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菜板圆形和方形:半个世纪的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7:16:29
 半个世纪的爱  

裕固族安立邦、苏桂花夫妇 - 半个世纪的

丈夫 安立邦,1926年生
妻子 苏桂花,1933年生
洞房花烛夜 1949年
居住地 甘肃省肃南县康乐乡康丰村
安立邦和苏桂花应该算是有福之人。他们结婚后没有几个月,一无所有的他们分到了一头牛和六只羊,后来搞集体化,牲口又都并入了集体,1983年搞包产到户,他们全家四口人分到了一百二十只羊和十五头牛,也分到了自己都不知道多少亩的草场。从此他们也就过上了较为富足的生活。
安立邦和苏桂花俩人从小就在一个村子长大,相互都认识,到了成人,安的母亲带一条哈达、一瓶酒,到苏家问你家的女儿给不给,苏家一答应,他们就成了一家人。
结婚以后,安和苏都没有分开过,他们唯一的一次分离,是1956年,安立邦被推选为裕固族青年先进分子,成为少数民族青年参观团的成员,到上海、北京等内地大城市走访了三个多月,还见到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

台湾排湾族沙瓦棱、查巴丽丝夫妇

台湾排湾族沙瓦棱、查巴丽丝夫妇 - 半个世纪的爱

丈夫 沙瓦棱,1934年生
妻子 查巴丽丝,1930年生
洞房花烛夜 1958年
居住地 台湾省屏东县三地门乡三地村
偶然的一次串门,让沙瓦棱认识了美丽、矜持、高贵的查巴丽丝,并对她一见倾心。查巴丽丝比沙瓦棱大四岁多,而且还结过一次婚,带着三个孩子。所以很多人反对,这些并没有成为沙瓦棱爱情的障碍,他觉得女人比自己大,就比自己懂事,会持家,会照顾自己。在认识半年后,沙瓦棱入赘到查巴丽丝家。结婚后,沙瓦棱和查巴丽丝又生养了三男二女五个孩子。在没有孩子之前,他们就住在查巴丽丝家,有了孩子后,他们就建起了自己的房子。他们在山上务农,种植小米、芋头和水
稻,以及各种水果。沙瓦棱还成为当地基督教长老教会的长老,现在是顾问长老,当过八年村长,连任了两届。
如今儿女们已经成家立业,两个老人退休后一起上了四的“松年大学”,还戴上学士帽留了影。两个老人表示,他们从来没有吵过架。因为,入赘的男人是不能跟女人吵架的,要随时让着女人。这是原住民的风俗习惯。最根本的是,他们深深相爱。

怒族先塞、戴罗夫妇

怒族先塞、戴罗夫妇 - 半个世纪的爱

丈夫 先塞,1928年生
妻子 戴罗,1926年生
洞房花烛夜 1951年
居住地 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
老母登月亮田村
先塞二十三岁、戴罗二十五岁那年,他们由双方的老人做主,请来神父主持,在村寨边上的教堂里举行了婚礼。作为少数民族,怒族先塞和戴罗结婚该算是很晚的了。虽说是老人安排的,但青梅竹马的两个年轻人自己也心甘情愿。
一九五七年,作为少数民族参观团的成员,先塞到了一次省城昆明,那以后就没有出过远门,他们就这样生活在人迹稀少的山区。先塞、戴罗夫妇一共生育了三男三女六个孩子,但有三个都因为发烧而夭折。现在两个老人跟小儿子切里一起生活,儿子另立门户要分他一份田地和一些农具,嫁出的女儿就只给一点嫁妆,没有土地。
哪怕到了现在,一眼就能看得出先塞、戴罗夫妇的感情很好,他们说从来没有吵过嘴。

纳西族和士秀夫妇

纳西族和士秀夫妇 - 半个世纪的爱

丈夫 和士秀,1924年生
妻子 闵朝星,1925年生
洞房花烛夜 1943年
居住地 丽江
在和士秀、闵朝星还是七、八岁的时候,他们各自的父母就为他们定好了终身大事。时至今日,和士秀仍认为父母之命是优良的婚姻传统。
1947年,好学的和士秀离开妻子前往当时的民国首都南京求学。男人读书上进,女人养家活口,这在纳西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段经历,和士秀被打成了“反革命”,蹲了一年大监。这一年的监狱生活,多亏有闵朝星的照料和鼓励。和士秀出狱后,疾病缠身,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闵朝星成为家里的顶梁柱。闵朝星为和士秀生养了五个孩子,但因为饥饿和疾病只存活下来一儿一女。
闲赋在家的和士秀跟着闵朝星上玉龙雪山采药,先自己尝试,然后为乡亲治病,利用玉龙山上的珍奇草药来救死扶伤。如今,他们的“玉龙雪山本草诊所”已成了丽江的一处名胜,一家人不亦乐乎地接待着络绎不绝的中外宾客。

