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边坡安全检查:猫扑Hi - 浏览日志 - 按摩健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32:32

按摩健身 2007-02-22 16:49 |       自我按摩防治冠心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刘长信 
 
   《健康时报》 ( 2006-10-23 第08版 ) 
 
    编者按:自我推拿治疗冠心病,乍一听来,好像是天方夜谭。揉一揉怎么可能增加心脏的血液供应呢?可是通过专科医生的长期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对身体特定部位的刺激,不但可有效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还能提高心肌细胞的无氧代谢能力,使心肌细胞抵抗缺氧的能力加强,在缺血缺氧的环境中仍能正常工作。


  冠心病的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心脏就像“点钞机”一样每天“经手”——全身的血液,以每次平均捏憋一个网球的力量主宰我们的生命直至终结,自古中医就称“心为君主之官”。这样繁重持久的工作需要大量充足的血液供应,以保证高强度工作心肌的养料补充和废物代谢,供应心肌的血管就是“冠状动脉”,各种原因一旦引起冠状动脉内径狭窄,必然造成血液通过的困难,直接导致心肌血液供应的减少。


  在众多因素中,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以精神刺激和高脂肪血症最为突出。早期心肌不受影响,病人无症状,当血管腔重度狭窄时,对心肌供血的能力受损,心肌发生缺血的表现,从而发生冠心病。冠心病急性的疼痛发作又称心绞痛,多因劳累、失眠、情绪激动、饮食过饱、过冷过热,气候变化引起本已狭窄的冠状动脉发生痉挛而诱发。心绞痛常是冠心病一时心肌严重缺血损伤的表现。冠心病最重阶段往往并发心肌梗塞,严重威胁生命。所以冠心病在无症状期的治疗是关键。


  上肢部按摩手法


  1.点揉内关


  位置: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用一只手的拇指,置于另一只手的内关穴上,稍向下点压用力后,保持压力不变,继之旋转揉动,当产生酸胀感,即为中医所讲的“得气”,也就是产生了治疗效果。这时继续点揉约1分钟后缓缓放松点揉手以结束治疗,两手交替点揉对侧。每天不限时段、场所,均可操作。


  治疗作用:内关穴是全身对心脏调节作用最强的穴位之一。点揉内关穴能够有效提高心肌无氧代谢的能力,令心肌在缺血缺氧环境仍能正常工作。点揉两侧内关穴各1分钟能强心,调节心律,缓解胸闷憋气等不适症状。


  2.点揉神门


  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点揉神门的操作方法同点揉内关,因皮下组织结构较内关更致密,因此可以稍加点压的力量,点揉每侧各1分钟。此手法最适合晚间睡前操作。


  治疗作用:神门穴是全身安神养心最好的穴位之一。点揉此穴能够松弛白天过度紧张焦虑的中枢神经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液流量,还有益气血、安神补心的功能。


  胸腹部按摩手法


  1.分擦上胸部


  位置:两侧上胸部即双侧乳头至两侧锁骨下缘之间这一扇形区域的胸部。


  按摩方法:两手掌放松伸开,分别置于同侧上胸部,由上向两侧腋窝部斜行分擦。手掌要紧贴皮肤,力量和缓、均匀,分擦20次为佳。擦完后感觉上胸部皮肤微微发热即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作用:一是调节心律,对房颤等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二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


  2.擦双侧胁部


  位置:双胁部位于两侧乳头之下至双侧肋弓下缘之上的侧胸区。


  按摩方法:双手掌放松至于胸胁部。从后向前,用力均匀地分擦。分擦20次为宜。分擦要领同分擦上胸部。


  治疗作用:不但能够刺激肋间神经,反射性地调节心脏功能,更能调节心肌传导和增加血液供应的目的,尤其针对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效果极佳。


  3.点揉腋窝


  位置:两侧腋窝定点。


  按摩方法:用一侧手2至5手指指尖点揉对侧腋窝。每侧1分钟。


  治疗作用:具有极强的缓解冠状动脉痉挛的作用,是预防和治疗心绞痛发作的奇效穴。


  4.点揉膻中


  位置: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按摩方法:手法同点揉内关。点揉膻中用哪侧手均可。每穴刺激1分钟为佳。


