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消防大队:生物学概念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23:26
 白血病—俗称血癌的一种疾病
  白血病系指白血球增生异常或增值不良,变成一种癌症的现象,俗称血癌,严格的说血癌还包括其它血球癌症,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为什么叫白血病,因为这种病患抽取出来的血液或骨髓,含白血球过多,红血球减少了,血液变得清淡或骨髓颜色变得没有那么红,诱因卫士白血球出了毛病,所以叫白血病。
  另有人会把白血球过多误认为是白血病或血癌,一听到检验结果是白血球过多,就不多方探究,自以为是血癌,不就教医师专家,就服用治癌偏方,真是误人吓人。白血球过多只是一种现象,它由很多原因、疾病造成,例如细菌感染、服用药物、激烈运动、怀孕、过敏、肿瘤等等都可造成白血球过多。
  此外,白血病人的白血球数目不一定过多,数目有可能是正常的,甚至比正常还低。所以白血病的正确诊断是要靠医师从血液、骨髓抽取液中,观察其血球形态、功能、染色体、基因、免疫力等各方面而做出诊断。
  白血病的症状一般是贫血、出血现象、感染发烧、摸到肿块,有时一开始很像“感冒”,只觉得倦怠、软弱、疲累,这是因为抵抗力弱,加上贫血的关系。
  白血病一般分成急性、慢性二大类,急性一般是来势汹汹,慢性是温温吞吞发作这二大类又分为骨髓球性及淋巴球性白血病,其它更详细的分类,不多赘述。
  总而言之,白血病已不是绝症,由于化学治疗的进步及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成功,已经为这一类病患带来希望的明灯。
 
  败血症—细菌跑到血液循环所造成的疾病
  当个体抵抗力弱或重病缠身时,细菌可以从体内或体外侵犯人体,进到血液循环内增生繁殖,这时称为菌血症,当这些细菌在繁衍过程中,产生毒素,循环到各内脏、组织或器官,造成各种损伤时,便称败血症,最严重的可造成血压下降,全身血循环不足而休克,即为败血性休克,治疗不及,往往会很快致命。
  败血症的病人发烧、发冷、颤抖、意识改变、抽筋、到处出血、各器官表现衰竭,属严重急诊表现,除使用体液水分、电解质外,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不可或缺,支持性疗法亦不可少。
  败血症非血癌,但表现的白血球检验数据会升高(即白血球过多),治疗好后,白血球会恢复正常。但不要忘记白血病患抵抗力很弱,常常会并发败血症。
 
  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的疾病
  维生素C多量存在于水果及新鲜蔬菜中,大自然的蔬果存量丰富,正常或一般状态下的饮食,应该不致缺乏才是;乡下、难民区、赡养中心、被虐老人或穷困百姓生下的孩童,才有匮乏之虞。而牧羊北海、或漂流海上、或有异食症者,亦可能缺乏维生素C。
  缺乏维生素C表现的疾病就叫坏血症,它是后天营养不良得来的,出现贫血及出血的现象。牙龈、皮下组织及肌肉会出现严重的出血。尤其在“跨下”,即大腿内侧及二侧臀部出现很多大大的瘀点,仔细看这些出血点在毛囊周围最多,使得毛囊卷曲像“螺旋拔拴塞”的样子。若发生在婴儿身上,还会骨膜下出血。
  坏血症出血的原因是因为小血管的内皮组织及血管周围的结缔体系、结构不良,支柱胶原及细胞内的水泥均有缺损之故。若给予适当量的维生素C即可迅速治好这种出血疾病。现代人营养均衡,已很少有这种疾病出现,它不是癌症。
 
  血友病—先天性(遗传性)的出血疾病
  血友病是一种先天遗传血液凝固异常的疾病,常表现的是容易出血,尤其是在关节腔、外伤或手术流血不止,胃肠道、尿殖腔、颅内都可出血,照顾不周或一不小心,往往可致命或发生无可挽回的残障。
  它属于伴性遗传,表现出血症状的都是男性,女性往往只是基因携带者。发生这种病的原因系先天遗传造成血浆中凝固因子的缺损,使得血液无法正常凝固而到处出血。例如血浆凝固因子Ⅷ缺乏就叫血友病A;缺乏因子Ⅸ就叫血友病B。
  血浆中缺乏了凝固因子,血液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凝固作用,依照罗马数目字母的命名,血浆中最少有12种(Ⅰ—ⅩⅡ)凝固因子,缺了任何一种都可能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现象。血友病就是先天性缺乏这些凝固因子之一,接受治疗时,就需要补充浓缩提炼的凝固因子或给予输注血浆,才不会有出血现象,有时得定期做补充治疗,达到预防出血的目的。
  因为经常与血液、血浆、血液制剂做朋友,所以命名为血“友”病。它不属于癌症。
 
  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引起的一种疾病
  贫血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贫血不仅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而且是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诱因。患病的小朋友常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尤其以口腔粘膜、结膜、甲床(指甲处)等处最明显。长期贫血可以出现疲倦无力,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低下,毛发干枯等。 贫血只是一个症状,它可由以下原因引起: 
  1、红细胞生成减少 包括缺乏造血物质及造血功能不良两种情况。前者如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常因饮食中缺乏生成红细胞必需的原料如铁、维生素B12、叶酸或蛋白质,亦可因慢性感染性疾病致吸收不良,或者是有些小儿因生长过快需要量增加所致,故避免贫血的最好方法是均衡饮食、不挑食。造血功能不良常见的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果正常的造血组织被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等异常物质占据,亦可使造血功能低下,引起贫血。
  2、溶血性贫血 溶血可因红细胞内在原因及外在原因两方面所致。前者如红细胞膜缺陷所致的蚕豆病,血红蛋白异常所致的地中海贫血;后者如新生儿ABO溶血病,以及感染、灼伤、中毒,亦可破坏红细胞致溶血。溶血性贫血有一共同特点,即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黄染,体检时则可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脾肿大。
  3、失血 又分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两种。前者如出血性疾病、血友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或外伤出血如脾破裂等。慢性失血常见于消化道溃疡、肛裂、钩虫病等,每次失血量虽不多,但日积月累,总量不少,亦可致贫血。  区别抗原、半抗原、过敏原、抗原性物质、病原体
                                    
抗原     是指一种能刺激人或动物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这些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抗原的基本能力是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免疫原性又称为抗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反应原性是指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
具备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两种能力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如青霉素、横胺等。半抗原没有免疫原性,不会引起免疫反应。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半抗原和大分子蛋白质结合以后,就获得了免疫原性而变成完全抗原,也就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效应细胞。在青霉素进入体内后,如果其降解产物和组织蛋白结合,就获得了免疫原性,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青霉素抗体。当青霉素再次注射人体内时,抗青霉素抗体立即与青霉素结合,产生病理性免疫反应,出现皮疹或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抗原的基本性质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
