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王子的黄金战车:电大金融学复习资料(可直接打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1:48:29

单选

1.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量指标中的货币增长率指标反映了(货币增量)的状况。    

2.在货币层次中,货币具有(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强)的性质。          

3.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现金

4.货币在(商品买卖)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5.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表明(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6.信用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金属铸币在流通中使用

7.关于人民币发行管理方面的正确规定是(发行库保存发行基金

8.牙买加体系的的特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9.美元与黄金内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10.货币流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金币本位制

11.中间汇率是指(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平均数

12.以金本位制为背景分析汇率变动因素的理论是(国际借贷说 )

13.汇率自动稳定机制存在于( 金币本位制)条件下

14.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5.铸币平价是(金币本位制 )条件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16.信用是 (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

17.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18.现代经济活动中,在整个社会的融资总规模中,债权信用的规模远远(大于)股权信用

19.商业信用是企业在购销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以下对商业信用的描述正确的是(商业信用融资期限一般较短

20.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是(资产或商品的价格暴涨

21.以下属于信用活动的是(赊销

22.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提供信用的一方通常是(卖方

23.在我国,企业与企业之间普遍存在“三角债”现象,从本质上讲它属于(商业信用

24.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信用仍然是最重要的融资形式。以下对银行信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银行信用不可以由商业信用转化而来

25.消费信用是企业或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26. 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27.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基准利率

28.市场利率的高低取决于(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29.我国习惯上将年息、月息、日息都以“厘”作单位,但实际含义却不同,若年息6厘,月息4厘,日息2厘,则分别是指(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万分之2

30.由政府或政府金融机构确定并强令执行的利率是(官定利率

31.国际金融公司作为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性金融组织,它的资金的运用主要是(提供长期的商业融资,以促进私营部门投资

32.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组织机构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机构是(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局

33.我国出现的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是( 英国丽如银行

34.负责协调各成员国中央银行的关系,故有“央行中的央行”之称的机构是(国际清算银行

35.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是(支付结算服务

36.在商业银行总分行制的外部组织形式中,(管理处制)是指总部负责管理下属分支机构的业务活动,自身并不经营具体的银行对外业务

37.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演变的过程中,把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流动性上的是(资产管理)理论

38.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体系,目前采用的是(职能分工)模式

39.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置分为所有权机构和经营权机构。所有权机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是常设经营决策机关

40.银行在对借款客户信用状况的评价基础上与客户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约定按照双方商定的金额、利率,银行将在承诺期内随时准备应客户需要提供信贷便利的业务被称做(信贷承诺

41.1998年以前我国负责保险公司及保险业务监管及有关法规制定的机构是(中国人民银

42.保险公司具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依据(经营目的),保险公司分为商业性保险公司和政策性保险公司

43.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信托业务种类可以有许多种。如以( 信托的责权利)划分,可分为

44.租赁业务的种类繁多,按租赁中(出资者的出资比例)可分为单一投资租赁和杠杆租赁两种

45.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日趋复杂化,企业和个人客观上要求建立专业机构来集中管理风险,并对意外风险和伤害产生的损失给予补偿。15世纪最早出现的险种是(海上保险)。

46.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间接融资工具的是(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47.一张差半年到期的面额为2000元的票据,到银行得到1900元的贴现金额,则年贴现率为(10%)。

48.下列属于所有权凭证的金融工具是(股票)。

49.金融工具的价格与其盈利率和市场利率分别是哪种变动关系(同方向,反方向)。

50.期权合约买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损失状况是(收益有限大,损失有限大)。

51.货币市场各子市场的利率具有互相制约的作用,其中对回购协议市场利率影响最大的是(同业拆借市场)。

52.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常被当作(基准利率),对整个经济活动和宏观调控具有特殊的意义。

53.票据到期前,票据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行为称为(承兑)。

54.非金融性公司发行融资性票据主要采取的方式是(间接销售)。

55.经济高涨时,商业银行对国库券的投资一般会(下降)。

56.下列属于应在资本市场筹资的资金需求是(补充固定资本

57.证券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上的主要投资者是(各类金融机构

58.下列不属于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的是(从事自营业务的证券公司

59.“证券市场是经济晴雨表”是因为(证券市场走势比经济周期提前

60.下列哪一项不是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技术分析可以替代基本面分析

61.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引起资产增加的项目应记入(借方)

62.目前各国的国际储备构成中主体是(外汇)。

63.能够体现一个国家自我创汇的能力的国际收支差额是(贸易差额)。

64.逆差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贷方)中。

65.通常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66.国际外汇市场的最核心主体是(外汇银行)。

67.在国际信贷市场上,(LIBOR)是制定国际贷款和发行债券的基准利率。

68.影响外汇市场汇率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国际收支状况)。

69洲货币最初指的是(欧洲美元)。

70.为存在外汇市场上的( 套汇交易)活动,才使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趋于同一。

71.中国正式加入WTO的时间是( 200112 )。

72.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以及在我国的运作,将充分展现出国际先进的态势,他们在规章制度、组织管理、资金运营、技术服务、内部协调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对中资金融机构将产生极大(示范效应)。

73.我国于1992年开始在上海进行保险市场开放的试点,(美国友邦国际保险集团)是最早进入国内保险市场的外国保险公司。

74.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 贸易一体化 )。

75.衡量生产一体化的核心指标是(国际直接投资额)。

76.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体制属于(单一中央银行制)。

77.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最主要的资产项目为(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

78.中央银行握有证券并进行买卖的目的不是(盈利)。

79.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80.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央行(发行的银行)的职能的体现。

81.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交易功能)。

82.下列哪个方程式是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M=PQ/V

83.下列变量中,属于典型的外生变量的是(税率)。

8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恒久收入的影响)。

85.凯恩斯认为,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负相关)。

86.作用力度最强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存款准备率)。

87.可以直接增减流通中现金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

88.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借款成本而发挥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再贴现率)。

89通过影响商业银行放款能力来发挥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存款准备率)。

90.对于通货,各国的解释一致是指(银行券)。

91.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的特点。

92 .在市场经济中,货币均衡主要是通过(利率机制)来实现的。

93.我国目前主要是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94.下列各项政策中,(指数化政策)可以解决通货膨胀中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95.通货膨胀对社会成员的主要影响是改变了原有收入和财富分配的比例。这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96.下列属于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的是(基础货币)。

97.目前,西方各国运用得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公开市场业务)。

98.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降低再贴现率)。

99.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则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增加)。

10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收紧)。

101.金融监管的最基本出发点是(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

102.我国目前规定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比率,即流动性资产平均余额与流动性负债平均余额之比不得低于(25% )。

103.( 依法实施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点,金融机构必须接受国家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保证监管的权威性、严厉性、强制性、一贯性,从而保证有效性。

104 .我国目前采用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分业监管 )。

105.我国的下列金融市场监管机构中属于外部监管机构的是(证监会 )。

106.造成金融压制的原因之一是金融市场落后,尤其是( 资本市场 )发育不全。

107.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与货币作用效率呈(正比)。

108.“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金融与经济发展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109.下面选择中不是导致金融结构发生变动的主要因素的是(  金融风险   )。       

110.同类金融机构在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中所占份额以及在主要金融工具中所占份额,指的是( 分层比率  )。

