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商品车运输车图片:光福,一个太湖畔的绿色走廊(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32:41

  通讯员许文清朱君杰本报记者沈红娣

  光福,太湖边一个千年古镇,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持了最初的原真,以生态立镇。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生态并不是单纯粗放型的 “生态”——不是消极无所作为地对待自然,而是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青山绿水是光福独特的优势资源之一” ,光福镇党委书记刘龙俊告诉记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非两条互相拉扯、背道而驰的平行线。光福正是在发展实践中处理了创新和发展的关系、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发展和富民的关系,全力打造“高端产业镇区、文化旅游镇区、生态宜居镇区、幸福和谐镇区”,在苏州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优美的同时,打通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隔阂,寻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把原本的平行线结合成互相推举着上升的螺旋线。
光福三个人至少两人是“花匠”

  种花草苗木几乎早就深深植入了光福镇村民的骨髓里。

  “窑上或者香雪海村里人家不舍得浪费一点空地,哪怕是边边角角都会种上苗木。 ”土生土长“80后”的倪青是香雪村的“村官”,对这里人家的爱草木之情最熟悉不过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村里人靠种苗木就种出了最早的万元户。 ”

  今年49岁的许奇是窑上村人,20岁左右起,就开始种果树了。“爷爷开始,家里就是种树匠了。 ”一点也看不出年纪的许奇如今拥有自己一家苗木公司,在香雪海花木市场还有自己的一个销售基地。“一年营业额至少在100万以上!”村里人介绍,20年间,许奇一家的楼房翻建了几次,而且一次比一次大,现在则是五开间的楼房。

  事实上,在光福镇像许奇这样的家庭一点也不稀奇。自古以来,光福人就有栽花植树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花木种植经验。而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开展在大树下扦插小苗或压条法种桂花或其他耐阴植物,花果树下种茶树的立体种植模式,光福做到有花卖花,无花卖树,明前制茶,果品成熟卖果品,进入流通渠道产品四季皆有,亩产出效益最大化。尤其以窑上村较为典型,他们所种植的桂花树已遍布到山体的半山坳以上,除了桂花、桂树产品,还有茶叶、阴生花木产品,大桂花树可卖到4-5万元,一般规格的也要卖到数千元。依靠此模式发展花卉苗木业就富了窑上村民,目前他们户户住新房,家家有存款,出行有汽车。

  来自光福镇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苗木市场经营者80%为本地村民,通过多年经营,销售网络已遍布长三角各大城市,乃至中原有关省份。仅香雪村从事花卉苗木产业的劳动力达4000人以上,一般花匠、绿化工程养护的农户每年3-4万元;经营花卉苗木市场的摊位业主年收入可达几万至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光福镇花卉苗木种植的规模和创造的效益持续保持着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近两年年花木产值超过5.5亿元,占一产的 80%。全镇农户11334户,农业人口36226人中,从事花卉苗木产业的农户超过1万户、人员22000余人,花卉苗木经纪人2500人左右,花农年人均收入达1.81万元。

  目前,全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50340亩,各类花木品种有73科、363种,计七大类,储存的花卉苗木价值约数十亿元,经营花木的专业公司有百余家,80%的公司都有自己的网点,拥有百亩以上规模的苗圃45家,龙头企业5个。 1998年和2008年光福镇被江苏省农林厅认定为省级“花木之乡”、2009年光福镇被江苏省苗木商会评为“江苏省重点苗木基地”。而今年,光福镇正在申报中国花木之乡,前不久有关部门已经进行验收。

  生态和谐造就“长寿之乡”

  苗木果树与村民生活达成了生态和谐。正是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与环境的友好最终反作用于人类。“时间久了,对苗木老树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种树买卖苗木之余,许奇还拜师学了一门技术——拳击,而每每茶余饭后,泡上一壶茶,大树底下打上一套拳,别提有多惬意了。“所以每每碰上自己种的树搬运过程中碰破点皮,都会特别心疼。

