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顺安海亮:广东媒体评“小悦悦事件”:不是救她,是救我们自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35:48

热点评述之“佛山碾童事件”


佛山日报17日以《一根刺,扎进每个人的内心》为题报道“小悦悦事件”。
  面对遭面包车碾轧的两岁女童小悦悦,在长达近七分钟的时间里,18名路人不闻不问,直至拾荒阿姨陈贤妹将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10月13日下午发生在佛山南海的这一幕让人们心绪难宁,引发了全国的媒体关注和公众讨论。连日来,广东本地媒体也频频刊论追问“小悦悦事件”:守护道德底线“我”当何为?

  小悦悦事件击中社会之痛

  这更是一次活生生的社会控诉。那么多的路人对小悦悦不约而同冷血,实际上已证明,这个社会至少在特定场景和特定时间里,许多人已经认可了甚至实践着冷冰冰的人际规则。羊城晚报17日刊发陈杰人撰写的首席评论《街头血泊中的女童击中社会之痛》指出,一个完整的文明社会,不仅需要完备的法制,更需要高尚的纲常和伦理秩序。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缺失,源于利益的过度强调,更源于自然的正义和基本的伦理被实质上否定。这个问题的解决,也绝非一日之力可以毕其功。一个最为紧要的对策是,社会管理者应当从教育、法治等多方面努力,加强伦理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建;同时,社会管理者本身的遵守道德和法律,坚持清正廉洁,是最好的行动教化。

  寄望于道德拯救道德,是无济于事的。你不能指望全社会靠道德自律,就能解决道路交通忽视行人权益的问题,也不能指望道德规范就能使肇事司机自觉担责、旁观路人可以打消各种顾虑而立即施加援手,医院自然也不会因此不收医疗费而对受害人全力救助。信息时报18日刊发邓清波的评论《怎能依靠道德去拯救道德》说,在小悦悦事件中,拾荒阿姨的高尚品德熠熠闪光,这种克服各种顾虑与障碍的救助行为在此显得尤其珍贵。虽然,美德对于构筑良好的社会风气必不可少,但除此之外,司法更加公正高效,社会保障与救济体系更加健全,公权力自身更加守信,这些无疑更加重要。我以为,唯有在这些方面加快变革,才能推动公序良俗的形成,才能为道德“减负”,使溺水中的道德自行上岸。

  救小悦悦,更是救我们自己

  不必用彭宇案的流毒诠释悦悦所经历的黑色七分钟,更不必用那18名路人的冷漠抹黑彭宇案。你可以想象,即使彭宇案不曾发生,从受伤的悦悦身边疾行而过的看客就一定少于18人吗?新快报18日刊发特约评论员文章《不是救她,是救我们自己》表示,道德在我们面前一天天枯萎,我们在道德面前一天天冷漠。拯救之道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如何保证自己,不会成为那18名路人之一;如何让自己的精神,在每一个深夜,走向10月13日的那个下午,走向佛山的广佛五金城,走到被汽车碾压的悦悦身边,弯下腰,伸出手,张开爱心——这不仅是救她,更是救我们自己。

  试看各地,相似事件哪座城市未曾发生过呢?如果说这些事件无一不是提醒我们还生活于文明线之下,我们哪个人又敢声称自己完全是无辜者?南方都市报18日社论《小悦悦事件,你我都不是无辜者》指出,小悦悦事件之后,一位网友的留言很有代表性,“我们表现出的痛苦相当可疑,我们的咒骂缺乏内在的力量,我们的正义感从一开始就摇晃不已。当我们迫不及待地发表道德演说之后,我们是否真正愿意追随这种信念,为‘社会道德’的改变和提升尽绵薄却尊贵的力量?”网友的考问十分有力,更在给人信心。每一名公民个体的力量诚然渺小,但却尊贵,而汇聚这样的力量,基本公德无法立足的社会基础才可能被一寸寸撬动。一个能动的主体,其对社会的责任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来论,消极的层面,是洁身自好,积极的层面,则是绝不放弃自己追求更幸福更有尊严生活的权利,与一切恶和非正义抗争。公民对社会尽这种起码的责任,很多时候常常只需要一点良知良能,就像那个心疼得赶紧抱起小悦悦的陈贤妹一样。公民们请行动起来,坚守良知,竭尽责任,如果你还对社会向善抱有期待。

  守护道德底线,一起告别冷漠

  广州日报18日连刊四篇评论探讨《守护道德底线,“我”当何为》。评论认为,社会“看客心态”的复萌,或多或少与转型期心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有莫大关系。社会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的重构,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层面、长时间的介入。 我们的法律制度、信用制度等必须给做好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给做“恶”者以严厉的惩罚,才能慢慢地让人们重拾丢失的良知和人性。其中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和静钧提出,西方国家从商业社会形态出现时,就引入“照顾义务法”,视照顾义务为法定义务,以应对新的社会道德挑战。“照顾”也见于中国道德价值,“邻里守望”就是中国“熟人社会”的核心美德。中国正逐步摆脱小农经济,迈向市场经济化的“商业社会”。从这些视角上看,我们理应推出“照顾义务法”,以建立网格化互助互守望的社会。

  叩问制度是为了让制度消弭冷漠,生长真善美,叩问内心则又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反躬自省:在我们批评别人的时候,设身处地,自己真的会热心吗?恐怕许多时候我们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对别人给予高道德标准要求,对自己给予低道德标准要求,此类事情并不鲜见。南方日报18日刊发南方论坛《一起告别冷漠》呼吁,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批评,但更需要动力。一起告别冷漠,这不仅仅是一种呼唤,更是需要千万人拿出属于自己的行动,在别人遭难的时候伸把手,在老人跌倒的时候帮忙扶起等等。至少我们应当建立一个道德底线共识:或许你无法去和行凶的歹徒搏斗,但你可以打电话协助报警。这便是举手之劳的热心。多一点举手之劳,便会多一些温暖,也因此会多一些更高道德标准的勇敢。我们这个社会需要道德底线,逾越道德底线,便是如同18位路人一样,碾过世人的心。冷冰冰的社会,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