       异物性是指进入机体组织内的抗原物质,必须与该机体组织细胞的成分不相同。抗原一般是指进入机体内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花粉等;抗原也可以是不同物种间的物质,如马的血清进入兔子的体内,马血清中的许多蛋白质就成为兔子的抗原物质;同种异体间的物质也可以成为抗原,如血型、移植免疫等;自体内的某些隔绝成分也可以成为抗原,如眼睛水晶体蛋白质、精细胞、甲状腺球蛋白等,在正常情况下,是固定在机体的某一部位,与产生抗体的细胞相隔绝,因此不会引起自体产生抗体。但当受到外伤或感染,这些成分进入血液时,就像异物一样也能引起自体产生抗体,这些对自体具有抗原性的物质称为自身抗原,所产生的抗体称为自身抗体。由于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发生反应,于是就引起自身免疫疾病,如过敏性眼炎、甲状腺炎等。机体其它自身组织的蛋白可因电离辐射、烧伤、某些化学药品和某些微生物等理化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发生变性时,也可成为自身抗原,引起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病、白细胞减少病、慢性肝炎等。
       大分子性是指构成抗原的物质通过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大分子物质,分子量越大,抗原性越强。绝大多数蛋白质都是很好的抗原。为什么抗原物质都是大分子物质呢?这是因为大分子物质能够较长时间停留在机体内,有足够的时间和免疫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接触,引起免疫细胞作出反应。如果外来物质是小分子物质,将很快被机体排出体外,没有机会与免疫细胞接触,如大分子蛋白质经水解后成为小分子物质,就失了抗原性。
      特异性是指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特异性是由分子表面的特定化学基因所决定的,这些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抗原以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结合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换言之,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通过识别抗原决定簇而区分“自身”与“异己”。抗原也是以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而发生反应的。因此,抗原决定族是免疫应答和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过敏原又称为致敏原或变应原。其中,过敏原为通俗用语,致敏原或变应原为医学术语,是指能够使人发生过敏的抗原。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接触过敏原一定时间后,机体致敏。致敏期的时间可长可短,这段时间内没有临床症状,当再次接触过敏原后,方可发生过敏反应。所以说,往往第一次接触到的物质不会过敏,反复的接触后,可出现过敏性症状。反复接触后,症状一般会逐渐加重。
常见的过敏原介绍如下:
A、吸入式过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汽车尾气、煤气、香烟等。
B、食入式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动物脂肪、异体蛋白、酒精、毒品、抗菌素、消炎药、香油、香精、葱、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C、接触式过敏原如: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幅射、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指、耳环)、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
D、注射式过敏原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
E、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受微生物感染、电离幅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成为过敏原。过敏原与抗原的区别和联系
1  两者的内涵不同
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且能够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而过敏原则是指引起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物质。机体只要接触抗原就要发生免疫反应,而过敏反应只有当过敏原再次接触时才会发生。
2  两者的外延不同
作为抗原具备两种性能:一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这叫免疫原性;二是能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叫做反应原性。免疫学上把兼备两种性能的物质叫完全抗原,如病原体、异体动物血清等;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叫半抗原,如青霉素、磺胺等。过敏原是指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物质,因此过敏原可能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如免疫血清等;也可能只有反应原性,即半抗原,但半抗原进入机体与组织蛋白结合后,即成为完全抗原,如青霉素进入机体后,它的降解产物中的青霉烯酸能与体内的组织蛋白结合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3  两者的性质不同
3. 1  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 进入组织内的抗原物质
必须与机体组织细胞的成分不同,表现在:一是异种间的物质,如马的血清对马而言是自体物质,不能引起马产生抗体,对兔而言则是异体物质,能引起兔产生抗体;二是同种异体间的不同成分,如不同人之间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等;第三是自体内的隔绝成分,如甲状腺球蛋白等,在正常情况下是固定在某一部位的,与产生抗体的细胞不接触,因此不会引起自体产生抗体,但是,当受到外伤或感染时,这些成分就会进入血液,像异物一样能引起自体产生抗体,导致机体患自身免疫病。因此,异物性不是专指体外物质而言,而是以免疫系统淋巴细胞在胚胎期是否曾与之接触而定。而过敏原一定是外源性物质。
3. 2  抗原是大分子物质 抗原是大分子物质的原因是:大分子物质能聚集成胶体状态,不易被机体排泄掉,有充分的机会与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接触,而小分子物质易被机体排泄掉,也就失去了与能产生抗体的
细胞接触的机会。一般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而过敏原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青霉素等就是小分子物质。此外,过敏原具有个体差异,即同一种物质对某个体而言过敏原,对其他个体不一定是过敏原,而抗原不存在个体差异。综上所述,抗原和过敏原是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两个免疫学概念抗原性物质:没查到具体的定义,我的理解是能使机体产生抗体的都属于抗原性物质,包括抗原和过敏原.病 原 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属于抗原. 