  治疗作用:调节支配心肌收缩神经,对神经官能症、心梗后频发室性早搏有很好的疗效。此外,对各种心脏疾患出现的心悸、胸闷喘憋和烦躁有很好的疗效。


  5.点揉大包


  位置:在侧胸部,腋中线上,第6肋间隙处。


  按摩方法:动作同点揉内关,用同侧手点揉即可。每侧1分钟。


  治疗作用:大包穴为强心要穴,刺激大包穴能迅速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血液供应,甚至可以用作急救穴位。


  6.扣两胁


  位置:双胁部位于两侧乳头之下至双侧肋弓下缘之上的侧胸区。


  按摩方法:用双手10个手指,均匀地轻叩双侧两胁部。共计1分钟。


  治疗作用:作用类似分擦两胁。辅助调节异常心律。


  7.揉小腹


  位置:肚脐至耻骨联合之间的中点。


  按摩方法:双手重叠至于小腹中央,稍加力后顺时针揉动。共计1分钟。


  治疗作用: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起到对抗机体内部各种炎症的目的,改善心肌供血,特别适合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


  下肢部按摩手法


  1.点揉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外侧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按摩方法:点揉手法同点揉内关,只是力度要更大。左右各点揉1分钟为佳。


  治疗作用:足三里是全身强壮的要穴。点揉足三里对全身的虚劳疾病均能起到调节作用。点揉足三里特别适合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保健。


  2.点揉血海、三阴交


  位置: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点揉方法同点揉内关穴。每侧1分钟。


  治疗作用:血海、三阴交两穴是调节心血管系统效果非常显著的穴位组合。点揉此二穴能调节血液成分,降低血脂、血沉等可能引发血管内皮损伤和硬化的物质含量,对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其他的外治法药浴治疗


  治疗目的:促进末梢血管扩张,保证组织供氧,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情况,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和发展,降低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脂质代谢,缓解症状及延缓病变的发展。


  药浴处方:瓜蒌50克、川芎100克、薤白30克、细辛20克、益母草50克、当归50克、枳实50克、地肤子50克、熟地50克、山萸肉80克、佛手50克、五加皮50克、姜黄50克、桂枝100克。


  适应证:冠心病各型心绞痛,尤以难治性心绞痛、心梗后遗症及胸闷、心慌等症。


  刮痧疗法


  治疗目的:主要是增强经络对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有利于机体对抗各种不良的外界刺激。


  具体方法:


  1.前胸部区:刮拭膻中穴、屋翳穴。


  2.两胁区:刮拭大包穴、渊腋穴。


  3.背部:刮拭心俞穴、肺俞穴。


  4.前臂内侧:刮拭前臂内侧正中,重点刺激内关穴。


  


  一.自我推拿中,注意用力均匀柔和,大力憋气操作,以免诱发心绞痛。


  二.对本病的诊治必须在冠心病缓解期保健时使用,一旦出现心绞痛发作出现心肌梗塞,请勿使用。但是在心肌梗塞经急救后,在恢复过程中,推拿疗法有良好疗效,对伴左心功能不全者尤佳。


  三.运用此法还可以应用于肺心病、阵发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等其他心脏疾患的保健治疗。



                                 自我按摩防治高血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刘长信
 
                        《健康时报》 ( 2006-09-28 第08版 ) 


  编者按:高血压患者应该是靠按时服用药物来维持血压的稳定,但稍不注意血压就容易出现波动。其实,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自我按摩辅助治疗,往往能起到更加令人满意的疗效。同时,按摩还可以起到预防高血压发生和缓解高血压症状的作用。


  专家简介:刘长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按摩科主任、北京市按摩协会副主任委员。擅长:推拿按摩、药浴、小针刀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颈肩腰椎等疾病。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六(13﹕00~21﹕00)


  咨询电话:(010)84015822


  预防高血压


  专家提示:高血压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自我按摩不但可以缓解精神紧张,而且可以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适当缓解血管长时间的收缩,减轻血液对血管壁的持久压力,起到有效预防高血压的作用。主要按摩手法有:


