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爆破意外:哪些粮票具有收藏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15:50
文/柳斌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粮食主管部门发行的粮票可谓五花八门,难以数计,而真正具有收藏价值的粮票主要有以下几类:

    首次发行的粮票  我国于1955年首次正式发行全国通用粮票,全套共5枚,面额采用十六两制。随后,全国各地也纷纷正式印发了各种地方粮票。首发的粮票由于停用较早,绝大部分已回收销毁,能够完整保留下来的已属罕见,所以此类粮票收藏价值很大。

    未曾流通的粮票   有些粮票虽然经过精心设计和印刷,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进入流通领域,这样的粮票也一直是收藏爱好者极力追求的对象,如原国家粮食部1962年印制的两种火车、轮船、飞机专用粮票以及1965年版面值为贰两的全国通用粮票等,当时只下发了票样,而实票并未流通,目前,这几种票的单枚市场价在120—200元之间。

    “文革”期间的粮票   “文革”票多半印有红色“最高指示”或身背钢枪手执“红宝书”的工农兵人物造型,并盖以各级“革命委员会”大红印章,时代感鲜明。对研究“文革”史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利用价值。

    各种专用粮票   各省在不同时期均发行过特殊用途的粮票,如:救灾粮票、侨汇粮票、奖励粮票、军用粮票、行业粮票、调剂粮票、备用粮票、支前粮票、渔区专用粮票、饮食专用粮票、井下工人粮票、郊区菜农粮票、产妇补助粮票等等,这样的粮票因其使用范围的局限性而极具收藏意义。

    行政区划发生变化的粮票   一些粮票上的旧名称往往记录着历史的变迁,因而颇具研究和收藏价值。如1955年版热河省(我国的旧省名,已拆)粮票和广西省(广西于1958年才正式成立自治区)粮票以及1960年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粮食管理局发行的地方粮票等。

    面额特殊的粮票   有的粮票由于面额极小(如南京的壹钱票和武汉的半两票等)而被人们早已“吃”掉或废弃,能保留至今的该种粮票自然是“身价”看涨。而500斤和1000斤等大额粮票中多为集(团)体专用粮票,一般人难得一见,故面市后价亦不菲。

    错体粮票   如同邮票一样,粮票在设计和印刷过程中也会出现漏印、错印等现象。像1968年版广西壹两上的毛主席语录“厉行勤俭节约,严禁浪费粮食”中的“厉”字错印成了“励”,而湖北省1971年发行的10斤通用粮票上的“中央农民讲习所”,漏印了“旧址”二字,后都重印更正。此类票也就因“错”而得以被众人所收藏。

    特异粮票   有的粮票由于具有独一无二或极为罕见的特点而被许多票证爱好者争相收而藏之。如湖北石首带国徽印章的粮票、江苏泰县姜埝地区的找另粮票以及少数带类似于人民币编号的粮票等。

    带纪念性图案的粮票   许多地方的粮票上都设计本地区引以为自豪的名胜古迹、革命圣地等图案,如:广西象鼻山、贵州黄果树瀑布、湖北黄鹤楼、西藏布达拉宫、陕西延安宝塔、江西井冈山、湖南韶山......。这样的粮票一般都设计印制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新版粮票  主要指1993年粮票在全国范围内停用以后,一些城市为平抑粮价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所需而又重新发放的粮票。此类粮票是新时期的特殊产物,它只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临时计划手段,不可能持续长久,具有潜在的收藏价值,因而不少集“粮”者不失时机地四处寻觅。

    另外,在我国正式发行粮票之前的建国初期以及建国前的各个时期,各地小范围内印发的各种购粮、借粮或用粮的凭证(或单据)等,如今亦被列入集“粮”的范畴,这样一类粮食票证(据)因年代久远,存世不多,故被集藏界视为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