多选

1.一般而言,货币层次的变化具有以下(b. 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越慢,重新修订货币层次的必要性就越小 c. .金融产品越丰富,货币层次就越多f. 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越快,重新修订货币层次的必要性就越大)特点。

2.在我国货币层次中,狭义货币量包括(d. 银行活期存款e. 现金)

3.在我国货币层次中准货币是指(b.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c. 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d. 居民储蓄存款e. 其它存款)。

4 .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表现在(a. 贷款发放b. 赔款支付c. 工资发放d. 善款捐赠e. 税款交纳f. 商品赊销)。

5 .货币发挥交易媒介功能的方式包括(a. 计价单位d. 交换手段e. 支付手段)。

6.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具有以下性质(a. 国家法定价格标准d. 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指定发行银行e. 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

7.人民币货币制度的特点是(c. 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d.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计价、结算的货币单位e. 人民币采用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

8.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是(b. 黄金是国际货币c. 国际收支可自动调节d.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9.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c. 各国无法通过变动汇率调节国际收支d. 要保证美元信用就会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10.贵金属不能自由输出输入存在于(c. 金块本位制 d. 金汇兑本位制)条件下。

11.在银行以不同方式卖出外汇时汇率水平通常是(b. 信汇汇率高于票汇汇率c. 电汇汇率高于票汇汇率e. 电汇汇率高于信汇汇率)。

12.本币贬值对一国资本流动的影响是(c. 若市场预期贬值幅度过大,则引起资本流入d. 若市场预期贬值幅度不够,则引起资本流出 e. 若市场预期贬值幅度合理,则引起资本流入)。

13.牙买加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具有以下性质(b. 汇率制度是以信用货币本位为基础d. 以浮动汇率制为主导e. 无法实现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

14.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b. 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可能所有商品都遵循“一价定律” c. 汇率决定的基础是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d. 汇率由一定时期两国通货膨胀率差异决定)。

15.若其他条件不变,一国货币贬值的影响是(c. 有利于抑制进口d. 有利于增加出口 )。

16.以下对信用与货币的描述正确的是(a. 整个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之上的c. 信用的出现使货币流通范围减小e. 信用与货币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

17.根据融资活动中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地位,信用形式可以分为(a. 股权信用e. 债务信用)。

18.企业信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企业的债务信用c. 企业的股权信用d. 商业信用e. 向银行贷款)。

19.现代信用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a. 现代信用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b. 现代信用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d. 现代信用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e. 现代信用可以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

20.社会征信系统分为(a. 信用调查系统b. 信用查询系统c. 信用档案系统d. 信用评估系统e. 失信公示系统)几个子系统。

21.以下属于消费信用的是(a. 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住房贷款d. 企业向消费者以延期付款的方式销售商品e. 银行提供的助学贷款)。

22.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有(a. 专项债券b. 发行国库券c. 银行透支或借款d. 发行国家公债)。

23.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有(a. 收购或合并国外企业b. 利用直接投资的利润在当地进行再投资c. 在国外开办独资企业d. 东道国与当地企业合资开办企业e. 对国外企业进行一定比例的股权投资)。

24.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表现为(a. 银行信用推动商业信用的完善c. 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d. 两者相互促进e. 在一定条件下,商业信用可以转化为银行信用)。

25.商业信用的特点是 (a. 借贷的对象是商业资本b. 其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家e. 信用的规模依存于生产和流通的规模)。

26.下列关于利息的理解中正确的是(b. 利息构成了信用的基础d. 利息属于信用范畴e. 利息的本质是对价值时差的一种补偿)。

27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收益资本化规律日益显示出作用,如在(a. 人力资本的价格b. 土地的长期租用c. 工资体系的调整d. 土地的买卖 e. 有价格证券的买卖活动)中,它们的价格形成都是这一规律作用的结果。

28.在经济周期中,处于不同阶段利率会有不同变化,以下描述正确的是(b. 处于萧条阶段时,利率会降低c. 处于复苏阶段时,利率会慢慢提高d. 处于繁荣阶段时,利率会急剧提高)。

29.利率水平的变动只能影响社会总供求的总体水平,要调整总供求的结构和趋向,需要(a. 适当的利率水平c. 灵活地利率联动机制d. 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e. 合理的利率结构) 。

30.在下面各种因素中,能够对利息率水平产生决定或影响作用的有:(b. 平均利润率水平c. 物价水平d. 国际利率水平e. 借贷资本的供求)

3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协调国际间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关系、加强货币合作而建立的国际性金融机构,其资金来源的途径包括(a. 向官方和市场借款b. 某些成员国的捐赠款或认缴的特种基金d. 会员国认缴的份额e. 资金运用收取的利息和其他收入 )。

32.管理性金融机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金融管理、监督职能的机构。目前各国的金融管理性机构主要构成有(a. 社会性公律组织c. 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局d. 分业设立的监管机构e. 同业自律组织)。

33.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大陆的金融机构体系已逐步发展成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该体系的特点是以(a. 银监会b. 证监会c. 中央银行e. 保监会)作为最高金融管理机构,实行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

34金融机构的功能可以基本描述为(a. 融通资金 b. 改善信息不对称 c. 风险转移和管理d. 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服务便利e. 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35.金融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以各种形式吸收的外部资金,在经营过程中面临较高的风险。因而,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必须遵循(a. 盈利性c. 安全性d. 流动性)原则。

36.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是一个国家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其特点可概括为( a. “国家的银行” c. “发行的银行”  e. “银行的银行” )。

37.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因各国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主要有( a. 单一银行制 b. 总分行制 c. 持股公司制  d. 连锁银行制)等类型。

38.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其运用资金的业务。对商业银行来说,其资产一般包括现金、信贷和投资。其中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主要包括(b. 库存现金c. 同业存放的款项d. 托收中的现金e. 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39.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和高利贷的垄断地位被打破。现代银行的形成途径主要包括(c. 由原有的高利贷银行转变形成d. 按股份制形式设立)。

40.银行类金融机构按其在经济中的功能可分为(a. 政策性银行b. 中央银行c. 商业银行d. 专业银行)。

41.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保险公司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类型。根据保险的基本业务划分,保险公司主要有(b. 再保险公司  d. 财产保险公司  e. 人寿保险公司 )。

42.保险公司为了提高偿付能力,对需要保险基金进行积极的运作,主要方式有(a. 证券投资 c. 发放抵押贷款e. 银行存款)。

43.保险基金是补偿投保人损失及赔付要求的后备基金,它的构成主要包括(a. 保险费c. 保险盈余d. 保险公司的资本)。

44.投资类金融中介机构,是通过其基本的业务经营为各类投资业务活动提供相关服务。投资机构主要有(b. 证券公司 e. 投资基金公司)。

45.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信托业务种类可以有许多种。常见的是以服务对象作为分类依据,将信托业务分为(b. 法人信托c. 个人和法人通用信托 e. 个人信托)。

46.股票及其衍生工具交易的种类主要有(a. 期货交易b. 股票指数交易c. 期权交易d. 现货交易)。

47.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有(a. 中央银行b. 政府c. 商业性金融机构d. 企业e. 居民个人)。

48.下列金融工具中,没有偿还期的有(a. 股票d. 永久性债券)。

49.按交易标的物可以把金融市场划分为(a. 黄金市场b. 外汇市场c. 衍生工具市场d. 证券市场e. 票据市场)。

50.下列属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有(d. 货币互换e. 股票价格指数期货)。