  1、 耸肩膀


  位置:双肩部。


  按揉方法:两肩同时抬起,按前上后下的顺序,做环转运动,每分钟40~50次,共2分钟。


  作用:放松颈部肌肉,扩张颈部动脉,提高脑部供血。


  2、揉内关


  位置:腕内侧距腕3横指处。


  按揉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内关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


  作用:内关是全身穴位中治疗心脏疾患效果最肯定的穴位之一,揉内关能扩张心脏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抗缺氧。


  3、揉脚踝


  位置:双脚内踝及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区域。


  按揉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轻轻揉动,以酸胀温热为佳。两侧共2分钟。


  作用:足内踝是肾经太溪穴所在之处。按揉这里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可以缓解心烦、口干、腿足无力的上实下虚的症状。


  4、 摩腹


  位置:全腹部。


  按揉方法:双手相叠,以肚脐为圆心,紧压腹部,慢慢摩动腹部以每分钟30次左右的频率进行,腹内有热感为宜,共5分钟。


  作用:增加腹腔内脏血运,促进腹内微循环,令更多的血液流向外周,缓解主动脉的过大压力。


  治疗辅助高血压


  专家提示:自我按摩中最常用的两种手法是整体调节和局部刺激。整体调节主要作用在人体丰厚的肌肉和体表上,例如拿捏双上肢、捏揉,叩击双腿、划侧头,目的是刺激局部肌肉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局部刺激主要是刺激穴位,例如揉太阳、揉风池,目的是直接刺激神经以达到扩张血管、缓解症状的作用。外周血管一旦充分扩张开,血液就会顺利地分布于全身,释放了中枢主动脉的过高压力,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主要按摩手法有:


  1、拿后颈项部


  位置:后发际至肩以上这一段的后颈部。


  按摩方法:一侧手掌四指指腹搓揉颈后一分钟,有热感为宜,再换另一侧搓揉,共2分钟。


  作用:扩张椎动脉,放松颈部肌肉,增加大脑血供以缓解头晕、眼花等症状。


  2、划侧头


  位置:两边耳根上方的侧头部。


  按摩方法:两手微弯似爪形,用四指指腹紧贴头皮沿鬓角向后侧划去,以有酸胀感为宜,共2分钟。


  作用:划侧头可以有效改善大脑血液循环,缓解因过高血压造成的脑血管缺氧和麻痹性痉挛。对缓解头晕头痛具有很好的疗效。


  3、扫桥弓


  位置:胸颈乳突肌中央,即:仰头,颈前两大筋中央。


  按摩方法:用一手拇指指腹自上而下推抹一侧桥弓,1分钟后再换另一侧,切忌同时推抹,共2分钟。


  作用:刺激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可以有效降低血压,但是切忌双侧同时刺激以免血压骤降造成昏迷。


  4、拿捏双上肢


  位置:双上肢。


  按摩方法:先用左手自右肩部始至右手掌拿捏1分钟,有酸胀感为宜,再换右手拿捏左上肢1分钟,共2分钟。


  作用:轻柔和缓地刺激上肢肌肉可以放松肌肉,增加肌肉的血液供应,促进中枢线路过多的血液向外周分布,以缓解压力。


  5、捏揉,叩击双腿


  位置:双侧大腿和小腿。


  按摩方法:用双手柔和地捏揉双腿肌群,以大腿、小腿为主;之后再双手握拳,敲击双大腿,以酸胀热感为适宜,每次2分钟,共4分钟。


  作用:下肢的肌肉更丰厚,血液分布更多,刺激下肢肌肉能更有效地分担中枢“过多”的血液。


  6、擦涌泉


  位置:双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按摩方法:腿浴毕后翘腿,用左手小鱼际擦右侧足底涌泉穴2分钟,再换右手小鱼际擦左侧足底涌泉穴2分钟,有热感为度,共4分钟。


  作用:引火下行,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促进血液向外周流动,缓解头昏眼花、烦躁、踩棉感,适合在睡前操作。


  缓解 高血压症状——


  头痛眩晕、烦躁易怒、视物昏花


  1、开天门


  位置:两眉头连线中点至前发际一线。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交替自下而上抹,往返2分钟。