乙型肝炎检测指标
什么叫E抗原和E抗体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它来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核心抗原在病人血清中查不到,仅在肝细胞中才能查到。故查出e抗原,其意义就等于查出核心抗原,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并且传染性较强。一般HBsAg(+)的人,用比较敏感的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查e抗原,可有61%的人HBsAg(+)。而如果HBsAg(+),其意义与在血中存在病毒颗粒,或在血中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或核心抗体IgM相同。
    e抗体是乙型肝炎e抗体的简称(抗-HBe),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的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当乙型肝炎病人由HBsAg(+)转变成抗-HBe(+),叫做血清转换。抗-HBe(+)时,乙肝病毒在肝组织内的复制逐渐减少,由病毒复制活跃期转变成不活跃期,肝组织的炎症也常由活动变成不活动,血中及肝组织内病毒颗粒均减少,所以传染性也减少。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有时虽然检查出e抗体阳性,但肝细胞内仍然可以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表明病毒仍然存在。大量研究资料表明,e抗体出现阳性是病毒复制降低并且传染减少的标志,这时病毒颗粒有可能已经很少,但并不表示病毒已被消除了。什么是乙肝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一般简称表面抗体。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就是表面抗体,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然后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以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有了表面抗体,证明人已产生了免疫力。人自然感染后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均可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产生表面抗体。一般成人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以发生急性乙型肝炎,也可没有症状,绝大多数在3~6个月以后才出现表面抗体。检查出抗-HBs阳性,疾病即已逐渐恢复。血液里表面抗体能维持很长时间,直到老年期抗体水平才有所降低。若在婴儿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往往不产生表面抗体,而持续携带表面抗原,有时经过若干年后出现抗-HBs,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就慢慢转阴了。所以,如查出抗-HBs阳性结果,就表示不会再感染乙型肝炎了。什么是核心抗体
    核心抗体是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简称,可简写为抗-HBc。核心抗原虽然在血清中查不出来(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出特性抗体,即核心抗体,故检测抗-HBc可以了解人体是否有过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是否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抗-HBc是一项病毒感染的标志。
    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于急性期即可测到很高的抗-HBc,而在急性期过后,核心抗体水平仍保持一定高度,并持续若干年。在慢性感染状态的携带者或病人,核心抗体也常保持高水平。另外,表面抗原已呈阴性的病人,还可查出抗-HBc阳性。因此单项抗-HBc阳性,难以确定病人是近期感染,还是以前有过感染。
    为了确定病人是近期内感染还是以前有过感染,常需要检测抗-HBcIgM和抗-HBcIgG。也就是说,核心抗体有两种的成分,一种是免疫球蛋白M,另一种是免疫球蛋白G,即抗-HBcIgM和抗-HBcIgG。这两种成分分别由不同的B淋巴细胞产生。当人体受到核心抗原刺激后,先产生出抗-HBcIgM,它持续时间比较短,过一段时间才逐渐产生出抗-HBcIgG,后者能在体内保持较长时间。有时乙肝病毒已经清除,而抗-HBcIgG在体内仍然存在,这时检测其他乙肝感染指标已是阴性,而仅有抗-HBcIgG阳性。因此,当抗-HBcIgM阳性时,常表示是近期感染,即乙型肝炎病毒仍在复制;当抗-HBcIgM阴性而抗-HBcIgG或抗-HBc阳性时,则表示既往有过乙肝病毒感染,但现在已不复制或已不存在了。检测抗-HBcIgM及IgG对于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急性乙型肝炎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正的急性乙肝,也就是说病人第一次受乙肝病毒感染,另一种是病人原来是表面抗原携带者,现在又急性发病,表面上好像和急性肝炎一样。但这两种病人血中核心抗体的情况不一样;慢性携带者急性发病的病人,血清中抗-HBcIgG或抗-HBc的水平比较高,而抗-HBcIgM比较低或是稍高;而真正急性乙型肝炎病人,则血清中抗-HBcIgG往往阴性或低水平。因此,作这项检查有助于将两种情况区分开。鉴于它们的预后不相同,真正的急性肝炎常可彻底治愈,而慢性携带者急性发病则常易转为慢性。因此,可以看出检测抗-HBcIgM及IgG的重要。什么是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原(H 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1 脚气与脚气病
1.1  脚气
    脚气,又称“足癣”,是一种由霉菌引起的趾间皮肤浅部的传染病。此病的传染性强,治愈后极易复发。足癣发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足跖处的角质层厚,无皮脂,而汗腺比校丰富,出汗多,加之穿着鞋袜,足汗难以蒸发使足部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易于霉菌生长及繁殖而引起的。此外,在公共浴室、游泳池或家庭内共用拖鞋、脚盆等也会引起相互感染。
 根据脚气的表现症状,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水泡型:水泡常位于足底,壁厚而不易破裂,常有搔痒,若继发细菌感染则成脓疱;②浸渍糜烂型:皮肤由于潮湿浸渍白变软,撕去表皮后露出红色糜烂面,有恶臭,剧痒难忍;患者往往搔抓而继发细菌感染;③丘疹鳞屑型:丘疹部位位于足底、足缘和足跟等处,表面有明显的小片状脱屑,形似体癣。
 患了脚气以后,患者应针对其症状进行局部用药,如达克宁、克霉唑、复方土槿皮酊等。脚气患者最忌搔抓,抓破了不仅导致霉菌向手及身体其他部位的传播,更为细菌的感染提供了机会,只有及时用药方可缓解并消除症状。  
1.2 脚气病    
   脚气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者的早期表现为胃纳欠付佳、腹部不适、便秘、易激动、失眠等,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发展以肢端麻木、站立困难等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炎。
脚气病从治疗的措施上应以改善饮食为主。多食一些粗粮、猪肉、动物内脏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食物的加工过度。妊娠期、哺乳期或患腹泻等消耗性疾病时,应增加维生素B1的摄入量,必要时可口服维生素B1片。2   坏血病、败血病及血友病
2.1   坏血病
      坏血病是由于维生素C严重缺乏而引起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牙龈疼痛红肿、出血、严重者牙床溃烂、牙齿松动甚至脱落;伴有皮肤、肌肉及骨膜的出血,易骨折,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严重者出现鼻衄、黑便及尿血,甚至因脑出血而死亡。
坏血病在治疗时,可根据缺乏的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C制剂。另外,合理地安排膳食,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动物肝脏等,食用时注意正确的加工及烹调方法(多爆炒、少熬煮)。这样,可有效地预防坏血病的发生。
2.2    败血症
       所谓败血症,是指正常人体的血液里含有许多白细胞,有的具有吞噬功能,少量的细菌进入人体后,会被它们及时地破坏或吞噬掉;但当侵入人体的细菌过多或人体的抵抗力很差,不能将入侵的细菌消除时,细菌便在人体血液中大量生长繁殖,并造成全身性的感染,称为败血症。
       当病菌进入人体繁殖后,会释放出许多毒素,使病人表现出畏寒、发热、全身酸痛肿大,并出现各种皮疹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神志不清、甚至休克等。
