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材料可以装热水吗:拉斐尔 《座椅中的圣母》——完美无瑕的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59:35

拉斐尔 《座椅中的圣母》——完美无瑕的构图 高阶秀尔著 范钟鸣译  

2011-01-16 18:45:53|  分类: 看名画的眼睛 |  标签:拉斐尔  圣母  圣约翰  构图  左膝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拉斐尔   《座椅中的圣母》­­­­——完美无瑕的构图 

 

〔画板油画,直径71cm,1515年作,佛罗伦萨比德美术馆藏〕

 

隐士的传说
在这幅画面中,圣母的那双看着我们的眼睛一定会吸引我们每一位观者。她目光亲切,似乎和要和我们每一位

观者作一次亲切的交谈。一位善良、和蔼的母亲取代了神圣、庄严的圣母。她象普通母亲一样,把自己的孩子耶稣

抱在膝盖上,静静地用脸颊亲着孩子,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一片温情。与其要我们上前跪拜,我们却更想和

她作一次亲切的交谈。

    确实,这幅圣母子像不是哥特式的严肃的祭坛圣像。圣母身披华丽的绿色披肩,摘静而舒坦地坐在椅子中,满

怀着母爱把孩子抱在膝上。孩子呢,一边睁着圆圆的双眼,似乎在眺望着遥远的天界,一边又甜甜地依偎在母亲的

怀中。他们旁边,小耶稣的小朋友圣约翰合着双手,作着朝拜的动作看着美丽的圣母。也许他也正怀着和我们观者

同样的心情吧。
    这幅作品给我们的印象,无论如何不是宗教性的,相反,它充满了人情味。假如一位没听说过拉斐尔的名字,也不知道圣母是怎么回事儿的人看到了这幅作品,他(她)一定会认为这幅画是在描绘一位年轻、美丽的母亲和两个可爱孩子的和谐的家庭情景吧。这不仅仅是我们现代人的感受,在过去也曾有许多人谈到过同样的印象。关于这幅作品,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呢。
   “很久以前,有一位德高望众的隐士,不幸在森林里陷人了一群狼的包围之中。他只能爬上身边的一裸橡树,大声呼救。附近酒作坊里的一位姑娘闻声赶来,勇敢地救出了这位隐士。姑娘和她家里人热情地招待了这位隐士,并且还留他住了一宿。次日清晨,隐士告辞时预言,救过他的橡树和这位善良的姑娘,一定会因善而得以永生。几年后,橡树被伐下来做了酒桶,姑娘也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有一天,拉斐尔散步经过这里,看见这天使般可爱的孩子和年轻美丽的母亲,心中涌出了画意,可惜随身没带画具,他急中生智,顺手以身旁的陶土作为素描的笔,以酒桶的橡木盖作为画板,画下了这母子三人的画像。就这样,这幅永远闪烁着艺术光彩的《座椅中的圣母》诞生了。同时那位隐士的预言也因此实现了。”
    以上的“隐士的传说”和这幅充满人情味的画,内容非常相象,而且这幅画也是画在橡树板上的。无怪乎这诗一般的传说会在民间广泛地流传。
    可惜的是,传说毕竟是传说,而不是事实。事实上,这“隐士的传说”最早见诸文字的时间是在浪漫主义运动兴起的1820年前后,也即拉斐尔逝世三百年后。因此,“传说”并不能解释这幅作品的由来,相反,是这幅作品的向世才产生了这个“传说”。
    然而,关于这幅画是如何出现的,以及它所具有的意义等,当时的文献中并没有任何记载。我们只能在这完好地保存下来的作品中去寻找。

 

宗教性的规定
拉斐尔在散步中偶得这幅名作的“传说”,至少说明了一点,即这幅名作好像是即兴创作的。其实不然,只要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幅画,就会发现它是拉斐尔深思熟虑后才动笔画成的。而且,这幅画可以说是拉斐尔作品中最

