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颗粒下料机:要看的50部经典电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04:12
第一部分西线无战事西线无战事  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早期有声片中的扛鼎之作有力地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毫不留情地揭开了蒙在战争头上的"神圣"面纱,表现了极为鲜明的反战主题  1930年出品导 演:路易斯·迈尔斯通主 演:卢·艾尔斯约翰·雷  ·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在一九六二年美国西雅图世界博览会评选的"电影诞生以来的十四部最伟大的美国影片"中名列第三位    给人类带来永久伤痛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德国小记者雷马克打算开始写一部他自大战结束以来就一直在酝酿构思的小说《西线无战事》。他完全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结果仅用了6个星期,小说就完成了,可手稿却在抽屉里搁置了半年多,因为许多出版社都不愿出版这部作品。后来,总算有家出版社接受了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部小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第一年竟销售了120万册,后来又被译成多种文本,总发行量在500万册以上。雷马克也因此由一个无名的小记者,一跃而成为世界闻名的大作家。  导演路易斯·迈尔斯通看中了小说的主题,将《西线无战事》搬上了银幕,这部影片也同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看成是奥斯卡授奖以来第一部有强烈的思想性的作品。迈尔斯通以沉重的笔触和简明精炼的手法写活了帝国主义战争的荒谬无情,透过一名德国士兵从迷恋战争到心冷、心死的每一次心理转变,渲染了战争的恐怖及其对人性的摧残,表达了对人类自相残杀的反感和把人民推向灾难的当权者的厌恶,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回味和沉思。  在《西线无战事》中,导演以卓越的摄影技巧、写实的风格把战火、阵地、冲锋、肉搏,以及残酷恐怖、野蛮凶杀的场面拍得十分逼真,有声有色,惊心动魄,具有印象派风格。同时,这部影片极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内涵又使它成为了一部"优秀的博士论文"。--前苏联著名电影艺术家 谢尔盖·爱森斯坦    《西线无战事》是最早采用混合录音的有声片,导演迈尔斯通很善于运用声音,他将对话、配乐及音响效果巧妙地剪辑于单声带上,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有些镜头,如保尔临死时一只手的抽动、垂落的特写镜头也拍得寓意隽永,被誉为经典之笔。这一系列的因素使本片既具备了无声片的动感,又拥有了有声片丰富的表现力。我们甚至认为,永久消灭战争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西线无战事》在各国每年公映一遍。--好莱坞著名影评人 肖恩·索普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片并不算多--尤其是在最近这些年。然而诞生于一战结束后不久的这部战争题材的影片《西线无战事》可以说是一个例外,直到今天,这部影片看起来仍然非常尖锐。这部建立在同名小说基础之上的影片通过一群德国士兵的眼睛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实写照。同时它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有时候沉默是表现战争的最好方式。--著名影评人 阿 冬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皇威廉二世的军队正在东、西两线与俄、法、英等国交战,战事十分紧张、激烈。德国政府以漂亮的口号呼吁年轻热情的学生志愿者投身战场,在德国后方的某个小城市里,一批青年学生在老年教师康托莱克的沙文主义煽动下,报名参军。年仅19岁的保尔一心想当个英雄,于是在政府宣传所谓"英勇奋战"、"保卫祖国"的口号下,也自告奋勇地报了名。他的朋友凯姆利希、穆勒等人也都参了军,其中还有一个叫贝姆的,他患有臆症,和他们分在同一个部队里。受蒙蔽的青少年就这样成为了士兵,他们离别家乡和亲人,去为军国主义卖命。  保尔和同学们一入伍就投入了紧张的军事训练。他们起早摸黑,在又松又湿又黑的田野中来回跑,几经折腾,累得精疲力尽,而教官史托斯还要把他们"训练得服服帖帖",成为"真正的德国士兵"。这些青年原来把人生、战争都理想化了,然而现在天真的梦幻破灭了。不久,经过训练后的保尔和他的同学们被派往西线参战。这些青年从不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一上战场就遭到炮火猛烈的轰击,在隆隆的炮声下,他们都吓破了胆,有的哭了,有的尿湿了裤子。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班长卡钦斯基,他是个老兵,对这些涉世未深的"娃娃兵"十分照顾,他主动安慰他们,并教给他们在战场上生存的技巧。于是保尔和同学们开始冲上战场,杀死别人的爱子,夺走别人的生命。弹雨之中,他们抱着"我不杀人,人也杀我"的观念大叫"冲呀、杀呀",失败了,退下来,然后再反攻。在高度的紧张与恐惧中,贝姆真的发疯了。一次战斗中,凯姆利希的腿被炸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穆勒被化学毒气毒死。不仅如此,士兵们还要忍受阵地上的饥饿、潮湿、疾病和糟糕的天气。保尔沉痛地哀思着:"为什么要打仗呢?"  保尔在一次战斗中也负伤了,被送往野战医院治疗,康复后被批准回家探望母亲。病重的母亲见到平安归来的儿子格外高兴。但她心中又升起淡淡的忧愁,不知儿子下次还能否归来。保尔也为以后能否见到母亲而担忧。归队的日子就快到了,这天,保尔路过母校,看到教师们还在鼓吹战争,动员学生们参军。保尔厌恶战争,对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到悲愤,可那些学生却还在以此为乐呢!保尔重返前线后,发现连队中来了一批像他们当年一样天真、幼稚的"娃娃兵",而老战友却所剩无几了。原来,在他休假期间,班上的战友差不多都牺牲了,只剩下老班长卡钦斯基一个人。而此时,卡钦斯基因部队供应困难,外出给"娃娃兵"找吃的东西去了。保尔跑出连队,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老班长,久别重逢,两人分外高兴。恰在这时,一架轰炸机飞来,投下炸弹,弹片飞向老班长,把他炸伤了。保尔拼尽全力把卡钦斯基背到医疗站,但他已经死了。  一天,双方停战了,西线异常平静。守候在战壕里的保尔发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可当他爬出战壕捕捉蝴蝶时,突然一声枪响,保尔被流弹击中,他倒下了。但是,在这天德军前线司令部的战报上,却清楚地写着"西线无战事"。  战争·生命·悲剧  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便有了战争。所有的战争,无论是败是胜,饱受苦难的都是无辜的人民,那些嗜血如命的战争狂人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是无以复加的。战争曾使地球变得阴森恐怖,许多人号哭着,挣扎着,呼唤着,想从死亡的威胁里解脱出来,却只能无力地倒下,化成一堆堆插着十字架的青冢!无数宝贵的生命遭到了无辜的戕害!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随后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了战争。一战主要分为3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其中西线是最重要的战场,战斗也最为惨烈。所以电影界,尤其是西方电影界拍摄的一战电影,大都是以西线战场为蓝本的。可以说,一战是从兴高采烈的群众欢送开拔的士兵,高唱《马赛曲》、《在故乡》等歌曲开始的。交战双方的军列上都用粉笔写着"圣诞节回家"的字句,所有人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暂而光荣的战争。但是,他们不久便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之中。  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在整个欧洲熄灭。"民族、宗教、姻缘、仇恨、尊严、权力、金钱……所有这一切都似导火线,一旦被点燃就会引发战争,在世界各地掀起血雨腥风。如今战争已经结束,但是战争带给人类的血泪灾难是不能够忘记的,那是属于人类的灵与肉的创伤。人们痛恨战争,但却喜欢谈论和观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电影,因为战争留给世人的启示与思考是长久的、深刻的,在我们心中形成终生不散的块垒。  好莱坞电影人迈尔斯通根据雷马克的名著《西线无战事》拍摄的同名影片讲述的正是马恩河战役前后,一群德国少年兵对战争态度由兴奋、憧憬到反感的过程。保尔及其同学们在老师的沙文主义思想的煽动下,怀着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战之中,可真正投入到战争中后,他们才体会到战争的可怕:那里炮声轰鸣,大地震憾,血肉横飞,尸骨遍野。主人公保尔开始怀疑过去的理想,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使他的英雄主义彻底破灭,他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开始对战争怀疑、厌恶甚至憎恨。终于有一天,保尔爬出战壕去捕捉蝴蝶,结果被冷枪打中死去。然而同战争相比,个人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在那一天前线司令部的报告中写道:"西线无战事"。  《西线无战事》成了一战中整个西线残酷战争的小小缩影,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影片带给人类的警醒作用始终是有限的,因为仅仅过了10年,人类便又陷入了一场更大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佚 名)  ☆获得第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翼》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战争片,故事以发生在一战中的两男一女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揭示了战争的罪恶。