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式风格木地板:我们向国外教育学习什么?——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转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8:03:32
我们向国外教育学习什么?- -
中国青年报上一组关于比较中美教育的讨论文章,放在“详细阅读”中,供同学们参考。
思考:
1、如何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发挥中国教育传统,促进教育创新?
2、请查找国外教育网站,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分析评价研究结论。

参考国外教育网站:
教育世界(Education World):
http://www.education-world.com/

美国教育部:
http://www.ed.gov/

美国国家教育资源门户(GEM) :
http://www.thegateway.org/

学习网站(Study Web):
http://www.studyweb.com/

http://zqb.cyol.com/gb/zqb/2003-11/07/node_108.htm

“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比美国学生扎实”是自我麻醉
丘成桐给中国基础教育泼冷水

中国青年报记者 刘世昕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观点被普遍认同:中国学生的数理化成绩要比同龄的美国孩子好,中国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得多,只是创新能力差一些。
  11月5日,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对这种观点毫不客气地泼了瓢冷水:“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
  丘成桐是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道出此言的,此前,他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举办的“21世纪的计算”论坛上做了演讲,北京高校有2500多名爱好计算的学生聆听了他的演讲。
  丘是被公认为是近1/4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在29岁时就攻克几何学上的难题“卡比拉猜想”,轰动国际数学界,因此在1982年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他迄今惟一获得该奖的华人。
  “美国最好的学生真是好得不得了。”丘成桐说,应该这样比较,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能进他所就职的哈佛大学的学生都应该是这两个国家最好的学生。而两类最优秀的人相比,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绝对不会逊色于中国学生,相反是要强很多。
  教育界和社会上还有这种说法,认为中国的中小学生要比美国的学生数理化知识学得多,比如,在某个年龄段,中国孩子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已经学得滚瓜烂熟,但美国孩子加减法还做得磕磕绊绊。
  “这也是错的,在美国比较好的中小学校里,中国学生念的功课,他们也都是要学的,而且学得很灵活,绝对不是像中国那样填鸭式地教。一些好的学校,十一、十二年级学生的微积分已经做得非常漂亮,但听说国内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学微积分。”
  丘成桐在很多场合都举过这几个例子,几个来自国内一顶尖大学的学生找到丘先生,求教一个几何方面的问题。丘成桐感到很奇怪,他们问的是一个微分几何方面的古典问题,是学生们在读本科时就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还能说中国学生比国外学生学得好吗?”
  还有一次,也是北京某著名大学的博士申请到哈佛作研究。“一看他的论文,我吓了一跳,程度低得一塌糊涂!坦白讲,还不如一些大学的硕士生。”丘成桐多次用这些例子提醒,不能再对国内的教育盲目乐观。
  学生们在听了丘成桐的学术演讲后,都希望他谈谈怎样才能成为数学大师。丘先生回答:“我研究了30多年数学,对自己在数学基础上要求很严,希望能够尽量将自己的基础打好。打好基础才能游刃有余。”
  ■你说我说
  也有人不同意丘成桐的观点,“国内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孩子多厉害呀,连着多年占据金牌霸主的地位。美国孩子能行吗?”
  其实这些讨论已经出现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当时就有学界专家告诫,别被“奥赛”的光环蒙蔽。中国之所以能在数学“奥赛”上年年丰收,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选手都是层层选拔的,并在赛前经过了严格的强化训练。在国外,参加“奥赛”是自由的,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组织得这么好。在我国,各种“奥赛”都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痕迹,不再是培养兴趣的活动。
  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得数学博士的陈先生说,他非常同意丘先生的观点。陈先生本人赴美留学之前在国内一所高校执教多年,“海归”后又在一家跨国公司负责和国内教育界打交道,他的一双儿女正在接受美国的教育。
  陈先生说,国内学生学的都是书本上的“死知识”,根本不会灵活运用,即便学再多的知识也是无用的。“是不是应该这样理解基础知识的概念?重要的不是会背书本上的知识点,而是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的教育不看重会背多少公式,而是会用多少公式”。
  “我的知识结构注定我在很多方面都比我的美国同学差,或许在一些考试方面我能考出不错的成绩,但要谈到创新,或者是设计什么新东西,我和他们有相当的差距。其实应该这样考虑这个问题,只有很好地把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有创新。这说明创新能力强的美国孩子,基础知识是掌握得非常好的。我们对基础知识这个概念可能也有误解,认为基础知识就是掌握的书本知识有多少,其实基础知识应该包括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陈先生说。(刘世昕)
  ■链接
  杨振宁的看法截然相反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今年9月13日在沈阳师范大学做演讲时说,中国的教育态度与美国的教育态度截然不同,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这是优点,但也有缺点,中国的学生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与美国学生比起来,创新意识较差。
  中国与美国式的教育,不能讲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要因人而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国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创新,对于美国学生,应该让他们打好基础,这样互相弥补,是最恰当的。换一种说法,对天资高的人,美国教育会好一些,而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基本上讲,中国的教育哲学是比较好的。
  杨振宁的结论是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没有完全改变的必要。对于体制存在的缺点有修正的方法,对于上了大学的学生,尤其是那些特别聪明的学生要允许他、鼓励他跳跃式地发展。我想,让这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也许是最合适的选择。