引起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所以败血症从治疗的措施上一般是:病原菌末明确者,首选青霉素与氨基甙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联合用药,开始时剂量宜偏高;病原菌已确定者,可有针对性的选用抗生素治疗。
2.3  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类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它包括甲型血友病,即凝血因子Ⅷ缺乏症;乙型血友病,即凝血因子Ⅸ缺乏症;丙型血友病,即凝血因子Ⅺ缺乏症。本病的发生率随人的种族而异,一般是甲型血友病的发生率高。患者的共同表现是凝血时间延长,受轻微创伤(如拔牙、手指割破、唇舌咬伤等)后便出血不止,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周。
  血友病从治疗的措施上,应以止血为原则。一般采取:①局部止血,如局部压迫或用止血海绵等;②补充疗法,如输入新鲜血浆或因子Ⅷ制剂;③使用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如6-氨基酸等。                                                                                                                                                                                 
3 呆小症与侏儒症
3.1 呆小症
  呆小症是由于在胎儿或婴儿期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者由于长骨生长停滞和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而表现出身材矮小、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等症状。呆小症从治疗上应及早治疗,一般在出生后三个月左右即开始补充甲状腺激素,过迟则难以生效。          
3.2   侏儒症
  所谓侏儒症,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矮人。它与呆小症的主要区别就是患者的智力一般是正常的。
  引起个子矮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就是由于垂体发生病变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个子矮小,这称为垂体侏儒症。垂体侏儒的治疗取决于病因,如果是继发性的(即由于垂体周围组织发生各种疾病引起的垂体功能异常),应找到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果是肿瘤,可根据情况进行手术治疗;目前利用基因工和的方法已生产出人的生长激素,患者服用后会有显著的效果,但价格比较昂贵。其次,许多儿童时期的慢性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重症佝偻病、慢性寄生虫病等)也是引起个子矮小的一种因素,如果儿童有这些疾病,应先治疗它,病因一旦去除,个子自然就会长高。
  另外,要把侏儒症与一种称为体质性生长延迟的现象区别开。所谓体质性生长延迟症,就是晚发育,即比同龄儿童晚2-4年。年龄虽到青春期,但仍持续矮小状态,性发育也较迟。由于内分泌无异常,所以一旦始发育,骨骺会迅速生长,性发育良好,并最终达到正常人的标准。因此,不要把这类孩子误认为是垂体侏儒症。     衣原体的特点:①细胞较立克次氏体稍小,直径0.2~0.3μm,能通过细菌滤器,在光学显微镜下勉强可见。②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③其细胞构造、化学成分与细菌相似,有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特征细胞壁(但缺肽聚糖),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有核糖体。④以二等分裂方式进行繁殖。⑤有不完整的酶系,尤其缺乏产能代谢的酶系,须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⑥在实验室中,衣原体只能用鸡胚卵黄囊膜、小白鼠腹腔或HeLa细胞组织培养物等活体进行培养。⑦抵抗力较低,对热敏感,在56~60℃下仅能存活5~10min。在冰冻条件下可存活数年。除鹦鹉热衣原体对磺胺具有抗性这一特例外,对一般消毒剂和抑制细菌的抗生素和药物(如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青霉素及磺胺等)敏感。⑧DNA相对分子量很小,5×108,仅为大肠杆菌的1/4。
    衣原体有一个特殊的生活史。具有感染力的个体称为原体,它是一种不能运动的球状细胞,直径小于0.4μm,有坚韧的细菌型细胞壁,在宿主细胞内,原体逐渐伸长,形成无感染力的个体,称作始体,这是一种薄壁的球状细胞,形体较大,直径达1~1.5μm,它通过二等分裂的方式在宿主的细胞质内形成一个微菌落,随后大量的子细胞又分化成较小而厚壁的感染性原体,一旦宿主细胞破裂,原体又可重新感染新的细胞。
    目前已发现的衣原体有:引起人体沙眼的沙眼衣原体、引起鹦鹉热等人兽共患病的鹦鹉热衣原体、引起肺炎的肺炎衣原体。    支原体又称霉形体,是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支原体的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直径为0.1~0.3 um, 约为细菌的十分之一, 能够通过滤菌器。支原体形态多变,有圆形、丝状或梨形,光镜下难以看清其结构。支原体具有细胞膜,但没有细胞壁。它有一环状双螺旋DNA,没有类似细菌的核区(拟核), 能指导合成700多种蛋白质。支原体细胞中惟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每个细胞中约有800~1500个。支原体可以在培养基上培养,也能在寄主细胞中繁殖。支原体没有鞭毛,无活动能力,可以通过分裂法繁殖,也有进行出芽增殖的。常见的有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行二分裂繁殖的原核微生物类群。英国医生立克次氏(H.T.Ricketts)研究斑疹伤寒时发现,并于1919年命名。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除Q热立克次氏体外,均不能通过细菌滤器。细胞球状、杆状或多形态。球状体直径0.2~0.5微米,杆状体大小0.3~0.6×0.8~20微米,有些种在细胞分裂前可长达4微米。形态特征对种的鉴定有重要意义。革兰氏染色阴性。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存在于宿主的胞质或细胞核中。细胞结构与细菌相似,细胞壁中含有胞壁酸,二氨基庚二酸等与细菌细胞壁相同的成分;对溶菌酶敏感,含DNA和RNA两种核酸,其比例为1∶35,具有发展自身代谢的能力,但由于细胞外膜的渗透特性,它们不能控制代谢物的吸收和排出,因此只能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在自然界借宿主节肢动物(如虱、蚤、扁蜱、螨类等)媒介中进行传播,在媒介体内以有害的寄生或共生物存在。通过叮咬、抓伤或吸入,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动物或人体。有的是严重的致病类群,如引起斑疹伤寒的普氏立克次氏体(R.Prowazekii)。立克次氏体对热、干燥、光照、脱水及普通化学药剂的抗性均较差,在室温中仅能存活数小时至数日。但耐低温,在卵黄囊及其悬液中,在-70℃可存活数年。对几种抗生素(如金霉素、土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和对氨基苯甲酸敏感,但磺胺类药物不影响其生长。常见的有伯纳特立克次体. 莫氏立克次体, 东方立克次体, 普氏立克次体, 恙虫病立克次体。
    支原体(Mycoplasma)、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和衣原体(Chlamydia)是三类革兰氏阴性细菌,其大小和特性均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有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多杀巴斯德氏杆菌、雏白痢沙门氏菌、产气杆菌。
外毒素
大多数外毒素是产毒菌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菌体外的,外毒素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得来的。但也有少数外毒素合成后保存在体内,等菌死亡溶溃后才释放至周围环境中的,痢疾志贺菌和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氏菌的外毒素就属于这种类型。
干扰素
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和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白细胞介素
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由于最初是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所以由此得名,现仍一直沿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缩写IL。最初是指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起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现在是指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已基本明确,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而统一命名的细胞因子。 一、类脂与脂类 