  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往往便会结出和谐的硕果——光福镇也被喻为长寿之乡。

  太湖边的迂里村是著名的“长寿村”。这个总人口8100多人的村庄里,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10人,70岁以上的则有近千人。102岁的柴阿根便是这个长寿村里的“寿星”。绕过丝瓜地、蔬菜园,沿着满目青翠的乡间小路,记者来到柴阿根四世同堂的家里,刚刚睡过午觉的柴阿根十分精神,行动没有一点迟缓的迹象。老人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干了一辈子树苗搬运工,儿子又生了两个孙子,一个是木工,另一个是玉雕匠。如今曾孙都有16岁了。

  来自光福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光福镇共有人口45172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数为9196人, 70岁以上为4013人。据介绍,光福镇80周岁-89周岁老人每年一次性敬老慰问金500元/人,每月享受50元;90周岁-99周岁一次性敬老慰问金600元/人,每月享受100元;100周岁以上一次性敬老慰问金1000元/人,每月享受300元。按规定新增低保户25户,低保边缘17人。办理残疾人各类补贴55.7万。

  “园林”般精致的光福人家

  香雪村的老许今年69岁,与香雪海景区相邻,家前屋后都是苗木,有桂树、梅树还有四季果树,每天早上在家门口打打拳,到景区里爬爬山、散散步,如今老许觉得自己的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城里哪有乡下这么好的空气? ”。而最近又传来喜讯,香雪海景区即将启动扩建工程,恢复昔日千亩梅海的辉煌,老许别提有多高兴。“今后咱真正住在园林里了。 ”

  事实上,光福人家的幸福阳光生活,还不仅仅这些。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光福镇不断提升街容和农村环境管理水平,用城市管理的办法和机制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打造精品生态环境。来自光福镇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光福镇已建成投运6个农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太湖市镇1000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前期准备工作。建成1个镇废品收购中心、9个村级废品收购站和2座村级垃圾中转站,废品收购行业趋于规范。全年疏浚河道17条、9.67公里、13.78万方。加大道路、河道、村庄、城镇绿化及环太湖造林建设,全年完成绿化面积219亩,绿化养护管理得到加强。废弃露矿山复绿工程,刘家矿、金涧矿整理复绿面积313亩。完成杂船、沉船清理任务,清理船只302条。香雪村、冲山村分别完成《江苏省提升居住环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标准》和《苏州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标准》验收。

  记者获悉,根据《苏州市光 福 镇 总 体 规 划(2006-2020)》,光福镇还将完善香雪海、司徒庙、塔山公园等若干现有景点周边的配套设施,丰富旅游内容。为使香雪海游览区及周边资源整合,充分利用,规划将游览区划分为香雪海游览片区、司徒庙游览片区、服务设施片区、梅文化展示游览片区、民俗风情游览片区五个片区。其中,香雪海游览片区、司徒庙游览片区、服务设施片区为近期建设内容;梅文化展示游览片区、民俗风情游览片区为远期建设内容。
 青山绿水成“聚宝盆”

  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保护与开发并不相悖。眼下这一条在光福的经济发展中正得到了实践的印证。

  总投资30亿元的中国工艺文化城项目率先落户光福。中国工艺文化城被苏州市政府列入“十二五”文化产业重点支持项目,核心是构筑中国工艺文化服务产业链、智能商业新模式。一期113亩8.5万平方米建成,销售火热,目前已完成二期分阶段开发建设的前期工作。“我们看中的便是这里太湖之滨的秀丽风光以及雕刻之乡花木之乡的文化底蕴。 ”,董事长陈辉告诉记者。与此同时,茵梦湖房产、金城房产、苏房房产等三产项目建设相继落户启动,“二产”重点项目纷纷转型升级,化联高新已开始投产,天南电子项目一期全部建设完工,二期待相关手续办理结束后尽快施工,安洁绝缘已正式投产,已过上市辅导期,上市步伐加快,久王多铵盐新厂已开工建设,建设进度顺利,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理念,积极倡导生态文明,以环境综合整治为有力抓手,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光福镇党委书记刘龙俊告诉记者,他们还将进一步严把项目环评预审关,严格控制各类涉污排放,确保增产增效不增污。结合环保和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工程方案,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扎实做好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结合环太湖公路修建,完成沿线杂船整治,进一步优化环太湖自然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生态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