影片鲜明的生活实感和壮观的空战场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爱情的安排上,全片也发展得流畅自然,不落俗套。《翼》是奥斯卡历史上第1部最佳影片,也是惟一一部获此殊荣的默片,具有历久弥新的观赏价值。  ☆由著名影星柯克·道格拉斯主演的《光荣之路》也是一部具有浓厚的反战思想的影片,道格拉斯饰演的达克斯上尉奉命袭击一个坚不可摧的德军阵地,然而他们不知道自己陷入这场血腥的战役仅仅是因为将军希望在肩章上再加一颗星而已……影片运用丰富的电影语言揭示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主题。  ☆《战地春梦》(又译做《永别了,武器》)是根据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原著小说改编的战争文艺片,影片从侧面揭示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它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述了一名渔夫在大战期间离家从戎与德军打仗,没想到他的未婚妻竟喜欢上了当地的意大利军官,于是3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就伴随着战争展开……  ☆前苏联影片《战争与和平》是根据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经典巨作改编而成,故事描述了发生在拿破仑挥军攻俄的大动荡年代中的一段经典爱情。在这部源于不朽名著的史诗巨片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宏伟的战争场面交替出现,托尔斯泰的原著灵魂完美地融于其中。影片不仅再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国广阔的历史画卷,同时也表现了人性经过战争和命运的洗礼之后,必将走向善良与博爱的主题。  《战争与和平》放映之初即引起了轰动,并获莫斯科电影节金奖、第26届金球奖最佳外国片和第4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第一部分乱世佳人乱世佳人   好莱坞电影史上最值得骄傲的旷世巨片   奥斯卡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至高点"   一首人类美好爱情的绝唱,一幅反映社会政治、经济、道德诸多方面的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历史画卷      1939年出品   导 演:维克多·弗莱明   主 演:克拉克·盖博       费雯丽   ·第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等八项大奖   ·一九七七年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美国十大佳片"之一   ·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   1939年12月15日,仅有30万人口的亚特兰大市突然涌进了100万人,这一天是电影《乱世佳人》的首映式,也是好莱坞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刻。几十年后,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已数以亿计,"永恒的爱情蕴于宏大的战争中"的主题从此在好莱坞风行,且经久不衰。   《乱世佳人》是根据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畅销小说《飘》改编而成的,耗资巨大,场面恢宏,人物众多,剧本一再更改,三易导演,小说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电影也最终夺得多项奥斯卡大奖,甚至在几十年后仍是全球最卖座的影片,不能不说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方贵族的优雅生活被新生的强大的北方资产阶级打败,个人命运溶进了时代的变革中,庄园、骑士、佳丽、奴隶主、奴隶、曾经的歌舞升平、曾经的闲暇安逸……所有的一切都随着南方庄园梦的结束而终结,旷世的爱情也终于破灭,此情只可成追忆。   作为一名大导演,弗莱明对于南北战争这个宏大的历史事件的处理是相当出色的。影片没有描写过一个战争场面,但却通过几个人物的爱情波折及塔拉庄园和奥克斯庄园的兴衰,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战争的进程和对战争的诅咒,影片的时间跨度很长,情节也很多,但却那么和谐地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没有使人感到有多余的镜头,从这一点看来,这部影片就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史诗。   --纽约影评人协会     费雯丽是如此惊艳,以至于不该如此真实;她是如此真实,以至于不该如此惊艳。她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好莱坞只为她一人分裂!   --第12届奥斯卡评委会     她(费雯丽)是一个伟大的演员,是上帝的杰作,如果没有她,这部影片未必能如此大受欢迎。   --英国前首相 丘吉尔     《乱世佳人》讲述了一个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故事。   1861年,美国本土的局势风起云涌,南北方的矛盾加剧,战争就要爆发了。在南部佐治亚州的塔拉庄园里,千金小姐郝思嘉爱上了另一位庄园主的儿子艾希利。但艾希利却最终选择了自己的表妹--温柔善良的韩媚兰。出于妒恨,心高气盛的郝思嘉抢先嫁给了韩媚兰的弟弟查尔斯。   过了不久,内战爆发了,艾希利和查尔斯应征上了前线。查尔斯在战争中染上疾病,很快死去了,郝思嘉成了寡妇。   一天,在举行义卖活动的舞会上,郝思嘉又见到了风度翩翩的商人白瑞德。白瑞德开始追求郝思嘉,但遭到她的拒绝,因为郝思嘉的心里只有艾希利。   南方军队节节败退,亚特兰大城里挤满了伤兵。郝思嘉和韩媚兰自愿加入护士行列照顾伤兵。这时从前线传来消息,北方军快打过来了,不少人开始逃离家园,可韩媚兰就要生孩子了,郝思嘉只好留下来照顾她。在北方军大军压境之日,郝思嘉独自勇敢地驾驶马车回到塔拉庄园,这时家里已被北方军抢先洗劫一空,母亲在惊吓中死去。   战争结束了,生活艰难起来。郝思嘉挑起了养活全家人的重担,她去找白瑞德借钱,不料白瑞德却被关进了监狱。为了重振家业,郝思嘉盯上了本来要迎娶她妹妹的暴发户弗兰克,骗取他和自己结了婚。郝思嘉在弗兰克经营的木材厂非法雇佣囚犯,并和北方来的商人大做生意。此时,白瑞德因用钱贿赂而恢复了自由。一次,两人偶然碰面,爱火再一次被点燃。   弗兰克因加入了反政府的秘密组织,在一次集会时遭北方军包围,中弹而亡,郝思嘉再次成为寡妇。此时,白瑞德前来向她求婚,他们终于结合了,婚后不久,他们的女儿邦妮出生了。郝思嘉偶然翻阅艾希利的照片时被白瑞德发现,他认为郝思嘉始终暗恋着艾希利,二人的感情开始破裂。在之后的艾希利的生日会前夕,郝思嘉与艾希利相见时热情的拥抱引起旁人非议,白瑞德越发悲伤。他把一切感情投注到女儿邦妮身上,不料邦妮却因一次意外坠马摔死了。经过一系列的变故,郝思嘉终于明白,她爱的艾希利始终是水中月,永远都不会得到,她真正需要的是白瑞德。可白瑞德已不再相信她,他决心离开郝思嘉,返回老家去寻找美好的事物。被遗弃的郝思嘉站在浓雾迷漫的院中,想起了父亲曾经对她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惟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她决定守在她的土地上重新创造新的生活,她期盼着美好明天的到来。   乱世中的佳人   玛格丽特·米切尔生于美国南部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自幼对亚特兰大在南北战争中的历史特别感兴趣,并使它们渐渐变成了她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1914年,米切尔就读于华盛顿中学,天性叛逆的她对学校刻板的教学方式极其厌恶,常常以编小说自慰。她曾在自己编撰的小说封皮背面写道:"世上有一个接一个的作者,但作家是天生的而不是造就的。"   的确,米切尔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天才作家,她一生只写过一部小说《飘》,但就是这部小说让她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并名存千古。   小说出版后立刻畅销全球,具有前瞻精神的好莱坞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以锐利的眼光看出了这部小说的内在价值,并以5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了它的拍摄权,历时了3年的艰辛拍摄后,《乱世佳人》横空出世,成为好莱坞影史上最值得骄傲的一部旷世巨片。   《乱世佳人》以女主人公郝思嘉的爱情纠葛和人生遭遇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奴隶主生活由骄奢淫逸到穷途末路、奴隶主阶级由疯狂挑起战争直至失败死亡、奴隶制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这一美国南方奴隶社会的崩溃史。因此,它既是一部人类美好爱情的绝唱,又是一部反映当时政治、经济、道德诸多方面的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历史画卷。   郝思嘉是经历过南北战争的炮火洗礼而从南方的奴隶主彻底变为北方的资本家的,但她却从小就具有资本主义人格,因而她没有继承她母亲--沉溺于伦理型人格中无法自拔--无原则地仁慈和宽恕,也没有继承她父亲--一个庸俗市民的陋习--缺乏意志和贪图逸乐,因而她的性格是多元的、复杂的:她对艾希利的爱是热烈的、纯洁的、执着的,但热烈中有虚荣,执着中又带有强烈的自私;她是聪明的、勇敢的、能干的,但同时又是冷酷的、贪婪的。争强好胜的个性导致了她三次婚姻的悲剧。正如影片中的白瑞德评判她的那样:"我之所以爱你,是因为我们俩太像了,我们都是叛逆者,自私、狡猾、能把事情看透,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绝不虚伪。只要有利可图,可以不择手段,名誉是一文不值的。"在郝思嘉的身上,从家族遗传到社会影响,从阶级烙印到时代变迁,从外貌特征到内心活动,从语言声调到举止神情,都能融会统一,成为完整的形象,这既符合人情事态,又孕育着极高的艺术真实。    