艺术的教材。
     一般意义上说,教学重点是教材知识结构中带有共性的知识和概括性、理论性强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掌握重点知识,对一般知识会更加容易理解,抓住重点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知识产生迁移,使知识体系结构合理,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教学重点要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去考察和思考。那么,教学重点里除知识重点外,还应包括能力和情感的培养。诚然,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形成,离不开知识。因为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前提。但抓重点掌握知识本身并不等于能力和情感。因此,教师在确定知识重点时,从教学目标体系出发,还要明确能力培养和情感培养的重点,保证教学重点的完整性。2、说学生分析——指出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析学生,是教师实施教学行为的关键,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即使是再好的教学设计,一旦脱离学生的实际,违背学生的认识规律,也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增长自主意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使教与学和谐发展,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结构、各种能力水平、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作详尽的分析,才能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目标。
    按照布鲁纳的学说,儿童的发展阶段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行为把握阶段〕:通过组合和游戏等等动作活动,理解并把握事物的阶段。幼儿、小学低级学生主要处于这种水平。
   〔2图象把握阶段〕:以实物、绘画等图象为线索,理解并把握事物和事理的阶段。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主要处于这种水平。
   〔3符号把握阶段〕:未必伴有具体图象,主要发挥抽象思维的作用,以语言为符号的抽象概念和抽象原理的方式,理解,把握事理的阶段。初高中学生主要处于这种水平。
    学生在某一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时,其“认知的前提能力”,也就是今后所要学习的前提条件——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是关系到学习该课题的已有知识与已有的各种能力,是一种动态变化的量。我们把教学对象的“认知的前提能力”分为“律前”和“律后”两个阶段,即把握某一类知识规律之前和把握某一类知识规律之后两个阶段。
   在“律前”阶段,学生需要理解特定的知识和掌握特定的技术,这些特定的知识和特定的技术所具有的逻辑性占了极大的比重,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受到束缚,所以,教学目标应定在〔2类目标〕;为了使学生容易理解特定的知识和顺利掌握特定的技术. 需要借助各种教学媒体,这些教学媒体主要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内隐为外显、化隐蔽为直观的作用,这实际上是用“降低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的策略来对待教学对象的。因此,在“律前”阶段,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应遵循“能低则低”的原则。
    在“律后”阶段,学生的学习是围绕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而展开的,是一种发散思维的过程,需要积累主体性的学习活动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情感、形成态度、构建价值观,所以,教学目标应定在〔1类目标〕;为了使学生积累主体性的学习活动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必须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和更好地迁移。因此,在“律后”阶段,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应遵循“能高则高”的原则。
    教学难点,是那些比较抽象、离生活较远或过程比较复杂,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教学难点有三种:一是与教学重点相同的教学难点,即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二是教学难点并不是教学的重点,但与教学重点有着直接关系的教学难点;三是与教学重点无关或没有直接关系的教学难点。确定教学难点要依据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以及教学条件等,并要具体分析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3、 说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思路教学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教学目标,一般指课时目标。课时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确立教学目标,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其发展为依据。为了简化分析过程,我们把教学目标分成两类:
〔1类目标〕——形成态度、发展思维、培养情感之类的教学目标,即个体能力的发展。
〔2类目标〕——理解特定的知识,掌握特定的技术、形成熟练技巧之类的教学目标,即主体操作能力的形成、系统知识的掌握。
     具体叙述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⑴ 知识、能力与学科思想方法:
    知识:认知目标,即听、说、读、写、计算,实验操作技能,体育运动、劳动技术、音乐、美术等技能技巧。
    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操作(运动操作与心智操作)、想象、表达、问题解决与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学科素养,包括学科意识、创造能力、思维品质、学科语言四个层面。
