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第五人民医院:2011年中考复习计划及实施意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20:59:36


一、指导思想

以七至九年级各学科《课程标准》和2011年河南省各学科《中招考试说明》为依据,在复习备考中紧紧围绕课标教学要求及教材内容,切实做到全面策划,整体推进,分段实施,突出重点,分解难点,侧重基础,培养能力。同时注重平时教与学的漏点和疑点的复习,加强复习过程中的练、考、评环节的全程管理,努力营造“紧张、有序、科学、高效”的备考氛围,进一步提高复习效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考目标

1、力求通过四轮复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均有所提高

2、加大培优力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优措施,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复习方法和训练方式,确保优生的复习质量和复习效益

三、复习安排

1、时间安排(适合多数学科)。

⑴4月27日前:第一轮——基础知识系统复习阶段。4月28—29日:第一轮复习测试。⑵5月3日——5月25日:第二轮——专题复习阶段。⑶5月26—27日:适应性考试。⑷5月30日——6月17日:第三轮——综合复习阶段。⑸6月18日——6月24日,第四轮——自由复习阶段

2、四轮复习具体要求。

⑴第一轮4月27日前,分章节(单元)复习。侧重基础知识复习和书本教参例、习题的变式训练。

本轮复习贯彻“以师引导,以练落实,学用结合,全面提高”的方针,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核心”的原则,做到依标靠本、紧扣教材和教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中、差生的提高;复习目标是降低低分率、提高及格率。围绕教材内容加强“双基”落实。以章节(单元)为板块,以教材内容为蓝本,引导学生读好课本,用好课本,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特别注意书本、参考书中的典型例、习题的变式,做到不遗漏,不留盲点。采取诊断测试、确定复习要点、举一反三训练相结合的复习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查漏补缺,打牢基础,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⑵第二轮:5月3日——5月25日,专题或板块复习。注意学科难度适中及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轮复习贯彻“精备精讲,概念成网络;精选精练,知识成体系”的原则,以《中招考试说明》为复习纲要,以中考题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变式能力、解题能力为重点,加强专题复习各部分的有机训练和落实,并结合训练题型及训练内容,有机渗透答题方法的指导。本轮复习要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强化薄弱点;以知识点为主,引导学生编织知识网络、知识体系;试题编织要巧妙,题型要新颖,设计要规范,立意要创新,让学生在训练中熟记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培养应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⑶第三轮:5月30日——6月17日,模拟练考阶段。结合中考信息,综合训练、模拟测试,培养学生解题的应变能力,体现复习的实效性、整体性和命中性。

本轮复习贯彻“以练为主,辅以精讲”的原则。以考、评、练为主要方式,着力强化学生应试能力的形成,在复习过程中要限时、限量组织学生考试,及时反馈考试结果,认真作好考试后的质量分析,针对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评讲,以点带面的训练,扩展知识点、语言点、能力点的讲解、落实和训练,促使学生见多识广,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各学科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应试能力及答题规范要求,以保证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要关注热点;综合训练,培养能力;搞好各学科答题速度控制;重视对学生“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等解题技能的方法训练与指导,教给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技巧,使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体现复习的时效性、整体性和命中性。

⑷第四轮复习:6月18日——6月24日,自由复习阶段。

本轮复习以学生自由复习、教师有针对性的下班辅导为主要形式进行,要求学生再次通读课本,浏览以前的试卷和纠错本,注意错误的反思,同时要对课本内容、教师所讲授过的常规问题及中招考试重点、热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明确的认识。科任教师对所包的中、优等生进行回访,检查各段复习情况。班主任要严格督查学生纪律,多关心学生生活,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和考前情绪稳定、心理指导等工作。各学科要进行考前辅导,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四、复习要求

1全体九年级学生动员会,及早、精心、科学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各层次复习计划,把握好节点,有条不紊地组织复习工作

2、切实抓好集体备课活动,加强复习训练方法的研究。各备课组教师要加强教学信息的交流,在复习过程中要团结协作,整体联动,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达到同步复习,整体优化的目的。

3、切实加强常规教学的监控和复习过程的质量监控。根据平时训练、检测情况,加快复习效果信息反馈,做到多研究,多分析,多反思,找准问题及时解决,努力提高复习课的备课、讲课、训练、评讲等环节的质量和效率。

4、九年级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考试说明和本省、外省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研究考试动向,明确考试对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5、正确掌握好复习方法,避免复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各学科要根据自身的复习特点,采取有效途径,解决本学科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做到“六忌”(即只听不练;只练不思;题海战术;重复练习;分割知识,死记硬背;没搞清题意,随意作答)、“六查”(即:查概念、原理是否搞清;查知识点、考点是否搞准;查知识、技能是否训练到位;查学生综合能力是否培养;查学生解题、答题思维是否形成;查知识的“横向”和“纵向”复习是否相连),要针对六查内容,结合所采用的复习方法以及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每节课要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每周要留出2—3节自习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分析解答等,努力杜绝学生带着疑虑进入考场。