脂类:包括脂肪、固醇和类脂,因此脂类概念范围大。 
类脂:脂类的一种,其概念的范围小。
二、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为一般动物所直接消化利用。 
维生素: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 
生物素:维生素的一种,肝、肾、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较多。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三、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Ca、Mg。其中N、P、S、K、Ca、Mg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C是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种元素,即C、H、O、N、P、S,大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 
矿质元素: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元素: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它必需具备下列条件:第一,由于该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第二,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第三,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微量元素:指生物体需要量少(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如Fe、Mn、Zn、Cu、B、Mo,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包括Cl、Ni。 
四、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还原性糖: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α-碳原子上连有羟基的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或改良班氏试剂共热时产生砖红色Cu2O沉淀。 
非还原性糖: 如蔗糖内没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基团,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 
五、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斐林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还原性糖存在的试剂。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5g/ml的CuSO4 溶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滴B液滴入2ml A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原理是还原性糖的基团—CHO与Cu(OH)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蛋白质存在的试剂。其包括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1g/ml的CuSO4溶液)。在使用时要分别加入。先加A液,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再加B液,这样蛋白质(实际上是指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与Cu2+反应生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 
二苯胺试剂:用于鉴定DNA的试剂,与DNA混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分钟,冷却后呈蓝色。 
小结 
鉴定          试剂         是否加热             现象 
还原糖      斐林试剂        是              砖红色沉淀 
脂肪         苏丹Ⅲ         否               橘红色 
             苏丹Ⅵ                          红色 
蛋白质       双缩尿         否               紫色 
DNA          二苯胺         是               蓝色 
大肠杆菌    伊红、美蓝      否           深紫、带金属光泽  六、血红蛋白与单细胞蛋白 
血红蛋白:含铁的复合蛋白的一种。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运输氧。 
单细胞蛋白:微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们通过发酵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体,这种微生物菌体就叫做单细胞蛋白。
七、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一般只能放大几十倍至几百倍。 
亚显微结构:能够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直径小于0.2μm的细微结构。 
八、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主要由蛋白质、脂类、核酸等物质构成。
原生质层: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只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它与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相比,缺少了细胞液和细胞核两部分。 
九、赤道板与细胞板 
赤道板: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赤道的位置。 
细胞板: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的一层结构,随细胞分裂的进行,它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十、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玻璃纸等)。它往往只能让小分子物质透过,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透过,透过的依据是分子或离子的大小。不具有选择性,不是生物膜。 
选择透过性膜:是指水分子能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生物膜。如细胞膜、液泡膜和原生质层。这些膜具有选择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膜上具有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当细胞死亡后,膜的选择透过性消失,说明它具有生物活性,所以说选择透过性膜是功能完善的一类半透膜。 
十一、载体与运载体 
载体: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如细胞膜上的载体。 
运载体:在遗传工程中,用于把外源基因运入受体细胞的运输工具,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 
十二、糖被与珠被 
糖被:在细胞膜的外表,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功能,如:保护、润滑、细胞表面的识别。 
珠被:植物胚珠组成部分之一,位于胚珠的表面,包被整个胚珠,具保护作用。胚珠形成种子时,珠被发育成种皮。 
十三、中心体与中心粒 
中心体:动物和低等植物的一种细胞器,通常位于细胞核附近。每个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中心粒;组成中心体。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因而细胞中有两组中心粒,在细胞分裂中一组中心粒的位置不变,另一组中心粒移向细胞另一极。这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十四、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细胞液: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水状液体,含有细胞代谢活动的产物,其成分有糖类、蛋白质、有机酸、色素、生物碱、无机盐等。 
细胞内液:一般是指动物细胞内的液体,是相对细胞外液而言的。 