    学科思想方法:如归纳与演绎、类比与对比、量变与质变等。
    ⑵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学习过程相关联的心理过程分析。方法:所要用到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的指导。
    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即情感、意志、性格的发展;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养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标准的确立。4、说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的策略
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体现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投入的精力最大、付出的劳动最多的方面,也是教师的教学深度和教学水平的标志。因此,教师在说课时,必须有重点地说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基本策略。教师的说课,要从知识结构、教学要素的优化,习题的选择和思维训练,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用,反馈信息的处理和强化等方面去说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步骤、方法和形式。5、说优化教学过程结构的设想
    
唐文中主编的《教学论》中指出:从系统论角度看,“所谓教学过程,就是那些引起教学活动系统状态变化的诸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教学过程的发生,有待于教师有目的地“引起”,而教学过程的定向发展,也有赖于教师把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有机地加以协调和控制。研究教学结构,一定要从教学系统内部不同层次、同一层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去研究。教学结构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多维整体结构。
    我们从教学要素的空间组合上看,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物质条件形成构成性结构。这是教学系统得以运行和发展的前提。从教学过程运行的逻辑程序上看,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果等形成过程性结构,即时间结构。在这里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条件是教学系统本身比较稳定的基本要素,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果等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
    首先,要说明教学过程运行中怎样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的关系,在哪些关键性问题和环节上体现以教师为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为主体,做到以“教”促“学”,以使知识结构的内存规律与学生认识规律的最佳结合,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最佳结合,同时做到最佳状态的情感交流和情感调控等。
    其次,教师要说明怎样组织好教学过程,通过情境创设、新知学习、反馈强化、知识应用、结束等控制手段和语言、提问、演示、讲解、板书等基本技能,促进教学过程有序的发展,即按规律运动。
   以〔1类目标〕为主的课堂教学过程,以“主体性的教学过程”为宜。其主要阶段是:
   收集信息(主动地收集情报)→发散思维(学生亲自收集信息之后,展开种种组合的发散思维,提出假设,找出规则)→迁移能力(转变为能动的能力)。
   要达到1类目标——形成态度,发展思维,培养情感,学生如不去主动地展开种种的学习活动,积累主体性的学习活动的经验,是困难的。
   以〔2类目标〕为主时,以“接受性的教学过程”为宜。其主要阶段是:
   提供信息(教师向学生提供信息)→辐合思维(沿着教师敷设的轨道,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活动,加以掌握)→巩固(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
    理解特定的知识和掌握特定的技术时,这些特定的知识和技术所具有的逻辑性占了极大的比重。学生所拥有的自由的主体性的思维受到束缚,因此,自然而然地,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进行接受性学习的居多。
结合教学目标、教材与学生的分析,使可以选择相应的教学过程结构:
  0、1、1 摆弄实物→亲身感受→出色地操作
  0、2、1 在操作活动中感知→想象→表达→鉴赏
  0、3、1 在游戏活动中抓住全貌→找出要领→掌握(制作)→讲评(小结)→反省(巩固练习)
  1、1、2 操作实物→提出筒单假设→凭藉图象加以理解→实际应用
  1、1、3 在具体情境中抓住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应用
  1、2、2 通过(实物绘画)感知→构思、设想→表达→鉴赏
  1、2、3 从语言符号感知→构思、设想→表达→鉴赏
  1、3、2 从观察示范中抓住全貌→找出要领→形成练习→讲评(小结)→巩固练习
  1、3、3 讲解技术要领→形成练习→讲评小结→巩固练习
  2、1、2 观察(实物、绘画、演示)→强化表象→辐合分析→小结→练习
  2、1、3 介绍事例→辐合分析→小结→练习
  2、2、2 观察示范、绘画、演示(范例)→掌握规律(小结)→练习
  2、2、3 讲解要领→掌握规律(小结)→练习6、说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使用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关联的动作体系(包括内隐和外显的动作)。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实现,进而关系到教学系统功能的实现。它涉及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习的进程及迁移的形成等。
    教学方法有其多样性、综合性、发展性、可补偿性特点。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殊的功能。