6、在复习过程中要把握分类推进,分层培养,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原则,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明确目标,量力而行,使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收获,禁止各校、各班公开以学生考分多少给学生排名次。

7、各校要广泛收集各种中考信息,认真分析研究,并开辟心理专题讲座,使考生在考前具有良好的心态与应试技巧。

8、认真落实各轮复习中的规定动作。

9、加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管理,做到目标到班,责任到人,实施班主任负责制,任课教师把关制。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格学习纪律,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风,在班级营造一个奋力拼搏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协调和组织各学科的教学。班主任要及时召开班级任课教师联系会,分析学生的思想、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状况,研究培优、促中、转差的措施,确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3)学校要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根据学生现状及时采取家访、召开家长会等方式,争取学生家长对复习备考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4)加强复习过程中“防辍控流”工作,关爱学业薄弱学生,对这类学生以基础为重点,以兴趣为动力,以鼓励为手段,杜绝九年级学生流失。

10、加强学生规范化训练。

五、主要措施

1、加强备考复习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努力提高复习课备课、教学、评讲、训练等环节质量。严禁不备课上课、考试或训练后不批阅评讲的现象发生,增强复习过程的目的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切实提高复习课效率。要关注学校、学生的薄弱学科,采取措施予以转化。

2、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各科任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废除“满堂灌”,每节课保证学生有二十分钟以上的练习时间,用科学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及知识特征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坚决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主攻”的教学原则,促使学生对每一个考点都能“记得住、说得清、写得出、用得上”。要积极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及学生小组展示交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循序渐进,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深刻理解,大胆探索,提高复习课、习题讲评课、试卷讲评课的效率。反对以讲代练,以讲到底的做法。

3、提倡精选习题,开展有目的的训练,反对少、慢、差、费、重复性的训练。

4、在复习中要扭转重知识讲授,轻技能培养,重知识落实,轻综合素质提高的传统做法,加大变式训练、综合运用的训练力度,并结合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中考的要求。

5、着力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掌握应试技巧。科学备考要求教师关注学生考试能力的形成,这些能力包括: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课外生活积累技能充实课内知识的能力;面对综合知识正确分解归类的能力;抓住要点言简意赅表达的能力;快速工整书写的能力;面对难题情绪稳定深入思考的能力;把握时间统筹安排答题进程的能力;保持卷面整洁美观的能力;认真检查发现问题的能力。应试技巧:一进考场先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打开试卷先浏览一下全部题目,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时间,答题时先易后难,难题先放过,有时间再细琢磨;对于难题,能走就走一步,不在卷面上留空白,争取把能拿的分数都拿到手。

6、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一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考好,能比平时有进步,积极进取;二要训练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用积极兴奋的情绪进行复习,用平和冷静的状态参加考试,尽力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三要细致观察学生的情绪动态,发现思想波动及时进行心理“按摩”,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考试。


         2011年中考九年级数学复习计划及实施意见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教学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挖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落实过程是手段;精讲精练,高效课堂是保证;筛选习题,保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只要我们讲究科学的复习方法,就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认真做好中考数学复习规划

    中考复习涉及复习的时间安排、内容规划、难度把握、考点指向、习题选择等各个方面。中考数学命题以“狠抓基础,注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着重创新”为指导思想,试题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课题学习”四部分内容,其中前两部分是重点,其分值均占试题总分的40%左右;“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的试题通常为中、低档题,其分值占15%左右。根据《西峡县2011年中考复习计划及实施意见》,将中考数学总复习分成四轮复习。

(一)第一轮:基础过关。

中考数学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为依据,立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重在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因此,第一轮复习至关重要,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时期。

1、时间安排:4月27日前。

2、指导思想:“依标据本,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3、达成目标:的复习,使学生明确《课标》中各单元的知识考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梳理,牢固掌握好“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4、具体办法:将分散在初中各册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整合、重组,使知识系统化,即分成“有理数和整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根式与分式”、“函数及其图象”、“图形的初步认识”、“多边形”、“圆”、“图形的变换”、“统计与概率”9大知识块进行复习。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

(1)认真挑选复习用书。选用围绕主要知识编拟,配套相应习题,题目基础,难度不大,供第一轮使用的复习用书,师生人手一本。教师再准备1~2本其它复习用书备选题目,相互补充。