  作用:不仅能放松紧张的神经,还能够起到辅助降压,缓解头痛头晕的症状。


  2、推坎宫


  位置:从两眉头连线中点至眉梢。


  按摩方法:沿眉弓向外双手分推5~10次。


  作用:刺激眶上神经能增加眼部血液供应,放松眼肌,达到治疗眼部并发症的作用。


  3、揉太阳


  位置:眼角外侧一指处。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指腹,按住双侧太阳穴,轻轻揉捻,以酸胀感为宜,共2分钟。


  作用:太阳穴是对眼部调节最有效的穴位之一,同时它对抑制头痛发作疗效显著。


  4、运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部的高起部位,西医称“乳突”。


  按摩方法:双手按揉2分钟,以酸胀为佳。


  作用:扩张椎动脉能有效增加颅内血运,促使脑部因缺氧造成堆积的毒性物质尽快代谢,从而达到缓解头面部症状的作用。


  5、揉风池


  位置:在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双手点揉,揉时注意闭眼,以酸胀为佳。共1分钟。


  作用:风池穴不仅能有效增加颅内血运,而且能起到抑制过度兴奋的各级神经,降低血压。通常按揉风池穴后会有一种全身放松,头轻目明的欣快感觉。注意按揉风池穴时一定要闭目操作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6、干洗面


  位置:全面部。


  按摩方法:用双手手掌推揉颜面部。自下而上再向下,以面部发红微热为度。


  作用:扩张面部血管,起到增加血运的作用。在分担颈部以上过高的血压同时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还可以促使面部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有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


  7、揉太冲


  位置:脚大趾指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作用:揉太冲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是人体穴位中调节情绪作用最好的穴之一。揉太冲能有效缓解精神压力,从而辅助治疗高血压。


 


                      自我按摩6招缓解神经衰弱(专家提示)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莫 鹏
 
                      《健康时报》 ( 2006-08-03 第17版 ) 


   第二炮兵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牛俊英介绍说,神经衰弱患者采用自我按摩疗法可以缓解症状。这一疗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按摩反射性地影响神经中枢的功能,使头昏、失眠、多梦等不适症状得到改善,按摩还能舒筋活血、通利关节、减轻肢体疼痛。


  按头: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搓热双掌,然后将双手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攒竹等穴,然后两手分开向两侧至额角而下,食指经耳门返回起点,如此反复按摩30~40次。


  搓胸:取盘膝坐位,用右手平贴右肋部,向左上方搓至左肩部,共30次;然后左手平贴,自左肋部搓至右肩部,共30次。


  揉腹:取盘膝坐位,用一手掌叠于另一手掌上,按于腹部,以脐为中心,先顺时针方向揉腹30次,再逆时针方向揉腹30次。


  抹腰:取盘膝坐位,两手叉腰(四指向后)沿脊柱旁自上而下抹至臀部,共30次,如发现有压痛点,可用手指按压20~30秒钟。


  揉膝:取坐位,用两手按于两膝膑骨上,由外向内揉动30次,然后再由内向外揉动30次。


  搓脚掌:取坐位,用左手握左踝关节,右手来回搓左脚掌(足底前半部)30次,然后右手握右踝关节,左手搓右脚掌30次。



 
                             老花眼做做按摩操(教您一招)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 吴闻
 
                          《健康时报》 ( 2006-07-20 第09版 ) 


  我的父亲曾深受老花眼的煎熬。后来我根据中医理论知识,编了这套按摩操,父亲练习一段时间后视力有明显好转。下面介绍的这套按摩操,每天做1~2遍,对缓解老花眼、消除眼疲劳,有较好的作用。


  1.按摩睛明:轻闭双眼,用双手无名指轻按睛明穴(位于鼻根部紧挨两眼内眼角处),中指扶眉,食指扶眼眶。先用指压法轻按2分钟,再用无名指轻揉按摩外眼角和太阳穴处。


  2.按摩眼球:用双手食指,从两侧内眼角开始,沿上眼睑,以轻柔手法按摩至外眼角,操作时微闭双眼。


  3.推眼皮:用双手拇指和食指罗纹面相对,置于下眼皮正中,然后将拇指和食指沿下眼角分推到两眼角处,再以同样手法按摩上眼皮。


  4.转眼球: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旋转眼球20次。


  5.按摩眼眶:用双手食指,沿上下眼眶从外到内推到两眼角处,再以同样手法从内到外按摩20次。
 
                         勤练“三足”睡得好(我的健身经验)
 