选择教学方法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方法的基本问题是选择问题。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特征(知识基础、心理特征、能力水平等)、学科的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时间标准去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在说课时,根据上述内容,说明选择某种教学方法或综合运用几种教学方法的根据、作用、适度等,阐明其价值性。
    教学过程是师生和谐发展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必须是教法和学法同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要说明怎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在当前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地涌入教育领域的情况下,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从传统的手段发展到了电化教育。在教学手段上,由单一媒体的教学转变为采用现代化手段的多媒体教学。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计算机为中心,形成媒体系统。由于现代教学手段(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使教材形象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因此,它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
教师在说课时,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学生特点出发,说明使用教学媒体的有机性、适时性、适度性以及电教软件编制的构想等基本想法和这些媒体的使用价值。7、说教学效果的预测
教学效果是教学目标的归宿和体现。教学效果的预测,既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期望,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自我把握程度。教师在说课时,要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智力开发,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身心发展等方面作具体的、可能的预测。n          说课前的准备
说课前应做哪些准备呢?应做好知识准备、理论准备、技术准备、心理准备。
(一)知识准备知识是基础,没有比较丰富的知识,要想说好课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课前首先要做好知识准备。知识准备的内容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课程标准、教材知识以及其它相关知识。
   1、熟悉课程标准。学科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这一点说课教师往往忽略。说课前,教师一定要熟悉课程标准,掌握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以及各年级的教学要求,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尤其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分解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离开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说课就会迷失方向。例如,对学生口头表述历史的能力的要求,初一年级就不能要求学生能完整地叙述历史事件过程与历史人物活动,这是对初二学生的要求。初一学生只要求初步学会复述重要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能概述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重要内容。
   2、钻研教材。熟悉所说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了解知识的承接性和延续性,对知识系统的内在联系做到心中有数。还要掌握本课在本册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重点难点。
   3、涉猎边缘学科的知识,扩展知识视野,使之具备多学科多层次的知识结构。这样才可以在本学科这个天地里游刃有余,使说课具有深度和广度。
    (二)理论准备
    说课的理论因素很浓,教师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是说不好课的。说课一定要在理论指导下去研究教学内容的分析、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否则说课就没有高度,就是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在说课前要针对教学实际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材教法等有关理论。明确教育规律,掌握所教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课堂教学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掌握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方法及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不断提高教育理论的素质,为说课打下理论基础。(三)技术准备
1、明确说课的内容和要求要想说好课,首先明确说课要说什么。关于说课的内容,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框框”,通常包括说教材分析,说学况分析,说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思路,说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的策略,说优化教学过程结构的设想,说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使用,说教学效果的预测这七项内容。
    说课要求教师不但要说出怎样教,而且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依据等),使用听者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掌握说课的技巧
    ①加强说的功夫:说课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目的,但都得用语言表述。要动口,就要加强说的训练,要有说的功夫。要注重语气、语量、语调、语速、语感;要进入角色,脱稿说课不能用背诵的语调,要用“说”或者“讲”的语气;设计意图则用说明性语气。教师所处的位置要和讲课相同,板书和演示操作等活动要自然和谐、落落大方。