精致的一幅。
首先,在表现主题方面,拉斐尔严格地遵循了中世纪以来绘画上的许多传统规则。例如,在裹着头巾的圣母头

上,画着一个细细的光环。这显然是要表示她并非是一般人间的女性,她是象征“神的存在”的圣母。在宗教美术

中,由于通常要表现超越日常生活之上的超自然的存在,所以有着许多严格的规定,戴着光圈的人,要么是圣母,

要么是其他圣人或天使。决不可能是普通的人。

拉斐尔一面恪守着基督教的种种规定,在圣母头上画上画上光环,一面又尽可能地不让它突出明显。在哥特式时代,或者十五世纪,宗教画像上一般不仅有光圈,而且在光环内还涂有金色。总之,要尽量让光环显得光彩夺目。因此,中世纪的圣母、圣人像上的光环,其实是一个金色的圆盘。拉斐尔为了避免这种不自然的表现效果,只淡淡地画上了一个似有似无的环,这样也就不算犯宗教之规。还有,为了表现小基督的“神性”,通常在他的光环中还要添上十字架,但是在这里这种形式被省略掉了。
    同样,合着双手的小圣约翰的手杖也是有含义的。圣约翰曾以牧童的身份预言基督的到来,所以他在这里被描绘成牧童的模样。手杖在规定中是暗示基督受难的十字架的。虽然圣约翰手执手杖在荒野中呼喊是后来的事,而且三、四岁的他也不可能手执手杖。在这幅画中圣约翰以小孩的容貌出现,拉斐尔特意让他握着手杖以示他的身份。让观者可明确地辨认出圣约翰来。
    除了光环和牧人的手杖外,体现宗教规定的还有玛丽亚的服装。圣母的服装除特殊情况外,通常必须是红色的上衣外罩着蓝色的外套。拉斐尔的圣母如此,达·芬奇的《圣安娜与圣母子》也是如此。还有佛拉·安日里科(1387 一一1465 )的《受胎告知》、波提切利的《博士来拜》也都是这样。基督教义规定,红色象征特上天的圣爱,蓝色象征着上天的真实。因此,圣母的服装色彩就被规定为红色与蓝色的组合,而且上衣必须是红色,外套必须是蓝色,画家不能擅自改变。

如果原封不动地将外套完整地画出来,上衣的红色就会被遮没。因此,画家们都想方设法,或者让外套敞开一点,或者让它脱下一半,总之,要让红色与蓝色同时现在画面上。拉斐尔这样画。藏于卢佛尔美术馆的他的那幅名作《圣母子与圣约翰》中,圣母的外套半脱着,里面的红色上衣非常清楚地显露出来。这幅《座椅中的圣母》中,圣母的蓝色外套完全脱下,盖在膝盖上,而在抱着圣子的手臂上露出了红色上衣的袖子。画家们都必须在不违反宗教规定的前提下来安排画面的色彩。这幅《座椅中的圣母》就是一个典范,而且拉斐尔所用的折中办法几乎是无懈可击的。

 

完善的构图
拉斐尔在玛丽亚抱着圣子的手臂上画上了红色的袖子,还在她坐着圣子的膝盖上罩上了蓝色的外套。在红与蓝

两大鲜明的色块之间,恰好是圣子的位置所在。圣子的衣服是黄色的,从而,在画面上形成了红、黄、蓝三原色的

既对比又和谐的效果。在红与蓝之间加上黄,它为画面增添了富丽的色妙的色彩。

    拉斐尔巧妙的色彩构图技巧,还不仅限于以上这些。这幅画上的圣母在拉斐尔众多的圣母像中是颇为特别的。

她身上还披着一条绿色的披肩,这披肩的绿色又与袖子的红色产生色彩对比,给画面赋上了一段华丽的色彩和声。

红色与绿色是一对补色,它们之间有着强烈的色彩对比关系。即使在现代,这种对比关系也被广泛地采用。在画面

上起主导作用的红色,一方面与黄色和蓝色形成一组原色对比效果,另一方面又与绿色形成一组补色对比的效果。

这样,红色同时在两组色彩中起着对比作用,它把黄、蓝与绿这二组原来并不相连的色彩连接了起来。这种各个颜

色彼此独立又相互连接的色彩构图,正是拉斐尔的匠心独具之处。这种对画面色彩的斟酌,也体现在对画面构图的

考虑上。拉斐尔的构图同样极为严谨和周全。前面我们曾提到,这幅画给予人们的最初印象是极为“自然”的。其

实,再对画面仔细推敲一下,我们会发现它并不那么“自然”。就象这幅画的题名一样,圣母是坐在有靠背的椅子

上的。靠里面的膝盖,也就是在圣约翰胸前的圣母的左膝高高地抬起着。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想象一下,象她这样的