http://zqb.cyol.com/gb/zqb/2003-11/10/content_766373.htm
影响判断的因素
马少华
  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是否比美国学生扎实,这是一个事实判断的问题。我不能对此做出判断。尽管我与许多人一样,都能够对这个问题的“价值”进行判断。
  谁能做这个事实判断?那些既了解中国基础教育,也了解美国基础教育的人,能够判断。丘成桐先生是这样的人,他说:“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比美国学生扎实”是自我麻醉;杨振宁先生也是这样的人,他认为:中国与美国式的教育,不能讲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要因人而异。(均见11月7日《中国青年报》第5版)。报道说他们是“看法截然相反”。当然,他们的判断,也都是从“高端”间接做出的。比他们更能做出判断的人,肯定还有,只是可能没有他们的影响力而已。
  根据逻辑学的排中律,构成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必有一假。一般来说,不同的事实判断,只要假以时日是可以验证的。但问题是,教育是不能“假以时日”的,或者说,对于教育来说,这种“假以时日”的验证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教育每天都在进行,每年都在产出。我们不断地按照一个模式教育出大批的人,这些人,有的优秀,有的平凡。能够进入丘成桐、杨振宁两先生视野的,其实都属优秀的人。即使如此,这两位先生的评价仍然不同。因此,对我们有意义的问题是:当我们无法验证事实判断的情况下,如何对他人的事实判断进行价值判断。
  一种是质疑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的观点,一种是肯定我们现行教育模式的观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都出自权威之口,我们更愿意多听听哪一个?哪一个对我们更有意义?这就是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不完全决定于事实判断,而可能更多地决定于我们的位置、我们的利益、我们对外界信息的反映与反应模式、我们的教育界和我们的决策层的组织结构和议事结构,决定于我们是不是容易接受不同观点的人,决定于我们在原有模式中的投入,决定于改变原有模式的难度和成本。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中,有一种“认知不和谐理论”,涉及人们如何使用信息的问题。有研究者发现:“作出决定后的过程包含有与态度改变相似的认知改变”。“一旦下过决定,人们对于各种选择所具有的吸引力的判断也可能改变。”一个具体的实例就是:“如果你花了大把银子在电脑上,你必须捍卫购买它的正确性。”
  这就是影响我们对不同的事实判断进行价值判断的因素。不认清这种因素,或者说,不克服认知的这种障碍,人们很难从丘成桐、杨振宁两先生的不同观点中,作出积极的选择。
http://zqb.cyol.com/gb/zqb/2003-11/10/content_766368.htm
美国不是中国教育的参照系
文妍
  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最近给中国基础教育泼了盆冷水,他说,“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美国学生扎实”这种想法是可怕的自我麻醉。我相信,丘先生道出此言是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善意提醒,中国教育界应该致谢。但就我个人而言,并不完全认同丘先生的评判。
  正如20世纪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曾经说过的那样:“教育培养人是个极其复杂的题目……对这个问题只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决没有普遍适用而简单易行的办法。”所以首先,教育产品的质量,即每个个体的人接受学校教育后的结果,不仅仅是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所能决定的,每个社会成员的成长都是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和个体共同作用、共同施力的过程。我们不能仅凭部分个体的发展状况就全盘否定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丘先生只是根据个人的经验和认知,根据部分中国学生没有出类拔萃或是知识结构不完善这一个局部的事实就对中美两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水平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未免有失偏颇,这更不是做科学研究的态度,其结论恐怕也难以使人信服。
  其次,教育不像其他行业,比如汽车制造业,其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有很多硬指标可以衡量和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各有其特色和价值,很难比较谁优谁劣。评判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仅仅把几所学校和几个学生做对比。