十五、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B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骨髓中的一部分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B淋巴细胞,大部分很快死亡,一小部分在体内流动,受到抗原刺激后,开始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可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记忆细胞能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B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效应。 
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骨髓中的一部分造血干细胞随血液流入胸腺,在胸腺内发育成T 淋巴细胞,大部分很快死亡,一部分在体内流动,受抗原刺激后,开始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 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并释放淋巴因子,加强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则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 
十六、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原生生物:指体积微小、单细胞或群体的真核生物,用鞭毛、纤毛或伪足运动。如草履虫、衣藻、变形虫等。 
原核生物:指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它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较少,一般只有核糖体,如支原体、细菌、蓝藻和放线菌等。
十七、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分裂:指细胞繁殖子代细胞的过程。单细胞生物以细胞分裂方式产生新个体,多细胞生物以细胞分裂方式产生新的细胞。 
细胞分化:指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产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细胞中的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器官。结果细胞数目并没有增加。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细胞的全能性: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这种特性称之。但在生物体内细胞并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十八、脱分化与再分化 
脱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 
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 
十九、细胞株与细胞系 
细胞株:动物细胞培养中,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10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了,细胞的生长就会出现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但是有极少数的细胞能够度过“危机”而继续传下去,这些存活的细胞一般能够传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叫做细胞株。 
细胞系:细胞株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当细胞株传至50代以后又会出现“危机”,不能再传下去。但是有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变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 
二十、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合成代谢:也称同化作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的过程。 
分解代谢:也称异化作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分解以释放能量,并将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中间代谢:新陈代谢中间过程的总称。
二十一、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扩散:一般是指自由扩散,是指水分子等其他物质的分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自由运动,如CO2、O2、H2O、胆固醇、甘油等物质。这种运动是自发的,不需要外界对它做功(不耗能的)。 
渗透: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是扩散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可以说是自由扩散,又可以说是渗透。而CO2、O2等物质的扩散只能是自由扩散而不能称为渗透。 
二十二、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蒸馏:把液体混合物加热沸腾,使其中沸点低的组分首先变成蒸汽,再冷凝成液体,以与其他组分分离或除去所含杂质。 
蒸发:液体表面缓慢地转化成气体。 
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这就是蒸腾作用。 
二十三、层析液与解离液 
层析液: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的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这样,几分钟以后,叶绿体中的色素就在扩散的过程中分离开来。 
解离液:解离就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该药液称解离液,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所用的解离液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1:1混合液。 
二十四、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速率:光合作用的指标,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积吸收CO2毫克数表示。 
光能利用率:指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能量,占照射在同一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比率。提高的途径有延长光合时间、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效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提高的途径有光照强弱的控制,CO2的供应,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二十五、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同化作用:(见第十九条合成代谢) 
消化作用:把食物成分中不能溶解、分子结构复杂、不能渗透的大分子物质水解为简单的可溶性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经这个过程,使其能透过消化道上皮细胞,再由循环系统送到全身利用。 
硝化作用:硝化细菌使土壤中的氨或铵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许多微生物(尤其是各种反硝化细菌),在土壤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并进一步把亚硝酸盐还原成氨及游离氮的过程。 
二十六、转氨基与脱氨基 
转氨基:一种氨基酸的氨基经转氨酶催化转移给α-酮酸,形成新的氨基酸。 
脱氨基:把氨基酸分解成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其中氨基可转变成尿素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也可合成糖类或脂肪。 
二十七、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呼吸运动:指胸腔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 
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中的有机物在细胞中经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或其他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也叫细胞呼吸或生物氧化。 