坐法会舒服、自然吗?显然不会舒服,也不会自然。那我们初看这幅画时,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不自然的地方呢?这

是因为在圣母左膝上边,约翰的头吸引住了我们的目光,才使我们没有发觉。大家不妨用手指把圣约翰的头遮去,

你们就会立刻发现,左膝很不自然地突出在画面上。还有玛丽亚的左腿,它一定是踏在什么东西上面才会比右腿高

的,可她又偏偏把孩子抱在低低的右腿上。普通母亲们决不会这样做吧。

要说清楚这些还不如实践一下,拿一把和画上相仿的椅子来。谁能照着圣母的姿式摆一下,左膝抬高并向前顶起,右膝放低让孩子坐上,背还要靠着椅背,最后还要把脸贴近孩子。我想一般人恐怕腰也会折断的吧。

    总而言之,圣母的姿态并不自然,它是拉斐尔特意创作出来的。问题在于拉斐尔为什么要使圣母摆如此不自然、不舒服的姿式呢?显然这是由于构图上的需要,也就是说,为了要在这圆形的画中安排进三个人物。

让我们暂时忘记圣母的“不自然”的姿式,从纯粹的画面构成角度来看看这幅画。画中的各条曲线就象精密的齿轮严密地咬合着。从圣母的头开始,通过颈部、肩、臂、肘、碗,形成了一根半圆形的曲线,它贯穿于整个画面。与其相对,小耶稣的肘、背、臀、褪等部位又相互连接,形成了另一条相反方向的半圆曲线,它恰好与前面的曲线相吻合,圣母双膝的作用主要是要让小耶稣坐稳。假使去掉左膝(靠里边的膝盖),耶稣会象飘浮于空中一样,很不稳定。所以,拉斐尔才将圣母的左膝抬得如此高。这主要是为了安定画面,无奈圣母的姿式只能这样不自然了。拉斐尔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尽量地把左膝处理得不引人注目。他夸大了盖在左膝上蓝色外套的摺皱,造成大面积的阴影,同时尽可能地提亮前面右膝的色彩,使其尽可能地突出,最终使左膝不知不觉地隐在阴影中。再加上紧连在左膝上面的圣约翰的头,也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不会注意到那“不自然“的部分了。于是,那“极自然”的印象就象“隐士传说”那样神奇地产生了。经过如此周密考虑而构成的画,一点也没使人感到有造作的地方。相反,给人们留下了极其自然的印象。这就是拉斐尔的才能所在吧。

 

历史背景

拉斐尔(1483——1520)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一样,是一位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到来的艺术巨匠。他比达·芬奇年轻三十岁,比米开朗基罗年轻八岁。他虽然如此年轻,但已吸收了包括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在内的艺术前辈们的艺术精华,创遭了理想美的王国。这种理想美也即是后来所谓的古典主义的典型美。

通常,中世纪被人们认为是以神为中心的时代,而文艺复兴时期则被认为是以人为中心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体现在绘画上,就是在画而中追求如实地再现人所见到的外部世界的写实倾向。在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法兰德尔地区中种倾向尤其明显。它在凡·爱克的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清楚。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情形也是如此,它受到法兰德尔美术的巨大影响。画家们力图真实地再现人物的姿态或街上的景物,同时又对现实世界加以理想化,在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创作出完美的艺术形象。对于人体,他们试图表现出符合“神”的标准的理想美。对于街景,他们则要表现出理想都市的优美和谐的气氛。

然而,他们的这种对理想美的表现并没有歪曲现实世界。曾在文艺复兴时期起着主导作用的“新普拉东主义”,也认为外部世界正越来越接近于理想世界。

综上所述,理想不但没有否定现实,相反,它把现实加以发展,使其延伸通向未来。

因此,要达到理想世界的彼岸,我们首先必须从现实出发。同样,要描绘理想王国的情景,也必须首先把握住现实世界的美。

这幅《座椅中的圣母》中,圣母的形象据说是拉斐尔根据自己的恋人弗尔娜丝创作的。这就更说明了以上推理的确切性。拉斐尔通过对恋人的描绘,创造出了理想美的典型形象。也许正因为这样,他的这幅画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作为美的典型。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121)| 评论(0)| 引用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