51.从交易对象的角度看,货币市场主要由(a. 商业票据c. 国库券d. 同业拆借)等子市场组成。

52.下列描述属于货币市场特点的有(c. 风险相对较低d. 交易期限短e. 流动性强)。

53.投资者投资于票据的渠道有(a. 从发行人手中直接购买b. 从票据交易商手中购买d. 从持票人手中通过贴现或转贴现等方式购买e. 购买投资于商业票据的基金份额)。

54.下列有关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描述,正确的有(a. 在资金供给制的传统体制下,不存在同业拆借市场b. 信贷资金管理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同业拆借市场的兴起c. 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对同业拆借市场进行了治理整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d. 20世纪90年代初,曾一度出现 “违章拆借”现象e. 1996年1月3日,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网络系统开通运行,标志着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进入新的规范发展阶段)。

55.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特点有(a. 收益稳定且超过银行存款收益c. 安全性高e. 流动性强)。

56.资本市场具备并发挥的功能有(a. 有利于企业重组b. 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c. 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e. 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

57.下列政策中 , 会引起证券市场价格上升的是(a. 增加货币供应量b. 政府转移支付增加c. 下调利率d. 减税e. 扩张性财政政策)

58.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b. 宏观经济政策c. 经济运行周期d. 产业生命周期e. 上市公司的业绩)

59.有利于提高发行者知名度的发行方式是(a. 公募发行d. 间接发行)

60.下列有关证券流通市场的组织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有(a. 场外交易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的交易c. 场外交易是二级市场的基础与主体e. 证券交易所在二级市场上处于核心地位)

61.下列属于我国居民的有( a. 在法国使馆工作的中国雇员 b. 在北京大学留学三年的英国留学生c. 国家希望工程基金会 d. 某一日资的外商独资企业)。

62.与其他储备资产相比,特别提款权有鲜明的特征有( a. 只能在基金组织与各国之间进行官方结算b. 来源途径只有两个,或者源于基金组织的分配,或者源于官方的结算c. 不能直接用于贸易和非贸易支付d. 任何个人和私人企业不得持有和运用e. 它不具有任何内在价值,纯粹是一种账面资产)。

63.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有(a. 利率机制b. 价格机制 e. 收入机制 )。

64.国际储备的来源有(b. 购买黄金c. 干预外汇市场d. 国际基金组织分配 e. 国际收支顺差)。

65.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应采取的调节政策有(a.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e. 降低关税)。

66 .国际信贷中属于优惠贷款的是(a. 政府信贷  c.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67.国际货币市场的子市场主要包括(a. 短期证券市场 b. 离岸货币市场d. 票据贴现市场  e. 短期信贷市场)。

68.国际资本流动的不利影响主要有(b. 对国际收支的冲击c. 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d. 对经济主权的冲击e. 对汇率的冲击 )。

69.国际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表现在(a. 调剂各国资金余缺b. 调节国际收支  c. 提供国际融资渠道 d. 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 e. 有利于规避风险)。

70.国际金融市场按照市场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a. 国际货币市场b. 国际黄金市场 c. 国际资本市场 d. 国际外汇市场)。

71.关于金融全球化“双刃剑”作用,说法正确的有(a. 金融全球化对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c. 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往往能获得金融全球化“利大于弊”的效应  e. 发展中国家往往得到金融全球化的“弊大于利”的结果)。

72.衡量生产一体化的主要指标有(a. 海外分支机构出口额b. 海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 d. 国际直接投资额e. 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生产值 )。

73.衡量贸易一体化的主要指标有(  b. 对外贸易依存度  c. 非关税壁垒的数量 d. 关税水平 e. 加入国际性或区域性贸易组织的情况

74 .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一国金融监管和协调更多地依靠( c. 国际性金融组织的作用d. 国际性行业组织的规则  e. 各国政府的合作  )。

75 .金融市场全球化主要表现在( a. 各国金融市场的主要金融资产的价格和收益率的差距日益缩小  d. 各国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和交易工具日趋国际化  e. 各地区之间的金融市场相互连接,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 )。

76 .中央银行是在解决(a. 银行券的发行问题b. 最后贷款人问题c. 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d. 金融监管问题)等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

77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体现在(a. 最终贷款人c. 组织全国的清算 d. 集中存款准备)。

78 .中央银行的活动特点是(b.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c. 不以盈利为目的 d. 享有国家赋予的种种特权e. 制定货币政策)。

79.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是通过(a. 收购黄金外汇b. 再贴现d. 再贷款e. 购买有价证券)投入市场,从而形成流通中的货币。

80.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是(a. 公开市场业务b. 法定准备金率c. 再贴现)。

81. 马克思认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a. 商品价格 c. 商品数量e. 货币流通速度)。

82.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c. 交易动机d. 预防动机e. 投机动机)。

83.弗里德曼把影响货币需求量的诸因素划分为以下几组:(b. 恒久收入与财富结构c. 各种资产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d. 各种随机变量)

84. 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a. 价格b. 收入c. 利率d. 货币流通速度 e. 金融资产收益率)。

85.下列属于影响货币需求的机会成本变量的是( a. 利率d. 物价变动率)

86.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使货币乘数发生变化(a. 流通中现金增加b. 居民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变化c. 商业银行变动超额准备金d. 通货-存款比率改变e. 准备-存款比率改变)。

87.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c. 再贴现政策d. 公开市场业务e. 存款准备金政策)。

88.下列哪些属于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b. 央行购买外汇、黄金c. 央行购买政府债券d. 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和再贴现e. 央行购买金融债券)。

89.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a. 货币乘数e. 基础货币)环节构成。

90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时的制约因素有(a. 现金漏损率b. 超额准备金率c.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e. 提现率)。

91.货币均衡的实现受(a. 利率机制b. 国家财政收支平衡c. 央行的干预和调控 d. 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e. 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等因素影响。

92.度量通货膨胀的程度,主要采取的标准有(a. 消费物价指数b. 生活费用指数c.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e. 批发物价指数)。

93.治理通货膨胀的可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手段包括(c.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d. 提高再贴现率 e. 通过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

94.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包括(b. 宏观紧缩政策d. 增加有效供给e. 指数化方案)。

95.通货膨胀的各种效应包括(a. 收入分配效应b.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c. 引发经济危机d. 强制储蓄效应e. 产出效应)。

96.选取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最基本要求是(a. 可控性 b. 相关性 e. 可测性 )。

97.自1984年到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前,我国时史上一直奉行的是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b. 经济增长c. 稳定物价 )。

98.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是( b. 灵活性高d. 主动性强 e. 影响范围广)。

99.在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更多表现为矛盾与冲突的有( b.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c. 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d.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e.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

100.下列属于选择性政策工具的有( b. 消费信用控制   c. 优惠利率e.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101.按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可把金融监管体制分为( d. 集中监管体制  e. 分业监管体制)。

102.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一般目标是(a. 建立和维护一个稳定、健全和高效的金融体系b. 保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健康的发展 d. 保护金融活动各方特别是存款人利益e. 维护经济和金融发展)。

103.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a. 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b. 稳健运行与风险预防原则 c. 依法监管原则d. 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   e. “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

104.下面属于对市场运作过程监管的有(b. 对盈利能力监管 c. 对流动性监管 e. 对资本质量监管)。

105.1998年以后按新的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对不良贷款进行比率监管,下面各项中属于不良贷款的有(a. 损失贷款  b. 次级贷款  d. 可疑贷款)。