有氧呼吸:细胞呼吸的一种类型,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出CO2和H2O,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通常讲的呼吸作用即指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一种类型。一般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二十八、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自养型与异养型:同化作用的两种类型,前者能把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满足自身的需要。根据合成有机物所利用的能源不同,有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异养型没有这种本领,只能依赖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 
需氧型、厌氧型、兼性厌氧型:异化作用的三种类型。需氧型是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摄取氧气,进行有氧呼吸,维持生命活动。厌氧型是在缺氧条件下,依靠酶的作用,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获得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兼性厌氧型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以获得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二十九、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在动物细胞培养中,将动物的组织取出来后,先用胰蛋白酶等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再将该细胞悬浮液放入培养瓶中,在培养瓶中培养。这个过程称为原代培养。也有人把第1代细胞的培养与传10代以内的细胞培养统称为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细胞在培养瓶中贴壁生长。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培养瓶中的细胞越来越多,需要定期地用胰蛋白酶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培养,这称为传代培养。 
三十、初级代谢产物与次级代谢产物 
初级代谢产物: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在不同的微生物细胞中,初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基本相同。 
次级代谢产物: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不相同,它们可能积累在细胞内,也可能排到外环境中。 
三十一、适应性与应激性: 
适应性: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即生物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 
应激性:生物对外界的刺激都能产生一定的反应,称之。由于生物具有应激性,因而能够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 
三十二、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生长素:一种植物激素,即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细胞伸长)等作用。 
生长激素:一种人或动物的激素。由脑垂体前叶分泌,是一种蛋白质,具有促进人或动物生长的作用。
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但自身又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机物。主要是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是微生物的五大类营养要素之一。一些天然物质,如酵母膏、蛋白胨、动植物组织提取液等可以提供。 
秋水仙素:一种从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的生物碱,能诱发基因突变,在细胞有丝分裂时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三十三、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和促性腺激素 
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子的生成,激发和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的性周期。对机体代谢也有明显影响。 
孕激素;由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催乳素:由垂体分泌。主要作用是调控某些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促进某些合成食物的器官发育和生理机能的完成,如促进哺乳动物乳腺的发育和泌乳,促进鸽的嗉囊分泌鸽乳的活动等。 
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分泌。主要作用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三十四、侏儒症与呆小症 
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特征是身材过于矮小,一般不超过130厘米,智力正常。 
呆小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特征除身材矮小外,最明显的是智力低下。 
三十五、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指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包括脑和脊髓。 
神经中枢: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生理活动,这部分结构叫神经中枢,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三十六、趋性与向性运动 
趋性: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最简单的定向反应,如趋光性等。 
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三十七、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2:效应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还能增强其他有关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干扰素:效应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抑制病毒增殖,保护细胞不受病毒感染。 
三十八、生殖、生长与发育 
生殖;亦称“繁殖”,生物孳生后代的现象。 
生长:通常指生物体的重量和体积的增加。 
发育:生物体生活史中,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在高等动植物中,一般指达到性机能成熟时为止。 
三十九、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无性生殖细胞:其产生不经过减数分裂,无性别之分,发育成的后代也无性别之分。无需经过两两结合,就能发育成新个体。如根霉产生的孢子。 
有性生殖细胞:其产生需经减数分裂,有性别之分,如精子和卵细胞。需经过两两结合,形成合子,才能发育成新个体,后代有性别之分。但有些不经过两两结合也能发育成新个体。如蜜蜂中的雄蜂就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 
四十、孢子和芽孢 
孢子:真菌和一些植物产生的一种有繁殖作用的生殖细胞,分为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无性孢子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芽孢: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下在其细胞内形成的休眠体,壁厚。具有很强的抗性,遇到适宜的环境又可萌发生成细菌繁殖体。
四十一、芽与芽体 
芽:植物尚未发育成长的枝或花的雏体。根据着生位置有顶芽、腋芽(侧芽)和不定芽之分。 
芽体:无脊椎动物(如水螅)和某些微生物(如酵母菌)体旁或体后端长出的小体。能通过出芽生殖(无性生殖)形成子体。 
四十二、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出芽生殖:在母体一定部位上长出芽体,芽体长大以后,从母体上脱落下来,成为与母体一样的新个体。 
营养生殖: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在与母体脱落后,能够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四十三、极核与极体 
极核:是被子植物胚囊的结构之一。每个胚囊中有两个极核。它是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细胞(其中3个消失),一个大孢子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2个极核和5个其他细胞。它们的基因型都相同。受精时两个极核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极核,以后发育成胚乳。
