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督导记录表:表现手法浅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4:25:35

表现手法浅说

老版《考试大纲》关于表现手法考查的表述相对明晰而统一。在“古代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中,都提出了一致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课标版《考试大纲》,关于表现手法的考查相对复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在“古代诗文阅读”一节,《大纲》要求考生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二)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一节,《大纲》要求“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要求“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我们不难发现,在古代诗文鉴赏考查表述中使用了“表达技巧”,在现代文本鉴赏考查表述中使用了“表现手法”。

 

那么,“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没有人来界定。专家们一面制造“混乱”,一面又指责我们中学老师“一身匠气”“吹毛求疵”。

 

笔者理解,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是同一回事。只不过有人称其“名”而有人称其“字”。

 

表现手法是一个模糊概念。从理论上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权威的工具书对它的外延和内涵进行区别和厘定;从实践上说,这几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中,表现手法常和表达技巧、艺术特色、艺术手法等概念也多混用。

 

这种“同一回事”的论调可能会因其简陋浅薄而招致大方之家的嘲笑。事实是,在“古代诗文阅读”中要考查的所谓“表达技巧”常常出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责任田上而摇身变成了“表现手法”。

 

那么,表现手法的内涵是什么?外延有多大?

中国人习惯于用“内容”和“形式”来表达的东西,在索绪尔的语言学中变成了“所指”和“能指”。愚以为,表现手法,从本质上说,它就是“形式”,它就是“能指”,它就是“修辞”。

 

我们知道,广义地说,“修辞无处不在”。它包括篇章修辞、语段修辞、语句修辞、词语修辞、字形修辞、语音修辞等,而修辞的目的就是把话说得更好。当然,这个“好”不是指“有文采”,而是指“得体”。

 

为了更符合文章学的规律,为了更逼近修辞学的本质,为了更便于学生们的掌握,我在教学中分三个层面来讲解表现手法。

 

宏观层面:艺术辩证法。即一组一组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虚实法、扬抑法、明暗法、点面法、小大法、正反法、正侧法、今古法、情景法、物志法……

 

中观层面:基于五种表达方式,基于文学作品的表情达意功能,我们把抒情分成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记叙抒情、描写抒情、议论抒情、说明抒情),而记叙、描写、议论和说明又各有不同的方法。

 

微观层面: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双关、通感、用典……

 

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系统而清晰地掌握这个知识点,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活学活用。

 

要特别强调的是,同一首诗,同一篇文,同一语段,我们对其表现手法的分析也应当是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这样系统地进行,从而保证答题要点不疏漏。

 

以柳永《雨霖铃》为例。

宏观层面,通过描绘送别地点都门外黄昏之景和别后之景来抒写离别之情的,所以宏观上它用了情景法(借景抒情法之哀景悲情法)、虚实法(虚实相生法之艺术想象法)。

中观层面,本词应用了间接抒情之描写抒情。

微观层面,“歇、催”字为拟人,“去去、沉沉”为叠字,“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设问,“千种风情”为夸张,“更与何人说”为反问。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当通过系统的讲解和精到的训练来建构学生认知图式,来强化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帮助学生从黑暗的必然王国走向光明的自由王国,从而能自己阅读、自己鉴赏、自己积累、自己丰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