(2)全面复习,不留死角。“全面复习,不留死角”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一些“不太重要”的知识点,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二是对一些易错点多加注意,这是构成“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主要原因。比如,解分式方程需要验根,注意到了容易得分,注意不到就往往容易失分,“一失一得”影响就大了。

(3)坚持周测、月考制度。周测试采用滚动的形式;月考按中考题型,内容不仅考查刚复习的内容,还要涉及七年级到九年级的相关内容,也采用滚动的形式,卷面难度严格按照8:1:1。教师要认真做好月考试卷的卷面质量分析,学生要认真做好试卷自我诊断表,做好错题本。

(4)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坚持随堂“限时作业”,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削弱章节,把握重点。部分内容,同《大纲》教材相比,《课标》教材的要求削弱了。对这部分内容,要注意把握重点。例如,《课标》教材对“圆”这部分内容的定理教学和演绎证明的要求就“削弱”了。因此。对于“圆”一章的复习,重点应把握三个方面:其一,圆的有关概念,重点掌握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垂径定理等;其二,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突出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其三,与圆有关的计算,记住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圆锥的侧面积公式等。

(6)变式训练,发散思维。关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保证高效课堂,提高复习效率。

(二)第二轮:专题训练。

如果说第一轮是全面、系统复习,那么第二轮则是以能力为立意,以其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思想方法为基本点,纵向深入,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围绕某些典型问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本轮复习中,既要抓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又要关注中考命题的热点和特点,精讲精练,重视通性、通法。

1、时间安排:5月3日~25日。

2、指导思想:“依标据本,发展能力”。

3、达成目标:第二轮比第一轮要适当提高要求。通过第二轮复习,引导学生对专题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行再归纳、总结,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防止单纯的“就题论题”,应以题论法,以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4、具体办法。

(1)明确中考试题特点。研究历年中考试题,把握命题特点走向,加强复习内容的针对性。从历年试卷来看,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计算类试题,以考查能力为主,题型新颖,但仍立足于基础。历年试卷有1~2道计算题,对基本计算技能的要求不高,这些题目都比较基础,复习时不必拔高要求。(2)应用性试题背景的设置更加贴近现实,以突出“用数学”的意识。(3)信息性试题直观、灵活,以考查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4)探究性、猜想性试题新颖,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研究考纲,编写材料。在对中考考纲、中考试题研究的基础上,选准专题复习材料,或者用“剪刀+浆糊”的方法,从教辅书、网站上搜集整理,自己编拟。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和薄弱点,特别是中考必考的内容选定专题。

(3)善于总结解题规律。要善于归纳、掌握常见问题的思想方法、解题规律,总结、积累常见问题的辅助线做法。例如,对于四边形,特别是初中重点研究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梯形”和“正方形”,首先,它们体现着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紧密联系,突出地显示了四边形向三角形转化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它们本身还有着美妙而重要的性质,是解决更多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基础。随着圆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四边形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复习时,要认真归纳、总结,尤其要挖掘以梯形、正方形为背景的题目。

()研究解答题要注意“交汇”。解答题常见类型有:计算题;证明题;解直角三角形型;实际应用题型;统计与概率型;图形变换型;动态几何型;函数应用型;几何综合型;函数综合型;代数与几何综合型等。难题多出在知识交汇点处,要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特别要注意跨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相结合;二次函数与三角形、四边形、一元二次方程、相似等相结合;概率知识与数学的其它知识,甚至是其它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图形变换与有关的几何计算相结合,等等。

(三)第三轮:综合模拟。

这一轮主要做中考模拟题和中考试题。在综合训练时,还要训练自己合理分配考试时间和考试时的心态调整的方法,提高应试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所在,及时解决问题。

1、时间安排。5月30日~6月17日。

2、指导思想:“依标据本,整体提高”。

3、达成目标。综合模拟训练,使学生以最佳竞技状态进入考场,它的主要作用有三个:一是解题能力的实际检验与强化提高;二是考试经验的实际积累与迅速丰富;三是考点题型的实际再现与反复巩固。

4、具体办法。

(1)选用成套综合卷。包括各地中考模拟卷、近一、两年的中考卷。后期要结合中考信息对整卷进行大胆的筛选,或只选用试卷中的某些题目。

(2)动手自编综合卷。随意选用资料上的套题,效果不一定好。在深入研究《课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参考教材及其它有关资料,使用“剪刀+浆糊”,进行认真选编,自拟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有难度又有信度,既有梯度又有新颖性的模拟题。低档题要注意考查学生对双基的理解、掌握程度;中档题要注意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高档题要注意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延伸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有一定难度问题的能力。

(3)分层布置作业。对于优等生,除切实抓好基础知识以外,要重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复习时应配备适量的、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培养他们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概括、总结、揭示出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从而提高解题能力,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对于中等生、“学困生”,则应把重点放在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上,切忌走马观花、好高骛远。复习时应配备适量的练习题,练习题的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题为主。