106.当代金融业务创新的体现是(b. 新业务和新交易大量涌现  c. 金融工具不断创新 e. 新技术在金融业中广泛应用)。

107.金融创新对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推动,是通过以下( b. 增强金融产业的发展能力c. 提高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 d. 增强金融作用力e. 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 )途径来实现的。

108.对经济货币化程度起支配作用的影响因素是(a. 金融的作用程度 d. 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

109.形成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的基础性条件主要有(a. 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 b. 经济发展的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 c. 文化、传统、习俗与偏好 d. 信用关系的发展程度e. 经济主体行为的理性化程度)。

110.发展中国家实现金融深化首先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b. 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干预和管制 c. 政府允许利率、汇率机制自由运行)。

 

判断

1.在货币层次中,流动性越强包括的货币的范围越大。错

2.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错

3.在我国货币层次中, M1 的流动性大于 M2 , M2 的统计口径大于 M1 。对

4.货币作为交换手段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错

5.货币作为价值贮藏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收益性。错

6.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货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错

7.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平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错

8.牙买加体系规定美元和黄金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错

9.银行券只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在金属货币制度中不存在。错

10.黄金是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外汇是货币发行的准备。错

11.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贬值,会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下跌。错

12 .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汇率由两种纸币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即法定平价决定,汇率动幅度不再受黄金输出入点的限制。错

13.直接标价法下,银行买入汇率大于卖出汇率。间接标价法下,银行卖出汇率大于买入汇率。错

14.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每一时点两国的一般物价水平决定了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错

15.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错

16.信用是一种借贷活动,在社会大分工的基础上产生。False

17.任何信用活动都会导致货币的变动:信用的扩张会增加货币供给,信用紧缩将减少货币供给;信用资金的调剂将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结构。True

18.企业的债权信用规模影响着企业控制权的分布,由此影响利润的分配。False

19.个人信用主要是指个人作为债权人的信用活动。False

20.信用中介机构是指为资金借贷和融通直接提供服务的机构,通常简称为金融机构。True

21.出口信贷是本国银行为了拓展自身的业务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False

22.在现代经济中,国家信用的作用日益增强,这是由于弥补财政赤字的需要而造成的。False

23.消费信用对于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其规模越大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就越强。False

24.通过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或抵押贷款等方式,商业信用可以转变为银行信用。True

25.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False

26.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贷出者有利。True

27.当一国处于经济周期中的危机阶段时,利率会不断下跌,处于较低水平。False

28.凯恩斯的流动偏好论认为利率是由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False

29.一国的生产状况、市场状况以及对外经济状况都对利率有影响。False

30.利率由金融市场上货币资本的供求状况决定。False

31.IMF的贷款对象可以是成员国官方财政金融当局,也可以是私营企业;贷款用途除用于弥补成员国国际收支逆差或用于经常项目的国际支付,还可以用于国家的基本建设。错

32.世界银行的贷款对象可以是成员国官方、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如果借款人不是政府,不必由政府提供担保。错

33.中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带有典型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特征,是专门为接受和处理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而建立的。错

34.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支付结算服务是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对

35.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便利的功能是所有金融机构具有的基本功能。错

36.16世纪银行业已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早期银行业经营中的最大特点是贷款带有高利贷性质。对

37.专业银行是指专门从事指定范围内的金融业务、提供专门金融服务的银行。同政策性银行相同,一般有其特定的客户群和业务范围。因此,专业银行应归属于政策性银行。错

38.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在传统的金融工具(如现货市场的债券和股票等)基础上产生的新型交易工具,主要有期货、期权、互换合约等,其价值主要取决于工具本身的预期收益率。错

39.钱庄是专门经营货币兑换、保管及收付的组织,是银行早期的萌芽。错

40.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企业,它与客户之间是一种以借贷为核心的信用关系,这种关系在经营活动中表现为等价交换。错

41.保险公司的资本包括法定盈余以及符合法律规定的实收资本。保险公司注册资本有最低限额,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对

42.保险基金是补偿投保人损失及赔付要求的后备基金。保险基金对事故造成的所有损失都予以补偿。错

43.政策性保险公司是经营保险业务的主要组织形式,多是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只要有保险意愿并符合保险条款要求的法人、自然人都可投保。错

44.证券投资是保险公司保险资金的主要运作方式。在我国,保险公司的资金可投资于任何类型的股票和债券。错

45.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各国主要用于清理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中介机构。它主要是以盈利为目标来清理银行的不良资产,尽可能地降低清理成本,盘活资产,最大限度地减少清理损失,从中获取利润。错

46.金融市场是统一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产品市场。错

47.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或转移,仅对个别风险而言。对

48.期限越长,则风险越大,金融工具的发行价格越低;利率越低,发行价格也越低。错

49.不论企业是否获利,企业债券必须按期如数还本付息,而普通股票的收益则取决于企业盈利状况。对

50.按风险性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企业债券、金融债券、政府债券。对

51.政府既是货币市场上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和交易主体,又是重要的监管者和调节者。对

52.在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上, 日拆常以信用度较高的金融工具为抵押品。错

53.在市场利率水平不稳时,政府发债的利率风险加大,此时应该减少短期债券,增加长期公债的发行。错

54.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利用回购协议融入的资金不用交纳存款准备金。对

55.票据经过银行承兑,有相对小的信用风险,是一种信用等级较高的票据。对

56. 通常称为“买空卖空”的交易指的是期货交易。对

57.一般说来,股票的筹资成本要高于债券。对

58.抵押债券的收益高于信用债券 , 长期债券的收益高于中短期债券。错

59.证券经纪人必须是交易所会员 , 而证券商则不一定。对

60.资产组合的风险相当于组合中各类资产风险的加权平均值。错

6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货币是本国货币。错

62.对于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是判断交易是否应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的关键。对

63.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的大量顺差也会对其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对

64.汇率的贬值一定能够产生扩大出口、减少进口的效应。错

65.若国际收支总差额为逆差则该国国际储备一定要发生变化。错

66.国内利率及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会影响一国的汇率水平,在直接标价法下,国内高利率和高通货膨胀率会带来高汇率,即本币贬值。错

67.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增长,并与实质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是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征。错

68.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凭借其专家理财、组合投资、规模及信息优势而大受机构及个人的欢迎,成为国际资金流动中的主体。对

69 .套汇交易是在一笔交易中同时进行远期交易和即期交易,可以规避风险。错

70.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同市场所在国的国内金融体系相分离,不受所使用货币发行国政府法令管制,但受市场所在国政府法令管制的金融市场。错

71.从19世纪开始到冷战结束,生产一体化一直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错

72.加入WTO能否对我国金融也产生积极影响,取决于外资金融机构的活动是否规范化、金融业客户的行为是否理性化、中资金融机构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政府行为能否及时做出调整等多方面的因素。对

73.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从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类型来看,是按照银行、证券、保险的顺序进行的。错

74.正式加入WTO一年后,取消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限制是我国银行业的入世承诺之一。错

75 .金融全球化对所有国家的影响都是 “利大于弊”的。错

76.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就是典型的单一中央银行制度。错

77.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资产一方。错

78.当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增加时,其黄金与外汇储备有可能减少。对

78.取消贷款规模以后,公开市场业务逐渐成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政策工具。对

80.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负债比债权更具主动性和可控性。错

81. 剑桥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错

82. 凯恩斯认为,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正相关。错

83.在凯恩斯看来,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减的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现存利率水平的估价。对