    ②对说课的内容要分清主次,教师在说课时对说课的各方面内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清主次。每一部分的重点是要说清“是什么”和“为什么”。
    3、准备好说课所需的教具:说课前要准备好本次说课所用的尺、挂图、小黑板、卡片、幻灯片、录音录像等教学用具,以及表演和板书需要的饰品和图形,以便说课时根据需要做必要的介绍和演示。
    (四)心理准备
    由于说课是一种新生事物,许多教师根本没有接触过。它又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谈完一节课设计的整体思路。如果说课教师心理压力过大,很容易在说课时失去心理平衡,形成心理障碍,从而影响正常水平发挥,这就需要教师在说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1、充分认识说课的重要性:“说课”活动是在短时间内较经济的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形式,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而积极踊跃地参与这项活动,由压力变动力,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教法,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进步。
    2、增强自信心:教师要消除紧张心理,说课时从容自如,同时要正确地估价自己的实力,使能力得到应有的发挥。
    3、注意自我心理调节:说课是在没有学生配合的情况下,一切靠自己完成,有时可能出现漏洞,这时需要教师具有应变能力,恰当而又不留痕迹地加以弥补。这种自我控制的心理能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平时就加以训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无把握之仗”,这都说明事前准备的必要性。充分准备是说课成功的起点,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只有说课准备充分,才能提高说课的质量,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说课案例:  中学语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说课
哈尔滨市第49中学  党方明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新编初中语文第五册教材的重点篇目,也是《水浒》的精彩篇章之一。《水浒》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它的故事产生于北宋末年到元代末年,成书于明代,距今久远。明代的小说拿到今天的课堂上来学,让学生学什么呢?不是像古人一样说起话来“之乎者也”,写起文章来半文半白叫人晦涩难懂。而是要学习前人独具匠心的构思和用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学习语文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达到“古人之书皆为我物,惟我所用”的地步。
    初三学生平均年龄16岁,男女各半,对江湖恩怨、打打杀杀,男同学有极大的兴趣,女同学则不以为然,这是由他们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的。他们又有共同之处,无论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喜欢看精彩的故事情节,普遍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教学就应抓住主要情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有些同学可能会对鲁提辖的行侠仗义行为暗生崇拜,甚至盲目效仿,教师都应正确引导。
    通过教材、学生分析确立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
1、认知目标:认识恶人横行欺压百姓的封建社会;领会课文用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欣赏主要情节细致描写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和欣赏小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德育目标:提倡见义勇为,反对江湖义气。
教学重点:分析鲁达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分析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表现主题的。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很多,为什么单把“分析鲁达的性格”作为教学重点呢?因为他是作品的主要人物,其他人物的出场都是为了烘托主要人物服务的,次要人物出场只起到一种烘云托月的作用。另外鲁提辖正因为有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才会有激怒郑屠、拳打郑屠的言行。他的性格既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也反映了北宋官逼民反的黑暗现实。因此把分析鲁达的性格作为教学重点。
    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的。作品把鲁提辖、郑屠、金家父女等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课文没有具体的社会环境介绍,只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描绘,真实地再现北宋的社会环境。一个有阅读经验的人,往往善于从优秀作品的描写中了解社会,初三学生没有阅读经验,普遍存在抽象思维能力差的问题,因此我把通过人物遭遇来理解对封建社会的现实作为难点。
