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奶什么时候喝好: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实践性原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0:41:37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实践性原则#TRS_AUTOADD_1273197333686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73197333686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73197333686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73197333686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73197333686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无论是知识的积累,经验的获得,还是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需要通过语言实践来获得知识与技能,开展学习的过程,获得学习的方法,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作为语文教学领域的一部分,口语交际教学同样需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一、从口语交际的基本特征看,需要遵循实践性原则

 

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具有“交际性”,而后者只是单向的言语输入和输出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交际性”是口语交际最基本的特征。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听说训练,都具有实践性,但后者是一种单纯的言语实践,而口语交际是一种在具体情境中与人交往的实践。无论在社会、家庭还是学校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本身就是一种实践,以此达到沟通情感、协调关系、彼此交流、相互理解的目的。因此,实践反映了口语交际“交际性”这一基本特征,也是口语交际教学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从口语交际的交际方式看,需要遵循具有实践性原则

 

就像巴金先生说的“只有写,你才会写” 一样,只有在交际中才能学会交际。运用口语进行“交际”,是口语交际最基本的方式。这种交际方式本身就具有实践性。试想,一个人待在屋子里自言自语,这或许能锻炼表达能力,但是无法产生有意义的口语交际活动;两个人之间各说各的,互不相干,也无法形成交际;只有交际的双方都参与到话题中来,展开你来我往的交际实践,才能够形成真正的口语交际。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当拓宽交际渠道,创设交际情境,提供多种口语交际实践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总目标中提出,应当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形成基本的交际能力。“各种交际活动”指的就是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口语交际实践应当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通循序渐进的学习,积累口语交际经验,提高交际能力;同时要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口语交际教学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还应当十分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增加口语交际的机会,从而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学会与人合作、沟通,逐步形成“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应当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能单纯地传授过多的口语交际知识,这些建议充分肯定了口语交际的实践意义。课程标准口语交际第一学段目标“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三学段目标“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第四学段目标“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等都从不同程度提出了口语交际实践和参与的要求。

 

三、从口语交际的技能形成看,需要遵循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如果不和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实践,讲再多的口语交际知识,买再多的口才实用手册看都无济于事。从心理学方面看,最基本的言语能力是语感,即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语感在言语活动中表现为一种自动化的活动方式,而这种自动化就需要通过具体的言语操作实践。教师在课堂中所传授的口语交际知识,只有经过学生的实践后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因此,除了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的交际情境之外,教师还应当清醒地意识到,课堂中的模拟情境始终无法代替现实生活里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性原则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双线训练,立足课堂,创设多种多样的情景,体验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四、坚持实践性原则应当注意的问题

 

首先,口语交际的主体是学生。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始终应当让学生成为口语交际实践的主人。在口语交际中,难免会出现交际困难、交际中断、甚至交际失误等现象,这和游泳可能会呛水一样,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此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当耐心地呵护学生的积极性,热情地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给予适当的提示,帮助他们渡过交际难关。只有始终将学生看作口语交际的主体,才能够真正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其次,口语交际的形式、方法应当丰富多样。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投入到口语交际中,就应当选择丰富的形式,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交际实践的积极性。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设计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贴近他们生活话题,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情境,组织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尽量避免深涩难懂的话题,机械单一的形式,枯燥重复的方法。只有让学生产生口语交际实践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参与口语交际的积极性。

 

第三,口语交际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口语交际不能由教师越俎代庖,也不能成为优秀学生“独领风骚”“独占鳌头”的个人表演舞台。在交际过程中,必定有一部分学生“伶牙俐齿”“能言善道”,这些孩子为老师所赏识,为同学所羡慕,无疑会获得比一般孩子多的实践机会。教师不能因此“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和轰动效应,只展示优秀学生的表演,而忽视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只有让全体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参与,才能提高口语交际实践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