                        《健康时报》 ( 2006-07-13 第10版 ) 
  “三足”健身法是我对“洗足”、“搓足”、“压足心”三个步骤的总称,这三步有先后顺序,练习起来简单易行。练习七八年了,我受益匪浅。


  在洗脚前,我先来一个“干洗”。具体动作是,先在椅子上坐稳或半躺在沙发上进行,用双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直至足踝,再从足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用同样的方法再按摩另一条腿,重复10遍。


  然后就可以用热水洗了。热水洗脚除了提高睡眠质量,还有利于治疗脚癣。热水刚淹过脚背最好,然后再慢慢添加,这样既不会让你皮肤一下子烫得受不了,又能对疲劳形成持续地围歼,直到全部把它们消灭。


  仅仅打了胜仗还不够,还得要进一步巩固胜利局势,这就要进行搓足了。双腿盘膝坐在沙发或床上,双目微闭,然后用手搓脚。力度可以适当大一点,因为刚洗出来的脚柔软,还带有一点点热度,力度小了效果不明显,直到搓得脚掌发热发烫。这时浑身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需要提醒的是,搓足时,最好多活动脚趾,这对老年朋友的下肢麻木、发冷、风湿大有裨益,并能延缓衰老。


  我最喜欢的就是“压足心”,它简直就是身体健康的一道“防盗门”,而且不开刀、不吃药,完全是“体外作业”,却把许多体内的病都“按”住,“推”掉了。练习的方法很简单,做完搓足后连姿势都可以不变,只是把手掌变成手指,按摩脚底最柔软的地方,每次50~100次,待局部微微发热后,再摩擦另一只脚。做完这些你再睡觉,那才叫倍爽呢!



 
                        时常按摩睛明穴  可以治疗老花眼
                           北京白塔寺药店中医专家 孔杰
 
                       《健康时报》 ( 2006-06-05 第08版 ) 


  大敦、光明、承泣、攒竹以及睛明等都是治疗眼病的穴位。如大敦是足厥阴肝经第一穴,处于足大趾上。光明穴在小腿上,承泣穴在面部对着黑眼球的下眼地方,攒竹穴在眉头内侧,睛明穴在内眼角的地方。经常针灸、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对老花眼、近视、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9大按摩手法能健脑益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刘长信/文 李多多/图
 
                        《健康时报》 ( 2007-01-29 第08版 ) 
  自我按摩可以有效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调节大脑神经,缓和疲劳,消除紧张情绪,并可安神定志、增强记忆,对学生而言更是有健脑益智的作用。自我按摩一定要坚持一个月以上才能获得不错的效果。具体手法主要有如下9种:


  开天门 先用两手拇指和中指指面交替轻推印堂穴(位于两眉头之间中点)直至发际10次,然后再由发际直推至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10次,按压百会穴3个呼吸时长,如此为l遍,共3~7遍(见图1)。也可由亲人代理操作,手法同自己操作(见图②)。此手法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学生因考试压力造成的失眠健忘。


  栉发 两手指间关节屈曲,用食、中、无名指与小指指端及指甲,从两侧发际自前向后依次梳到后脑勺部为l遍,共20遍(见图③)。此手法可以增加头皮供血,有效缓解因过度用眼、用脑所引起的头皮紧张,达到提神醒脑的目的。


  运太阳 用两手中指指面按两侧太阳穴(两侧眼角向外2厘米的凹陷处),以有微胀感为度,然后按揉太阳穴10次为1遍,共3遍(见图④)。太阳穴是益智明目的要穴。常按揉太阳穴能够明显增加脑供血,提高记忆力。


  点击头部 用两手10个手指指端有节律地轻轻点击头部及枕部,由头中向两侧和由前向后脑勺,两目可微闭,共3分钟。最后掌击百会穴3次(见图⑤)。轻柔而有节奏地叩击头皮能够有效放松头皮,改善烦躁情绪。


  按(震)百会 以右手掌的劳宫穴对准百会穴轻按(或作震颤法)3~5分钟(见图⑥)。刺激百会穴不但可以安神定志、健脑益智,还可以交通心肾,有利于青少年身体的生长发育。