    为突出教学重点,我采用“切入法”作为教学方法。即从课文最重要的内容——高潮入手,分析课文,直接切入主题。我为什么从“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一情节切入呢?第一,它是故事的高潮,是小说最扣人心弦的部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又最能突出鲁提辖嫉恶如仇、勇而有谋的性格特征。对表现主题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从高潮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七设悬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不禁要问:打得结果怎么样?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呢?第三,可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一堂课的前15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听课效率最高的时间,切入重点,放在开头来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录音机、投影片等电教手段。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明确训练重点、课文分析、讨论问题、小结、练习巩固等六个环节。
    一、导言:《水浒》的人牧塑造,历来受到很高的评价,它为我们塑造了许许多多除暴安良的梁山好汉拓形象,鲁达就是其中光彩照人的一个。作者是如何把这个人物塑造得光彩夺目的呢?导入文题——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二、投影显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该掌握什么,以便有针对性的听课,有的放矢的解答疑难。
    三、课文分析:采用切入法,从情节入手进行分析。
    首先,分析“三拳”,在课文中的17—20自然段,请一位同学复述这一部分,最好找一位表达能力强,能伴以简单的武打动作的(可安排学生做准备活动)。这样课堂的气氛能马上被调动起来,学生的主动性就会提高。在这部分里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这几段文字从几方面描写了主要人物鲁提辖的活动?(语言、动作、心理)
   2、具体分析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能反映鲁提辖什么性格特征?(嫉恶如仇、勇而有谋)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情节,如果让我们同学来写,恐怕有的同学只能写出一句话“鲁提辖只三拳就把镇关西给打死了。”要是《水浒》作者施耐庵也这样写的话,读者肯定会感到没意思。这一情节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作者不但写出了怎么打的?打在什么地方?打得结果怎样?连挨打者郑屠的感觉也都一一写出来了。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精雕细刻,细节描写可使文章生动传神。
    其次,分析“三激”郑屠这一情节。也请一位同学来复述,把如“臊子”等词改用现代词语。“三激”郑屠写在“三拳”之前,如果说“三拳”突出了鲁提辖的勇,那么“三激”则突出了鲁提辖的“谋略”,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白“三激”郑屠是为拳打郑屠作准备,迫使郑屠就范,使鲁提辖处处占有主动。至此,主要情节已经分析透彻了。
再次,请同学找出除了主要情节外的另一情节——救助金氏父女的情节。找到后让学生听这段录音,思考下列问题:
1、鲁提辖是怎样救助金老父女逃离虎口的?(借钱相送,亲自掩护)
2、借钱相送可看出鲁提辖什么性格?(慷慨大方,重义轻财、屿弱者)
3、这一部分写了鲁提辖的言行,还写了他的心理活动,心理描写展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颇有心计、粗中有细)
4、写李忠、史进的作用是什么?(衬托鲁提辖的慷慨大方)
救助金氏父女、拳打镇关西,鲁提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就要讲镇关西的罪恶和金氏父女的遭遇。
再次,请同学朗读2、3自然段,即酒楼听诉部分。讲述这部分让学生认识到:这两段正面写了金氏父女的遭遇,从侧面表现了镇关西的罪恶,使学生得出“镇关西实在该打,鲁提辖打得好”的结论。金氏父女的哭诉,反映了北宋社会暗无天日、恶人横行、好人受欺的社会现实,也说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正义性。
    以上我们分析的情节,都体现了鲁提辖性格的闪光之处。课文中有没有表现他性格中的另一侧面呢?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答案(粗鲁暴躁),并请学生举例来说明。鲁提辖是作者极力歌颂的英雄人物,为什么还要写他粗鲁暴躁的一面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英雄是人不是神,他身上也有缺点错误,这样写,人物才血肉丰满,真实可信。)这一问题是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设置的。学生在写人的时候,往往爱绝对化。写一个人好,就说他毫无瑕疵;写一个人坏,就说他一无是处。
    作品在对主要人物浓墨生彩的同时,也对次要人物做了蜻蜒点水般的勾勒,次要人物是烘托主要人物的,不能不写。
    四、讨论:在暗无天日的社会里,恶人横行,好人受欺,只能寄希望于鲁提辖这样行侠仗义的英雄人物,这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为今天该怎么认识呢?(社会与时代不同,看问题的方法、角度就不一样。今天,见义勇为的行为是应该提倡的;江湖义气、为朋友两胁插刀的行为是不足取的)。通过讨论可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五、小结:我们在为鲁提辖击掌喝彩的时候,也为他捏了把汗,打死郑屠以后鲁提辖的命运怎样了呢?原来他为避灾祸逃到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取了个法名叫“智深”,就是我们听起来非常耳熟的花和尚鲁智深,再后来呢?这就要靠大家自己去读《水浒》,自己去寻找答案了。
    六、练习巩固。运用电教媒体,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重点的掌握情况,做到及时反馈。(附练习)
阅读课文后填表:(括号内文字为填表答案)
三拳 部位 角度 喻体 本体 修饰语
第一拳 (眼睛) (视觉) (彩帛铺) (眼睛里的光线) (红的、黑的、紫的)
第二拳 (鼻子) (嗅觉) (油酱铺) (鼻子里的滋味) (咸的、酸的、辣的)
第三拳 (太阳穴) (听觉) (全堂水陆道场) (耳朵里的声音) (磬儿、钹儿、铙儿)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板书、讨论问题、写作指导、运用电教手段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力求做到教与学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结果与过程、方法相统一,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融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教促学。
    教学效果预测:预计100%的同学都能充分活动起来,85%的同学能在课堂上掌握重点,理解难点,还有15%的同学需要进一步复习巩固。