郝思嘉的爱常常是错位的,她一直认为自己深爱的是艾希利,因而她对白瑞德始终表现出一种出自内心的抗拒。影片结尾处,白瑞德久历人世沧桑后发自肺腑的叹息更是萦人心怀,让人不禁与他那伤害已久的心一起跳动,为他那冷酷强悍外貌底下的脉脉温情而动容。他爱郝思嘉,最了解她的强处和缺点,爱她又轻侮她,对她既恋恋不舍又不甘屈尊以就。他在人生路上已走得太疲劳、太乏味了。而此时的郝思嘉却突然明白她丢掉的灵魂不是艾希利,而是白瑞德,面对白瑞德的离去,她想留住他,可又是那么地无可奈何、力不从心。   影片把美国人奋斗于逆境,追求个人独立、尊严、爱情,永远乐观进取的民族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郝思嘉,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弱小女子,历经了情场失意、内乱战火、家园重建、爱女夭折、丈夫出走等一连串巨大的困难和挫折,这些打击不是一般的女性可以承受的,但她却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她也从不胆怯,一次次重新把生活的主动权夺回到自己手中。"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不管怎样,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这是她乐观自强人生的最好表白,也是她对命运的生生不息的诠释。   一切如风飘逝,鸿影过墙,毫无痕迹。生命的荒凉和着充斥着天地间的悲悯之气,悠悠、澹澹,回人肠,荡人气。   ☆50年代初,年近中年的费雯丽出演了改编自著名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名剧《欲望号街车》,影片中她所饰演的角色是精神衰弱、自恋自怜的半老徐娘布兰奇。费雯丽以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完美的表演技巧,将一个昔日美丽富贵,现已破落早衰的可怜女人表现得维妙维肖,从而第二次摘取奥斯卡最佳女演员的桂冠,本片同时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和纽约影评人协会颁发的最佳女主角奖,是费雯丽跳脱平素表演风格和角色限制演技的巅峰之作。   ☆电影《简·爱》根据英国19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是一部融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为一体的经典之作。影片通过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讲述了在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一个出身贫苦、无依无靠的女教师的曲折遭遇。影片的对白堪称经典,时至今日,人们仍能记得它在如此众多的心灵中泛起的回响的波纹:"你以为,我因为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经典影片《茜茜公主》三部曲(《茜茜公主》、《年轻的皇后》、《皇后的命运》)是电影史上永不褪色的关于人间爱情和人格魅力的神话。"茜茜"是巴伐利亚伊丽莎白公主的昵称,她美貌动人,活泼开朗,与法兰兹·约瑟夫国王的爱情历经风雨飘摇,而她与婆母皇太后的矛盾关系始终是困扰她生活的痼疾。在茜茜成为皇后之后,她以出色的外交亲和力为奥匈帝国赢得了邻邦的巨大支持和一致赞扬,从而名扬四海,举世瞩目。影片《茜茜公主》三部曲以宏大的历史叙事和细腻婉转的心态演绎,再现了茜茜富于传奇色彩的生活历程。罗密·施耐德更以她独具一格的华贵和俏丽让本片大放异彩。   
第一部分魂断蓝桥魂断蓝桥一部风靡全球近半个世纪的美国故事片一段美丽而忧伤的爱情故事,一首催人泪下的爱情绝唱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悲剧之一,一部荡气回肠的爱情经典之作1940年出品导 演:茂文·勒洛依主 演:费雯丽    罗伯特·泰勒·第十三届奥斯卡最佳黑白片、最佳原创音乐奖提名·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最受欢迎的爱情电影"之一《魂断蓝桥》是一部风靡全球半个多世纪的好莱坞战争体裁的爱情故事片,它之所以让人屏息凝神,不只是因为硝烟中的爱情使人沉醉,美丽中的缺憾使人扼腕,更重要的是生命中爱的永恒使人心驰神往……《魂断蓝桥》的内容传奇,文艺气息浓厚,具有极高的催泪效果。它的成功,不仅仅是向人们展示了爱的真谛,更重要的是向人们昭示了和平的宝贵和战争的罪恶。"拒绝战争,争取和平",这是影片暗含的主题。  《魂断蓝桥》原名《滑铁卢桥》,但发行商为了让影片具有文化品味和凸显感情色彩,将其改名为《魂断蓝桥》,正像片名体现的那样,片中的女主角不仅把生命留在了这座桥上,还把自己的爱情、信念和灵魂一同埋葬在这座桥上……  《魂断蓝桥》是西方电影在东方获得成功的经典。影片以其缠绵悱恻的悲剧情节、演员们细腻的表演、感人至深的情感效应,打动着感情细腻的东方人,片中凄婉的爱情故事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这也许就是该片能在东方产生轰动效应的缘由吧!--著名影评人 罗远和    《魂断蓝桥》是一部看后让我们泪流满面的电影,一面是女主角迎着军车而消逝的生命,一面是男主角"我等着你回来"的深情呼唤,其中的爱情主题永远让人铭记。--《中国演员报》    影片的传奇色彩令人回味,同时也烙下了那个时代道德观的印记。两次战争的先后呼应使得这个标准爱情悲剧的背后有着鲜明的反战讯息。如果不是因为战争,也许这一切的悲剧都不会发生。"珍视和平,拒绝战争",这一主题应当为我们所重视。--佚 名    《魂断蓝桥》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爱情经典之作。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纯熟的技艺向世人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历史画面,没有气势磅礴的场景,没有扑朔迷离的悬念,有的只是近似回忆般朦胧的视觉享受,有的只是小桥流水般优美的意境,有的只是从剧中人发丝间、明眸间、手指间一点一滴流露出的对爱情的执着和坚贞的信念。本来是一段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却如镜花水月一般以悲剧结尾…… --佚 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军上校罗依·克劳宁在滑铁卢桥上独自凭栏凝视,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象牙雕的吉祥符,20年前的一段恋情如在眼前……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回英国度假的罗依假期已满,即将奔赴法国。在滑铁卢桥上,他救了舞蹈演员玛拉一命,于是他们相识了。玛拉是一位芭蕾舞演员,她急着赶往剧院演出,临走时,玛拉将心爱的象牙雕成的吉祥符送给罗依:"愿它给你带来运气。"二人一见钟情,玛拉不顾剧团女经理笛尔娃夫人的严厉反对,同罗依幽会,在苏格兰民歌《一路平安》的华尔兹舞曲中,两人翩翩起舞,含情相望。第二天上午,罗依因行期推迟,找到了玛拉,要和她马上结婚。可当他们兴冲冲地赶到教堂时,发现错过了教堂规定的结婚时间。两人只好决定第二天再去。  然而就在当天傍晚,罗依被召回军营。即将演出的玛拉在接到罗依将要提前开拔的电话后不顾一切地赶到滑铁卢车站,但是火车已经起动了。由于错过了剧团的演出,笛尔娃夫人被激怒了,她讥讽玛拉在堕落。玛拉的好友凯蒂挺身而出,为之辩护,被一同开除了。失了业的玛拉和凯蒂只好相依为命。时隔不久,玛拉收到罗依寄来的信,信上说罗依的母亲克劳宁夫人将特意到伦敦与玛拉会面,她高兴极了。可没想到就在同克劳宁夫人会面前玛拉无意间在报纸上得知了罗依阵亡的消息,巨大的打击使得她精神恍惚,她和克劳宁夫人不欢而散。罗依的死对玛拉来讲是灾难性的打击,失去爱情的玛拉觉得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为了生存,她和凯蒂只好沦为妓女。一次,在滑铁卢车站招揽生意的时候,玛拉竟然在人群里看到了罗依,他还活着!喜出望外的罗依拥抱着百感交集的玛拉,向她叙述着自己的遭遇,他受过伤,失去了证件,当过德国人的战俘,差点丧命但终于逃脱。罗依询问玛拉离别后的生活,但玛拉难以启齿,罗依以为她另有所爱,玛拉深情地表白"我只爱过你",罗依对玛拉的忠贞深信不疑,不容分说,把她带往家乡。  在苏格兰的克劳宁家,克劳宁夫人和罗依的叔叔对玛拉很满意,然而其他人很不喜欢玛拉的舞蹈演员的身份。玛拉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她意识到爱情在社会的非难前是无能为力的,她将实情告诉了克劳宁夫人,并求她不要告诉罗依。玛拉给罗依留下了一信说不能嫁给他,于是离开了。罗依焦急万分,他找到了凯蒂,凯蒂告诉了他一切,罗依含着泪说:"我一定要找到你。"  玛拉来到滑铁卢桥上,独自倚着栏杆,眼神呆滞。一队军用卡车隆隆开来,玛拉平静地迎着卡车走去,任凭车灯在脸上照耀……在人群的惊叫声中,一个年轻的生命结束了,地上散落着手提包和一只象牙雕的吉祥符。  此情可待成追忆  几十年来,《魂断蓝桥》一直为广大观众喜爱并在评论界备受赞扬,原因就在于它向人们描述了一个悲壮的爱情故事,并调动了丰富的电影艺术手段把内容表现得高雅脱俗且哀婉动人,让观众在洒下眼泪的同时,深思战争的可恶及陈腐观念对爱情的摧残。  影片从始至终紧扣爱情主题,罗依和玛拉相爱,爱得炽烈奔放,爱得无我忘我。玛拉可以不顾自己的舞蹈事业,为了见罗依而误场;罗依对玛拉一见钟情,在没有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马上决定同她结婚。然而事与愿违,战争把他们分开,战争使得玛拉改变命运,虽有婆婆的原谅和叔叔的信任,可玛拉总是自觉形秽,抹不去的等级阴影使得她不能原谅自己,最后为了维护罗依和他的家族的荣誉,她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影片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相遇、相爱、相分、相聚和永别,把炽烈的爱情、恼人的离情、难以启齿的隐情和无限惋惜的伤情共冶一炉,因为战争原因而堕入红尘的玛拉经过了费雯丽的演绎,其善良、美丽、柔弱、无辜表露无疑。可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没有理由不去怜爱的女孩子,最终被战争逼上了绝路,用死亡结束屈辱,她在滑铁卢桥上平静地走向死亡时面容上所闪现出的凄美让人心痛无比。  影片的表现手法之简炼也是少见的。玛拉被迫沦落街头卖身,她的行为是丑陋的;玛拉因自卑而自杀,其后果是难看的。然而,不可否认,从本质上讲,玛拉是纯洁的、羞怯的、美好的,为了保全她的完美形象,影片只拍摄了她在滑铁卢桥上独倚栏杆对着陌生人的勉强一笑及卡车过后地上散落的手提包和吉祥符两个镜头,来暗寓她的沦落和生命的消逝,而对她曾经的卖身生涯和自杀后血肉模糊的惨状都简单带过。