84 .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重与货币需求负相关。错

85. 一定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正向变动的关系.错

86. 原始存款就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错

87. 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行为所决定。错

88.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对

89.当外汇市场上供给增加时,会产生外汇升值的压力也即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为保持外汇供求平衡,中国人民银行将向市场投放按汇率计算的相应数量的基础货币。错

90.货币当局可以直接调控货币供给数量。错

91.工资—价格螺旋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错

92.一般说来通货膨胀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错

93.通货膨胀得以实现的前提是现代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对

94.通货紧缩时物价下降,使货币购买力增强,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经济有利。错

95.隐蔽型通货膨胀没有物价的上涨,因此无法用指标来衡量。错

96.充分就业是指失业率降到极低的水平,仅可能存在结构性事业,非自愿性失业、摩擦失业等都不存在了。错

97.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的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其中经济增长是主要的,放在首位。错

98.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间的投资比例,一般采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松一紧”的办法。对

99.货币政策目标中的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是呈一致性关系的。错

100.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认识到制订实施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到研究政策措施和采取行动经过的时间,中央银行对其很难控制。错

101.美国和英国是实行多元化监管体制的代表,其金融监管是由多个监管机构承担的。错

102.我国目前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次级债务不可计入附属资本。错

103.由于各国历史、经济、文化背景和发展的情况不同,也就使金融监管目标各不相同。错

104.金融监管从对象上看,主要是对商业银行、金融市场的监管,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则不属于其范围。错

105.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安全而建立的,它强制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加入存款保险。错

106.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和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货币化程度的提高。错

107.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在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不良影响和负作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对

108.“金融二论”的核心观点是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一切管制和干预。对

109.金融在整体经济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为,它可以凌驾于经济发展之上。错

110.一般地,金融结构越趋于简单化,金融功能就越强,金融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错

 

 

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狭义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政策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和政策工具。

货币制度: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以外,还开展了一些提供服务、旨在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因这类业务既不属于资产业务也不属于负债业务,所以称为中间业务。包括结算业务、承兑业务、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出售贷款等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对称。又称长期金融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有价证券为交易工具进行中长期资金交易的市场。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另一个是有价证券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专指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是与自给自足式的自然经济和以物易物的实物交换相对应的一个范畴。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主体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企业信用:是指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即由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

商业银行:是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业务的银行。可以创造派生存款,通常又叫存款货币银行。

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实际交易价格。

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指以期限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一起,共同构筑成完整的金融市场。

金融压制:是指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陷入的一种相互挚肘和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 

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是指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推出流通进入储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方式是以赊销提供的信用。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经济金融化:指全部经济活动总量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金融相关比率:即现有金融资产总值/国民财富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为了安全和应付意外之需,实际持有的准备金常常多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一部分资金。

票据贴现:是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

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国各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债务总量。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两个部分。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量,Ms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Md=Ms。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

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帐、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直接标价法: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又称应付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又称应收标价法。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商业银行:是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业务的银行。可以创造派生存款,通常又叫存款货币银行。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商业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而设置的准备金制度。它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库存现金;另一部分是法定准备,即根据银行法,商业银行将其存款按中央银行规定的比率转存中央银行的部分

信用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包括商业票据、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可以进行转帐结算的银行存款等。

证券交易所:是二级市场的组织方式之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集中交易的场所。

浮动利率:是指借贷期限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多用于较长期的借贷及国际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指货币政策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的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一)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1、个人与信用2、企业与信用3、政府与信用4、金融机构与信用5、国际收支与信用

(二)现代信用活动的特征

(1)信用关系业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2)在现代经济、信用活动中,风险与收益是相互匹配的。

(3)现代信用活动中,信用工具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4)现代信用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信用中介机构及其服务,不仅间接融资活动要通过信用中介来完成,直接融资也离不开信用中介机构的服务。

金融市场监管的含义与原则?

(1)金融市场监管的含义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国家或政府对金融市场上各类金融机构和交易活动所进行的监管;二是指金融市场上各类机构及行业组织进行的自律性管理。

(2)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是: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制止背信的原则;禁止欺诈、操纵市场的原则。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为什么要统筹考虑三个基本原则?

(1)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简称“三性”原则。

(2)三个基本原则之间既相互统一,又有一定矛盾。

(3)正是因为三者之间的矛盾性,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才必须统筹考虑三者关系,综合权衡利弊,不能偏废。一般应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

1、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2、融通资金。融通资金功能是所有金融机构所具有的,不同金融机构因发行的融资工具不同而使融资方式有所不同。最终都是使社会总资本中暂息形态的资本份额减少。

3、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便利。金融机构通过规模经营,可以合理控制利率、费用、时间等成本,主要表现在对各种企业和居民家庭、个人开展广泛的理财服务以及对发行证券筹资的企业提供融资代理服务等方面。

4、改善信息不对称。

5、风险转移与管理。

国际储备的内容及作用

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可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平衡国际收支逆差的资产。主要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

国际储备的作用主要是:

(1)一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起缓冲作用。如果是短期暂时性的国际收支困难,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国际储备融资予以解决,而不必采取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来调节,因为后者付出的调整代价较大。

(2)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当本币汇率在外汇市场上由于非正常投机炒作而大幅波动时,一国政府可动用外汇储备加以干预。一方面,出售外汇储备购入本国货币可以阻止本币汇率大幅贬值;另一方面,购入外汇储备而抛出本国货币可防止本币过度升值。

(3)可作为外债还本付息的最后信用保证,并有助于提高国际资信。国际上各大专业评估机构在评估各国借款资信和国家信用风险时,国际储备的数额是其参考的重要指标。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数量,是其国家信用的充分体现,可以作为该国政府对外借款的保证。

要充分发挥利率的作用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2)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

(3)适当的利率水平。

(4)合理的利率结构。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与原则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是在上述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稽核的自律性监管、同业组织的互律性监管、社会中介组织和舆论的社会性监管等。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是:(1)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2)依法监管原则。(3)“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4)稳健运行与风险预防原则。(5)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

金融监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市场准入的监管。2、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3、市场退出的监管。

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调节措施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经济增长状况。包括周期性不平衡和收入性不平衡。

2、经济结构性原因。包括产业结构性失衡和要素结构性失衡。

3、货币性要素。即由于一国的物价水平、利率、汇率的变化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4、偶然性因素的变动。如反倾销调查的影响等。

5、外汇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1、财政政策调节。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则政府应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税率;政府支出的减少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数倍的减少;税率的提高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收益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收入的减少必然导致本国居民商品和劳务支出的下降,其中包括对进口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下降。

2、货币政策调节。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从而可以降低国内生产的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价格,增强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两个角度纠正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逆差。再者,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将促进一国国内利率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吸引资本流入,改善国际收支的资本和金融账户。

3、信用政策调节。如果经常项目逆差,可以有针对性地直接向出口商提供优惠贷款,鼓励其扩大出口;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提高进口保证金比例,抑制进口。另外,还可以通过向外商提供配套贷款吸引投资,通过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来平衡经常项目的逆差。信用政策的运用还可以通过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进而对投资,价格等变量产生影响,并作用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4、外贸政策调节。比较典型的做法是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实施贸易的管制。前者主要是通过提高关税来抑制进口,刺激对本国进口替代品的需求。后者则一方面运用配额、进口许可证等措施限制进口,另一方面运用出口补贴等措施鼓励本国商品的出口,从进出口两方面双向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资本市场及其特点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另一个是有价证券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