  第三,美国的确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都最发达的国家,在各行各业都拥有最优秀的人才,但如果以此为论据来证明它的教育制度就是最好的,教育质量是最高的,在逻辑上恐怕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一个国家的人才建设不是完全由学校教育决定的,除了学校教育以外,更多地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众所周知,美国经济和科技的腾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她吸纳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助力于经济和科技,也助力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拥有高水平且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
  事实上,美国人也并不认为他们的基础教育是最好的。
  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宣誓就任后的第2个工作日,就制定了联邦政府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新政策,首先公布了名为《不让一个儿童落后》的教育蓝图,其中指出:“即使在今天,近70%的城区四年级学生不能达到全国阅读测验的基础水平。我们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在国际数学测验中落后于塞浦路斯和南非的学生。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发现他们在能够修习正常大学课程前必须补习功课……然而在花费数千亿美元于教育之后,我们仍远未能实现教育优异的目标。”
  有意思的是,布什政府的教育新政策,不仅重视基础科目的重要性———英语、数学和科学作为核心课程科目,在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中备受重视,许多州在各自的课程标准中都明确规定了对掌握这些学科的要求;还特别重视考试的评价作用,明确要求每个州都要为三年级至八年级的学生组织英语阅读和数学学科的考试,每年一次,并将此考试作为联邦经费资助的一种条件。考试在美国教育改革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倒有点向中国学习的意思。
  我引用这些资料,不是要证明美国教育不好,只是想说每个国家的教育都有其长处和不足,都要根据某一历史时期具体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对教育政策进行修订,对教育模式加以改革。因此,杨振宁先生的看法“中国与美国式的教育,不能讲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要因人而异”还是客观公允的。
  第四,退一步讲,中国的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目前确实都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而美国的教育也确有许多优点和先进之处,值得中国教育借鉴和学习引进。但这并不等于中国的教育改革就要完全以美国教育为参照系,不论是文化传统还是社会现实,中美之间都有着极大的差异。
  国内教育界、知识界一直都很推崇美国的基础教育有自由、宽松、快乐的氛围,能够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和个性;批评国内基础教育沉重的学业负担压抑孩子的兴趣、抹杀孩子的个性。像《素质教育在美国》、《高考在美国》得到了相当多文化人的追捧,大家恨不得中国马上就能实行美国式的教育、美国式的高考。可人们忘了一个最基本的国情前提:美国社会资源丰富,国力强大,其高等教育已经是“高度”大众化,人人都能上大学,其所谓高考,即 S AT也只是一个水平考试。在没有升学压力的情况下,中小学生自然也就没什么学业负担,可以尽情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中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既是教育大国又是教育穷国,大学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要,高考的性质只能是一个选拔性考试。既然是要选拔,题目就肯定有难度,按专业术语来说就是要有区分度,否则就失去了选拔的功能。
  此外,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也影响着其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不仅仅是在中国,在东亚的其他国家,比如日本、韩国,虽然经济比较发达,高等教育也比较发达,高考一样给学生带来极大压力和学业负担。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美国的“高考”移植过来,如果强行移植,结果只能是水土不服。
  其实,这也是我最担心的。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和文化界有一种倾向,不管谈教育哪一方面哪个环节的问题,都要拿美国教育来说事,以美国教育做标准。我不反对教育改革要有国际视野,但前提是不能脱离本土文化和现实国情。我们吃过这方面的亏。新中国的教育体系是按照苏联模式构建的,现在的趋向是把原来的观念和体系全部推翻,再按照美国的构建。美国的未必就都适合中国,也未必就是最好的。