怎能把老朋友遗忘/我时常这么想/怎能把老朋友遗忘/和往日那好时光/希望你改变主意/把你的爱带给我/甜蜜而完整的爱/我会把身上的所有全给你/让我们举杯共祝/友谊地久天长   这是在片中出现过多次的旋律--《友谊地久天长》,可是故事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个香消玉殒,一个抱恨终生。这不禁引起了人们无尽的哀思:是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将被遗忘,永不追忆?是不是所有的故人都将被遗忘,和那些友谊地久天长的日子?(佚 名)  ☆根据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战地钟声》而改编的同名影片在1942年被好莱坞派拉蒙电影公司搬上了银幕。故事讲的是西班牙内战期间,人民战线派为抵抗法西斯佛朗哥政权而组成了游击队,美国大学教授罗勃受命爆破峡谷上的铁桥,而当他向山区的吉普塞人游击队求助时,认识了父亲惨遭法西斯毒手而自己受辱的美丽少女玛利亚。在战火的弥漫中,两个人出生入死,并肩作战,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在硝烟中也升华为坚贞的民族之恋……  《战地钟声》公映后,被1943年美国《每日电影》评选为十大佳片的第二名,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由著名影星理察·基尔和朱丽娅·罗伯茨主演的《风月俏佳人》是一部"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浪漫轻喜剧式的爱情故事,无论从内容结构还是人物性格上,影片对这种古老的爱情模式都是既有借鉴又有发扬。百万富翁看上了一个街头女郎,出钱把她安置在一所公寓中,实际上是要她做自己的情妇。在交往中,他们相爱了,而她虽然身为妓女,却有自己的主张和人格尊严,爱就要光明正大地去爱,她不愿过这种没有名份的寄生生活,于是毅然地离开他。到了最后,他也幡然悔悟,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的爱情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正因为有着对爱情的憧憬和幻想,才有《风月俏佳人》这种应情之作,抛开现实,装上翅膀,飞越开满鲜花的村庄,但这一切能否成真,没有人可以确定,所以成群的女孩子寻求白马王子,这部电影成了指南。    
第一部分公民凯恩公民凯恩  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在任何一座褒奖电影成就的凯旋门上都占有显著的位置电影艺术的"开山之作",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历史转折点  1941年出品导 演:奥逊·威尔斯主 演:奥逊·威尔斯    约瑟夫·科顿·第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剧本奖·好莱坞最有气势的十大巨片之一·世界电影史中公认的十大经典影片之一·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  《公民凯恩》又名《大国民》,是一部内涵丰富、富于哲理的传记体影片,也是当时年仅25岁的电影大师奥逊·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的成名代表作。影片以一位报业大亨凯恩之死揭开了序幕,并通过他的人生经历和事业的兴衰史,见证了一桩资本主义神话下的复杂真相。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公民凯恩》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了独特的新颖性,因而被看成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一次重要实验和创新之作。  《公民凯恩》的拍摄距今已有60多年,但依然被视做"电影史上十大影片"当之无愧的冠军和头号经典,它在英国权威性杂志《视与听》自1952年起、每隔10年由全球最顶级的导演和影评家参与的"世界电影十大佳作"评选中连续3届荣登榜首,其影响力可见一斑。然而,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公民凯恩》也是一部票房与所获声誉极不相称的影片,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资深影评家说:"它并不是那种让人一望而知的情节片,而是一部对生活高度凝炼、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心理世界的理性体验的影片,它的意义深邃,需要反复咀嚼,它是一部纯粹的'电影的诗'!"  《公民凯恩》有一种挣脱时间羁绊的不朽性,它在每一个方面都上升到全新的高度,其中某些方面后来被人模仿到泛滥,但有些至今没人敢去突破。追随它的许多电影只是在某个层面或某个点上做了突破,便受到大家的强力追捧,而《公民凯恩》在每一个层面都大大突破了电影艺术原有的表现手法,有些几乎到了"后无来者"的高度。--资深旅美影评家 周黎明    好莱坞的财政家们(或许还包括世界各地的电影观众)能接受优美的散文,也能接受富于诗意的散文……但在接受纯粹的诗、传说、寓言和神话时,在这里我指的是电影《公民凯恩》时,或许他们会颇感困难。--法国著名导演 弗郎索瓦·特吕弗    奥逊·威尔斯和他的处女作《公民凯恩》是现代电影的奠基石。无论是谁,只要拥有一部像《公民凯恩》这样的电影,就只能给人一个感觉:高山仰止。这种成就足以让人睥睨天下,傲视群雄。因而奥逊·威尔斯应同他的《公民凯恩》一起永垂不朽,他应在任何一座褒奖电影历史功臣的凯旋门额上占有显著的位置。--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 安德列·巴赞    专家们的投票结果犹如一块试金石,它精确地反映了他们对全球电影的看法。在过去的40年里,《公民凯恩》一直独树一帜,稳居榜首。奥逊·威尔斯简直就是现代电影界的莎士比亚--《视与听》主编 尼克·詹姆斯    1940年的一天,在佛罗里达州海滨的仙那度庄园里,76岁的报业巨头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病逝了,临死前,他除了喃喃地吐出"玫瑰花蕾"几个字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各种报纸头版都通栏报道了这位被称为"美国忽必烈"的权势人物的死讯,青年记者汤姆逊对凯恩的临终遗言"玫瑰花蕾"很感兴趣,想知道它的真实含义,并想弄清凯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于是,他决定访问与凯恩接近的人、爱他的人和恨他的人。第一个访问对象是凯恩的第二任妻子苏珊,但她断然拒绝接受采访,一声"滚出去"的逐客令将汤姆逊拒之门外。  在费城的图书馆中,汤姆逊查阅了已故银行家撒切尔未经披露的回忆录手稿。得知凯恩在小时候,家中因矿产开发而发迹,后被母亲委托给了撒切尔。凯恩成年获得财产权后,便自作主张买下第一家报社,出版《问事报》,并公然与撒切尔作对,撒切尔认为凯恩只不过是一个走运的流氓和没有责任感的无耻之徒。   此后,汤姆逊会见了当年同凯恩合作办报的总经理伯恩斯坦和凯恩的大学好友、后来当上戏剧专栏评论员的里兰,得知了关于凯恩的一些生活片断:他是因创办《问事报》涉足政界而成为风云人物。他曾两度结婚,两度离婚,一次是与总统的侄女爱米丽成婚,这使他青云直上,但由于这是一次政治联姻,其后果可想而知;一次是与女歌星苏珊成婚,曾轰动一时,但这次婚姻又成为他投身政治的绊脚石。而他在竞选州长一败涂地后,从此一蹶不振。在经济大萧条之后,"凯恩帝国"迅速走向衰落。  汤姆逊再度访问了苏珊和凯恩的老管家雷蒙,了解到晚年的凯恩在苏珊出走后,脾气变坏,且深居简出,孑然一身,直到病逝。但当汤姆逊向这些人问起"玫瑰花蕾"时,他们都不知所措,有人认为那或许是一个他爱过的姑娘,或许是他失去的什么东西,甚至有人以凯恩"脑子有些不正常"来搪塞。  汤姆逊依次访问了5个人,得到了5个不同的故事,但始终无法解开"玫瑰花蕾"之谜。凯恩的珍贵物品将被拍卖,而其他一些杂物则被焚烧,在焚烧物品时,汤姆逊忽然发现一个带有"玫瑰花蕾"商标的滑雪板被投进炉火,火焰一口口将它吞噬,烟囱冒出黑烟……  玫瑰花蕾的秘密  "玫瑰花蕾。"公民凯恩临终前跟全世界开了一个玩笑。所有人都相信"玫瑰花蕾"这个字眼背后一定掩埋着一段秘密。为了满足读者的窥视欲,记者汤姆逊走访了凯恩身边的每一位亲友,竭力要拉开一直掩盖着真相的帷幕。  帷幕拉开了,凯恩的一生在每个人的心灵舞台上复活。每个人都那么苍老、疲惫,为生活奋斗挣扎了那么一大圈,最后都是空的。看到凯恩飘雪的童年,他的奋斗,他开创出崭新的报纸风格,结婚,生子,享受成功和财富。他野心勃勃,却在政治上猛栽了一个跟斗;两次婚姻都很失败,一个人就那么颓败了,像豪华的仙拿度庄园一样地颓败了。汤姆逊在不断的访谈中获得了有关凯恩的众多不同角度、不同视点的零散叙述和故事,但过于主观和情绪化的对象和观点,任凭如何努力还是不能堆砌成一个对凯恩的整体印象,甚至连原先对他的一鳞半爪的认知也趋向模糊。  凯恩,一个奋斗了一生的人,从他垂死的嘴唇中,轻轻说出来的那个字眼,像是来不及开放的花朵,仍然紧裹着自己的秘密。究竟什么是玫瑰花蕾?  是一个女孩的名字?是初恋的定情信物?一件得不到的东西?还是一段无法抹去的记忆?当最终汤姆逊得出结论"什么也不是"之后,我们看到,在烈焰熊熊的壁炉中,凯恩童年时的滑雪板被扔了进去。火焰舔掉了滑雪板上的经年积尘,渐渐地露出了这4个字:"玫瑰花蕾。"  影片的叙事方式很特别,表面看来似乎奥逊·威尔斯在故弄玄虚、欲盖弥彰,而实际上,这是他通过艺术手法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和真实情况而已。世事无绝对,盖棺定论谈何容易,更何况是资本主义世界对坎坷一生的报业大亨的客观评价!奥逊·威尔斯除了对当时尔虞我诈的疯狂世界和事实进行无情揭露外,对物欲社会中被广为推崇的非白即黑理论、刻意对名人美化修饰的虚伪和武断也表达出自己的不满和唾弃,并对人们盲目崇拜、缺乏审视观点的勇气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进行了嘲笑。最为讽刺的细节是,被人们风传的神乎其神,还要刨根挖底的"玫瑰花蕾"原来仅仅是凯恩少年时用过的一块滑雪板!奥逊·威尔斯超人的洞察力和尖锐的批判精神跃然欲出。佚 名  ☆《史密斯先生去华盛顿》是老牌导演法兰克·卡普拉于1939年拍摄的经典作品--史密斯先生被挑选进参议院暂代病重的参议员空缺,可当他来到国会大厦后,却被一群贪污的政客所淹没。但史密斯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同他所见到的不法事实做着英勇的斗争,并试图以自己的理想改变美国参议员中腐化坠落、贪赃枉法的现象。本片曾被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推选为年度十大佳片之一,并获多项奥斯卡提名,但可惜当年正好遇上了另一部电影《乱世佳人》,"先生"最终不敌"佳人",败在《乱世佳人》的手下。  ☆前苏联著名小说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于1955年完成了艺术生命力恒久的著名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1965年,著名导演大卫·里恩与大明星朱莉·克里斯蒂合作,将《日瓦戈医生》搬上了银幕,并大放光彩,一举捧走多项奥斯卡大奖。《日瓦戈医生》向人们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期间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命运,同时揭露了一个深刻的社会现实:在社会剧烈的变革时期,在政治和权力横行的时期,如果知识分子们不进入权力机构,他们的命运便会悲惨地不由自己做主;但如果他们参与进去,又会更可悲地失去自己的身份。由于本片对特定历史时期的主题进行了精确的概括,因而被誉为是"一部不朽的史诗"。      