资本市场的特点:(1)资本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长。(2)市场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3)资金借贷量大。(4)市场交易工具特殊。

金融创新的特征与成因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

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表现:

1、金融制度创新。包括国际货币制度的创新和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

2、金融业务创新。包括新技术在金融业中广泛应用;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新型金融市场不断形成;新业务和新交易不断涌现。

3、金融组织结构创新。包括创设新型金融机构;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逐渐趋同;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不断创新;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频繁创新。

金融创新的主要特征:(1)新型化、(2)电子化、(3)多样化、(4)持续化;

推动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1、经济思潮的变迁。70年代以后,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居于支配地位,在其影响下,金融业要求货币当局放松种种管制,并通过金融创新来逃避管制。2、需求刺激与供给推动。3、对不合理金融管制的规避。4、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中央银行的职能及对各职能的理解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它的主要职能包括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

1、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由国家以法律形式授予货币的发行权,因此也承担起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的重要责任。独占货币发行权是其最先具有的职能,也是它区别于普通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货币发行权一经国家法律形式授予,中央银行即对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负有责任。

2、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对他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作为全国票据的清算中心,并对所有金融机构负有监督和管理的责任。我国自中国银监会成立以后,由于职能分拆,这一部分职能事实上已划归银监会负责,中国人民银行则主要负责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那一部分监管,具体做法还有待在实践中摸索。

3、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和干预经济的工具。代表国家执行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主要表现为   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发展新趋势

1、金融机构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2、兼并重组成为现代金融机构进行整合的一个有效手段

3、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不断创新4、金融机构的创造性更强、风险性更大、技术含量更高

5、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频繁创新

 

中央银行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及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政策工具如直接和间接信用调控。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称之为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作用猛烈的工具,一般不轻易变动;再贴现政策主要是告示效应,表明政策意向,但对于信贷扩张和紧缩的调节力量较弱;公开市场业务比较灵活,易于操纵,效果也较直接。但它要求的前提条件是中央银行有足够的实力和发达的证券市场。三者需要配合使用。

(2)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进行调节的工具称为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等,各有具体作用。

(3)其他政策工具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属于直接信用控制,如规定存贷利率的最高限,实施作用配额,规定商业银行流动性比率以及其他直接干预措施,一般都是根据不同情况有选择地使用,并且这类手段更多地通过金融监管来进行;另一类是间接信用,如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虽无法律效力,但中央银行的政策目的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总体上是一致的,所以在实行中这种做法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宏观因素:

1、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总量呈同方向变动。在经济货币化的过程中,货币需求有增加的趋势。

2、价格: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方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变化存在固定的比率。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更多的影响货币需求的结构。

6、企业与个人对利率与价格的预期:对利润的预期同货币呈同方向变化,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同货币需求呈反方向变化。

7、其他因素: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等。

决定我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

1、居民的货币需求。居民交易性货币需求与交易费用和货币收人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居民货币收入逐年增加,内生地推动了居民货币需求的增长。

2、企业的货币需求。企业的交易性货币需求产生于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企业交易成本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利率、商品交易费用和商品交易规模。

3、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主要为满足履行公共职能的需要,包括:职能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

1、宏观层面的挑战:(1)对中国货币政策方面的挑战;(2)对金融监管方面的挑战;(3)金融业对外开放可能带来的风险;

2、微观层面的挑战:(1)业务方面的挑战;(2)人才方面的挑战;(3)市场方面的挑战;

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1、利润的平均水平为上限。大多数企业的平均利润上升,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也会上升,这时利率总水平也相应上升;大多数企业的平均利润下降,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也会下降,这时利率总水平也相应下降

2、资金的供求状况。资金供给>资金需求,贷方(银行)内部竞争,利率下降;资金供给<资金需求,借方(企业)内部竞争,利率上升

3、物价变动的幅度。名义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即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上升,为了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名义利率上升

4、国际经济的环境。主要是国际间资金的流动 、国际间的商品竞争 、外汇储备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资的政策。资金流出,国内资金供给量减少,为了制约资金的流出,必须提高利率。利率水平还受国家外汇储备量及外汇政策的影响。外汇储备少,则需引进外资,一般要适当提高利率;反之,则不需提高利率。

5、政策性因素。如中央银行调控经济总量和结构的需要,投资方向的引导等等。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可能会提高利率;为了促进投资,国家可能会降低利率。国家利率政策对于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利率,起到鼓励和限制的作用。

货币制度及其主要内容

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政府在货币方面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最早的货币制度出现在国家统一的铸币流通时期。从规范化的角度来看,典型的货币制度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1) 规定货币材料,即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币材。

(2) 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3) 规定主币和辅币。

(4) 规定货币铸造权或发行权,金属货币流通下规定货币铸造权;信用货币流通下规定货币发行权在中央银行。

(5) 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货币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

(6) 准备制度,如金准备、外汇准备、有价证券准备或物资准备等。

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具体表现在:

其一,金融是依附于商品经济的一种产业,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其二,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决定着同期的金融状况。经济发展的结构对金融结构有决定性影响。经济规模决定了金融规模。经济发展的阶段决定着金融发展的阶段。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金融在整体经济的关系中一直居于从属地位,其基本功能是满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投融资需求和服务性需求。不能凌驾与经济发展之上,不能脱离经济而盲目追求自身的发展。

2、金融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

通过金融运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通过金融的基本功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节约交易成本,促进资金融通,便利经济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

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直接为 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3、金融对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

因金融总量失控出现通货膨胀、信用膨胀,导致社会总供求失衡,危害经济发展。一旦金融业经营不善风险失控不仅导致金融业的危机,而且将印发经济危机。因信用过度膨胀产生金融泡沫,剥离金融与实质经济的血肉联系。资本流动国际化会促使金融危机在国际间迅速蔓延,不仅侵蚀世界经济的基石,更使发展中国家备受打击。

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

现代信用体系主要由信用制度的安排、信用机构、社会征信系统等各方面组成.

信用制度是保证信用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丰富的信用形式以及相应的信用工具可以充分适应不同的融资需要,发挥信用的资金调剂作用.信用机构可以减少信用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维护信用安全和秩序.

信用机构又包括信用中介机构,信用服务机构和信用管理机构.

社会征信系统:征信的具体含义是指对法人或自然人的信用信息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

信用征信主要包括两大系统:一是以企业,公司为主体的法人组织的信用征信;二是与公民个人经济和社会活动相关的信用征信.

征信系统包含五个子系统

A信用档案系统是指法人和自然人信用活动能力信用状况的原始记录.信用档案系统是征信制度的基础.信用档案系统内容包括个人信用档案和企业信用信用档案.

B信用调查系统是了解征信档案的事实真相,借以作为市场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信用调查的内容包括(1)贷款信用调查(2)融资信用调查(3)合资合作信用调查(4)贸易伙伴信用调查.

C信用评估系统是对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履行各类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程度的评价,主要是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的综合评价,信用评估的结果通常采用特定的特级符号来表示.

D信用查询系统是指在社会征信系统数据库建立起来后,可供商业机构和个人查询相关企业以及个人信用状况的系统.