http://zqb.cyol.com/gb/zqb/2003-11/10/content_766363.htm
讨论中美基础教育孰强孰弱
最后的遮羞布
端木
  11月7日本版刊登的头条文章《丘成桐给中国基础教育泼冷水》谈到的“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比美国学生扎实”其实是自我麻醉,挑战了一直令中国教育自豪的领域,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争论。为此,本版从今天开始陆续推出“中美基础教育孰强孰弱”的讨论,欢迎读者各抒己见。
  近日,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对中国的基础教育作出了一个判断:“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他比较了同在哈佛大学读书的中国和美国学生,认为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不仅不比中国学生差,“相反要强很多”。(《中国青年报》11月7日)
  在我看来,丘大师终于揭开了中国教育脸上最后的一块遮羞布!
  最近10年来,国内关于美国教育的报道和书籍越来越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识之士们痛感中国当代教育的弊端,而着力加以介绍。为什么以介绍美国的教育为主?这是因为近、当代几乎所有重大的、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均出自美国;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美国学界也具有几乎同样重大的国际影响力———人们自然会想到,这与美国的教育直接相关,与他们培养人才的目标、手段直接相关。这个判断是合乎逻辑的:1957年,苏联先于美国将人造卫星送上天,这竟导致美国举国上下展开了一场关于“美国教育是否出了毛病”的大讨论。
  出于职业的关系,也部分因为自己的女儿也在美国上学,我本人特别注意阅读这方面的报道和书籍,痛感美国教育的长处,是亟须中国教育思考和学习的。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在信息上已毫不闭塞,尽管“素质教育”也喊得满天响,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看不到什么真正的改善,相反,为“考试”的、为“升学”的教育之风却愈演愈烈。
  让为数甚多的我国初等教育工作者聊以自慰的一个重要理由,恰恰是认为我国学生的“基础”要比美国学生“扎实”,至少在数理化方面比美国同龄学生要好得多。一些到美国走马观花地“考察”过一两个星期的中学校长和老师,几乎都著文持这种观点。更有甚者,有人还给出了一个理想教育的公式:中国初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或者,中国的本科教育+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这两种公式异曲同工:中国学生的基础比美国学生好,但创造性、研究性能力不如美国学生。
  问题在于:为什么“基础不好”的学生反倒有更好的创造性?这合乎逻辑吗?符合教育规律吗?实际上,这种认识正如丘成桐教授所辛辣指出的那样:“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如果你认为教育成功的标志是会解多少道难题,你自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还会变本加厉地将学生淹没在题海里。
  美国教育的精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近年的三部作品里有极为详尽的描述。一本是高歌著《赴美就学笔记》,作者记录了自己从美国小学高年级直到大学的受教育经历;一本是留美教育学博士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里面记录了自己儿子在美国受教育的经历;还有高钢最近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的《遭遇美国教育》。这三位作者都有相同的背景,都是移民到美国,都是从中国教育过渡到美国教育,都是对美国不同等级教育的长期观察和记录。这三位作者居住在美国不同的州,自己或孩子上不同的学校,却对美国教育有着惊人相似的感受和判断。高钢总结道:“美国的学校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