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让鱼缸水变清澈:生命的境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9:10:59
(2011-05-11 08:41:23)转载
标签:杂谈
分类:穿越红尘

生命的境界
作者:沉静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简洁生动地概括了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心境。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通过在歌楼上、客舟中、僧庐下三处听雨的对比,表现了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的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从“不识愁滋味”的青春恣意欢畅,到壮年的颠沛流离,风雨飘摇中的坎坷和悲凉,最后是孤寂凄冷、两鬓斑白的晚年,饱经忧患,尝尽了悲欢离合的滋味,却心如止水,波澜不起,彻夜听雨,有着“欲说还休”的无奈,看透世事的淡然和无所谓。
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一个阶段性的心情,只有当我们年老时,才发现,有很多的情怀已逝,很多的心情不再,一切皆空,万念俱灰。再回首,哪些是早该放弃的虚耗,哪些是真正值得把握的呢?从头再来,早已来不及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前几日,看到林散之在《笔谈书法》中说:“少年爱工丽圆转的字,青年爱剑拔弩张的字,中年爱富于内涵的字,老年爱平淡天真的字。”不禁会心而笑。
人很难跨阶段超越,都要有个必经的过程,随着岁月的消磨,执著心的递减,绕一圈才能返朴归真。为何老人和孩子最亲近?是因为生命最初的纯洁与最后的删繁就简,最接近本真。
人世险恶,贪欲、诱惑、虚荣纷至沓来,但不是每个人都要走那么多弯路才明白,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讲,古今那些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没有哪一个不是经历过三种境界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种境界。
借用爱情佳句,比喻治学三境。第一境界是瞰察路径,明确方向,“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吃苦付出,废寝忘食,历经艰辛,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才能达到厚积薄发、融会贯通的第三境界,“蓦然回首”,豁然开朗。
生命有限,把精力投错了地方,是浪费啊!曹雪芹才华盖世,但他宁可卖画维生,也不愿到皇宫当御用文人。在困苦潦倒中,他潜心创作了千古名著《红楼梦》。
钢琴怪杰古尔德摒弃时尚浮华,隐居乡间。这位终身不娶的音乐清教徒,只向上帝和自己的内心负责。他慧眼透视到音乐内部组织奥秘和结构关系,这种不惑的理智精神,使他对巴哈音乐的诠释达到无与伦比的高洁和纯净,使著名的《戈尔德堡变奏曲》染上一层超然物外和深刻宁静的气质。他说:“完美,不仅指技术层面,而且也包括精神层面。”
人匆匆来世间走一趟,不是为了巧取豪夺、享乐坠落,而是通过人生历练,提升生命境界--返本归真。能超越一般规律的是宗教圣徒、修炼之人,大彻大悟,径直踏上了返还天国的征程。
【Flash音画】红楼梦
',1)">
红楼一梦
心宇
红楼一梦道沧桑,世事由来皆无常。
唯叹众生情中痴,执迷不悟演荒唐。
富贵满堂莫能守,繁华一夜覆冰霜。
大难来临各归命,善恶终报无处藏。
名利情仇随风散,悲欢离合尽空茫。
一声锣鼓惊梦醒,红尘原来是他乡。
都道曹氏是情痴,谁知济世慈悲肠。
满纸悲泪警世人,世人浑浑但心伤。
迷中依旧泥作宝,贵贱穷通各自忙。
唯嫌口袋银两少,哪管小命短与长。
魔乱人间败人伦,良知道义放两旁。
人人但为一己私,争争斗斗逞刚强。
哪管洪水滔天来,子孙后代食无粮。
而今灾异频相告,更有大祸惩奸狼。
众生但识此中意,及早抽身得吉祥。
远离邪魔获新生,不负红尘走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