极体:由动物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伴随卵细胞形成的。通常一个卵原细胞经两次细胞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这四个细胞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极体不参与受精,产生后逐渐退化消失。 
四十四、胚、胚珠、胚囊与囊胚 
胚:动物由受精卵或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幼体。或指植物种子或颈卵器内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植物幼体。种子植物的胚有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的分化。 
胚珠:种子植物的大孢子囊,即发育成种子的结构。被子植物胚珠的结构可分为珠被和珠心两部分。 
胚囊;在被子植物中位于胚珠的珠心内,为具有卵细胞、助细胞、极核和反足细胞的结构。受精后,受精卵在胚囊内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囊胚:动物胚胎发育的一个阶段,典型的囊胚呈囊状,中央有空腔,称为囊胚腔。 
四十五、核孔、胚孔、珠孔 
核孔;细胞内核膜上的小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某些大分子物质可通过它进出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 
胚孔;动物胚胎发育到原肠胚时期,原肠腔与外界相通的孔道。 
珠孔:植物胚珠上端珠被未完全闭合而留下的孔隙,是花粉管进入胚珠内的通道。 
四十六、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核苷:由含氮碱基与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结合而成的化合物。与核苷酸的区别为不含磷酸。 
核苷酸:由含氮碱基、五碳糖与磷酸三者组成的化合物,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因含糖的不同,可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氨基酸:含氨基的有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人体中的氨基酸又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四十七、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遗传信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密码子:遗传学上把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密码子。 
四十八、质体与质粒 
质体:植物细胞质中的一类细胞器,具双层膜,依其所含色素不同,可分为白色体(不含色素)、叶绿体和有色体。 
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细胞染色体外能自我复制的很小环状DNA分子,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其能“友好”地借居在宿主细胞中,一般来说,它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生存没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复制只能在宿主细胞中完成。 
四十九、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或结合而产生杂种的过程。 
自交: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体上的雌雄交配。一般用于植物方面,包括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遗传学上把基因型相同的两个个体相交也称为自交。 
测交:遗传学研究中,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交配,用来测定杂种子一代基因型的方法。 
回交:两个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杂交,所得的子一代继续与亲本相交配的一种杂交方法。 
五十、单倍体与多倍体 
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其体细胞中可能含有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组。 
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五十一、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与性状分离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在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在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五十二、等位基因、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等位基因:遗传学上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五十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与单倍体育种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处理 杂交 用射线、激光、化学药品处理生物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后经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 
原理 通过基因重组,把两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同一后代中 用人工方法诱发基因突变,产生新性状,创造新品种或新类型 抑制细胞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加倍后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变异) 诱导精子直接发育成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加倍成纯合子(染色体变异) 
优缺点 方法较简便,但要经较长年限的选择才能获得纯合子(指显性性状的选择)。 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但突变后有利个体往往不多。 器官较大,营养物质含量高,但发育迟缓,结实率低。 缩短育种年限,但方法复杂,成活率低。 
例子 高秆抗病与矮秆染病小麦杂交产生矮秆抗病品种 高产量青霉素菌株的育成 三倍体西瓜和甜菜、八倍体小黑麦 抗病植株的育成 
五十四:DNA分子杂交、杂交育种、植物细胞杂交 
DNA分子杂交: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两种生物的DNA分子单链放在一起,如果这两个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那么互补的碱基序列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杂合的双链分子。这种方法称之。 
杂交育种(见第五十三条) 
植物体细胞杂交:用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并且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方法。 
五十五、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诱导酶与组成酶 
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DNA连接酶:把两条DNA链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的酶。 
诱导酶:微生物体内的一种酶,当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时才能合成的酶,用于代谢的调节。 
合成酶:微生物体内的一种酶,在微生物体内一直存在,其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五十六、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的关系。如地衣。 
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从对方身上获取养料,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对另一方不利的关系。 
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由于要求的生活条件相似,彼此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的关系。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