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报警系统验收规范:首位已故人士获诺奖的启示与提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6:04:22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洛克菲勒大学10月3日宣布,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拉尔夫·斯坦曼已去世,令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有些措手不及。诺贝尔奖原则上并不颁发给已经去世的人。鉴于该情况属首次发生,诺贝尔基金会委员会3日下午临时召开会议,决定不取消斯坦曼所获奖项。

      加拿大科学家斯坦曼是因他在“树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而得奖。尽管当前他已经遗憾地离世,但诺奖不改初衷,依旧钟情于他,这也算是一个极大的安慰。对于斯坦曼来说,诺奖虽然看似“迟到”了,但并非如一般人所想,斯坦曼大器晚成,直到去世才为人所知。其实,生于1943的的斯坦曼,于1973年就提出了树突状细胞的概念,此后他因对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获得一系列奖项,还是美国医学会和美国国家科学院会员。

      不难发现,斯坦曼在重要领域的贡献开始于30岁。我们不妨设想,一个如此年龄的学者,在中国当前的学术环境中,做出开创性研究的可能性有多大?

      新华社近日还有一则报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洋教授柯斯基以质疑以“终身首席教授”的学术身份招摇撞骗拿课题,但实际上其专业技术职称是“副教授”。学术身份造假,这自然和他个人品质和供职机构蓄意配合有关,但有学者指出,根源在于当前国内的学术评价机制。国内的科研基金、各类政府人才计划,普遍很在乎申请者的“学术身份”,籍籍无名者很难获得支持,不管创见和能力如何。

      但30岁就奠基学术贡献基础的斯坦曼并非孤例。据统计,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平均获奖年龄分别为:50.16岁、50.78岁、50.8岁。一般来说,获奖者做出受瞩目的学术贡献都开始于获奖的10年之前,如果再加上他们进行摸索的时间,恐怕要在15年以上。也就是说,在这些领域的诺奖得主,大多在30多岁就开始为得奖而“准备”了。可在中国,一个30多岁的毛头小伙子,有多少机会获得各项科研基金和人才计划支持呢?

      首位已故人士获诺奖带来的启发是——对个人来说,学术研究是需要用一辈子探索和努力的,急功近利不得,只要是金子,哪怕埋入尘土依旧闪亮;对一个国家来说,急功近利的学术政绩观更是要不得,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才有可能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