《美丽的彩虹》说课设计
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研组    向文瑛
  [说教材]
  《美丽的彩虹》是一首儿童诗歌。图文并茂,插图优美,生动易懂。“彩虹”是学生熟悉却不太了解,见过却又并不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这首诗歌很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说目标]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游戏识字,情感朗读,发挥想象力,并说出自己所想的内容三个环节,达到了识字、读文、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游戏中主动识字,是本节课主要的识字手段。让学生在游戏中既巩固了拼音,又认读了本课要求掌握的二类字,并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2、愿意表现自己,是儿童的共同特征。因此,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选读诗歌中自己想读的小节,达到了情感朗读的效果。
3、培养低年级学生积极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低年级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在本节课中,如“彩虹还像什么?”“你走过彩虹桥,还希望能看到什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教学过程]
1、收集资料,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突出生活中既有语文,使学生开阔视野。课前,我布置学生广泛搜集有关彩虹的资料,并相互交流,激发了他们迫切想学习这一课的兴趣。
2、游戏识字,情感朗读。
新改版的教材识字多,难度大,单一的去认,去写,既枯燥,又没有效果,所以在教学流程中我始终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去青铜自己,能认识哪些字,能读好哪一节诗歌。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读文的愿望,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3、插想象翅膀,练口语能力。
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仍然是让学生在充分的情感体验中表面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想法,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潜力充分发挥,并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让学生在课件中了解到更多的有关彩虹的资料,并教学生在课外“人造彩虹”,让学习大胆尝试,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从而更乐意地学习语文,学好语文。
说课的意义及作用
说课是教师经过备课,在一定的场合下,把所备章节的教材分析、学况分析、教学要求、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主要设计意图,根据需要用准确的语言具体地向其他教师及有关人员表述的过程。
     说课是有理论、有实践的备课表述过程,是非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这种教学活动形式对落实课程标准精神,研究教材内容和教与学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说课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1、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要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素质,备课能力就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传统备课多是教师封闭式的个人备课,由于个人的文化水准、认识能力、教学经验的差异,其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同,致使教学班质量不平衡,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很不利。
说课将传统封闭式的备课开放化,理论化,实践化,同传统封闭式的备课比较,主要有三点好处:
⑴使备课更全面。传统的备课是教师自己备课完毕,就直接走进课堂进行教学,因此有很多不周到之处。说课则是备课后先对老师们说,不仅要说过程,还要说教材分析、学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设计意图、理论依据。说课后众人共议,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经过充分全面的准备后,再走进课堂,效果必然好于前者。
⑵使备课更精深。说课多了一个备课的深加工过程,能明显提高备课质量。
⑶对备课更重视。因为说课是面向同行,所以说课者非常重视。在备课时要学习很多知识、方法、理论,要细致地钻研教材,分析学况,精心准备说课,反复推敲教学设计,甚至还要多次请教他人。
2、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课堂教学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说课一定要在理论指导下去研究内容、方法、过程。这里所说的教学理论是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论基础。
说课对教学过程中重点环节设计意图的表述,主要是理论方面的内容。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明显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让一个后进生回答他感兴趣的问题;某个道理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这些虽然是方法上的问题,但也必须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有了正确的认识,方法才能奏效。备课、说课、上课没有理论基础就会一团糟。没有理论指导,教学就没有高度,就不会吸引学生,成为无源之水。
教师可以多形式、多层次地组织说课,如让教师轮流说,大家共同议,取长补短,使认识统一,知识统一,进度统一,达到备课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也可以把说课列入计划,形成制度,作为全面锻炼队伍、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