第一部分卡萨布兰卡卡萨布兰卡  一部堪称"教科书"式的经典影片表现二战中男女爱情的惊世之作好莱坞影史上惊险侦探片的里程碑之作_窣  1942年出品导 演:迈克尔·柯蒂斯 主 演:英格丽·褒曼     亨弗莱·鲍嘉   ·第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三项大奖·美国电影十大佳片之一·百部美国经典名片之一·美国电影机构评选出的最伟大的爱情电影之一_€  《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是好莱坞在二战期间拍摄的最卖座的影片之一。著名影人亨弗莱·鲍嘉和英格丽·褒曼的成功合作、黑人歌星杜利·威尔逊演唱的《时光流转》、曲折离奇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它拥有银幕经典所该拥有的一切。  本片以一个令人心碎的爱情故事演绎出一种不折不扣的爱国主义的情怀。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相守?答案只有一个,相爱不仅仅是索取,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奉献。当那个任谁也战胜不了的疯狂年代已成为过去,当所有的恩恩怨怨都随风消逝,人们只能祈求"时光流转"--我猜想卡萨布兰卡有众多破碎的心,我知道我从未真正到过卡萨布兰卡,所以不知道伤心者有多少。我猜想我们的爱情故事永远上不了巨大宽银幕,但当我看它升华时,也一样令人难受和痛心。难忘一次次亲吻,在卡萨布兰卡,但那一切已成追忆,时过境迁。我爱你,此心永不变,年复一年。  迈克尔·柯蒂斯真是电影奇才,他非常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与矛盾纠葛有机地组织起来,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与悬念设置中为我们创造鲜明而生动的视觉形象。影片表达了美国人在爱情和道义之间所做的选择,它在二战初期具有反对孤立主义的象征意味。本片卓绝的叙事手法、洗炼的节奏和大明星的表演堪称教科书式的经典。--纽约影评人协会    当正义、壮丽、无私与奉献震撼人们心灵的时候,也正是我创作愿望实现之时。对于人类历史上共同出现于西方和东方的战争恶魔--法西斯主义,如果我们不把它永远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并且隔些年就再加几个钉子,谁能担保它哪天不会复活了呢?以电影来说,《卡萨布兰卡》就是这样的钉子。如果我的影片也能够成为这样的"钉子",我将知足了。--著名导演 冯小宁    《卡萨布兰卡》是一部除了机场迎接德军代表一场是外景外,其余全都在摄影棚内拍摄的小银幕黑白片,说也奇怪,今天看来并不显得十分陈旧。英格丽·褒曼说过,她的发型、服装样式永远不会过时。影片插曲虽然是1931年的老歌,不是专为这部影片谱写,却因这部影片而广泛流行。前几年黑白影片染色问题引起争议时,美国国会通过决议规定25部经典作品不得进行染色,《卡萨布兰卡》也是其中之一。在好莱坞多少部"总是一样的故事"的影片中,《卡萨布兰卡》却能脱颖而出,加上几十年来各国电影理论家不厌其烦地分析研究,著书立说,使得它在电影殿堂里的经典地位已属不可动摇。--著名影评人 高骏千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纳粹德国的军队闪电般地横扫整个欧洲大陆。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卡萨布兰卡云集着各种各样的外来者,他们都试图在这个"避风港"搞到一张护照,到远离战争的美国去。  在卡萨布兰卡,难民们喜欢去的地方是亚美利加咖啡馆,咖啡馆的老板是里克·布莱恩。他是谜一样的人物,对任何人都守口如瓶,从不暴露自己的想法。   刚从集中营里释放出来的捷克左翼领导人维克多·拉兹洛和妻子伊尔莎也来到卡萨布兰卡寻求去美国的签证。在里克的咖啡馆,里克和伊尔莎不期而遇。他们以前曾在巴黎坠入过情网,但就在纳粹入侵之前,他们准备一起离开巴黎之际,伊尔莎不辞而别。这使里克感到痛苦并怀恨在心。  伊尔莎得知里克有出国护照后,便去找他,率直地向里克讲述拉兹洛对世界反法西斯运动的重要作用,请求里克以大局为重,不计儿女私情,交出护照,帮助拉兹洛离境。谁知里克却毫不动心,不愿合作。  无奈之下,伊尔莎将内情和盘托出,原来他们在巴黎相遇时她已经和拉兹洛结了婚,由于音信不明以为他已死在了集中营里。不料就在她和里克相识并准备同他离开巴黎时,却突然得知拉兹洛没有死,而是身染了重病。妻子的责任和对拉兹洛的崇敬迫使伊尔莎放弃了对里克的爱情。  与此同时,拉兹洛在一次秘密集会中被纳粹逮捕了。于是,醒悟过来的里克说服警察局长雷诺释放拉兹洛,要他在等到拉兹洛谋取护照时再行逮捕。雷诺被里克说服,释放了拉兹洛。  随后,里克又秘密通知了拉兹洛,要他在飞往里斯本的航班起飞前10分钟带着伊尔莎到咖啡馆,用10万美元换取两张护照。一切都按照里克的安排进行着。拉兹洛携伊尔莎准时来到,取得了飞往里斯本的通行护照。这时,雷诺突然出现了,他宣布逮捕拉兹洛。这个突发事件使拉兹洛和伊尔莎陷入疑惑之中。而当得意的雷诺把诡秘骄横的目光射向里克时,他看到的不是里克的笑脸,而是黑洞洞的一个枪口。里克不容雷诺发问,强迫他立即与机场通话,要他们保证拉兹洛和伊尔莎的安全。  为了人类的和平事业,里克放弃了他和伊尔莎之间的神圣爱情,当飞机在里克头顶掠过时,里克强忍着内心的痛苦,目送情人远去。不久,里克也离开了卡萨布兰卡,加入自由法国的军队,为解放法兰西和人类的和平事业而奋斗。  狭缝中的人格  从希腊荷马的史诗《奥德赛》开始,冒险故事所带来的意义往往不仅止于行为,而更含有对历史文化甚或人性的探索和认知。而在《卡萨布兰卡》里,我们体验的是一个从一般类型电影的户外冒险回归到一个狭窄的小酒馆的故事。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地方视为一个朦胧地带,一个夹在混乱世界中的窄缝。这里充斥着逃避、苟且偷安、萎顿的人群,《卡萨布兰卡》的繁荣建立在匍匐的人性之上,而里克的酒馆于我们观众来说便是一个视窗,我们看到了狭隘的骑墙心理、犯险和犬儒交错的生存哲学。在这样一个被扭曲的现象中,爱情的不确定和承诺的背信仿佛也印证了这个飘忽的年代。  卡萨布兰卡这个位于非洲摩洛哥西部的港口是个奇特的通道,它被假想成二次大战时,欧洲难民从烽火燎天的欧洲逃向自由天地的跳板。在苦难的时代里,许多有钱有办法的人纷纷逃出断瓦残垣的欧洲大陆,那些没有能力的平民只有留在家乡任受凌割。可是这些从四方各处集合在卡萨布兰卡这块中立窄缝的有钱人过的又是怎样的生活呢?诚如影片中那位纳粹少校所认为的:"在这里,人命是低贱的。"  在卡萨布兰卡,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做交易,当然也包括了尊严。人们所求的只是苟且一命而已,每个人无所不用其极--欺诈、谋杀、出卖肉体、生命的孤注一掷……街头上,在法国贝当将军的画像前就有人被枪杀。在这个乱世里,卡萨布兰卡到处都充满了真实而悲惨的戏剧。  在徨乱的世界边缘,一间美国人里克开的酒馆就是故事的中心。这间酒馆的对面就是前往自由天堂的飞机场,天天交替着前来的人群和离开的人群。人们要探听消息,等候班机,甚至想求得通行证都要涌向这里。虽然这间狭小却具有着无比权威的酒馆外表只是个夜总会,而里面却暗藏着赌场、黑市买卖、各种阴谋伎俩、法国游击队、革命领袖……一个名叫山姆的黑人歌手用钢琴弹唱着怀旧的歌曲,俄罗斯轮盘上聚精会神的赌徒永远都不晓得轮盘仅是一架被暗中操纵的机器。在这里没有所谓的道德标准,当然也包括了酒馆老板里克,而这也成了电影的趣味中心。  《卡萨布兰卡》是好莱坞40年代末至今还令人记得的电影之一。电影中那种浪漫混合着危险的异国情调把男女主角在乱世重逢时各自身不由己的无奈和矛盾挣扎渲染得令人迷炫不已。亨弗莱·鲍嘉那种外冷内热的沧桑男子形象和英格丽·褒曼的娇柔个性,都立下了后来好莱坞浪漫类型电影的角色典范。而在电影故事架构上,民族大义与儿女私情间"大我"与"小我"的矛盾冲突,更加重了本片深入人性心理的感性色彩。(佚 名)  ☆《谍影疑云》是著名导演希区柯克执导的一部经典喜剧惊悚片,描述一名商人被卷入一宗国际阴谋当中,敌方间谍误将他视做双面间谍,千方百计要杀他灭口,而警方则认为他是刺客,极力追捕。   本片已面世40多年,但仍是极具娱乐性的作品,尤其片中一场喷农药的飞机追杀男主角的戏已成影史上经典的动作场面--大约,车追人的场面就从此开始。☆《阿拉伯的劳伦斯》被誉为"一部真正伟大的惊险片"、"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传记影片之一"。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两个往往是不可兼得的方面成功地结合起来--既有宏伟的战斗场面,又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富有情趣和才智的研究。《时报》杂志曾经评论道:"一次又一次地,宽银幕的巨大的长方形画框就像一个极大的熔炉的门那样敞开着,观众全神贯注地盯住纯净的金子般的沙子熔化的闪光,盯住空旷、灿烂的无垠苍茫,就好像盯住上帝的眼睛一样。"  ☆经典诙谐的二战名片《虎口脱险》体现了法国喜剧片轻松、跳跃、浪漫的风格。故事讲述了在二战期间,英国空中轰炸队中的一架飞机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时被敌机击中,几个机组人员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但他们分别降落在德军占领的法国巴黎市内的不同地点,于是德军展开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3位飞行员分别被油漆匠、动物管理员和乐队指挥所救。迫于形势所逼,油漆匠和指挥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飞行员去和中队长大胡子在浴室碰头,几经误会后,他们终于接上了头。此后,飞行员们与德军展开了一场场惊险紧张而又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戏。最终,油漆匠、乐队指挥和飞行员们一起飞向了中立国瑞士。           