  抹额 以两手食指屈曲成弓状,第2指节的内侧面,紧贴印堂,由前额正中向两侧抹,约40次左右(见图⑦)。抹额是安神促睡眠的最有效手法之一。此手法可以自己操作,也可由家人帮助。此外抹额主要刺激大脑额叶的读写和记忆中枢,有利于新知识的长期记忆。


  抹颞 以两手拇指罗纹面,紧按两侧鬓发处,由前向后往返用力抹,约30次左右,酸胀为宜(见图⑧)。抹颞可以有效刺激大脑颞叶,更有利于听觉记忆。


  按揉脑后 以两手拇指罗纹面,紧按风池穴,用力作旋转按揉约30次左右,酸胀为宜(见图⑨)。按揉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可有效增加椎动脉的供血,起到明目益智的作用。


  搓手浴面 先将两手搓热,随后掌心紧贴下额,用力由下擦到前额,连续约20次左右,注意闭目(见图⑩)。搓手浴面可以有效提高面部皮肤肌肉的血供达到放松面部的作用,有利于大脑休息。


     
                                防感冒常按风池穴
 
                     《健康时报》 ( 2007-02-08 第08版 


  经常按摩风池穴利于风邪疏散,能有效地防治感冒,并且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效果更好。


  北京中医医院赵文硕大夫说,按摩手法很简单,风池穴位置在后脑勺下方颈窝的两侧,由颈窝往外约两个拇指的左右即是。按摩时,可用双手食指、中指分别按住风池穴,用力按压至稍感酸胀,并有发热感,每天坚持,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大部分准妈妈因为怀孕而导致抵抗力下降,稍不注意就伤风感冒,出现头痛、咳嗽、鼻塞等症状。如果害怕吃药对胎儿有不良影响,这时也可以试试风池穴按摩法,来达到预防与治疗的双重效果。另外,准妈妈特别容易感到疲劳、睡不好,也可以经由穴位按摩加以改善。


  按摩时,准妈妈采取一个舒服的坐姿,而准爸爸则站立用双手大拇指轻轻按揉准妈妈的风池穴,或以单手大拇指和食指按摩,另一手则固定其头部。当然,准妈妈也可以随时自己按摩。


  除了防治感冒,长期按压风池穴对伏案工作者更是益处多多。赵大夫说,当用眼过度时,按压这个穴位能缓解眼部疲劳,长期坚持还对纠正假性近视有所帮助。当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失眠的人,睡前按压风池穴还能减轻压力,起到催眠的作用。此外,落枕、肩膀酸痛均能以此手法进行治疗。


  但是,对于婴幼儿来说,因为他们的颈部骨骼不够强壮,当成人为其按摩风池穴时,用力不当比较容易出现不良后果,因此,不建议按摩4岁以下儿童的风池穴来防治疾病。
 
 
 
                               3种按摩法有助入睡
 
                       《健康时报》 ( 2007-02-08 第08版 ) 


  按摩有助于促进机体放松和更好入睡,当你无法入睡时,不妨自己试着做一些常用的按摩,或者让你的家人给你做个全身按摩,缓解一下肌肉和精神的紧张,也许你很快就能酣然入睡。


  1.足底按摩


  (1)部位:双脚心


  手法:搓、摩法


  操作:临睡前用热水洗脚,或用手由里向外搓脚心90~100次,以加速血液循环和疏通经络,可使人早入睡。


  (2)部位:印堂、涌泉


  操作:从里向外搓涌泉15分钟,搓完一只脚再搓另一只,然后用一指禅法推印堂10分钟。可在临睡前进行。


  2.耳穴按摩


  部位:两耳廓


  手法:按、揉法


  操作:用手指顺着耳廓从上到下进行揉压,再用手指逐点按压,交替进行。每穴按压30秒钟即可。每天坚持早、中、晚3次,每次5~6分钟,可达到清火益智,心舒气畅,睡眠香甜之效果。


  3.手部按摩


  部位:中指下方的手掌区和心包区(在手掌中心)


  手法:按、摩法


  操作:按摩中指下方的手掌区和心包区,按摩10~15分钟,可治疗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