壮族黄有富、侬奶耀夫妇

壮族黄有富、侬奶耀夫妇 - 半个世纪的爱

丈夫 黄有富,1922年生
妻子 侬奶耀,1930年生
洞房花烛夜 1950年
居住地 云南省广南县坝美村
位于云南与广西交界处的坝美村,是一个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既形似也更神似的地方。据说在两百多年前,村民里的黄姓、黎姓汉族先祖为躲避战乱,从广东湖广府一带,来到了这一小片与世隔绝的乐土。
先人虽为躲避战乱,但到黄有福一代,并没有躲过战争,只有十五岁的黄有富去当兵,一当就是十三年。战争结束后由于他受伤,没有搭上飞往台湾的飞机,便回到了故乡。二十八岁回坝美不久,就由媒人介绍,与侬奶耀结了亲,做起了农民,行伍出生的黄有福如何会侍弄庄稼,日子艰难。
遗憾的是,由于病魔的纠缠,黄有富一家在现在人称世外桃源的坝美并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子女众多,并且都过得不如意,世外桃源的生活环境并没能给他们带来福祉。看着两个老人相扶相搀、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的样子,十分令人心颤。如果当年没有战争,如果没生那么多孩子,如果??生活里总有太多的如果、太少的好运。

哈尼族卢阿斗、杨拥略夫妇

哈尼族卢阿斗、杨拥略夫妇 - 半个世纪的爱

丈夫 卢阿斗,1934年生
妻子 杨拥略,1935年生
洞房花烛夜 1952年
居住地 云南省元阳县新街镇全福庄中寨
白玉兰村
新娘是他母亲给定下的,他父亲为娶进这个儿媳付出了六七十元的聘礼。老人们挑了个好日子,新娘由女方家派人送到半路,他在半路上接到将和他度过余生的姑娘,那还是他们第一次碰面。
婚后的日子就像他们在梯田里种植的水稻一样循环往复,期间,他们夫妇不知不觉就生下了四男三女七个孩子,卢阿斗当年常常靠到山上挖木薯来养活孩子。现在,三个女儿出嫁了,他们的生活好了一些,但前几年,早已成家立业的大儿子精神失常了,大儿媳自己跑掉了,丢下一女一儿没有人管,两个老人只有又承担起养育孙儿的责任。另外三个已结婚的儿子仍跟老人生活在一起,他们还没有能力建盖自己的房子,全家十四五口人挤在一座小楼里。年轻人在没有生养小孩前,都在外面打工。
日子苦虽苦,但两个老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卢阿斗的身体还能支撑梯田里的劳作,杨拥略还能喂牛喂猪,帮儿子儿媳们带孩子。笑容还能出现在老太太脸上。对他们来说,生活就是这样,他们不会有别的选择。

 - 摄影/林添福

这些老人,来自中华各地 :潮湿繁茂的阿里山,天苍野茫的蒙古草原,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小桥流水的江南人家,冰天雪地的大兴安岭深处

他们有的是青梅竹马,有的是父母包办,有的是指腹为婚,的是童年结发,有的是抢亲结婚,有的是私奔逃婚,有的是再结连理,有的是相濡以沫,有的是若即若离,有的甚至打闹了一辈子仍在一起,有的仅仅为了物质的交换而终身厮守

从1992年完成第一对金婚老夫妇的拍摄,台湾摄影师林添福开始《半个世纪的爱》的创作迄今已有二十个年头了。这二十年 ,他的足迹 遍及大江南北20多个省区的僻远角落,总行程达数十万公里,总共记录了56个民族200多对老夫妇历久弥珍的婚姻。

如今,这些老人们正是儿孙满堂的时候,但大多数老人都是第一次在外人面前讲述自己的故事,第一次在外人面前牵手,第一次合影,甚至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