第一部分小城之春小城之春  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中国电影界一致公认的经典性作品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心理写实主义、比较完整的散文结构、诗化电影的先河,"放射出让人目眩心惊的光芒"。  1948年出品导 演:费 穆主 演:韦 伟 李 纬  石 羽 张鸿眉  ·世界一百年电影史上的十部经典名作之一·中国电影九十年的十部经典作品之一  《小城之春》被誉为"中国电影界一致公认的经典性作品"。香港电影评论界将其推选为"有史以来中国最佳电影",著名导演张艺谋称自己最喜欢的中国电影就是《小城之春》。回顾影片的拍摄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它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些成功的探索。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电影往往写事多于写人写情,而这部影片独辟蹊径,它的人物不多,情节简单,将镜头深入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灵,揭示微妙的情感关系,是一部典型的心理抒情片。此外,它吸取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借物喻人,以景抒情,富有诗情画意,显示了费穆导演的艺术特色,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第5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田壮壮在蛰伏了8年之后,复出的第一部电影就是重拍50年前的这部影片,集结了阿城、李少红、叶锦添等超级幕后班底的新版《小城之春》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声誉。在谈及这部电影时,田壮壮说:"旧版的《小城之春》好多人都没看过,但它的光彩在今天依旧闪亮。两部《小城之春》是中国电影人相隔50年的对话,也是50年来关于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延续。"  我最喜欢的片子有一大堆,不能一一列举,就中国的电影而言,我最喜欢1948年的《小城之春》,我觉得这部影片在当时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我们今天看来,觉得还是不能跟它比较。--著名导演 张艺谋    关于《小城之春》这部电影,几乎世界上每一个地方,在我能够接触和阅读到的所有文章和评论中,没有不对这部影片的成就感到惊讶,感到很大的震惊,证明这部影片本身的成就是可以肯定的。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当然它已经是一件发生了的事情,可能是过去型,但从电影叙述的过程中看,又好像是现在型。影片以多重的意义和解释体现出其现代性,它的主观和客观永远都交错在一起,这样复杂的叙述方法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这部电影中很多的电影语言都显现出极大的张力……我觉得费穆是非常了不起的人。--香港著名影评人、电影导演 舒 琪     《小城之春》讲了一个故事,却在多种层面上有不同的意味,是很有意思的。虽然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私人化的故事,但在它的影像中处处浸含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意境,家国之思无可逃避。影片中所体现的新与旧,道德与情欲,死气沉沉与生命活力之间的对抗更为那个特定的时代做下了意味深长的注脚。--影评人 娜 斯    故事发生在抗战胜利后的一个南方小城里。又一个春天到来了,乡绅戴礼言和他的一家--太太周玉纹、妹妹戴秀,还有仆人老黄过着一如平常的日子。礼言在战争中失去了家产,重病缠身,丧失了面对现实的勇气,终日郁郁寡欢。妹妹戴秀倒是开朗活泼,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幻想。面对着家宅破败的局面,太太玉纹与丈夫礼言过着平淡无味的生活,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实则已没有感情可言。  这种沉闷的生活被从外面闯入小城的青年医生章志忱打破了。他是礼言分别8年的朋友,也是玉纹过去的情人,当年他们的感情很好,却被玉纹的母亲拆散了。然而造化弄人,现在玉纹的母亲死了,但她却又有了丈夫。  章志忱住在戴家,为礼言看病。他的到来让玉纹已如止水的心泛起了巨大的波澜,两个人常常背着礼言约会,谈起往日的岁月都唏嘘不已,志忱对玉纹已成他人之妻的现状无可奈何。他们的感情受着"礼义"和"忠信"的束缚,剪不断,理还乱。礼言的妹妹戴秀喜欢上了志忱,礼言和玉纹谈起了这件事,想让玉纹给妹妹说媒,而自己去跟志忱说,但是玉纹从心底反对此事,拒绝了他的要求。在和志忱谈话时,玉纹向他透露了这件事,志忱也拒绝了。  这天正是戴秀的生日,几个人摆宴庆祝,心情烦闷的志忱和玉纹都喝醉了。礼言通过他们两人的举止,对他们的特殊关系猜到了几分。过后,他经过左思右想,觉得不应该拖累妻子一辈子,于是决定成全他们两个,而自己吞了安眠药想自尽。  经过抢救,礼言重新活了过来。通过这次波折,玉纹也重新认识了自己与丈夫的感情,她选择了与丈夫重新生活,而志忱也决定离开小城。一个春日的早晨,玉纹、礼言,还有妹妹戴秀在城头上为志忱送行,他们目送志忱向外面的世界走去。  《小城之春》:发现玉纹  影片女主角玉纹的形象确乎挣脱了黑白色和年代久远的银幕之限,七彩斑斓地站在21世纪的观众面前。电影人喜欢说"发现费穆",而我从观众角度讲,愿意说"发现玉纹"。可以说,玉纹是一个被伦常礼教束缚住的红颜女子,在她身上体现着国性与知性。玉纹的悲哀是无从回避的:从前的情人的归来掀起了她内心的波澜,而患病的丈夫一直在替自己着想,他是无辜的。从伦理的角度说,玉纹不应当离弃丈夫,欲望只能泯灭。一边是人伦,一边是人欲,玉纹所在的两难处境很容易勾起千千万万中国女人或多或少,或感同身受或耳闻目睹的响应。  在影片里,人伦没有被一昧地批判丑化,人欲也没有被西方笔法描绘得轰轰烈烈,一发不可收拾,而是切合国情、众所周知地曲折隐晦。伦理意识的积淀如此厚重,以至上床也未必能解决得了它,一次越矩的交合算不了冲破茧缚。正因为如此,玉纹采取的听天由命的态度才真正抓住了国人的痛处。  玉纹的形象洋溢着的知性美在国内电影作品里的女人中是罕见的。她的智识首先流露在影片开始部分自言自语里的一丝自嘲和冷笑;知性更指她对自己的悲剧性处境的深刻自知。事实上,她不抱幻想,出走的愿望也并非特别强烈,对自己的命运,她了然于胸。由于了然于胸,她对病榻上的丈夫的坚拒冷感才那么令人不寒而栗,对旧情人的探试、绝弃才那么咄咄逼人,含着一丝不易觉察的捉弄意味。  影片似乎在人伦与人欲之间找到了某种平衡,人伦与人欲没有相互剿杀吞噬,两种声音都有理有节地表达了自己,影片显出一种平衡周正的美感,规矩方正与春意荡漾在此互相映衬,互为表里,相安无事,相得益彰。至少,它符合人们在情感上的挫折经验和过着缺乏爱情的婚姻生活的实况。联想到影片的拍摄背景,1948年,国共战争正当如火如荼,而编导置战火纷飞、风雨飘摇的时局世事于不顾,聚焦于一个抽离了党派政治的侵袭滋扰的小城一隅,对巨变前夕的若干中国人进行有如实验室里的显微镜和手术台上的手术刀般的细剥慢嚼,实在需要胆量、注意力和天赋。历史证明,它比那些趋炎附势的影片更有生命力,强上何止千百倍。在历史的这个关口,用这样一个题材来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展示自己的全部电影艺术技巧,说出自己关于人伦与人欲的思考,显示对政治的不屑一顾,没有人比费穆的选择更绝妙,也更伟大的了。(战龙在野)  《小城之春》:影坛上永不凋谢的奇葩《小城之春》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艺术家费穆为中国电影艺术宝库贡献的一部极其优美的电影精品,它为我国的电影事业赢得了世界性声誉。影片的突出特征在于以优美、精致的艺术形式,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性情感、道德伦理、民族心理和行为方式。整部影片贯穿着一条情与理的冲突线,然而却以"发乎情止于礼"终结。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从而也就形成了具有民族特征的人生哲学、伦理原则、道德操守,它以集体无意识的自觉行为贯穿于人们的整个人性精神世界。影片正是通过夫妻、情人、朋友、兄妹之间的感情纠葛与矛盾冲突,极富于民族文化个性地揭示了中国人的情感与道德风貌。更加可贵的是,在情感与理义的矛盾冲突上,艺术家分寸得当地把握住了高尚的道德意识与伦理的界线,体现出了一种完美的人格和真挚的人性,这正是本片长久的艺术魅力所在。  《小城之春》从人的内心世界角度,通过情感世界与现实关系的矛盾,揭示了人的道德意识。影片充分肯定了人的精神、情感、人性需求的正当性。但影片中的人物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的知识人士,不论他们在感情上经受多大痛苦,最终总是服从礼义的约束和道德的规范,这是符合中国文化人的做人准则的,因而也是令人信服的。影片在艺术表现上是细腻的、优美的,体现出了中国知识分子丰富完美的人性美。  《小城之春》是一部风格化比较强的影片。影片中只出现了妻子、丈夫、朋友、妹妹、仆人5个人物,在小城中再未出现其他人影,这样的环境表现,表面看似不真实,然而它正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净化的造型风格。这是为了更突出、更集中、更清晰地体现感情世界的人物关系。影片中多次展现荒凉的小城城头,既含蓄地隐喻当时的时代背景,也烘托着女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使人物的情感与环境浑然一体,产生了一种含蓄幽深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总之,这部影片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堪称一部艺术精品。(佚 名)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部在中国电影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经典名作,它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都具有特别突出的成就。