E失信公示系统是征信机构依法及时,客观地将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个人和企业的名单以及对其的处罚意见在某一范围内进行公布,让失信记录在特定范围内有效传播,以警示与其有联系的机构,企业或个人的系统.

股价指数及其编制方法

概念: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由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原因,股价处于经常变动之中。为了能够综合反映这些变化,世界各大金融市场都要编制股票价格指数,将一定时点上众多的股票价格用综合指标表现出来。

编制:股价指数的编制与商品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基本相同,即先选定若干有代表性的股票作样本,再选某一合适的年份作基期,并以基期的样本股价为100,然后用报告期样本股票的价格与基期价格作比较,就形成报告期股价指数。

货币市场及其特点

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一起,共同构筑成完整的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具有以下明显特征:(1)交易期限短。(2)流动性强 (3)风险相对较低。

货币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1)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余与缺;各类主体)

(2)为各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国际信用)

(3)为政策调控提供条件和场所。政府常常直接或间接通过货币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三大传统工具都是通过货币市场实施的。

货币均衡及其判断标志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量,Ms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Md=Ms。货币均衡首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常是指在一定利率水平下的货币供给同货币需求之间相互作用后所形成的一种状态。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货币均衡并不要求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完全相等。

货币均衡的两个判断标志,就是商品市场上的物价稳定和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稳定。利率稳定是货币供求平衡的直接反映,而物价稳定可反映出商品市场上商品与劳务能迅速转换为货币,因而也是货币均衡的标志。

国际资本流动及其效应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一方面增加了资本输入国的资本资源,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资本的收益。此外,对国际金融市场乃至于全球经济都产生了多方面的效应。具体表现为:

(1)一体化效应:首先,表现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其次,表现为金融市场一体化;再次,还表现为金融市场资产价格与收益的一体化。

(2)放大效应:主要是指资金在国际间流动时往往可通过特定机制对一国乃至全球经济发挥远远超过其实力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一是:杠杆效应:是指一定数量的国际资本可以控制的名义数额远远超过其自身的金融交易。绝大多数衍生工具的交易都具有杠杆效应,借助衍生工具,可以对衍生市场上的价格进而对一国与全球经济发挥影响。

二是:羊群效应:交易者的心理预期往往决定其交易行为,因而在投机气氛比较浓厚或市场不确定性比较大的短期国际资金流动中,人们并不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意见做出决策,而是揣摩别人的心理进行交易。即“一人带头,大家跟风”的羊群效应;有些机构投资者就利用国际资金流动的这一特点,故意将某一信息广为宣传,有意识地诱发市场恐慌情绪与从众心理,来实现有限资金无法达到的效果。

(3)冲击效应:具体表现在:

一是:对经济主权的冲击:国际资本的流动使许多国家结成了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共同体)以及经济同盟,这些经济一体化组织要求成员国让渡部分主权以成立具有超国家权力的共同管理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当事国的国家主权。

二是: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短期内外资的大量流入或流出将引起该国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失衡,造成利率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进而影响到该国的经济运行。

三是:对汇率的冲击:资本的进出改变了外汇资金的供求均衡,必然引起外汇汇率的波动,资本大量流入,本币升值;资本大量流出,外币升值,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使一国微观经济主体(例如企业)的行为乃至于宏观经济变量都受到巨大影响。如东南亚金融危机。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逆差,对外债务增加,对外汇需求增加,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国际收支顺差,对外债权增加,对本币需求增加,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

2、相对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纸币贬值,引起国际收支亏损,贬值货币也会在市场上遭到抛售,造成本币汇率下降。

3、利率水平: 利率的高低调整会使外资的流入或流出增加,改变外汇的供求状况,引起汇率的变动。

4、经济增长的国民差异: 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会带来更多的进口,造成经常项目逆差,本币汇率下降。长期看,一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会增强对其货币的信心,使其币值稳定坚挺。

5、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6、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中央银行出于某种经济政策的考虑,可能会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在短期内会影响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和汇率的变动。

7、心理预期: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庞大的游资流动迅速,受预期因素的影响很大,预期因素成为短期内影响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及其统筹考虑的原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简称“三性原则”,包括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

1、盈利性:追求盈利最大化

2、流动性: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等要求的能力

3、安全性: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要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

三原则的关系:既相互统一又有一定的矛盾。

统一:如果没有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也不能最后实现;流动性越强,安全性越高。即流动性与安全性是成正比的

矛盾: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资产其盈利性则较低,而盈利性较强的资产,则流动性较弱,安全性较差。即盈利性与流动性、安全性成反比

综上,商业银行必须权衡三者利弊,一般应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金融业的效应

1、扩充效应: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增加了我国金融业的供给主体,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范围。中资金融机构为了应对挑战也必然扩大和充实金融服务的范围。

2、示范效应:即充分展示国际金融领域的先进技术、经营管理经验,为我国金融业务运作起到示范作用。

3、鲶鱼效应:是指外资企业金融机构的加入及其活力的释放,可以起到激活中资金融机构的创造性,摒弃其优越性和依赖性。

4、竞争效应: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客观上增加了对中资金融企业竞争压力。优胜劣汰的机制促进了中资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5、规范效应:加入WTO后我国的金融业就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和“游戏规则”办事,有利于建立并维护良好的经济与金融秩序。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及其特点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没有金属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以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为法偿货币。

三个特点:1、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    2、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流通的    3、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必要

选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标准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选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标准主要有三个:

  1、可测性:指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这些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2、可控性:指这些指标能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3、相关性:指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这些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优点与局限性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各具优点,也各有局限。

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1)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2)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但直接融资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为多;(2)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制约;(3)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得多,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4-6分)

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1)灵活便利;(2)安全性高;(3)规模经济。间接融资的局限性主要有两点:(1)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减少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2)金融机构要从经营服务中获取收益,从而增加了筹资者的成本,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4-6分)

金融全球化对一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经济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金融全球化会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这是金融全球化的消极作用。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一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在执行中出现有效性降低的情况。例如,当一国国内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使国内金融市场利率提高时,国内的银行和企业可方便地从国际货币市场获得低成本的资金,这就会削弱金融当局对货币总量、利率等指标进行控制的有效性。同时,国际游资也会因一国利率提高而大量涌进该国,从而使该国紧缩通货的效力受到削弱。

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及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特点

 (一)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二)其成因主要有:

(1)直接原因。不论何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过多。用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2)深层原因,包括:

①需求拉上。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包括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

②成本推动。即由于提高工资或市场垄断力量提高生产要素价格致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引发通货膨胀。包括工资推动,利润推动;

③结构失调。即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通货膨胀。

④供给不足。即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供给相对不足而引起通货膨胀。

⑤预期不当。即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当(对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过于悲观)而引起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⑥体制因素。由于体制不完善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以上是通货膨胀的几种主要成因。应该注意的是,对于某一次具体的通货膨胀,其成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原因综合在一起导致的,因此需要综合全面的分析。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是:短期性;非政策性。

长期国际资本流动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区别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的跨国流动。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下的资本的跨国流动。