(四)第四轮:自由复习。

以教材为本,以考试说明为纲,以《课标》为标,切不可忽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复习必须再现、重温教材。回归教材,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对照教材回忆和梳理知识,选择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复习才会有实效。

1、时间安排:6月18日~6月24日。

2、指导思想:“依标据本,寻找题源”。

3、达成目标:“饮水思源”,通过回归教材,回归基础,使学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具体方法。

(1)挖掘变式例题、习题。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都是由专家精心设计和筛选的,对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如果我们对其进行挖掘、变式、引申和拓展,就会得到一些综合型较强,符合创新精神的新命题,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符合中考试题源于教材的命题思想。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思想指导下,中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教材中的原题,但对中考试卷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原型”,不少中考题就是对教材原题的变形、改造和综合。

(2)设计知识交汇题。立足教材,在认真研磨典型例题、习题的基础上,整合各章节例题、习题,在知识的交汇处设计串联、改编。

(3)考前给你“提个醒”。通过再“现”平时做过的题目,再梳理易错、易漏、易混点,以提高得分率。

 二、提高对数学复习教学的认识,切实改进教法,提高复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复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是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再加工。

    作为复习的学习活动具有重复性、综合性、概括性和系统性等基本特征。

   1、数学复习活动包括学生对相关知识经验的回顾、组织(系统化)、概括抽象、运用和评价等活动,这种学习活动对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要求更高,随着学习任务的更广泛、更综合,对任务的专注程度的要求也更高。

   2、复习活动具有重复性,其基本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的,但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会有很多基础知识的缺陷,因此,数学复习活动中要求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这种针对性来自于对学生学情的准确把握,这是建立在及时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3、由于数学复习活动中知识经验、思想策略的运用背景更复杂,学生往往需要在教师的启发下反复思考才能比较深刻地理解知识、思想、方法、策略的要义,正常情况下这不是在一次操作中能够达到的,需要多次反复,经历尝试—帮助—指导—再尝试—再应用的过程,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集中进行有效的训练,需要及时巩固。

   (二)数学复习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1、要么学生已经事先看了复习用书,对相关的内容有了初步理解,而教师再重复一遍(教师的教学对这些学生来说是无效的);要么学生事先没有准备而教师代替学生包揽了诸如知识回顾、组织、反思、运用等本应由学生做的事,学生在复习活动中只剩下做题目,学生参与复习活动的积极性低下。

    2、缺乏对学情的全面了解,教学没有针对性。

    3、教师讲的题目多,而学生会做的题目少;教师讲过的题目学生不一定会做,教师没有讲的题(特别是综合题)学生根本没有思路;教师要求的多,学生落实的少。

    4、为了应对升学考试,以少数学生为教学出发点,加进度,增难度,造成多数学生跟不少,优秀学生很吃力,只知道模仿性做题,难以进行独立思考,更没有让学生把“会做的题讲给人家听,并努力使人家听懂”——而这恰恰是提高思维水平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三)提高数学复习效率要解决以下三个重要问题。

    1、让学生主动、积极、有深度地参与数学复习活动。第一轮基础过关复习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知识回顾和组织的线索,使学生明确自主回顾和重组知识结构以及进行知识运用的学习任务。例如,“一元二次方程”这部分内容中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以下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复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知识回顾与重组结果,教师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知识的组织,教师也展示自己的知识组织结构。

    2、准确把握学情,根据学生的帮助需求进行有针对性、有区别的合理指导。复习是对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学生有进行自主提前复习的基础;另一方面,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是评价。要准确把握学情,必须要加强复习评价。复习评价包括预测性评价、课堂实时评价和课后巩固性评价。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为学生自主复习提供线索(问题或题目),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教师检查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相互合作交流,教师再适当引导。即先学后教,全程评价,合理引导。所谓复习教学的针对性指的是根据学生的帮助需求预测,选择合理的样例,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适当的指导策略(如讲授分析、问题解决、组织讨论等)。

    3、及时巩固。及时巩固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人人过关,并能对解决问题的经验和体会进行及时总结,不仅指导怎么做,更要总结怎样想到做题的方法。

    总之,在数学复习教学中,要提高思想认识,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地使用“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质疑、创新能力,从而大面积提高数学复习教学质量,为我县在2011年的中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46)| 评论(0)| 引用 (0) |举报   名师解读2011年(课标版)高考考试说明中(高考备考讲座四之27) 近年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方法与经验(中考备考讲座二之15)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chy642

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取消换一张  上一页 1... -1-1-1-1-1-1-1... -1下一页