影片以抗战前后为背景,通过普通百姓张忠良一家人的悲欢离合,真实生动地展映出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的漫长历史时期各阶层的面貌,反映了沦陷区和国统区官僚资产阶级、汉奸、抗日进步力量、劳苦大众的生活图景,揭露并抨击了反动势力的罪恶本质,歌颂了抗日力量的强大和不可战胜,表达了对中国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  ☆《万家灯火》是著名导演沈浮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电影的代表作品,更被认为是战后"灵魂的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它通过小知识分子胡智清一家的生活变化,表现了40年代末国民党统治区通货膨胀、人民失业、市民破产等黑暗的社会现实,描写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痛苦、悲哀以及他们的觉悟和成长过程。《万家灯火》公映后,在国统区引起了震动,受到了电影界人士的一致好评。真切的人生感悟和圆熟的银幕表达技巧,使得本片具有平淡朴实而又意蕴丰润的写实风格,并被誉为是中国民族电影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第一部分罗生门罗生门  挖掘人性丑恶的巅峰之作在国际影坛上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一部日本影片"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标志着日本的电影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1950年出品导 演:黑泽明主 演: 三船敏郎     京町子     森雅之  ·第二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一九五一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奖  影片《罗生门》是由著名剧作家桥本忍根据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于1921年的短篇小说《筱竹丛中》改编的,是大导演黑泽明的惊世之作,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历经半个世纪的时光依旧光彩夺目。  《罗生门》对于日本电影登上世界影坛和进入国际市场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它是东方电影首次在国际电影节中获奖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为东方电影敲开了国际影坛的大门。影片以一宗案件为背景,描写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赖性和不可知性,然而其结尾的人性化转折又将原有的对整个世界的绝望和对客观真理的疑惑,一改成为最终强调人的可信,赞扬人道主义的胜利和道德的复兴。积极的主题和新颖别致的结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传奇色彩,使得《罗生门》获得了普遍的赞誉。  《罗生门》上映后,先是在欧洲引起轰动,继而又在美国掀起"黑泽明热",黑泽明也因而被誉为"世界的黑泽明"。  《罗生门》首先使我们产生兴趣是因为它是一部电影艺术的杰作。除此以外,它还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是这部影片向全世界介绍了一个称做日本电影的一整套民族类型。在《罗生门》成功之后,我们就开始看到川流不息的、美丽而令人赏心悦目的日本影片,这增加并丰富了我们的电影经验。--美国著名影评家 唐纳德·里奇    我第一次看到的黑泽明的电影是《罗生门》,我一下子被它迷住了。……在50年代,《罗生门》被批评为将日本的愚昧和倒退暴露给外国人看--这种指责今天看来是愚蠢可笑的。在中国,我也曾面对过同样的怒斥,而我用黑泽明来作为我的盾牌。也许20或30年后,中国人将不会再用那种狭隘的眼光来看我的作品。--著名电影导演 张艺谋    《罗生门》是一部令人难忘而影像丰富的绝好影片。在片中,太阳的光线被假借为电影语言的一种被超乎想像地加以运用,可能这是过去日本电影中所表现的流动美的最光辉的范例。面对着太阳犯罪,面对着太阳达到从犯罪中获得愉悦的极致,这样的拍摄方式大概在以前的日本影片中是没有的。罪也好,恶也好,一般都以为表现于微暗的黑夜最合适,而周围的气氛常常是阴森而郁闷的。可黑泽明的电影则非要把这一切都暴露在烈日之下,更有力地揭示了人的无可比拟的罪孽。黑泽明在这里使一种电影样式纯粹到结晶的程度,而这种样式,对于人是可信赖的和人是不可信的这样用言语来表达的观念,可以说是一种重大的突破。--日本电影评论家 佐藤忠男  故事发生在12世纪的日本,在平安京发生了一件轰动社会的新闻,武士金泽武弘被人杀害在丛林里。作为证人,樵夫、凶手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来做证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纠察使署,但他们都怀着利己的目的,竭力维护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实真相各不相同的证词。这一天,大雨倾盆,烟雾迷蒙,在平安京的正南门--罗生门下,行脚僧、樵夫、杂工3人一起在这里躲雨,谈着谈着,他们就聊到了这件事。樵夫说,3天前他上山砍柴,在一片树丛里发现了一具男人的尸体,他就近报了官,被传到了纠察使署……实际上,他掩盖了自己因贪图小便宜而抽走了尸体胸口上的短刀的行为。樵夫说凶手多襄丸是个有名的大盗,但他在事后很快就被抓到了。因为他恰巧喝了山沟里的泉水染了毒,所以抓来不费吹灰之力。 在审问中,多襄丸对自己的作案经过,是这样述说的--那天,他在林子里看到金泽武弘牵着他妻子真砂的坐骑走了过来,便为真砂的美貌所倾倒。于是便用诡计将武弘骗到丛林深处,在同武弘的搏斗中将其缚住,接着占有了真砂。本来他不想杀害武弘,可真砂让他们两个人决斗,并说"哪个活下来,我就跟哪个",多襄丸于是给武弘割断绳子,和他决斗起来,终于把他一刀砍倒。等他再寻找真砂时,她已经吓得逃之夭夭了。行脚僧却补充说,当时在纠察使署里,真砂是这样说的--她被多囊丸蹂躏之后,受到了丈夫的蔑视,这让真砂感到受了极大的刺激。于是悲愤之中,真砂就晃晃悠悠地扑向了武弘……可等她醒过来一看,那把短刀已插在丈夫的胸口上,他已经死了。后来她想自杀,但终于怎么也没有死得成。 行脚僧又向杂工和樵夫说出死了的武弘借女巫之口说出来的话--多囊丸强奸真砂以后,就要真砂和他一起走。谁料真砂同意了,但却让多囊丸先杀了武弘,多囊丸也没想到真砂竟是这样的女人,就问武弘应该怎样处理她,听了这话,真砂跳起身向树林深处逃走了,多襄丸向她追去。这时武弘拾起短刀,朝自己胸膛猛力一刺……三个人就这样争争吵吵,纷纷慨叹人心叵测,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正在这时,隐约传来婴儿的哭声。他们循声找去,看到了一个被遗弃的婴儿。杂工上去把婴儿的衣服剥了下来,樵夫骂他是恶鬼,杂工申辩说,生了孩子又把他丢掉的人那才是恶鬼呢!又揭露了樵夫偷拿了武弘尸体上的短刀的行为,说得樵夫哑口无言。  杂工走了,深受触动的樵夫收养了婴儿,行脚僧感动地说:"亏得你,我还是可以相信人了。"雨停了,在夕阳的余晖中,行脚僧目送着樵夫抱着孩子渐渐走远……  我眼中的黑泽明  在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之前,我对电影这门艺术一无所知。"文革"已告终结,我在农村务过农,在工厂当过工人。我想读大学,为的是改变我的命运。 一年后我第一次看到了黑泽明的电影,是《罗生门》,我一下子被它迷住了。几年后,在戛纳,我坐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上,亲眼目睹了黑泽明接受终身成就奖,他受到了东西方人民的热爱和崇敬。我从未和他相遇,尽管曾经有过一次机会。有一次,我去东京办事,一位日本友人建议我去见见黑泽明。我不敢去。无论如何,他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大师。在电影的王国里,我那时不过是个小人物。   黑泽明于1910年生于东京,是他那个严厉的军人父亲的第7个孩子。早年他爱的是油画和文学,包括那时已经风靡日本的西方文学。这些兴趣将会变得极其重要并且贯穿他的艺术生涯。在他的影片里,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个画家的眼光,尤其是在他极尽豪奢的晚期作品里。一开始,他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导演助理和电影脚本撰稿人闯入电影界的,33岁那年执导了他的第一部电影。此后,他完成了《醉天使》,被评论界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黑泽明电影。   《罗生门》使黑泽明得以走向外面的世界,同时,他与名望的不愉快的关系也就此开始并贯穿了他的整个事业。像斯坦利·库布里克一样,他拥有艺术的力量可以不去做政治和商业上的妥协。但《罗生门》的制片人不理解这部电影,致使它在赢得国际表彰之后才在自己的国家得到青睐。从那以后,黑泽明还是会碰到财政上的困难,哪怕是拍《保镖》这样的一流大片。他后期的电影是由好莱坞支持制作的,资金则来自乔治·卢卡斯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98年他逝世时,已是《罗生门》问世40年之后,黑泽明在日本实际上已经被人遗忘。   在他那些有关勇士的电影之外,黑泽明还讲述了当代日本普通人的尖锐的故事。在《高与低》中,三船敏郎扮演的富商受到了贫穷的绑架者的折磨即是一例。这些电影的现实性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普通人产生了影响。透过黑泽明的电影,我们都能体验到日本的灵魂和日本人民的内在力量。但他自己的国民,大多还是谴责他拍电影是为了让外国人去消费。在50年代,《罗生门》被批评为将日本的愚昧和倒退暴露给外国人看--这种指责今天看来是愚蠢可笑的。在中国,我也面对了同样的怒斥,而我用黑泽明来作为我的盾牌。也许20或30年后,中国人将不会再用那种狭隘的眼光来看我的作品。  作为一个拍电影的人,我敬畏黑泽明电影中宏大的景象,尤其是战争场面。黑泽明使我明白,当走向外面的世界时,要保持国人自己的性格和风格,这是他给亚洲电影人上的很重要的一课。(张艺谋)  ☆黑泽明的《七武士》是日本电影史上大型古装现代片的开山之作,在战后多次有关电影史上的名片评选中始终名列前茅。影片讲述了在日本的中古时代,七位武士在道义的驱使下,带领一个穷山村的农民击溃了山贼的进犯,保卫了家园。简单的情节,不多的人物,简陋的武器和更加简陋的场景,这一切在黑泽明的演绎下构成了一场真正的战争,一场关乎道义、关乎生死存亡的残酷战争。《七武士》成为全球影迷心目中"日本电影"的代名词,也是日本电影人心目中作为兼收并蓄东西方文化的当代电影的典范。  ☆《影武者》是黑泽明费时5年的倾心之作,也是1980年名噪世界影坛的巨片,被奉为黑泽明武侠片的经典之作。本片曾在1980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获得大奖--金棕榈奖。西方影坛对此片赞誉备至,有人说:"日本古装片的优良传统将由黑泽明这部影片得到恢复,并达到新的顶峰。"  ☆《乱》被视为日本电影史上一部震惊国际影坛的伟大作品,也是一部体现人际关系的巅峰之作。影片的题材取自日本战国时代的一则寓言故事,但主要架构则加入莎士比亚的名剧《李尔王》的观点,因而融和了黑泽明的创作光华与莎翁脍炙人口的剧情的《乱》,营造出不可思议的感动力。黑泽明在本片中将其炉火纯青的编导技巧发挥到最高境界,不仅实现了他对电影的执着理想,也获得了国际的肯定。该片耗资达26亿日元,创日本电影制作的最高记录,被国际影坛公认为是改编莎翁剧作的典范。      