两者的区别主要有:(1)投资目的不同。长期资本流动是为了达到获利和控制的目的进行投资的;短期资本流动是为了资金安全、保值、获利以及经营业务的需要进行投资的。(2)投资的期限与稳定性不同。长期资本流动投资期限较长,一般比较稳定;短期资本流动投资期限较短,具有不稳定性。(3)对一国货币供应量影响不同。长期资本流动一般不影响一国的货币供应量;短期资本流动可以迅速直接影响到一国的货币供应量。(4) 对汇率、利率影响不同。长期资本流动一般不影响汇率、利率;短期资本流动对汇率、利率有重要影响

判定通货膨胀的指标

判断经济生活中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的程度如何,主要借助于以下一些指标: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它是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2)批发物价指数,它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它是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在内的全部商品批发价格,但劳务价格不包括在内。

(3)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它等于以当年价格(现价)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和以基期不变价格(基期价)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以上三种指标主要用于测定公开型通货膨胀。

(4)隐蔽型通货膨胀的测定。对于隐蔽型通货膨胀,因其物价上涨率并不能通过公开物价指数的上涨表现出来,故难以用上述指标来进行测定,需要借助其他的指标。常用的指标主要有:结余购买力(指一定时期内未实现的购买力,由居民储蓄存款和手持现金组成)、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市场官价与黑市价格的差异、价格补贴状况、市场供求状况等。

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

(1)货币化程度低下。(2)金融体系呈二元结构,即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3)金融市场落后。(4)政府对金融实行过渡干预。

政策性银行及其主要特征

政策性银行是指是指由政府投资建立,按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要求在限定的业务领域从事信贷融资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特征:1、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2、资金运用有特定的业务领域和对象。3、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发行债券集资或中央银行再贷款。4、资金运用以长期放款为主,贷款利率低于同期商业银行。5、不设立分支机构,其具体业务操作通常由商业银行代理

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

货币市场上的货币均衡主要是靠利率机制实现的。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影响因素:

1、中央银行的市场干预和有效调控。  2、国家财政收支要保持基本平衡。 

3、生产部门结构要基本合理。  4、国际收支必须保持基本平衡。

通货膨胀及其主要类型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主要类型:按其产生原因可分为:1、需求上拉型通货膨胀;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3、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4、预期型通货膨胀。

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划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结合实际论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一般作用

货币政策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紧”的货币政策就是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能够减少货币供应量;“松”的货币政策是放松信贷和降低利率,能够增加货币供应量。

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即增税减支,可减少社会总需求,但对投资不利;松的财政政策即减税增支,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引起通货膨胀。

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运用的必要性

虽然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二者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靠某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中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就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优势。

3、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使用

一般有四种组合:1、紧货币,松财政;2、松货币,紧财政;3、货币、财政双紧;4、货币、财政双松。一松一紧是为了解决结构问题;双松或双紧是为了解总量问题。

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调节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投资比例,一般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松一紧”的办法。在总量失衡的情况下,微量调整,一般单独使用货币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用于短期临时失衡而财政政策用于长期调整。在总量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则同时采用双松或双紧政策。

4、我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两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2、两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3、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4、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1、金融机构全球化2、金融业务全球化3、金融市场全球化4、金融监管与协调全球化

充分发挥利率作用应具备的条件

充分发挥利率作用应具备的条件包括: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2、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

3、适当的利率水平。4、合理的利率结构

利率在市场经济中有何作用

答:利率是少数几个既能在宏观经济领域发挥作用,又能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充当杠杆的经济调控工具。在宏观经济中利率一方面能够调节社会资本供给;另一方面还可以调节投资;并进而调节社会总供给。在微观经济活动中,能够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影响家庭或个人的储蓄行为和金融资产选择。但就总体而言,利率要充分发挥其在经济中的作用,需要一定的环境与条件。

汇率是如何决定的?

 在金本位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是由两国本位币的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决定的。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间的比价,是由两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来决定的。

怎样理解银行信用的特点及其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商业信用在在商品经济中发挥润滑生产和流通的作用。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接信用。银行信用产生后,在规模、范围、期限上都大大超过商业信用,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作如下理解:

1、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

2、只有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了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正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

3、银行信用的产生又反过来促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4、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各具特点,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问题。

各种信用形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银行信用不能取代其他信用形式。

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及其不同发行方式下的发行价格

答: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 金融工具的发行价格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发行方式下的发行价格和间接发行方式下的发行价格。前者包括平价发行,折价发行和溢价发行。后者包括中介机构的承销价格或中标价格,投资者的认购价格。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什么特点?

(1)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

(2)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3)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和调控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

优点:(1)灵活便利;(2)安全性高;(3)规模经济。

局限性:(1)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2)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

简述金融全球化对一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1)金融全球化会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这是金融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2)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一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国家货币政策在执行中出现有效性降低的情况。

(3)同时,国际游资也会因一国利率提高而大量涌进该国,从而使该国紧缩通货的效力受到削弱。

长期国际资本流动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有什么区别?

(1)长期国际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的跨国流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本跨国流动。

(2)两者的区别主要有:投资目的不同;投资期限与稳定性不同;对一国货币供应量影响不同;对汇率和利率的影响不同。

简述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

(1)货币化程度低下。

(2)金融体系呈二元结构,即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3)金融市场落后。

  (4)政府对金融实行过渡干预。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1)消费者信用控制。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

  (4)优惠利率。

  (5)预缴进口保证金。

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

中央银行具有特殊的职能,主要表现在: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

金融监管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金融监管从对象上看,主要是对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具体监管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市场准入的监管;

(2)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

(3)市场退出的监管。

股价指数及其编制方法

股价指数是由金融服务机构编制,通过对股票市场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发行的股票价格进行平均计算和动态对比后得出的数值。

股价指数的编制方法主要有:(1)算术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国际收支状况(二)通货膨胀程度

(三)利率水平(四)经济增长率差异

(五)财政收支状况

(六)外汇储备的多寡

六、论述题:

1、联系我国实际说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可从两个方面考察:

(一)货币需求的宏观因素

1、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2、价格。从本质上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方向的。但也有特殊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并且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变化存在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主要是指债券的利息率或股票的收益率于与货币需求反向变动。

6、企业与居民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当企业对利润预期很高时,往往有较高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当居民对价格预期较高时,往往会增加现期消费,减少储蓄,居民的货币需求增加。

7、其他因素,包括: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民族性格、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等。

(二)决定我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

1、居民的货币需求。居民交易性货币需求与交易费用和货币收入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居民货币收入逐年增加,内生地推动了居民货币需求的增长。

2、企业的货币需求。企业的交易性货币需求产生于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企业交易成本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利率、商品交易费用和商品交易规模。

3、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主要为满足履行公共职能的需要,包括:职能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

2、试述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并结合国情论述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特点。

(一)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二)直接原因就是货币供给过多,但深层次上的原因还有:

1、需求拉上,包括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

2、成本推动,包括工资推动,利润推动;

3、结构因素,经济结构和部门结构的失调;

4、其他原因,如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转轨等因素。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是:

1、短期性;2、非政策性

3、如何理解不同体制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你认为现阶段我国中央银行应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1.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实行直接调控,说明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可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都极为初级和直接,如信贷规模、利率管制、直接干预等。

2. 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实行间接调控,说明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可用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并分析间接调控下这些工具所具备的优缺点。

3. 我国现阶段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应大力推进货币政策工具由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化。指出我国应重点使用公开市场政策和再贴现政策,并通过改革逐步完善这两大政策所需的经济金融条件,从而保证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4、联系我国实际,说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和统一的总体经济目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具有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在我国也是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

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三,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