第一部分罗马假日罗马假日  一部影响深远的电影,充满了艺术的美感轻松、自然而富有情趣的文艺片一个温馨悦目的浪漫爱情故事一部历久不衰的轻喜剧_  1953年出品导 演:威廉·惠勒主 演:格利高里·派克   奥黛丽·赫本  ·第二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电影故事、最佳服装设计·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    罗马是一个梦想中的城市、历史上的繁华古城、银幕上的浪漫情史的发生地,而许多人对罗马的视觉上的认识更源于一部著名的电影--《罗马假日》。《罗马假日》是爱情文艺片的典范,片中毫无大制作大场面,情节也简单得很,但清纯的公主和年轻的记者之间的爱情感动了每一个人,那种单纯的爱时至今日仍被许多人留恋,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的成功出演以及罗马的街头风景成为了世界经典。  此片播出后,奥黛丽·赫本所饰演的安妮公主风靡了整个欧洲,赫本也因此一举成名,并掀起时尚狂潮。很明显,她让这世上的女人们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她既是灰姑娘,又是公主;既是时尚的演绎者,又是乡下刚进城的贫家女;她既成熟又天真;既是男人眼中的可人儿,又是女人心中不屈不挠的坚强化身。她成为时尚的典范和象征人物,她不仅提供了一种穿着的品味,更启发了女性对自我形象的扩展。人们开始为影坛出现这样一个清新隽永、纯洁可爱的形象而欣喜若狂。赫本从此以后的事业果然一帆风顺,成为欧美影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就影片的娱乐效果和艺术价值而言,《罗马假日》是一部叫好叫座的经典之作。导演威廉·惠勒将罗马的名胜风光生动地溶入剧情之中,英俊潇洒的格利高里·派克亦与奥黛丽·赫本十分般配,将一部浪漫爱情喜剧演绎得十分温馨悦目。--著名影评人 唐 瑶    如果没有奥黛丽·赫本,《罗马假日》也许不会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也许不会有今日的经典地位。而23岁的赫本第一次主演电影就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可谓绝无仅有。时近50年,《罗马假日》仍是浪漫爱情电影之代表,至今无出其右。--网友 阿 乌    这部浪漫爱情喜剧几十年来一直是电影观众和影评人必提的经典。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几乎所有的老片都被处理成彩色,只有包括本片在内为数不多的几部黑白影片遭到禁止。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的艺术性都完美无缺,堪称黑白片时代的完美佳作。--佚 名    《罗马假日》像一张朴素别致的小小圣诞卡,令我深深体味梦幻般的浪漫,又像可口可乐,甜蜜里带有一丝苦涩,你会希望天天喝到它。--网友留言    大不列颠王室的安妮公主作为王位继承人将出访欧洲的各大城市,消息传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是罗马,安妮公主很想尽情地饱览一下她的优美风光,可侍从们以公主身份高贵、不宜在黎民百姓面前抛头露面为由拒绝了,并给她注射了镇静剂,公主假装睡着了,待侍从们出去后,她偷偷越窗溜了出来。然而没逛多久,医生给她注射的镇静剂就发生了效力,她在广场附近喷水池边的一条长椅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这时,美国新闻社的穷记者乔·布莱德里恰好经过这里,以为这是一个在狂欢中被灌醉的少女,就租了一辆出租车想把她送回家,可是公主睡得特别沉,怎么也叫不醒,无奈,乔只好把她带回了自己的住所。  第二天,报纸上的特别公告使乔意识到他带回的少女就是安妮公主,于是他欣喜若狂,打算写一篇关于公主内幕的独家报道。公主醒后发现了陌生的乔,乔连忙解释,公主才安心了。她向乔借了一些钱,然后告别了他,又到罗马大街上闲逛了。乔连忙给他的摄影师朋友欧文打电话,同时跟踪公主,在花园广场上佯装和她偶遇,便自告奋勇地要为公主做导游,骑着摩托车带着她游览罗马城,同时,欧文也驾驶着小汽车跟在他们后面,拍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而这一切,公主浑然不觉。  公主的失踪引起了人们的惊慌,国王秘密派出了许多便衣四处寻找公主的下落。乔带领公主来到水上舞厅参加舞会时被便衣警察发现了,他们请公主和他们回去,而公主坚决不肯,警察们要强行绑架她回去,乔和欧文同他们撕打起来,而任性调皮的公主也大打出手,十分开心。趁着混乱,乔带着公主逃之夭夭……  一天过去了,公主终于要回宫了,可此时她和乔发现彼此间擦出了爱的火花,坠入了情网。怎奈公主毕竟是公主,平民终究是平民,两人只能依依惜别。乔抛弃功成名就之良机,将照片送予公主留念,在深情的四目对望中,公主轻轻地对乔说了声再见……  体验《罗马假日》的爱情故事  美丽的神话源自于古老的传说,现代的童话则出自文明古城,短暂的造访成就了流芳百世的浪漫经典--《罗马假日》,一段永难忘怀的愉快经历,一段感动人心的爱情故事。美国好莱坞经典影片《罗马假日》中男女主角演绎的那段爱情故事让我感动,也使我充满了对罗马这个城市的兴趣。今年7月,我有幸踏上了罗马这块令我神往的土地。  罗马这座历史古城处处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按当时的古罗马城市规划,以威尼斯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构成了古罗马的城市建筑群。帝国大街两侧是古迹最集中的地方,大街以东是著名的罗马竞技场,它是为了纪念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强迫数万名犹太俘虏于公元80年建造的。随着光阴的流逝,竞技场早已百孔千疮,留下的只是残垣断壁。在竞技场旁边是君士坦丁凯旋门,上面雕刻着各种雕像和铭文,兴建凯旋门的目的是为了庆祝古罗马对外作战的胜利。当将军得胜归来,罗马行政长官和长老院的议员在前面带队,后面有号手和锁着铁链的战俘,他们沿着圣道,直奔神殿。市民们站在圣道两侧高呼口号,对胜利者表示欢迎。离威尼斯广场不远的古罗马集会场是古罗马的政治活动场所,市民们常到这里来看古罗马政府公布的告示、听对犯人的审判,或者聚集在这里讨论和交换对时政的见解。   漫步在广场上--这里曾是电影《罗马假日》的一个场景,傍晚的霞光洒落在一级级的石阶上,仿佛又回到了影片中安妮公主在这里游玩的情景。如果你不介意,花2000意大利里拉向小贩买一个冰淇淋,悠闲地坐在石阶上,一边品尝一边欣赏着广场上的景色,体验一下安妮公主在这里与男主角相识相爱的爱情故事,你不觉得爱的无私、神圣、崇高和伟大吗?(浩 丁)  《罗马假日》中爱情停止的地方  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东西堪称永恒,电影《罗马假日》就是其中之一。半个世纪以来,数以亿计不同种族、国籍和年龄的观众,被银幕上大不列颠公主安妮和美国记者乔·布莱德里的爱情深深打动--尽管他们的邂逅只持续了短短24小时。  爱情电影最大的悖论是:爱情没有模式,但爱情片却必须有套路。也正因如此,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大量千篇一律的爱情故事,从一块银幕被复制到另一块银幕。然而《罗马假日》是不可复制的,它是一部糅合了悲剧与喜剧的全部要素,却又把感情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影片。他们的相逢喜而不俗,他们的离别哀而不伤,增之一分减之一毫都会过火。从这个意义上讲,导演威廉·惠勒属于那种不出世的天才,他用一种很有节制的笔触,令这段爱情逐渐走上高潮,然后就让它停留在最美的一个点上。  上世纪70年代,曾经有人想拍摄《罗马假日》的续集,让两位主人公的后代来接续他们的情缘,但最终没有成功--这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幸事,因为自那个点后,一切美丽都会不可阻挡地消逝。相爱的两个人生活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里,却永远相望而不能相见,这是"刻骨铭心"4个字的最好注解。  《罗马假日》是方形银幕时代的最后一场繁华,奥黛丽·赫本则是神殿中的最后一尊神像。从那个1953年爱情停止的地方开始,好莱坞由神话时期进入英雄时期,直到大约20年后,它又被现实主义的人间所取代。  有意思的是,从《罗马假日》大约再往前追溯另一个20年,1934年,正是开创了这个神话时期的《一夜风流》公映的那一年。对比这两部喜剧风格的影片,我们会发现它们在基本剧情上有着惊人的巧合。都是富家女简装出逃,都是半途偶遇英俊的青年记者,都是爱情与身份选择两难--惟一的差别或许只有结局,《一夜风流》收于团圆而《罗马假日》止于哀怨。就在这一喜一悲之间,跨越了整整一个时代。  今天,好莱坞的主流不知又经历了几轮更替,《罗马假日》的繁华更已经是50年前的历史。21世纪的人们又能留下点什么东西让半个世纪后的人们去凭吊? (王 崴)  ☆《一夜风流》改编自杂志上的一篇爱情故事,描述富豪千金艾丽因迷恋一名飞行员但遭父亲反对愤而离家,搭长途巴士赴纽约途中遇上失业记者彼得,两人因争夺座位而结识。彼得发现报上登有艾丽父亲的悬赏启示,因此对她多方照顾,却不料这趟甘苦与共的旅程最终使两人坠入爱河……全片格调简洁明快,单一的剧情铺陈却在两位男女主角鲜活、爽朗的表演下显得丰富有趣,同时它是奥斯卡史上第一部囊括了最佳影片、导演、改编剧本、男主角及女主角5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此纪录保持了足足40年。  ☆由著名影星朱丽娅·罗伯茨和休·格兰特联袂主演的影片《诺丁山》是一部浪漫的爱情喜剧,"一个普通人与一个名人不可思议地相遇、相爱,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这是影片的切入点。朱丽娅·罗伯茨在片中饰演一位著名的明星,而休·格兰特只是一家旅游书店的老板,由于两人生活背景和环境的巨大差异,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别人都怎么也想不到他们之间还会发生感情纠葛,但就当他们偶遇在诺丁山附近之时,故事发生了……一切就如同影片的宣传语所说的那样--"缘分总是有些突然,爱情让人迫不及待"。         
第一部分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